某某市职教中心物流服务与管理专业建设方案_第1页
某某市职教中心物流服务与管理专业建设方案_第2页
某某市职教中心物流服务与管理专业建设方案_第3页
某某市职教中心物流服务与管理专业建设方案_第4页
某某市职教中心物流服务与管理专业建设方案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3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高安市职教中心物流服务与管理专业建设方案一、 项目背景1 1、行业背景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建立, 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和科学技术的 飞速发展,物流产业作为国民经济中的一个新兴的产业,将成为本世纪重要产业和国 民经济新的增长点。目前,从中央到地方以及许多市场意识敏锐的企业,已把物流作 为提高市场竞争力和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把现代物流管理理念、先进的 物流技术和现代物流模式引入国家、地方经济建设和企业经营与管理之中。但是我国 的物流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教育仍十分滞后,造成了现代物流综合性人才、第三方物 流企业的技术操作管理人才严重匮乏,阻碍了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经济效益的提高。引

2、 进和发展现代物流理论和技术,培养现代物流经营管理的高级职业人才,已成为当务 之急。2 2、社会背景高安是全国汽运大市,汽运产业是高安的支柱产业之一,拥有 1 1 个物流管理总 集团、 3 3 个汽车运输集团, 1010 多家物流公司、汽运子公司达 318318 家,运力已辐射至除 港、澳、台以外的全国各地,甚至进行短距离的国际运输。拥有遍布全国的物流、信 息服务网点 500500 多家(市内 158158 家,驻外 400400 多家信息网点遍布全国主要物流节点城 市),一个以 “高安汽运城”为平台,集物流运输、信息配载、汽车维修、车辆交 易及车辆辅助服务等多功能、全方位的汽运综合服务体系已

3、基本形成。依据 江西省 “十一五”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 , 江西省现代物流业发展目标是: 依照“国道主干 线、水运主通道、港站主枢纽”交通支持保障体系,逐步建成贯穿东南西北中的客货 运输大通道和快捷、高效、安全、方便并具有竞争力的现代物流综合服务网络体系。 为实现高安现代物流业发展的宏伟目标,物流人才培养迫在眉睫。我校必须发挥行业 优势及多年开办物流服务与管理专业的教学经验、师资、实验实训等条件,努力培养 优秀物流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缓解高安对物流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急剧增长的需 求。3 3、人才需求背景目前,物流专业人才已被列为我国 1212 类紧缺人才之一, 缺口达 6060 余万。据预测,

4、我国高级物流人才需求量到 20102010 年为 5050 万左右,其中中职高专层次的物流作业管理2人才需求约占 60%60%,本科及以上物流管理人才需求约占 25%25%,物流规划与决策人才需 求约占 15%15%,人才需求结构如图 4-134-13 所示。从全国来看,物流职业人才的市场需求 每年约递增 80008000 至 1000010000 人。目前,物流人才的培养却远远滞后于物流业实际发展 的需要。全国有 4444 所学校设有交通运输专业、5 5 所学校设有油气储运工程专业、2626所学校设有集装箱工程专业,与我国现有物流企业4040 多万家相比,物流人才的供需 矛盾非常突出,高层次

5、物流人才已成为众相争夺的焦点口本科及以上口中职高专其他(数据来源:中远物流、安得物流、大田物流、深圳中海物流调研结构)图一物流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需求结构分析图二、现有基础与优势1 1、办学历史悠久,基础雄厚高安市职教中心创办于 19841984 年,是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20082008 年开设物流 服务与管理专业。历年来,学校以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发展为宗旨,及时、深入了解行 业企业对本专业人才需求和使用状况, 准确定位专业培养目标, 逐步建立了以物流服 务与管理专业为核心的物流服务与管理专业群,并培养了一批深受物流企业欢迎的高 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2 2、成立了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校企双方

6、形成良性互动20082008 年,物流服务与管理专业成立了由行业、企业等用人单位技术部门负责人、 学者和专家为主体的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指导委员会直接参与专业改革、课程建设、 师资培养和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使本专业人才培养更加贴近行业、企业生产实际。 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人员组成见表 1 1。表 1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人员组成机构组成姓名职务(职称)单位主任王华林校长,高级教师咼安市职教中心副主任邹文彬总经理,高级经济师高安瑞锦物流集团委员幸小龙副书记、高级教师咼安市职教中心本科及以上15%中职高专60%3王晓生副校长、高级教师咼安市职教中心唐志坚副校长、高级教师咼安市职教中心黄更生副校长、高级教

7、师咼安市职教中心江良回工会主席、高级教师咼安市职教中心聂国军总经理江西新振兴汽车贸易有限公司3 3、具有与企业共建专业的优势物流服务与管理专业作为我校重点建设专业,坚持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突出学 生职业能力培养。本专业已与江西省高安瑞锦物流集团、江西新振兴汽车贸易有限公 司等多家企业建立了紧密的校企合作关系,签订了联合办学协议,建立了企业专家参 与的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参与人才培养过程;本专业建立 的校外实训基地,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支持。多年来该专业毕业生得到了企业的认 可和肯定。4 4、较早实施“校内实训与校外兼职”并进的实训教学模式为提升物流服务与管理专业实训效果,

8、学校较早实施“校内实训与校外兼职”并 进的实训教学模式。学校投资构建校内仿真实训环境,为学生提供物流企业整体运作 训练,与此同时,要求学生实训期间,与校外实训基地签约,做兼职业务员(企业较 好安排,报酬按业绩提成),从事物流营销活动。5 5、具有“双师”结构较合理的专业教学团队学校物流服务与管理专业现有专业教师 1717 人,其中专任教师 9 9 人,专任教师中 高级教师 3 3 人,中级教师 6 6 人。双师”型教师达到 83%83%。外聘行业企业技术专家任教 2 2 名。形成了一支由专任教师、企业技术人员和能工巧匠相结合的高水平师资团队。6 6、毕业生综合素质强,就业率高学校以物流行业的岗

9、位设置、人才规格要求为指引,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制定 人才培养计划,较早构建了“工作导向”的课程体系。该专业的人才培养水平和学生 职业能力得到社会用人单位的认可和好评,一次性就业率达 95%95%以上。7 7、社会服务能力强学校充分利用现有师资、实训中心等优势资源,面向物流从业人员,采用短期培 训方式,组织从业人员进行岗位技能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业务水平,已面向社会培训从业人员达 300300 余人次三、 存在的主要问题在专业建设和发展中,尽管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并形成了自身的特色,但我们也清 醒地认识到,4专业建设与新时期中职教育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 个方面:1 1)校企合作的

10、力度及深度有待加强,顶岗实习过程管理制度有待进一步完善。2 2)现有的实训场地和设备数量尚不能完全适应“工学结合”人才培养的实训需 要。3 3)双师”型教师及兼职教师数量有待增加,教师职业教育能力有待提升。4 4)教学模式改革力度还不够,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开发和改革步伐有待加 快。5 5)产教结合模式尚不成熟,全方位服务社会的信息网络平台尚未建成。四、建设目标1 1、总体目标以就业为导向,以重点专业建设为龙头,以工学交替、产教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 革为切入点,主动适应区域经济和行业发展的需要。建设“双师”结构和“双师”素 质的专业教学团队,加强实验实训条件建设。以“工作驱动”教学模式为突破口

11、,改 革课程设置体系、教学方法,培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创新精神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的高素质技能型物流管理人才。致力打造江西物流专业中职教育品牌,增强社会服务 能力,实现专业教学资源共享,在区域和行业中起到示范和引领作用。2 2、具体建设目标1 1) 完善人才培养模式, 创新教学模式。 构建具有本专业人才培养特色的“工学 交替、 产教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的 “工作驱动”教学模式。 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 着力培养学生的方法能力、专业能力和社会能力。2 2)重构课程体系。依据现代典型物流企业运营业务内容,以物流管理工作过程 为导向,确定本专业所对应的工作岗位、 具体任务、 工作流程、工作方法、 工

12、作对象、 使用工具及所需知识、能力、职业素养等,归类整合职业行动能力,确定典型工作任 务,归纳职业行动领域,融合物流职业资格标准,按照实际工作行动的逻辑过程编排 学习内容。3 3)加强专兼结合的专业教学团队建设。到 20142014 年,专业教师数达到 2222 名,其 中专任教师达到 1111 人,外聘行业企业技术专家 3 3 人,“双师型”教师达到 8484 鸠上。4 4)完善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模式,改善实验实训条件。推行“校企一体化” 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模式。通过校企合作,实现专业教学情景化、生产化,真正实现产学合一、校企一体。同时遵循“实用 + +先进、权威+ +示范、综合+ +拓

13、展”的原则,建 设生产性、开放性的“多环节、多岗位、多流程”校内实训基地。拥有集专门化、现 代化、多功能,集运作、信息管理、管理决策于一体的综合性校内模拟仿真实训室。 建设适应校内生产性实训的物流服务与管理实训基地。55 5)突出示范性,加强辐射能力和服务能力建设。为区域和行业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素质的技能型企业中层业务管理和基层业务操作技术人才;以物流服务与管理专业为龙头进行重点建设,带动其相关专业群的建设与发展。五、建设内容1 1、明确专业定位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牢固掌握以运输为主干,集运输、仓 储、装卸、包装、配送、流通加工、保险、报关、电子数据处理为一体的物流管理技

14、术;同时要求掌握电子计算机技术及电子商务知识,以电子信息技术为平台提供物流 服务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主要面向大中型工业企业、商业企业、物流公司、国际货 运代理公司,从事一线物流运作管理。具体业务岗位有:物流企业管理、物流系统规 划与设计、海关报关、国际货运代理、运输管理、仓储管理等。物流服务与管理专业 定位,详见下表 2 2。表 2 物流服务与管理专业定位服务面向物流企业管理、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海关报关、国际货运代理、运输管理、 仓储管理就业去向大中型工业企业、商业企业、物流公司、国际货运代理公司就业岗位初次就业岗位:仓储管理员、运输调度员、国际货运代理员等 目标岗位:物流企业管理、物流系统

15、规划设计等岗位证书职业资格证:物流师中级从业资格证等专业群报关与国际货运、商务管理、国际航运业务管理、 会计电算化、连锁经营管理、 商务英语、涉外旅游2 2、完善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教学模式1 1)建设思路依托与省内大型物流企业的良好合作优势,推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下的“工 作驱动”的教学模式,与企业共同分析各岗位职业能力要求,在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的指导下,制定岗位职业能力标准,依据标准确定人才培养方案。通过学生在企业实训的方式,校企双方共同考核学生岗位职业能力,实现学生职业能力素质与企业人才 需求对接。该教学模式的实施,使得校企合作更加紧密,工学结合更加有效。教学过 程中,能真正做到理论与实

16、际结合、课内与课外结合、校内与校外结合,培养具有良 好职业道德,具备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 才。2 2)建设内容依托校企合作机制,积极探索和实践 “工学结合 - 工作驱动”的教学模式,如 图二所示。改革教学组织和教学管理,为学生提供更多的生产实践机会,促进学生岗 位职业能力的提高。遵循物6流管理职业能力的形成规律,采用“工作驱动”的教学模 式。具体建设内容包括专业设置与调整、岗位职业能力标准分析、教学计划制定与修 改、教学实施、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学生培训质量校企共同考核机制建立、专业培训 方案企业反馈修订机制,学生就业指导跟踪机制建立等方面。3 3)建设措施

17、成立教务处主任、教研室组长、备课组长、骨干教师、外聘企业专家组成的专 业建设领导小组,负责专业建设的全面管理、协调与规划工作,完成专业建设的培养 模式、培养方案、培养教材、教学评价标准、教学管理、质量保证等各项工作的规划 与指导。学校与企业加强合作,签订合作协议,建立常规化的可操作运行机制。保障培 养目标制订合理,培养方案能有效实施。成立由物流行业专家、教学一线骨干人员在内的物流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完成专业课模式改革、辅修专业课模式改革的实践与研究,做好产学研模式的改革与 物流服务与管理专业技能训练方案的制订、实施与研究。7物流管理职业能力运输管理职业能力仓储管理职业能力行业人i职业资 一*

18、格证书 考核校企共同考核岗位职业考核标准配送中心管理能力学校物流服务营销能力国际货运代理能力通用职业能力校企共同编制校企共同创建学校专业带头人 专职骨干教师 外聘企业实操专家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企业国外同类专业借鉴位能力要求教师团队核心课程考核L/校企共同组织实施校外顶岗实训校内、 外 实训基础技能实训专业培养方案1专业理论知识专业技能实训教材资料校内实训专业基础知识图二物流服务与管理专业“工学结合一一工作驱动”的教学模式84 4、“工作导向”课程体系建设1 1)建设思路打破传统学科体系型的课程体系, 围绕职业活动的各项工作任务或项目组成教学 模块,构建基于工作导向的课程体系,集素质养成、技术基

19、础知识学习、专业能力训 练,融证书课程、职业技能鉴定为一体,构建基于“工作导向”的课程体系。整合教 学资源,加强工学结合优质核心课程和精品课程的建设,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完善教 学课件、仿真实训软件、教材、教学素材库等内容建设,建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共 享型物流服务与管理专业教学资源库。2 2)建设目标 针对高安及周边县市物流企业职业岗位特性,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嵌入物流职 业标准的课程体系;融入物流企业先进文化,与企业合作开发 2 2 部校本教材。构建完 善的企业全程参与的教学质量控制与评价体系。3 3)专业课程体系开发和实施流程职业能力分析 通过对物流服务与管理专业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调查

20、和行业人才需求资料 分析,按照企业岗位职业能力的要求,我们将其职业能力分为方法能力、专业能力和 社会能力三个方面。专业能力包括一般能力和核心能力。物流服务与管理专业职业能 力系统分析如图三所示。开发和实施流程 专业建设项目组在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的指导下,组织专业教学团队,对用人单 位的人才需求进行调研, 并详细分析物流企业典型工作任务、 业务工作过程、 工作内 容,据此设置学习领域、学习情境,确定教学目标,建立控制与测评机制,为课程开 发奠定基础。专业课程体系开发和实施流程如图四所示。4 4、课程建设内容与措施重构课程体系 改革课程体系设置,按照专业课程体系开发和实施流程,开发专业课程。同时将

21、 企业认证与专业教学大纲相衔接,强化学生技能训练。改变传统的以学科体系为框架 的课程体系,构建基于“工作导向”的课程体系。课程设置依据典型物流企业业务流9指建 导设委项 员目会组程,划分为五大工作岗位,针对每个工作岗位的工作内容、能力要求,设置相应课程 与实训。物流信息技术贯穿物流生产活动全过程,物流信息教学内容针对每个岗位对 信息技术应用要求不同,把相关内容纳入到课程教学当中去。如图五所专专双师素质和双计算11基础应用物流管理专业职业能力系统分折物流管理专业职业能力系统分折图三物流服务与管理专业职业能力系统分析图图队图四专业课程体系开发和实施流程示意图10示11物流客户需求物流服务营销仓储管

22、理实务工作过程内容组织市场需求调查与 分析,并制定物流营 销计划.负责市场开 拓和渠道推广,提高 市场占有率能力要求1掌握物流营销的基本 技能,物流营销计划 的制定与实施,有一 定市场调研能力课程与实训物流营销、商务谈 判模拟实训_订单管理、商务管理“解仓储管理一般业 务和流程,对货物进 行入库、存储、分拣、包装、 岀库等作业,合理保管货物掌握仓储管理方法,能进行包装、存储、搬运等作业,对各类 仓储设施设备使用r仓储管理实务、仓储管理实训仓储管理软件使用、ERP、条形码等(根据资源状况和客户 要求,针对具体运输 要求制定合理的运输 计划。 车辆调度,合 理调配订单选择运输方式与运输 工具,优化

23、运输作业 线路,运输生产调度综合运输,运输组 织、运输管理模拟 实训运输管理软件使用物流信息图五 物流服务与管理专业基于“工作导向”的课程体系配送管理实务客户服务管理工作考核与评介客户订单处理、货物 分拣、包装等;车辆 调度、送货等掌握配送管理方法, 合理进行货物的装 载,具有装卸、搬运、 包装等协调管理_丿运输与配送、运输管理实训配送线路安排、车辆调度软件使用收集客户信息,与之: 进行联络与沟通;对 客户进行满意度调 查;对客户投诉进行受理和解决具有良好的沟通、协 调、管理能力;有一 定统计分析、心理咨 询等相关知识f客户关系管理、物流营销、商务谈判客户信息统计、分析, 办公自动化的使用12

24、课程建设基本内容1精品课程与工学结合优质核心课程 课程建设过程中,聘请有企业工作背景的课程开发专家,进一步对任务、项目、 能力、知识进行分析综合,根据岗位工作内容进行工作项目、工作任务、工作行为分 析。依据物流管理职业能力分析结果及相应课程体系重构内容,将体现本专业核心知 识和核心技能的主干课程 物流学基础、 运输管理、 仓储与配送管理、 物流信息技术等四门课程作为专业精品课程来建设。2课程教学内容与改革 依据分析出来的工作项目用于指导构建课程结构,工作任务、工作行为用于构建 课程教学内容。在工作分析时,同时确定各级工作任务的使用频率和难易程度,以便 确立专业课程和学时安排。把岗位职业能力分析

25、的结果转化为专业(实训)课程,形 成由专业核心课程和专业方向课程组成的课程结构。建立专业模块化的课程体系。 通过系统的工作任务分析,获得物流企业一线的 工作任务情况,完成工作任务分析表。在教学改革专家的指导下,根据工作过程系统 化课程开发的指导思想,参照职业标准,将工作领域的工作项目和内容转化为学习领 域的课程内容,构建基于“工作导向”的课程体系下的教学模式,教学计划分为方法 能力模块、专业能力模块、社会能力模块。明确专业(实训)课程的主要教学内容 (知 识、技能和态度)、技能考核项目与要求、学时数等内容。3课程教学实训室建设 结合课程内容,建立模拟仿真和真实环境相结合的实践教学环境,形成校内

26、基础 实验实训、综合实验实训、模拟仿真实训和现场实践实习逐层次提高的实践教学环境。 由基础到综合,由实验到现场,有层次、由浅入深地完成各项技能实训,全方位对学 生进行实践技能训练。4课程教学师资队伍建设 形成一支老中青相结合、职称结构合理、学术造诣深、专业技能突出、具有创新 精神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师团队,双师型教师的比例达到84%84%,实验实训教师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系列职称或高级职业资格证书。 聘请现场专家、 课程专家参加课程建设, 制订并实施教师培训计划;选取有实践经验和教学经验、教学能力较强、有一定学术 水平的教师担任主讲教师;建立课程负责人选拔机制,选拔师德高尚、教学水平高, 教研科研

27、能力强,有丰富实践经验和教学经验,有一定教学组织管理能力的教师担任课程负责人。5课堂教学质量评估与考核体系建设实行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综合课程考核标准。将工作任务完成过程和任务完成情 况作为考13核依据,重视实践能力考核。闭卷、开卷、现场实际操作等多种方式综合运 用,重视科学精神、人文精神、协作意识、创新精神培养与考核。考核组织工作由学 校和校外实训训基地企业共周担任理论和实践技能课程考核,避免出现“高分低能” 现象。5 5)以学生为中心,完善“工作驱动”专业教学模式实施方案学生首先让物流服务与管理专业学生熟悉所要学习的内容和工作的环境等,有充分的感性认识,获得与工作岗位和工作过程相关的知识,然

28、后再开始学习专业知识。 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始终都与具体的职业实践相对应,技术和专业理论不再抽象,而 是企业、社会和技术工人个人相互作用的具体体现。具体实施细则如下:完善“工作驱动”的专业教学模式实施方案。如图六所示。专业调研基于工作过程的专业课程体系职业资格、rri -丄任务分析”评*L培养目标 F行动导向行动导向工作过程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计划控制与测教学实施教学实施内容描述评组织实施学习领域T教学组织实施学习情境J实训中心图六“工作驱动”专业教学模式的实施方案示意图将课程教材、讲义、教师教案、习题、实验实训指导、参考文献目录、网络课件等内容向学生开放,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使优质资源得到共享。将

29、职业道德与企业文化融入课程学习全过程,将吃苦耐劳、服从意识、团队意 识、环保意识和一丝不苟的敬业精神与理论及实训实习结合起来进行教学。在校内生产性实训和顶岗实习等教学环节重点培养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协作 能力、沟通能力、计划控制能力和创新能力。6 6)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改革以学生为中心,融“教学做”为一体,将教学内容改革与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改 革相结合,14采用案例教学法、项目教学法、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法、现场教学法、讨 论式教学法、探究式教学法,成立学生科技创新小组,不同类型的课程教学运用不同 的教学方法组合。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将融教学过程、教学方法、在线测试、实 践演练的专业教学资源全面

30、上网,使学校能够进行师生互动的网络教学和网络培训, 为学生、教师、社会开放优质教学资源,提升优质教学资源的利用效率。利用学校网 络教学平台,解决外聘企业专家授课受时间、空间限制,使得外聘教授教学规范化, 制度化。实施“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方法,充分体现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采用 理论实训一体、任务驱动、现场教学、案例教学、项目教学、模拟式教学、讨论式教 学等方法;合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和手段,逐步使课程教学资料视频化、网络化;利 用模拟仿真、真实环境的实训条件,将实训过程与真实项目任务结合起来,引导学生 自主学习。7 7)建设措施积极构建理论实践一体化课程体系。 充分考虑物流服务与管理专业的

31、最新技术发 展和学生的认知规律,以岗位职业能力为导向,构建理论实践一体化课程体系中核心 课程的主要内容,重点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同时考虑专业的延伸能力和可持续 发展能力,以适应行业企业对物流业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具体措施如下:成立课程建设小组,负责物流服务与管理专业课程建设。在业务上受专业教学 指导委员会和教务处指导, 在管理工程系的统筹下具体实施教学计划、 专业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教材建设等方面的工作。组织物流管理领域的现场专家、教育理论专家、教学改革专家、骨干教师成立课程体系开发专家团队,全程参与课程体系的开发。开展市场调研,根据物流管理领域和学校物流服务与管理专业特点,通过对有 代表

32、性的物流企业的调研,进行职业能力分析和岗位技能需求分析,以明确课程体系 改革的目标和方向。改革教学模式。以企业生产经营的实境场所为教室;外聘行业企业技术人员和 院内“双师”型教师为教学骨干;学生学习考核和评价方式由企业、学校共同完成, 实行等级制考核。改革课程内容。 教学内容依据物流管理岗位能力标准, 围绕岗位技能要求进行, 以物流业务流程为主线,以物流业务处理为中心,以岗位技能项目整合课程内容,以 工学结合优质核心课程建设引领相关课程的建设。使课程与企业业务、岗位技能“零 对接”;强化教学内容的实践性,实现实训课程的实操化,以保障教学满足岗位职业 能力培养需要。建立课程评价体系, 定期邀请校

33、内外行业专家和学者对所构建的课程体系进行 评审,使本专业的课程体系适应物流业技术不断发展的需要。15进行职业素质培养。通过课程教学、环境熏陶、情景体验、生活养成等手段, 实现校内校外、课堂内外共同开展素质教育,职业素质教育三年不断线。培养内容包 括:实践能力培养、自主创新能力培养、团队精神培养和心理素质的培养等。开发职业技能训练项目。通过职业技能鉴定和顶岗实习等途径,提升学生的专 业素质。4 4、 师资队伍建设1 1)建设思路以“双师”素质教学团队建设为重点, 突破现有体制, 构建以专业带头人为核心, 以专业教研室为载体,专兼结合、结构合理、动态组合、团结合作的“双师”素质专 业教学团队。从师

34、德师风建设,专业带头人建设、骨干教师、“双师”型教师建设着 手,不断优化师资队伍结构,提升师资队伍素质,为物流服务与管理专业的可持续发 展提供优质人力资源支持。2 2)建设内容加快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的培养。 根据专业特点和培养对象的情况制定具体 的培养方案,立足岗位培养。学校在资金、进修培训、学术交流等方面向专业带头人 和骨干教师倾斜,确保物流服务与管理专业有 2 2 名以上专业带头人, 6 6 名以上骨干教 师。“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计划在三年内物流服务与管理专业教师轮流参加国 家级、省级专业教师培训,专业培训合格率达 100%100%。外聘行业企业技术专家。 选聘在货物运输管理部门和物

35、流企业的具有丰富实践管理经验的生产技术管理专家担任校企合作专业建设委员会委员或兼职教师,保证本专业常年有 2 2 名以上的行业企业技术能手参与教学工作。建立专任教师与兼职教师之间的结对指导制度和兼职教师上岗培训制度,通过结对指导既提高兼职教师的教学能力,又提高专任教师的实践动手能力;通过兼职教 师的上岗培训,提高兼职教师的教学能力。积极改革探索兼职教师管理模式,加强与校外实训基地在兼职教师管理方面的 深度合作,通过本项目的建设,与两个校外实训基地合作,共建一支专业教师和岗位 培训师队伍,使专业教师在企业参加专业实践的同时可兼任企业的培训师,而企业具 有教学能力的专业技术人员定期来校承担专业教学

36、任务。积极鼓励和支持优秀中青年教师申报科研课题,优先安排他们参加拓宽知识面 的国内外进修、培训、考察等活动,提高其学术水平和创新能力。表 7 物流服务与管理专业师资队伍建设经费预算建设内容年度经费预算(万兀)合计16201220132014专业带头人3339骨干教师1113“双师”型教师0.60.70.61.9社会实践与业务进修1.21.21.23.6兼职教师989.526.5合计14.813.915.3444 4)建设措施制订专兼结合专业教学团队建设规划,创新专业教学团队组织管理模式,建立 双师”型教师持续培养机制,形成培养人才、引进人才、开发人才、稳定人才的工作 机制。加强组织领导。研究制

37、定校企合作培训高技能师资规划,指导和协调学校和企 业开展合作,推动行业企业与学校合作培养具备“双师”素质的教师队伍。设立师资培养专项基金。基金主要用于教师的业务、实践进修培训,教师引进 和新教师的培养,以及开展对教师现代教育技术应用培训等。落实资金保障,师资建 设经费确保专款专用;建立以激励为核心的师资评聘与奖惩机制。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如评估与考核制度,奖惩制度,优劳优酬的分配制度,17采取有效的激励机制促进师资队伍建设。积极争取上级主管部门对学校引进企业专业技术人员的政策支持,制定引进教师的特殊政策,给予被引进者较高的待遇和良好的工作环境,以吸引一些行业企业的 优秀技术人员加入到专业师资

38、队伍中来,把先进的技术技能带进学校,带进课堂,使 学校教育真正紧贴行业企业发展的要求。建立教师到企业参加实践锻炼制度。专业教师每五年必须有一年到企业或生产 服务一线实践。新引进的大学生和研究内见习期内必须有半年的实践期。加快师资队伍建设步伐,优先安排专业中青年教师培训,计划到高职院校进修, 注重人才引进工作,培养“双师”人才,鼓励教师定期到物流企业进行实践锻炼,经 过三年的努力,使“双师型”教师达到教师总数的 84%84%以上。5 5、实验实训条件建设1 1)建设思路建立“校企一体化”生产性校内实训基地,遵循“实用 + +先进、权威+ +示范、综合 + +拓展”的原则,以实验设施的实用性、实训

39、方式的先进性为出发点,以区域内权威 性和示范性为建设目标,注重实训与各类证书培训相结合、与各种职业技能鉴定相结 合,创造一个与实际场景相同、符合企业实际业务操作的、并根据新技术要求可扩展 的实验实训环境,全面满足物流服务与管理专业实践教学要求。通过“自建、共建、捐建”的方式,完善物流管理校内和校外实训基地建设,搭建物流教学理论与实践的 桥梁。实验实训中心建设思路如图七所示。应选r用2干规標RiJ业空拟拟型型问5W裏践裏践T实实 7翟tfe现实环境乐 K1 环118图七实验实训中心建设思路示意图2 2)建设内容完善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模式1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模式。抓住江西省“十一五”期间大力发展“五大

40、物流区域,构建三级节点”契机,依托省市交通运输协会和大中型物流企业,建立“校企一体化”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模式,如图八所示。图八 物流管理“校企一体化”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模式2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模式解析。在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的指导下,引入校外企业, 学校与企业紧密合作,企业提供业务流程、职业岗位与职业能力分析;学校结合中职 教育的人才培养规律和教育规律,设置学习领域和学习情境,充分利用实训基地的真 实生产环境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开发课程体系、培养师资、改善实训条件服务。完善实验实训条件物流服务与管理专业实验实训条件建设包含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和校外校企共建 共管实训基地两大类,建设项目包括:改扩建原有的

41、物流综合模拟实训室;新建物流 服务与管理实训基地。逐步将校内实训基地建成集教学、培训、技能竞赛三位一体的 物流服务与管理实训中心。物流服务与管理实训基地建成后,将可系统地进行仓储管vJ合件企业*,1字降* 枝內丈训j- - -I广i:韭乂苣I带祥H标和西丈花te 主一佛化19理、物流与电子商务、配送中心管理、运输管理、国际货运代理、物流商业管理和综合物流信息等七个方面模拟仿真及操作实训。具体建设内容如图九至图十四所示电子商务管理实训etocn位13配送中心管理实训wsw理mwl鼻部卜m.J占灯单it it庭员忖瞿理叫一mttM工-厂灯单育理R剽经nss1 1商堀冋户丁肪览呻!总丄I Ittls

42、lttlsl気fltta员货坂HWIT4 4灯華甘理n1 1商场理丁商!s sfRftfRft1 1* *I I外弟盘lutlRIallutlRIalIMbIMb員一一企业用户壬SS0. -仓储管理实训图九仓储管理实训电于商务祭笆图十电子商务管理实训20P E I SONG Z H O N配送中心加工31萍蜷申心址握口单理甲晒舁鶯中心讨券中*m心rrw-ftsgas 5P P歯AIAI一0!0!逮仃*用一2 口草 胃博中心入库舖秦砂申右标 上運flHl图十一配送中心管理实训运输管理实训Y U N S H U GUAN L I X I TQA运输管理系统运输管理系统企业领导中心認层计费中心認层计

43、费中心凋度中心盂黠凋度中心盂黠业务JSH乍 管理中心辛辆舌IT中心I图十二运输管理实训商业管理系统实训树rt毎郦门K退店晨财务盘什BIBI畴品犠会计尹翼彗理K K临ftlHftlH AlAl疑计同|令援卡JkEfJkEf员丄挺发纯*|al al粧发S他駅含剧 fflilinW4vaaW4vaa 一iff!iff!罔匍哥呼岡托谨合同骨埒晨怖蒂ItfmlaItfmla MsdRMsdR裔品加工|连员一仓库蠢虑 IEJ J naMisnaMis叫畢帕H一瑕确合同tt理员侨箱特理H ttldAI图十三商业管理系统实训综合物流信息实训2122图十四综合物流信息实训3 3)物流实训项目设置以物流系统为模拟

44、平台,运用先进的物流设备,如条码、电子标签、GPSGPS 等技术设施,设置物流实训组织实施项目,见表 8 8 所列。表 8 物流实训组织实施项目支持的课程实训项目辅助的设备/系统实训场地物流基础课程及认识实习物流流程的了解、基础专业 知识的培养流程图表、企业录像实训区和多媒体区物流设施与设备课程物流设施与设备的认识、操作说明物流硬件设备和录像实训区和多媒体区物流运输组织课程车辆调度模拟实验GPS/GIS设备及系统多媒体区仓储课程仓储管理系统模拟实验L-WMS系统多媒体区运输配送课程运输/配送管理系统 模拟实验L-TMS系统多媒体区生产物流课程生产物流系统模拟实验L-M系统多媒体区物流技术课程条

45、码制作、条码识别、电子辅助拣 选实验RF设备、条码打印 机、电子拣选设备及 物流系统实训区物流案例分析企业真实案例、分组讨论 现场模拟企业实际案例多媒体区/授课教室第三方物流课程及分析第三方物流综合模拟实习物流系统及相应设备多媒体区/实训区(物流 中心、物流公司、客户和供应商区域)L希口枫场空运樣抒保瞼公詞订位与时程室排订罕管理货况追踪呼A1E -潯夷辅助粗晉z Ifcfeiin遊出仓骨理 園内層际枣调込_ 丄第-万愉蛊妙订位与时程安排订单管理 歳出迫跨订呼的追宅構IT4訓貨况迫踪订位与时柜宜拮货呪追晾 货运信毘交件昔理習天猪息与區第信息系疣23支持的课程实训项目辅助的设备/系统实训场地生产物

46、流课程及分析生产物流综合模拟实习物流系统及相应设备多媒体区/实训区(物流 中心、物流公司、流通 加工区和供应商区域)商业连锁物流课程及分析商业连锁物流综合模拟实习物流系统及相应设备多媒体区/实训区(商业 物流中心、商业经销公 司、零售客户和供应商 区域)课程设计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模拟实习物流系统多媒体区课程设计物流企业运作管理模拟实习物流系统多媒体区物流兴趣小组模拟实训系统维护与管理物流系统和相应硬件多媒体区/实训区实训岗位的设置以核心物流业务流程为模拟对象,设置物流管理实训岗 ,见表 9 9 所列表 9 物流管理实训岗位的设置序号部门岗位名称岗位职能所在实训区域使用设备1客服部客服助理订单信

47、息接收、处理、凭证录入、打 印,客户、商品信息数据维护、监控 和单据复审,客户关系管理等物流公司办公区电脑、喷墨打印机2信息员 (单据操作员)发货信息接收、处理 凭证录入、单据打印物流公司办公区电脑3商务部信息员 (单据操作员)客户合约录入、维护、单据管理物流公司办公区电脑4合约管理助理费率维护、合约审核物流公司办公区电脑5调度部运输调度员车辆配货配载处理、运输班线维护、车辆调度、审核,数据接收、制作单 证物流公司办公区电脑6仓储调度员库工任务调度、审核,数据接收、制作单证物流公司办公区电脑7配送部信息员 (单据操作员)配送单据接收、打印、反馈回单 录入、车辆信息维护物流公司办公区电脑8运输调

48、度配载管理、配送线路维护、GPS监控管理、GPS调度物流公司办公区电脑、GPS系统9跟车员现场配送实施物流中心手动托盘搬运车10库管部信息员 (入库理货)接受入库信息、核对单证,条形 码等单证制作物流公司现场作 业区电脑11信息员 (岀库理货)接受岀库信息、岀库理货、复核发货物流公司现场作 业区电脑、条码打印机12入库理货员1入库货品的粗收、信息处理收货理货区DT-900,手动托盘搬运车、周转笼13入库货品 检验员细收、检验货品、信息处理收货理货区、仓 储区DT-90014库管员储位确认、在库盘点、移库管理仓储区、拣货区IT-500RF15岀库理货员1越库发货操作、张贴条码 信息处理等越库作业

49、区、发 货理货区DT-90016岀库理货员2产成品、原材料整箱发货管理 张贴条码、信息管理等仓储区、拣货区、 发货理货区DT-900,周转笼17库工部现场作业助理岀入库现场作业信息处理、单据核对、反馈,库工人员信息维护、工人管理物流公司现场作 业区电脑18设备管理员库内物流作业设备维护 设备信息管理物流公司现场作 业区电脑24序号部门岗位名称岗位职能所在实训区域使用设备19补货员整箱拆零、向流利货架补货流通加工区IT-500RF20拣货员1模拟摘果法,根据不同订单从流利货 架上拣货流通加工区电子拣选系统21拣货员2模拟播种法,根据客户订单显示,将 货品分放到相应客户周转箱中流通加工区电子拣选系

50、统构建“校内实训与校外兼职”并进的实训教学模式为提升物流服务与管理专业实训效果,进一步建设和完善“校内实训与校外兼职” 并进的实训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物流企业整体运作训练时,要求学生实训期间,与 校外实训基地签约,做兼职业务员(企业较好安排,报酬按业绩提成),从事物流营 销活动。学生在校外兼职时,把遇到的问题带回学校,实训指导教师针对学生所遇到 的不同问题进行分类,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寻求解决办法,共同提高解决问题能力。“校内实训与校外兼职”并进的实训教学模式如图十五所示。4 4)经费预算培养学生自主解决问题能力解决问题龐 方一案r rrEEErrEErEEEFEEErErEEErrEErEEE

51、FEEErE实训冃标学生校内综 合仿真 实训校外企 业兼职 实训t完善校内实训条件方法与技能工作任务工作问题图十五“校内实训与校外兼职提并进生实业教学模式示意图5 5 J J3 3 J J J JJ J n n25物流服务与管理专业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经费预算见表1010 至表 1212。物流服务与管理专业经费预算汇总见表1010表 10 物流服务与管理专业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经费预算表实训 基地实训室名称功能建设 类型主要新增设备经费预算(万元)物流服 务与管 理专业 实训基 地1、物流专业生产性实训企业规划、筹建具有真实生产环境 的生产性物流企业,解决学生进行 生产性实训问题,培养学生自主 经营

52、和管理能力。新建1购买公司运作必须的生产设备:拖车、手动叉车,托盘等;2购买必要的办公设备: 办公桌椅4套,电脑4台,文 件柜4组,打印、复印一体机1台,电话1部等;3第三方物流企业管理软件一套;4实训经营场地修整。41.52、物流信息与条形码技术实训室物流管理信息技术与货物编 码、条码印制与识读操作实训。新建条形码扫描仪,条形码管理软件,条形码打印机,物流 管理信息系统软件,IC卡设备选用,车辆定位系统(GPS设备,地理信息系统(GIS),无线射频(RF终端系统,国 自动识别设备与POS系统,国际货运管理信息系统一套。293、连锁经营与电子商务实训室模拟多个连锁超市与配送中 心之间进行采购、

53、分拣与货物配 送、货物运输组织、财务管理、经 营管理等业务以及如何利用电子 商务技术进行网络营销、网络经 营。培养学生采购、成本核算、分 析决策能力及销售、补货、盘点、配送等操作技能,满足生产性实训 和开展师资培训及社会培训需要。新建连锁商业管理系统,三类收款机,电子商务软件,EDI数据交换软件,投影仪,学生机器,全数字信息仓库识别管 理系统,收银机,收银台,货架,理货台,标签等。704、物流设施与设备操作实训室学生对常用物流设施设备的 功能及使用有一感性认识,并进行 叉车考证实训。新建物流枢纽中心沙盘仿真模型,港口码头作业沙盘模型, 集装箱船模型,集装箱吊机模型,铁路货运站场作业模型, 叉车

54、模型,集装箱堆装车模型,设备操作演示系统,普通叉车1台等。27物流信息服务中心产教结合新建昭阳E46A ,网络建设96.5合计26426表 11 校内外实训基地制度建设经费预算表序号建设项目经费预算(万兀)1实训室安全操作规程0.22实训安全考核实施细则0.23实训设备管理和维护制度0.34实训教师管理办法0.35学生顶岗实习管理制度0.46校外实训基地建设方案0.6总计2.0表 12 物流服务与管理专业经费预算汇总表建设内容年度经费预算(万兀)实训基地264师资队伍44课程体系16合计3246 6 建设措施建立岗位责任制,加强设备论证、采购的管理,保证工期,保证建设质量。加强实训基地建设的技

55、术指导,各校企合作专业建设委员会要严格审核基 地建设方案,在技术上保证落实实训基地建设规划规定的建设内容。加强基地建设资金的筹集、使用管理,财务应严格审查经费的使用,保障 实训基地建设经费的使用安全。建立基地建设验收制度,加强项目的管理,设备购置、安装后要及时进行 设备的验收和管理,保证设备的完好。共建、共享、共赢,建设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物流管理综合实训中心,以“共建、共享、共赢”为原则,多渠道、多形式筹措资金,建成集教学、培训、物流服务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国内一流的区域共享物流实训基地。完善校外实训基地建设,增加其数量,拓展其功能。在物流管理综合实训基地建设过程中,遵循“五化”原则:环境真实化、

56、功能系列化、管理企业化、设备先进化和人员职业 化。建成物流管理的实践教学中心和职业技能鉴定与培训认证中心,使之成为一27个技术先进、管理规范、实训教材完备、师资力量雄厚的高水平实践教学基地建立健全实践基地和实验室开放性管理办法和运行机制,确保所有学生有 充分时间实训。六、经费预算与进度物流服务与管理专业建设资金投入预算及进度安排表见表1313、表 1414。建设项目进度见表 1515。表 13 物流服务与管理专业建设经费来源及预算建设内容经费来源及预算(万元)合计省财政投入自筹资金实验实训条件建设19470264师资队伍建设302044课程体系建设101016合计224100324表 14 各

57、实训室新增设备清单单价:万元实训室名称主要新增设备单价数量金额物流专业生 产性实训企业(新建)手推液压托盘升 咼车2.45 米起升,1.5 吨,车身大小2100mn 900mm 1000mm1.351 台1.35龙工 Ig16bc 电瓶 叉车3 米起升,1.6 吨,车身大小 920X125X3513.51 台13.5登高车750LX450WX1000Hmm0.42 台0.8静音手推车标准静音手推车0.255 台1.25周转车铁制 L830mnXB750mrXH1720mm0.64 辆2.4木托盘标准托盘0.02501塑料托盘工业用托盘(塑料),1200X800X1350.04200.8纸托盘标

58、准托盘0.02200.4金属托盘标准托盘0. 1101物流企业管理软件一套以及相关的各种单证、许可证样板一套及相关配套设备12112出入库不锈钢包装货台31328实训室名称主要新增设备单价数量金额复印机、打印机、传真机、计算机设备等相关配套设备一套515小计42.5物流信息与条形码技术实训室(新建)一、 二维条码扫 描仪MS95407.21 台7.2RF 咼端手持终端CASIO IT 600 终端2.81 台2.8手持终端CASIO DT 930 终端1.62 台3.2条码打印机OS314 条码打印机0.92 台1.8条码陈列桌标准木制 1600X600X7000.51 台0.5RFID 固定

59、式读写 器Hopela RFID S48042 台8RFID 电子标签Con fidex UHF EPC0. 001200 个2电子标签人工辅 助分拣系统分布式管理系统,含数据米集、 存储、显示等应用软件5.71 套5.7电子标签 LED 显 示屏0.3mX0.15mX0.02m 含字幕显示软件和电子标签接口软件0.651 块0.65电子标签看板系 统国产标准电子看板0.451 块0.45电子标签拣货台 车(含软件)包括小型计算机一台、 无线 DLINK 一台、条码枪一把、小推车一台、 大料箱 6 个以及控制软件和拣货 软件等部份组成1 套5.7小计45连锁经营与 电子商务实 训室(新建)服务

60、器2U111三类收款机:IBMIBM1.3522.7智能型 POS 机含 10液晶显示器、主机、顾显、 条码枪等71 台7投影仪高清1 . 611.6立式空调两台立式空调0.521电子商务软件包含 B2C B2B, C2C10110电子商务软件包含 B2C B2B, C2C10110EdI 软件包含物流与电子商务实训15115连锁商业管理系统一套515标准货架2.5m X0.6mX2m0.240.829实训室名称主要新增设备单价数量金额小计54.1物流设 施与设备与 操作实训室(新建)港口码头作业沙盘模型515集装箱吊机模型224集装箱船模型333普通叉车一台188集装箱1=120ft 柜2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