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010 篇】部编三年级上册语文上册课外阅读训练含答案1 1课外阅读。芦苇地下和田边的草丛,是萤火虫的 “发祥地 ”。它们一个个从草丛中飞 起来,忽明忽暗的一点点白光,好似天上的繁星,一个个在那里移动。最有趣 的是这些白光( )乱窜,( )也有一些追逐的形迹:有时一个飞在 前面,亮了起来,另一个就会向它一直赶去,但前面一个突然隐没了,或者飞 到水面上,与水中的星光混杂了,或者飞入芦苇或稻田里,给那些枝叶遮住 了,于是追逐者失去了目标,就迟疑地转换方向飞去,有时反给别的萤火虫作 为目标了。这样的追逐往往不止一时,所以水面上,稻田上,一明一暗,一上 一下的闪闪的白光与天上的星星同样繁多。尤其是飞在
2、水面的,映着掀起的银 波,那情景是很有趣的。(1 1)在文中的()里填入恰当的关联词。(2 2)在文中找出你认为描写萤火虫最有趣的句子。(3 3)你认为把萤火虫比作 “天上的繁星 ”恰当吗?为什么? 。(4 4)短文主要写萤火虫 _ 的景象。【答案】 ( 1 1)虽然、但(2 2)这样的追逐往往不止一时,所以水面上,稻田上,一明一暗,一上一 下的闪闪的白光与天上的星星同样繁多。尤其是飞在水面的,映着掀起的银 波,那情景是很有趣的。(3 3)恰当。它们也有忽明忽暗,一闪一闪的特点。(4 4)在夜间飞舞、追逐【解析】 【分析】( 1 1)考查关联词的运用。解答时要先理解分句前后表示 的是何种关系,
3、再根据句子的意思来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填写。此题分句前后 是条件关系。故选 虽然但 。(2 2) 主要是培养学生养成积累好句习惯。 能够准确的理解句意。 学生应该 熟读课文,积累知识。(3 3) 本题的目的是引导学生明白比喻这一修辞手法以及其作用。所谓“比喻 ”,就是打比方,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理解的事物。比 喻句的基本结构分为三部分:本体 (被比喻的事物 )、喻词 (表示比喻关系的词语 ) 和喻体。本体、喻体有相似点,但不是同一类事物。(4 4) 考查概括段意的能力。可先看看这段有几句话并了解每句话的意思, 接着找出每句话中的重点词或中心词语,然后把这些词语连起来,组成一句通
4、 顺的话。故答案为:( 1 1)虽然、但; ( 2 2) 这样的追逐往往不止一时,所以水面 上,稻田上,一明一暗,一上一下的闪闪的白光与天上的星星同样繁多。尤其 是飞在水面的,映着掀起的银波,那情景是很有趣的。( 3 3)恰当。它们也有忽 明忽暗,一闪一闪的特点。( 4 4)在夜间飞舞、追逐。【点评】( 1 1)本题考查学生对关联词语的使用。理解句子,分清分句前后 之间的关系。然后再来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使句子连贯。( 2 2)本题考查学生 对词语的积累。平时一定要对一些文中的、课外阅读中的好句多做一些摘抄、 积累,加强背诵。( 3 3)考查学生对比喻修辞手法的掌握。要注意本体和喻体特 点的一
5、致性。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 4 4)此题主要考查概括段意的能力。2 2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谁的本领大(节选)1有一天,风和太阳碰到了一起,都说自己的本领大。正巧,前面来了 一个孩子。太阳说: 谁能脱下那孩子的外衣,就算谁的本领大。”2风说:那还不容易! ”说着就呼呼”地吹起来,谁知孩子将外衣裹得 更紧了。3太阳对风说: 看我的吧。”说着便发出强烈的光。那孩子觉得热极 了,就把外衣脱了下来。4第二天,风和太阳又碰到了一起。太阳得意地对风说:风先生,你还敢同我比本领吗? ”风看见河里来了一条船,就说:谁能让那条船走得快些,就算谁的本领大。”5太阳说:这有什么难的! 于是,它又发出强烈的光,想
6、催船夫用力摇船。可是,太阳光越强,船夫越是热得难受,哪儿还有力气摇船呢!这时,风 呼呼”地吹了起来。 起风啦船夫高兴地喊_快挂帆吧_”只见风推着帆,帆带着船, 像箭一样飞快地前进。 太阳惊讶地说: 风先生,你的本领也不小哇!(1 1)下面的词语中,和强烈”意思相反的词语是()A.A.虚弱B.B.微弱C.C.细微(2 2)文中横线处应填入的标点是()起风啦_ _ _”船夫高兴地喊_快挂帆吧_”A.A.。:?B.B.,!C.C.:。(3 3)与 那还不容易! ”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A.那很不容易那容易吗那很容易(4 4)风和太阳共比了次本领。()A.A.两3B.3B.阻.(5 5)对于短文内容
7、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A.第一次比赛,太阳赢了风,觉得很得意B.B.风和太阳比赛的结果是 :风的本领比太阳大C.C.太阳和风各有各的本领(6 6)小朋友们,你们知道风和太阳还有什么本领吗?快来写一写它们各自 的本领吧!至少各写一项。【答案】(1 1)B B(2 2)B B(3 3)C C(4 4)A A(5 5)B B(6 6)太阳能照亮大地。风能给我们带来凉爽。【解析】【分析】(1 1)反义词,是指词汇意义相反的词语,解答本题,要 理解词语的意思,然后写出所给词语的反义词。强烈:力量很大的;强度很高的;鲜明的 强烈”意思相反的词语是微弱。(2 2)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标点符号的掌 握及运用
8、。常用的点号有顿号、逗号、分号、句号、问号、冒号、叹号;常用 的标号有引号、省略号、破折号、书名号、括号等。要了解标点符号的基本用 法,重点掌握每一种标点符号的特殊用法,能正确使用标点符号。起风啦!船夫高兴地喊,快挂帆吧! ”(3 3)此题考查学生把感叹句改为陈述句的能力。把感叹句改为陈述句的方法:改感叹词,把感叹词(真、啊、多么之类的)去掉或改成另一种形式。改标点,吧感叹号改为句号。例句:那 很容易。(4 4)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 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5 5)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 仔细阅读作品有关内容,比较判断正误。(6 6)常识
9、性考察,在于平时的积累。 太阳能照亮大地。风能给我们带来凉爽。故答案为:(1 1)B B(2 2)B B( 3 3)C C(4 4)A A( 5 5)B B( 6 6)太阳能照亮大地。风 能给我们带来凉爽。【点评】(1 1)主要测试学生对反义词的理解,理解了词义,写出反义词就 容易了。平时注意多积累,增加词汇量。(2 2)对于标点符号的考查有选择题、加标点题、修改题。所以平时的学习 中,我们要用心体会标点符号的用法,书写过程中也要做到尽可能正确的使用 标点符号,另外对于一些标点符号的特殊用法要加以积累。还要注意标点符号 的位置。(3 3)掌握把感叹句改为陈述句的方法,平时多练,做这道题不难。(
10、4 4)此题考查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5 5)此题考查学生对作品内容的掌握的 能力。(6 6)此题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积累能力。3 3.读下面的文段,完成练习。1小城里每一个庭院都栽了很多树。(甲)有按树、椰子树、橄榄树、 凤凰树,还有别的许多亚热带树木。(乙)初夏,按树叶子散发出来的香味, 飘得满街满院都是。(丙)凤凰树开了花,开得那么热闹,小城好像笼罩在()。2小城的公园更美。这里栽着许许多多榕树。一棵棵榕树就像(),树叶密不透风,可以遮太阳,挡风雨。树下摆着石凳,每逢休息的日子,石凳 上总是坐满了人。3小城的街道也美。除了沥青的大路,都是用细沙铺成的,踩上去咯吱 咯吱地响,好像踩在沙滩上一样
11、。人们把街道打扫得十分干净,甚至连一片落 叶都没有。4这座海滨小城真是又美丽又整洁。(1 1)将下列短语正确地填入文中的括号里。(填序号)A.A.顶顶撑开的绿绒大伞B B 片片红云中(2 2) 开得那么热闹”中热闹”一词说明了()。A.A.小城赏花的人很多B.B.小城的凤凰树很多C.C.凤凰花争奇斗艳,争相怒放(3 3)第 段分别是围绕哪句话写的?请画上波浪线。(4 4)文中画横线的甲、乙、丙三句分别是从什么角度来描写庭院的树的?(填序号)甲句:_乙句:_ 丙句:_A.A.树的香味浓 B B 树开花热闹 C C 树的种类多(5 5)第段在全文中的作用是()。(填序号)A.A.总结全文启示下文【
12、答案】(1 1) B B; A A(2 2) C C(3 3) 第段:小城里每一个庭院都栽了很多树。第 段:小城的公园更 美。第段;小城的街道也美。(4 4)C C; A A; B B(5 5)A A【解析】【分析】(1 1)句子衔接试题主要考查考生理解句子及运用句子组 段的能力。对于句子衔接,要注意语段句与句之间的关系,尤其是句子前后之 间的衔接。由上句的 一棵棵榕树就像”可知下句选 一顶顶撑开的绿绒大伞”比 较恰当。(2 2) 词语理解的考查。认真阅读短文,联系上下文及选项,正确理解词 义。(3 3) 考查找中心句的方法。中心句是一段文章中处于中心地位的句子。 它在全文中起主导作用,是这段
13、话中最重要的句子。有些文章的段落就是围绕 中心句写的。我们在阅读时找准了中心句,也就把握了这段话的主要内容,概 括了段意。每段话的中心句在段首。(4 4) 本题主要考查对句子的理解能力。解答本题,需要仔细阅读句子, 然后结合选项加以判断。(5 5) 解答此类题,一般要结合着具体语境,从内容、结构等角度分析作 答。故答案为:(1 1) A A;( 2 2) C C;(3 3) 第段:小城里每一个庭院都栽了很多树。第 段:小城的公园更 美。第段;小城的街道也美。(4 4)C C、A A、B B;( 5 5) A A【点评】(1 1)此题主要考查了语句衔接,结合上下文及所给的选项进行 分析判断即可。
14、(2 2) 本题考查学生对短文中重点词语的理解,可结合语境及选项或查字 典理解词义。(3 3)考查学生掌握找中心句的方法并运用。(4 4)这道题主要考查对句子的理解能力。(5 5)本题考查文段在文中的作用。4 4读文段,做练习。青头大吃一惊,它一下子 ()到牛身上,可是那头牛用尾巴轻轻一 扫,青头就给()到地上了。青头不顾身上的疼痛,一骨碌 ()起来大声 喊:躲过它的牙齿,牛在这时候不会仔细嚼的,它会把你和草一起吞到肚子里 去 ”那我马上就会死掉。”红头哭起来。它和草已经一起进了牛的肚子。 青头又()到牛身上,隔着肚皮和红头说话:红头!不要怕,你会出来的。我听说牛肚子里一共有四个胃,前三个胃是
15、 _的,只有第四个胃才_ 是的!”(1 1)将下面词语的序号填入文中画横线的地方。A.A.管消化 B B 贮藏食物(2 2)将下面的词语准确地填入文中的括号里。跳爬摔蹦(3 3)从文中划线的 一下子”不顾” 一骨碌”等词语中你能感受到什么?(4 4)这篇文章是一篇有趣的科学童话。我知道牛吃草时,先不细嚼,而是 把草吞到肚子里,等休息的时候 _,这个过程就叫反刍。【答案】 ( 1 1) B B; A A(2 2)蹦;摔;爬;跳(3 3)感受到青头对红头的关爱。(4 4)再把刚才吞进去的草重新送回嘴里,然后细嚼慢咽【解析】 【分析】( 1 1)这道题是按课文原文填空,如果学生对课文内容熟 悉,应该
16、没问题。(2 2)本题考查对动词的运用。应在理解词语的基础上,结合具体语境选 词填空,使句中表达更准确。(3 3)体会划线词语,结合上下文,紧扣文章主题中心进行理解概括。意 思表述合理即可。(4 4)考查文学常识,在于平时的积累和识记。 故答案为:( 1 1)B B;A A(2 2)蹦;摔;爬;跳(3 3)感受到青头对红头的关爱。(4 4)再把刚才吞进去的草重新送回嘴里,然后细嚼慢咽 【点评】( 1 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课文的掌握情况。(2 2)要正确使用词语,要从意义和使用习惯两方面准确理解,这也是积 累的重要内容之一。(3 3)解答此题要结合语境理解词意,有利于对文章中心主题的把握。(4
17、 4)要考查学生对文化常识的掌握,要求学生平时多记多积累。5 5课外阅读有人喜爱娇艳的牡丹 , ,有人喜爱芬芳的茉莉,我则喜爱那平凡的牵牛花。乐于向高处攀登,这是牵牛花的本色。开始,她那纤细的茎蔓围着篱笆 杆向上缠。慢慢地,篱笆被牵牛花占满了。只要从屋檐下拴几根绳子连在篱笆 上,牵牛花又会沿着绳子向上爬去。那翠绿的叶片,红的、白的、紫的花,组 成了条条花索,像是在屋前挂上了条条彩带。牵牛花是凭着坚忍不拔的毅力向上登攀的。她把自己的身体全部缠绕在 篱笆上,一点也不游离。正因为她缠得牢,攀得紧,所以风吹雨打她也不会掉 下来。我爱牵牛花。(1 1)写出文中的一个比喻句。这句话把 _比作 _ 。(2
18、2)分别写出第 2 2、3 3 自然段的中心句。( 3 3 )作 者写 这篇 文章 是为 了 赞 颂牵牛花_的精神,抒发自己_ 的感情。(4 4)给短文取个题目,写在文前的横线上。(5 5)你喜欢什么花?你能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这种花吗?试着写一写吧!【答案】 (1 1)那翠绿的叶片,红的、白的、紫的花,组成了条条花索, 像是在屋前挂上了条条彩带。花索;彩带(2 2)乐于向高处攀登,这是牵牛花的本色。牵牛花是凭着坚忍不拔的毅力 向上登攀的。(3 3)坚忍不拔;爱牵牛花(4 4)我爱牵牛花(5 5)略【解析】 【分析】( 1 1)本题是对比喻修辞手法的考查。比喻就是打比方, 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
19、物来代替抽象、难理解的事物。比喻句由本体(被比 喻的事物)、喻词、和喻体组成。本体、喻体有相似点,但不是同一类事物。 在对比喻句有了了解之后就要仔细阅读短文。(2 2)本题是对段落中心句的考查,中心句在段落中处于中心地位,它在 段落中起主导作用。一般在段落中的句首或句末,起总结引领作用。 第 2 2、 3 3 自然段的中心句都是其每段的第一句话。(3 3)本题考查的是对短文的理解和对思想感情的体会,再熟读课文的基 础上,把握文章结构,感受文章内容。短文在结构上前后照应,表达了作者对 牵牛花的喜爱之情,内容着重写了牵牛花坚韧不拔往上爬的精神。(4 4)本题是给短文拟写题目,首先要对短文中心内容有
20、一定了解,然后 进行概括凝练。( 5 5)本题结合自己的日常生活观察,介绍自己喜欢的花,叙述要有条 理,且要表达自己的喜爱之情。故答案为:( 1 1)那翠绿的叶片,红的、白的、紫的花,组成了条条花 索,像是在屋前挂上了条条彩带。花索、彩带( 2 2) 乐于向高处攀登,这是牵牛花的本色。牵牛花是凭着坚忍不拔的毅 力向上登攀的。(3 3)坚忍不拔、爱牵牛花( 4 4) 我爱牵牛花( 5 5) 略【点评】( 1 1)考查学生对比喻修辞手法的掌握。要注意本体和喻体特点 的一致性。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2 2)考查学生掌握中心句的方法并运用。(3 3)本题是对短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仔细读短文,认真领
21、会作者的感 情,就不难填出答案。(4 4)本题考查对学生对短文题目的拟写,学会用凝练的语言概括中心内 容。(5 5)本题答案不一,但要结合生活实际,在平时的生活中要细心留意周 围的事物,养成仔细观察的好习惯。6 6阅读绘本爱心树的故事梗概和绘本选页示意图,然后回答问题。(一)故事梗概 从前有一棵大树,它喜欢上了一个男孩。男孩每天都会跑到树下捡树 叶、编王冠,想象自己是森林之王。男孩还常常爬树、荡秋千、吃苹果、跟大 树捉迷藏。玩累了,他就在树荫里睡觉。男孩爱这棵树,非常非常爱它,大树 很快乐。日子一天天过去。男孩逐渐长大了,大树常常感到孤寂。有一天,男孩 来到树下,大树说: “爬到我身上来吧!荡
22、秋千、吃苹果,到阴凉里玩一玩 吧! ”男孩说: “我已经长大了,不爱爬树玩了。我想买些好玩的东西,你能给 我一点儿钱吗? ”大树说: “把我的苹果拿去卖掉吧。 ”男孩把苹果全都摘走了。 大树很快乐。男孩好久都没有来了,大树很难过。有一天,男孩回来了,他说:我需要一幢房子保暖。我要娶妻子,生孩子。你能给我一幢房子吗?”大树说:森林就是我的房子。但是你可以把我的树枝砍下来去盖房子。 ”男孩砍下树枝,盖 了一座房子。大树很快乐。男孩又有很长时间没来看望大树了,当他终于又回来的时候,大树高兴 得说不出话来了。男孩说:我需要一条船,驾着它到远方去,你能给我一条船吗? ”大树说: 把我的树干砍断,用它做船
23、吧。”男孩把树干砍断,做了一条船,驶走了。大树很快乐,但心坎里却有些 又过了很久,那男孩又来了。大树说:非常抱歉,我没有什么可以给你了,我现在只是个老树墩。”男孩说:我现在需要的实在不多,只想找一个安 静的地方坐坐,好好休息。我太累了。”大树尽量把身子挺高:来吧,孩子,坐在我身上休息吧。”于是男孩坐下了,大树很快乐。(二)绘本选页示意图(1)_这个故事中有两个人物: 和。(2) 请把下列事件按时间的先后顺序重新排一排。1大树只是个老树墩,让男孩坐下来休息。2大树让男孩砍掉树枝去盖房子。3大树让男孩摘掉苹果去买好玩的东西。4大树让男孩砍断树干做一条船。()f()f()f()(3) 读文中画横线的
24、句子,你认为省略号省略了什么内容?请你写出来。(4) 看到孤零零的树墩,你会对文中男孩提出什么建议?请写在下面。【答案】(1 1)大树;男孩(2);(3) 示例:大树心坎里有些难过,因为男孩要去远方了,大树很不舍。(4) 示例:做人不能贪得无厌,不能一味索取,要懂得感恩,懂得回报。【解析】【分析】(1 1)、( 2 2)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带 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3) 考查补写省略的内容,一般要注意补写的内容与所给出的内容一 致,要联系上下文,注意语句通顺。(4) 结合短文内容,紧扣文章主题中心进行理解概括。意思表述合理即故答案为:(1 1)大树、男孩
25、(2);(3) 示例:大树心坎里有些难过,因为男孩要去远方了,大树很不舍。(4) 示例:做人不能贪得无厌,不能一味索取,要懂得感恩,懂得回 报。【点评】(1 1 )、( 2 2)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 力。(3) 此题考查补写省略的内容的能力。(4) 解答此题要结合语境理解句意,有利于对文章中心主题的把握。7 7.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夏天,树木长得葱葱笼茏,密密层层的枝叶把森林封得严严实实的,挡住了人们的视线,遮住了蓝蓝的天空。早晨,雾从山谷里升起来,整个森 _(浸 侵)在乳白色的浓雾里。太阳出来了,千万(缕 搂)像利剑一样的金 光,穿过树(稍 梢),照射在工人宿舍门前
26、的草地上。草地上盛开着各种各样的野花 _ 的_白的_ 黄的_紫的_ 真像个美丽的大花坛_(1) 选择括号中正确的字。(浸侵)_在千万_ (缕搂)树_ (稍梢)(2) 在横线上里填上正确的标点符号。草地上盛开着各种各样的野花 _红的_白的_ 的_ 的_ 像个美丽的大花坛_(3)_ 画线句子中 _用得妙,让我们感受到 _A.A. 小兴安岭的雾多而浓,范围跟森林一样广。B.B. 小兴安岭的雾少而稀,有一种朦胧的美。(4) 用波浪线画出文段中的两个比喻句。这两个比喻句分别将_ 比作_ 将_ 比作_ _(5)这一段先后通过哪些景物来描写小兴安岭的夏天?()A.A. 树木和树叶、阳光、雾、草地上的花B.B
27、. 树木和枝叶、雾、阳光、草地上的花C.C. 树木和枝叶、雾、草地上的花、阳光(6)_ 朗读这段文字时要用的语调。()A.A.缓慢低沉B.B.欢快有力C.C.深情舒缓【答案】(1 1)浸;缕;梢(2),;、;、;、;,;。(3) 浸;A A(4) 太阳出来了,千万缕像利剑一样的金光,穿过树梢,照射在工人 宿舍门前的草地上。;草地上盛开着各种各样的野花,红的、白的、黄的、 紫的,真像个美丽的大花坛。;阳光;利剑;草地;大花坛(5) B B(6) B B【解析】【分析】(1 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形近字的辨析,通过比较部 首、字义、组词记忆生字。还有些形近字的读音有的也是相近或相同的,需要 平时学
28、习积累的时候细心区分记忆。(2)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标点符号的掌握及运用。常用的点号有顿号、逗号、分号、问号、冒号、叹号;常用的标号有引号、省略号、破折号、书名 号、括号等。要了解标点符号的基本用法,重点掌握每一种标点符号的特殊用 法,能正确使用标点符号。(3 3) 本题是对炼 字”的考查, 整个森林浸在乳白色的浓雾里,一个 浸” 字表现出了小兴安岭的雾多而浓,范围跟森林一样广。(4 4) 比喻就是打比方,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理解的事物。比喻句由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词、和喻体组成。本体、喻体有 相似点,但不是同一类事物。通过分析千万缕像利剑一样的金光”把金光比作利剑;草地上
29、盛开着各种各样的野花,红的、白的、黄的、紫的,真像个美丽的大花坛”中把也花比作大花坛。(5 5) 本题考查的是对段落中所描写景物的理解。通过阅读不难发现作者 描写了树木和枝叶、雾、阳光、草地上的花这些景物。(6 6) 本段中描写的景色优美,可见作者十分喜欢,心情自然也是愉快 的,所以朗读时要欢快有力。故答案为:(1 1)浸、缕、梢(2),、,。(3 3) 浸、A A(4 4) 太阳出来了,千万缕像利剑一样的金光,穿过树梢,照射在工人 宿舍门前的草地上。草地上盛开着各种各样的野花,红的、白的、黄的、紫 的,真像个美丽的大花坛。阳光、利剑、草地、大花坛(5 5) B B;(6 6) B B【点评】
30、(1 1)对于形近字的辨析,同学要多归纳整理。(2 2) 对标点符号的考查有选择题,加标点题、修改题。所以平时学习 中,要用心体会标点符号的用法,书写过程中也要做到尽可能正确使用标点符 号。平时要积累一些特殊标点符号的用法。(3 3) 平时在学习课文时仔细体会用每个词的用法,体会不同词的表达效 果。(4 4) 本题考查学生对比喻修辞手法的掌握。根据比喻句的特点去找比喻 句。(5 5) 寻找句中所描写的景物十分简单,但也要仔细阅读文章,养成遇到 就画出的习惯。(6 6) 朗读中所要注意的语调一定要体会作者当时的情感来判断。8 8 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我走在院墙外的水泥道上。水泥道像铺上了一块
31、彩色的地毯。这是一块 印着落叶图案的、闪闪发光的地毯,从脚下一直铺到很远很远的地方,一直到 路的尽头每一片法国梧桐树的落叶,都像一个金色的小巴掌,熨帖地、平展地粘 在水泥道上。它们排列得并不规则,甚至有些凌乱,然而,这更增添了水泥道 的美。我一步一步小心地走着,一片一片仔细地数着。我穿着一双棕红色的小 雨靴。你瞧,这多像两只棕红色的小鸟,在秋天金黄的叶丛间,愉快地蹦跳 着、歌唱着当我背着书包去上学时,第一回觉得,门前的水泥道真美啊!(1) 在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词语。_勺叶丛 _勺水泥道 _排列 _ 歌唱(2) 根据选文内容填空。1每一片法国梧桐树的落叶像_,表现出 我”对梧桐落叶的_ 一双棕红色
32、的小雨靴像_ 体现了我” _ 的心情。2读画线句子,句中 小心地”“体现出 我”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3)从哪里可以看出门前水泥道的美?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A.水泥道上有很多的小鸟。B.B.我”可以在上面穿小雨靴。C.C.水泥道上有很多的落叶。(4) 你上学时,会路过怎样的道路呢?观察下边的图片,发挥想象,写出 几个词语和一个句子来。【答案】(1 1)金黄;美丽;规则;愉快(2) 一个盒色的小巴掌;喜爱;两只棕红色的小鸟;愉快;仔细地(3) C C(4) 词语:阳光明媚,秋高气爽句子:略【解析】 【分析】(1 1)词语搭配就是修饰语和中心语搭配得当,能将意思 表达得更好,更准确。这道题
33、从结构上看是形容词(或限制词)+ +的+ +名词”和修饰词语+ +地+ +动词”,应按照语言习惯合理搭配即可。(2) 本题主要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本题,需要回顾课文的 内容,然后结合前后句( (题目提供的信息) )进行补充填空即可。(3) 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阅读短文内容,比 较判断正误。(4)看图写话要通过仔细观察,展开想象,能够写出每幅图最重要的情节”,并能够用上恰当的语言。别人一看就知道这句话写得就是这幅图的内容, 而不是其他图的内容。写话的字数没有限制,只要能把故事写完整就可以。但 要写完整。故答案为:(1 1)金黄、美丽、规则、愉快(2) 一个盒色的小
34、巴掌、喜爱、两只棕红色的小鸟、愉快、仔细地(3) C C(4) 词语:阳光明媚,秋高气爽。句子:略【点评】(1 1 )从给出的词语中找规律,掌握词语的结构,做题就容易 了。平时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积累好词好句。增加词汇量。(2) 这道题是按课文内容填空,一定要熟悉课文,边读边思考,才能填 好每一空。(3) 此题考查学生对短文的内容的理解的能力。(4) 主要考查学生看图写话的能力。发挥合理的想象,运用流畅的语 言,写出了图画所展现的中心内容。9.9. 课外阅读。木匠的房子一个穷木匠造了一间木房子。木房子很小很小,摆了一张小木床和一张 矮木桌,只能住下他自己。天下大雨,一位老人敲门请求避雨。木匠看看
35、小小的房子,有些为 难。他想,能住下一个人就能待两个人。木匠把老人请进屋里,老人就坐在地 板上。没过一会儿,一位可怜的妇女带着三个孩子敲门请求避雨。木匠说: 来吧!待得下两个人就能待六个人。”雨越下越大,陆续有路人敲门请求避雨。最后,那很小很小的屋子里居 然待了十一个人。他们坐地板,坐床,站着,一起说说笑笑。木匠笑着说:只能住一个人的房子竟然待了这么多人,难道是房子变宽 了? ”大家笑着说: 不是房子变宽了,是心宽了。一个善良人的心宽得能容下 全世界的人! ”(1 1)小小的房子一共待了多少个人?(2 2)短文中的穷木匠是个怎样的人?()A.A.心灵手巧B.B.心地善良C.C.法力超常(3 3)短文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呢?(4 4)你想对穷木匠说些什么?【答案】(1 1)十一个人。(2 2)B B(3 3)一个善良人的心宽得能容下全世界的人!(4 4)你是一个乐于帮助他人的人,我要向你学习。【解析】【分析】(1 1)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 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2 2) 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阅读短文的内容, 结合选项判断正误。(3 3) 本题考查概括文章给人的启示和道理。学生通过感知文本内容,继 而理解文本的中心主题以及作者所要抒发的感情。(4 4) 谈自己的看法时需注意两点:一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餐饮服务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
- 标准服装买卖合同范本
- 2025年公司接待来访客户流程试题及答案
- 新房物业保管协议书
- 博乐消防考试题库及答案
- 文化总监聘用协议书
- 基于机器视觉的水下动态鱼体尺寸精准测量技术研究
- 消防知识安全常识题库及答案
- 农场会计试题题库及答案
- 2025年公司级安全教育培训试题含答案
- 抚顺顺特化工有限公司2000吨-年原甲酸三甲酯、1000吨-年DL-泛解酸内酯、200吨-年S-氰醇项目环境影响报告
- 2023年江苏省环保集团招聘笔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2.11.1)-2.10分布的其他特征
- 网约车巡游出租车专题培训课件
- 微笑的力量课件
- 2023年西南大学辅导员招聘考试笔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幼儿园音乐活动的设计与组织课件
- 江苏省社会组织网上办事系统-操作手册
- CNC机加工作业指导书
- GB∕T 4423-2020 铜及铜合金拉制棒
- 集装箱码头管理系统操作手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