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舱布置图设绘”要领._第1页
“机舱布置图设绘”要领._第2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9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机舱布置图设绘要领31. 设绘依据的图纸a) 设计任务书;b) 规格书或轮机说明书;c) 机械设备明细表;d) 总布置图;e) 线型图和基本结构图或肋骨型线图和机舱分段结构图;f)主要设备的厂家资料。2. 布置的基本原则机舱布置图是船舶设计中最重要的基础性图纸之一,是许多其它图纸项目的依 据。动力装置布置的好坏对船舶性能有决定性的影响。a) 应满足相关规范、公约、规则及入级符号的特定要求。b) 要求动力装置可靠而持久的工作,提供足够的航行动力,保证航行安全,同时 便于船员管理维修。c)应根据不同尾型(双尾或单尾)的特点、采取综合利用、 多层布置设备的方法,尽可能地充分利用机舱空间、缩小机舱长度

2、,以增加船舶 货舱容积。d) 各种机械设备相互间位置分布合理,按其功能不同(如船舶系统、冷却水、燃 油、滑油、电站等)分区布置,以便于维护使用并节省管路。e) 主要通道、开口、舱柜、舱室的布置应考虑船体结构的完整性,设备基座简单 合理以便施工建造。f)应尽量保持左、右两舷重量平衡,且尽可能降低重心。g) 回旋运动的机械(泵、风机等),其驱动轴应沿船舶纵向布置,以防止船舶横 摇时因回转效应造成设备轴承损坏。h) 船体结构图中的强肋骨、支柱、船体连带的舱柜(包括机舱双层底舱)的位置 及双层底顶板、机舱各层甲板的高度、机舱开口、甲板围板、甲板纵骨、隔层等 的尺寸必须和船体总图中一致。并且要进行充分检

3、查有无布置上不合理的地方。i)详细设计的机舱布置图应能表明机舱内主、辅机电设备布置的全貌,以作为送审图和轮机其它部分图纸生产设计的依据。3 机舱布置内容要点3.1 主机的布置要点3.1.1 主机自由端(底层)应留有足够的空间以布置主机自身的管路及冷却海水 泵,压载泵等泵组和海水总管、舱底压载等管系。3.1.2.主机纵向定位时应保证主机油底壳出油口位于相邻两档肋板之间; 主机基座 安装螺栓孔与船体基座实肋板尽量避免相碰。3.13 主机纵向定位时应考虑机舱平台开口的位置,平台开口的前后端应尽可能位 于强肋位,主机(包括路台)应完全位于开口当中。3.1.4. 主机布置位置应考虑主机吊装进舱的可能性,

4、应协调其吊装开口尺寸以及起 吊设备的能力。3.1.5. 在主机上方应设置主机拆卸吊车,其空间应保证足以吊出活塞的高度;主机 排气管的布置位置应充分考虑到不能妨碍主机拆卸吊车的行走范围。3.1.6 主机备件中换装频率高、重量大的备件要用主机拆卸吊车起吊,主机备件放 置处所一般布置在主机左舷首侧或者尾侧,使该吊车能直接起吊这类备件,同时 要尽量加宽主机拆卸吊车首尾方向及左舷方向的行走空间。3.1.7 主机两侧应留出开启曲轴箱道门的空间、必要的管路空间和维修空间,注意 不要在此空间内配置梯子、以及测深管头、阀等。3.1.8 对于尾机舱型机舱,主机的安装位置一般靠近机舱尾部,如果考虑从船内抽 出尾轴,

5、主机输出端必须留出充分的空间。在最近尾处,还要考虑尾轴运出船外 修理所需的船体外板开口尺寸及位置。3.1.9.对于大型低速柴油机当垂向外力矩过大时,注意使柴油机重心尽量远离船体 振动节点位置。3.1.10 大型低速柴油机机座绕 A 字架的区段,一般在尾部布置主机滑油循环油 舱,首侧布置备用润滑油舱或者空舱。主机滑油循环舱上方的主机尾侧(输出 端)必须确保约 2 个肋位长度,以便布置主机滑油泵及吸入阀、净油机吸入管、 输油管、空气管及包括测深管在内的测深装置,人孔盖等等。并且在备用润滑油 舱(或者空舱)上方的主机首部也同样留出附加装置的空间。3.2 轴系布置要点3.2.1、 螺旋桨轴抽出空间尾机

6、型机舱布置轴系应注意螺旋桨轴的抽出方案(包括抽出所需要的空间位置)a) 当螺旋桨轴向船内拉出时,螺旋桨轴可用整锻法兰,从机舱后舱壁至主机(或齿轮箱)联轴节之间的距离通常为螺旋桨轴长度加450m m;还应考虑艉轴的吊运方法和路线。b)当螺旋桨轴向船外拉出时,螺旋桨轴应采用可拆式联轴节,同时还应考虑向 船内拉轴来检查轴的前端轴承和艉轴管后轴承所需的位置。3.2.2、 轴系的倾斜度轴系的中心线(通常也是主机的中心线)一般应与基线平行(a = 0 如)倾斜时,在 运输船上 W 4/100 即 a 2 30 在工作船 a 450mm 炉膛底部与双层底油舱的顶板距离应 600mm 对于 40 吨/时以上的

7、锅炉鼓筒与后舱壁距离应 1200mm 以便能对保 温层及对去掉保温层后的锅炉本体进行检查、清理及维修。备船握协会DKABLRNVWMMeto500457500只背炉的m蹬部井艮水竇护的部-230沪的im1300甲板克内*200200(8 )457457( 18 * )760750亚静甲-1300有关规则:NK : 第 E 编第 2 章第 3 项 AB : Sec.32.37 LR: Chap.E,Sec.3.330 NV:Ch ap.V,Sec.21,A2003.3.2 应考虑留有废气锅炉(经济器)、换热器管子的清洗空间,在确定各种换热器 的位置时,也要注意与其有关的液体的流向。3.3.3 当

8、在机器处所平台甲板之上设置燃油锅炉,且锅炉间无水密舱壁与机舱隔开 时,应该设置高度至少为 400mm 的围板,以便将该区域的泄漏物排至舱底,在 喷油器(燃烧器)区域下面应设置 200mm 深的集油盘。334 锅炉附件(例如燃烧器、安全阀鞥)周围要留出修理及操作的空间。锅炉液 位计应布置在易于观察的地方;3.3.5 在装有泡沫灭火装置的船上,锅炉间应设置 750mm 勺排水沟,在锅炉甲板的贯通孔上安装排水沟或安装盖子,使泡沫不致落入;同时还要注意管子的贯通 部和盖之间的间隙, 3mm3.3.6 废气锅炉最好布置在主机吊车行走横梁甲板上方的空间内,其布置要利于柴 油机排气管的敷设,使气流均匀。废气

9、锅炉的布置要留有各种附件、人孔、清扫 孔等的操作空间。3.4 发电机组布置要点3.4.1 发电机组之间的通道:应满足不同船级社的要求。一般大型船舶二台发电机 组之间的通道应 600mm 机组与舱壁距离应 800mm(600mm 为通道,200mm 为舱壁上安装设备管路),与支柱间距离应 20mm,发电机组应布置成使其转 轴中心线与艏艉平行。3.4.2 柴油发电机上方应设置起吊设备,以便能在船内对原动柴油机的活塞、气缸 盖等进行日常拆卸、修理。3.4.3 柴油机发电机的布置应留出有关上述起吊装置的拆卸,修理所需空间,还要 考虑凸轮轴的抽取空间。3.5 泵的布置要点3.5.1 泵的安装位置和高度应

10、充分考虑泵的自吸能力。在船舶允许的最大横倾或纵 倾下应使无自吸能力的泵保持正压头;有自吸能力的泵吸口与工作液面垂直距离 尽可能 300mm 勺空间用来油漆和清洗表面,与船 体结构相邻的柜壁应留有 350400mm 的安装或焊接空间。箱柜顶面与甲板距离 应确保滑轮吊装时的尺寸空间,下面应考虑底座尽量 布置在船体结构的强构件处。3.9.4、 不做在结构上的箱柜周围应留有 300mm 勺空间用来油漆和清洗表面,与 船体结构相邻的柜壁应留有 350400mm 的安装或焊接空间。3.9.5、 燃、滑油舱柜尽可能成为船体结构的一部分,至少它们垂直侧面之一应连续于机舱限界面。位于机舱平台上的燃、滑油舱一般顶

11、部留出800mm、底部留出600mm 的空间。3.9.6、 燃、滑油舱柜不应布置在高温表面(排气管,锅炉)上方。柴油柜和燃料油柜 不宜相邻布置,以免温差过大产生不利影响。3.9.7、 双层底内各油、水舱柜的布置位置应根据机舱船体结构图,核实人孔的位 置、空气管和测量管布置,以及与船体结构及对应的踏步、直梯之间的关系。3.10 集控室,机修间,物料间布置要点3.10.1、 机舱集控室(监视室)应尽可能设在机舱内振动和噪音较小的地方,并 有两个尽可能远离的出入口通道(其中之一应接近机舱的脱险通道)。集控室的 位置还应考虑电缆通道的走向。单机船舶的机舱集控室(监视室)一般配置在离 主机最近的平台甲板

12、左舷侧处;双机型船舶的机舱集控室(监视室)大多配置在 二台主机中间;3.10.2、 机舱集控室(监视室)布置时应注意包有绝缘舱壁的绝缘层和装饰板的 厚度,并在布置图上将绝缘表示出来。集控台和配电板的布置应考虑与舱壁(包 扎完绝缘和装饰板)之间的距离。凡是带有门的设备布置时应留有门的开启空 间。3.10.3、 集控室尽可能与机修间布置在同层。轮机和电气的物料间以及机修间尽 可能设在主机的上层平台甲板附近、位于主机的操纵侧;机修间及物料间应在同 一层甲板上相邻布置,以便于两室之间搬运零件以及机械设备的维修工作。3.10.4、 机修间,物料间内要设置存放另备件的搁架,搁架布置应尽量避开沿舱 壁的电缆

13、,若避不开,贝皿缆外侧需加适当的保护罩,以免搁架上的物品损伤电 缆。3.10.5、 机修间内应配备能起吊重型大件的起吊梁,该起重梁应能到达主机拆卸 用吊车的动作范围。机修间的门要考虑搬入其内部件的尺寸,再决定门的高度和 宽度,并且应在门的上部设起重梁的穿通口。(大型船舶的机修间内一般设置有 主机排气阀研磨机及拆卸台,这种情况下多考虑单独配置起吊梁),3.10.6、 机修间内车床应位于机修间吊梁正下方,其它设备应避开吊机走道。主 机/发电机油头实验台应注意集中布置,车床、钻床、砂轮机等布置应考虑留有操 作和维修空间。钻床和砂轮机等设备重心较高,为防止震动要考虑基座加强。3.10.7、 机修间内若

14、设有电焊/气焊设备及其附件、电焊工作台时,这些设备宜集中布置;气焊设备尽可能布置在氧气 一乙炔间内置(如设有氧气一乙炔间)。机修 间要保证良好的通风。3.11 出入口、梯道和花钢板的布置要求3.11.1 出入口及梯道:机舱应各有两个通向开敞甲板的出入口,出入口的布置应 尽可能互相远离,并出入方便;小型船舶梯道可仅设一个。应有一个通向机舱底 层的,并带有扶手的金属通道。梯道与花钢板的倾角60扶梯净高4000mm当船的型深15000mm 时, 应考虑设机舱电梯, 但机舱电梯不得视为逃生通道。 3.11.2、机舱底层应辅设花钢板,花钢板的设置高度,应考虑主机检查人孔的位 置,及各种管道的安装和检查。

15、在中、小型船中,一般为 800mm,大型船为 12001600mm 左右。大型船舶应保证机舱花钢板与主机下走台底部之间的净高 不小于 2m (也可根据机舱布置图确定高度)。机舱底层花钢板必要时可局部升 高或降低。如花钢板不在同一平面,应考虑在适当部位增设扶手、栏杆。为方便 观察舱底的设备和阀件,可在主机周围和主通道外的局部地区用格栅取代花钢 板。3.11.3 布置机舱各层梯子时,要考虑某些可能防碍梯子布置的构件(如低速柴油 机的侧向支撑、辅锅炉上部支撑、烟囱顶部出口盖、管系、通风及电缆托架 等)。机舱斜梯的高度以 4m 为限,高于 4m 的梯子应考虑中间增设平台,且平 台上方净高不小于2m;直

16、梯的宽度为 400mm,对于 L=2500mm 以上的直梯中间 应加支撑。直梯的安装方向与通道口的门开启方向等协调一致。3.12 机舱棚开口,平台及花钢板的高度3.12.1 双层底高度应考虑下设油舱的清理和必要的蒸汽加热管的敷设工艺;当在 双层底内设有主机滑油循环舱并用隔离空舱与外底板隔开时,还应考虑其焊接施 工工艺要求。3.12.2 机舱平台高度一般与货舱相应甲板一样高,尽量考虑与主机路台高度一 致,并考虑主机横向支撑的高度,但应满足其间最大的机械设备(如发电机,锅炉,换热器等)的拆检高度,平台甲板到强构件之间的最小高为2000mm,甲板之间的最大高度为 5000mm,如装拆检需要提高到 6

17、000mm。3.12.3 机舱棚处的最小开口一般应能容纳主机最大的外形尺寸(包括主机路台) 加300mm,另加各种辅助设备、斜梯及管系的尺寸,平台开口的前后端应尽可能 位于强肋骨处。3.12.4 对封闭型机舱的舱棚开口尺寸,主要由排气管、废热锅炉、通风管及梯道 等决定。3.12.5 在起吊方便的情况下可考虑在机舱棚壁上布置主机大备件的位置,对于小 型船舶还需要考虑日用油柜,膨胀水箱的位置。3.12.6、烟囱各层平台舱口空余之处,应辅设格栅,高度与平台相同;主通道、 救生通道不允许铺设格栅,一律为花钢板;除上述情况外,凡轮机管理人员经常巡回到达之处,如没有通道则应设置走台;应急通道的梯子应采用钢

18、质的方钢直 梯,应急通道各层平台应设固定栏杆和活动的安全链条。3.13 防护设施,消防设备的布置要点3.13.1 有外露运动部件的机械以及对工作人员发生危险处所应设护罩或栏杆。3.13.2 对噪声级过大的机械设备(按 JT4517-82)应加以隔离,也可以设置隔音的集 控室以减少噪音的影响。3.13.3 对布置在平台的辅柴油机或 5 缸以下的中,高速柴油机应考虑减振措施,如 安装减振器减振等。3.13.4 各种固定式灭火系统的设备或集中控制阀箱及其动力源应能易于接近,操 作简便,其有关装置应布置在当被保护处所失火时不致被切断的地方。3.13.5 柴油发电机组和锅炉附近应设的灭火装置应符合船级社

19、的要求。3.13.6 电气设备的灭火应注意使用干粉灭火器。4 图面要求4.1 图样幅面及格式符合标准要求,技术文件的书写格式应符合GB/T1.1-1993标准编写的基本规定有关要求。图样画法,字体,字号,图线选用,尺寸标 注,图样要素等均应符合标准或有关规定。4.2 视图表达a)表达内容机魅设書as走. 農送安装M .曹痔揍口 .最大外形尺龍第外iftfc*常,neat甲板大4asw.横景暮庇建,门,人孔,机舗附杵.花银板,r污水井-iKMttt栏杆”)0水AV.排(务藉龜蛹.主风暮寢达所有工柞平台出主豪设餐与蜡禅件横剖聞圈豪迭也主厦设备的高度4.3 设备编号 机舱内的大小设备除在其它图纸中表

20、达的之外(如直斜梯,门窗) 均需编号。编号的顺序一般按顺时钟方向排列,置于相应设备附近,不用指引 线。设备编号一般采用三位数。位于同一层的设备的编号百位数相同。底层的设 备编号的百位数为 1,向上依次增加。同一设备的编号应是唯一的,完全相同的 多件设备可以使用同一编号,但要在其后加带括号的序号,如118( 1),118(2)。此类序号的顺序应为从艏至艉,从左舷至右舷。4.4 明细表机舱布置图内应编制比较详尽的明细表,对所有的设备编号进行说明。明细表可 以置于布置图内,但一般应制成 A4 幅面的表格,以便于查阅。4.5 图纸幅面一般采用 A1,A2,可按制图标准加长。比例一般采用 1:50 或 1:1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