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三单元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第六课 我们的中华文化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说法能够证明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一脉相承”的是( )1发源于黄河、长江流域的中华文明历经沧桑至今仍存2今天的汉字是由甲骨文演变而来,记录了灿烂的中华文化3历代的史书典籍为后世所传播,被统治阶级所借鉴4我国民族众多A.B.C.D.2关于史书典籍的说法,正确的有()1史书典籍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2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3作为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只有史书典籍是有说服力的4我国历史上编撰的史书,其规模之大、存留之丰,为世界所仅有A.B.C.D.3.徽州牌坊是一种门洞式的, 纪念性的独特建筑。 为抗风雨能保存永久
2、, 多采用一“固”二“透”的防范措施。 用抱柱鼓石或石狮夹持柱子, 有的使用倒爬狮使柱子更稳固, 这是“固”; 牌坊上部花板装饰多采用透雕方式, 通透泄风, 使合理结构和美观造型协调统一, 这是“透”。 这体现了徽州牌坊文化的()A.潜移默化B.持久稳定C.源远流长D.博大精深4.中国人喝茶历史悠久,但各地喝茶方式有所不同,例如潮汕人喝功夫茶,茶具是很小的茶壶和精致的小瓷杯, 而四川人则喝大壶茶, 茶具是细长嘴的茶壶和盖碗。 这说明()1中华文化一脉相承 中华文化辉煌灿烂中华文化博大精深 中华文化具有多样性A.B.C.D.5.“一个国家、 一个民族或是一个地区的经济强弱是动态的、 可以浮动的,
3、 但是民族的 文化却是自己国家永远的一张王牌,尤其是拥有五千年历史的中国。 ”这段话的合理内涵有( )1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文化有顽强的生命力传统文化不因时而变 文化与经济相互促进A.B.C.D.6.北京的“四合院” 、上海的“石库门”、广东的“围村”、陕西的“窑洞”、福建的“土楼”等民居建筑都与当地的自然环境息息相关, 具有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 是中华民族共有 的文化财富。各具特色的地域文化()1决定于各地千差万别的自然条件2蕴涵着中华文化的共性3深受地理环境的影响和制约4长期相互借鉴而日趋同一A.B.C.D.7.逢年过节,人们聚在一起不仅仅品味美食佳肴,更多的人开始聚在一起品茶,研究 和交流
4、茶道, 就连很多年轻人也开始热衷于品茶。 茶,是中华民族的举国之饮。 它发乎神农,2闻于鲁周公,兴于唐朝,盛在宋代,如今已成了风靡世界的三大无酒精饮料(茶叶、咖啡和 可可)之一。这说明中华文化具有 _ 的特点。( )A博大精深B源远流长C民族性D世界性&徽州古牌坊民俗文化、淮南豆腐文化、阜阳民俗文化、滁州地方戏曲在安徽近14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不同的地方有着不同的民俗,有些地方甚至只是隔着一条河、一 座桥,两处的风俗习惯却迥然不同。这体现了()A一方水土,一方文化B不同区域的文化无法融合C文化发展由自然条件决定D文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表现9母亲节最早始于希腊,而真正流传开来则始于美国,并
5、很快得到了全世界各国人民 的支持。20世纪末,随着中国与国际的日益接轨,母亲节在中国各地日益推广开来。这表 明()1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2世界各国文化正走向融合、趋同3文化交流与传播有利于促进文化的发展4国际交往是文化传播的途径之一ABCD10春秋时期的鲁国, 产生了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学说, 东临滨海的齐国吸收了当 地土著文化(东夷文化)并加以发展。 两种古老文化存在差异, 齐文化尚功利、讲求革新,鲁 文化重伦理、尊重传统。 这两种文化在发展中逐渐有机地融合在一起, 形成齐鲁文化。 齐鲁 文化的形成从侧面反映了()A中华各地区的文化带有明显的区域特征B中华文化兼收并蓄、求同存异的特征C
6、中华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D中华文化一脉相承的特色11重情义、知感恩、尚坚韧,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正是对这种文化的认同,激 发出中华民族战胜各种困难的磅礴力量。这彰显了()A中华文化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文化B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C中华文化是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D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12端午的龙舟, 中秋的月饼, 重阳的登高, 阴历年大门上贴的红春联; 那成双的 “喜” 字,那倒贴的“福”字,那前额突出的老寿星,那戏台的脸谱所有这一切都唤起游子们 浓郁的乡愁。材料表明()1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的特点2传统文化是推动民族走向繁荣的动力3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4中华儿女对中华
7、文化具有强烈认同感ABCD 二、非选择题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城镇化正在深刻地改变着中国。今天,中国的城镇人口已经超过了农村人口,“农耕社会,乡土中国”逐渐转变为“工业社会,城市中国” 。城镇化加快了中国农村现代 化的进程, 一个全新的城市文明时代似乎正在悄然到来。 在城镇化的浪潮中, 大批村庄被合 并,许多富有特色的传统村落不3断消失。歌曲“在希望的田野上”描绘的那种“一片冬麦, 一片高粱,十里荷塘,十里果香”的田园景象日益不再。有人伤感地说: “不要问我从哪里 来,因为我已经没有故乡。 ”材料二 粤港澳地相近、人相亲、语相通,共同秉承中华文化。但是,由于历史与现实 的原因,三地文化也存在着较明显的差异。当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石材安装费合同协议
- 手机置换合同协议
- 英译汉-连淑能-Chapter5-addition增补法
- 工程项目鉴定课件
- 如何打造高效的连锁零售行业总部
- 幼儿自我控制能力培养课件
- 文创产品手办开发与运营全流程课件
- 阳光心理 健康人生-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会
- 扑克牌素描课件
- 施工沟通管理
- GA/T 1047-2013道路交通信息监测记录设备设置规范
- 第一轮复习八年级上第二单元 遵守社会规则 教学案
- 代理授权书模板
- 论语子路篇-论语子路篇讲解课件
- 咯血-护理查房课件
- 公路工程施工现场安全检查手册
- 黄河上游历史大洪水市公开课金奖市赛课一等奖课件
- 激光跟踪仪使用手册
- 货物采购服务方案
- 图纸答疑格式
- DB11-T 1322.64-2019 安全生产等级评定技术规范 第64部分:城镇供水厂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