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防治法试题带答案_第1页
传染病防治法试题带答案_第2页
传染病防治法试题带答案_第3页
传染病防治法试题带答案_第4页
传染病防治法试题带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传染病防治法培训试题姓名: 单位: 得分: 一、概念(20分)1、?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指根据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发布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管理 的传染病诊断标准,符合传染病病人和疑似传染病病人诊断标准的人2、?流行病学调查:指对人群中疾病或者健康状况的分布及其决定因素进行调查研究,提出疾病预防控制措施及保健对策。3、?医源性感染:指在医学服务中,因病原体传播引起的感染。4、?疫区:指传染病在人群中暴发、流行,其病原体向周围播散时所能波及的地区。5、消毒:指用化学、物理、生物的方法杀灭或者消除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二、填空题(20分)1、新的传染病防治法已于 2004 年8 月包 日

2、经全国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H一次会议通过,于 2004 年12月J 日开始实施。2、国家对传染病防治实行预防为主的方针,防治 结合, 分类 管理,依靠 科学 ,依靠 群众 。3、传染病分为 甲 类乙类和 丙 类,其中甲类N种,乙类N5种,丙类 11 种。4、对乙类传染病中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炭疽中的肺炭疽和 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采取本法所称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5、医疗机构承担与医疗救治有关的传染病防治工作和责任区域内传染病预防 工作。6、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机构应当定期对其工作人员进行传染病防治知识、技能的培训。7、医疗机构必须严格执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管理制度、操作规

3、范,防止传染病的 医源性 感染和 医院 感染。8、医疗机构应当实行传染病预检 、 分诊 制度;对传染病病人、疑似传染病病人应当引导至相对隔离的分诊点进行初诊。9、国家实行有计划的预防接种制度。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根据传染病预防、控制的需要,制定传染病预防接种规划并组织实施。10、艾滋病主要的传播途径包括:性接触传播 、血液传播和 母婴传播 。三、简答题(60 分)1、 ? 甲乙丙传染病包括那些病种?甲类传染病是指:鼠疫 、霍乱。乙类传染病是指: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

4、炎、登革热、炭疽、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鲁氏菌病、淋病、梅毒、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丙类传染病是指: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黑热病、包虫病、丝虫病,除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手足口病。2、 ? 医疗机构发现甲类传染病时,应当采取措施是什么?(一)对病人、病原携带者,予以隔离治疗,隔离期限根据医学检查结果确定;(二)对疑似病人,确诊前在指定场所单独隔离治疗;(三)对医疗机构内的病人、病原携带者、疑似病人的密切接触者,在

5、指定场所进行医学观察和采取其他必要的预防措施。拒绝隔离治疗或者隔离期未满擅自脱离隔离治疗的,可以由公安机关协助医疗机构采取强制隔离治疗措施。3、 ? 传染病暴发、流行时,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采取紧急措施是什么?传染病暴发、流行时,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立即组织力量,按照预防、控制预案进行防治,切断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必要时,报经上一级人民政府决定,可以采取下列紧急措施并予以公告:(一)限制或者停止集市、影剧院演出或者其他人群聚集的活动;(二)停工、停业、停课;(三)封闭或者封存被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公共饮用水源、食品以及相关物品;(四)控制或者扑杀染疫野生动物、家畜家禽;(五)封闭可能造成传染病

6、扩散的场所。上级人民政府接到下级人民政府关于采取前款所列紧急措施的报告时,应当即时作出决定。紧急措施的解除,由原决定机关决定并宣布。4、 ? 山东省计划免疫程序中的“七苗”防“九病”分别指什么?“七苗”是指卡介苗、乙肝疫苗、麻疹疫苗、脊灰疫苗、百白破疫苗、流脑疫苗和乙脑疫苗。“九病”是指各疫苗相对应的结核、乙肝、麻疹、脊灰、百日咳、白喉、破伤风、流脑和乙脑。5、 ? 医院感染和医源性感染有哪些不同?医院感染:指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者入院时已处于潜伏期的感染。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也属医院感染。医源性感

7、染是指在医学服务中,因病原体传播引起的感染。医源性感染是医院内感染的一部分, 指在医院实施手术、治疗、 诊断、 预防等技术措施( 如静脉内插管、导尿管、注射针剂、输血、吸入疗法、烧伤治疗等过程中), 滥用抗生素以及应用免疫制剂等而引起的感染。引起此类感染常见的微生物有葡萄球菌、变形杆菌、绿脓杆菌等。6、什么叫传染病暴发?什么叫传染病流行?传染病暴发是指某地区某病在短时间内(一般以小时、天、 周或月计算)发病数突然增多的现象。传染病流行是指某种传染病在某一地区,发病率显着超过历年(散发发病)水平时(一般为前三年平均发病率的310倍)称流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知识竞赛试题一、选择题(将正确

8、答案在答题卡上涂黑)1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是由(C )修订的。A.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B.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C.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2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开始施行日期(B )。A 1989年 2 月 21 日B 2004年 12月 1 日C 1989年 3 月 21 日3国家对传染病防治实行(C )为主的方针。A.治疗B.控制C.预防4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管理的传染病可分(B )。A.甲类、乙类 B.甲类、乙类、丙类C. A类、B类5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属于(B )类传染病。A

9、.甲类B.乙类C.丙类6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法定传染病有()种。A 35 B. 37 C. 407.流行性感冒属于(C)传染病。A.甲类B.乙类C.丙类8下列属于乙类传染病的是(C )A.鼠疫、霍乱B.艾滋病、麻风病C.肺结核、百日咳9领导传染病防治工作,制定传染病防治规划并组织实施是由(B )进行。A.各级各类卫生防疫机构B、县级以上人民政府C.各级各类医疗保健机构10(C )必须接受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机构有关传染病的调查、检验、采集样本、隔离治疗等预防、控制措施,如实提供有关情况。A.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B.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居住人员C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一切单位和个人1

10、1 ( )在治愈或者在排除传染病嫌疑前,不得从事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禁止从事的易使该传染病扩散的工作。A.传染病病人B.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和疑似传染病病人C.疑似传染病病人12、(C )对传染病的发生、流行以及影响其发生、流行的因素,进行监测。A、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B、省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C、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13医疗机构应当确定专门的部门或者人员,承担(B )的传染病预防工作。A.本单位B.责任区域 C.本单位和责任区域14、(A )的单位,应当符合国家规定的条件和技术标准,严格监督管理,严防传染病病原体的实验室感染和病原微生物的扩散。A、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机

11、构实验室和从事病原微生物实验B、医疗机构实验室 C 、从事病原微生物实验15.供水单位供应的饮用水必须符合(B)规定的卫生标准和卫生规范。A.国际B.国家C.地方16对传染病菌种、毒种和传染病检测样本的(B )实行分类管理,建立健全严格的管理制度。A.采集、运输B.采集、保藏、携带、运输和使用 C.保藏、使用17、对可能导致甲类传染病传播以及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菌种、毒种和传染病检测样本,确需采集、保藏、携带、运输和使用的须经(A )以上人民政府批准。A、 省级B 、 市级C 县级18 对被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污水、污物、 场所和物品,有关单位和个人必须()A.进行严密消毒后处理B .按照疾

12、病预防控制机构提出的卫生要求进行处理C 在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指导下或者按照其提出的卫生要求,进行严格消毒处理19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时,应当及时向(C)报告。A.政府卫生部门 B.公安部门C 附近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或者医疗机构20执行职务的人员发现法定的传染病疫情或者发现其他传染病暴发、流行以及突发原因不明的传染病时,必须()。A.按照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时限向当地卫生防疫机构报告疫情B.按照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时限向当地政府报告疫情C.按照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的规定,立即对病人进行观察治疗,并报告附近医院21对甲类传染病病人和病原携带者,予以()A.根据病情采

13、取必要的治疗B.采取必要的治疗和控制传播措施C 隔离治疗22、医疗机构对本单位内被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场所、物品以及医疗废物,必须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实施()。A、无害化处理 B 、消毒 C 、消毒和无害化处理23同人畜共患传染病有关的动物传染病的防治管理工作,由()负责。A.各级政府B.县级以上政府农业、林业行政部门及其他有关部门C.各级政府卫生防疫机构24国家开展预防传染病的健康教育。(C )应当无偿开展传染病防治和公共卫生教育 的公益宣传。A、卫生行政部门 B、电视台C、新闻媒体25、采供血机构、生物制品生产单位必须严格执行国家有关规定,保证()的质量。禁止非法采集血液或者组织他人出卖血液

14、。A、血液、血液制品B、血浆、血液制品 C、血液制品26、医疗机构应当实行传染病预检、分诊制度;对传染病病人、疑似传染病病人,应当引导至相对隔离的(A )进行初诊。医疗机构不具备相应救治能力的,应当将患者及其病历记录复印件一并转至具备相应救治能力的医疗机构。A、 分诊点B 、诊疗室C 、专科门诊27“非典”主要通过()途径传播。A.近距离空气飞沫B.食用不洁食品C.蚊虫叮咬28甲、乙类传染病暴发、流行时,()报经上一级政府决定,可以宣布疫区。A,县级以上地方政府 B.市级以上地方政府C.省政府29标志着我国突发卫生事件应急处理工作纳入法制化轨道,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机制进一步完善的是()

15、A.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B.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C.民法30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共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共健康的事件是()A.食物中毒B.突发公共卫生事件C.传染病事件31负责组织突发事件调查、控制和医疗救治工作的是(A)。A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B.市级以上人民政府主管部门C.县级人民政府32突发事件应急工作,应遵循(C )为主,常备不懈的方针。A.救治 B.诊断C.预防33.突发事件发生后,国务院设立全国应急处理指挥部,由国务院和(B)有关部门组成。A.法院 B.各级政府C.军队34有关部门、

16、医疗卫生机构应对传染病做到(C )、切断传播途径、防止扩散。早发现早治疗早隔离早报告A. B.C.35、为防止甲类传染病通过交通工具及其乘运的人员、物资传播,可以实施交通卫生检疫。具体办法由(C )制订。A、地方政府 B省级政府 C国务院36、传染病暴发、流行时,根据控制疫情的需要,有权在本行政区域内紧急调集人员或者调用储备物资的是(A )A、 县级以上政府B 市级以上政府C 、省级以上政府37对突发原因不明的传染病需要采取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所称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的,由(B )予以公布、实施。A.国务院卫生彳T政部门B.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及时报经国务院批准后C.省级卫生行政部门

17、及时报经国务院批准后38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未依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条例规定履行报告职责,对突发事件隐瞒、缓报、谎报或授意他人隐瞒、缓报、谎报的对行政主要领导人及其卫生行政主管部门主要负责人依法给予(B )。A.开除的行政处分B.追究刑事责任C.降级或撤职的行应急报告制度政处分39国务院卫生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向社会发布突发事件信息,这种制度是(C )A.应急报告制度 B.举报制度 C.信息发布制度40、疫区封锁的解除,由(C )决定并宣布。A国务院 B 、省政府 C 、原决定机关41、必要时可对传染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尸体进行解剖查验的机构是(B)。A.医疗机构B.疾病预防控

18、制机构C.以上两个机构均有权42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可以决定对本行政区域的甲类传染病疫区可(C )。A.只许出不许进 B,只许进不许出C.实施封锁43紧急措施的解除应由(C )决定并宣布。A.任何人B.任何机关C.原决定机关44、应当将尸体立即进行卫生处理,就近火化的传染病是(C )。A、甲类传染病死亡的B 、炭疽死亡的C两者都是45、(A )应当完善有关制度,方便单位和个人参与传染病的宣传教育、疫情报告、志愿服务和捐赠活动。A、 各级人民政府B 、市级人民政府C 、省级人民政府46、对乙类传染病中的(B ),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A、传染性非典型肺炎、B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炭疽

19、中的肺炭疽和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 C 炭疽中的肺炭疽和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47、医疗机构应当按照规定对使用的医疗器械进行消毒;对按照规定一次使用的医疗器具,应当在使用后予以(A )。A、销毁B、消毒 C 两者都是48、目前,引起亚洲及扩散到欧洲的禽流感是由下面哪种甲型流感病毒感染的( B )。A、 H5N1B 、 H7N7C 、 H9N249、国家免疫规划项目的预防接种实行免费。当前,国家实行有计划预防接种的病种有 ( B )、麻疹、白喉、百日咳、破伤风和肺结核。A、脊髓灰质炎、甲型肝炎B、脊髓灰质炎、乙型肝炎 C、乙型肝炎、甲型肝炎50、对传染病防治重大事项的处理由()负责。A、 各级政府卫

20、生行政部门B 、市级以上政府卫生行政部门C 、省级以上政府卫生行政部门51、经检验,属于被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食品,应当予以()。A、封存 B、消毒 C、销毁52、卫生行政部门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时,应当不少于()。A、 1 人 B 、 2 人 C 、 3 人53、在国家确认的自然疫源地兴建水利、交通、旅游、能源等大型建设项目竣工后,对可能发生的传染病的监测机构为(C )。A、医疗机构 B、卫生监督机构 C、疾病预防控制机构54、生产用于传染病防治的消毒产品的单位和生产用于传染病防治的消毒产品,应当经( C )审批。A、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B 、市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C 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55、

21、( A )按照本级政府职责负责本行政区域内传染病预防、控制、监督工作的日常经费。A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B、市级以上人民政府 C、省级以上人民政府56、 对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机构的传染病防治工作进行监督检查由( A ) 履行。A、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B、市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 C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57、对从事传染病预防、医疗、科研、教学、现场处理疫情的人员,以及在生产、工作中接触传染病病原体的其他人员,有关单位应当采取有效的(C )。A、 卫生防护措施B 、医疗保健措施C 、 两者都是58、单位和个人违反传染病防治法规定,导致传染病传播、流行,给他人人身、财产造成损害的,应当依法承担(B )

22、。A赔偿责任 R民事责任C、刑事责任59、对疑似甲类传染病病人,在明确诊断前应(C )。A.置之不理B.在家中FB离C.在指定场所单独隔离治疗60、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根据传染病发生、流行趋势的预测,及时发出传染病(C ),根据情况予以公布。A 、 预报 B 、警告C 、预警61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对违反了有关规定的最高可处(C ) 以下的罚款。A 1 万元以下B 5 万元以下C 10 万元以下62、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接到甲类、乙类传染病疫情报告或者发现传染病暴发、流行时,应当立即报告当地卫生行政部门,由当地卫生行政部门立即报告当地政府,同时报告( C )。

23、A、上级卫生行政部门 B、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C、两者都是63 、( A )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制定传染病预防、控制预案,报上一级人民政府备案。A、县级 B 、市级 C 、省级64 、传染病暴发流行时,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立即组织力量进行防治,(B)。A.将病人从流行地区转移到未出现疫情地区B.切断传染病的传播途径C.把易感人群转移65 、传染病暴发、流行时,对疫点、疫区(C )。A.不消毒B.简单消毒 C.进行卫生处理66、卫生行政部门及有关单位因违法实施行政管理或者预防控制措施,侵犯单位和 个人合法权益的,有关单位和个人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 C )。A 、要求赔偿 B刑事诉讼C提起诉讼

24、67 、( C )应当定期对其工作人员进行传染病防治知识、技能的培训。A、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B、医疗机构 G两者都是68、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故意泄露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疑似传染病病人、密切接触者涉及个人隐私的有关信息、资料,构成犯罪的,应予以 (B )A、依法给予降级、撤职、开除的处分 B、依法追究刑事责任C、责令限期改正,通报批评,给予警告69、对艾滋病病毒易感的人群是 C。A、静脉吸毒者 B、性乱者 C、每个人二、判断题(将正确的在答题卡上涂黑,错误的不涂)71 .人与动物共同罹患的传染病,称人畜共患传染病(V )72 .传染病暴发流行时,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可以采取停工、停业、停课的紧急措

25、施。(A )73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发现传染病疫情时,应当及时向同级人民政府卫生 行政部门通报。(74 .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可以决定对甲类传染病疫区实施封锁。( A )75 .患鼠疫、霍乱和炭疽死亡的,死者的尸体可交予其亲属处理。()76 .铁路、交通、民航部门必须优先运送处理疫情的人员、防治药品和器械。(A77 .医疗机构应当实行传染病预检、分诊制度。(A )78 .用于传染病防治的消毒产品不符合国家卫生标准和卫生规范的,县级以上政府 卫生行政部门可以处以罚款。()79 .拒绝对被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污水、污物、场所和物品消毒处理的,由当地卫 生行政部门或者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进行强制

26、消毒处理。(A)80 .公布传染病疫情信息应当及时、准确。( A81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未依照传染病防治法有关规定履行传染病防治和 保障职责的,造成传染病传播、流行或者其他严重后果的,构成犯罪的,对责任人员可 依法追究刑事责任。(A)82 .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时,应当及时向附近的卫 生行政部门或者医疗机构报告。()83 .传染病暴发流行时,县级以上政府可临时征用房屋、交通工具。(A)84 .传染病暴发流行时,县级以上各级政府有权在本行政区内,调集各级各类医疗 保健人员、卫生防疫人员参加疫情控制工作。(A)85 .医疗机构必须严格执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管理制

27、度、操作规范,防止 传染病的医源性感染和医院感染。( A86医疗机构在必要时可按照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的规定,对传染病病人尸体进行解剖查验,并应当告知死者家属。()87对于确需采集、保藏、携带、运输和使用可能导致甲类传染病传播的以及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菌种、毒种和传染病检测样本,需经各级卫生行政部门批准。()88各级政府领导传染病防治工作,由卫生行政部门制定传染病防治规划,并组织实施。(A)89、国家加强基层传染病防治体系建设,扶持贫困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的传染病防治工作。(A)90、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机构使用血液和血液制品,必须遵守国家有关规定,防止因输入血液、使用血液制品引起经血液传播

28、疾病的发生。(A)91传染病暴发、流行时,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行政部门可以向社会公本行政区域内的传染病疫情信息。()92甲类传染病的宣布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决定。(A)93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传染病防治及其监督管理工作。(A94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有计划的建设和改造公共卫生设施,改善饮用水卫生条件,对污水、污物、粪便进行处置。()95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可以根据情况,增加或者减少甲类传染病病种。(96结核病属于乙类传染病。(A)97传染病防治中有关食品、药品、血液、水、医疗废物和病原微生物的管理以及国境卫生检疫,分别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98国家对传染病防治实行预防为

29、主的方针,防治结合,分类管理。() A99对所有乙类、丙类传染病病人,根据病情,采取必要的治疗和控制传播措施。(A)100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对已经发生甲类传染病病例的场所实施隔离措施。(A一、填空题:每小题2 分1 、规范处方管理的目的是提高处方质量,促进 合理用药?,保障医疗安全2、处方管理办法适用于与处方开具3、 处方是指由注册 的 执业医师凭证的医疗文书。、 调剂 、 保管 相关的医疗机构及其人员。和 执业助理医师在诊疗活动中为患者开具的,并作为患者用药4、医师开具处方和药师调剂处方应当遵循安全、有效经济的原则。5、开具西、中成药处方,每一种药品应当另起一行,每张处方不得超过5 种 药品。

30、6、中药饮片处方的书写,调剂、煎煮的特殊要求注明在药品右上方,对饮片的产地、炮制有特殊要求的,应当在药品名称之前写明 。7、药品用法用量应当按照药品说明书规定的常规用法用量使用,特殊情况需要超剂量使用时,应当注明原因并签字。8、开具处方后的空白处应划一斜线以示处方完毕。9、处方医师的签名式样和 专用签章应当与院内药学部门留样备查的式样相一致,不得任意改动,否则应当重新登记留样备案。10 、处方开具当日有效。特殊情况需延长,应由开方医师注明有效期限,但最长不得超过3 天 。11、处方一般不得超过7日 用量,急诊处方一般不得超过3 日 用量,特殊管理药品按国家相关规定。12 、门(急)诊患者开具的

31、麻醉、一类精神药品注射剂,每张处方为一次常用量;控缓释制剂,每张处方不得超过7 日常用量;其他剂型,每张处方不得超过3 日 常用量。13 、第二类精神药品一般每张处方不得超过7 日 常用量;对于慢性病或某些特殊情况的患者,处方用量可以适当延长,医师应当注明理由。14 、为门(急)诊癌症疼痛患者和中、重度慢性疼痛患者开具的麻醉、一类精神药品注射剂,每张处方不得超过3 日 常用量;控缓释制剂,每张处方不得超过15 日常用量;其他剂型,每张处方不得超过7 日 常用量。15 、为住院患者开具的麻醉、一类精神药品处方应当逐日 开具,每张处方为一日 常用量。16 、 盐酸二氢埃托啡处方为一次常用量, 仅限

32、于 二级以上医院内使用;盐酸哌替啶处方为一次常用量,仅限于医疗机构使用。17 、药师应当凭医师处方调剂处方 药品,非经医师处方不得调剂。18 、 药师调剂时应当认真逐项检查处方前记 、 正文 和 后记 书写是否清晰、完整, 并确认处方的合法性 。19 、药师调剂处方时的“ 四查 ” 为 查处方、查药品、查配伍禁忌、查用药合理性。20 、 药师调剂处方时的“十对 ”为对科别、姓名 、年龄、药名 、 剂型、 规格、数量、药品性状、用法用量、临床诊断。21 、药师在完成处方调剂后,应当在处方上签名 或者加盖专用签章。22、除麻醉、精神、医疗用毒性药品和儿科处方外,医疗机构不得限制门诊就诊人员持处方到

33、药品零售企业购药。23、医疗机构应对处方实施动态监测及超常预警,登记并通报不合理处方。24、医疗机构对出现超常处方3 次 以上且无正当理由的医师提出警告,限制其处方权;限制处方权后,仍连续2 次 以上出现超常处方且无正当理由的,取消其处方权。25、除治疗需要外,医师不得开具麻醉、精神、医疗用毒性和放射性药品处方。26、普通处方、急诊处方、儿科处方保存期限为1 年,医疗用毒性、二类精神药品处方保存为2 年,麻醉和一类精神药品处方保存期限为3 年。27、处方管理办法施行时间为2007 年 5 月 1 日。28、处方内容包括:前记、正文、后记三部分。29、麻醉、一类精神药品处方的前记还应当包括患者身

34、份证 编号,代办人姓名、身份证 编号。30、处方印刷用纸颜色,普通处方为白色 ,急诊处方为淡黄色,儿科处方为淡绿色,麻醉、一类精神药品处方为淡红色,二类精神药品处方为白色 。二、判断是非题:(每小题1.5分,请在题后括号内,对的打 “M”错的打“X)”1、处方不包括医疗机构病区用药医嘱单。(X )2、处方药应当凭医师处方销售、调剂和使用。(V )3、处方标准和处方格式可由医疗机构自行制定。(X )4、每张处方限于一名患者的用药,患者一般情况、临床诊断应填写清晰、完整。(V )5、处方书写应字迹清楚,不得涂改;如需修改,应在修改处签名并注明修改日期。(,)6、药品名称应当使用规范的中文名称书写,没有中文名称的可以使用规范的英文名称书写。(V )7、医疗机构或者医师、药师可以自行编制药品缩写名称或者使用代号。(X)8、药品用法不得使用遵医嘱“、自用”等含糊不清字句。(,)9、西药和中成药及中药饮片可以分别开具处方,也可以开具一张处方。(X)10、患者年龄应当填写实足年龄,新生儿、婴幼儿写日、月龄,必要时要注明体重。(,)11、处方开具时,除特殊情况外,应当注明临床诊断。(V)12、药品剂量与数量用阿拉伯数字书写,剂量应当使用法定剂量单位。(V)13 、 经注册的执业助理医师在医疗机构开具的处方,应当经所在执业地点执业医师签名或加盖专用签章后方有效。(V)14、医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