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节日饮食文化_第1页
中国传统节日饮食文化_第2页
中国传统节日饮食文化_第3页
中国传统节日饮食文化_第4页
中国传统节日饮食文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 /双击可除第 1 页共 21 页中国传统节日饮食文化篇一:中国传统节日民俗与饮食文化第一节民间节日风俗一、春节春节是农历的岁首,我国自夏朝一直到辛亥革命前将春节称为元旦。元旦一词最早出自南朝梁诗人萧子云介雅诗:“四气新元旦,万寿初今朝。”宋 吴自牧梦粱录卷一正月条说:“正月朔日,谓之元旦,俗呼 为新年。一岁节序,此为之首。”第一节民间节日元旦在古代有不同的称呼:汉代又称“元正”,晋代又称“元辰”,北齐时又称“元春”,唐代又 称“元朔”。我国历史上元旦在哪一天也不尽统一。夏代在正月初一,商代在十二月初一,周代在十一月初一,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又以十月初一为元第2页共 21 页

2、旦。汉武帝时又恢复到夏历,以正月初一为元旦,一直延续到辛亥革命前。辛亥革命后,民国元年决定采用公历,遂将农历元旦改为春节,公历一月一日定为元旦。第一节民间节日过年原先在“腊日”,即腊八,后改为阴历年首日,即春节。民间风俗把腊月二十三送灶神称为“过小年”,是过“大年”的预演。祭灶在先秦时是重要的祭礼“五祭”之一。1、除夕贴对联除夕之夜的年夜饭是重头戏。鱼、饺子、汤圆、年糕除夕拜年,长辈要事先准备好给晚辈的压岁钱。除夕守岁的习俗由来已久。第一节民间节日苏东坡守岁诗写道:“明年岂无年?心事恐蹉跎。努力尽今夕,少年尤可夸。”清代诗人赵翼在85岁高龄时曾作除夕诗:“烛影摇红焰尚明,寒深知己积琼英。老夫冒

3、冷披衣起,要听雄鸡第一声。”第一节民间节日2.正月初一拜年“年”的正式称谓在周朝,正第3页共 21 页式将“年”字定为岁首在汉朝。正月的头一天俗称“三元”,又称“三朝” “元朔”。又有“上日”、“三朔”、“三始”等别称初一早上开门大吉,先放“开门炮仗”,爆竹之后,碎红满地,称为“满 堂红”。第一节民间节日正月开始占岁。汉代东方朔的岁占称岁后八日:一日为鸡日,二日为犬日,三日为猪日,四日为羊日,五日为牛日,六日 为马日,七日为人日,八日为谷日。俗传初一为扫帚生日,这 一天不能动扫帚,否则会扫走运气、破财,而把“扫帚星”引来,招致霉运。第一节民间 节日3.正月初二大年初二,嫁出去的女儿带着夫婿与孩

4、子回 娘家。“归宁”拜年时先去舅舅、 岳父家。 第一节民间节日4.正月初三正 月初三,有些地方俗称“赤狗日”,这一天不出门,不宴客。 初三又叫“小年朝”,应该祭祀祖先和诸神,但不能扫地、起火、打水。初三日,有的商店开始营业,俗称“初三开店门”。 初三是俗传“老鼠 娶亲”的日子。 “初一早, 初二早, 初三睡到饱。 ”第一节民 间节日5.正月初四大年初四有“接神”的习俗。家家户户准备牲礼、四果、生仁、炸枣等 迎接,烧金纸、神马。此外,初四不动刀、剪。第一节民间节 日6.正月初五初五也叫“破五”,民间传说正月初五是财神的生日。初五要吃饺子、放鞭炮、赶庙会,全家庆贺。关于财神,民间有很多传说:宋朝蔡

5、京赵公明文财神财帛星君也称“增福财神”武财神关圣帝君即关羽关云第4页共 21 页长。第一节民间节日7.正月初六正月初六是“送穷”,这是我国民间一种很有特色的岁时风俗,其意是祭送穷神。“扫除屋室尘秽,投之水中,谓之送穷。”(图经)唐诗人姚合晦日送穷三首中第一首云:年年到此日,沥酒拜街中。万户千门看,无人不送穷。第一节民间节日马日,古称“挹肥”第一节民间节日8.正月初七正月初七也称“人日”、“人胜节”、“七元”。东方朔占年书:“人日晴,所生之物蕃育;若逢阴雨,则有灾。”正月初七如果天气晴朗,则是吉祥,代表那一年出入顺利,人口平安。正月初七这一天要吃七样蔬菜合煮的菜肴,其中必有寓意勤劳、聪明的芹菜、

6、葱、蒜。第一节民间节日据说汉代已有人日习俗,至魏晋后更开始被重视。古人会于人日当天戴上“人胜”(一种头饰),从晋朝开始有剪彩为花、剪彩为人,或镂金箔为人来贴屏风,也戴在头发上。此外还有登高赋诗的习俗。唐代后,皇帝会赐第5页共 21 页彩缕、人胜及登高大宴群臣。第一节民间节日9.正月十五正月十五是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吃元宵,挂彩灯,放焰火,观灯游玩。元宵节起源于两千多年前的汉朝。古时候人们称元宵节为灯节、上元、灯夕或灯期。因为是上元之夜,又称为元夜或元宵。元宵节在唐代成为万民同庆的灯节。宋朝时,灯期由三日延长到五日,到明代更延长到十日。第一节民间节日第一节民间节日二、花朝节花朝节,简称花朝,俗称

7、“花神节”、“百花生日”、“花神生日”。流行于东北、华北、华东、中南等地。农历二月初二举行,也有二月十二、二月十五花朝节的。节日期间,人们结伴到郊外游览赏花,称为“踏青”,姑娘们剪五色彩纸粘在花枝上,称为“赏红”。各地还有“装狮花”、“放花神灯”等风俗。第一节民间节日南宋梁元帝有花朝诗云:第6页共 21 页“花朝月夜动春心,谁忍相思不相见”;唐代诗人方干诗云:“花朝连郭雾,雪 夜隔湖镜”。目前,花朝节仅存在于中国广西宁明、龙州一带壮族人民的生活中。第一节民间节日红 楼梦寿怡红群芳开夜宴第一节民间节日三、上巳节阴历三月初三为上巳节。先秦时,这个节日是定于三月的第一个逢巳的日子,曹魏以后,把它固定

8、在三月初三,不管它是否逢巳。游戏:“流觞”。后汉书??礼仪志载:“三月上巳,官民皆挈于东流水上,曰洗濯祓(f u)除去宿垢 痰为大挈。”杜甫的丽人行写道:“三月三日气象新,长 安水边多丽人。”第一节民间节日第一节民间节日四、清明节旧俗以清明的前一天(一说前两天)为寒食节。我国各地在这一天都有扫墓、踏青、 插柳、寒食等风俗。汉代定为“禁烟节”。唐代诗人韩篇二:传统节日饮食:教你怎么吃?传统节日饮食:教你怎么吃?我国传统节日非常多,为了庆祝传统节日的到来,各地的人们根据当地的饮食文化常常会制作出相应的传统节日 食品,这成为庆祝节日的独特方式。下面就由小编我为大家总结一下传统节日的到来我们应该吃什么

9、食物。第7页共 21 页除夕的饺子农历十二月三十,俗称大年夜,是一年之中旧岁将尽的最后时刻。当午夜的钟声刚刚敲响之时开始吃饺子,迎接新春的来临。全家一起边吃饺子,边分享这一年以来的喜悦、 幸福与温馨。养生价值点评:饺子中既有谷物,又有肉类,还有一定量的蔬菜,符合荤素搭配、酸碱搭配的原则,这在传统节日食品中是较为难 得的,若能控制馅中的肉,丰富蔬菜,营养将更为均衡。新年的年糕新年的时候,以产米为主的南方还流行吃“年糕”-用糯米压制而成的食品。 食用时可以炸,可以煮,也可以炒。年糕寓意着“年年高”,其中蕴涵了人们对亲友的祝福和对 来年生活的企盼。养生价值点评:年糕以米为原料加工而成,其中主要的营养

10、成分为淀粉 和蛋白质,其他营养素含量甚微。而淀粉和蛋白质现代人基 本都是过剩的,所以年糕属于高能且营养素单一的食品,营 养价值较低,不宜多食。在食用时若能配以蔬菜等其他食物, 将有助于营养的均衡。元宵节的汤圆农历正月十五,为元宵节,又名上元节或灯节,人们习 惯吃用糯米粉制作的元宵和汤圆。“元宵”是中国北方人的叫法,在南方,人们则称之为“汤圆”、“醪糟”等,而且在 制作的原料和加工工艺上第8页共 21 页也有所不同,口味也不尽相同。“元宵”是放好馅料后手工摇制,其使用的糯米粉是将 糯米泡后再用石碾子磨制。由于用的是湿粉,馅料是硬的, 常常加入各种果料,所以吃起来有“咬劲” 。与之相比,汤圆是用水

11、磨干粉包制,非常细腻,糯米粉包制时能放入更多 的油脂,馅料也不会出现大的颗粒果料,其特点是口感软滑 细腻。养生价值点评:汤圆和元宵含有大量淀粉、白糖和油脂,四颗元宵的能 量相当于一碗米饭,足见其能量之高,因此应浅尝辄止。多 吃容易导致能量过剩、加重胃肠负担,并导致胃肠不适、腹 胀等消化不良症状。立春的春饼立春是一年中第一个节气,中国以立春为春季的开始。立春时节裹着葱、菠菜等吃春饼,是人们对“一年之计在于 春”的美好祝愿。这一习俗一直延续至今。春饼又叫荷叶饼、薄饼,是一种烙得很薄的面饼,是中 国的传统美食。它的材料简单,制作方便,口感柔韧耐嚼, 吃法也有很多种,卷包配菜、作为主食单吃、炒饼都可以

12、。养生价值点评:春饼以面饼为皮,常裹以各种蔬菜、粉条、鸡蛋等菜肴食用,不仅味道可口,而且主副食搭配,既有谷物,又有新 鲜蔬菜,能量相对其他传统食品要低的多,是传统节日食品 中的佼佼者清明节的青团第9页共 21 页青团子是用一种名叫“浆麦草”的野生植物捣烂后挤压 出汁,接着取用这种汁同晾干后的水磨纯糯米粉拌匀揉和,然后开始制作团子。团子的馅心是用细腻的糖豆沙制成,在包馅时,另放入 一小块糖猪油。团坯制好后,将它们入笼蒸熟,出笼时用毛 刷将熟菜油均匀地刷在团子的表面上。青团子油绿如玉,糯 韧绵软,清香扑鼻,吃起来甜而不腻,肥而不腴。养生价值点评:青团子主要成分是淀粉,以豆沙或枣泥为馅,加入少量 猪

13、油,能量高,营养价值与汤圆类似。端午节的粽子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 端午节,它 是汉族的传统节日之一。北方的粽子通常为枣馅或豆沙馅, 南方则以肉馅为主。养生价值点评:能量高且营养较为单一,不宜多食。中秋节的月饼农历八月十五的中秋之夜,是人们期盼丰收和家庭团聚的节日。中秋节的传统食品是月饼。 是我国民间的传统习俗。月饼,又称胡饼、宫饼、小饼、月团、团圆饼等,是古代中秋祭拜月神的供品,延续下来,便形成了中秋吃月饼的习俗。养生价值点评:月饼本身含有大量的糖,为了让月饼保持质地柔软的口感,还要加入大量油脂,因此月饼是典型的高糖高脂食品,因此吃月饼也应浅尝辄止。腊八节的腊八粥农历的十二月初八

14、,又叫佛成道节或佛浴节,为佛教传统节日。人们用五谷杂粮、干果熬煮成腊八粥,在腊八节早上食用。熬制腊八粥的原料至少为八样。一般有大米、小米、糯米、大麦、小麦米、薏仁米、红豆、绿豆、芸豆、莲子、白果、花生仁、桂圆、杏仁、瓜子仁、葡萄干、红枣、栗子、果脯等。此外,在民间还有咸腊八粥,荤腊八粥等多种制法。养生价值点评:腊八粥的原料丰富,既有五谷杂粮,还可加入豆类、干果和坚果,充分体现了饮食多样化的思想,各种原料中的蛋白质还能充分互补,提高蛋第 10 页共 21 页白质总体的吸收利用率,而且粥类食品水分含量高,热量较低,是养生保健之佳品,四季皆宜。灶王节的糖瓜农历的十二月二十三,为灶王节,又叫送灶节或送神节, 是道教的传统节日,也是古代祭祀灶君的节日,俗称小年。灶王节是冬季中最为寒冷的日子,人们通过温性的麦芽糖来 达到驱除寒冷的目的,同时甜食也为孩子们带来喜迎新年的 欢乐时光。养生价值点评:糖瓜的成分是麦芽糖,是碳水化合物中双糖的一种,营养价值与普通糖果类似,不宜多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