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考历史总复习优化设计 第二编 专题能力提升 专题八 三次科技革命与经济全球化课件-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全册历史课件_第1页
【最新】中考历史总复习优化设计 第二编 专题能力提升 专题八 三次科技革命与经济全球化课件-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全册历史课件_第2页
【最新】中考历史总复习优化设计 第二编 专题能力提升 专题八 三次科技革命与经济全球化课件-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全册历史课件_第3页
【最新】中考历史总复习优化设计 第二编 专题能力提升 专题八 三次科技革命与经济全球化课件-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全册历史课件_第4页
【最新】中考历史总复习优化设计 第二编 专题能力提升 专题八 三次科技革命与经济全球化课件-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全册历史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 二 编 专 题 能 力 提 升专题八三次科技革命与经济全球化历历 史史2021中 考 总中 考 总 复 习 优 化 设 计复 习 优 化 设 计ZHONG KAO ZONG FU XI YOU HUA SHE JIZHONG KAO ZONG FU XI YOU HUA SHE JI内 容 索 引专题整合突破命题热点总结专题整合突破专题整合突破一、两次工业革命的对比 比较内容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时间18世纪60年代(18世纪下半叶)19世纪六七十年代完成时间19世纪中期,英国已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家20世纪初主要标志 瓦特改进蒸汽机电力和内燃机的广泛使用理论基础 牛顿力学体系

2、英国人法拉第发现的电磁感应现象领先国家 英国美国和德国比较内容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主要成就珍妮机、改良蒸汽机、蒸汽机车电力、内燃机、交通领域、石油化工发明家哈格里夫斯、瓦特、斯蒂芬森爱迪生、戴姆勒、本茨、诺贝尔进入的时代蒸汽时代电气时代比较内容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成果(1)1733年,凯伊发明了飞梭,提高了织布速度。(2)1765年,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珍妮机,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3)1774年,瓦特改进的蒸汽机在一家冶金工厂正常运转。不久,瓦特蒸汽机开始应用到更多的行业。蒸汽机的广泛使用是生产领域的一次意义重大的飞跃,它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使工业革命得以更快地向纵深发展。(4)

3、1825年,由斯蒂芬森发明的蒸汽机车运行,标志着铁路时代的到来电力:电灯(最显著成就,美国发明家爱迪生发明)、发电机、电动机、电车、电报等;动力装置:内燃机(德国人奥托制造煤气内燃机、德国工程师戴姆勒研制成汽油内燃机、德国工程师狄塞尔发明柴油内燃机)的发明解决了交通工具的发动机问题,在这一领域引发了一场变革,带动了相应的新兴工业的发展,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极大的便利。交通:汽车(德国人本茨发明)、轮船、飞机、拖拉机化工:碱、硫酸、人造染料;1867年,瑞典化学家诺贝尔发明炸药;1869年,美国人海厄特发明赛璐珞;1884年,法国人夏尔多内发明人造纤维比较内容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影响(

4、1)进入19世纪,传统的手工工场逐渐被大工厂所取代,现代工厂制度建立。(2)铁路时代的到来为社会提供了更为快捷、廉价、便利的交通,使生产和市场之间的联系变得更加紧密。(3)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人类进入“蒸汽时代”(1)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极大地改善了人们的生活,使欧美资本主义国家取得了跨越式的发展,成为工业化强国。(2)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垄断组织,资本主义由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3)资本主义对外扩张的增强,对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比较内容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工业革命带来的社会变化人口增长和大众教育(1)工业革命极大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人口的迅速增长。(2

5、)随着工业革命的深入,工人阶级队伍不断扩大,劳动力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3)为适应工业化发展的需要,欧洲国家开始推广大众化教育,法国和德国最早建立起国家教育体系。教育的普及,提高了欧美各国的大众文化水平,促进了社会发展城市化随着工业和商业的发展,农村人口不断流向城市。随着城市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发生了变化社会问题(1)社会矛盾激化。(2)环境污染问题严重比较内容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信息时代计算机网络的建立与发展: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电子计算机的发明和普及,数据库和计算机网络建立起来。20世纪90年代,互联网在全球迅速普及,成为现代社会重要的基础设施,标志着人类进入信息时代互联网对

6、现代社会的影响:(1)计算机网络将世界各地联结成一个整体,创造了人类新的生活模式和文化观念。(2)不仅极大地拓展了人类的生活空间,还对人类的经济活动产生了直接影响,推进了全球经济一体化二、三次科技革命与中国 项目当时中国对中国的影响工业革命中国正处于清朝末期,在专制统治下,统治者实行重农抑商、闭关锁国的政策,阻碍了中国商品经济乃至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1)政治上:工业革命后,英国为掠夺原料和销售市场把侵略矛头指向中国,发动鸦片战争,打开中国的大门,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经济上:中国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逐渐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3)思想上:逐渐萌发了学习西方的新思潮项目当

7、时中国对中国的影响第二次工业革命清政府对于西方先进技术排斥态度,尽管爱国科学家颇有成就,但是中国的科技发展水平总体滞后。民族资本主义也在多种因素的作用下曲折发展(1)第二次工业革命促使西方资本主义进入到帝国主义阶段,列强加快了侵略和瓜分世界的步伐。(2)落后的中国再次成为被掠夺的重要目标,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民族资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由向西方学习先进技术转为学习政治制度与思想文化第三次科技革命由于各种原因最初与第三次科技革命擦肩而过,改革开放后迎头赶上第三次科技革命中我国的科技成就:两弹一星、籼型杂交水稻、“863计划”、“神舟”系列飞船、北斗导航系统等三、经济全球化 进程时间原因

8、方式表现影响起源15世纪末16世纪初欧洲资本主义兴起;西欧国家的早期殖民扩张商贸往来欧洲同非洲、亚洲之间的贸易扩大;世界各地的商品在欧洲市场出现世界各大洲之间的相对孤立状态被打破,世界开始成为一个整体,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开始形成起步19世纪中期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国家的殖民扩张倾销商品,掠夺原料机器生产方式的确立和推广,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扩大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初步形成进程时间原因方式表现影响加强19世纪末20世纪初第二次工业革命;帝国主义瓜分世界资本输出资本主义国家完全控制落后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命脉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确立;世界殖民体系确立发展20世纪90年代以来新科技革命的推动;美苏“冷战”的结束;全

9、球性和区域性国际组织的建立;跨国公司的推动经济体制的趋同区域经济集团化和经济全球化(1)利:加强了各国的交流和合作,密切了世界各地的联系,促进整个世界的和平、合作与发展。(2)弊:拉大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差距,给人类带来了危机和挑战命题热点总结命题热点总结1.科技是把双刃剑,科技发明的消极影响有哪些?如何正确对待科技带来的弊端?(1)消极影响:战争问题:科技加剧战争的残酷性。如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飞机、毒气弹、坦克、远程大炮;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原子弹。环境问题:环境污染、废气、汽车尾气、太空废料、核废料等。高科技犯罪:网络“黑客”、病毒等。其他问题:克隆人、青少年沉迷网络游戏等。(2)正确对待: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正确、合理地使用科学技术。注意生存环境质量的提高。将科技造福于人类。2.经济全球化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