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体设计】2013高考历史 专题4 第1节 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发展历程课后限时作业(七) 人民版必修1_第1页
【立体设计】2013高考历史 专题4 第1节 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发展历程课后限时作业(七) 人民版必修1_第2页
【立体设计】2013高考历史 专题4 第1节 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发展历程课后限时作业(七) 人民版必修1_第3页
【立体设计】2013高考历史 专题4 第1节 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发展历程课后限时作业(七) 人民版必修1_第4页
【立体设计】2013高考历史 专题4 第1节 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发展历程课后限时作业(七) 人民版必修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立体设计】2013高考历史 专题4 第1节 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发展历程课后限时作业(七) 人民版必修1 (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56分)1.民主人士张澜在一次发言中讲道:“这是新中国的一个人民大宪章。它确定了新中国的政治理论和政治制度,它有了革命到底的大方针,它有了稳步建设的大原则。”“它”是(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C.“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2. 中国内地公映的影片建国大业,以第一届全国政协会议的筹备为主线,讲述了从抗日战争结束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的历史过程。下列事件不可能出现在影片中的是( )

2、A重庆谈判B七届二中全会C北平解放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颁布【解析】建国大业讲述的是从抗日战争结束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之间的事情,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颁布于1954年,故D项不正确。【答案】D3.下列图片反映了中国近代史上两次历史性的巨变,对两次巨变共同点的认识正确的是( ) A.成为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新起点B.改写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历史C.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D.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政体【解析】图一是孙中山的大总统誓词,标志着中华民国的建立;图二是开国大典,意味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两者的相同点在于推动了中国的民主化进程,给人民以更多的自由和民主。B项中,辛亥革命后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历史

3、并没有改变;C项说法不符合辛亥革命,因为辛亥革命推翻的是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而非封建制度;D项只是辛亥革命的功绩。故选A。【答案】A4.国旗的变迁记载着历史。“清朝黄龙旗”、“中华民国五色旗”、“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等中国国旗的演变最能体现( ) A.国家领土变化 B.国家性质变化C.国际地位变化 D.思想文化变化【答案】B5.中国近现代史上先后出现了两部宪法,其中一部宪法规定:“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另一部则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据此可知,这两部宪法都体现了( )A.“人民主权”思想 B.“三权分立”理论C.卢梭“社会契约论” D.向社会主义过渡【答案】A6

4、.1954年12月,毛泽东在一次党内外人士座谈会上指出,政协仍有存在的必要,但是我们不能把政协搞成国家权力机关。此话的主要背景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B.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D.中共“八大”胜利召开7.2009年十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中国致公党主席万钢和无党派人士陈竺续任科技部和卫生部部长。这说明在我国( )中国共产党和民主党派共同执掌国家政权 民主党派是参政党,参加国家政权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多党合作的政治基础 民主党派致力于社会主义建设事业A. B. C. D.【解析】表述错误;材料中没有体现中共领导;正确。【答案】D8.列宁说:“一个民主国家

5、必须承认各地区的自治权,特别是居民的民族成分复杂的地区和专区的自治权,这种自治同民主集中制一点也不矛盾;相反,一个民族成分复杂的大国只有通过地区的自治才能够实现真正民主的集中制。”据此,我们可以认识到新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促进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 保证了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 实现了少数民族的高度自治 促进了民族地区的社会进步A. B. C. D.9.1950年8月26日,邓小平在同班禅额尔德尼·确吉坚赞的谈话中指出:“在西藏,要使生产发展起来,人民富裕起来,只有这件事办好了,才能巩固民族团结。”邓小平的这段讲话在于强调( )A.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应实行民族区域自治B.民族

6、区域自治制度是中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C.发展是解决中国民族问题的出发点D.鼓励少数民族当家作主【解析】A、B、D的表述正确,但不是材料表达的意思。材料在于强调发展生产是巩固民族团结的根本。【答案】C10.根据同名小说改编的电视剧我们像葵花中有这样的一组镜头:男主人公冯建军的养父冯清明在下雨天收衣服时,不小心用晾衣竿碰破了家中挂着的毛主席画像,随后即被无端关押十多年。在看到这组镜头时,作为对历史有所了解的人,你认为对此应怎样解释才正确( )作为小说和影视作品的内容,这一段内容纯属虚构,毫无根据 根据情节来判断,这组镜头反映的社会背景应该是在“文革”开始后不久 艺术是社会现实的反映,这反映了当时我

7、国法制建设遭到破坏的情形 冯清明破坏毛主席画像的事实,表明当时中国的确存在大量的反革命分子A B C D11.据保守统计,文革期间非正常死亡人数超过172万,受迫害的人数更以千万计。为此,著名作家冯骥才采访了上千名文革经历者,从中选出了一百人作为代表并写下了一百个人的十年一文。最后,他说道:“一代人经受的惨痛教训,是下一代人的精神财富。”这里所说的“教训”主要是指( )A.要注重民主与法制建设B.要遵循客观经济规律C.要依据生产力水平及时调整生产关系D.要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12南方网报道:1978年邓小平在中央工作会议上讲到:“现在问题是法律很不完备,很多法律还没有制定出来。往往把领导人的话

8、当成法,不赞成领导人的话叫做违法,领导人的话改变了,法也就跟着改变。”这主要反映了( )A一些领导干部专制作风严重B有法不依现象严重C亟待建设并完善法律体系D亟待增强民众的法制观念【答案】C13青年张先著在安徽芜湖市人事局报名参加该省公务员考试,成绩名列第一,却因是乙肝携带者被取消录取资格。张先著以芜湖市人事局的行为侵犯其权利为由提起行政诉讼。法院判决芜湖市人事局具体行政行为违法。如果把这一事件作为我国法治建设备忘录的案例,这个备忘录最合适的主题是( )A时代呼唤医疗保险B“民告官”要有法律保障C依法维权进入民众生活D公务员录取人人平等【答案】C14.现代中国的民主法制建设日趋完善,“依法治国

9、”这一理念上升为国家意志是在( )A.1954年 B.1978年 C.1982年 D.1999年二、非选择题(15小题20分,16小题24分,共44分)1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秦朝政府的组织材料二 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美国实行联邦制。联邦制是一种多中心的复合共和制:(1)是关于自治、非集权、多样性的构成单位(州、省、邦)之间分割国家权力;各构成单位人民有自治或自组织权。(3)绝大多数联邦国家的构成单位都有自己的宪法,规定自己的政府组织形式。1787年宪法规定本宪法及依本宪法所制定之合众国法律;以及合众国已经缔结及将要缔结的一切条约,皆为全国之最高法律;每个州的法官都应受其约束

10、,任何一州宪法或法律中的任何内容与之抵触时,均不得有违这一规定。材料三 中国民族分布图 (1)据材料一指出秦王朝是如何加强对地方有效管理的?这种管理方式有何特点?(4分)(2)据材料二指出,美国处理中央与地方关系的方式与材料一有何异同?(6分)(3)材料三反映了我国民族分布大杂居、小聚居的特点。针对这一特点,我国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了什么基本政治制度?这一制度的实施有何积极作用?(6分)(4)据材料二、三及所学知识,你认为中美两国在管理地方的方式上有何共同之处?(4分)【答案】(1)管理方式:在地方实行郡县制。特点:中央垂直管理地方,郡县长官一概由皇帝任免、调动,不得世袭。(2)同:都加强了

11、中央政府的权力。异:秦朝,地方绝对服从中央,没有自主权;美国,地方享有一定的自治权力。(3)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作用:实现了少数民族自己当家做主的愿望,保证了祖国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促进了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4)共同之处:一方面,地方享有一定的自治权,另一方面,地方的自治权力必须符合国家的宪法。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我朝变法,但采于日本,一切已足”,“变政全在定典章宪法,日本如此而成效大著,中国今欲大改法度,可采而用之”。康有为日本变政考材料二 1912年3月,孙中山正式解除临时大总统职务,临时政府随之迁往北京。4月29日,北京临时参议院举行开院典礼,袁世凯、段祺瑞、冯国璋、蔡元培、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