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专升本《大学语文》模拟试题(20)_第1页
山东省专升本《大学语文》模拟试题(20)_第2页
山东省专升本《大学语文》模拟试题(20)_第3页
山东省专升本《大学语文》模拟试题(20)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山东省普通高等教育专升本统一考试大学语文模拟试题(二十)一、单项选择(本大题共10 小题,每小题1 分,共 10 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 无分。1 王蒙的小说春之声用的主要表现手法是()。A.蒙太奇B.意识流C.黑色幽默D.象征主义答案: B2李斯谏逐客书能够说服秦王收回逐客成命的根本原因是()。A.排比对偶联翩,行文气势充沛 B .论据充分,事实胜于雄辩C.反复正反对比,纳客逐客利害昭彰D .论证切中秦王急于统一天下的心理要害答案: D3同属道家学派的是()。A.孔子和孟子B.荀子和韩非子C.李斯和李密D.老

2、子和庄子答案: D4宋代开豪放词风的词人是()。A.柳永B.李清照C.苏轼D.辛弃疾答案: C5采薇诗中没有表现的思想情感倾向的是()。A.对周天子的愤怒B.对战争的厌恶C.对和平的向往D .思乡的自伤之情答案: A6唐代与白居易一起领导新乐府运动的作家是()。A.柳宗元B.王维C.元稹D.李商隐答案: C7我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是()。A.楚辞 B.诗经 C.古诗源D.古诗十九首答案: B8被誉为" 曲状元 "的元曲作家是()。A.马致远B.关汉卿C.王实甫D.白朴答案: A9以下集子不是鲁迅小说集的是()。A.呐喊B .彷徨C.故事新编D.朝花夕拾答案: D10在我国现

3、代诗歌史上,1921 年出版了新诗集女神的诗人是()。A.闻一多B.胡适C.艾青D.郭沫若答案:D第II卷二、填空题(本大题共 1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1 .我国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 。答案:孔子12 .有"亚圣"之称的 倡导"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的民本思想。 答案:孟子13 .赤壁赋中“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运用了 修辞手法。 答案:互文14 .体现“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创作原则的是 。 答案:诗经15 .鲁迅创作的唯部以青年知识分子恋爱为题材的小说是»。答案:伤逝16 . «是中国第一部叙事历史著作,在历史、文学和

4、语言方面都有很高的成就。 答案:左传17 .余秋雨的洞庭一角选自作者的散文集»。答案:文化苦旅18 .席方平是 聊斋志异的篇目。答案:蒲松龄19 .良辰美景奈何天,!(惊梦)答案:赏心乐事谁家院20 .蜀道之难, ,使人听此调朱颜!(蜀道难)答案:难于上青天三、词语解释题(解释句中加点词的词义。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21 .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马今至矣。市:答案:买22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盈:答案:满23 .其或元庆之父,不免于罪,师镒之诛,不愆 于法。愆:答案:违犯24 .强公室,杜.私门。杜:答案:杜绝25.勾践之困于会稽,而归臣妾.于吴者臣妾

5、:答案:称臣称妾做奴仆26旌其可诛,兹谓僭 。僭:答案:过失27鲍叔不以我为无耻,知我不羞 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羞:答案:意动用法,以一为羞28亟 请于武公。亟:答案:屡次29恻隐之心,仁之端 也。端:答案:开端30屈节 辱命,虽生,何面目以归汉?节:答案:气节四、翻译题(本大题共5 个小题,每小题2 分,共 10 分)31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郑伯克段于鄢)答案:做多了不仁义的事情必定自己倒台,您姑且等待吧。32其为政也,善因祸而为福,转败而为功。(史记?管晏列传)答案:(管仲)执政的时候,善于把祸患化为吉祥,使失败转化为成功。33见犯乃死,重负国。(苏武传)答案:被羞辱才去死,

6、更加对不起国家。34.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老子七十七章)答案:自然的大道规律,是减少那些有多余的,而补充那些有所不足的。35夫物不产于秦,可宝者多;士不产于秦,而愿忠者众。(谏逐客书)答案: 许多东西并不产于秦,然而可当作宝物(利用)的却很多;许多士人都不出生在秦国,可是愿意对秦尽忠心的却不少。五、阅读分析题(本大题共2 小题,共30 分)(一)阅读下面的诗词,并回答问题。(10 分)夜书所见唐 叶绍翁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36诗开头一句中“送”字用语巧妙,说说它的表达作用。(3 分)答案: ( 3 分)“送”字静中显动,引出“寒声”( 1 分)

7、,渲染了环境的凄清幽冷,( 1 分)烘托羁旅者孤寂的情怀和凄凉的心境。(1 分)37结尾两句诗人写儿童挑灯夜捉促织,对作者情感抒发有什么表达效果?请作简要分析。( 3 分)答案: ( 3 分) 茫茫夜色中,闪现在篱笆间的灯火,表现了儿童欢乐愉快的情趣,这无忧无虑、活泼天真的举动与诗人悲秋的凄凉之感形成鲜明对照,以乐景写哀情(1 分)更突出了诗人流寓他乡的凄苦之情及对故乡的深沉思念之情。(2 分)38这首诗歌还运用了哪种艺术手法,结合相关诗句做具体分析。(4 分)答案:(4分)借景抒情,情景交融。一二两句写自然环境,三四两句写生活场景。落木 萧萧,寒声阵阵,秋风秋江,传达漂泊不定、凄怆落寞之感;

8、秉灯夜游,捉弄蟋蟀,儿童欢悦, 流露忘乎所以、欣然忘归之意。客观景物染上了主观色彩(融情于景),(1分)突出了游子 漂泊流浪、孤单寂寞的凄凉之感。(1分)拟人的手法,增辉添彩。“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一 “送” 一 “动”, 寓情于 物,赋予梧叶、秋风以人的情态意绪。这些物态声情的诗文,似乎把读者带进了一 种风送寒凉、情动秋江的意境之中,痴迷难返,惆怅满怀。(指出表现手法1分,结合具体诗句分析思想感情 1分。)(二)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20分)挺拔之姿晋人普遍有好竹之癖, 打开魏晋史册,一群生机勃勃我行我素的人就涌了出来,在山阴道上的竹林深处,放浪形骸,快然自足,得大自在。这

9、当然是我三十几岁以后才意识到的。我和魏晋间人相近之处, 就是有过比较长的山野生 活,与竹相近。常常会站在山顶,看山峦连绵起伏,竹海无际。那时我想着自己的出 路,如果 能像一竿竹子这般凌空而起那就好了。竹海里纤尘不染,枝叶让天水洗净,摇曳 中偶尔闪过阳光的光泽,它们的顶端是最先接触到每一天太阳的光芒的,不禁使我艳羡。 山野稼木啬,先是基于温饱的认识一一每一竿竹都可以构成生存的支架,把一个个家庭托住,不至于坠入饥寒之中。而每一枚笋,春日之笋也罢,冬日之笋也罢,对于一位腹内空洞的人而言,简单地烹调之后, 无异于美味了。那些没有成为餐桌美味者, 不舍昼夜继续伸长, 令人仰望。那些被山农认为是成熟了的竹

10、子,在叮叮咚咚的刀斧声中倒下,削去枝叶,顺着规划好的坡道滑下,被长长的平板车载着,进入再加工的程序。和竹子一样,人也是善于生存的植物,贫瘠清苦中也会挣扎着 生长。我注意到一些竹子的确没有长好,是吃力地 拱出石块的,此后也就一直不能顺畅,总是被压制着扭曲着,不禁让人生出怜悯。 只是我一直认为它会更具备倔强的美感,它的根后来制成了一个老者形象的工艺品,比其他的更有铁枝虬干的峥噪了。待到我在鹤峰原度假, 已经到了闲适的年龄了。 风随夕阳西下而愈加强劲,一些植物已在形态上仓皇失措,叶片翻飞如鸟兽惊散。竹林在随风俯仰中显示了一种从容,在徐徐的摇曳里,山野之风的张狂之力往往被斯文地化解开来。在魏晋的文字中

11、有不少“徐徐”的记录,“徐徐”看起来只是肢体上的动作,实则是内心的从容优雅。内心慢了,整个人的举止 也就慢了,斯文了,有风度了。竹被称为四君子之一,它在四君子中是最为清俊的,风来了,风过了,余韵袅袅。竹子从笋尖出土就开始了笔直向上的里程,追慕光明,从而略去了许多天下扰攘。竹子作为人格气节的象征是有道理的。屈原的离骚充满了香草的芳香,可惜,他写的都是 湘沅泽畔之物。他一定离竹林很远吧,要不, 他一定会以孤竹自况,向楚怀王表示自己砥节 立行的井裸之洁和安穷乐志卓然自异于俗常的格调一一以竹子作为喻体,会胜过那些优柔的香草,也会使屈原风骨遒劲,不至于最终绝望而自沉汨罗。当然,竹子在我眼中也有一些孤高兀

12、傲的意象。争相轩邈,思逐风云,都像梁山好汉单干时那般独标奇崛。相比于王维在夜间的竹林里又是弹 琴又是长啸,弄得一片喧哗,我则以为竹下独坐静听风来会更与竹默契。 李白就是这般静静地 坐在敬亭山上的。竹是清肃之物,郑板桥曾在兰竹石图上题写了 “各适其天,各全其性”,认为它是循自然之道的。如果它是一个人,一定是心怀素淡,性 喜萧散,有一些不可犯之色。 每一个人的内心都会有一个位置来安放一竿竹子,或者一片竹林。所谓风骨,就是内在的支撑。一个人爱竹,在他笔下会有哪一些流露呢, 真要用两个字说道,那就是“清”和“简” 了。庾子山在小园赋中有不少数字,不过最让人欣赏的是“一寸二寸之鱼,三竿两竿之 竹”,读到

13、 此处,清出来了,简也出来了。在魏晋这样一个尚竹时代,竹是环境的背景, 也是心境的背景,如果观察他们的雅集轨迹,竹林七贤、金谷宴集、兰亭修禊,都是在茂林修竹间,在这里挥麈清谈、 稽古观心,是很有一些清简之趣的,像王羲之的大道帖、王献之的鸭头丸帖、王珣的伯远帖,都那么小,一张便笺般大小,清简出风尘,三笔两笔,精气神都聚于此了。在笔墨清简的背后是唯美的人格一个人可以奇点、怪点,也可以不循常轨剑走偏锋,却不可落入尘俗的泥淖里。想想当年的阮籍,以青眼、 白眼待人,相比于今人内怀奔竞之心,好冠 盖征逐之交,那时节的人在处理人的关系上显然清简得多。 我是在农耕兄弟的老房舍里大量的竹器中看到竹子之力的,力透

14、到寻常生活的每一个角落,紧紧地箍住了一家人的生活、一个村子的生活,不使失散。渐渐地,在竹林环绕中的人们也有了坚韧和忍耐。实在的劳作泥泥水水寒暑无间,使人长于自守,默然无语。而另一面又使我察觉到民风的强悍,只是平素在体力蓄积着,不使外泄。所不同的是农耕者远没有竹子的挺拔俊秀,少年时过早地负重,后来再也长不高了。尽管我离开那里很久了,我还是固执地认为他们就是一片会行走的竹子。回到城里看到的更多是与园林建筑相匹配的纤纤细竹,优雅而有骨感。进入古色古香的庭院,玩味钟鼎彝器、瓦壁青花,又翻动图籍残纸。忽然有一缕淡淡的流逝感浮了上来日子是越发小巧婉约起来了。算算此时,是农历的六月七月之交,时晴时雨,山野在潮湿中,无数的竹鞭在奋力吮吸,竹节争先向上,风雅鼓荡,场面奇崛,整座山岭充盈着大气与生机,让热烈的阳光照彻。39 文章题目为 “挺拔之姿”, 但画线部分却写扭曲的竹子,是否合乎题旨?为什么?( 4 分)答案: 合乎题旨。竹子虽外形扭曲,但仍具挺拔之质,象征着艰苦环境下顽强奋进的人生,深化了主旨。40赏析文章末段的文字。(6 分)答案:想象山野里竹子生机勃发,与城市里竹子的优雅纤细形成对比。赞美了竹子争先向上的顽强生命力,给读者更深广的思考空间。照应前文,以景收束全篇,增强了抒情性。(从语言角度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