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广西南宁市、北海市、钦州市、防城港市中考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_第1页
2017年广西南宁市、北海市、钦州市、防城港市中考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_第2页
2017年广西南宁市、北海市、钦州市、防城港市中考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_第3页
2017年广西南宁市、北海市、钦州市、防城港市中考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_第4页
2017年广西南宁市、北海市、钦州市、防城港市中考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5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17年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四市同城初中毕业升学统一考试语文试题(考试时间150 分钟满分 120 分)第卷(选择题共30 分)一、积累与运用(每小题2 分,共 16 分)1.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 朗润 ( rùn )祭祀 ( sì)心旷神怡 ( yí)B. 栅 栏(zhà )妖娆 ( r áo )觥 筹交错( g ng)C. 抖擞 ( shù )应和 ( hé )无人问津 ( jn)D. 案牍 ( dú )差 使(ch i )一碧万顷 ( q ng)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妥帖

2、隔漠自出心裁B. 贮蓄宽敞世外桃源C. 俨然烘托因地治宜D. 鳞峋鸿儒温故知新3. 下列加点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A. 坐落在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国家森林公园 十万大山,蔚然深秀,气象万千。B.诗词大会竞答过程扣人心弦 ,主持人风趣幽默,选手对答如流,嘉宾妙语连珠。C. 面对五花八门 的早教机构和课程,家长不应盲目跟风,而应理性判断,科学选择。D. 毕业典礼那天,男女同学打扮得花枝招展, 意气风发,灵动的青春在校园里尽情飞扬。4.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其中不少优秀的文化著作,可作为青少年人格教育的读本。B. “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是一次共商合作大计、共建

3、合作平台、共享合作成果。C. 近年来,我国重大科研项目捷报频传,增强了我们民族的科技自信和广阔前景。D. 是否掌握垃圾分类的方法,养成垃圾分类的习惯,是解决垃圾处理问题的保障。5. 下列句子语言表达得体的一项是()A. 同学们给住院的校工送来水果,他感动地说: “谢谢同学们,你们的礼物我笑纳了。 ”B. “小岩,你怎能给同桌抄你的作业?” “怪哉,君子成人之美,何罪之有?”小岩很不服气。C. 西瓜滞销,小京替卖瓜的叔叔写了张促销广告: “西瓜性凉可消暑,多食无益须谨慎。 ”D. 我对阿姨说: “对不起,我把借您的书弄破了。 ”她笑道: “没事儿, 读书破万卷嘛。 ”6. 下列依次填入文段画线处

4、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家书,通过古代文人的装点状绘,从表情达意、交流思想的专属中,逐步递升为异彩纷呈的艺术形态,成为瑰丽的文化遗产。王安石的答司马谏议书,成为垂范后人的政论经典;王维的山中与裴秀才迪书,成为自唐以来的散文名篇;怀素的苦笋帖,成 为万世学书的重要摹本。以信函形式,酣畅淋漓地倾诉对友人的信任和欣赏以书信文体,旗帜鲜明地表达政治主张和变法态度以信札体裁,彰显了书法作品行云流水的线条美感A. B. C. D. 7. 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 泰戈尔是印度文学家,曾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主要诗集有新月集飞鸟集等。B. 马致远

5、的天净沙·秋思是被誉为“秋思之祖”的小令。小令,一般只有一个曲牌。C. “万钟于我何加焉” “一食或尽粟一石”中的“钟” “石”都是古代的容器,也作容量单位。D. 我国的“二十四节气”已被列入联合国“非遗”名录, “端午”是其中的一个节气。8. 下列关于文学名著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 鲁智深大闹五台山后,智真长老让他去投奔智清禅师,并赠他四句偈言: “遇林而起,遇山而富,遇州而迁,遇江而止。 ”这四句话暗示了鲁达一生的起伏,为他的命运发展作了铺垫。B. “只听得罗刹女跌脚捶胸骂道: 那泼猴变作你的模样,赚了我的宝贝,现出原身走了!气煞我也! ”罗刹女生气的原因,是孙悟空变作红孩儿

6、,从她手上骗走了芭蕉扇。C. 格列佛再次航海,登上了大人国的岛屿,他向国王夸耀自己国家政治清明、法律公正,却遭到国王的驳斥。这其实是作者对腐败的、不合理的英国政治制度的批判。D. 鲁迅善于通过眼睛来表现人物。写范爱农, “眼球白多黑少,看人总像在蔑视”;写孔乙己,“他的眼色,很像恳求掌柜,不要再提”。寥寥数笔,异曲同工,人物形象生动传神。二、现代文阅读(一)(每小题2 分,共 6 分)人为什么不冬眠徐风我们知道,冬眠是某些动物抵御寒冷、维持生命的特有本领。许多动物到了寒冷的冬天都要冬眠,为什么我们人类不冬眠呢?动物冬眠完全是一项对付不利环境的保护性行动。引起动物冬眠的主要因素,一是环境温度的降

7、低,二是食物的缺乏。科学家通过实验证明,动物冬眠会引起甲状腺和肾上腺作用降低,但生殖腺却发育正常。动物冬眠其实是一个节能的过程,冬眠使得它们的身体机能减慢,体温下降。正在进行冬眠的动物,体内温度相当低,有时甚至与外界温度一样。随着它们体温的降低,它们的新陈代谢也会变慢。这也就降低了它们对氧的需求,因此呼吸会变慢,有时每分钟仅呼吸1 5 次,心跳速度也相应变慢。所有这些能让动物保存更多的能量。科学家指出,动物冬眠可能是它们体内的某种物质调控的结果。他们在某些冬眠动物的血液里发现,有一种叫作“冬眠激素”的物质对其冬眠起调控作用。人类为什么无法冬眠呢?首先,我们人类大脑似乎已经失去一些关键性的能力。

8、科学家发现,能进行冬眠的动物,大脑细胞中含有一种经过修饰的特殊蛋白质,看起来非常像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大脑中的蛋白分子。大脑神经元之间的突触在冬眠期间有不同程度的退化,当春天来临时,冬眠的动物开始苏醒,退化的神经元会重新自我修复,看不出有任何的创伤。如果是人类的话,大脑中的神经元会有不可逆转的永久伤害。其次,人类的心脏在太冷的情况下无法正常工作。它会对钙产生收缩反应,如果钙太多的话,最终结果就是心脏骤停。在一定的温度下,人的心脏不能去除多余的钙,因此,当中心血液的温度在28以下的时候,就会停止工作。相比之下,冬眠动物的心脏即使在1 的环境下也能继续跳动,因为它们的心脏可以自动去除多余的钙,这是人类

9、所做不到的。那人类为什么没有成为可以冬眠的动物?其实,我们所处地区的天气和食物供应决定了我们不需要通过冬眠来躲避恶劣的生存环境。而同样重要的一点是,人类是顶级的捕食者,可以对付比自己大得多的猎物。我们也没有通过冬眠来躲避天敌的需求。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冬眠带来的并非全部都是益处。比如,动物在冬眠时,其免疫系统是不工作的,因此会有被病毒感染的风险。此外,一项研究显示,冬眠也会影响动物的记忆,经过迷宫训练的睡鼠在冬眠之后完全忘记了它们曾经学到过什么。(选自百科知识2017.02A,有删改)9. 下列关于“动物冬眠”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 动物冬眠是自然界中所有的动物抵御寒冷、维持生命的特有本

10、领。B. 动物冬眠是一个节能的过程,在这过程中,动物的身体机能会减慢。C. 动物冬眠可能是动物体内一种叫作“冬眠激素”的物质调控的结果。D. 动物冬眠也有不足的地方,一是有被病毒感染的风险,二是记忆会受影响。10. 下列对本文分析有误的一项是()A. 文章题目以设问的形式,既明确了说明对象,又激发了阅读兴趣,富有吸引力。B. 文章第段中加点的词语“主要”,限定了范围,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C. 文章第段中画线的句子运用了多种说明方法,有作比较、分类别、列数字。D. 文章按照逻辑顺序,说明了动物冬眠、人类不能冬眠以及不需要冬眠的原因。11. 下列说法与原文意思不相符的一项是()A. 受温度降

11、低和食物缺乏的影响,一些动物需要通过冬眠来降低消耗,保护自己。B. 冬眠时,体温下降,呼吸、新陈代谢和心跳也会变慢。这些都能让动物保存更多的能量。C. 只要人类大脑神经元含有经过修饰的特殊蛋白质,且在退化后能自我修复,人就能够冬眠。D. 人类生存的外在环境和自身具有的生存能力,决定了人类并不需要成为冬眠的动物。三、古诗文阅读(1215 小题,每小题2 分,共 8 分;16 19 小题,共10 分;本大题共 18 分)(一)春望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12. 下列对诗作赏析有误的一项是()A. 首联写春望所见:虽然国都已

12、经沦陷,城池残破,但是山河依旧存在,春天又来到长安城,草木繁密茂盛,诗人感慨万千,禁不住赞美眼前明媚的景象。B.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这两句诗通过对“花” “鸟”的描写,运用触景生情的艺术手法,淋漓尽致地表达了诗人忧伤国事、思念家人的深沉感情。C. 颈联中的“家书抵万金”一句,写出了消息隔绝久盼音讯不至时的迫切心情,这是人们心中共有的想法,很自然地使人共鸣,因而成了千古传诵的名句。D. 整首诗结构紧凑,围绕“望”字展开,意脉贯通而不平直,情景兼具而不游离,感情强烈而不浅露,内容丰富而不芜杂。全诗沉着蕴藉,真挚自然。郦道元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

13、夜分,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B. 沿溯阻绝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D. 属引凄异属予作文以记之 )B. 春冬之时公与之乘,战于长勺D. 故渔者歌曰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 “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13. 下列句子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 隐天蔽日手自笔录,计日以还C. 良多趣味此悉贞良死节之臣14. 下列句子加点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 至于夏水襄陵皆以美于徐公C. 飞漱其间其如土石何15.

14、 下列对文章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 文章描绘三峡的奇异景象,动静结合。写山,以动为主,文势舒缓;写水,跌宕多变,夏水激荡奔放,春冬之水静中有动,秋水枯瘦凄清。B. 第段中, “清荣峻茂”这极为精准的四个字,着重状写了水、木、山、草四种景物的特点,由此引发作者“良多趣味”的感慨。C. 第段写三峡的秋景,以其代表性的动物“猿”来表现,先直述其声凄异,再引渔歌为证,情景交融,渲染了秋天的凄凉萧瑟。D. 文章结构严谨,布局巧妙,语言凝练生动,行文富于变化,多采用四字句,又兼用散句,收放有致,节奏鲜明,具有极强的感染力。第卷(非选择题共90分)16. 把第卷文言文中的画线句翻译成现代汉语。(每小题2

15、分,共 4 分)( 1)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2)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三)一字之师郑谷 在袁州,齐己 携诗诣之。有早梅诗曰: “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 ”谷曰: “数枝,非早也。不若一枝。 ”齐己不觉下拜。自是士林 以谷为“一字师”。(选自宋·魏庆之诗人玉屑 )【注释】郑谷:唐代诗人。齐己:唐僧人,善诗。士林:读书人,文人。17.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每小题1 分,共 2 分)( 1) 齐己携诗诣 之诣 :( 2) 数枝,非早也也 :18. 把文中的画线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2 分)自是士林以谷为“一字师”。19. 结合文章内容,说说齐己是一个怎样的人。( 2

16、 分)四、古诗文默写(共10 分)20. 按要求填空。(每空 1 分)( 1)蒹葭苍苍,。 ( 蒹葭 )(2),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 )(3)衣沾不足惜,。 (陶渊明归园田居)( 4) ,衡阳雁去无留意。(范仲淹渔家傲)(5)司马迁说过:“人固有一死,死有重于泰山, 或轻于鸿毛。 ”文天祥也在 过零丁洋里用“, ”这两句诗 , 表达了他的生死观。(6)完整默写李商隐的夜雨寄北:,。五、综合性学习(共8 分)21. 班上开展主题为“见贤思齐,崇尚英雄”的综合性学习活动,需要做以下的准备。( 1) ) 【观点论述】英雄一直是根植于民心的榜样形象。可是,一段时间以来,花木兰被小品另类演绎,邱少云

17、、 刘胡兰等英雄的事迹屡遭质疑。 “如何正确对待我们的英雄”,已经不可避免地成为人们谈论的话题。英雄与国家、民族、个人之间的关系,需要我们认真审视、深入思考、鲜明表达。请围绕话题,写出观点、理由及结论。字数在80 字以内。 ( 4 分)( 2) 【故事链接】右图与教材内容有关,请将该故事简要叙写出来。字数在 60 字以内。 ( 3 分)( 3) 【撰写对联】我国历史上有许多耳熟能详的巾帼英雄。下面的对联拟描述其中的两位,只有上联,需续写下联。( 1 分)上联: 穆桂英挂帅出征立伟业下联 :六、现代文阅读(二)(共 12 分)笨拙的土豆王晓莉十年前的秋天,我在火车上偶遇一位男子。他当时在翻的那本

18、凡高画册吸引了我,我们渐渐攀谈了起来。我说我喜欢的是凡高那一系列自画像。“那么,凡高有张早期的画作有没有引起你的注意呢?”对面的他说。 “不,你不会注意到它的。 ”他还没有说出是哪一张,就又十分肯定地说。临下车前,这个男子把这本边页已经翻得微卷的凡高画册送给了我。这本画册里有他着重提到的那幅名画吃土豆的人。现在,这幅吃土豆的人,我闭上眼睛即可回忆起任何一个细节,它那么悲伤刻骨而又坚忍不拔。画面正中是一盏悬挂的昏黄油灯,灯光下,一家五口正围桌而坐。木纹餐桌上摆放的,正是还冒着热气的,仅有的一大盘土豆。热气袅袅上升到他们的头顶,有了温暖的氛围。一个老太太正把一个特大的土豆递给主妇模样的人,仿佛在说

19、:瞧这一个,多大个啊!主妇则低眉倒着咖啡,她的粗眉有些皱起,仿佛有点不耐烦眼前这样的生活,却又依然惯性地深思着这样的生活该怎样才能过得更如意、更体面些。主妇的对面是一家之主,他是一个辛勤耕种的男人,手背粗糙而发黑。他凝望着老婆,仿佛要跟她商量什么,而另一个戴头巾的女人又凝望着他。一个穿裙子的姑娘背对着我们。他们的手都出奇的大,手指的骨节突着。这一幅画里,有笨拙的男女,有笨拙的土豆,有着一个家庭笨拙不堪的生活。有人曾鼓动凡高将这幅画拿去沙龙参加展览,但凡高说: “我想清楚地说明那些人如何在灯光下吃土豆,用放进盘子中的手耕种土地,老老实实地挣得他们的食物。我要告诉人们一个与文明人截然不同的生活方式

20、,所以我并不期望任何人都喜欢它或赞美它。 ”然而,我却喜欢它。渐渐的,我爱上吃土豆,煎、炒、炖、煮。当饭吃,当菜吃,当零食吃,没有一样不尝试,没有一样不好吃,感觉土豆里有着只可意会而难以言传的清香。我开始探究土豆的成长。几乎所有的蔬果,都是裸露在空气与光线中,它们一生都与风和光线嬉戏打闹,最后用碧绿的、红彤彤的颜色告诉人们:我熟了,来吃我吧。只有土豆、红薯,那不多的几样,从春到夏,完全地埋伏在泥土之下。当它们从容不迫地拨开层层泥土时,就是它们完全成熟的日子。我曾听闻许多有关土豆的故事。有一回,我看到介绍前苏联的一个电视片,在那个地广人稀、粮食永远不够的国家,产量极大的土豆,曾经成为了人们唯一的

21、救命粮。在 20 世纪 60年代初, 饭蔬最为匮乏的冬春之际,土豆挺身而出,拯救了我国整个北方每一次看到、听到这些,我总是热血沸腾地想亲自去种植一季土豆,去观察、了解、亲近它们那些披着大地色外衣的土豆,那些外表粗糙、内心扎实的土豆,那些在市场的菜堆上和人们的菜篮中笨拙滚动的土豆,那些养育生活的土豆。偶尔,我会想起火车上遇到的那个人。他当时那么坚定地指出我会忽略凡高那幅吃土豆的人,也许并不是他的武断,而是他看出了当时的我,是个过度追求纤细生活的人,不知晓索取之于付出的真谛。这样的人,无法在泥沙俱下的生活里立住脚,无法看得更清晰。这样的人,需要吃更多粗糙的、笨拙的食物,与更多粗糙的、笨拙的人往来,

22、过更多有荆棘的、笨拙的生活。(选自青年文摘第41 卷,有删改)22. 阅读文章,理清文脉,在下列方框里依次填写相关的情节。( 3 分)偶得画册A.爱吃土豆B.听闻故事 C.23. 第段中,作者回忆这幅名画的“任何一个细节”时,觉得“它那么悲伤刻骨而又坚忍不拔。 ”请结合第段的具体描写,用原句完成下面两个小题。 ( 2 分)(1)我从“”中,读出了这幅画里的“悲伤刻骨”。(2)我从“”中,读出了这幅画里的“坚忍不拔”。3 分)24. 第段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怎样的表达效果?(25. 本文的标题“笨拙的土豆”有怎样的含义?请联系全文作简要分析。 ( 4 分)七、作文(50 分)26. “

23、一粒沙里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 ”大千世界就是由“一粒沙” “半瓣花”这样的微小事物构成的。生活中,触动你心灵,给你启迪,助你成长的,往往是那人、那物、那情请以“与相处的日子”为题,叙写自己真实的生活故事。要求: ( 1)在横线上把题目补充完整。(2)字数600 字以上。8002017年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四市同城初中毕业升学统一考试语文试题参考答案1、 (共 16 分)1. ( 2 分) C 【解析】C 项中“抖擞”的“擞”应读作“su”, “应和”的“和”应读作“ hè” ,ABD三项正确,故答案选C。2. ( 2 分) B 【解析】A 项中“隔漠”的“漠”应写作“膜”; B 项中

24、没有错别字;C项中“因地治宜”的“治”应写作“制”; D 项中“鳞峋”的“鳞”应写作“嶙”。故答案选B。3. ( 2 分) D 【解析】A项中“气象万千”形容景色和事物多种多样,壮丽而多变化,用在句中形容森林公园的景色壮丽多变,使用恰当;B 项中“对答如流”指回答问话像流水一样快,形容口才好,反应快,用在句中形容竞答选手的反应和口才,使用恰当;C项中“五花八门”比喻花样繁多或变化多端,用在句中形容早教机构和课程花样多,使用恰当;D项中“花枝招展”形容女子打扮得十分艳丽,用在句中形容男女同学的打扮,对象误用。故答案选D。4. ( 2 分) A 【解析】A项没有语病;B 项成分残缺, “是”后面缺

25、少宾语,可在“成果”后加上“的高规格论坛”; C项搭配不当, “增强”与后面的“广阔前景”搭配不恰当,可改为“增强了我们民族的科技自信,开辟了我们民族科技发展的广阔前景”; D 项两面对一面,前面“是否”是两面,后面“是 , 的保障”是一面,应将“是否”删去。故答案选A。5. ( 2 分) D 【解析】A 项中, “笑纳”用于请人收下自己的礼物,这里校工说自己收下礼物用“笑纳”,不得体;B 项中, “君子成人之美”指君子当促成他人之好事,这里指给同桌抄作业,显然不是成人之美,不得体;C 项中 , 其语境是西瓜滞销,小京要写促销广告, “多食无益须谨慎”不符合促销广告的要求,不得体; D 项中,

26、张阿姨运用幽默的语言化解“我”的不安,得体。故答案选D。6. ( 2 分) C 【解析】解答此题,首先要熟悉题干和选项的内容,抓住题干和选项之间的关联点,合理选择语句。第一空根据“王安石”、 答司马谏议书和“政论经典”可知选,第三空根据苦笋帖和“万世学书的重要摹本”可知选,然后运用排除法可知第二空选,最后,验证答案,山中与裴秀才迪书与中的“友人”正好对应,正确顺序应为,故答案选C。7. (2分)D【解析】D项中,端午不是二十四节气之一,端午节是流行于中国以及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ABC三项说法正确,故答案选D。8. (2 分)B【解析】B 项中,孙悟空变作牛魔王模样骗走了罗刹女的芭蕉扇

27、,B 项内容表述有误,故答案选B。2、 (共 6 分)9. ( 2 分) A 【解析】首先,审清题干,明确此题是对“动物冬眠”的理解,注意选择“有误”的一项;其次,在通读选文的基础上分析选项内容,根据第段“冬眠是某些动物抵御寒冷、维持生命的特有本领”可知, A项中“所有动物的特有本领”说法错误;根据第段“动物冬眠其实是一个节能的过程,冬眠使得它们的身体机能减慢,体温下降”可知, B 项说法正确;根据第段“他们在某些冬眠动物的血液里发现,有一种叫作冬眠激素的物质对其冬眠起调控作用”可知, C项说法正确;根据第段“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冬眠带来的并非全部都是益处。比如,动物在冬眠时,其免疫系统是不工作

28、的,因此会有被病毒感染的风险。此外,一项研究显示,冬眠也会影响动物的记忆,经过迷宫训练的睡鼠在冬眠之后完全忘记了它们曾经学到过什么”可知, D 项说法正确。故答案选A。10. ( 2 分) C 【解析】本文题目“人为什么不冬眠”是个问句,能够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具有吸引力。通读全文可以发现,本文是围绕“人为什么不冬眠”来展开的,所以本文的说明对象是 “人为什么不冬眠”。 文章在说明 “人为什么不冬眠”时, 先提出问题,然后分析动物为什么冬眠、人为什么不能以及不需要冬眠,由此可知是按照逻辑顺序进行的。进而可以判断A、D 项正确。B 项加点词“主要”在文章第段,通过分析加点词所在的句子可以发现,引

29、起动物冬眠的还有其他因素,但主要因素是环境温度的降低和食物的缺乏,由此可知,加点词“主要”限定了范围,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B项正确。细读第段画线句子,从“28”“ 1”可知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从“相比之下”可知运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句中没有运用分类别的说明方法, C项错误。故答案选C。11. ( 2 分) C 【解析】A 项,根据第段,由“动物冬眠完全是一项对付不利环境的保护性行动。引起动物冬眠的主要因素,一是环境温度的降低,二是食物的缺乏” “动物冬眠其实是一个节能的过程”可知, A项正确;B项,根据第段,由“冬眠使得它们的身体机能减慢,体温下降” “随着它们体温的降低,它们的

30、新陈代谢也会变慢。这也就降低了它们对氧的需求,因此呼吸会变慢,有时每分钟仅呼吸15 次,心跳速度也相应变慢。所有这些能让动物保存更多的能量”可知, B 项正确;C项,根据第段,由“首先,我们人类大脑似乎已经失去一些关键性的能力, 能进行冬眠的动物,大脑细胞中含有一种经过修饰的特殊蛋白质, 退化的神经元会重新自我修复,看不出有任何的创作。如果是人类的话,大脑中的神经元会有不可逆转的永久伤害。 ”可知 C项错误;D项,根据第段,由“我们所处地区的天气和食物供应决定了我们不需要通过冬眠来躲避恶劣的生存环境” “人类是顶级的捕食者,可以对付比自己大得多的猎物。我们也没有通过冬眠来躲避天敌的需求”可知,

31、D项正确。故答案选C。3、 (共 18 分)12. ( 2 分) A 【解析】A 项中,诗篇一开头描写了春望所见:山河依旧,可是国都已经沦陷,城池也在战火中残破不堪了,乱草丛生,林木荒芜。诗人记忆中昔日长安的春天是何等的繁华,可是那种景象今日已经荡然无存了。一个“破”字使人触目惊心,继而一个“深”字又令人满目凄然。选项中“赞美眼前明媚的景象”,表述错误。故答案选A。13. ( 2 分) B 【解析】A项中两个“日”,前者是“太阳”的意思,后者是“日子”的意思; B 项中两个“绝”都是“隔绝”的意思; C项中两个“良”,前者是“实在,的确”的意思,后者是 “忠良” 的意思;D 项中两个 “属”,

32、 前者是 “连接” 的意思, 后者通 “嘱”,“嘱托”的意思。故答案选B。14. ( 2 分) D 【解析】A 项中“于”,前者与“至”连用,译为“到”;后者表比较,译为“比”; B 项中“之”,前者是助词,可译为“的”;后者是代词,他,代指“曹刿”;C项中“其”,前者是代词,它,它们,代指“怪柏”;后者是助词用在“如 , 何”之前,加强反问语气;D 项中“故”都是连词, “所以”的意思。故答案选D。15. ( 2 分) A 【解析】 三峡一文,写山的句子主要是“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峦叠嶂,隐天蔽日”以静为主。写水,夏水,用“夏水襄陵” “或王命急宣 , 不以疾也”表示其“激荡奔放”;春冬之

33、水, “素湍绿潭,回清倒影”是动静结合, “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是动景,静中有动;秋水, “林寒涧肃” “高猿长啸”,表现其枯瘦凄清。选项A中“写山,以动为主”表述错误。故答案选A。16. ( 1 ) ( 2 分)如果不是在正午、半夜的时候,连太阳和月亮都看不见。(每句 1 分,意对即可。)(2) ( 2 分)即使骑着骏马,驾着疾风,也不如它快。(每句 1 分,意对即可。)【解析】 ( 1)句要准确把握“自”(如果) 、 “亭午” (正午) 、 “夜分” (半夜) 、 “曦” (日光,这里指太阳)等词的意思;( 2)句要准确把握“虽”(即使) 、 “奔” (动词用作名词,奔驰的骏马)等词的意思

34、。17. ( 1 ) ( 1 分)拜访,晋谒,到(特指到尊长那里去)。(2) ( 1 分)语气词,用在句末,表判断(肯定)语气。18. ( 2 分)从此,文人们就把郑谷称为“一字之师”。 ( “自是” 1 分, “以 , 为” 1 分。 )【解析】翻译时,注意“自是”(从此) 、 “以 , 为” (把 , 当作)的意思。19. ( 2 分)齐己拿着诗拜访求教,说明齐己是一个虚心求学的人(1 分) ;齐己因为一字之教叩拜郑谷,说明齐己是一个谦恭有礼的人。( 1 分)【解析】解答此题,首先要熟读所给文段,初步疏通文章句子,明确文段内容,然后抓住文章内容分析人物形象, “郑谷在袁州,齐己携诗诣之”可

35、以看出齐己虚心求学, “齐己不觉下拜”可以看出齐己恭谦有礼,最后用自己的语言合理表述即可。易错分析此题考查人物形象概括,需要根据人物的言行仔细揣摩,此题中容易忽略齐己谦恭有礼这一形象。【参考译文】郑谷住在袁州, 齐己带着自己的诗稿,前去拜会。其中,有一首早梅写道: “前村深雪里, 昨夜数枝开。 ”郑谷说: “梅开数枝,就不算早了,不如用一枝好。 ”齐己(听后)不禁(向郑谷)拜了一拜。从此,文人们就把郑谷称为“一字之师”。4、 (共 10 分)20. ( 1 )白露为霜( 2)择其善者而从之(3)但使愿无违(4)塞下秋来风景异( 5)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6)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36、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每空1分,凡多字、少字、有错别字的,该空不得分)五、 (共 8 分)21. ( 1 ) ( 4 分)示例一:英雄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脊梁。没有英雄的民族,是可怜的生物族群;有了英雄,不知拥护、爱戴、敬仰,则是没有希望的民族。因此,致敬英雄是最好的国民教育方式。示例二:宣扬英雄事迹,要做到科学性和历史性的统一。首先,尊重史料,还原真实的英雄原貌;其次,弘扬正气,建立正确的价值体系。因此,我们应摒弃歪曲历史、蔑视英雄的行为。示例三:英雄是民族精神的守护神。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因此,英雄事迹和精神永远是激励我们前行的强大力量。(

37、观点 1 分,理由 2 分,结论1 分,言之成理即可)【解析】题干列举花木兰被小品另类演绎、邱少云、刘胡兰等英雄事迹屡遭质疑的现象,要求针对如何正确对待英雄谈观点。在表述观点时,首先要表明观点:明确表明英雄的重要性,然后阐述理由:可围绕英雄在民族和国家中的地位和作用的角度进行阐述,最后得出结论:说明我们应该以怎样的态度正确对待英雄。表达要简洁,不能超过题目规定的字数。(2) ( 3 分) 南北朝时期,突厥犯边,花家无适龄男丁应征,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 1分) ,征战疆场,屡建功勋(1 分) ,凯旋回朝,辞官尚书,荣归故里(1 分) 。 (起因、经过、结果,意到即可。)【解析】观察图片和图片

38、上的字,再结合题干中的“与教材内容有关”,可知右图人物是花木兰,与之相关的故事是花木兰代父从军,然后结合课文内容以及自己关于花木兰的相关故事的积累,写清楚起因(突厥犯边,花家无适龄男丁应征)、经过(花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征战疆场)、结果(凯旋回朝,辞官尚书,荣归故里),注意语言简洁,不超过规定的字数。(3) ( 1 分)示例一:花木兰代父从军建奇功示例二:刘胡兰舍生取义照汗青【解析】从题干中的“巾帼英雄”可知,所拟写的下联中涉及的人物为女性。从例句的形式上看,是“×××(英雄人物名字)+××××(四字词语概括事迹)+&#

39、215;××(人物影响) ”的形式,然后选择合适的内容进行拟写,注意语言要流畅,宽对即可。6、 (共 12 分)22. ( 3 分) A回忆名画B 探究土豆C 想种土豆【解析】结合已经给出的信息可知,其他几个空白处是按照行文线索概括总结, “偶得画册”来源于文章第段, “爱吃土豆”来源于文章第段, “听闻故事”来源于文章第段,据此可知,A处的答案范围在文章第段,主要是回忆吃土豆的人这幅画的内容, B 处的答案范围在文章第段,主要写“我”探究土豆的成长,C处的答案范围在文章第段,写自己想种土豆;最后,归纳要点,总结成四字短句作答即可。23. ( 1 ) ( 1 分) “他们的

40、手都出奇的大,手指的骨节突着。 ”或“她的粗眉有些皱起,仿佛有点不耐烦眼前这样的生活。 ”或“仅有的一大盘土豆。 ”(2) ( 1 分) “(她)依然惯性地深思着这样的生活该怎样才能过得更如意、更体面些。”或“他是一个辛勤耕种的男人,手背粗糙而发黑。 ”【解析】解答此题,首先结合题干明确答题范围在文章第段,然后细读这一段,明确这一段通过对名画的描写,我们可以知道这是一个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五口之家,他们因为常年劳作,手指的骨节突着,因为生活辛苦,所以愁眉苦脸,他们的主食只是一大盘的土豆,都可以体会出“悲伤刻骨”;他们的生活水平很低,但并没有因此自暴自弃,反而依然想方设法要活出模样,主妇在深思如何把

41、生活过得体面,男人辛勤劳作,从这些中都可以体会出“坚忍不拔”,据此可以在文段中找到原句,准确抄写下来即可。24. ( 3 分)示例一:运用了拟人手法(1 分) 。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土豆的外形特征(1分) ,表达了对土豆的喜爱之情(1 分) 。示例二: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1 分) 。增强语势,突出土豆粗糙、笨拙的外表,扎实、质朴的可贵品质(1 分) ,表达了对土豆的喜爱之情(1 分) 。【解析】细读第段的画线句,由“披着大地色外衣” “外表粗糙、内心扎实” “笨拙滚动”等可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土豆的外形特征,从中也可以看出作者对土豆的喜爱;再结合四个“那些”可知还用了排比的修

42、辞手法,表达了作者对土豆的喜爱和赞美之情,而且排比可以增强语势。言之有理即可。25. ( 4 分)表层含义:土豆是笨拙的,它外表粗糙,颜色土黄,没有蔬果的艳丽与诱人( 1 分) ;但它的内心却是扎实的,默默生长,当人们需要它的时候,便成为人们“唯一的救命粮”( 1 分) 。 (意近即可)深层含义:外表笨拙的土豆具有内心扎实、质朴的精神品质,让我们不由联想到那些像土豆般笨拙生活的耕种者们(1 分) 。他们的生活悲伤刻骨而又坚忍不拔,不过度追求纤细生活,懂得索取与付出的意义,他们脚踏实地地耕种着、生活着,值得人们尊敬与赞美( 1 分) 。 (意近即可)【解析】文章由描写吃土豆的人这幅画引起“我”的注意,并使“我”喜欢上了土豆,开始探究它的成长,关注它的故事,揭示了土豆给“我”的启示。题目中的“笨拙”,既指土豆的外形,也象征生活困苦却务实坚忍的下层劳动人民,同时根据文章内容可知,土豆虽然“笨拙”,但在人们需要的时候,就会变成”唯一的救命粮”,同样,那些如土豆般“笨拙”的耕种者,他们坚忍不拔又脚踏实地,同样值得赞美。作答时要从这两方面入手来分析。难点分析对题目含义的理解,表层含义都能准确把握,但深层含义较难理解(即难以分析出土豆象征着劳动人民这一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