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土力学与地基基础主讲:李椋京福建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系第一章 地质基础知识第一节 地球层圈构造和地表形态46 亿年。地球大致以地壳表层为界限分为地球内部层圈和地球外部层圈。内、外部 层圈又进一步分成 6 个不同的层圈。2一、地球外部层圈及其主要特征 地球外部层圈指包围着固体地球表层的地球组成部分, 分为大气圈、 水圈和生物圈。(一) 大气圈 大气圈是地球的最外圈。 根据气温垂直变化, 从下而上将大气圈进一步分为对流层、 平流层(同温层) 、中间层、暖层(电离层) 、散逸层。1、对流层是大气圈的最低层,下界为地表,上界为平流层底,厚约9 17 公里,两极最薄,赤道最厚,在气候变化中起着重要
2、的作用。对流层的大气就是空气。2、平流层是对流层顶部至大约 50 公里高空的大气层,它的特点是大气以水平运动 为主,其温度基本上不受地面温度的影响,平流层中存在大量的臭氧,成为地球生 物的天然保护层,使生物免受紫外线的伤害。(二) 水圈 固体地球表面包围着一层水体即水圈。它大部分汇聚于海洋里,其它部分分布于大 陆上的湖泊、河流、冰川、土壤和浅部岩石的孔隙中,构成一个不甚规整而基本连 续的水圈。海水占 97.2,其它大陆水体占 2.8。在大陆水体中,极地和高山的 冰雪约占其体积的78.6,其余不足 1 4 的水为地下水、湖泊水和河流水体。 地球上的水以气、液、固三相态的形式赋存于大气、地表和地下
3、,它不断地蒸发、 凝结、降水、径流等方式交替移动,形成水分循环系统,这种循环在塑造地表形态 的作用中起极其重要的作用。(三) 生物圈 生物圈是由地球表层生命物质即生物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组成的一个封闭的层 圈,也就是有机体的分布和活动的地球外圈,包括了近地表的大气圈和地壳表层, 以生物生存的最大高度(约 10 公里)和最大深度(约 3 公里)为其上下界线。出 现于 33 亿年前,现在大约有 100 多万种动物、 30 多万种植物和数十万种微生物。二 地球内部层圈及其主要特征 地球内部层圈就是固体地球的内层圈, 按照莫霍面和古腾堡面(该界面波速不连续) 两界面, 地球内部分成地壳、 地幔和地核三大
4、层圈, 又进一步细分若干次一级层圈。(一)地壳( Crust ) 固体地球在莫霍面以上的部分称为地壳, 它厚约 33 公里(大陆) 或7 公里(深海), 总平均厚度 16 公里,大致为地球半径的 1 400,仅是地球表层的一层薄壳。大陆3地壳可分为上下两层,上层为花岗岩质层或硅铝层;下层为玄武岩质层或硅镁层。(二)地幔(Mantle)地幔即中间层,该层上界为莫崔面,下界为古腾堡面,厚约2900 公里,按体积比约占整个地球的 82.3%,按质量比则占 67.8 %,因此它是地球的主体部分,且基本 上由固态物质组成,密度大于 3.5,从莫霍面以下到大约 1000 公里深处,称上地幔,1000 -
5、2900 公里深处称下地幔。上地幔上部约 90-400 公里处存在一个软流层,为低速,将其上固态岩石上地幔上部和地壳统称为岩石圈。(三)地核(Core)地核是以古腾堡面为顶界面直到地心的地球中心部分,其厚度约3473 公里,占地球总体积 16.3%,占总质量约 I/3。根据地震波速度变化情况可将地核分为外核、 过渡层和内核三部分。其物质组成推测为铁、镍为主,并含少量硫、硅元素。三、地球形状和地表形态特征(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地球形状大小的主要数据如下: 赤道半径(A ) 6378.16 公里 两极半径(C) 6356.755 公里 扁率(A -C)/ A =1 / 298.25 赤道周长 4
6、0075.24 公里子午线周长 40008.08 公里 表面积510070100 平方公里 体积 1083157900000立方公里 地球体或大地水准球体(geoid),接近于旋转椭球体(扁球体)。而地球真实形状与 之稍有出人,其南北半球并不对称,北极略凸出,南极略平凹,呈梨状。偏离很小, 且扁平率不大,看作一个球体。地球具有塑性;地球内部存在着大范围的物质对流。(二)固体地球表面的一般特征1 - I - I丸推面的乎禺于午配罰5匸世勺“誓为29虬口的丹抱啣贸)的艾麻(准P.C.kinf - IMf1957LQ.0 为层系(I为渡状层面为水平层理、III为斜医理”緘 H上为层玉为细层口三、变质
7、岩(Met。mo / P 允 ic Roch )()变质岩及变质作用概述变质岩是由变质作用形成的岩石。它是地壳中已形成的岩石,在特定的物理化学条 件下,其矿物成分和结构构造发生转变而形成新的岩石类型。这种由地球内力作用 引起的,原岩产生变化和再造的地质作用,称为变质作用。变质作用不同于岩浆作用,因为变质作用形成过程一般是在温度和压力升高的条件 下进行的,岩石的一切变化和再造基本上是在固态下进行的;而岩浆作用则是由硅 酸盐高温熔融体经冷凝或结晶转变成固态岩石的过程。变质作用也不同于风化作用,因为风化作用发生于地表或近地表的环境,以及在常 温、常压的条件下的一种外力地质作用,而变质作用则是在地表以
8、下较深的地带, 通常是在高温高压等条件下进行的,而且它不包括成岩阶段中岩石的一切变化。中国北方有大量的变质岩分布,福建变质岩仅见于闽西、闽北地区晚元古代至奥陶 纪一些地层及沿海动力变质带中,且少量分布。(二)变质岩化学成分变质岩化学成分与原岩密切相关,在没有其它组分参与的条件下,完全取决于原岩成分。总体上说,主要由 Sj、Al、Co Mg、K、No、Fe、况、P 等氧化物及 213Coz 组成,但在不同变质岩中成分变化很大。科学研究表明,具有相同的化学成分的原岩,在不同的变质条件下所形成的一系列 不同的变质岩,称等化学系列;而化学成分不同的原岩,在相同的变质条件下,形 成各种不同的变质岩,称等
9、物理系列。(五)变质岩分类及常见变质岩的特征 变质岩分类很复杂,一般先根据变质作用的类型,将变质岩分为接触变质岩、气液 变质岩、动力变质岩、区域变质岩、混合岩等大类,每大类又分为许多类型。就全 球分布来讲,区域变质岩最多,如板岩、千枚岩、片岩、片麻岩(见表1 4 13)。常见的主要变质岩:1、角岩( Ho 厂 nfels )2、大理岩(Mo 砧!&)3、石英岩(Qu。rtzite)4、板岩( Slote)5、千枚岩( Phyllite )6、片岩( Sch 枘)7、片麻岩( Gneiss)8、混合花岗岩第五节 地质年代、相对地质年代 地质时间系统最初主要是根据各种岩石、地层的新老关系,
10、即其形成的先后时间顺 序建立起来的。地层是一定地质时代形成的成层的岩石组合,包括沉积岩、喷出岩、变质岩,按其 形成的时代单位划分为宇、界、系、统等不同级别的单元(年代地层单位) ,与之 相对应的地质年代为宙、代、纪、世(地质时代单位) ,它属国际统一的,以下定 的古生物特征为标准,称之为国际性地层。在一些较小地区范围由于古生物不足或 研究程度不够,常依据岩石特征或构造运动性质等来划分地层,这些仅适合于较小 地区的,称为地方性地层单位,它并按级别分为群、组、段(如福建晚侏罗世、早 白垩世地层) 。二、绝对地质年代 又称绝对年龄,它表示矿物、岩石形成的确切年龄。主要是通过测定矿物、岩石中 的放射性同位素及其衰变产物的含量,再经计算得出,并常以百万年为时间单位。 通过研究,将地质年代按时代早晚的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正版授权】 IEC SRD 63347-1:2025 EN Smart city use case collection and analysis - Managing public health emergencies in smart cities - Part 1: High level analysis
- 新解读《GB-T 30637-2014食用葛根粉》
- 重庆扶贫政策培训课件
- 人教版八年级英语上册单元同步知识点与语法训练 unit1 section A
- 暑假培优练:静电场中的能量(学生版)-2025人教版新高二物理暑假专项提升
- 新解读《GB-T 6323-2014汽车操纵稳定性试验方法》
- DB5333-T 37-2024 草地贪夜蛾监测及防治技术规程
- 《物理学概论》课程简介与教学大纲
- 《大学物理2B》课程简介与教学大纲
- 社会科学研究方法 课件 第十章 个案研究
- 《社群运营》全套教学课件
- GB/T 18488-2024电动汽车用驱动电机系统
- 新疆综合实践七年级教案(完整版)
- 突发事件救援培训中的心理急救和心理疏导
- 电梯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内容表格
- 《社会工作导论》课件
- 森林水土保持与涵养水源功能研究
- 2024年医院肠胃内镜科带教计划
- 能源管理系统平台软件数据库设计说明书
- 住院病历质量考核评分表
- 充电桩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施工组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