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孔子游春优秀教学实录一.引入师:预习过课文吧?考考你,这是一篇写人的还是写风筝的文章?生:写人的。师:主人公是生:刘老师。师:写人的文章要注意什么?生:要写出任务的品质、特点;要用具体事例,即用故事写人。师:那么,用故事写人有什么奥秘吗?有的!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理想的风筝,等到把故事读明白了,其中的奥秘就会一个一个冒出来了!二、研究“故事的分配”课文写了刘老师的几个故事?请看课文的第四自然段。(生快速默读)师:第四自然段,写了刘老师的一个故事:为大家讲故事。谁能用三个字归纳?(板书:讲故事)(生读板书)师:第五自然段,也写了刘老师的一个故事,默读第五自然段,谁能用三个字,概括这个故事。(生
2、读后,师板书:写板书)师:课文的第八自然段、第九自然段,也都写了一个故事。请你快读默读,也各用三个字概括。生:第八自然段写“放风筝”。生:第九自然段写“追线拐”。师:课文写了四个故事(生读板书:讲故事、写板书、放风筝、追线拐。)师:课文用四个故事来写人,记住:用故事来写人。(板书:用故事来写人。生读)师:放风筝、追风筝,这两个故事,都是发生在课余的。讲故事、写板书,都是发生在生:课上的。师:作者写了四个故事,两个故事发生在课上,两个故事发生在课余,你说这是巧合,还是作者有意的安排?生:有意的。师:有意的安排,这就叫“构思”。三、研究“故事的长短”师:请你数一数,“讲故事”,也就是第四自然段,大
3、概有几行?生:大概有13.5行。师:再数一数,“写板书”,第五自然段大概有几行?生:7行。师:再数一数,“放风筝”,第八自然段大概有几行?生:11行。“追风筝”,大概有几行师:再数一数,“追风筝”,大概有几行生:7行。师:你看,“课上”的两个故事:一长一短,先长后短;“课余”的两个故事:一长一短,先长后短。这是巧合,还是有意?生:有意的。师:可能有的同学,觉得也可能是一种巧合。那么,我们再看第四自然段。第四自然段,有一句话,写刘老师的外貌,找到了吗?指给我看。师:(快速巡视)对,请一起读。师:严格来讲,这不是写“讲故事”的,同意不?生:同意。师:第四自然段,刚才统计过了,13.5行,减去第一句
4、话的2.5行,写讲故事的,其实是11行。【生读板书:讲故事(11行),写板书(7行),放风筝(11行),追风筝(7行)。】师:我一个字、一个标点地统计了:“讲故事”11行218字“写板书”7行137字“放风筝”11行217字“追风筝”7行135字师:现在,你还认为是巧合吗?同学们,写作文,段落的长或短,是有讲究的,是要想好了的。不是有话就多写点,没什么话就少写点。写作文的挑战之一就在于:明知道这里要写长一些,可就是写不长;明知道这里要写短一些,可是却又那么多的话。四、研究“故事的关联”(师指题目,生读:理想的风筝。)师:课文的题目是“理想的风筝”,显然,“放风筝”“追风筝”,一定要写。刘老师“
5、上课”的故事,肯定有很多,作者选了“讲故事”“写板书”这两个。请问,能不能换成刘老师“关心同学”,比如,有同学受凉了,刘老师脱下自己的衣服,给同学披上;换成刘老师“博学多才”,会弹琴、会画画呢?(生沉思)师:请你默读第八、第九自然段,“放风筝”“追风筝”里的刘老师,是个怎样的人?生:是个乐观、顽强的人。师:如果上课的故事,换成刘老师“关心同学”“博学多才”,与“放风筝”“追风筝”,搭不搭配?生:不搭配了。师:猜一猜:上课的故事,应该写出刘老师的什么特点,才跟后面的“放风筝”“追风筝”,特别“搭”?生:也应该是写出刘老师的乐观、顽强。师:现在,请你默读“讲故事”“写板书”,这两个故事,是不是也写
6、出了刘老师的乐观、顽强。生:这两个故事写出了刘老师的乐观、顽强。师:(指板书,生读)讲故事,写板书,放风筝,追风筝。师:这四个故事为什么能放在一起?它们有内在的联系,都指向了刘老师的乐观、顽强。用故事来写人,要注意故事,有没有这样的内在的联系?(生点头)师:现在,你读这句话他将永远在我的记忆中行走、微笑,用那双写了无数粉笔字的手,放起一只又一只理想的风筝。那些给了我数不清幻想的风筝,将陪伴着我的心,永远在蓝天上翱翔。(生读)师:你认为,“我”记住的只是风筝吗?生:不是,还记住了刘老师的乐观顽强。师:作者为什么不直说,啊,刘老师,你的乐观、顽强永远留在我的心里?生:这样太直白了。师:对。作文,要
7、有含蓄的美,追求意犹未尽,追求留有余地,让读的人自己去品味、发现。师:四个故事,我们朗读好一个,短一点的,“写板书”,第五自然段。需要练习一下吗?(生练习后,齐读。生边读,师边作必要的点拨。五、研究“故事的连接”(师指板书,生读:用故事来写人。)师:课文用四个故事写人。(生读:讲故事、写板书。)师:这两个故事,一类的,都发生在“课上”,在课文的第四、第五自然段。(生读:放风筝、追风筝。)师:这两个故事,也是一类的,都发生在“课余”,在课文的第八、第九自然段。师:“课上”的故事,因为是一类的,故事跟故事之间,可以没有过渡;“课余”的故事,因为也是一类的,也不需要过渡。然而,从“课上”的故事,转到
8、“课余”的故事,需要过渡一下。请你找一找过渡的句子。生:“然而,留给我印象最深的,还是刘老师每年春天放风筝的情景。”师:是的,从这一句,就能过渡到下面的“放风筝”“追风筝”。然而,留给我印象最深的,还是刘老师每年春天放风筝的情景。刘老师的风筝各式各样:有简单的“瓦片儿”,有长达丈余的螟蚣(wúgong),最精妙的是黑色的燕子风筝.他的腿自然不便于奔跑,但他却决不肯失去亲手把风筝送上蓝天的欢乐(生读)师:这样过渡,也通,也顺。然而,课文还有一个第七自然段。北方的冬季漫长而枯燥。当春风吹绿了大地的时候,一种舒展的快意便浮上人们的心头。在晴朗而没有大风的日子,刘老师课余便在校园
9、的操场上,放起他亲手制作的风筝。师:有点看不明白了吧?在写“课余”的两个故事前,还有这么一段写景的话。不急,咱们回到课文的开头,写“课上”的两个故事前,有这么两段话春天又到了。柳枝染上了嫩绿,在春风里尽情摇摆,舒展着自己的腰身。连翘(qiáo)花举起金黄的小喇叭,吹奏着生命之歌。蓝天上,一只只风筝在同白云戏耍,引动无数的人仰望天穹。(生读)师:这里也是写景,巧合吗?你看出了作者的又一个构思吗?生:写“课上”的故事前,先写一段景;写“课余”的故事前,也写一段景,这是作者的又一个构思。师:用写景来连接故事,多有意思的过渡,多有意思的构思。(男生读第一、第二自然段,女生读第七自
10、然段。)师:发现没有?“上课”的故事前的写景,两个自然段;“课余”的故事前的写景,一个自然段。咱们把第一自然段、第二自然段合在一起,看通不通。春天又到了。柳枝染上了嫩绿,在春风里尽情摇摆,舒展着自己的腰身。连翘(qiáo)花举起金黄的小喇叭,吹奏着生命之歌。蓝天上,一只只风筝在同白云戏耍,引动无数的人仰望天穹。生:通的。师:这里,是可以合为一段,然而,作者掰出“春天又到了”,五个字开头,一起读生:春天又到了。师:再读结尾的生:不见刘老师已经近30年了生:刘老师啊,您在哪里?我深深地、深深地思念您师:(范读)“春天又到了。”“不见刘老师已经近30年了。”“刘老师啊,您在哪里?我深深地、深深地思念您”一一春天又到了,单独列一段,还仅仅是写时间意义上的春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湖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SPSS在教育研究中的应用》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龙岩学院《机器人技术双语》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武汉警官职业学院《专项理论与技术武术套路类方向》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24年贵州贵阳观山湖人才发展有限公司选聘名教师考试真题(附答案)
- 山东省济宁市金乡县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含答案)
- 工厂做账基本知识培训课件
- 小学帽子算术题目及答案
- 小学考中学的题目及答案
- 历年残联面试题目及答案
- 膨化食品检验培训试题及答案
- 基于CHO细胞的单抗生产
- 精选浙江省普通高中生物学科教学指导意见(2023版)
- 黄新波-智能变电站在线监测课件
- 陕西康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中药、植物提取及固体制剂项目环评报告
- GB/T 2820.12-2002往复式内燃机驱动的交流发电机组第12部分:对安全装置的应急供电
- GB/T 12599-2002金属覆盖层锡电镀层技术规范和试验方法
- 2023年哈尔滨市动力区法院书记员招聘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 JG-017结构实体位置与尺寸偏差检测作业指导书
- 压铸件常见问题-气孔
- 景观工程工作流程解读(PPT)
- 走近数字PCR学习培训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