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态价值型投入产出模型培训课件_第1页
静态价值型投入产出模型培训课件_第2页
静态价值型投入产出模型培训课件_第3页
静态价值型投入产出模型培训课件_第4页
静态价值型投入产出模型培训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静态价值型投入产出模型第二节第二节 完全消耗系数与完全分配系数完全消耗系数与完全分配系数 第三节第三节 投入产出模型的基本假定和求解条件投入产出模型的基本假定和求解条件第一节第一节 静态价值型投入产出模型结构静态价值型投入产出模型结构第第四节四节 后向联系和前向联系后向联系和前向联系第一节第一节 静态价值型投入产出模型结构静态价值型投入产出模型结构 静态价值型投入产出表静态价值型投入产出表 价值型投入产出模型以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国民经济为价值型投入产出模型以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国民经济为描述对象,反映某一时期社会经济部门之间的投入产出关描述对象,反映某一时期社会经济部门之间的投入产出关系。系。价值

2、型投入产出表的基本表式价值型投入产出表的基本表式产出产出投入投入中间中间需求需求最终最终需求需求总总产产出出部门部门1 部门部门2 部门部门n总消费总消费资本形资本形成总额成总额 净出口净出口中中间间投投入入部门部门1部门部门2部门部门nz11 z12 z1nz21 z22 z2n.zn1 zn2 znnf1f2fnx1x2xn最最初初投投入入固定资产折旧固定资产折旧从业人员从业人员报酬报酬生产税净额和生产税净额和营业盈余营业盈余d1 d2 dnw1 w2 wn t1 t2 tn s1 s2 sn总投入总投入 x1 x2 xn引入直接消耗系数的数学模型引入直接消耗系数的数学模型 直接消耗系数是

3、投入产出分析中的基本概念之一,又称为投入系直接消耗系数是投入产出分析中的基本概念之一,又称为投入系数或技术系数,一般用数或技术系数,一般用 表示,定义为第表示,定义为第j个部门生产单位产品中所个部门生产单位产品中所要消耗的第要消耗的第i个部门产品的数量。个部门产品的数量。ijajijijxzajijijxaz ijaijzjx 式中:式中:第第j个部门对第个部门对第i个部门的直接消耗系数;个部门的直接消耗系数; 第第j个部门在生产中,对第个部门在生产中,对第i个部门的直接消耗量;个部门的直接消耗量;第第j个部门的总产量。个部门的总产量。直接消耗系数矩阵直接消耗系数矩阵nnnnnnaaaaaaa

4、aaA212222111211直接消耗系数矩阵直接消耗系数矩阵 性质:性质:0ija), 2 , 1,( , 11njianiij引入直接分配系数的数学模型引入直接分配系数的数学模型 直接分配系数,又称为产出系数,一般用直接分配系数,又称为产出系数,一般用 表示,定义为第表示,定义为第i个个部门的单位产出中所能分配给第部门的单位产出中所能分配给第j个部门的产品的数量。个部门的产品的数量。ijhiijijxzhiijijxhz ijhijzix 式中:式中:第第i个部门对第个部门对第j个部门的直接分配系数;个部门的直接分配系数; 第第i个部门在生产中,对第个部门在生产中,对第j个部门的直接分配量

5、;个部门的直接分配量;第第i个部门的总产量。个部门的总产量。直接消耗分配矩阵直接消耗分配矩阵nnnnnnhhhhhhhhhH212222111211直接分配系数矩阵直接分配系数矩阵 性质:性质: 存在满秩非负矩阵存在满秩非负矩阵 使得使得 0ijhXAXH1X行向平衡关系行向平衡关系nnnnnnnnxfzzzxfzzzxfzzz2122222211111211), 2 , 1(1nixfznjiiij总产值总产值中间需求中间需求最终需求最终需求 jijijxza XFAX矩阵的形式:矩阵的形式:), 2 , 1(1nixfxanjiijijFAIX1)(引入直接消耗系数:引入直接消耗系数:1)

6、(AIB称为列昂剔夫逆矩阵称为列昂剔夫逆矩阵iijijxzh XFX矩阵的形式:矩阵的形式:), 2 , 1(1nixfxhnjiiiijFIX1)(引入直接分配系数:引入直接分配系数:表示由向量表示由向量 生成的对角阵生成的对角阵,11211njnjnjjnjjhhh列向平衡关系列向平衡关系nnnnnnnnxvzzzxvzzzxvzzz2122222121112111), 2 , 1(1njxvznijjij总产值总产值生产资料转移价值生产资料转移价值增加值增加值 jijijxza XVX矩阵的形式:矩阵的形式:), 2 , 1(1njxvxaniiijijVIX1)(引入直接消耗系数:引入

7、直接消耗系数:表示由向量表示由向量 生成的对角阵生成的对角阵,11211niinniiniiaaaiijijxzh XVXH矩阵的形式:矩阵的形式:), 2 , 1(1njxvxhniijiijVHIX1)(引入直接分配系数:引入直接分配系数:1)(HIG称为称为GHOSH逆矩阵逆矩阵第二节第二节 完全消耗系数与完全分配系数完全消耗系数与完全分配系数 完全消耗系数完全消耗系数 完全消耗系数是指直接消耗系数和间接消耗的系数的完全消耗系数是指直接消耗系数和间接消耗的系数的和,反映为了得到最终产品对各部门产品的直接消耗和间和,反映为了得到最终产品对各部门产品的直接消耗和间接消耗之和。接消耗之和。 全

8、部间接消耗的系数矩阵全部间接消耗的系数矩阵=32AA 完全消耗系数矩阵完全消耗系数矩阵B=32AAAIAIAAAB132)(完全消耗系数完全消耗系数间接消耗是指一种产品通过媒介产品对有关产品的消耗。间接消耗是指一种产品通过媒介产品对有关产品的消耗。 完全需求系数完全需求系数 完全需求系数反映为了得到最终产品对各部门总产出完全需求系数反映为了得到最终产品对各部门总产出的需求量,包括直接消耗,间接消耗和最终需求量。的需求量,包括直接消耗,间接消耗和最终需求量。 可见完全需求系数不仅包括了为得到单位最终使用产可见完全需求系数不仅包括了为得到单位最终使用产品的直接和间接消耗,还包括了最终产品本身需求。

9、品的直接和间接消耗,还包括了最终产品本身需求。IBIAIB)(1完全消耗系数矩阵和完全需求系数矩阵的关系完全消耗系数矩阵和完全需求系数矩阵的关系 完全分配系数和完全感应系数完全分配系数和完全感应系数 完全分配系数表示第完全分配系数表示第i部门对第部门对第j部门的间接分配和直接部门的间接分配和直接分配之和。分配之和。 完全感应系数表示第完全感应系数表示第i部门对第部门对第j部门增加一个单位增加部门增加一个单位增加值所引起的第值所引起的第j部门总产值的增加量。部门总产值的增加量。IGIHIG)(1完全分配系数矩阵和完全感应矩阵系数的关系完全分配系数矩阵和完全感应矩阵系数的关系各种类型的扩展的(派生

10、的)系数的计算方法各种类型的扩展的(派生的)系数的计算方法直接和完全从业人员报酬系数直接和完全从业人员报酬系数jjwjxwa),.2,1(nj1)(AIABww直接和完全固定资产折旧系数直接和完全固定资产折旧系数jjdjxda1)(AIABdd),.2,1(nj直接和完全营业盈余系数直接和完全营业盈余系数jjsjxsa),.2,1(nj1)(AIABss直接和完全生产税净额系数直接和完全生产税净额系数jjtjxta1)(AIABtt),.2,1(nj第三节第三节 投入产出模型的基本假定投入产出模型的基本假定投入产出模型的基本假定投入产出模型的基本假定同质性假定同质性假定u 每个生产部门只有一个

11、相同的投入(消耗)结构;每个生产部门只有一个相同的投入(消耗)结构;u 归入某一部门内的所有产品在用途上可以相互替代;归入某一部门内的所有产品在用途上可以相互替代;u 不同产品部门的产品之间没有可替代性。不同产品部门的产品之间没有可替代性。比例性假定比例性假定 假定每个部门的产出量和对它的各种投入量是成正假定每个部门的产出量和对它的各种投入量是成正比关系的,即随着产品生产的增加,所需各种消耗则以比关系的,即随着产品生产的增加,所需各种消耗则以同样的比例增加。同样的比例增加。第四节第四节 后向联系和前向联系后向联系和前向联系基本概念基本概念后向联系,是指生产部门与供给其原材料、动力、后向联系,是

12、指生产部门与供给其原材料、动力、劳务和设备的生产部门之间联系和依存关系。劳务和设备的生产部门之间联系和依存关系。前向联系,是指生产部门与使用或消耗其产品的生前向联系,是指生产部门与使用或消耗其产品的生产部门之间联系和依存关系。产部门之间联系和依存关系。简单地说,某一部门的后向部门是指向其提供原材简单地说,某一部门的后向部门是指向其提供原材料的部门。某一部门的前向部门是指使用其产品的料的部门。某一部门的前向部门是指使用其产品的部门。部门。由定义可知,对于有经济联系的两个部门,若部门由定义可知,对于有经济联系的两个部门,若部门甲是部门乙的后向部门,则部门乙是部门甲的前向甲是部门乙的后向部门,则部门

13、乙是部门甲的前向部门部门利用投入产出技术研究前向联系和后相联系利用投入产出技术研究前向联系和后相联系 20世纪世纪60年代用直接消耗系数的列和表示后相联系,年代用直接消耗系数的列和表示后相联系,以行和表示前向联系。以行和表示前向联系。20世界世界70年代后逐渐用完全需求系年代后逐渐用完全需求系数矩阵替代直接消耗系数矩阵进行计算。数矩阵替代直接消耗系数矩阵进行计算。 表示后向联系表示后向联系,反映第反映第j个部门单位最终产品对国民个部门单位最终产品对国民经济各部门的拉动作用之和,即第经济各部门的拉动作用之和,即第j个部门单位最终产个部门单位最终产品对国民经济影响力大小品对国民经济影响力大小1)(

14、AI即即niijb1用用u影响力系数影响力系数 反映了第反映了第j j个部门增加一单位最终需求对国民经济部个部门增加一单位最终需求对国民经济部门的需求波及程度。门的需求波及程度。第第j j部门的影响力系数部门的影响力系数ninjijniijbnbn111112u感应度系数感应度系数 反映了第反映了第i i个部门增加一单位增加值对国民经济部门个部门增加一单位增加值对国民经济部门的产出的推动程度,的产出的推动程度,表示前向联系表示前向联系。第第i部门的感应度系数部门的感应度系数ninjijnjijgngn111112 其中,其中, 是完全感应系数矩阵是完全感应系数矩阵 的元素的元素ijg1)(HI

15、Gu生产诱发度生产诱发度 生产诱发额是指某一类型最终需求变动,通过部门间生产诱发额是指某一类型最终需求变动,通过部门间关联关系所引起的其他部门的生产增加额。关联关系所引起的其他部门的生产增加额。 第第k k类最终需求对第类最终需求对第i i部门的生产诱发额:部门的生产诱发额:jkniijkifbx1 生产诱发度是生产诱发额与相应的最终需求额合计之生产诱发度是生产诱发额与相应的最终需求额合计之比,计算公式如下:比,计算公式如下:njijnjjkijikbfb11价值型投入产出模型的优点价值型投入产出模型的优点u 价值表可以把不同种类的产品归为一个部门,比实物价值表可以把不同种类的产品归为一个部门

16、,比实物表包括的范围广泛。表包括的范围广泛。u由于价值模型中统一了计量单位,故表中的每一列也可由于价值模型中统一了计量单位,故表中的每一列也可以相加。以相加。u价值模型可以同时从产品的使用价值和抽象价值两方面价值模型可以同时从产品的使用价值和抽象价值两方面反映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再生产运动。反映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再生产运动。价值型投入产出模型的局限性价值型投入产出模型的局限性u在价值模型中引进了价格因素,在第在价值模型中引进了价格因素,在第象限就不能完全反象限就不能完全反映出生产中的技术联系,而只是反映技术经济联系。映出生产中的技术联系,而只是反映技术经济联系。u 价值模型是按部门划分的,部门划分的

17、粗细直接影响对各价值模型是按部门划分的,部门划分的粗细直接影响对各部门之间联系的分析。部门之间联系的分析。 实物型投入产出模型第二节第二节 实物型投入产出数学模型实物型投入产出数学模型第三节第三节 对实物型投入产出模型的评价对实物型投入产出模型的评价第一节第一节 实物型投入产出表实物型投入产出表第一节 实物型投入产出表实物型投入产出表的基本结构实物型投入产出表的基本结构产出产出投入投入计量计量单位单位中间产品中间产品最终产品最终产品 总计总计1 2 n 其他其他物物资资消消耗耗 12nz11 z12 z1n 1z21 z22 z2n 2zn1 zn2 znn nf1f2fnx1x2xn实物型投

18、入产出表的特点实物型投入产出表的特点 实物表的纵列不能相加。实物表的纵列不能相加。 实物表不受价格变动和价格背离价值等因素的影响。实物表不受价格变动和价格背离价值等因素的影响。 实物表不能包括所有的产品。实物表不能包括所有的产品。A、被选择列入实物表的各种产品,能反映出一国或一个地区的经济结构。、被选择列入实物表的各种产品,能反映出一国或一个地区的经济结构。B、要根据编表的目的来选择产品。、要根据编表的目的来选择产品。C、要列入目录的产品在生产过程中所需消耗的主要产品、要列入目录的产品在生产过程中所需消耗的主要产品D、可以列出对国民经济发展起大作用的具体品种。、可以列出对国民经济发展起大作用的

19、具体品种。 在中间需求的纵列,加上一个其他项。在中间需求的纵列,加上一个其他项。第二节 实物型投入产出数学模型直接从表上得到的数量关系式直接从表上得到的数量关系式nnnnnnnnnxfzzzxfzzzxfzzz212222222111111211并且可以简写成:并且可以简写成:), 2 , 1(1nixfznjiiiij引入直接消耗系数引入直接消耗系数 jijijxaz njiiiijxfz1),2, 1(1nixfxanjiiijijXFAX将将代入代入得出:得出:用矩阵的形式表示为:用矩阵的形式表示为:nnnnnnaaaaaaaaaA212222111211nxxxX21nfffF21进一步推导:进一步推导:)()(1FAIX 完全消耗系数是指某产品完全消耗系数是指某产品j生产单位最终产品对另一产品生产单位最终产品对另一产品i的的完全消耗量,记为完全消耗量,记为 ,用,用B来表示完全消耗系数矩阵,其计算来表示完全消耗系数矩阵,其计算关系式应是:关系式应是: 完全消耗系数完全消耗系数=直接消耗系数直接消耗系数+全部间接消耗系数全部间接消耗系数ijb 完全消耗系数的计算公式完全消耗系数的计算公式:IAIB1)( 完全需求系数的计算公式完全需求系数的计算公式:1)(AIB各种类型的扩展的(派生的)完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