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3《二单元商鞅变法第3课富国强兵的秦国》优质课教案_4_第1页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3《二单元商鞅变法第3课富国强兵的秦国》优质课教案_4_第2页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3《二单元商鞅变法第3课富国强兵的秦国》优质课教案_4_第3页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3《二单元商鞅变法第3课富国强兵的秦国》优质课教案_4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3课 富国强兵的秦国【课程标准】 探讨商鞅变法的历史作用。【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识记:公元前 338 年,秦惠文王下令发兵捕拿商鞅;变法为秦国的富国强兵和未 来发展奠定基础。经济上根本确立了土地私有制;政治上,从此开始中央集权制度的建设; 军事上,极大地提高了秦军的战斗力; 轻视教化, 鼓吹轻罪重罚; 加重对人民的剥削与压迫; 并未与旧制度、旧文化、旧习俗彻底划清界限(2)理解商鞅变法取得成功的原因及其历史地位;(3)探究商鞅变法和秦国富国强兵的关系。2、过程与方法:(1)通过学习商鞅遭到旧势力的反对而亡的学习,培养正确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2)通过对商鞅变法作用的学习,提高

2、分析、归纳、理解历史问题的的能力;(3)通过对商鞅变法的历史局限性的具体表现的学习,提高分析、归纳、综合、理解 历史问题的能力。(4)通过课前准备,培养学生查阅资料、搜集信息的能力。采用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 的形式,设置历史情境,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参与意识。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商鞅变法的学习,培养学生树立勇于改革,与时俱进的精神;(2)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实事求是地看待历史问题;( 3)改革和创新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推动力; 生产力是认识和评价历史现象的根本标准。 【教学重难点】重点: 商鞅变法使秦国富兵强。难点 :一分为二地看待商鞅变法的得失。课

3、时安排1课时【教学思路】 本课主要从三个方面向学生介绍了商鞅变法后富国强兵的秦国: 商鞅之死, 富国强兵的 秦国和变法的历史局限性。由于守旧势力的反扑,商鞅为变法献出生命,但“商鞅虽死,而 秦卒行其法” 。商鞅变法使秦国一跃成为当时的先进国家, 但它也不可避免地带有一定的局 限性。 由于这段历史的文字与图片资料比较丰富, 建议在教学时适当进行补充, 增加学生对 这段历史的感性了解,深入认识商鞅变法的历史意义。本课引言由图片与文字两部分组成。图片展现了横扫六国壮观场面的秦陵兵马俑军阵。 文字内容则重点指出, 人们在肯定和赞颂秦统一六国的伟大贡献的时候, 总是不约而同地把 秦走向统一的原因上溯到一

4、百多年前的商鞅变法。 两部分内容旨在说明: 商鞅变法为秦国的 富国强兵和未来发展奠定了基础。【教学过程】新课导入 利用教材的引言导入: 本课引言由图片与文字两部分组成。 图片展现了横扫六国壮观场面的秦陵兵马俑军 阵。文字内容则重点指出,人们在肯定和赞颂秦统一六国的伟大贡献的时候,总是不约 而同地把秦走向统一的原因上溯到一百多年前的商鞅变法。师:通过观察本图片(始皇陵兵马俑),你从中能够获得哪些历史信息? 生:秦朝赫赫军威。师:通过阅读引言中李白的诗, 感受“秦王扫六合”的气势, 你认为 “秦王扫六合” 奠定基础的是什么?生:商鞅变法,促使秦国富国强兵。 教师由此导入新课富国强兵的秦国新课探究商

5、鞅变法的结局一、商鞅之死1、原因:1新法触犯贵族的利益,遭到保守势力的顽强抵制和抗拒; 商鞅变法对于沉寂的秦国社会不啻于一场巨大的政治风暴, 沉重打击了世袭贵族的种种特权, 高官厚禄、富贵荣华一如风卷残云而去。主持变法的商鞅成为王族贵戚的眼中钉。贵 族保守势力伺机制造事端,向商鞅发难。早在商鞅变法之始, 贵族甘龙、 杜挚就反对变革祖宗之法。 太子驷的老师公子虔和公孙 贾是反对派的首领。 他们利用太子年幼无知, 唆使他触犯新法, 给商鞅出难题。 商鞅怀着 “板 身无二虑,尽公不顾私” 的雄心, 对反对派用铁的手腕回击: 他无法处罚太子, 就惩罚其师, 公孙贾被处以黥刑 (脸上刺字 ) ,公子虔再

6、次犯法后处以劓刑 (割去鼻子 ) ;他还用残酷的血腥 手段镇压,仅一天就处死七百余人,以至于“渭水尽赤,号哭之声动天地”。并将另外一批 不满变法的人流放到边远地区。 从此,树立了变法的权威,没人再公开对抗。但这也播下了 仇恨的种子,总有一天会化为更为血腥的行动。2秦孝公去世f失去依靠;秦惠文王即位f守旧势力复仇。商鞅在秦国二十余年,屡建奇功,声名卓著,但时刻为守旧势力所嫉恨,遭受攻击,他 们在暗中等待反扑时机。 公元前 338 年秦孝公去世,太子驷即位, 这就是秦惠文王。秦惠文 王身边以前遭到商鞅惩罚的公子虔和公孙贾向惠文王进谗言:“大臣权势太重则国家危险,左右太亲近就会使自家性命危险。秦国妇

7、女儿童都知道商君之法, 不谈大王之法, 商君反为 王,大王变成了臣子。”诬告商鞅谋反。惠文王下令逮捕商鞅。2、经过:前338年,秦孝公崩,惠文王嬴驷即位,公子虔告商鞅谋反,商鞅逃亡至边 关,欲宿客舍,结果因未出示证件,店家害怕“连坐”不敢留宿,自是“作法自 毙”;欲逃往魏国,魏人因商鞅曾背信攻破魏帅,亦不愿收留。后来商鞅回到商 邑,发邑兵北出击郑国,秦国发兵讨之,杀鞅于郑国黾池,死后被秦惠王处“车裂之刑”于彤,灭商君之族。3、结果: 商鞅虽死,而秦卒行其法。商鞅虽死,但他推行的新法未废。商鞅变法兢兢业业二十余年,深入人心,妇幼皆 知。虽然商鞅个人落了个悲惨的结局,但他“废井田”、“开阡陌”、“

8、重农桑”等改 革措施却在他死后保留下来, 新的生产关系和设县、 什伍户籍等政治体制也在秦国确立。【合作探究】商鞅变法成功的原因有哪些?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进行归纳:(1)顺应了封建制取代奴隶制的历史潮流,,符合新兴地主阶级的要求 (根本原因) (2)改革措施全面彻底,执法如山(法不阿贵)(3)充分的舆论宣传,取信于民(徙木立信)(4)秦孝公的大力支持(政治保障)(5)其它:有利的经济环境、开放的政治机制、切合国情的立法、新兴地主阶级 领导二、富国强兵的秦国变法的进步意义1性质:地主阶级的政治改革;商鞅所采取的改革措施,目的是富国强兵,客观上破除了奴隶制度及巩固和发展封 建制度,从本质上说这是

9、一场地主阶级的政治革命。2、特点:改革最彻底:商鞅变法前后的秦国变法前变法后经济上井田制为基础封建土地私有制,统一度量衡政治上分圭寸制、世卿世禄制,奴隶主贵族占统治地位县制,军功爵制,军功地主占第一位,封建中央集权制军事上秦兵不敢东向全国皆军、惟军为荣,虎狼之国外交上“夷狄遇之”,不能参加中原盟会傲视群雄,六国合纵抗秦文化上百家学说以法为教,法家思想占统治地位生活上陈规陋习移风易俗性质落后的奴隶社会新兴的封建社会2改革较全面: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思想和习俗等各个方面;3持续时间最久:18年,两次颁布变法令;作用最显著:变法推动了秦国社会的进步,促进了经济的繁荣,壮大了实力,为 秦国的富国强兵

10、和后来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对秦国以至中国历史的发展都起了重要作用。3、意义:(1)政治:中央集权制度建设的开始商鞅变法政治上打击并瓦解了旧的血缘宗法制度,使封建国家机能更加健全,中央集权制度的建设从此开始。 建议引导学生回忆变法政治方面的具体内容,师生共同做出评价。 废除分封制,普遍推行县制,县作为一级地方行政机构正式建立起来,通过县的政权制度,全 国政权、兵权逐渐集中到朝廷, 建立了强大的中央集权封建国家。强化基层管理的户籍什伍制和连坐法强化了封建集权力量。(2)经济:促进农业生产发展,增强了国力秦处西戎,地旷人稀。开垦荒地是秦国发展农业生产的特点,商鞅采取措施奖励垦荒; 奖励耕织;重农抑商

11、。接着废井田,开阡陌,从根本上确立土地私有制,这一切激发了劳动 者的生产积极性,为秦国的农业生产带来了生机,扩大了封建国家的经济基础,从而为建立中央集权制度和增强军事力量,实现强兵目标打下了基础。教学时,注意给学生讲清经济基础的变化对上层建筑变化的作用。(3)军事:提高了秦国军队的战斗力商鞅针对当时兼并战争频繁的特点,颁布了奖励农功的二十等爵制度。官爵晋升与斩敌首级,军功大小成正比。此法的实行,大长秦国杀敌立功之风。并严禁私斗,凡私斗者,按 其情节轻重予以严厉的处罚,从而使“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达到强兵目的,极大提高 了秦国军队的战斗力。从此,秦国在对外兼并战争中掌握了主动权。(4)司法:

12、改变“刑不上大夫”的传统,严惩了守旧势力。过渡:大家先看司马迁对商鞅的评价,他认为商鞅天性残忍少恩,在被任用之后, 不择手段,非常刻薄,最后落得个谋反的罪名。(学生畅所欲言,后教师总结)司马迁 的观点不对, 评价历史人物的功过不能依据他的个性天赋,而应当看他的所作所为是否 有利于社会进步。但商鞅变法处在新旧历史交替时期,不可避免带有一定局限性。三、变法的历史局限(1)轻视教化,鼓吹轻罪重罚; 商鞅制定的刑法非常严苛,如百姓违犯法律规定, 在路边倒垃圾, 就要被砍去双手,如 盗窃牛马者要处以死刑。 商鞅推行的法律体现了轻罪重罚的思想, 迫使人们遵守规矩, 达到 以刑去刑的目的。史书记载,商鞅一次

13、在渭水边处决了七百多人,渭水为之变赤。(2)一定程度上加重了广大人民所受的剥削与压迫; “连坐法”的推行以及轻罪重罚、什伍户籍制度及征收户赋,劳役沉重与“燔诗书”等 法令一起,对全国城乡人民布下了一张严密的监察网,压得老百姓喘不过气来。(3)变法并未与旧制度、旧文化、旧习俗彻底划清界限。 教师既要肯定商鞅变法在社会习俗方面改革的进步性,如父子与成年兄弟必须分居等, 又要指出其局限性, 如二十等爵制明确规定按爵位高低占有数额不同的田宅和奴隶, 公开承 认占有奴隶的合法性, 等等。 商鞅实行的严刑峻法和文化高压政策, 对后来的秦朝也有消极 影响。【课后小结】商鞅之死是商鞅个人的悲剧,也是改革家的悲

14、剧。评价一个历史人物、一个历史事 件要以是否顺应历史发展的进程为标准。改革是曲折的,充满阻力的,会遇到种种旧势力、旧习俗的阻挠和反对,会付出沉 重代价,必须坚持不懈,克服重重阻力,才能成功。商鞅尽管已经逝去,但他给我们后继者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改革是国家富强、 社会进步的重要途径,只有顺应时代潮流,进行改革,国家才会有光明前程。要想实现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必须改革,与时俱进;要想改革成功,我们必须像商鞅一样, 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乐于献身于光辉的改革事业;我们只有顺应历史潮流,具有创 新、献身精神,才能实现自身价值。商鞅为变法而牺牲, 虽死犹值。 商鞅变法使秦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15、一跃成为 当时的先进国家,为后来秦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改革推动了秦国社会的进步,促成了 经济繁荣,壮大了国力,为秦国的富国强兵和未来发展奠定了基础。总之,商鞅变法使 秦国出现了“移风易俗,民以富强,百姓乐用”的新面貌,对以后中国历史的发展,产 生了深远影响。三、问题解答O【学思之窗】你对此有何看法?答案提示: 秦朝二世而亡的原因在于秦的暴政。商鞅实行的严刑峻法和文化高压政策, 虽然对后来的秦朝有消极影响, 但更要看到商鞅变法的积极作用: 改革推动了秦国的社会进 步,促进了经济的繁荣,壮大了国力,为秦国的富国强兵和未来发展奠定了基础。O本课测评1、简要分析商鞅变法的历史作用。答案提示 :经济上,从根本上确立土地私有制度,为秦国农业生产带来生机。政治上, 使封建国家机器的职能更加健全, 中央集权制度的建设从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