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素周期律、化学反应与能量复习题纲_第1页
元素周期律、化学反应与能量复习题纲_第2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元素周期律复习训练1 廉中带电荷养电子彳说外尼敗于散,决歼无盍的址节悴頂的结帳电电刑 t能只歸低原理也子曲 爵申.于用昱瘩客軸的电于 I最师屍申于故不苗曲 c(K 为&WSW 不曲阮牛),电子的排布轴市进一 區子靖枸示总田r帚先电于鹿力,址合仰的站如性叫十性SI F.常相丘见石离尸之舄的 HJ 互样帝MAW:谊共BI韭子时哥厳喪的栢&怩用JL 学应应塞肚r1 下列各组元素中,按最高正价递增顺序排列的是()A. C、N、OF B K、Mg C、S C F、Cl、Br、I D Li、Na、K Rb2.下列对于元素周期表结构的叙述中准确的是()A. 7 个横行代表 7 个周期,18

2、个纵行代表 18 个族 B 副族元素中没有非金属元素C.除第一周期外,其他周期均有18 种元素 D 碱金属元素是指IA族的所有元素3. 下列叙述准确的是()A. 铅位于周期表中金属与非金属元素的交界处,可作半导体材料B. 若存有简单阴离子 R,则 R 一定属于第WA族兀素C. S 和 Se 属于第WA族元素,F2S 的还原性比 H2Se 的强D. 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较少的金属一定比最外层电子数较它多的金属活泼4. 下列说法准确的是()A. 碱金属单质的密度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增大B. 碱金属单质都是银白色金属C. 在周期表中金属与非金属的分界处,能够找到催化剂材料D. 常温下气体的单质都是由

3、非金属元素组成的5. 下列说法准确的是()A. Li 是最活泼金属,F 是最活泼非金属B . Mg(OH)z 碱性比 Ca(OH)2强C. 元素周期表有 7 个主族,7 个副族,1 个 0 族,1 个忸族,共 16 纵行D. X2+的核外电子数目为 18,则 X 在第四周期第nA族6.铍及其化合物的性质与铝十分相似,下列关于铍及其化合物的推断准确的是()A.铍能与强酸、强碱溶液发生反应B .氢氧化铍可溶于水C.氯化铍溶液显中性D .氧化铍的化学式 BezQ7.借助碱金属和卤族元素的递变性分析下面的推断,其中准确的是()A.已知 Ca 是第四周期第nA族的元素,故 Ca(0H)2的碱性比 Mg(

4、OH)a 的碱性弱B.已知 As 是第四周期第VA族的元素,故 AsH 的稳定性比 NH 的稳定性强C.已知 Cs 的原子半径比 Na 的原子半径大,故 Cs 与水反应不如 Na 与水反应剧烈D.已知 Cl 的核电荷数比 F 的核电荷数大,故 Cl 的原子半径比 F 的原子半径大& X、Y、Z 均为短周期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它们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已知3 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和为 31,下列相关叙述中准确的是()XA. X 与 W 形成化合物稳定性一定强于Z 与 W 形成化合物稳定性氢化物水溶液的酸性:HMHN;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HMIOHNQ :熔点:MNYZA. Y 元素为 A

5、l B . Z 的氢氧化物不能与强碱溶液反应C.原子半径大小为 Y Z X D . X 只能形成一种氧化物9 . X、Y、Z、W 为四种短周期主族元素。其中X、Z 同主族,Y Z 同周期,W 与 X、Y 既不同主族也不同周期; X 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核外电子层数的3 倍;Y 的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的代数和为 6。下列说法准确的是()A. X 与 W 形成化合物稳定性一定强于Z 与 W 形成化合物稳定性氢化物水溶液的酸性:HMHN;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HMIOHNQ :熔点:MNB.Y、Z 两元素的简单离子半径:Y ZC. X、Y、Z 对应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和还原性强弱顺序一致D.Y 元素最

6、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化学式为HYO10.已知 A、bB2*、cC、dD四种离子均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关于 种元素的叙述准确的是()A.原子半径:A B CD B .原子序数:bacdC.离子半径:D C BA D .失电子水平:B A,得电子水平: D C11下列相关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律表述准确的是()1原子序数为 15 的元素的最高化合价为+32第四A族元素是同周期中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3第二周期WA元素的原子核电荷数和中子数一定均为64原子序数为 32 的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四周期WA族D.:He。相关2He 的说法准确的是()B.中子数为 3D.核外电子数为 3()B.单质 Cs 与

7、水反应非常缓慢D.137Cs 最外层只有 1 个电子)某元素原子的质量数为A,它的阳离子乂+核外有x个电子,w克这种元素的原子核内中子数为w A+xnA.molAw A+x+nD.卡一问15 .元素 Y 的原子获得 3 个电子或元素 X 失去 2 个电子后,它们的电子层结构与氖原子 的相同,X Y 两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准确的化学式是()A. Y3X2B . X2Y3C .XBYZD. Y2X316 .短周期相邻的三种元素,它们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 于这三种元素的是()A. S B . O C . ND. P17 .短周期金属元素甲戊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下表所示。准确的是A. 离子半径:乙

8、丁 丙丁C. 氢氧化物碱性:丙 丁 戊D. 最高化合价:甲 乙戊18 .核电荷数小于 18 的某元素 X,其原子核外电子层数为a,最外层电子数为(2a+1)。F 列相关兀素 X 的说法中,不准确的是()A. 元素 X 的原子核内质子数为(2a2 1)B. 元素 X 形成的单质既能作氧化剂又能作还原剂C.元素 X 形成的简单离子,各电子层的电子数均达到2n2个(n表示电子层数)D. 由元素 X 形成的某些化合物,可能具有杀菌消毒的作用19 .下列叙述中能确定 A 金属性一定比 B 金属性强的是()甲乙丙丁戊A、B、C D 四A. B . C .12. 月球上有颇为丰富的核聚变燃料A.原子序数为

9、3C.2He 与;He 互为同位素13. 关于 Cs 元素,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137Cs 和133Cs 互为同位素C.137Cs 比133Cs 多 4 个中子14. (2019 四川雅安中学高一检测()A Ax+nB.molww Axnc.A16,电子层数之和为 7。不属A. X 与 W 形成化合物稳定性一定强于Z 与 W 形成化合物稳定性氢化物水溶液的酸性:HMHN;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HMIOHNQ :熔点:MNA.A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比B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少B. A 原子的电子层数比 B 原子的电子层数多C.1 mol A 与足量酸反应生成的 H2比 1 mol B 与足量酸反

10、应生成的H2多D.常温时,A 能从水中置换出氢,而 B 不能20 .下列相关叙述:非金属单质M 能从 N 的盐溶液中置换出非金属单质N;M原子比 N 原子容易得到电子;单质M 形成的气态氢化物比 N 形成的气态氢化物稳定;气态能说明非金属元素 M 比 N 的非金属性强的是()A. B . C .D.全部21. 下列叙述准确的是()A. 离子化合物中的阴离子肯定不存有金属元素B. 任何的阳离子只有氧化性,任何的阴离子只有还原性C. 与强酸、强碱都会反应的物质中只有两性氧化物或两性氢氧化物D. 根据化合物在水溶液中电离出的离子的类别,将化合物分为酸、碱、盐等22.下列变化过程中,只破坏共价键的是(

11、)A. HCl 溶于水得盐酸B. NaCl 颗粒被粉碎C. 12升华D. NHCI 晶体加热分解23.下列各组物质中化学键的类型相同的是()A. HCl、MgCL NHCIB. HO NO CQC. CaCb、NaQH H2QD. NH、H2Q CQ24.下列说法中准确的是()A. KQH 中含有离子键也含有共价键,属于离子化合物B. HCI 中存有离子键,属于离子化合物C. 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一定是共价化合物D. 阴、阳离子间通过静电引力而形成的化学键叫做离子键25 .下列化合物中同时含离子键、极性键、非极性键的是()A. MgCb B . HQ C . NaQHD . CHCQQINH26

12、 .下列观点准确的是()A. 化合物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是氢氧根离子的是碱B. 某化合物的熔融状态能导电,该化合物中一定有离子键C. 某化合物的水溶液能导电,该化合物一定是电解质D. 离子键是阴、阳离子这样的正、负电荷之间的相互吸引力27 .要使下列物质(金刚石、食盐、干冰、水晶、金属铝)熔化,需要克服微粒间的相互作用,其中克服的相互作用属于同种类型的是()A.B.C.D.28 . X、Y 和 W 为原子序数依次递增的短周期元素,X 和 Y 同主族,Y 和 W 的氢化物具有相同的电子数。在中学范围内X 的单质只有氧化性,且是空气的主要成分之一。(1)_写出实验室制取W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2)

13、某小组设计如图所示的装置,分别研究YX 和W的性质。1_分别通入 Y和 W,在装置 A 中观察到的现象是否相同 _ (填“相同”或“不相同”);若装置 D 中装的是铁粉,当通入足量W时观察到的现象为 _ ;若装置 D 中装的是五氧化二钒,当通入足量YX 时,打开 K 通入适量 Xa,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 ;(3)某同学将足量的 %通入一支装有氯化钡溶液的试管,未见沉淀生成,再向该试管中加入过量的下列溶液也无沉淀生成的是 _(填字母)。A.氨水 B .稀盐酸 C .稀硝酸 D .氯化钙 E .双氧水 F .硝酸银 29 .铊的相关信息卡片如右图所示:(1)_ 铊的原子序数为81,铊在元素周期表中位

14、于第 _周期第_族。(2)_下列推断准确的是(填字母)。A.单质的还原性:Tl Al B .原子半径:Al TIC.碱性:Al(QH)3 Tl(QH)3D .氧化性:Tl3+ Al3+(3)铊(TI)是某超导材料的组成元素之一。TI3+与Ag在酸性介质中发生反应:Tl3+2Ag=T+ 2Ag+。下列推断准确的是 _。A. TI+最外层有 1 个电子 B . TI 能形成+ 3 价和+ 1 价的化合物C. TI3+的氧化性比 Ag*弱 D . TI+的还原性比 Ag 强30. 某同学为探究元素周期表中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设计了如下系列实验:I.(1)将钠、钾、镁、铝各 1 moI 分别投入到足量

15、的同浓度的盐酸中, 试预测实验结果:与盐酸反应最剧烈; _ 与盐酸反应的速度最慢; _ 与盐酸反应产生的气 体最多。(2) 向 NatS 溶液中通入氯气出现黄色浑浊,可证明 CI 的非金属性比 S 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n.利用下图装置可验证同主族元素非金属性的变化规律(3) 仪器 B 的名称为 _ ,干燥管 D 的作用为防止 _ 。若要证明非金属性: CI I,贝UA 中加浓盐酸,B 中加 KMnQKMnO与浓盐酸常温下反应生成氯气),C 中加淀粉碘化钾混合溶液,观察到 C 溶液中现象为_,即可证明。从环境保护的观点考虑,此装置缺少尾气处理装置,可用溶液吸收尾气。(5)若要证明非金属性:

16、CSi ,则在 A 中加盐酸、B 中加 CaC C 中加_ (写化学式)溶液,若观察到 C 中出现白色沉淀,即可证明。但有的同学认为盐酸具有挥发性, 可进入 C中干扰实验,应在两装置间添加装有 _溶液的洗气瓶。31. 填写下列空白:(1) 写出表示含有 8 个质子、10 个中子的原子的化学符号: _ 。(2) 周期表中位于第 8 纵行的铁元素属于第_ 族。(3) 所含元素超过 18 种的周期是第_、_ 周期。(4) 用电子式写出氯化铯的形成过程: _。(5) 写出下列物质形成过程的电子式及含有的化学键类型(离子键、极性键、非极性键):1H2Q_,含有_键。2NaQH_,_含有_键。(6) 两种

17、同主族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和是另外两种同主族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和的2 倍,写出由这 4 种元素共同组成的 2 种化合物在水溶液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1-10BBBDDADCDB 11-20CCBCCACCDB 21-27DADADBA28 (1) MnO2+4H+2CI =Mn+CI2T +2HQ相同产生棕褐色的烟 2SO2+ Q 号2SO3(3)BD29(1)6HA(2)A (3)B2 一 _30(1)钾 铝 铝(2)S+ CI2=SJ+ 2CI (3)锥形瓶 倒吸(4)变蓝 NaOH (5)Na2SQ3饱和 NaHCO1831(1)8Ovrn(3)六七 I + IB. H+ Cl HCI点燃C

18、.钠与水的反应D. S+ Q=SO3. (2019 年四川龙泉月考)下列说法中准确的是()A. 在化学反应中,发生物质变化的同时不一定发生能量变化B. H0 表示放热反应, H04.下列反应中生成物总能量高于反应物总能量的是()A.碳酸钙受热分解 B .乙醇燃烧 C .铝粉与氧化铁粉末反应D .氧化钙溶于水55.已知在 298 K、1X10 Pa 条件下,2 mol 氢气燃烧生成水蒸气放出484 kJ 热量,下 列热化学方程式准确的是()1!A.H2O(g)=H2(g) + 2Q(g)H=+ 242 kJ mol1B.2f(g) + Q(g)=2H2O(l) H= 484 kJ mol1!C.

19、H(g) + 2Q(g)=H2O(g) H=+ 242 kJ mol一1D.2Hz(g)+Q(g)=2H2O(g) H=+484 kJmol6.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书写准确的是(H的绝对值均准确)()A. GHsOHQ) + 3C2(g)=2CQ(g) + 3H2O(g)一1放期反应和吸癌反应的比较类型啟黒反应吸热反应定文祁敵热量的化情反应吸收歎的化悄反应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反应物的总能址小于解霽成物的愿能孟左成物的嬴能虽微观 生成期的恵琏能大丁反生成物的总锻能小于应物的朝融嶷反应物的总渥能图示乞LAJhkO%9如71 H甩傭AJbOO0氏应过程 1窑届和朮吨檢的反丸邹分分解应应;以可窮樹的逮埋反

20、K.CO.陆为珏瓯制的凰优还陳删*的屮和反握:砂热反丈需竹化冷反薩反应 H= 1 367.0 kJ mol (燃烧热)B. NaOH(aq)+ HCI(aq)=NaCI(aq) + HbOQ)一1 H=+ 57.3 kJ mol (中和热)一1C.S(s) + Q(g)=SQ(g) H= 296.8 kJ mol (反应热)一1D. 2NO=O+ 2NO H=+ 116.2 kJ mol (反应热)7.家用液化气中主要成分之一是丁烷(C4H10),下列关于 2GH(g) + 13Q(g)=8CQ(g) + 10H2O(l) H= 5 800 kJ mol1的叙述中错误的是()C.Hs= H -

21、2AH14.根据以下三个热化学方程式:2HzS(g) + 3Q(g)=2SO2(g) + 2fO(l)1H= -QkJ mol ;一1A.该反应的反应热为 H=- 5 800 kJ mol ,是放热反应B. 该反应的 H 与各物质的状态相关,与化学计量数也相关C. 该式的含义为 25 C、101 kPa 下,2 mol C4H10气体完全燃烧生成 CO 和液态水时放 出热量 5 800 kJD.该反应为丁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由此可知丁烷的燃烧热为5 800 kJ mol-1&根据热化学方程式:S(s) + Q(g)=SQ(g) H=akJ mol-1(a=- 297.2)实行分析,下

22、列说法中不准确的是()A. S(s)在 Q(g)中燃烧的反应是放热反应一1B.S(g) + Q(g)=SQ(g) H=bkJ mol-,贝 UabC.1 mol SO2(g)所具有的能量低于 1 mol S(s)与 1 mol O2(g)所具有的能量之和D. 16 g 固体硫在空气中充分燃烧,可吸收 148.6 kJ 的热量9.有如下三个热化学方程式:1H2(g) + 2O(g)=H2O(l)1H2(g) + C2(g)=H2O(g)2Ha(g) + O(g)=2H2O(g)H=akJ molH=bkJ molH= ckJ mol下列关于它们的表述中,准确的是()A.它们都是吸热反应 B .a

23、、b、c均为正值C .a=bD.2b=c10.下列与化学反应能量变化相关的叙述准确的是()A. 生成物总能量一定低于反应物总能量B. 放热反应的反应速率总是大于吸热反应的反应速率C. 应用盖斯定律,可计算某些难以直接测量的反应的焓变D.同温同压下, H(g) +A. 每生成 2 个分子 AB 吸收(a-b) kJ 热量B. 该反应热 H=+ (a-b) kJ mol-1C. 该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D. 断裂 1 mol A - A 和 1 mol B - B 键,放出akJ 能量12.根据盖斯定律判断如图所示的物质转变过程中准确的是()n 能址(kl罪/1 niol A丁A.

24、H= H2= H3= H4C.H+ H2+ H3= H413.在 298 K、100 kPa 时,已知:2”O(g)=Q(g) + 2Hz(g) HCl2(g) + H2(g)=2HCl(g)H22Cl2(g) + 2H2O(g)=4HCl(g) + Q(g)B.H+ H2= H3+ H4D.H= 则 f 与H和 Hz 间的关系准确的是()A.Hs= H +2AHB. H = Hi+ H2D.H= Hi- H2反应进程2H.S(g) + Q(g)=2S(s) + 2fO(l)H2=-QkJ mol2fS(g) + Q(g)=2S(s) + 2fO(g)1H3=Q3kJ mol 。判断Q、Q、Q

25、3三者关系准确的是()A.QQQB .QQQC . QQQD. QQQ15.(1)胆矶分解的热化学反应方程式为CuSO45H2O(S)=CUSO4(S)+ 5 出 0(1) H= +QikJ mol1。(2)室温下,若将 1 mol 无水硫酸铜溶解为溶液时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uSO4(s)=Cu2+(aq) + SO4(aq),放热 Q2kJ。(3)已知胆矶溶于水时溶液温度降低。则 Q1与 Q2的关系是()一1一1 ,-,16. 50 mL 0.50 molL盐酸与 50 mL 0.55 molLNaOH 溶液在如图所示的装置中实行中和反应。通过测定反应过程中所放出的热量可计算中和热。回答下列问

26、题:(1) 从实验装置看,图中尚缺少的一种玻璃用品是 _。丄(2)烧杯间填满碎纸条的作用是 破热_。一碎纸箓(3) 大烧杯上如不盖硬纸板,求得的中和热数值 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实验中改用 60 mL 0.50 molL1盐酸与 60 mL0.55 molLNaOH 溶液实行反应,与上述实验相比较,所放出的热量 _ (填“相等”或“不相等”,下同),所求中和热_ ,理由是_(5) 用相同浓度和体积的氨水代替NaOH 溶液实行上述实验,测得中和热的数值会_ (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6) 完整地做一次这样的实验,需测定 _次温度。17. (2019 年山西师大附中高二

27、测试 )(1)已知下列化学键的键能:H H: 436 kJ mol一111;N H:391 kJ mol ; N N:945 kJ mol 。1通过计算判断合成氨反应是放热还是吸热?2计算:1 mol N2完全反应生成 NH 的反应热为 _, 1 mol H2完全反应生成 NH的反应热为_ 。(2)氢气燃烧生成液态水的热化学方程式是2H2(g) + Q(g)=2H2O(l) H= 572kJ mol 。请回答下列问题:1生成物能量总和 _ (填“大于” “小于”或“等于”)反应物能量总和。2若 2 mol 氢气燃烧生成水蒸气,则放出的热量 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572 kJ。3反应2HZ+Q=2HO 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已知拆开1 mol H2、1 mol O2和 1 mol HO 中的化学键分别需要消耗 436 kJ、496 kJ 和 46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