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培优点十三环境问题 一、环境问题【培优指南】1 1.环境问题解答的基本方法i-fA 从题目所皓图、表、文爭寻林料中判断出玮境问罐是什盘*属哪轴昊型珮辰表观: 一i特壮、介布辛.皐类环堆冋题都有不同的表i现*分布等特征.弄淸类型,便 1 容赫乌自己:已有的有关环境问題的知识结构逋衍联系一 丨环境问题的产生恋因曲括自罐原因租人为原: 点閑并圻 和一般亲讲着重介祈人为原因.寥数是人| :类不舎理地制用费蔚和能源握蚯的,怛也茶:- i要翹略自然原因Iifrflt 何題帯来的后果是什么”给自然环境希: 丨人尧社会带東哪些谢响,要能准确全面地进 彳亍好祈.侧知,温宝放应的加强时地理坯览、;对人笑的生产与生
2、活产生的奎大聖哺等iI从可持维发艇的方面回雾* 一方面减少人英iT 自身对环境砖破坏*另一方面提借时新勰节:i釣利用 持续和用和無耳利用2 2.主要环境问题的防治措施主要问题具体措施环境污染根本措施在于减少污染物排放(可通过提咼利用率、废弃物经过净化处理后排 放、使用环保原料和燃料等达到目的),同时加强绿化,以增强环境自净能力;对于全球性问题还需加强国际合作生态破坏治本在于恢复生态,因此首先要改变和停止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其次通过恢复 植被、水域等增强环境的平衡、调节功能资源短缺要从“开源”(替代资源的开发、加强储量勘探等)和“节流”(提高利用率、 减少浪费、加大资源循环利用等)两方面入手典例
3、1 1 如图是我国华北平原某地区地下水埋藏深度空间分布图。读图,完成(1 1)(3 3)题。类璋、灌现与分布7忆果与危害解决押施N埠海澡肚 An II O 5 ms-i0m Id20Um 2040 10 6fl2(1 1)图示甲、乙、丙、丁四个区域中,土壤盐渍化最为严重的是()A.A.甲B B.乙C.C.丙D D .丁(2 2)华北平原土壤盐渍化程度加重的季节是()A.A.春季和秋季B B.春季和夏季C.C.夏季和秋季D D.秋季和冬季(3 3)不能缓解华北平原土壤盐渍化的做法是()A.A.地膜覆盖 B B.增施熟石灰C.C.农田开挖排水沟D D.喷灌和滴灌【解析】 第(1 1)题,甲区域位于
4、渤海沿岸,地势低洼,地下水埋藏较浅,易形成渍涝,土 壤盐渍化最为严重。乙、丙、丁区域地势较高,排水条件较好,土壤盐渍化程度比甲区域的 低。第( 2 2)题,华北平原春季、秋季降水少,气温较高,蒸发旺盛。土壤中的盐分随水沿 土壤孔隙上升到地表,水分蒸发后,大量盐分在土壤表层累积,土壤盐渍化程度加重。夏季 降水多,土壤表层盐分易被雨水淋洗,土壤盐渍化程度减轻。冬季气温低,蒸发弱,土壤中 盐分相对稳定。第( 3 3)题,地膜覆盖可减少水分蒸发,控制耕作层的盐分含量;农田开挖 排水沟,可减少上升到地表的盐水, 并有利于利用雨水的淋盐作用;喷灌和滴灌, 可减少地 表水的下渗,减少土壤表层的盐水量。熟石灰
5、呈碱性,增施熟石灰会使土壤盐渍化加重。【答案】(1 1) A A(2 2) A A ( 3 3) B B典例 2 2 近年来大量的学校升级改造, 使用塑胶替代原有操场材料, 但是由于缺乏监管体制, 塑胶跑道的质量堪忧, 一些不良商家采用有毒材料施工, 给使用跑道的师生身体带来很大的 伤害。废旧轮胎、废弃的电缆以及各种橡胶垃圾,经过简单的粉碎、黏合之后,就成了学校 塑胶跑道的主要原料, 废旧轮胎是国际上公认的有害垃圾, 有着“黑色污染”之称。 据此完 成(1 1)(2 2)题。( 1 1 )学校“毒跑道”,毒在( )A.A.产生大量的固体废弃物B.B.污染学校的地下水,影响学校饮用水C.C.产生
6、有毒气体,影响人体健康D.D.阳光照射,产生放射性污染(2 2)下列废旧轮胎无害化处理的措施最不合理的是()A.A.放置野外,焚烧处理B.B.旧胎翻新,延长轮胎使用寿命C.C.制作轮胎墙,治理沙漠化D.D.破碎分解,再生胶粉【解析】第(1 1)题,塑胶跑道在太阳光照射下,容易挥发出对人体有害的气体物质,影响 人体健康。选 0 0 第(2 2)题,废旧轮胎放置野外占用大量的土地,焚烧后容易产生有毒气 体,形成二次污染。选 A A。【答案】(1 1)C C( 2 2)A A3卜二、可持续发展r【培优指南】1 1 分析某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思路(1 1)分析各区域区位特征、地理环境形成过程、人类活动与
7、人地关系等地理环境背景。(2 2)了解各区域发展的优势条件一一从区域自然环境、资源、交通、科技、市场等方 面进行分析。(3 3)了解各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限制性因素一一从自然灾害、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 态破坏、基础设施、经济结构、人力资源和对外开放程度等方面来分析。(4 4)分析各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措施:1合理开发利用资源(包括自然资源、人力资源),发展优势产业和特色产业,促进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土地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一农业发展;矿产资源、能源资源一工业发展;旅游资源一旅游业发展)。2发展科技,加速科技进步,促进产业升级(优化产业结构,降低资源能源消耗,减少环境污染,提高产品质量,提高国民经济效
8、益等都依赖科技创新,即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3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产业化经营。4因地制宜发展生态农业, 大力推行清洁生产和文明消费,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5促进对外开放。6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7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防治各种环境问题。8科学防御自然灾害,建立防灾减灾体系。2 2发展循环经济的意义(1 1)发展生态农业的意义经济效益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增加农民经济收入生态效益防止生态环境恶化;降低污染,净化环境;保护土地,提高土壤肥力社会效益改善农民生活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2 2)发展清洁生产的意义经
9、济效益延长生产链,增加收入;充分利用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生产成 本;减少污染治理费用生态效益减少了污染物的排放,有利于环境保护社会效益改善了人们生存环境;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典例 3 3 循环经济是一种全新的经济发展模式。读我国某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循环经济示意 图,完成(1 1 )(3 3)题。4(1 1)该模式适用于()A A.东北平原B B.滇南谷地C.C.湟水谷地D D .河西走廊(2 2)影响图中主导工业部门的主要区位因素是()A A.原料B B.市场C.C.技术D D.劳动力(3 3)此模式()A.A. 提供了居民生活所需的全部能源B.B. 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C.C. 各部门之间
10、均有生产联系D.D. 充分利用资源发展生产【解析】第(1 1)题,甘蔗是亚热带和热带农作物,四个选项中甘蔗适宜种植在纬度较低、热量充足的滇南谷地。第(2 2)题,根据图示信息可知,制糖工业是该经济发展模式的主导 产业,为原料导向型工业。第(3 3)题,循环经济是一种建立在资源回收和循环再利用基础上的经济发展模式, 其生产的基本特征是低消耗、 低排放、高效率。该模式体现了资源回收 和循环再利用的特点,可充分利用资源发展生产;该模式中造纸厂排放的污水会污染水源; 由材料并不能得出该模式提供了居民生活所需的全部能源;各部门之间也不是都有生产联 系,如“酒厂”和“水泥厂”之间就没有生产联系。【答案】(
11、1 1) B B (2 2) A A ( 3 3) D D典例 4 4人民日报20172017 年 3 3 月 3 3 日报道,湖北阳光凯迪新能源集团大力发展生物质能产 业取得良好效益。如图为蕲春县清水河村秸秆不同利用方式示意图。读图,完成(1 1) - ( 2 2)题。(1)下列省(区)中,适宜推广该秸秆利用方式的是()A A.藏B B .新C.C.青D D .皖(2)推广新型秸秆利用方式的意义主要有()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彻底解决农业污染问题提高农田土壤肥力增加农村就业5岗位A A.B B .C.C.D D .【解析】第(1 1)题,适宜推广图示秸秆利用方式的地区要有丰富的生物秸秆,即种植业发
12、 达,故选 0 0 第(2 2)题,推广新型秸秆利用方式,修建了生物质电厂,增加了第二产业比 重,优化了产业结构,对;减少了大气及水体污染,但不能彻底解决污染,错;新的利 用方式主要为农业提供电力,而没有提高农田肥力,错;电厂的修建及相关产业的发展,可以促进就业,增加了岗位,对,故选C Co【答案】(1 1) D D (2 2) C C卜三、区域生态环境建设【培优指南】1.1.生态环境问题的判断方法(1)根据材料信息判断材料中如果出现“干旱”“过度农垦”“过度放牧”等词语,则初步判断是荒漠化; 材料中出现“植被破坏” “过度樵采”,则可能出现的生态问题是水土流失;材料中出现与“围湖造田”类似的
13、词语,则可能出现的生态问题是湿地破坏等。(2)根据区域特征判断如果试题以区域图为切入点,先要进行区域定位, 通过区域环境特征判断环境问题。具体如下:区域特征可能的生态环境冋题远离海洋的内陆地区、降水稀少的地区荒漠化丘陵地区、季风气候下的高原地区、降水集中且植被稀疏的地区水土流失山地森林破坏、水土流失、生物多样性减少6平原耕作区水土流失、湿地减少干旱、半干旱草原区土地荒漠化(3)根据统计图表要素判断通过分析图表所包含的地理要素来判断,如果图表材料显示的是耕地面积和湖泊、河流面积变化,则可能表示的生态问题是湿地减少或破坏;如果显示的是森林与河流含沙量的关系,则可能表示的生态问题是水土流失;如果显示
14、的是放牧数量与植被疏密关系,则可能表示的生态问题是荒漠化等。2.2.生态环境问题成因的分析方法人为原因:包括当地农业结构、居民能源消费结1构、生产技术、政策导向等3.3.生态环境问题的解决措施(1)针对自然因素的措施根据环境问题产生的自然原因,从减弱或消除自然因素对环境问题影响的角度分析对 策。例如,水土流失的产生与地形坡度有关,可以通过植树造林、修筑梯田、平整土地等措 施减少水土流失的发生。(2)针对不合理人类活动的对策改变不合理的人类活动,顺应自然发展规律。 例如,毁林开荒一退耕还林;围湖造田一退耕还湖;陡坡垦荒一立体农业;农业结构单一一多种经营。(3)针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措施把环境治理和经
15、济发展结合起来,才能从根本上治理环境问题。例如,我国南方丘陵山区,要治理水土流失,最好的措施就是发展立体农业;我国牧区的荒漠化治理,除了规定合 理的载畜量外,还要加强人工草场建设; 我国东北林区,除了保护森林外,还要加强森林资 源的综合开发与利用等。典例 5 5 如图示意一固定沙丘某年 5 59 9 月土壤水分含量(随深度的变化。该沙丘位于毛 乌素沙漠的南缘,无人为扰动,多年保持稳定。据此完成(1 1 )(3 3)题。自然原因原因地 形气 候土 壤植 被河流海拔、起伏状况、封闭状况等热量条件、降水条件、风力、风向等土壤组成、肥力、质地等疏密状况、季节变化等流量大小、侵蚀强度或沉积强度等7(1
16、1)该固定沙丘()浅层土壤含水量低深层土壤含水量低6 68 8 月土壤含水量低6 68 8 月土壤含水量高A A.B B.C.D D.(2 2) 6 68 8 月,该固定沙丘土壤含水量明显不同于其他月份的原因是()风速较大蒸腾量较大气温较高降水较少A A.B B . C.D D .(3)为维护生态安全,毛乌素沙漠的南缘适合()A A.植树B B . 种草C.栽灌木D D . 自然演化【解析】第(1 1)题,读图,横坐标表示时间,纵坐标表示沙丘深度,曲线代表土壤含水量 百分比。从空间分布上看,随着沙丘深度增加,土壤含水量逐渐增加,说明浅层土壤含水量较低,深层土壤含水量高。从时间分布上看,5 5
17、月和 9 9 月土壤含水量在 7 7 尬右,含水量较高; 6 68 8 月土壤含水量在 4%4%以下,含水量较低。第(2 2)题,读图分析,6 68 8 月土壤含水量较 低,从材料提取信息“该沙丘位于毛乌素沙漠的南缘”,该地位于非季风区,夏季不受季风影响,风速较小;该地位于西北半干旱气候区,夏季,气温较高,降水量较多,但水分蒸发 量大。第(3 3)题,从材料提取信息该地区“无人为扰动,多年保持稳定”说明人类活动干 扰很小,因此保护该地区生态,最佳办法是顺应自然,让其自然演化,无需人为干涉。【答案】(1 1) C C (2 2) B B(3 3) D D卜对点增分集训、选择题读某农业生态园生态链
18、循环模式图,完成下列问题。5/1J5U fi 月 L5 口7月 15LI 阴 15U 明历口020406081.1.该产业链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A.A.持续性原则 B.B. 公平性原则 C.C. 共同性原则 D.D. 效益最优化原则2.2.该农业生态园的主要生态效益有()延长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废弃物资源化,减少环境污染使用有机肥料,发展绿色生产 果草套种,提高土地利用率促进餐饮、休闲旅游等第三产业的发展A.A. B.B. C.C. D.D.3.3.随着农村生活水平的提高,有不少农民将沼液、沼渣直接在田间填埋,带来的影响主要 是( )A.A.不利于农村能源结构调整B.B.造成严重的土壤污染
19、C.C.减少了污染物的排放D.D.增加牧草产量【解析】第 1 1 题,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包括持续性、公平性和共同性三方面,该产业链中的废弃物循环利用、资源充分利用等方面减少了废弃物排放,节约了资源,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持续性原则。第 2 2 题,注意生态效益的要求,延长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促进餐饮、休闲旅游等第三产业的发展属于经济效益而不属于生态效益。正确,B B 选项正确。第3 3 题,沼液、沼渣处理对农村能源结构调整没有关系,A A 错;合理利用沼气可以改善农村燃料问题,农民将沼液、沼渣直接在田间填埋,会造成严重的土壤污染,B B 对;将沼液、沼渣直接在田间填埋还会造成土壤、水等环境污染,
20、C C 错;不是增加了土壤有机质的含量,也不是为了种植牧草而在田间填埋沼液、沼渣,D D 错。【答案】1.1. A A 2.2. B B 3.3. B B有机农业是指在生产中完全或基本不用人工合成的肥料、农药、生长调节剂和畜禽饲料添加剂,而采用有机肥满足作物营养需求的种植业或采用有机饲料满足畜禽营养需求的养殖 业。有机农业是劳动、知识密集型产业,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大量的劳动力投入,也需要 大量的知识技术投入。如图为某地有机农业生产模式图。据此完成4 46 6 题。壬一押鱼砂和LLM塑塁Ji r94.4.关于图中农业生产模式的叙述,正确的是()A A.适合大规模机械化经营B B.生态混合型农业
21、10C.C.河西走廊可大面积推广D D自给自足型农业5 5专家普遍认为“目前我国粮食增产的资源、环境代价太大”。指的是()不合理利用导致水资源日益紧张过度垦荒导致荒漠化加剧小农经营使得粮食单产降低化肥农药过度使用导致耕地质量下降A A.C.C.B B.D D.6 6关于我国发展有机农业优势的叙述,正确的是()耕地面积广大,土壤肥沃 自然环境复杂多样,适合多种生产模式 劳动力资源丰富, 有利于精耕细作 科技发达,便于农业技术推广A A.C.C.B B.D D.【解析】第 4 4 题,结合图可知,该农户既发展种植业,又发展养殖业,而且实现了秸秆还田 和废弃物处理,提高了环境质量,属于生态混合型农业
22、类型。 第 5 5 题,我国粮食产量的提高, 是建立在不合理利用水资源和过度利用化肥、农药基础之上的。第 6 6 题,自然环境复杂多样,适合多种生产模式、劳动力资源丰富,有利于精耕细作等都为我国发展有机农业提供了有利 条件。【答案】4.B4.B5.D5.D6.C6.C如图示意 1981198120062006 年间青藏高原植被覆盖变化的水平地域分异特征。其中I、川为植被指数上升区,n为植被指数稳定区,w为植被指数下降区。据此完成75 E90-E IOS E40*N35flN-30 N【解析】第 7 7 题,根据材料,图示为青藏高原区, 海拔高,生态环境脆弱,形成高原气候区,缺少高大植被,没有森
23、林分布,B B、C C、D D 错。n区域主要植被类型是荒漠、草原,A A 对。第8 8 题,川区域植被增加主要因为全球变暖,冰雪融水增加,C C 对。青藏高原种植业主要分布在河谷地区,该区域没有生态退耕,A A 错。与人口外迁无关, B B 错。降水没有明显变化,D D错。【答案】7.A7.A8.C8.C宁夏南部山区地处我国半干旱黄土高原向干旱风沙区的过渡地带,干旱少雨、土地贫瘠,7 7.n区域主要植被类型是(A A.荒漠、草原)B B.森林、草原D D.针阔混交林)B B.人口外迁D D.降水显著增加7 78 8 题。25*N_75 E90 E 105n11水土流失严重。改革开放后虽然加快
24、了发展速度,但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依然不到全国平均的1 1/5 5,是国家级贫困地区之一,农村人口迁移比例很高。 下图示意宁夏南部山区 19801980-20152015年农作物种植类型空间分布变化。据此完成9 91111 题。9 9宁夏南部山区脱贫道路上最大的阻碍是()A A.远离东部地区,受辐射带动弱B B.自然灾害频繁,洪涝灾害突出C.C.自然条件恶劣,生态环境恶化D D.土层浅薄贫瘠,作物无法生存10.10.1980198020152015 年,宁夏南部山区农作物种植类型空间分布变化特点及其原因,判断不正确的是()A.A. 种植结构趋于多样化政府统一规划B.B. 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增加经济价
25、值较高C.C. 粮食作物种植面积缩小一一粮食单产提高D.D. 薯类种植面积增加一一马铃薯主粮化政策11.11.宁夏南部山区农村人口高迁移率对当地的影响是()A A.降低老龄化水平B B.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乏力C.C.大量耕地被撂荒D D.加剧水土流失等生态问题【解析】第 9 9 题,结合材料“宁夏南部山区地处我国半干旱黄土高原向干旱风沙区的过渡地 带,干旱少雨、土地贫瘠,水土流失严重”和图示信息可推知,宁夏南部山区自然条件恶劣, 生态环境脆弱,在长期的发展、演变中,大量超载人口的存在和不合理的农业生产活动使生 态环境不断恶化,成为其脱贫道路上最大的阻碍;宁夏南部山区自然灾害频繁,旱灾尤为突出;结
26、合图示信息可知,作物无法生存不符合实际;虽远离东部地区,受辐射带动弱,但自 然条件恶劣、生态环境恶化才是其脱贫的主要障碍。故选C C。第 1010 题,随着农业技术的进步,宁夏南部山区粮食单产提高,粮食安全得到保障,在耕地有限的情况下可适当减少粮食 作物的种植面积,种植经济价值更高的经济作物;结合图示信息可知,薯类种植面积增加, 主要是受国家马铃薯主粮化政策的影响;综上所述可知,种植结构趋于多样化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而非政府统一规划。故选A A。第 1111 题,宁夏南部山区人口迁出以农村青壮年劳动力为主,会导致大量耕地被撂荒;人口迁出有利于缓解人地矛盾,减轻环境压力,减少水土流失;大量
27、青壮年劳动力外迁, 会加剧当地老龄化程度; 宁夏南部山区农村不可能有 高新技术产业。故选 C C。【答案】9.C9.C10.A10.A11.C11.C二、综合题12.1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湟鱼是溯河洄游性鱼类,每年 6 6 月上旬到 8 8 月中旬,湟鱼会离开青海湖,沿着湖泊周围的河流逆流而上,进入到河流淡水区域产卵,出现“半河清水半河鱼”的奇观。湟鱼以水生 生物刚毛藻和无隔藻为食,一条幼鱼长到1 1 斤大约需要 1010 年的时间。湟鱼是迁徙候鸟的主1醐0年2015匡了韋一张肉五栖d -五椚mHK權临输st12要食物来源。沿青海湖地区地势平坦,土地肥沃,国营农场和新兴城镇相继出现。由于生存环境的变化,20022002 年之前青海湟鱼的数量一度呈现急剧下降的趋势。近十几年来,当地政 府积极采取措施使湟鱼的数量逐渐上升。下图示意青海图的水系。(1)(1) 分析青海湟鱼生长速度慢的原因。(2)(2) 分析湟鱼资源减少的原因。(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2030年农机市场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投资评估规划分析研究报告
- 2025年政府干预试题及答案
- 中级经济师考试冲刺阶段的复习建议试题及答案
- 水利水电工程考试的影响因素分析试题及答案
- 项目关键成功指标试题及答案
- 宏观经济指标解读的试题及答案
- 工程经济商业智慧试题及答案
- 工程管理考试的挑战与试题及答案
- 2025年经济师考试知识架构试题及答案
-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解读试题及答案
- 幼儿园各类档案借阅登记表
- Q∕GDW 11445-2015 国家电网公司管理信息系统安全基线要求
- java考试管理系统源代码开题报告外文翻译英文文献计001
- 蒸汽疏水阀性能监测斯派莎克工程中国有限公司-Armstrong
- 机械创新设计技术结课论文
-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中考【政治经济专题复习课件44张】(共44张)
- T∕CSEA 6-2018 锌镍合金电镀技术条件
- 湘教版初中地理会考重点图复习汇集
- 年产10万吨飞灰水洗资源综合利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模板
- 俄罗斯国歌歌词 中,俄,音对照
- MMT肌力评定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