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电气集团上海电机厂有限公司用户培训手册(DOC)_第1页
上海电气集团上海电机厂有限公司用户培训手册(DOC)_第2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45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用户培训手册上海电气集团上海电机厂有限公司目录1、日程安排及说明1.1 日程安排1.2 部门分工1.3 学习内容1.4 指导人员1.5 编制手册说明2、电机通用技术2.1 电机常用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2.2 电机运行条件2.3 工作制和定额2.4 电机结构安装型式代号,防护型式代号,冷却方式代号和线端标志2.5 电机的振动及其限值2.6 电机的噪声及其限值2.7 电机的绝缘及温升2.8 电机各部分绝缘电阻及其限值2.9 Pt100 测温元件电阻值和温度的对应关系2.10 直流电动机的分类2.11 直流电机的换向及换向火花3、电机的结构部件3.1 电机的基本部件3.2 电机的其他主要部件3.3 电

2、机的主要配套件3.4 卧式电机轴承3.5 立式电机轴承3.6 轴承容许温度和温度监控3.7 铭牌4、安全、运输及存储4.1 安全注意事项4.2 包装、发收货与吊运4.3 储存5、电机安装场所及基础5.1 安装场所要求5.2 基础5.3 灌浆6、电机安装前准备工作6.1 拆箱6.2 核查实物与文件6.3 轴承清理及刮瓦6.4 立式电机上、下机架渗漏检查6.5 立式电机镜板、轴瓦等临时存放6.6 电机清理6.7 电机绝缘电阻检查6.8 电机直流电阻检查6.9 滑环、整流子,刷架检查6.10 配套件检查6.11 安装工具,仪器准备6.12 紧固件的旋转力矩值7、卧式电机安装7.1 整体安装电机7.2

3、 分体电机安装7.3 卧式电机其他部件安装8、立式电机安装8.1 立式电机整体安装8.2 立式电机分体安装8.3 单机单独盘车8.4 机组盘车8.5 电机及机组各部位的摆度允许值8.6 推力轴瓦受力调整8.7 辅助设备安装及其检查9、电机起动和运行9.1 开机前的准备9.2 电机的试运行9.3 电机停机9.4 直接自起动的异步电动机和同步电动机的起动次数10、电机检查及维护10.1 常规检查、定期维护10.2 电机的拆卸、清理及重新装配10.3 直流电机换向器维护10.4 直流电机电刷维护10.5 滑动轴承和滚动轴承拆卸10.6 同步电机无刷励磁部分的维护和检修10.7 辅助元件检查和更换10

4、.8 电机的干燥处理11、电机故障处理11.1 旋转电机通用的机械性故障11.2 异步电机故障及处理11.3 同步电机故障及处理11.4 直流电机故障及处理1、日程安排及说明1.1 日程安排图纸装配试车安装维护保养常见故障及 排除方法内容设计审查 时进行定子装配、转 子装配、总装 配配套试验安装的方 法、工具等日常维护的 内容、大修的 主要内容等常见故障形 成原因,排除 方法时间3 天15 天3 天2 天2 天2 天1.2 部门分工1.3 学习内容:1.3.1 图纸:读懂本公司图纸。1.3.2 定子装配、转子装配、总装配:学习本公司定子的装配方法,转子的装配方法,总装配的方法。1.3.3 配套

5、试验:试验方法,数据的记录,折算,试验报告。1.3.4 安装:电机的安装方法、专用工具的使用方法等。1.3.5 维护保养:日常维护的内容、方法、手段,定期维护的内容、大修的内容。1.3.6 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常见故障的形成原因,判断方法,处理方法。本手册不能替代产品技术资料,因此用户应对产品的出厂技术文件、图纸、资料、安装使用维护 说明书等很好阅读。本手册属内部学习资料,不对外公开,因此不能作为对外交涉的依据资料。2、电机通用技术2.1 电机常用国家标准(最新版)和行业标准GB755 旋转电机定额和性能GB997 电机结构及安装型式代号GB1971 电机线端标志与旋转方向GB1993 电机冷

6、却方法GB3836.1.2.3.5 爆炸性环境防爆电气设备通用要求,隔爆电气设备“d,”增安型电气设备 “e”正压型a ”“ p。GB4942 电机外壳防护分级GB7060 船用电机基本技术要求GB10068.1.2 电机振动测定方法及限值GB10069.1.3 旋转电机噪声测定方法及限值GB12173 矿用一般型电气设备GB12351 热带型旋转电机环境技术要求GB5227 轧机辅传动直流电动机GB7064 透平型同步电机技术要求GB13957 大型三相异步电动机基本技术条件GB15548 往复式内燃机驱动的三相同步发电机通用技术条件GB1029 三相同步电机试验方法GB1032 三相异步电

7、机试验方法GB1311 直流电机试验方法JB/T1473-2000 矿山磨机用大型交流三相同步电动机技术条件JB/T2224-2000 大型交流三相四极同步电动机技术条件 JB/T6518-2005 轧机用大型直流电机基本技术条件JB/T6519-2005 风扇磨煤机用大中型三相异步电动机技术条件 JB/T7576-94 户内外防腐蚀旋转电机环境技术要求JB/T8667.1-1997 大型三相同步电动机技术条件( TK 系列) JB/T8667.2-1997 大型三相同步电动机技术条件( TL系列) JB/T8668-1997 大型三相立式异步电动机技术条件 JB/T9577-1999 Z 系

8、列中型直流电动机技术条件JB/T10391-2002 Y 系列三相异步电动机2.2电机运行条件电机运行环境条件包括: 海拔、 环境温度、 冷却介质 (水、 空气) 和环境空气相对湿度等的要求。2.2.1 海拔。一般海拔不超过 1000 米”此时电机各部分温升(如绕组)限值按 GB755 有关规定。对高海拔电机在海拔高于 1000 米时计算环境温度必须予以补偿下降”其下降量为每高出100 米”下降1%绕组温升限值。例:F 级绝缘电机其 1000 米时最高环境空气温度为40C,定子绕组温升限值为105 K,该电机当处于海拔 2000 米时,经补偿计算后 2000 米海拔最高环境空气温度可以下降为3

9、0C。但海拔升高大气压下降,在海拔2000 米时由于散热差,使温度升高接近10C。二者抵消后,海拔对电机温升影响的温度实际上已不明显。2.2.2 最高环境空气温度。电机运行地点的环境空气温度随季节而变化”在海拔不超过1000 米时最高环境空气温度一般不超过40C,但某些专用电机可超过40C例如船用电机处于封闭处所内,规定最高环境温度为+45C。当海拔超过 1000 米时,需按海拔修正最高环境温度。2.2.3 最低环境空气温度。对于任何电机,最低环境空气温度应不低于-15C。但下述电机除外,他们的最低环境空气温度应不低于0C。 额定输出大于 3300kW (或 kVA),转速 1000r/min

10、.额定输出小于 600W (或 VA)带换向器(不低于 5C) 带滑动轴承(卧式电机起动润滑油不低于5C,对于立式电动机起动润滑油不低于10C)以水作为初级或次级冷却介质224 环境空气相对湿度。一般电机运行地点的最湿月份平均最高相对湿度为90%,同时该月月平均最低温度不高于25C。而 TH 湿热型电机及船用电机空气相对湿度定为95%,因此需做防湿 TH 处理。2.2.5 冷却水温度。一般电机或冷却器的入口处冷却水温度+25C到+30C,最低水温不低于 +5C水质为中性淡水,不含泥沙杂质。而船用电机规定初级冷却水温度应不大于+32C.2.2.6 电气运行条件。电气运行条件一般指电源、电压、电流

11、和交流电机的频率等。不论是交流电源还是直流电源,都必须在电机标准或技术协议所规定的电气允许偏差范围内,电机才可使用。2.2.7 船用电机运行条件。船用电机除满足湿热要求外,还需考虑油雾、盐雾、霉菌和海水等环境条件,此外还需考虑船舶 倾斜、摇摆的工作条件以及电机的涂层保护要求等。详见 GB/T7060船用旋转电机基本技术要求。2.2.8 爆炸性气体环境。爆炸性气体环境是指大气条件下,有气体、蒸汽或雾状的可燃物质与空气构成的混合物,在该混 合物中点燃后,燃烧将传遍整个非燃混合物的环境。2.2.8.1 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机均为专用电机、其按煤矿爆炸气体和非煤矿爆炸气体分为二大类。类”供煤矿使用, 逬

12、类”供非煤矿的工业区使用。例如:煤矿使用的隔爆型电机其标志为“d”正压外壳型为“PX(即 1 区)。而工业爆炸气体场合使用的隔爆型电机其标志为“dn”正压外壳型为“PY” “ PZ 即n类 1 区和 2 区),增安型为“e”2.2.8.2 工业区爆炸性n类电机危险场所的分级,根据爆炸性气体环境出现的频率和持续时间把危险场所分为几个区域。n类危险场所的等级场所特征0 区连续或长期岀现爆炸性气体环境的区域1 区正常运行时可能岀现爆炸性气体环境的区域2 区正常运行时不大可能岀现爆炸性气体环境的区域,如果岀现,只是存在很短时间2.2.8.3 对应气体爆炸温度要求,而限制电机发热表面最高温度,使其低于引

13、燃温度又分为几种温度组别:煤矿用I类电机,其发热部位堆积煤尘时,则最高表面温度不应超过150C.而对于封闭式电机其发热部位无煤尘堆积,则最高表面温度不应超过450C。工业爆炸性n类电机对应于六种最高表面温度,分为六个温度组别,以适应各种爆炸气体使用。温度组别T1T2T3T4T5T6最高表面温度C450300200135100852.2.8.4n类隔爆型电机按爆炸气体的特性(气体混合比例)又分为dnA,dnB,dnC 三类。他们隔爆面的密封设计不同,外壳耐受压力试验压力也不同。其中A 类有爆炸气体,B 类有易爆炸气体,C 类为最易爆炸气体。2.2.8.5 本公司隔爆型筋外冷电机功率在2000kW

14、 以下,其分为I类电机和n类电机,满足各温度组别要求。而增安型电机n类电机其一般温度等级为T2 和 T3,此外防爆电机还派生出防腐、户外、管道电机等产品。2.2.8.6 由于爆炸性气体种类很多,该类电机首先需按I、n类分类,然后再按气体特性、温度组别、 使用场合等分类要求进行设计制造,因此防爆电机专用性很强,不能乱用。有关防爆技术知识详见GB3836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通用要求及各型设备。2.3 工作制和定额2.3.1 工作制是说明电机承受负载情况,包括起动、电制动、空载、断能停转以及这些阶段的持续时间和先后顺序。工作制是电机设计和选用电机的基础,共分 10 类,(S1-S10).本公司

15、主要电机是 S1-S3及 S9。2.3.1.1S1 连续工作制。电机在恒定负载下,运行时间足以达到热稳定。当用户未表明工作制时应认为是 S1 连续工作制。本公司大都电机是S1。2.3.1.2S2 短时工作制。电机在恒定负载下,按给定的时间运行,该时间不足以达到热稳定,随之即断能停转足够时间,使电机再度冷却到与冷却介质温度之差在2K 以内。本工作制尚需在 S2 后标以工作制持续时间。例: ZZJ800 直流电动机的一种工况, S2 30min 及 S2 60min 即持续时间为 30 分钟及 60 分钟。电铲用直流电动机 ZZKC-52 S2 45min 即持续 45 分钟。2.3.1.3S3

16、断续周期工作制IM机型轴承机座底架转子和轴轴伸1001一端圆柱轴伸B31002两个端盖式轴承带底脚无有二端圆柱轴伸1003一端圆锥轴伸1004一端圆锥轴伸1101两个端盖式轴承带抬高了的底脚无有一端圆柱轴伸B201201一个端盖式后轴承带底脚无有一端圆柱轴伸1301一个端盖式后轴承带抬高了的底脚无有一端圆柱轴伸5402无轴承带底脚无有转子有轴二个圆柱轴伸5510无轴承带抬高了的底脚无有转子无轴无轴伸5602无轴承带底脚有底架有转子有轴二个圆柱轴伸5610卧无轴承带底脚有底架有转子无轴无轴伸5702无带抬高了的底脚有底架有转子有轴二个圆柱轴伸5710无带抬高了的底脚有底架有转子无轴无轴伸7011

17、有后轴承座有底脚有底架有转子有轴一端圆柱轴伸7015一端法兰轴伸7021有后轴承座有底脚有分块有转子有轴一端圆柱轴伸7025式底架一端法兰轴伸7111有后轴承座带抬高了的底脚有底架有转子有轴一端圆柱轴伸7115一端法兰轴伸7121有后轴承座带抬高了的底脚有分块有转子有轴一端圆柱轴伸7125底架一端法兰轴伸7211有前后轴承座有底架有底架有转子有轴一端圆柱轴伸7215一端法兰轴伸7311有前后轴承座带抬高了的底脚有底架有转子有轴一端圆柱轴伸7315一端法兰轴伸7321有前后轴承座带抬高了的底脚有分块有转子有轴一端圆柱轴伸7325底架一端法兰轴伸7317有前后轴承座带抬高了的底脚有底架有转子有轴传

18、动端法兰轴伸非传动端圆柱轴伸V1立式有上下导轴承机座下端有吕缘进行安装无有转子有轴下端圆柱轴伸3011V10有上下导轴承推力轴承在上部机座下端有吕缘进行安装有分块底架有转子有轴下端圆柱轴伸40118421有上下导轴承机座安装在底坑上或坐在有分块有转子有轴下端圆柱轴伸8425推力轴承在上部下机架上底架下端法兰轴伸:按一系列相同的工作周期运行,每一周期包括一段恒定负载运行时间和一段停机和断能时间。这种工作制,每一周期的起动电流不致对温升有显著影响。S3 字母后应标以持续负载率。 例:直流电铲电动机 ZDW-22 S3 25% 即表示持续负载率为 25%,直流 ZZJ800 电动机一种工况 S3 3

19、0%,即表示持续 负载率为30%。2.3.1.4S9 一种定额工作制,按其规定在满足负载和转速在允许范围内变化的非周期工作制,这种工作制包括经常过载,其值可远远超过满载。S9 是负载和转速非周期变化的工作制。例:变频调速轧钢同步电动机 TDZBS 其工作制为 S9。2.3.2 定额定额是制造厂对符合规定的一组额定值和运行条件在电机铭牌上所标定的全部电量和机械量的 数值及其持续时间和顺序。最大连续定额的标志为“S1 或“cont.。”短时定额的标志按 S2 持续时间 例:S2-60min。断续周期和非周期定额用工作制的标志,例: S3 25%,S9.额定输出:电机类别、功率kW(kVA),电压,

20、转速等。2.4 电机结构安装型式代号、防护型式代号、冷却方式代号和线端标志。2.4.1 电机结构及安装型式代号应符合GB997电机结构及安装型式代号的规定。代号分为两种即规定 1 和规定 2.241.1 规定 1 的代号由 国际安装”缩写字母“IM”连 卧式安装”字母 B 或 立式安装”字母 V,再后加 连代表不同结构和安装特点的阿拉伯数组。其中卧式电机有13 种阿拉伯数组,立式电机有18 种阿拉伯数组。本公司产品主要使用的代号是IMB3 和 IMV1,其说明见 241.3。规定 1 在中型电机中使用较多。2.4.1.2 规定 2 的代号由 国际安装”缩写字母“IM 连 4 位阿拉伯数字组成,

21、其中第一位数字表示结构型 式分类(共9 类)。第二位数字(共 10 类)和第三位数字(共 10 类)表示安装型式,第四位数字表 示轴伸型式(共 9 类)。本公司产品主要使用的规定2 的代号,见 2.4.1.3。规定 2 主要在大型电机中使用。2.4.1.3 本公司产品主要使用结构安装型式代号。2.4.2 防护型式代号在国标 GB/T4942.1旋转电机整体结构的防护等级(IP 代码)分级规定了电机防护等级标志 由字母 IP 及后面的二个数字组成,其后面的二个数字分别表征电机的二方面的外壳防护标准等级。第一位表征数字:表征防止人体触及或接近壳内带电部分和触及壳内转动的部件,以及防止固体异物 进入

22、电机,以0-5 六个数字表征六个标准等级。第二位表征数字:表征防止水进入电机内的防护等级。以0-8 九个数字表征九个标准等级。第二位表征数字后的补充字母特征意义如下:S表示防水试验在电机静止状态下进行M 表示防水试验在电机旋转状态下进行IP X特征字母-!第一表征字母-X XI-卜充字母-二位表征数字W 表示气候防护型空气冷却的开启式电机,在规定的气候条件下,使雨、雪及气载颗粒的进入减 少至一定的量,以适应正常的运行。第一位表征数字表示的防护等级第一位表征数字防护等级简述含义0无防护电机无专门防护1防护大于 50mm 固体的电机能防止大面积的人体(如手)偶然或意外地触及、接近机壳内带电或转动部

23、件(但不能防止故意接触),能防止直径大于 50mm 的固体异物进入壳内。2防护大于 12mm 固体的电机能防止手指或长度不超过 80mm 的类似物体触及或接近壳内带电或转动部件,能防止直径大于 12mm 的固体异物进入壳内。3防护大于 2.5mm 固体的电机能防止直径大于 2.5mm 的工具或导线触及或接近壳内带电或转动部件,能防止直径大于2.5mm固体异物进入壳内。4防护大于 1mm 固体的电机能防止直径或厚度大于 1mm 的导线或片条触及或接近壳内带电或转动部件, 能防止直径大于 1mm 的固体异物进入壳内。5防尘电机能防止触及或接近壳内带电或转动部件,虽不能完全防止灰尘进入,或进尘量不足

24、以影响电机正常运行。6尘密电机完全防止尘埃进入。第二位表征数字表示的防护等级第二位表征数字防护等级简述含义0无防护电机无专设防护1防滴电机垂直滴水应无有害影响215防滴电机当电机从正常位置向任何方向倾斜至15以内任一角度时,垂直滴水应无有害影响。3防淋水电机与铅垂线或 60角范围内的淋水应无有害影响4防溅水电机承受任何方向的溅水应无有害影响5防喷水电机承受任何方向的喷水应无有害影响6防海浪电机承受猛烈的海浪冲击或强烈喷水时,电机的进水量应不达到有害的程度。7防侵水电机当电机浸入规定压力水中经规定时间后,电机的进水量应不达到有害的程度。8持续潜水电机电机在制造厂规定的条件下能长期潜水(水密型)。

25、2.4.3 冷却方式代号冷却方法的标志代号按国家标准GB/T199-93旋转电机冷却方法冷却方法的标志代号由标志字母“ IC 及后面的特征数字表示。本公司电机常用的冷却方式简化标志代号及其含义如下:冷却方法代号冷却方法的含义IC01自然冷却开启式,风扇装在轴上。IC06背包式鼓风机送风,自由出风。IC11有进风口管的自通风,风扇装在轴上。IC17分离式鼓风机送风,电机上有进风管口,自由出风。IC21有出风管口的自通风,风扇装在轴上。IC27有出风管口,背包式鼓风机送风,鼓风机电源不用主机电源。IC31有进、出风管口的自通风,风扇装在轴上。IC37有进出风管口,鼓风机与主机分离送风,鼓风机电源不

26、用主机电源。IC81W空冷电机,风扇装在轴上。电机装有空水冷却器,水循环由独立水泵和水系统组成。IC91W空冷电机,风扇装在轴上。电机外有独立安装的空水冷却器,通过管道和电机相连接。水循环由独立水泵和水系统组成。IC86W空冷电机,电机上装有带鼓风机的空水冷却器,鼓风机的电源不用主机电源。水循环由独立水泵和水系统组成。IC97W空冷电机,电机外有独立安装的带鼓风机的空水冷却器,通过管道和电机相连接。鼓风机的电源不用主机电源,水循环由独 立水泵和水系统组成。IC411全圭寸闭电机, 外壳表面筋外冷,电机轴装有内风扇和外风扇。IC511全圭寸闭电机,机壳上有管子通风冷却,电机轴装有内风扇和外风扇。

27、IC611全封闭电机,电机上装有空空冷却器,轴上装有内风扇和外风扇。IC616全封闭电机,电机上装有空空冷却器,冷却器带有外风路的鼓风机,内风路的风扇装于电机轴上。鼓风机的电源不用主机电 源。244 电机线端标志,旋转方向 2.441 电机线端标志一般在国标 GB1971电机线端标志和旋转方向中已有明确规定,特殊的电机 其在电机设计外形图中予以规定。本公司各类电机情况如下:电机类别绕组名称绕组情况线端标记同步电机定子(电枢)三相绕组电机中性点内部连接后引出三相绕组标记 U.V.W 中性点引出线端标记 N电机中性点内部不连接一套绕组三相绕组引入端 U1、V1、W1三相绕组引出端 U2、V2、W2

28、双套绕组第一套绕组引入端 1U1、1V1、1W1第一套绕组引出端 1U2、1V2、1W2第二套绕组引入端 2U1、2V1、2W1第二套绕组引出端 2U2、2V2、2W2转子励磁绕组始端 F1、末端 F2异步电机定子三相绕组电机中性点内部连接后不引出三相绕组 U、V、W电机中性点内部不连接三相绕组引入端 U1、V1、W2三相绕组引出端 U2、V2、W2绕线转子三相绕组 K、L、M直流电机电枢绕组A1、A2换向极绕组B1、B2补偿绕组C1、C2串联励磁绕组D1、D2并联励磁绕组E1、E2他励励磁绕组F1、F2,而对四个线端供串并联使用时则F1, F2; F5,F62.4.4.2 电机线端标志字母顺

29、序和旋转方向A、 同步电机和异步电机三相绕组线端相序U、V、W 和电源相序 L1、L2、L3 对应连接时,则从轴伸端看电机的转向为顺时针转向。当三相绕组线端相序U、V、W 和电源相序 L3、L2、L1 对应连接时,则从轴伸看电机的转向为逆时针转向。B、直流电机一般直流电机当电枢电流由A1 到 A2,B1 到 B2,C1 到 C2,D1 到 D2,E1 到 E2,他励直流电机还需使励磁电流由 F1 流到 F2,由 F5 流到 F6,此时从非换向器端看电机旋转方向为顺时针转向。如果 需要改变转向为逆时针方向,则仅需改变电流的流入方向为流出方向即可实现。每台直流电机具体的 接线顺序安排,需按设计规定

30、的电机接线示意图进行操作。2.5 电机的振动及其限值2.5.1 卧式电机的振动测量是在电机脱离任何原动机和负载,在电机规定工作条件下进行测量。测量 电机轴承处的振动速度和电机轴承内部或附近轴的相对振动位移值(ym)二种方法。2.5.2 振动烈度的判别依据是振动速度的有效值以mm/s 表示。在规定的诸测量点中所测的最大值表示电机的振动烈度。振动测量详见GB10068-2000轴中心高为 56mm 及以上电机的机械振动测量,评定及限值。卧式电机轴承振动烈度限值划为三种振动等级:N (常规级)、R (降低级)、S (特殊级)。其振动烈度限值适用于轴中心高56mm 及以上,电机功率 50MW 以下,额

31、定转速 600-3600r/m 的直流和交流三相电机。刚性安装紧固在底板上。不同中心高 H(mm)的振速烈度限值 mm/s (有限值)见下表对有推力设施的卧式电机轴承,其轴向振动应和径向振动同样考虑,并符合下表要求。振动等级额定转速 r/min电机在自由悬置状态下测量刚性安装56V132132V225225V400H400H400N600-36001.82.83.53.52.8R600-18000.711.121.82.81.81800-36001.121.82.82.81.8S600-18000.450.711.121800-36000.711.121.8注:未规定级别,电机应符合N 级 要

32、 求 。 R 级 多 用 于 机 床 驱 动 , S 级 特 殊 机 械 驱 动 。检测仪器有10%测量允差。2.5.3 卧式电机轴相对振动是沿测量方向振动位移峰峰值(最大轴相对位移)2.5.3.1 对有滑动轴承,额定功率大于1000kW 的二极和四极电机测量轴相对振动最大轴相对位移和最大径向跳动的限值适用于50Hz 和 60Hz 的电机振动等级极数最大轴相对位移(ym)最大径向跳动(ym)N2701849023R25012.547018R 等级通常是对驱动关键性设备的高速电机而规定的。本表限值也可用于振动传感器。2.5.3.2 轧机使用的变频调速同步电动机和大直流电动机在转速600r/min

33、 以下时电机轴相对振动位移值(双振幅)不大于 0.075mm (75 叩)。2.5.4 立式电机对装有推力轴承和导轴承的机架其垂直和水平方向的允许双幅振动值。 立式水轮发电机振动(双幅)允许值:项目电机额定转速 r/mi nw100100-250250-375375-750750振动允许值(双幅值ym)推力轴承支架的垂直振动10080706050导轴承支架的水平振动1401201007050本公司立式电动机振动(双幅)允许值:部件名称机组额定转速(r/min )125-187214-375428允许振动(双幅yim)上机架(上、下及水平方向)15010080定子机座(水平方向)15010080

34、轴法兰处(径向)250200150集电环(径向)250200150各导轴承范围内的轴在各导轴承间隙范围内2.6 电机的噪声及其限值261 对额定输出从 1kW (或 kVA)至 5500kW (或 kVA),转速 3750r/min 以下的常规设计的交直流 电机,但不包括由变频器供电的交流电机。其噪声工程测定方法和限值见国标GB10069.1-3旋转电机噪声测定方法及限值。本公司变频调速电机目前参照该标准执行。被测电机的安装方式应与正常使用相同,电机应在额定电压和额定频率,或额定转速下运行,并且有规定的励磁。交流电机供电电压的正弦性和供电电压系统的不平衡度均应符合GB755 有关规定。2.6.

35、2 国际上都以 A 计权声功率级来评定电机噪声,这是从电机噪声能量的大小来评定电机品质好坏。按噪声标准规定对标准设计的电机,规定以功率、转速、负载为特征的电机,测定发射空气噪声最大 声功率级 Lw,以 dB(A)为单位。测定电机声功率级的测试方法和试验条件均需按标准有关要求执行。现场测试计算噪声必须知道电机的尺寸、运行条件及电机安装现场的环境、背景噪声量等,以便得到 较正确的电机噪声值。声功率级噪声值已将电机周边的背景噪声在测量及计算中作了修正。因此能较 真实反映电机本体发出的噪声能量大小。电机噪声限值分 4 级,即 N (普通级),R (降低级),S (优等级),E (低等级),每一级噪声值

36、 差为 5dB。一般电机无噪声要求时都应满足普通级 N 的噪声要求,一般 S 及 E 级噪声都需采取吸声措 施和隔声措施。2.6.3 声功率级噪声限值见后页的表2.6.4 噪声环保标准环保标准规定在工作岗位上连续工作所允许的噪声声压级Lp 的值单位 dB(A),其标准如下:岗位上连续工作时间(小时)84211/21/41/81/16允许声压级噪声值 dB(A)8588919497100103106有时用户以环保要求 85dB(A)要求电机产品,这种要求是不合理的,但本厂大部分电机都能满足 环保要求。按电机噪声标准电机测噪声其测点是在离电机1 米距离处各位置。而一般工作岗位不可能长期停留在电机

37、1 米处位置。通常在离电机 2 米处测得的 Lp 噪声值比 1 米处测得的要低 2-2.5dB(A)。一般声压级测得的值,没有具体测点要求,也未扣除环境背景噪声等影响,它仅是一种测量读数 值,对人而言是在某位置上的一种响噪的感觉。严格讲声压级不能作为正确评定电机本体噪声大小。2.6.5 地坑安装的立式电机在电机盖板外缘上方垂直距离1 米处的噪声水平,应为下列数值:额定转速 250r/min 及以下者不超过 80dB(A),额定转速 250r/min 以上者不超过 85dB(A)。2.7 电机的绝缘及温升2.7.1 电机的绝缘由不同绝缘材料、不同的结构组合和不同的工艺而制造成的绝缘组合体,它用以

38、防 止导体内的电流向不希望的方向流动,对不同电位的导体起到隔离作用,以及在机械上起到机械固定 和支撑的目的。绝缘线圈在通电运行时,绝缘结构要受到热、电和机械力的作用以及受到各种环境因 素的影响。因此绝缘结构要满足产品技术条件要求的耐热性、耐电性、机械强度并能在规定的环境条 件中长期使用。2.7.2 电机绝缘寿命随温度升高呈指数下降,当温度升高超过绝缘耐热等级温度限值8C后,加速了绝缘老化,使寿命降低一半。在一台电机中由于电机各发热部位的通风散热条件不同,使各个部位绕组 绝缘的实际温度不同,最热点和最低点的温差不小。因此在设计中考虑这些因数,将绕组的计算平均 温升值,限定在绕组绝缘耐热等级的温度

39、限值扣除环境温度40C后再降低 5-10C。这样可以使绕组个别最热处的温度不超过该绝缘耐热等级温度限值,避免局部高温处的绝缘过早老化。电机绝缘耐热等级及温度限值耐热等级AEBFHC最热点温度105120130155180 180空载电机最大 A 计权声功率级 Lw 噪声限值(N 级)单位:dB额定转速r/mi n22-37879091919498961009910237-5590939494971009810210110455-11093969798100103101104103106110-2209799100102103106103107105109220-5509910298103105

40、100106108102106109102107111102550-11001011051001061081031081111041081111041091121041100-22001031071021081101051091131051091131051101131052200-55001051091041101121061101151061111151071121151072.7.3 各类电机采用空气间接冷却的绕组温升限值热分级AEBFH测量方法ThRETDThRETDThRETDThRETDThRETD项号电机部件1a)输出5000kW(或kVA)及以上电机的交流绕组606580851

41、001051251301b)输出200kW(或kVA)以上但小于5000kW(或kVA)电机的交流绕组6065758090105110125130项1d)或项1e)以外的输出为200kW1c)(或kVA)及以下电机的607580105125交流绕组1d)额定输出小于600W(或kVA)电机的交流绕组6575851101301e)无扇自冷式电机(IC410)的交流绕组和/或囊封式绕组6575851101302带换向器的电枢绕组506065757080851051051253除项4外的交流和直流电机的磁场绕组50606575708085105105125同步感应电动机以外的用直流励磁绕4a)组嵌入

42、槽中的圆柱形转子90110135同步电机的磁场绕组4b)一层以上的直流电机静止磁场绕组50606575708090851051101051251354c)交流和直流电机单层低电阻磁场绕组以及一层以上的直流电机补偿绕组606075758080100100125125表面裸露或仅涂清漆的交流和直流电4d)机的单层绕组以及656580809090110110135135直流电机的单层补偿绕组注:Th为温度计法R为电阻法;ETD为埋置检温计法。2.8 电机各部分绝缘电阻及其限值绕组绝缘在直流电压下,当绝缘干燥、清洁,耐压性能良好时,测得的绝缘电阻值随测量时间的 增加而增大。当绝缘受潮、污损时,绝缘电阻

43、不随时间而增大。为了衡量绝缘结构好坏采用在60 秒与 15 秒绝缘电阻之比,该比值称为极化指数(吸收比),要求该值大于 2。电机绕组的绝缘电阻随温度变化呈指数变化,电机在工作温度或温升试验后在热态时的绕组绝缘电阻称为热态绝缘电阻。在室温(25C)下绕组绝缘电阻称为冷态绝缘电阻。电机电枢绕组相间或绕组对机壳(直流机对铁心)的热态绝缘电阻R 的最低允许值R= U/ (1000+P/100) ( M?)其中:R-电机绕组热态绝缘电阻(M?)U-电机电枢绕组的额定电压( V)P-电机的额定功率(直流及交流电动机为kW,交流发电机为 kVA)冷态绝缘电阻主要与绝缘表面洁净程度和受潮情况有关,因此规定在室

44、温下,冷态电枢绕组绝缘 电阻按绕组额定电压计算应不低于1 M?/kV 否则作去潮处理,在达要求后方可进行开机和做试验。2.8.1 绝缘电阻的测定应在电机静止时进行。测量用兆欧表,选表原则如下。被测电机额定电压v500V500-3300V3300V单位:K选用兆欧表规格500V1000V2500V282 直流电机电枢绕组和励磁绕组,同步电动机转子及异步绕线机转子绕组,在常温下冷态绝缘电 阻值不应小于 0.5 M? -1 M?。2.8.3 埋置检温计的绝缘电阻值在环境空气温度下,选用500V 兆欧表测量,埋置检温计的绝缘电阻最低值为1 M?。2.8.4 绝缘轴承的对地绝缘电阻值卧式电机在环境空气温

45、度下,选用500V 兆欧表测量,绝缘轴承的对地绝缘电阻值最低值,对于新电机为 1 M?,定期检修电机为 0.3 M?以上。立式电机:在轴承油槽内装入润滑油前,推力轴承瓦及导轴承瓦,装入温度计后用500 兆欧表测量绝缘电阻值均为 0.3-1 M?。2.8.5 加热器的对地绝缘电阻最低值在环境空气温度下,选用500V 兆欧表测量加热器的对地绝缘电阻,最低值为1 M?。2.9 Pt100 测温元件中电阻值和温度的对应关系。见下表Pt100 电阻值温度C温度TPt100 电阻值温度C温度TPt10 电阻值温度C温度T100.00032.0123.2460140.0146.06120248.0100.7

46、8235.6124.0162143.6146.81122251.6101.56439.2124.7764147.2147.57124255.2102.34642.8125.5466150.8148.32126258.8103.12846.4126.3168154.4149.07128262.4103.901050.0127.0770158.0149.83130266.0104.681253.6127.8472161.6150.57132269.6105.461457.2128.6074165.2151.33134273.2106.241660.8129.3776168.8152.0413627

47、6.8107.021864.4130.1378172.4152.83138280.4107.792068.0130.8980176.0153.58140284.0108.572271.6131.6682179.6154.32142287.6109.352475.2132.4284183.2155.07144291.2110.122678.8133.1886186.8155.82146294.8110.902882.4133.9488190.4156.57148298.4111.673086.0134.7090194.0157.31150302.0112.453289.6135.4692197.

48、6158.06152305.6113.223493.2136.2294201.2158.81154309.2113.993696.8136.9896204.8159.55156312.8114.7738100.4137.7498208.4160.30158316.4115.5440104.0138.50100212.0161.04160320.0116.3142107.6139.26102215.6161.79162323.6117.0844111.2140.02104219.2162.53164327.2117.8546114.8140.77106222.8163.27166330.8118

49、.6248118.4141.53108226.4164.02168334.4119.4050122.0142.29110230.0164.76170338.0120.1652125.6143.04112233.6165.50172341.6120.9354129.2143.80114237.2166.24174345.2121.7056132.8144.55116240.8166.98176348.8122.4758136.4145.31118244.4167.72178352.42.10 直流电动机的分类 直流电动机按用途分为三类。 第一类:普通工业用直流电动机。能承受偶尔短时过载能力,过载

50、倍数低。第二类:金属轧机用直流电动机。该类直流电动机用于传动金属轧机(不包括可逆轧机)及其辅助机械。按需要设计成单转向(不逆转)或双转向(可逆转),其特点:(a)有连续过载能力;(b)有较强机械结构(c)有较高的短时过载能力第三类:可逆轧机用直流电动机,用于传动可逆热轧机及其辅助机械。其特点:(a)适合于传动快速逆转和突然施加重负载的机械结构。(b)有高的短时过载能力。2.11 直流电机的换向及换向火花直流电机的换向是旋转着的电枢绕组元件从一个支路进入另一个支路时,在被电刷短接的过程 中,元件内电流发生改变方向的变化。这一过程叫做电流换向”。此时在换向器与电刷的接触面上有时会出现火花,称作 换

51、向火花”。换向过程十分复杂,它不仅是电磁的变化过程,同时还受到负载, 电刷材质、机械、化学和环境等各种因素的影响。换向不良时将会出现强烈火花,造成换向器表面和 电刷损坏,严重时电机不能继续运行,良好换向是直流电机正常运行的必要条件。因此由电磁和机械 构成的换向性能是直流电机运行品质的重要指标。它关系到电机能否正常运行,为此需在日常运行中 仔细观察和监视换向火花,鉴别换向器表面的状态,检查在电刷上因火花而留下的痕迹。正常的换向 火花微弱不会损坏电刷和换向器的正常工作(有微弱的火花往往能促使换向器表面形成良好的换向薄膜”)。当不良换向火花发展到破坏换向薄膜烧伤换向器和电刷接触面而影响电机的正常工作

52、,此时 火花称作有害火花”。凡属电磁原因造成换向不良而引起的火花,称电气性火花(如换向极强度不适合,换向磁路的饱 和,电刷中心位置不对,气隙不均匀,电刷性能不相适应,主磁场的干扰,外加负荷不恰当等因素造 成的火花)。这类火花分布较均匀,一般能保持稳定的一定亮度。当外加负荷改变时,火花的大小和 亮度也随着变化。凡属机械原因造成的换向火花,称机械性火花、(如滑动接触不稳定,换向器变形,电机的振动或外来的机械冲击等造成的火花)。此类火花分布规律性较差,火花不稳定,呈黄色,有时在个别电刷上有异常特征,负载变化时火花反应迟钝。2.11.1 直流电机的换向火花分级火花等级电刷下的火花程度火花颜色换向器及电

53、刷状态运行条件1无火花/换向器上没有灼痕正常火花,允许空载到负载运行1 1/4电刷边缘仅小部分(约 1/5 至 1/4 刷边长)有断续的几点点状火花火花常呈白色或微带蓝色和黄色1 1/2电刷边缘大部分(大于 1/2 刷边长), 有连续的,较稀的颗粒状火花换向器上有黑痕,但不发展,用汽油擦其 表面能除去,同时电刷上有轻微灼痕。2电刷边缘大部分或全部有连续的、较密 的颗粒状火花,开始有断续的舌状火花亮黄色换向器上有黑痕,用汽油擦不掉,同时电 刷上有灼痕。如短时出现这一级火花,换 向器上不出现灼痕,电刷不烧焦或损坏。不正常火花在过载条件下出现允许运行3电刷整个边缘有强烈的舌状火花,火花 颗粒变大,伴

54、有爆裂声音电弧火花,严什色中带有暗黄色,红色(颗粒)换向器上有黑痕较严重,用汽油不能擦 除,同时电刷上有灼痕。如在这一火花等不允许有尘火花等有害火花,应检查加以修理。仅在直接起动和逆转重时有可能发展到飞溅状火花和火球。或绿色(铜屑)级下短时运行,则换向器上将出现灼痕,同时电刷将被烧焦或损坏。瞬间,换向器和电刷状态仍能适用于以后工作时方可允许出现正常情况直流电动机从空载到额定负载,从低速到高速的所有情况下换向器的火花等级应不超过1 1/2 级,在过载时火花应不超过 2 级。最严重的换向器火花是环火与放炮。当火花发展成飞弧状,并向顺旋转方向沿换向器表面扩展, 出现一个环绕换向器的火环,称作环火。此

55、时若在极性相反的两刷杆间发展成电弧冲击,发出爆响声,俗称 放炮”环火与放炮是最危险的换向故障,轻者把换向器表面烧黑,电刷烧焦,刷辫脱落,刷盒 局部烧熔,重者可把电机的绕组、换向器、铁心等烧熔。发生此种情况电机应立即停运,检查修理。2.11.2 换向器表面的薄膜换向器表面所形成的薄膜,在一定程度上能判断电机的换向质量,研究换向器薄膜的状态,也能 获得关于产生换向故障的可能原因。(1)薄膜的形成:正常的薄膜呈现出均匀而光亮的颜色,且显示出各种不同的反射光泽(褐红色、紫色、浅蓝色、 灰色等光泽)。薄膜是换向器表面受到空气的氧化作用和水解作用所形成的。这层膜除了由复杂的氧 化物构成外,还被碳的微粒所镶

56、嵌,我们肉眼看到的是黑色碳粒与金属薄膜的光亮的混合物。(2)薄膜的作用:换向器表面正常的薄膜,是为创造稳定而良好的换向条件所必须的。光滑而均匀的薄膜,将使电 刷和换向器的磨损都正常。如换向器表面的薄膜出现下述的异常情况,说明电机存在着某些方面的缺 陷,应予检查并消除之。(3)薄膜的异常变化:由于电机的缺陷或运行条件的恶化,将使正常的换向器薄膜遭到破坏,此时换向器表面会产生异 常的膜。不同的异常薄膜是由不同的原因造成的,但往往又有很多因素相互交织在一起,因此在薄膜 上的痕迹是一种综合性的反应,需要一一加以消除,1条痕一一换向器表面出现条痕,但薄膜仍保持着。根据其分布的状态,可分为下列两种类型:a

57、. 连续条痕一一在生有薄膜的换向器表面,有连续的条纹带出现。其可能原因是:湿度过大,电 刷电流密度低,大气中有油份或有害化学气体(如酸、氮和氨)等。b. 孤立条痕薄膜局部或多或少地被擦去破坏,露出铜的本色,而不规则地划分为块状或带状 的薄膜仍被保存着。引起此类条痕的原因是:电刷电流密度过低,大气中含有有害气体或研磨性灰尘(如水泥粉、铁粉),换向器变形或电刷跳动等。2灼痕 因较大的换向火花在换向器表面烧灼而留下的痕迹。a. 换向片中间的灼痕一一换向器研磨不良或大的换向火花,是造成换向片中间灼痕的原因,b. 换向片棱边上的灼痕 一一换向片倒角不良,云母片突出或大的换向火花会造成换向片棱边上的 灼痕

58、。c. 大的换向火花引起的烧伤一一当换向条件相当混乱时将产生大的换向火花,引起换向片的边缘 或中间部位的烧伤。3痕迹a. 槽距型痕迹一一这是与每槽换向片数有关的(隔数片有一片或几片)换向片变色或烧毛现象,它是由于槽中各换向元件所处的换向条件不同而造成的,常采用调换适合牌号的电刷或调整换向火花能改善此情况。b. 极距型的痕迹一一即与极数有关的数片换向片变色或烧毛现象。电枢绕组的故障(如焊接不良)及磁路的不平衡使电流的流通遭到循环阻碍是造成极距型痕迹的主要原因。c. 数片或一组换向片变色或烧毛 一一换向器变形(凸片或凹片),升高片断裂及电枢绕组短路等是 产生此类痕迹的可能原因。4沟槽这是由于在电刷

59、的接触面上粘有研磨性微粒刮搔换向器表面造成的。需指出,电机经长期运行后,由于电刷分布的位置不一,使换向器磨损不一致而造成的凹槽,应属正常现象。( 图)5挤铜 换向片棱边处有小的铜片往外挤出的现象,称为挤铜。挤铜在单向旋转的换向片离开 端易出现,电刷的振动和压力过大,换向器上有油份是产生挤铜的主要原因,换向片倒角不良,引起 电刷不断敲击,也能发生挤铜。6厚膜 当大气中水分过多或电刷不合适或换向器表面有油腻、灰粉时,在换向器表面将产生 一层过厚而不易导电的膜。此时往往在换向片离开端形成被烧毛的现象。厚膜会引起电弧放电形成火 花,使电流分布的均匀性遭到破坏,且导致电刷接触的不稳定而发出噪声。7换向器

60、的过热现象 若换向器由于冷却不够或电刷压力过大或电机在过电流状态下长期运 行,会引起换向器温度过高。换向器表面的颜色随着温度的上升逐步地由正常颜色变为红带紫色到灰 白色。换向器过热会使换向薄膜遭到损坏,并由于热胀,还会破坏换向器结构上的稳定性。2.11.3 从电刷上反应出来的换向故障:(1)电刷粘铜粉: 当水膜电解作用时,换向器的铜向电刷移去,将产生电刷接触面上有铜粉吸附现象。它会破坏换 向器表面的薄膜,使换向恶化。当空气湿度较高而火花较大时易发生此现象,采用质地稀疏的多孔性 电刷或低的电刷电流密度将会给金属的吸附提供条件。(2)电刷的振动: 电刷的振动将使电刷上电流分配不平衡,促使换向变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