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高中语文 4.14《陈情表》学案 语文版必修1_第1页
2011年高中语文 4.14《陈情表》学案 语文版必修1_第2页
2011年高中语文 4.14《陈情表》学案 语文版必修1_第3页
2011年高中语文 4.14《陈情表》学案 语文版必修1_第4页
2011年高中语文 4.14《陈情表》学案 语文版必修1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4陈情表相关知识精讲 1作者简介 李密(224287),一名虔,字令伯。父早亡,母改嫁,由祖母刘氏亲自抚养,故侍刘十分孝顺。晋书·孝友传将他名列首位,誉之“以孝谨闻”。为人正直,颇有才干。曾仕蜀汉为郎,蜀亡以后,晋武帝司马炎为了巩固新政权,笼络蜀汉旧臣人心,征召李密为太子洗马。他深恐晋武帝疑己怀念旧朝以矜名节,招致大逆不道的罪名,于是饱含血泪上了这篇陈情表。“武帝览表,嘉其诚款,赐奴婢二人,使郡县供祖母奉膳。至性之言,自尔悲侧动人。”祖母死后,出任太子洗马,官至汉中太守。后被谗免官,死于家中。 2背景分析 文中提到“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晋武帝为什么重用这样一个

2、蜀汉旧臣呢?第一,当时东吴尚据江左,晋武帝为收笼东吴民心,特显示其宽厚胸怀,对亡国之臣实行怀柔政策;第二,李密当时以孝闻名于世,晋武帝则实施以孝治天下的策略,以显示自己仁爱廉正。因此,李密屡被征召。 李密为什么“辞不就职”呢?第一,李密确实有供养祖母刘氏的问题;第二,作为蜀汉旧臣,他还有怀旧思想,对晋灭蜀汉是有些不服气的;第三,出于古训“做官如履薄冰”的警策,李密是有后顾之忧的,他不能确定晋朝和晋武帝会给他带来什么命运。所以李密认为此时不宜做官。 但是轻慢皇帝,抗旨不遵是要杀头的。为了摆脱这种困境,李密在这篇表中以“孝”字当先,大做文章,打消了武帝对他可能产生的疑虑;又以巧妙的抒情方式,打动武

3、帝,达到不出来做官的目的。整篇文章把自己的处境和祖孙之间真挚深厚的感情写得婉转凄恻,感人肺腑。后人称赞它“沛然从肺腑中流出,殊不见斧凿痕”,成为古代散文中的佳作。 3本文主旨 表,是古代臣下给皇帝的奏章。文章叙述了自己幼年的不幸遭遇,家中的孤苦情况和祖母对自己的辛勤抚养,详尽而委曲地说明了自己屡次辞谢晋朝征召的原因,表达了对晋朝皇帝的由衷感激之情,又申述了自己终养祖母以尽孝道的决心。 4鉴赏要点 (1)融情于事。 强烈的感情色彩是本文的一大特色,但作者无论是述自己的孤苦无依之情,还是述自己和祖母相依为命的深厚亲情,都是通过叙事来表达的。而自己对朝廷恩遇的感激和对武帝的忠敬之心,也是以充满情感的

4、笔调来写的。 (2)逻辑严密 作者李密,因父早亡,母改嫁,自己归祖母刘氏抚养。曾拜蜀的重臣谯周为老师,博览五经,尤精春秋左传。初仕蜀,为郎。晋泰始初,始被征召为太子洗马,以祖母年老多病,无人奉养,遂上陈情表固辞。后刘氏死,方人京任太子洗马,出为温县令,官至汉中太守。严密的逻辑,真实的理由在曲折推进中得到清楚的表现,而陈述又是那样委婉,衷曲又是那样令人同情,文章章法又显得摇曳多姿。 (3)语言生动 作者采用了不少排比,对偶句式,恰到好处地表现了内容。如“既无叔伯,终鲜兄弟”,“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以长幼、内外皆无来显示自己的孤苦伶仃。又如以“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

5、臣秀才”的对句表明李密的孝名与才名并传。再如以“诏书切峻,责臣逋慢;郡县逼迫,催臣上路”的排比渲染出圣命逼人的紧张气氛。“生当陨首,死当结草”则表示了作者誓报恩德的冰心诚意。陈情表的写作多用四字句,杂以参差句,语言练达,朗朗上口。此文的问世,为后世提供了众多的惯用语,一直流传至今,如“躬亲抚养”“零丁孤苦”“茕茕孑立”“形影相吊”“急于星火”“日薄西山”“气息奄奄”“朝不虑夕”“更相为命”“生当陨首,死当草结”等。 5古代官职变动用词 (1)除,任命、授职,一般指免去旧职、授予新职。如是“左除”,则是降级授职之意。 (2)赏,是由皇帝特旨颁布,赐予宫职、官衔或爵位。 (3)擢,即由选拔而提升。

6、超擢则是越级破格提升的意思。 (4)迁,改官。用法较复杂,常见的有三种情况。一是升迁,如海瑞传:“迁淳安知县。”二是改任,相当于转调原职晶极的官职,如张衡传:“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令。”三是降职,即“左迁”,自居易琵琶行:“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 (5)徙,改任官职,多指一般的调职。 (6)谪,官吏降级,相当于贬。 (7)拜,授予官职,任命,多指帝王授臣下官职。 (8)出,指出京受任。 (9)去,卸职。 (10)黜,废免,革职免官。“黜”与“贬谪”相同,但有区别,贬谪是出自皇帝的诏令,黜有时则是上司对下属官员的处分。 (11)放,放逐。“放”有时也指京官调任外地,如谭嗣同“即放宁夏知府,

7、旋升为宁夏道”中的“放”就是“委任委派”的意思。 (12)陟,升迁,指官吏的提升和进用。 (13)夺,罢官免职。 (14)罢,革除官职。 (15)复,恢复旧职。基础演练与综合应用1下列句中加点的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险畔(xìn) 夙(sù)愿 闵(mn)凶 臣少(shào)多疾病 B祚(zuò)薄 期(j)功 强(qing)近 终鲜(xin)兄弟C逋(b)慢 拔擢(zhuó) 优渥(wò) 逮(dài)奉圣朝D洗(x)马 床褥(rù) 日薄西山(bó) 茕茕 (qióng) 孑 (ji&

8、#233;)立 2下列句中加点的词与现代汉语词义一致的一项是A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B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C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 D逮奉圣朝,沐浴清化3指出加点的虚词用法和意义完全相同的一项( )A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报养刘之日短也B因击沛公于坐,杀之 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C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 但以刘日薄西山D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4下列各句分编成四组,能够表现李密和祖母之真挚深厚感情的一组是( )。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臣之进退,实为狼狈。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臣侍汤药,未曾废离。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祖母刘氏愍臣孤弱,躬亲抚养。

9、A B C D5陈情表的作者 , 人。本文选自 梁昭明太子的 文选。“表”是古代 向 陈述己见的一种奏章, 是表文的特点。6“臣密言”这样开头,是当时作表章的一种格式,意思是 ;文章结尾写“谨拜表以闻”也是当时章奏套语,表示 。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711题。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且臣少事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今年九十有六。是臣尽

10、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刘之日短也,乌鸟私情,愿乞终养。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愿陛下矜悯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卒保余年。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7对下面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犹蒙矜育 矜:同“怜”,怜悯B不矜名节 矜:夸耀C皇天后土实所共鉴 鉴:鉴别D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 胜:尽8这一段,作者不应诏所用的“武器”是( )A圣朝以孝治天下 B亡国贱俘,至微至陋C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 D报刘之日短9能打动皇帝的真正原因是( )A刘日薄西山 B乌鸟私情,愿乞终养C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刘之日短 D臣之辛苦,皇天后土实为共鉴1

11、0对这一段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前几段重在叙事中动以深情,这两段则重在陈情中晓之以大义。B在陈情中既表述自己“愿乞终养”的决心,又表达了活着尽忠效力,死后亦当感恩图报的感情。C本段融情于理,连用“凡在”“况臣”“且臣”“今臣”“但以”等词,曲折而有条理。D作者用两个年龄数字作对比,意在表明孝比忠重要。11从结尾画浪线的“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中你能读出哪些内容? 12翻译文中画线句子(1)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 (2)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 (3)臣死当陨首,死当结草 拓展迁移与发散思维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319题。泷 冈 阡 表 欧阳修 修不幸,生四岁而孤。太夫人守节自誓,居穷

12、,自力于衣食,以长以教,俾至于成人。 太夫人告之曰:“汝父为吏,廉而好施与,喜宾客。其俸禄虽薄,常不使有馀,曰:毋以是为我累。故其亡也,无一瓦之覆,一垅之植以庇而为生。吾何恃而能自守耶?吾于汝父,知其一二,以有待于汝也。自吾为汝家妇,不及事吾姑,然知汝父之能养也。汝孤而幼,吾不能知汝之必有立,然知汝父之必将有后也。吾之始归也,汝父免于母丧方逾年。岁时祭祀,则必涕泣曰:祭而丰,不如养之薄也。间御酒食,则又涕泣曰:昔常不足,而今有馀,其何及也!吾始一二见之,以为新免于丧适然耳。既而其后常然,至其终身未尝不然。吾虽不及事姑,而以此知汝父之能养也。汝父为吏,尝夜烛治官书,屡废而叹。吾问之,则曰:此死狱

13、也,我求其生不得尔!吾曰:生可求乎?曰:求其生而不得,则死者与我皆无恨也;矧求而有得耶!以其有得,则知不求而死者有恨也!夫常求其生,犹失之死;而世常求其死也。回顾乳者,抱汝而立于旁,囚指而叹曰:术者谓我岁行在戌将死。使其言然,吾不及见儿之立也,后当以我语告之。其平居教他子弟,常用此语,吾耳熟焉,故能详也。其施于外事,吾不能知;其居于家,无所矜饰,而所为如此。是真发于中者耶!呜呼!其心厚于仁者耶!此吾知汝父之必将有后也。汝其勉之!夫养不必丰,要于孝;利虽不得博于物,要其心之厚于仁。吾不能教汝,此汝父之志也。”修泣而志之,不敢忘。13下面加点的字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俾至于成人 俾:益处 B间

14、御酒食 御:皇帝所赐C教他子弟 他:其他的 D泣而志之 志:立志14泷冈阡表与陈情表二文标题上都有“表”字,其含义却不同:泷冈阡表的“表”意为 ;陈情表的“表”则意为 15将文中画线的句子概括为一个成语。该成语是 ,意思为: 16文中说:“吾何恃而能自守耶?”依文章,能“自守”的主要原因是 17文中两次说到“知汝父之必将有后也”,作者母亲这样充满自信的主要理由是 18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这段文字生动地叙写了作者幼年丧父,家境贫寒,依靠母亲抚育的情况,以及其父为官清廉,宅心仁厚,表里如一的品德。B泷冈阡表后来写到作者为官作宰能不苟合于世,这完全有赖于父亲的盛德遗训和母亲

15、的谆谆教诲。C这段文字运用直接描写的笔法,正面表现出人物的思想性格。如从太夫人语中传述一二,其父盛德遗训可闻,其母之贤达自现。D作者运用多种艺术手法着力描绘人物,使其父的清廉仁厚与其母的仁爱贤达交相辉映,互相映衬,将父子之情、母子之爱水乳交融般地融为一体,渗透于字里行间。19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1)毋以是为我累 (2)利虽不得博于物,要其心之厚于仁 14陈情表1D(洗马xin) 2D(A成年自立,B申诉,C不能走路) 3C(A主谓之间,无义 / 的;B顺着(之)/ 就;D才 / 于是) 4C 5李密 西晋 南朝 萧统 臣子 皇帝 陈情 6臣李密说 恭谨地写表呈报皇上 7C 8A 9C 10D 11(1)这是过去写信结尾时的套语;(2)还能感觉到那样的时代里做人的恐怖。自称奴才,自称犬马,人不成其为人,人不成其为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