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遥感原理试题三答案要点一、名词解释(20分)1、多波段遥感:探测波段在可见光与近红外波段范围内,再分为若干窄波段来探测目标。2、维恩位移定律:黑体辐射光谱中最强辐射的波长与黑体的绝对温度成反比。黑体的温度越高,其曲线的峰顶就越往左移,即往短波方向移动。3、瑞利散射与米氏散射:前者是指当大气中的粒子直径比波长小得多的时候所发生的大气散射现象。后者是指气中的粒子直径与波长相当时发生的散射现象。4、大气窗口;太阳辐射通过大气时,要发生反射、散射、吸收,从而使辐射强度发生衰减。对传感器而言,某些波段里大气的投射率高,成为遥感的重要探测波段,这些波段就是大气窗口。5、多源信息复合:遥感信息图遥感信息,以
2、及遥感信息与非遥感信息的复合。6、空间分辨率与波谱分辨率:像元多代表的地面范围的大小。后者是传感器在接收目标地物辐射的波谱时,能分辨的最小波长间隔。7、辐射畸变与辐射校正:图像像元上的亮度直接反映了目标地物的光谱反射率的差异,但也受到其他严肃的影响而发生改变,这一改变的部分就是需要校正的部分,称为辐射畸变。通过简便的方法,去掉程辐射,使图像的质量得到改善,称为辐射校正。8平滑与锐化;图像中某些亮度变化过大的区域,或出现不该有的亮点时,采取的一种减小变化,使亮度平缓或去掉不必要的燥声”点,有均值平滑和中值滤波两种。锐化是为了突出图像的边缘、线状目标或某些亮度变化大的部分。9、多光谱变换;通过函数
3、变换,达到保留主要信息,降低数据量;增强或提取有用信息的目的。本质是对遥感图像实行线形变换,使多光谱空间的坐标系按照一定的规律进行旋转。10、监督分类:包括利用训练样本建立判别函数的学习”过程和把待分像元代入判别函数进行判别的过程。二、填空题(10分)1、1999年,我国第一颗地球资源遥感卫星(中巴地球资源卫星)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2、陆地卫星的轨道是太阳同步轨道-轨道,其图像覆盖范围约为185-185平方公里。SPOT卫星较之陆地卫星,其最大优势是最高空间分辨率达到W*。3、热红外影像上的阴影是目标地物与背景之间辐射差异造成的,可分为暖阴影和冷阴影两种。4、TM影像为专题制图仪获取的
4、图像。其在光谱分辨率、辐射分辨率、空间分辨率方面都比MSS图像有较大改进。5、遥感图像解译专家系统由三大部分组成,即图像处理和特征提取子系统、解译知识获取子系统、狭义的遥感图像解译专家系统。6、全球定位系统在3s技术中的作用突出地表现在两个方面,即精确的定位能力和准确定时及测速能力。7、固体自扫描是用固定的探测元件,通过遥感平台的运动对目标地物进行扫描的一种成像方式。目前常用的探测元件是CCD,它是一种用电荷量表示信号大小,用耦合方式传输信号的探测元件。三、问答题(40分)1、微波遥感的特点有哪些?(1)全天候、全天时工作(2)对某些地物有特殊的波谱特征(3)对冰、雪、森林、土壤等有一定的穿透
5、能力(4)对海洋遥感有特殊意义(5)分辨率较低,但特性明显2、遥感影像变形的主要原因是什么?(1)遥感平台位置和运动状态变化的影响(2)地形起伏的影响(3)地球表面曲率的影响(4)大气折射的影响(5)地球自转的影响3、遥感影像地图的主要特点是什么?(1)丰富的信息量(2)直观性强(3)具有一定的数学基础(4)现实性强4、遥感图像计算机分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1)未充分利用遥感图像提供的多种信息四、(2)提高图像分类精度受到限制1)气状况的影响2)垫面的影响3)他因素的影响5、简要回答计算机辅助遥感制图的基本过程。4)遥感影像信息选取与数字化5)地理基础底图的选取与数字化6)遥感影像几何纠
6、正与图像处理7)遥感影像镶嵌与地理基础底图拼接8)地理地图与遥感影像的复合9)符号注记层的生成10) 影像地图图面配置11) 影像地图的制作与印刷四、论述题(30分)1、试述遥感目视解译的方法与基本步骤。要点:直接判读法;对比分析法;信息复合法;综合推理法;地理相关分析法。程序:准备工作阶段;初步解译与判读区的野外考察;室内详细判读;野外验证与补判;成果的转绘与制图。2、试述计算机解译的主要技术发展趋势。要点:抽取遥感图像多种特征并综合利用;逐步完成GIS各种专题数据库的建设。利用GIS数据减少自动解译中的不确定性;建立适应于遥感图像自动解译的专家系统,提高自动解译的灵活性;模式识别和专家系统
7、的结合;计算机解译新方法的应用。遥感原理试题四答案要点一、解释以下几组概念(20分)1、遥感与遥感技术系统:遥远地感知;目标地物的电磁波,信息获取,信息接受,信息处理,信息应用。2、动遥感与被动遥感:前者是探测器主动发射电磁波并接受信息。后者是被动接受目标地物的电磁波。3、磁波与电磁波谱:电磁振动的传播;按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的波长排列。4、直摄影与倾斜摄影:摄影机主光轴与地面垂直;摄影机主光轴偏离垂线。5、光机扫描成像与固体自扫描成像6、空间分辨率与波谱分辨率:像元多代表的地面范围的大小。后者是传感器在接收目标地物辐射的波谱时,能分辨的最小波长间隔。7、辐射畸变与辐射校正:图像像元上的亮度直
8、接反映了目标地物的光谱反射率的差异,但也受到其他严肃的影响而发生改变,这一改变的部分就是需要校正的部分,称为辐射畸变。通过简便的方法,去掉程辐射,使图像的质量得到改善,称为辐射校正。&平滑与锐化:图像中某些亮度变化过大的区域,或出现不该有的亮点时,采取的一种减小变化,使亮度平缓或去掉不必要的“燥声”点,有均值平滑和中值滤波两种。锐化是为了突出图像的边缘、线状目标或某些亮度变化大的部分。9、影像变形与几何校正:各种原因造成的几何位置变化。10、监督分类与非监督分类:包括利用训练样本建立判别函数的“学习”过程和把待分像元代入判别函数进行判别的过程。二、填空题(10分)1、按照传感器的工作波
9、段分类,遥感可以分为紫外遥感、可见光遥感、红外遥感、微波遥感、多波段遥感2、散射现象的实质是电磁波在传输总遇到大气微粒而产生的一种衍射现象。这种现象只有当大气中的分子或其他威力的直径小于或相当于辐射波长时才会发生。大气散射的三种情况是瑞利散射、米氏散射、无选择性散射3、 Landsat的轨道是太阳同步轨道,SPOT卫星较之陆地卫星,其最大优势是最高空间分辨率达到10米。三、问答题(40分)2、遥感的特点是什么?大面积同步观测;时效性数据的综合性;经济性;局限性3、遥感影像地图的主要特点是什么?丰富的信息量;直观性强;具有一定的数学基础;现实性强4、中心投影与垂直投影的区别是什么?投影距离的影响
10、;投影面倾斜的影响;地形起伏的影响。5、计算机图像分类的两种主要方法是什么?监督分类;非监督分类四、论述题(30分)1、试述遥感目视解译的方法与基本步骤。要点:直接判读法;对比分析法;信息复合法;综合推理法;地理相关分析法。程序:准备工作阶段;初步解译与判读区的野外考察;室内详细判读;野外验证与补判;成果的转绘与制图。2、试述数字图像增强的主要方法。对比度变换;空间滤波;彩色变换;图像运算;多光谱变换。遥感原理试题五答案要点一、名词解释:(20分)二、填空题:(10分)1、引起辐射畸变的原因有两个,即仪器本身的误差和大气的影响。2、大气对辐射散射后,有相当一部分散射光直接进入传感器,这部分辐射
11、称为程辐身寸。3、大气影响的粗略校正指通过比较简便的方法去掉程辐射度。其主要方法有W直方图最小值去除法、回归法。4、遥感影像变形的主要因素有平台的位置、地形的起伏、地表的曲率、大气的折射、地球的自转。三、问答题(40分)3、谈你对遥感影像解译标志的理解。直接解译标志:形状、颜色、图形、纹理、大小、阴影;间接解译标志:相关关系。4、感图像计算机分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没有充分利用遥感图像的多种特征;提高分类精度受到多种因素的限制。5、何谓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简要回答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与作用遥感提供数据源;地理信息系统为分析的工具;全球定位系统是数据采集四、论述题(30分)2、简
12、述遥感制图的基本过程1遥感图像的选择2遥感图像的几何教正与图像的处理3图像的解译4地理基础底图的编制5遥感解译图形与地理基础地图的复合6地图的输出与制版印刷。遥感原理试题六答案要点一、名词解释(20分)1、探测波段在可见光与近红外波段范围内,再分为若干窄波段来探测目标。后者是指气中的2、瑞利散射与米氏散射:前者是指当大气中的粒子直径比波长小得多的时候所发生的大气散射现象。粒子直径与波长相当时发生的散射现象。3、多源信息复合:遥感信息图遥感信息,以及遥感信息与非遥感信息的复合4、空间分辨率与波谱分辨率:像元多代表的地面范围的大小。后者是传感器在接收目标地物辐射的波谱时,能分辨的最小波长间隔。5、
13、辐射畸变与辐射校正:图像像元上的亮度直接反映了目标地物的光谱反射率的差异,但也受到其他严肃的影响而发生改变,这一改变的部分就是需要校正的部分,称为辐射畸变。通过简便的方法,去掉程辐射,使图像的质量得到改善,称为辐射校正。6、多光谱变换:通过函数变换,达到保留主要信息,降低数据量;增强或提取有用信息的目的。本质是对遥感图像实行线形变换,使多光谱空间的坐标系按照一定的规律进行旋转。7、监督分类:包括利用训练样本建立判别函数的“学习”过程和把待分像元代入判别函数进行判别的过程8遥感与遥感技术系统:遥远地感知;目标地物的电磁波,信息获取,信息接受,信息处理,信息应用9、主动遥感与被动遥感:前者是探测器
14、主动发射电磁波并接受信息。后者是被动接受目标地物的电磁波10、 电磁波与电磁波谱:电磁振动的传播;按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的波长排列。二、填空题(10分)1、 1978年以后,气象卫星进入了第三个发展阶段,主要以NOAA系列为代表。我国的气象卫星发展较晚。“风云一号"气象卫星是中国于1988年9月7日发射的第一颗环境遥感卫星。2、1991年,我国第一颗地球资源遥感卫星(中巴地球资源卫星)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3、陆地卫星的轨道是太阳同步轨道,其图像覆盖范围约为185*185。SPOT卫星较之陆地卫星,其最大优势是最高空间分辨率达到10米。4、热红外影像上的阴影是目标地物与背景之间
15、辐射差异造成的,可分为热阴影和冷阴影两种。5、TM影像为专题制图仪获取的图像。其在光谱分辨率、辐射分辨率、空间分辨率方面都比MSS图像有较大改进。三、问答题(40分)1、简述遥感技术系统的组成。目标地物的电磁波,信息获取,信息接受,信息处理,信息应用。2、遥感影像变形的主要原因是什么?a)遥感平台位置和运动状态变化的影响b)地形起伏的影响c)地球表面曲率的影响d)大气折射的影响e)地球自转的影响3、遥感影像地图的主要特点是什么?a)丰富的信息量b)直观11强c)具有一定的数学基础d)现实性强4、遥感图像计算机分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a)未充分利用遥感图像提供的多种信息b)提高图像分类精度受
16、到限制大气状况的影响下垫面的影响其他因素的影响5、简要回答计算机辅助遥感制图的基本过程a)遥感影像信息选取与数字化b)地理基础底图的选取与数字化c)遥感影像几何纠正与图像处理d)遥感影像镶嵌与地理基础底图拼接e)地理地图与遥感影像的复合f)符号注记层的生成g)影像地图图面配置h)影像地图的制作与印刷四、论述题(30分)1、试述遥感目视解译的方法与基本步骤。要点:直接判读法;对比分析法;信息复合法;综合推理法;地理相关分析法。程序:准备工作阶段;初步解译与判读区的野外考察;室内详细判读;野外验证与补判;成果的转绘与制图。2、试述计算机解译的主要技术发展趋势。要点:抽取遥感图像多种特征并综合利用;
17、逐步完成GIS各种专题数据库的建设。利用GIS数据减少自动解译中的不确定性;建立适应于遥感图像自动解译的专家系统,提高自动解译的灵活性;模式识别和专家系统的结合;计算机解译新方法的应用。遥感原理试题七答案要点一、名词解释:(20分)1、遥感与遥感技术系统:遥远地感知;目标地物的电磁波,信息获取,信息接受,信息处理,信息应用2、空间分辨率与波谱分辨率:像元多代表的地面范围的大小。后者是传感器在接收目标地物辐射的波谱时,能分辨的最小波长间隔。3、影像变形与几何校正:各种原因造成的几何位置变化4、辐射畸变与辐射校正:图像像元上的亮度直接反映了目标地物的光谱反射率的差异,但也受到其他严肃的影响而发生改
18、变,这一改变的部分就是需要校正的部分,称为辐射畸变。通过简便的方法,去掉程辐射,使图像的质量得到改善,称为辐射校正。5、平滑与锐化:图像中某些亮度变化过大的区域,或出现不该有的亮点时,采取的一种减小变化,使亮度平缓或去掉不必要的“燥声”点,有均值平滑和中值滤波两种。锐化是为了突出图像的边缘、线状目标或某些亮度变化大的部分。6、分类与非监督分类:包括利用训练样本建立判别函数的“学习”过程和把待分像元代入判别函数进行判别的过程。7、波段在可见光与近红外波段范围内,再分为若干窄波段来探测目标。8瑞利散射与米氏散射:前者是指当大气中的粒子直径比波长小得多的时候所发生的大气散射现象。后者是指气中的粒子直
19、径与波长相当时发生的散射现象。9、多源信息复合:遥感信息与遥感信息,以及遥感信息与非遥感信息的复合。10、 空间分辨率与波谱分辨率:像元多代表的地面范围的大小。后者是传感器在接收目标地物辐射的波谱时,能分辨的最小波长间隔。二、填空题(10分)1、物体表面状况不同,反射率也不同。物体的反射状况可分为三种,即漫反射、镜面反射、实际地物反射。2、 1978年以后,气象卫星进入了第三个发展阶段,主要以NOAA系列为代表。我国的气象卫星发展较晚。,风云一号气象卫星是中国于1998年9月7日发射的第一颗环境遥感卫星。3、空9年,我国第一颗地球资源遥感卫星(中巴地球资源卫星)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4、
20、陆地卫星的轨道是太阳同步轨道,其图像覆盖范围约为185*185平方公里。SPOT卫星较之陆地卫星,其最大优势是最高空间分辨率达到10米。5、固体自扫描是用固定的探测元件,通过遥感平台的运动对目标地物进行扫描的一种成像方式。目前常用的探测元件是优,它是一种用电荷量表示信号大小,用耦合方式传输信号的探测元件。三、问答题(40分)1、微波遥感的特点有哪些?(5分)(1)全天候、全天时工作(2)对某些地物有特殊的波谱特征(3)对冰、雪、森林、土壤等有一定的穿透能力(4)对海洋遥感有特殊意义(5)分辨率较低,但特性明显2、遥感影像地图的主要特点是什么?(6分)丰富的信息量;直观性强;具有一定的数学基础;
21、现实性强3、遥感影像解译的主要标志是什么?(6分)直接解译标志:形状、颜色、图形、纹理、大小、阴影;间接解译标志:相关关系。4、遥感图像计算机分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6分)没有充分利用遥感图像的多种特征;提高分类精度受到多种因素的限制。5、何谓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简要回答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与作用。遥感提供数据源;地理信息系统为分析的工具;全球定位系统是数据采集。四、论述题(30分)1、试述计算机辅助遥感制图的基本过程。遥感图像的选择遥感图像的几何教正与图像的处理图像的解译地理基础底图的编制遥感解译图形与地理基础地图的复合地图的输出与制版印刷。2、数字图像增强的主要方法有哪些
22、?(6分)对比度变换;空间滤波;彩色变换;图像运算;多光谱变换。遥感原理试题八答案要点一、名词解释:(20分)1、遥感:在不直接接触目标物的情况下,使用特定的探测仪器来接受目标物体的电磁波信息,再经过对信息的传输、加工、处理、判读,从而识别目标物体的技术。2、平台:用来装载传感器的运载工具。3、电磁波:电磁振动在空间的传播。4、电磁辐射:物体向外发射电磁波的过程。5、大气窗口:通常把通过大气而较少被反射、吸收或散射的投射率较高的电磁辐射波段称为大气窗口。6、感光度:感光材料感光快慢程度。7、三基色:三基色中的任何一基色都不能由其他二基色混合而成。8分辨率:在图像上显示出有差别并能加以区分的两物
23、体间的最小间距。9、黑体:能完全吸收入射辐射能量并具有最大发射率的地物。10、亮度系数:在相同的照度条件下,物体表面的亮度与绝对白体理想表面的亮度之比。二、填空题(10分)1、TM影像为专题制图仪获取的图像。其在光谱分辨率、辐射分辨率、空间分辨率方面都比MSS图像有较大改进。2、遥感图像解译专家系统由三大部分组成,即图像处理和特征提取子系统、解译知、狭义的遥感图像解译专家系统。3、全球定位系统在3s技术中的作用突出地表现在两个方面,即精确的定位能力和准确定4、固体自扫描是用固定的探测元件,通过遥感平台的运动对目标地物进行扫描的一种成像方式。目前常用的探测元件是CCD,它是一种用电荷量表示信号大
24、小,用耦合方式传输信号的探测元件。三、简答题:(40分)1、遥感识别地物的原理。根据传感器所接受到的电磁波光谱特征的差异来识别地物。(1)不同地物在不同波段反射率存在差异;同类地物的光谱是相似的,但随着该地物的内在差异而有所变化。2、感根据传感器的工作波段可分为哪几类?(1)紫外遥感;(2)可见光遥感;(3)红外遥感;(4)微波遥感。3、太阳辐射的光谱特性有哪些?(1)太阳辐射光谱曲线与温度为5900k的理想黑体辐射曲线相似;(2)太阳辐射能主要集中在0.3-1.3um,最大辐射强度位于0.47um左右;(3)太阳辐射经过大气层以后,各波段的能量发生不同程度的衰减。4、美国陆地卫星MSS的工作
25、原理。(1)MSS-10.5-0.6um蓝绿光波段。对水体有定的透视力。(2)MSS-20.6-0.7um橙红光波段。对水体的浑浊度等有较的反映。(3)MSS-30.7-0.8um属可见光中地红光和近红外波段。对水体几湿地地反映明显;对植物生长情况有明显的反映。(4)MSS-40.8-1.1um属近红外波段。水陆界线更加明显;对植被的反映与相似,对比性更强。5、气球遥感的特点及局限性。(1)技术简单;(2)安排实验灵活方便;(3)价格低廉;(4)吊舱自由姿态比较稳定;(5)填补了空白。局限性:受地域影响和气像条件限制。四、论述题:(30分)1、试述航空遥感的特点及局限性。(1)空间分辨率高;(
26、2)灵活方便;(3)历史悠久;(4)可作为实验系统;局限性:(1)工作量大;(2)工艺周期长;(3)受天气条件限制大;(4)大气散射的影响2、试述中心投影与垂直投影的区别。(1)投影距离的影响;(2)投影面倾斜:(3)地形起伏的影响。名词解释:(20分)1、通常把电磁波通过大气层时较少被反射、吸收或散射的,透过率较高的波段称为大气窗口。2、与地物有着相同辐射量的相应黑体的绝对温度即地物的亮度温度。3、高光谱遥感:是指利用很多很窄的电磁波波段从感兴趣的物体获取有关数据。4、指传感器在接受目标辐射的波谱时能分辨的最小波长间隔。5、电磁波振幅减少e分之一倍的穿透深度。6、利用遥感平台的前进运动,将一
27、个小孔径的天线安装在平台的测方,以代替大孔径的天线,提高方位分辨力的雷达。7、指像素代表的地面范围的大小,即地面物体能分辨的最小单元。8植物所有叶子的累加面积总和与覆盖地面面积之比。9、遥感影像中近红外波段的反射值减去红光波段的反射值的差与二者之和的比值。10、包括遥感影像相对于地面坐标的配准校正、遥感影像相对于地图投影坐标系统的配准校正,以及不同类型或不同时相的遥感影像之间的几何配准和复合分析,以得到比较精确的结果。二、填空题(10分)1、1999年,我国第一颗地球资源遥感卫星(中巴地球资源卫星)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2、陆地卫星的轨道是太阳同步轨道-轨道,其图像覆盖范围约为185-1
28、85平方公里。SPOT卫星较之陆地卫星,其最大优势是最高空间分辨率达到10米。3、热红外影像上的阴影是目标地物与背景之间辐射差异造成的,可分为暖阴影和冷阴影两种。4、TM影像为专题制图仪获取的图像。其在光谱分辨率、辐射分辨率、空间分辨率方面都比MSS图像有较大改进。5、 遥感图像解译专家系统由三大部分组成,即图像处理和特征提取子系统、解译知识获取子系统、狭义的遥感图像解译专家系统。6、 全球定位系统在3s技术中的作用突出地表现在两个方面,即精确的定位能力和准确定时及测速能力。7、固体自扫描是用固定的探测元件,通过遥感平台的运动对目标地物进行扫描的一种成像方式。目前常用的探测元件是CCD,它是一
29、种用电荷量表示信号大小,用耦合方式传输信号的探测元件。三、问答题(40分)1、NOAA气象卫星属太阳同步轨道,轨道高度800km,倾斜角98°,节点周期102min,重访周期11dAVHRF有5个通道:0.580.68微米0.751.0微米3.553.93微米10. 3-11.3微米探测白天云、地表。探测云、水泥、植被、水。探测火灾、夜间海温。探测海、11. 4-12.4微米陆、云顶温度。探测海、陆、云顶温度。2、热红外像片记录了地物发射热红外线的强度。夜间的热红外航空像片比白天的解译效果要好,黎明前的热红外像片效果最佳,这因为夜间不受太阳辐射的干扰,热红外像片上色调差异主要取决于地
30、物的温度和辐射热红外线的能力。3、TM图像的2、3、4波段的黑白透明正片分别通过蓝、绿、红滤光系统,即可合成标准假彩色图像。在其上,植被显示红色;城镇一般为灰蓝色;水体与河流呈兰色;雪饿云则为白色等。4、 (1)在农业、林业方面的应用;(2) 在地质矿产方面的应用;(3) 在水文、水资源方面的应用。(4) 环境监测: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土地污染以及海洋污染等进行监测。5、 (1)对比度变换;(2) 空间滤波;(3) 彩色变换;(4) 图像运算;(5) 多光谱变换。四、论述题(30分)1、 RSGPSGIS的最后一个单词均含有“S,人们习惯将这三种技术合称为“3S'技术。(1) GIS的
31、功能:数据采集、地理数据管理、空间分析与属性分析、地理信息的可视化表现;(2) GPS的功能:精确的定位能力、准确定时及测速能力;(3) RS的功能:GIS数据库的数据源、利用遥感数字影像获取地面高程,更新GIS中高程数据。2、 (1)抽取遥感图像多种特征并综合利用这些特征进行识别;(2) 逐步完成GIS各种专题数据库的建设,利用GIS数据减少自动解译中的不确定性;(3) 建立适用于遥感图像自动解译的专家系统,提高自动解译的灵活性;(4)模式识别与专家系统相结合;(5)计算机解译新方法的应用遥感原理试题十答案要点一、名词解释:(20分)(4) 遥感:在不直接接触目标物的情况下,使用特定的探测仪
32、器来接受目标物体的电磁波信息,再经过对信息的传输、加工、处理、判读,从而识别目标物体的技术。2、平台:用来装载传感器的运载工具。3、电磁波:电磁振动在空间的传播。4、电磁辐射:物体向外发射电磁波的过程。5、大气窗口:通常把通过大气而较少被反射、吸收或散射的投射率较高的电磁辐射波段称为大气窗口6、感光度:感光材料感光快慢程度。7、三基色:三基色中的任何一基色都不能由其他二基色混合而成。8分辨率:在图像上显示出有差别并能加以区分的两物体间的最小间距。9、黑体:能完全吸收入射辐射能量并具有最大发射率的地物。10、亮度系数:在相同的照度条件下,物体表面的亮度与绝对白体理想表面的亮度之比。二、填空题:(
33、10分)1、 SPOT卫星较之陆地卫星,其最大优势是最高空间分辨率达到10米。2、常用的植被指数有比值植被指数、归一化植被指数和差值植被指数等。3、热红外影像上的阴影是目标地物与背景之间辐射差异造成的,可分为热阴影和冷阴影两种。4、TM影像为专题制图仪获取的图像。其空间分辨率、辐射分辨率、波谱分辨率方面都比MSS图像有较大改进。5、固体自扫描是用固定的探测元件,通过遥感平台的运动对目标地物进行扫描的一种成像方式。目前常用的探测元件是CCD,它是一种用电荷量表示信号大小,用耦合方式传输信号的探测元件。三、简答题:(40分)1、根据传感器所接受到的电磁波光谱特征的差异来识别地物。(1)不同地物在不
34、同波段反射率存在差异;(2)同类地物的光谱是相似的,但随着该地物的内在差异而有所变化。2、 (1)紫外遥感;(2)可见光遥感;(3)红外遥感;微波遥感。3、 (1)太阳辐射光谱曲线与温度为5900k的理想黑体辐射曲线相似;(2)太阳辐射能主要集中在0.3-1.3Um,最大辐射强度位于0.47um左右;(3)太阳辐射经过大气层以后,各波段的能量发生不同程度的衰减。4、 (1)MSS-10.5-0.6um蓝绿光波段。对水体有一定的透视力MSS-20.6-0.7um橙红光波段。对水体的浑浊度等有较好的反映。(3) MSS-30.7-0.8um属可见光中地红光和近红外波段。对水体几湿地地反映明显;对植
35、物生长情况有明显的反映(4) MSS-40.8-1.1um属近红外波段。水陆界线更加明显;对植被的反映与相似,对比性更强。5、(1)技术简单;(2)安排实验灵活方便;(3)价格低廉;(4)吊舱自由姿态比较稳定;(5)填补了空白。局限性:受地域影响和气象条件限制。四、论述题:(30分)1、 (1)空间分辨率高;(2)灵活方便;(3)历史悠久;(4)可作为实验系统;局限性:(1)工作量大;(2)工艺周期长;(3)受天气条件限制大;(4)大气散射的影响2、 (1)投影距离的影响;(2)投影面倾斜:(3)地形起伏的影响。四、遥感原理试题十一答案要点一、名词解释:(20分)1、 亮度系数:在相同的照度条
36、件下,物体表面的亮度与绝对白体理想表面的亮度之比。2、与地物有着相同辐射量的相应黑体的绝对温度即地物的亮度温度。2、 高光谱遥感:是指利用很多很窄的电磁波波段从感兴趣的物体获取有关数据。3、 指传感器在接受目标辐射的波谱时能分辨的最小波长间隔。4、 电磁波振幅减少e分之一倍的穿透深度。5、 利用遥感平台的前进运动,将一个小孔径的天线安装在平台的测方,以代替大孔径的天线,提高方位分辨力的雷达。6、 指像素代表的地面范围的大小,即地面物体能分辨的最小单元。&植物所有叶子的累加面积总和与覆盖地面面积之比。7、 遥感影像中近红外波段的反射值减去红光波段的反射值的差与二者之和的比值。10、 米氏
37、散射:当微粒直径与辐射光的波长差不多时所发生的散射二、填空题(10分)1、热红外影像上的阴影是目标地物与背景之间辐射差异造成的,可分为暖阴影和冷阴影两种。2、TM影像为专题制图仪获取的图像。其在光谱分辨率、辐射分辨率、空间分辨率方面都比MSS图像有较大改进。3、遥感图像解译专家系统由三大部分组成,即图像处理和特征提取子系统、解译知识获取子系统发狭义的遥感图像解译专家系统。4、全球定位系统在3s技术中的作用突出地表现在两个方面,即精确的定位能力和准确定时及测速能力。三、问答题:(40分)1、NOAA气象卫星属太阳同步轨道,轨道高度800km,倾斜角98°,节点周期102min,重访周期
38、11dAVHRF有5个通道:0.580.68微米探测白天云、地表0.751.0微米探测云、水泥、植被、水3.553.93微米10.探测火灾、夜间海温。3-11.3微米探测海、陆、云顶温度。11、 4-12.4微米探测海、陆、云顶温度。2、热红外像片记录了地物发射热红外线的强度。夜间的热红外航空像片比白天的解译效果要好,黎明前的热红外像片效果最佳,这因为夜间不受太阳辐射的干扰,热红外像片上色调差异主要取决于地物的温度和辐射热红外线的能力。3、TM图像的2、3、4波段的黑白透明正片分别通过蓝、绿、红滤光系统,即可合成标准假彩色图像。在其上,植被显示红色;城镇一般为灰蓝色;水体与河流呈兰色;雪饿云则为白色等。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春季建投国电准格尔旗能源有限公司招聘31人(内蒙古)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青海警官职业学院《健康经济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黑龙江职业学院《计算机网络基础》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上海科学技术职业学院《半导体材料分析测试实验》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重庆旅游职业学院《汽车新能源与节能技术》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武汉交通职业学院《半导体物理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阿勒泰职业技术学院《工程项目管理及监理概论》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滨州职业学院《媒介通论》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西南民族大学《中学思想政治课程标准解读与教材分析》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江西中医药大学《传统民居与乡土建筑》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大学生建筑类创业项目
- 医院药品二级库房管理
- 自体输血知识培训课件
- 《无人机操控基础》课件
- 检测糖化白蛋白临床意义
- 2025年湖北省新华书店(集团)限公司招聘(93人)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铍箔及铍合金箔行业行业发展趋势及投资战略研究分析报告
- 女小学生关于月经的课件
- 2024年中考地理专项复习:材料分析题(解析版)
- 应急广播终端安装施工规范
- 以“蛋白质”为主线的单元境脉设计与教学重构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