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三单元《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单元测试试题(含答案)_第1页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三单元《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单元测试试题(含答案)_第2页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三单元《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单元测试试题(含答案)_第3页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三单元《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单元测试试题(含答案)_第4页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三单元《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单元测试试题(含答案)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6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三单元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单元测试题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 有观点认为:英国革命突出了自由而忽略了平等,法国革命突出了平等却忽略了自由, 而美国的经验,则显示了把这两个价值中和、结合起来的重要性。这主要体现在()A.实行代议制民主B.原则民主和程序民主的并重C.主权在民的原则D.两党“和平竞争、轮流坐庄”2 1787 年美国宪法明确规定,任何议案都必须要有经过两院批准通过的完全一致的文本,才能送交总统签署成为法律。这一规定()A.说明总统拥有一定的立法权B.改变了美国国家机构的结构C.有利于提高国会的立法效率D.旨在防止出现立法机构暴政3俾斯麦1862 年执政

2、,宣布议会休会,开始了无议会统治时期。他禁止自由派活动,封闭反对派刊物,其独断专行被指责违宪,酿成“宪法危机”。 1864 年,俾斯麦以对丹麦的军事胜利征服了朝野,这场宪法冲突才告结束。这说明()A. 德国军国主义传统严重B. 统一任务是当务之急C.集权政治已经初露端倪D. 德国民主意识很薄弱4 1689 年,英国议会颁布了权利法案,下面对这一文件表述错误的是()A、推翻了专制统治,另立新的国王B、以法律形式对国王的权利进行了明确的制约C、规定国王不能停止法律的执行D、使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统治开始确立5 1896年帮助麦金利赢得大选的马克汉纳说:“要赢得选举,需要两个东西。第一个是金钱,第二

3、个我就不记得了。 ”美国前国会议员奥尼尔在解释金钱与选举的关系时讲的更具体:“任何竞选都由四部分组成,候选人、政策立场、竞选班子和金钱,没有金钱,其他三项都可以忘掉。”这些都说明( )美国民主政治实际上不存在 美国的两个执政党不全代表资产阶级的利益美国民主政治的实质是资产阶级民主政治民主政治必须有一定的物质基础作保障A. B . C . D .6美国1787年宪法以分权与制衡为出发点,确立了一套地域和体制的双向平衡机制。这种分权制衡的机制体现在()各州和联邦政府之间联邦政府的立法、行政、司法之间国会参众两院之间总统与内阁之间A. B . C . D .7否决权通俗指政治上一种片面否定决策或决议

4、的权力,尤其是立法。近代以来各国政体不一,对否决权规定也不一。以下有关否决权的说法正确的是()A.英国下议院能将英国上议院提出的法案搁置一年,称为“延宕否决”B.美国总统否决的国会议案,两院复议若以三分之二多数再次通过即为有效C.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总统由两院联席会议选出,有广泛基础可充分行使否决权D.因议会权力至上,近代德意志联邦议会可否决德意志皇帝颁布的的法令8 1877 年 3 月,法国社会和宗教卫报透露了君主派的杀机:“香榭丽舍宫从来没以后,有把宪法放在眼里麦克马洪元帅正在等待宣布结束(共和制)试验的时机他再也不许(共和派)越雷池一步了。”材料反映了( )A.封建王朝的复辟B.共和政体面临

5、挑战C. “一票共和”的实现D.巴黎公社的失败9.大国崛起中写道:“接下来在确立新国王的时候,议会经过讨论 最终决定威廉夫妇共同为英国国王。这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变化。”材料中的“变化”是指(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结束B.君主立宪制政体建立C.王权从此开始受到限制D.国家权力中心开始转移至议会10 美国历史上被称作维护国家统一的黑奴解放者是()A.华盛顿 B .林肯 C .罗斯福 D .里根11 右图是当年布朗取代布莱尔的漫画,下面对这幅漫画的说法错误的是()A.二者为首相时是国家最高代表,是英国的象征B.二者否上台执政的关键在于其所在党能否获得议会选举的胜利C.二者在位时均为所在党的领袖D.二者的

6、上任必须经过女王的任命12 .美国制宪会议期间,北方资产阶级虽反对奴隶贸易,却支持在宪法中写人引渡逃奴的内容;联邦主义者和州权主义者在国家权力分配上争吵不休,去呕寸禁止各州发行纸币和破坏契约义务的条款毫无争议。这充分说明美国()A.制宪目的之一是保护私有财产B.联邦与各州达成妥协C.对保留黑人奴隶制度形成共识D.两大政党的主张趋同13 .美国国会有权规定并征收税金、捐税、关税和其他赋税,用以偿付国债并为合众国的共同防御和全民福利提供经费。从材料可看出()A.美国国会拥有立法权和执法权B .宪法注意维护公民的财产权利C.美国公民的财产权不可被没收D .美国的征税权力归国会所有14 . 1989年

7、,美国国会通过反亵渎国旗法,将焚烧国旗定为非法,美国政府对此表示支持。可仅仅隔了数小时,国会大厦门口就有人开始焚烧国旗。数月后,联邦最高法院宣布,反亵渎国旗法因违宪而作废,裁决书中竟然宣称:美国国旗代表的权利之一,就是焚烧它的权利。这说明了()A.联邦最高法院拥有最高司法审查权B.联邦最高法院部分法官可能缺乏爱国精神C.美国政府及国会与最高法院缺乏沟通D.国会通过的法律必须通过联邦法院批准才能生效15 . “(它)是共和主义与君主主义妥协的产物。它虽然承认了共和制,但君主制的阴影处处可见这样一部不伦不类、伸缩性很大的宪法既能适应君主制也能适应共和制。”材料中的“它”是指()A.英国权利法案B

8、.美国1787年宪法C.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6 .富兰克林在独立战争时期创作的漫画要么联合,要么死亡(下图)流传很广,并在不同时期被人们赋予不同的含义。以下对该画的解读与时代特征不吻合的是()JOIN* or D I 氏A. 1775年:要么联合反抗,要么死亡B. 1776年:要么联合独立,要么死亡C. 1783年:要么中央集权,要么死亡D. 1787年:要么建立联邦,要么死亡17. 1832年,英国大约有16%的成年男子得到选举权,新兴工业城市得到65个席位。导致这一情况出现的是()A. “光荣革命”的胜利B.权利法案的颁布C.责任内阁制的形成D .议会改革的进行18 .

9、在美国政治制度的建立过程中,既要确保共和制,又要避免加强中央集权过程中走向帝制,为此而采取的组建国家权力机构最重要的原则是()A.人民主权原则B.代议制原则C.分权与制衡原则D .法制原则19 .斯塔夫里阿诺斯说:“从世界史的观点看,美国革命之所以重要,并不是因为它创 造了一个独立的国家,而是因为它创造了一个新的、不同类型的国家。”对“新的、不 同类型”理解正确的是()A.开创了现代政体新形式B.确立了君主立宪制C.确立了议会立法的原则D.确立了总统共和制20 .下列对英国19世纪中期以后的内阁制的表述,正确的是()内阁全体成员对政府事务集体负责内阁成员与首相在政治上共进退内阁实际上对国王负责

10、内阁选举实际上是政党间的权力角逐A.B . C . D .21 .下列关于近代英美法德国家元首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英国的国家元首是首相,通过选举产生,是国家的权力中心B.美国的国家元首是总统,由选民间接选出,拥有行政权C.法国的国家元首是总统,由参众两院联席会议选出,拥有行政权和军权D.德国的国家元首是皇帝,是国家的权力中心,首相对皇帝负责22 .英国通史载,“到光荣革命为止,合适的政治和社会环境已经在英国形成 了,正是在这种环境下,英国率先走向工业革命,也就从一个文明边缘的小国走向了世 界的中心,并开创了一种新的文明。”上述“合适的政治环境”主要指()A.责任内阁制的形成B.工业资产阶级

11、控制议会C.王权受到彻底限制D.议会成为国家权力中心二、材料分析题23.由于受到历史条件、文化传统、国内外政治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近代西方国家 在政体形式上是多种多样的,试以近代英国、美国为例进行分析。(1)分别说出奠定两国政体的重要法律文件名称。(2)在下表中填上英美两国政体名称、相关情况。美国英国国家兀首是谁国豕兀首产生方式国家兀首后无任期国家元首有无实权政府首脑是谁国家权力中心(3)你欣赏哪国政体?请说出这一政体的特点。24.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美国历史学家弗格森在美国革命史(1763-1790 )中写道:“ 1776年革命派认为自由是保护个人权利,反对政府暴政的侵犯。17

12、87年联邦派所要保持的自由,按他们的理解,则是反对群众暴政的侵犯。”材料二 (西方政治制度)在新兴科技革命和资本主义发展的其他因素作用下,为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已经进行了调整,其具体运行机制出现引人注目的变化。这些变化主要包括大众社会普选权的实现、政党政治的兴起和政治权利中心的改变在英国, 战争极大地扩大了劳合?乔治和丘吉尔的权力。二战以后,旧体制造成的动荡不安的局面更加不能适应新时代的要求。戴高乐制定的第五共和国宪法剥夺了议会选举总统的权利从此,国家政治中的最高权力从议会专制总统手中,“议会至上”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马克垚世界文明史(下) ( 1)为达到“所要保持的自由”,联邦派所作出的重大举

13、措是什么?试做简要评价。( 10 分)( 2)依据材料二,指出现代西方现代政治运作机制的主要新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变化的原因。( 10 分)( 3)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西方现代政治制度发展变化的认识。( 3分)三、论述题2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北京大学罗荣渠先生在厘清后人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错误认识并融合其他历史观念的基础上,提出了一元多线历史发展观。 “一元”是指“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是社会生产力,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力量是经济力的变革”。 “多线”是指“在同一生产力状态下的不同社会的发展,受复杂的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的影响,千差万别,但可以归纳成为不同的发展阶段、不同

14、的发展模式和不同的发展道路;任何一种生产方式和社会形态都不是单向度的、静态的,而是多向度的、动态的”。摘编自朱能高中教育中人文精神的缺失和历史教师的责任结合材料与所学世界史的相关知识,围绕“不同的发展模式和不同的发展道路”自拟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钱移穆认为: “政治制度是现实的,每一制度,必须针对现实。 时时刻刻求其能变动适应。今天我们却把历史切断,一概想模仿外国制度,明明知道这一制度与现实不配合,却想推翻现实来迁就制度,而美英名曰革命。其实,革命的本质,应该是推翻制度来迁就现实的,绝非推翻现实来迁就制度的。

15、”摘编自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围绕材料,请结合近代史的具体史实,自拟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阐述,(要求:明确写出论题,阐述须史论结合,参考答案1 B2D3B4A5C6A7B8B9D10B11A12A13D14A15C16 C17 D18 C19 D20 D21 A22 D23英国是权利法案,美国联邦宪法( 或 1787 年美国宪法)( 2)美国:美国民主共和制,元首是总统,产生方式是选民选举,有任期,有实权,政府首脑是总统, 国家权力中心是国会。英国:英国君主立宪制,国家元首是国王,产生方式是世袭,无任期,无实权,政府首脑是首相,国家权力中心是议会。( 3)英国君主立宪制度:虽然保留君主制,但国

16、王是虚君,是国家权力的最高象征;议会拥有立法权、行政监督权。内阁对议会负责。(或美国民主共和制:体现权力制约与平衡原则,即立法、行政、司法三权中的任何一项都受到另外两项的制约。)24 ( 1 )举措:颁布1787 年宪法 ,建立三权分立政治体制;建立美国联邦政府。( 4 分)评价:体现了“分权与制衡”原则;反映了资产阶级民主精神;强化了全国性政府的权力。( 6 分)( 2)变化:实行普选权;政党制政治兴起;政治权利中心变化:议会地位虚弱、加强总统权力、扩大国家机器、设立新的机构等。( 4 分)原因: 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动了社会生产力发展和阶级关系的变化;西方社会的变化,社会化大生产导致一系列新问

17、题出现;战争和经济危机的影响等。( 6 分)( 3)政治制度不是固定的,是不断调整、不断完善的;政治制度不是孤立的,是与经济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 3 分)25示例一论题:欧美国家近代民主制度出现不同发展模式。阐释:从17 世纪到 18 世纪,英美法通过革命开始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资产阶级致力于民主政治建设。在资产阶级代议制度的基本框架下,英国建立了君主立宪制;美国1787 年宪法建立共和政体,突出三权分立和权力的制约与平衡;法国则经过长期斗争反复选择,最终建立共和政体。示例二论题:现代化道路的选择呈现多样性。阐释:在现代化道路的选择上,欧美国家在政治上通过建立资产阶级代议制,在经济上以市场经济为主导,实行自由主义经济政策,首先发展轻工业,再发展重工业,逐步实现现代化。而苏俄在十月革命后,在政治上建立无产阶级政权,选择走社会主义道路,到斯大林时期,在经济上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优先发展重工业,走上现代化道路。26论题:革命的本质是建立适合国情的政治制度。阐述:中国近代的辛亥革命,受西方民主共和思想的影响,推翻封建专制制度,建立民主共和国,通过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但是,辛亥革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篡夺,人民思想意识不能适应共和制的需要,最终走向失败。这证明革命不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