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器分析_张友玉_色谱和电化学部分自测题二(DOC)_第1页
仪器分析_张友玉_色谱和电化学部分自测题二(DOC)_第2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色谱和电化学部分自测题二班级_ 姓名_分数 一、选择题(共 10 题 20 分)1.在色谱流出曲线上,两峰间距离决定于相应两组分在两相间的(1) 载体粒度(2) 分配系数(3) 扩散速度(4) 理论塔板数2.气相色谱中,用静电力、诱导力、色散力、氢键作用力四种力来说明(1) 被测分子间的作用力(2) 被测分子与流动相分子间的作用力(3) 被测分子与固定液分子间的作用力(4) 流动相分子与固定液分子间的作用力3.俄国植物学家茨维特在研究植物色素成分时,所采用的色谱方法是(1) 液-液色谱法(2) 液-固色谱法(3) 空间排阻色谱法(4) 离子交换色谱法4. 欲使分配比减小,采用的方法是(1) 减

2、小流动相速度(2) 增加固定相量(3) 增加柱温(4) 增加柱长5.使用热导池检测器时,为使检测器有较高的灵敏度,应选用的载气是(1) N2H2Ar(4) N2出混合气6.在气-液色谱中,色谱柱使用的上限温度取决于(1) 试样中沸点最高组分的沸点(2) 试样中各组分沸点的平均值(3) 固定液的沸点(4) 固定液的最高使用温度7.欲使流速分布比较均匀,柱效也较高,应控制柱前压力与出口压力的比值( )(1)1(2) 1.5(3) 2(4) 48.当载气线速越小,范式方程中,分子扩散项 B 越大,所以应选下列气体中哪一种作载气最有利?(1) H2(2) He(ppo)为(3) ArN29. 对聚苯乙

3、烯相对分子质量进行分级分析,应采用下述哪一种色谱方法?()(1) 离子交换色谱法(2) 液-固色谱法(3) 空间排阻色谱法(4) 液-液色谱法10.在气相色谱分析中,为了测定农作物中含硫农药的残留量,应选用下述哪种检测器?()(1) 热导池(2) 氢火焰离子化(3) 电子捕获(4) 火焰光度二、填空题(共 10 题 20 分)11.按照固定相使用的方式,色谱法可分为柱色谱和平板色谱,_ 属于平板色谱。12.库仑滴定分析法,实际上是一种_ 电解分析法13.在液相色谱中,除有机溶剂外,_也是常用的溶剂和流动相。14.气相色谱分析中,固定液的选择一般可根据 _原则,其主要的原因15 1617 18

4、19 20 2115在液相色谱中,常用作固定相,又可用作键合固定相基体的物质是 _ 。16色谱分析中,分离能形成氢键的物质,一般选用_ 固定液,试样中各组分按分离,的组分先流出色谱柱,的组分后流出色谱柱。17在气相色谱分析实验中,峰过大,超过记录器量程,若此时采用热导池检测器,则应调节 _ 旋钮;若采用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则可调节 _ 和_旋钮.18在一定的测量温度下,采用非极性固定液的气相色谱法分离有机化合物,_先流出色谱柱,_ 后流出色谱柱。19气相色谱分析中,分离极性物质,一般选用 _ 固定液,试样中各组分按_分离,_的组分先流出色谱柱,_ 的组分后流出色谱柱。20已知气相色谱柱进口压力

5、为pi,出口压力为 po,压力校正因子32j=3 /2(pi/po) -1/( pi/p0) -1,此式的错误在()(1) 2/3 写成 3/2(2) (pi/po)3应在分母(3) p/pi写成 pi/p0减 1,应该为加 1三、计算题(共 6 题 50 分)21 10 分 在某一柱上分离一试样,得以下数据。组分A、B 及非滞留组分 C 的保留时间分别为 2.0 min、5.0 min 和 1.0min。问:(1) B 停留在固定相中的时间是A 的几倍?(2) B 的分配系数是 A 的几倍?(3) 当柱长增加一倍,峰宽增加多少倍?22. 10 分 在 1mol/L HCI 电解质中, 某金属

6、离子的极谱还原波是可逆的, (1)用经典极谱法测得如下数据:电极电位,E(vs SCE)/V扩散电流,i/yA-0.515 -0.539 -0.561平均极限扩散电流为2.04.06.010.022A,计算此还原波的1/2和 n。(2)汞柱高度为 64 cm 时,平均极限扩散电流id= 10.024A ;当汞柱高度升到 81 cm 时,平均极限扩散电流 id为多少?23. 10 分 用 Ag 电极及饱和甘汞电极以0.01 mol/L AgNO3滴定 0.01 mol/L CN-,Ag(CN)的不稳定常数为 已知:甘汞电极电位为K = 3.8X1019,求计量点时的电池电动势。0.2445V,:

7、7l(Ag+/Ag) = 0.7995V。25.5 分根据下列实验结果求试样中各组分的质量分数,试样中只含下列四组分:乙苯对二甲苯间二甲苯邻二甲苯色谱峰面积12075140105相对重量校正因子0.971.000.960.9822 10 分 测定二甲苯氧化母液中乙苯、对二甲苯、间二甲苯和邻二甲苯的质量分数,称取试样 1.5000 g,加入 0.1500g 正壬烷作为内标物,混匀后进样,测得数据为:组分正壬烷 乙苯峰面积 A/mm298.070.0校正因子 f1.020.97对二甲苯95.01.00间二甲苯120.00.96邻二甲苯80.00.9826.5 分有人用下列方法测定一种离子交换树脂的

8、交换能力。由10 mL 未知浓度的Cu(ll)溶液得到极谱峰高为 63 从, 再在此溶液中加入 1.0 mL 浓度为 1.00 x10-3mol/L 的标准 Cu(ll)溶液所得极谱峰高为 67.2从。称取 2.50 g 树脂,加入上述 Cu(ll)未 知液进行交换,取经树脂后所得的分离液10 mL,测得其极谱峰高为 6.3距,然后在此溶液中加入 1.0 mL 浓度为 1.00 x10-mol/L 的标准 Cu(ll)溶液,测得峰高为 34.6 从,计算每克树脂对 Cu(ll)的交换能力。Ar(Cu) = 63.55四、问答题(共 2 题 10 分)27.5 分载体为什么要处理?常用哪些处理方

9、法?28.5 分原电池在放电时,正极就是阳极,负极就是阴极,这种说法对不对?为什么?色谱和电化学部分自测题二答案班级_ 姓名_分数_、选择题(共 10 题 20 分)在色谱流出曲线上,两峰间距离决定于相应两组分在两相间的(1) 载体粒度(2) 分配系数(3) 扩散速度(4) 理论塔板数( 2 )2.2 分气相色谱中 , 用静电力、诱导力、色散力、氢键作用力四种力来说明 (1)被测分子间的作用力(2)被测分子与流动相分子间的作用力(3)被测分子与固定液分子间的作用力(4)流动相分子与固定液分子间的作用力( 3 )3.2 分俄国植物学家茨维特在研究植物色素成分时 , 所采用的色谱方法是 (1) 液

10、 -液色谱法(2) 液 -固色谱法(3) 空间排阻色谱法( 2 )(4) 离子交换色谱法4.2 分欲使分配比减小 , 采用的方法是 (1)减小流动相速度 (2)增加固定相量(3)增加柱温(4)增加柱长( 3 )5.2 分使用热导池检测器时,为使检测器有较高的灵敏度,应选用的载气是(1) N2(2) H2(3) Ar(4) N2 H2混合气( 2 )6.2 分在气 -液色谱中 , 色谱柱使用的上限温度取决于(1) 试样中沸点最高组分的沸点(2) 试样中各组分沸点的平均值(3) 固定液的沸点(4) 固定液的最高使用温度( 4 )7.2 分1. 2 分欲使流速分布比较均匀 , 柱效也较高 , 应控制

11、柱前压力与出口压力的比值(p1/p0) 为( 3 )(1)1(2)1.5(3)2(4)48. 2 分当载气线速越小 , 范式方程中 , 分子扩散项 B 越大 , 所以应选下列气体中哪一种(2 )19.2 分作载气最有利?H2(2)HeAr(4)N29.2 分对聚苯乙烯相对分子质量进行分级分析,应采用下述哪一种色谱方法?(3)(1) 离子交换色谱法(2) 液-固色谱法(3) 空间排阻色谱法(4) 液-液色谱法10.2 分在气相色谱分析中,为了测定农作物中含硫农药的残留量,应选用下述哪种检测器?(4)(1) 热导池(2) 氢火焰离子化(3) 电子捕获(4) 火焰光度二、填空题(共 10 题 20

12、分)11.2 分按照固定相使用的方式,色谱法可分为柱色谱和平板色谱,纸色谱和薄层色谱属于平板色谱。12.2 分库仑滴定分析法,实际上是一种控制电流电解分析法.13.2 分在液相色谱中,除有机溶剂外,水也是常用的溶剂和流动相。14.2 分气相色谱分析中,固定液的选择一般可根据相似相溶原则,其主要的原因是结构相似,极性相似的分子,其分子间作用力强,选择性高。15.2 分在液相色谱中,常用作固定相,又可用作键合固定相基体的物质是硅月16.2 分色谱分析中,分离能形成氢键的物质,一般选用氢键型固定液,试样中各组分 按形成氢键能力大小分离,不易形成氢键的组分先流出色谱柱,容易形成氢键 的组分后流出色谱柱

13、。17.2 分在气相色谱分析实验中,峰过大,超过记录器量程,若此时采用热导池检测器,则应调节衰减;若采用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则可调节 衰减 和 灵敏度旋钮旋钮.18.2 分在一定的测量温度下,采用非极性固定液的气相色谱法分离有机化合物,低沸点的有机化合物先流出色谱柱,高沸点的有机化合物后流出色谱柱。5 - 1-=4tR, A2 - 1停留在固定相中的时间为A 的 4 倍。KBtR,B气相色谱分析中,分离极性物质,一般选用 按_极性大小 _ 分离,极性小的组分极性的组分先流出色谱柱固定液,试样中各组分, 极性大_20.2 分已知气相色谱柱进口压力为pi,出口压力为32j=3 /2(pi/po)

14、-1/( pi/po) -1,此式的错误在2/3 写成 3/2(2) (pi/p。)3应在分母(3) po/pi写成 pi/po减 1,应该为加 1po,压力校正因子三、计算题(共 6 题 50 分)21. 10 分在某一柱上分离一试样,得以下数据。组分 分别为 2.0 min、5.0 min 和 1.0 min。问:(1) B 停留在固定相中的时间是A 的几倍?(2) B 的分配系数是 A 的几倍?(3)当柱长增加一倍,峰宽增加多少倍?A、B 及非滞留组分C 的保留时间答KAtR, AB 的分配系数是 A 的tR(3) n = 16 (-Wb4X2tR4 倍。,4tRWb=-1/2n同理Wb

15、=Wb1/2(2n)2-=1.42”2Wb即峰宽增加了 0.41 倍。tR, B26.5 分-0.539 =EI/2+ 0.059/ z lg(10.0-4.0)/4.0. 解联立方程组,得z = 1E1/2= - 0.55 V1/2id2= id1x(h2/h1)=10.0 x9/8 = 11.2523. 10 分用 Ag 电极及饱和甘汞电极以0.01 mol/L AgNO3滴定 0.01 mol/L CNAg(CN)的不稳疋常数为 K = 3.8x10-19,求计量点时的电池电动势。已知:甘汞电极电位为0.2445 V ,-(Ag+/Ag) = 0.7995 V。答配合反应式Ag+ 2 C

16、N-= Ag(CN)一2K(不)=Ag+CN-2/Ag(CN)2 = 3.8x10-19计量点时,2Ag+ = CN-+1/3Ag = K(不)xAg(CN)2/42 个 CN 才能生成 1 个 Ag(CN)2-,计量点时的体积为原体积的三倍,忽略配合物的离解,配合物浓度为-3Ag(CN)2 = 3.33x10 mol/L+31/38则Ag = K(不)x3.33x10-/4= 6.81x10-mol/Le+-8故 E (Ag) = E (Ag /Ag) + 0.059lg(6.81x10 ) = 0.377 VE (电池)=E (Ag) - E (甘) = 0.377 - 0.2445 =

17、0.133 V24. 10 分测定二甲苯氧化母液中乙苯、对二甲苯、间二甲苯和邻二甲苯的质量分数,称取试样1.5000 g,加入 0.1500 g 正壬烷作为内标物,混匀后进样,测得数据为:组分正壬烷乙苯对二甲苯间二甲苯邻二甲苯峰面积 A/mm298.070.095.0120.080.0校正因子 fi1.020.971.000.960.98答据 Wi= (Aifims)/ (Asfsm)=Aifix(ms/Asfsm)因为 ms/ (Asfsm) = 0.150/ (98.0 x1.02x1.500) = 0.001即 W(乙苯)=70.0 x0.97x0.001 = 0.068W (对二甲苯)

18、=95.0 x1.00 x0.001 = 0.095W (间二甲苯)=120 x0.96x0.001 = 0.012W (邻二甲苯)=80.0 x0.98x0.001 = 0.07825.5 分(3125)3125根据下列实验结果求试样中各组分的质量分数,试样中只含下列四组分:乙苯对二甲苯间二甲苯邻二甲苯色谱峰面积12075140105相对重量校正因子0.971.000.960.98已知1/2idi/id2= hi,hi= 64 cm , idi= 10.0/h21/2h2=81cmA27.5 分答乙苯对二甲苯间二甲苯邻二甲苯fiAi116.475134.4102.5刀 fiAi428.7质量

19、分数0.250.170.310.24得到极谱峰高为 63,再在此溶液中加入1.0 mL 浓度为 1.00X10-3mol/L 的标准 Cu(ll)溶液所得极谱峰高为67.2 3。称取 2.50 g 树脂,加入上述Cu(ll)未知液进行交换,取经树脂后所得的分离液10mL,测得其极谱峰高为6.3 -IA,然后在此溶液中加入1.0 mL 浓度为3一1.00 x10-mol/L 的标准 Cu(ll)溶液,测得峰高为34.6 从,计算每克树脂对Cu(ll)的交换能力。Ar(Cu) = 63.55答H = Kc ,63 = KcxCxX10+0.001x167.2 = K -116311cx67210cx+ 0.01-4-1cx= 5.77x10 moLL6.3 = Kcx10Cx+ 0.001x134.6 = K -116.311cx34.610Cx+0.001Cx= 1.98x10-5mol/L-4-5(5.77x10 - 1.98x10 )x0.01x63.5- =0.142 mg/g2.50这种树脂对 Cu (n)的交换能力为 0.142 mg/g。四、问答题(共 2 题 10 分)27.5 分载体为什么要处理?常用哪些处理方法?(1 )载体表面存在有吸附中心和催化中心(如硅醇基SiOH、硅醚基SiOSi、金属及其氧化物等),引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