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课标高中语文必修四《哀江南》同步练习之二_第1页
人教新课标高中语文必修四《哀江南》同步练习之二_第2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9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哀江南 一填空题: 1 1 孑 L L 尚任,字 _ ,清代 _ 、诗人。成名之作是传奇剧本 _ ,这是一部通过爱情故事写国家兴亡的历史剧,此剧的成功使他誉满 文坛,时人将他与长生殿作者洪昇并论,称“ _ ” 2 2 .这套曲子自开篇头两句以后,前六支曲子以教曲师傅苏昆生 _ 线索,由远而 _ 从城郊到 _ , 从 _ V V 秦淮,从板桥到 _ 描写南明灭亡后南京各处 的凄凉景象,展现了南京面目全非的变化。 3 3 .结尾“残山梦最真, _ 。 _ 。 _ , _ ”点明了全篇主旨。 4 4 开头第一支曲子写苏昆生到南京所见的战后郊外的景象,为全文定下 、 勺基调。 5.5. _ 这套曲子在

2、艺术表现手法上先是集中笔墨铺写景物, _ ;后 直抒胸臆,慷慨悲歌。 6.6. 填表: 凭吊地点 主要景物 表情达意关键词 城郊 宫殿选择题: 1 1 选出下列对传奇知识表述错误的一项( ) A A 明清传奇是以唱南曲为主的长篇戏曲形式,是宋元南戏的进一步发展。传 奇在体制上不称“折”而称“出”,并加出目,出数不定,多是四五十出的长篇 B B 传奇和杂剧一样有唱、白、科,但不像杂剧那样通常由一个角色唱到底, 而是各种角色都可以唱 C C 杂剧演唱用北曲,传奇多用南曲,并吸收北曲。例如桃花扇中的哀 江南就是一套北曲。北曲婉转柔媚,南曲豪迈雄壮,因而传奇与杂剧的音乐风格 各异。 D D 传奇的角色

3、与杂剧大同小异,但角色增多,分工更细。杂剧的主角是末、 旦,传奇的角色是生、旦。传奇也有末,但不是主角。 2.2. 选出下列加线字注意正确的一组。 A A . 秣(m m b)陵 长楸(qi qi u) 蒿(s(smg)g)莱 饿莩(f f 0 B B. 丹墀(ch (ch 1)1) 窗棂(l ing)(l ing) 栖(q i)(q i)身 窗寮(li (li CD) C C. 萧(xi e)(xi e)条 笙萧(xi do)(xi do) 胡谄(z ou)(z ou) 水榭(xi (xi !)!) D D. 枭(xi e)(xi e)鸟 哰哰(li e)(li e) 翡翠(f f 颓(tu

4、 (tu 0败 3 3 选出词义解释错误的一组( ) A A .萧条(冷落) 水榭(建筑在台上的屋子) 饿莩(饿死的人) 落照(日 光) B B .祭扫(扫墓) 笙萧(管乐器) 窗寮(小窗) 舆图换稿(样子、模 样) C C .翡翠(鸟名。嘴长而直,羽毛有蓝、绿等色,课文形容绿色) 享殿(祭 祀,祭献) 哰哰(犬叫声) 空壕(城壕,即护城河 D D .粉黛(画眉的黛墨) 枭鸟(勇猛) 丹墀(庭院阶上之地) 长楸(高 的) 4 4.下列选项涉及本课的一些古文化知识,选出表述错误的一项( ) A A 北新水令中的“新水令”是曲牌名。因为这一套是北曲,所以加上一个 “北”字为“北新水令”,离亭宴带歇

5、拍煞就是“离亭宴”带煞尾的意思。 “离亭 宴”,是词牌名。 B B 弋阳腔戏曲唱腔的一种。因最初流行于江西弋阳一带而得名。简称“弋 腔”,是宋元南戏流传江西弋阳的,与当地方言、民间音乐结合,并吸收北曲演变而 成。 C C 秣陵,南京的古称。“莫愁湖”和“凤凰台”均为南京名胜。 “莫愁湖”,相 传为歌女莫愁旧居,故名。 D D “龙碑帽”,御制的碑,是因其碑额上雕有龙而得名。 “乌衣巷”,在秦淮河 南岸。三国时,吴国在这里驻军,士兵都穿黑色衣服,故名。 5 5.选出对北新水令赏有误的一项( ) A A .曲词只写了傍晚时节南京城郊景象,没有写人,但这个饱经沧桑的艺人形 象以至他的心情,却鲜明地浮

6、现在眼前。你看他,肩挑一担柴草,低着头,信步向 故都走来。“行迈靡靡,中心摇摇”,他怀着多么沉痛的亡国之恨!这信步低头沉思 的形象,全从“猛抬头”二字透出。 B B .“秣陵重到”,“重”字提起全篇,顿生万顷波澜。正是由于“重到” ,才导 出下面这支曲子里所描写的无限今昔之感,引出苏昆生目睹的南明灭亡之后南京的 凄凉景象,定下全篇的写景抒情基调。 C C .在南京郊外,这过去车水马龙的地方,他看到了什么呢?残军留废垒, 瘦马卧空壕:残、废、瘦、空四字,一字一图,一字一泪。但作者似乎还嫌气氛不 够浓烈,在画布上再抹一道如血的夕阳, 投入一个昏黄而悲壮的光圈。 套曲刚开始, 悲壮的气氛就压在读者心

7、头,拂之不能去。 D D .用“残”修饰“军”,使人想见败军溃逃的情形,这是虚写,是因“废垒” 这一眼前实景而引起的联想;“残军”与“瘦马”也是虚实相对,前者为眼前之未见, 后者为眼前之所见;昔日用于战争的“垒” “壕”,如今已“废” “空”,又衬之以卧 在空荡荡的城壕中的瘦弱之马,更凄凉。 三.语段阅读: (一) 沉醉东风横白玉八根柱倒,堕红泥半堵墙高,碎琉璃瓦片多,烂翡翠窗棂 少,舞丹墀燕省常朝。直入宫门一路蒿,住几个乞儿饿莩。 折桂令问秦淮旧日窗寮,破纸迎风,坏槛当潮。目断魂消,当年粉黛,何 处笙箫?罢灯船端阳不闹,收酒旗重九无聊。白鸟飘飘,绿水滔滔,嫩黄花有些蝶 飞,新红叶无个人瞧。

8、1 1 解释下列词语: 翡翠 丹墀 粉黛 笙萧 2.2. _沉醉东风一曲写老艺人拖着沉重的脚步走到了故宫,从中我们可以想见 故宫昔日的繁华。请找出能体现(或写出能想见)故宫昔日繁华景象的富有色彩的 词语: _ 玉柱、 _ 墙、 _ 璃瓦、 _ 棂、 _ , 而现在这一切全淹没,偃卧在一片浓绿的蒿莱之中。可见这一支曲子主要是通过 手法表现今昔巨变。 3 3 作者写“直入宫门一路蒿”,联系以前学习过的“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 的诗句,分析一下“一路” 一词有何表达作用?写蒿莱的目的是什么?作者借“蒿 莱”抒发了什么情感? 答: _ 4 4 请选出对折桂令鉴赏分析有误的一项( ) A A 从这一曲

9、中我们可以想象到“秦淮十里水盈盈,夜半春风送美人”的景象: 绿水画舫,游人如织,舞榭歌台,笙萧彻夜。但现在,国家亡了,歌女逃了,游人 不见了,看见的只有窗户上迎风飒飒作响的破纸,秦淮河里夜打空城的潮声。此曲 融情于景,景物描写中饱含今非昔比、怀念故国的无限哀思。 B B “白鸟飘飘,绿水滔滔” “嫩黄花” “新红叶”几句景物描写,点绘出秦淮河 景色美丽而色彩鲜明的特点,从中也透露出作者被美景所动的心情。 C C 曲词写的正是深秋时节,菊花开日,霜叶红时,却只见“有些蝶飞” “无个 人瞧”,飘浮在这里的是无边的寂寞。 D D .这支曲子描述的是沉默,蕴含的是仇恨,表面上是一派寂静,内藏的是火 一

10、般的激情。是谁惊破了温馨的美梦?是谁践踏了六代繁华,这是作者没有提出而 读者自然要问的问题。 欣赏下面王安石的一首词,与哀江南这套曲子作比较,完成下列题目: 桂枝香金陵怀古 王安石 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征帆去棹残阳 里,背西风、酒旗斜矗。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 念往昔,豪华竞逐,叹外楼头,悲恨相续。千古凭高对此,漫嗟荣辱。六朝旧 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至今商女,时时犹唱, 后庭遗曲。 1 1 填空 (1) 桂枝香和哀江南都描写了南京现在的景物,但各自描写景物的主 要特色不同。哀江南主要描写了南京现在的 _ 的景象,桂枝香主要写 南京 _ 的景色。

11、 (2) _ 尽管两篇作品描写了南京不同的景象,但都借以抒发 _。因而两篇作 品都主要采用了 _ 的艺术手法。 2.2. 选择表述错误的一项( ) A A .哀江南写整个南京的景象,包括城郊,明孝陵、明故宫、秦淮一带等各 处的景象,虽全景式的描写;桂枝香主要选取“澄江” “翠峰” “征帆” “酒旗” “白鹭”等富有特色的景物来描写,色彩斑斓、动静相间。 B B .哀江南和桂枝香都运用了今昔对比的手法,不同的是,前者以描写 现在南京的凄凉景象为重点,后者以表现南京旧时的豪华为重点,且前者的对比更 显露、更鲜明。 C C .哀江南以苏昆生游踪为线索,移步换景,先集中笔墨写景,寓情于景, 景中见情,

12、最后总吊南京,直抒胸臆,慷慨悲歌。 桂枝香主要是定点观察,所写 景物是登山临水远望所见。先状写景物,再抒发感慨。 D D .哀江南主要描写现在凄凉景象,但也有对过去繁华景象的描述,如“俺 曾见金陵玉阶莺啼晓,秦淮水榭花开早” “眼见他起朱楼”等;桂枝香主要描写 现在壮丽景象,但也从“残阳” “西风”等语中透露出衰飒景象,隐隐为下片抒感创 造气氛。 3.3. 简述哀江南、桂枝香借景抒发的情感有什么不同? 答: _ 4.4. 结合这两篇作品最后点明题旨的语句,简略分析一下词与曲在语言上最主 要的不同点。 答: _ 参考答案 一. 1 1 聘之 戏曲作家 桃花扇 南洪北孔 2.2. 游南京的踪迹 近

13、 孝陵 故宫 旧院 3.3. 旧境丢难掉。不信这舆图换稿。诌一套哀江南,放悲声唱到老。 4.4. 沉郁、悲怆 5.5. 寓情于景 6.6. 城郊:军垒、城壕、村郭 残、废、瘦、空、萧条等 宫殿:白玉柱、红泥墙、琉璃瓦等 倒、堕、碎、烂、舞等 二. 1.1.C 2.B2.B 3.D3.D 4.A4.A 5.C 5.C “悲壮”欠妥) 三. (一)11形容绿色 宫殿阶上三地叫做“墀”,涂以红漆,帮称“丹墀” 是臣子朝拜皇帝的地方。 粉黛,指歌妓。 笙萧,代指笙萧所秦的乐曲。 2.2. 白、红 (澄)黄(闪光) 翠绿 丹 (色彩的)对比 3.3. 路” 一词表明宫殿昔日的庄严景象已荡然无存。蒿莱是无

14、知无情的它偏 偏蓬勃生长在这庄严的宫殿之中,它顽强地永存的生命力正好与好景不长的南明政 局构成强烈的对照。作者借“蒿莱”抒发了强烈的亡国之痛。 4.4. Bo (二) 1 1. (1 1)凄凉 壮丽 (2 2)兴亡之感 借景抒情 2 2.B 3.3. 哀伤今怀旧,悲叹南明王朝的衰亡,抒发亲身遭受的亡国之痛,表现了 深沉的故国情怀和强烈的民族感情。 桂咏史怀古,慨叹六朝意逐豪华给于亡国,寓寄了应从中吸取历史教训的 深意。 4.4. ( 1 1)词婉而曲直,词隐而曲露。 (2 2)王安石点明题旨的结句,已算较显豁直露,但较哀江南的点旨句仍显 得较婉隐。 桃花扇哀江南 阅读练习 阅读下面的曲文完成

15、7 7- -1111 题 桃花扇哀江南 北新水令山松野草带花挑,猛抬头秣陵重到。残军留废垒,瘦马卧空壕;村郭萧 条,城对着夕阳道。 驻马听野火频烧,护墓长楸多半焦。山羊群跑,守陵阿监几时逃。鸽翎蝠粪满堂 抛,枯枝败叶当阶罩;谁祭扫,牧儿打碎龙碑帽。 沉醉东风横白玉八根柱倒,堕红泥半堵墙高,碎琉璃瓦片多,烂翡翠窗棂少,舞 丹墀燕雀常朝,直入宫门一路蒿,住几个乞儿饿殍。 折桂令问秦淮旧日窗寮,破纸迎风,坏槛当潮,目断魂消。当年粉黛,何处笙萧。 罢灯船端阳不闹,收酒旗重九无聊。白鸟飘飘,绿水滔滔,嫩黄花有些蝶飞,新红 叶无个人瞧。 沽美酒你记得跨青溪半里桥,旧红板没一条,秋水长天人过少。冷清清的落照

16、, 剩一树柳弯腰。 太平令行到那旧院门,何用轻敲,也不怕小犬哞哞。无非是枯井颓巢,不过些砖 苔砌草。手种的花条柳梢,尽意儿采樵;这黑灰是谁家厨灶 ? 离亭宴带歇拍煞俺曾见金陵玉殿莺啼晓,秦淮水榭花开早,谁知道容易冰消。眼 看他起来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这青苔碧瓦堆,俺曾睡风流觉,将五 十年兴亡肴饱。那乌衣巷不姓王,莫愁湖鬼夜哭,凤凰台栖枭鸟。残山梦最真,旧 境丢难掉,不信这舆图换稿。诌一套哀江南,放悲声唱到老。 77对北新水令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A 这一曲用高度精练的语言概括了金陵城历经战乱后的衰败景象。 B.B. “残”“废”“瘦”“空”“萧条”均为形容词直接定性似有触目惊心

17、之感,表现出 屈辱的历史给现实所留下的痕迹。 C.C. “夕阳”一词在中国古典诗词中早已成为衰亡、凄凉的象征,尤显其历史沧桑和 无奈之感。 D D .全曲与苏轼的“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等语似有异曲同工之感。 (答案:D D。本曲极写萧条,苏词重在雄壮,颇不相同。 ) 88对驻马听和沉醉东风两曲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A .驻马听写明朝皇陵的衰败重在突出无知牧童和守陵人的破坏。 B.B. 沉醉东风写昔日皇陵的建筑物早已残破不堪,种种满了野草和野鸟。 C.C. “牧儿”句叙写明皇陵已成为一些小孩的玩乐场所。 D.D. “乞儿”句表明明皇陵已成为无家可归的流浪者的栖息地和安葬地。 (答案

18、:A A。皇陵的衰败是改朝换代使然,与牧童和守陵人无关。 ) 99下列曲词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A .“新红叶无个人瞧”,大有物是人非之感,与姜夔的“念桥边芍药,年年知为谁 开”有同工之妙。 B.B. “秋水长天人过少”句,回忆以往清秋时节,水阔天长,行人稀少。 C.C. “残山梦最真”,山河已残破,但过去的一切景物在梦中还最为真切。 D D .“眼看他起来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 ,美与丑、兴与亡的快速对比 转换揭示了历史的沧桑和人事的无奈。 (答案:B B。“秋水长天人过少”写的是现实萧条人烟稀少的景象。 10.10.下面对该段曲词分层最恰当的一项是: A A 北新水令驻马听/

19、 / 沉醉东风折桂令沽美酒太平令/ / 离亭宴带歇拍煞 B.B. 北新水令/ /驻马听/ / 沉醉东风折桂令/ / 沽美酒太平令离亭宴带歇拍煞 C.C. 北新水令/ / 驻马听沉醉东风/ / 折桂令沽美酒太平令/ / 离亭宴带歇拍煞 D D .北新水令驻马听/ / 沉醉东风/ / 折桂令沽美酒太平令/ / 离亭宴带歇拍 煞 八、J J (答案:C C。第一层是总写,第二层是皇陵的衰败,第三层是写秦淮河的冷落,第四 层是抒发哀江南之叹。) 1111对此全文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A .全曲选取明朝皇陵和秦淮河最具特色的两项景物,表现昔盛今衰的变化。 B.B. 前部铺写唱曲人目睹的凄凉景象,寓情

20、于景。 C.C. 后部离亭宴带歇拍煞直抒胸臆,大放悲歌。 D D .全曲哀切感人,表达了唱曲人怀念昔日红尘生活和世事无常的感叹。 (答案:D D。表达的应是亡国之痛。) 扩展阅读训练题(一) 李姬传(节选) 侯方域 初,皖人阮大铖者,以阿附魏忠贤论城旦,屏居金陵,为清议所斥。阳 羡陈贞慧、贵池吴应箕实首其事,持之力。大铖不得已,欲侯生为解之。乃假所善 王将军,日载酒食与侯生游。姬曰:“王将军贫,非结客者,公子盍叩之 ?”侯生三 问,将军乃屏人述大铖意。姬私语侯生曰:“妾少从假母识阳羡君,其人有高义,闻 吴君尤铮铮。今皆与公子善,奈何以阮公负至交乎 ?且以公子之世望,安事阮公子读 万卷书,所见岂

21、后于贱妾耶!”侯生大呼称善,醉而卧。王将军者殊怏怏,因辞去, 不复通。 桃花扇却奁(节选,略有改动) 孔尚任 杨龙友 近日复社诸生,倡论攻击,大肆殴辱,岂非操同室之戈乎 ?国老故交虽多,因 其形迹可疑,亦无人代为分辨。每日向天大哭,说道: “同类相残,伤心惨目,非河 南侯君,不能救我。”所以今日谆谆纳交。 侯朝宗 原来如此,俺看圆海情辞迫切,亦觉可怜,就便真是魏党,悔过来归,亦不 可绝之大甚,况罪有可原乎?定生、次尾皆我至交,明日相见,即为分解。 杨龙友果然如此,吾党之幸也。 李香君 (怒)官人是何说话! !阮大铖趋附权奸,廉耻丧尽;妇人女子,无不唾骂。他人 攻之,官人救之,官人自处于何等也

22、?官人之意,不过因他助俺妆奁,便要徇私 废公;那知道这几件钗钏衣裙,原放不到我香君眼里。 (拔簪脱衣) 杨龙友 阿呀! !香君气性,忒也刚烈。 侯朝宗 好,好,好! !这等见识,我倒不如,真乃侯生畏友也。(向杨龙友) 老兄休怪,弟非不领教,但恐为女子所笑耳。 阅读提示 l l却奁一出系据李姬传有关情节点染而成。试说明戏剧情节有了 哪些改变,并推测作者作出改变的原因。 2.2.戏曲人物侯方域的软弱性表现在什么地方 ?李姬的性格在桃花扇却 奁中有了哪些发展? 参考解说 1.1. 李姬传记载,阮大铖“为清议所斥”,欲借侯生疏通复社陈贞慧、 吴应箕,托“王将军”拉拢侯方域,事为李姬识破,阮大铖不能售其

23、奸。 却奁写 道,阮大铖假“杨龙友”之手赠送“妆奁”,促成侯、李结合,以拉拢侯方域,缓解 与复社的矛盾。侯、李未明真相收受了妆奁,待知悉事情原委后,李香君“拔簪脱 衣”弃置于地,并帮助侯方域辨明是非。这一改写,造成了尖锐的戏剧冲突,表现 了香君的卓识远见,使侯、李际遇和明末政治斗争更加紧密结合起来,有力突出了 “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这一主题。 2.2. “俺看圆海情辞迫切,亦觉可怜,就便真是魏党,悔过来归,亦不可 绝之太甚,况罪有可原乎?”侯生之言表现出侯生的软弱动摇和对党争认识的糊涂。 作者这样写是为了烘托李香君大义凛然的气节。 (李姬传)中的李姬与阮大铖并未发 生正面冲突,仅是私下从不“负至交”这一角度对侯生作了规劝,从而保全了侯生 的清操。却奁中李香君直斥阮大铖“趋附权奸,廉耻丧尽;妇人女子,无不唾骂”, 表现了李香君斗争的坚决、性格的刚烈,也令侯、李爱情带上了鲜明政治色彩。 扩展阅读训练题(二) 明史史可法传(节录) 大清兵薄城下,炮击城西北隅,城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