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高一语文必修四基础知识复习第一单元窦娥冤基础知识积累1字音字形窦(d?u)娥 桃杌(w u)哥哥行(h eng)鼓三通(t?ng)罪愆(qi m)错勘(k m)盗跖(zh i)前合后偃(y an)瀽(ji an)半碗 苌(ch eng)弘化碧 暑气暄(xu m)湛湛(zh cn)青天2、识记重点词语前合后偃:前仆后倒。瀽:泼,倒。典刑:这里是受死刑的意思。不明不暗:糊里糊涂。苌弘化碧:周朝贤臣苌弘无罪被杀,其 血为蜀人所藏,三年后变为碧玉。六月飞雪:邹衍忠于燕惠王,去咽谗言被囚,邹衍入狱大 哭,六月飞霜。望帝啼鹃:蜀王杜宇因水灾让位于臣,自己隐居山中,死后化为杜鹃日夜悲 啼至于吐血。素车白马:
2、指送葬的车马。亢旱:大旱。亢,极。文本探究1根据文意,解释下列语句中划线的词语。1 C当骂呵,则处分几句。数落、责备的意思。2 C你敢是不肯,故意将钱钞哄我?大概是,莫不是。3 O天若是知我情由,怕不待和天瘦。连,介词。4 O你老人家放精细着,你挣扎着些儿。“清醒”的意思。2、窦娥的三桩誓愿明明是幻想,却偏偏写成现实,明明是不合理的偏偏写成合理的, 这说明了什么?明确:这说明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除了乞求天地鬼神申诉冤屈以外,没有别的办法,作者采用这种浪漫主义的表现手法,一是表明社会的腐败黑暗,二是刻画窦娥强烈的反抗精神,三是表达人民要惩治邪恶的愿望。文学常识关汉卿,金末元初大都(今北京人),著
3、名的戏曲作家,被誉为“世界文化名人” 。他一 生写了 60多本杂剧,流传下来的有 10余本。他与郑光祖、白朴、马致远一起被尊为“元曲 四大家”。代表作为窦娥冤。元杂剧的体制:结构:一般是一本四折演一完整的故事。折是音乐组织的单元,也是故事情节发展的自然段落,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每一折大都包括较多的场次,类似于现代戏剧的“幕”有的杂剧还有“楔子”,通常在第一折之前起交代作用。相当于现代剧的序幕,用来说明情 节,介绍人物。杂剧每折限用同一宫调的曲牌组成的一套曲子。角色:末、旦、净、丑等。每本戏只一个主角,男主角称正末,女主角称正旦。男配角有副末(次主角)、外末(老年男子)、小末(少年)等;女配角
4、有副旦、外旦、小旦等。 净:俗称“大花脸”,大都扮演性格、相貌上有特异之处的人物。如张飞、李逵。丑:俗称“小花脸”,大抵扮演男次要人物。此外,还有孛(b?)老(老头儿)、卜儿(老妇人)、孤(官员)、徕儿(小厮)。一本四折都由正末或正旦独唱(其他角色只有说白),分别称为“末本”或“旦本”。剧本的构成:剧本由唱、科、白三部分构成。唱词是按一定的宫调(乐调)、曲牌(曲谱)写成的韵文。宫调分五宫(五个全音阶):正宫、中吕宫、南吕宫、仙吕宫、黄钟宫。元杂剧中一折限于一调一韵。科是戏剧动作的 总称。白是“宾白”,是剧中人的说白部分。雷雨(节选)基础知识积累1字音字形沉吟(ch?ny in)无锡(x 1)汗
5、涔涔(c?n)窟窿(k dong)哭哭啼啼(t i)谛(d i)听 江堤(d i)混账(h fnzheng)昧(mai)心财2、识记重点词语涔涔:形容汗、泪、水等不断地流下。形容天色阴沉。形容肿胀或烦闷。昧心:昧良心。拜望:原是敬辞,指探望。文中含讽刺的意味。昏,糊涂,不明白。谛听:仔细地听。谛,仔细。 恩怨:恩惠和仇恨。文中偏指仇恨。见地:见解。交涉:跟对方商量解决有关的问题。文中含有办成事情的意思。惊愕:吃惊而发愣。弥补:把不够的部分补足。伺候:在人身边供使唤,照料饮食起居。无赖:刁钻泼辣,不讲道理;游手好闲、品行不端的人。怨愤:怨恨愤怒。贤慧:指妇女心地善良,对人和蔼。郁热:闷热。有积聚
6、而不得发泄。文学常识曹禺(1910-1996),原名万家宝。现代剧作家。作品有日出 原野北京人家 等。其剧作在深刻的现实主义刻画中融入诗意激情,在多种矛盾冲突中完成人物形象的塑造和主题的揭示,语言个性化,揭示出人物复杂的感情及急剧的心理变化。哈姆莱特基础知识积累1、字音字形吮舐(sh Cnsh 1)砧(zh 31 )石傀儡(ku il ei)同衾(q in)觊觎(j iy u)蜥蜴(x 1 i)2、识记重点词语身无长物:没有多余的东西,形容穷困或俭朴。受之泰然:心安理得地接受。伶人:旧时指戏曲演员。傀儡:比喻受人操纵的人。觊j 1觎:希望得到不应得到的东西。文本探究课文简介1 O哈姆莱特与霍拉
7、旭对话,讲述了如何识破仇人的诡计,坚定复仇信念,实施复仇计划。2 O奥斯里克传达了陛下之命,哈姆莱特主仆讥笑和讽刺这个走狗。3 O哈姆莱特和雷欧提斯比剑,第一回合哈姆莱特胜,国王用毒酒祝贺,哈姆莱特拒绝了;第二回合仍是哈姆莱特胜,王后替他喝下了毒酒;第三回合,两人互相刺中了对方,雷欧提斯揭穿了克劳狄斯的阴谋; 哈姆莱特用有毒的剑刺克劳狄斯, 并用毒酒灌他,克劳狄斯死去, 哈姆莱特的大仇得报。4 O哈姆莱特阻止霍拉旭为他报仇,让他告诉世人真相。文学常识莎士比亚(1564-1616),文艺复兴时期英国乃至欧洲最伟大的诗人与戏剧家。马克思也赞誉他是“人类最伟大的戏剧天才” 。代表作有四大悲剧哈姆莱特
8、 奥赛罗李尔王 麦克白;四大喜剧第十二夜 仲夏夜之梦威尼斯商人无事生非;历史剧亨 利四世亨利六世查理二世等。知识点总结:一、字音楔子xie尸骸hai纨绔wank。顷刻qing筵席ydn罪愆q iQn觊觎jlyU前合后偃ydn忤逆wd涔涔c ? n嘱咐zhufu繁文缛节fd藩属fQn媒妁shu?荫庇yin供销社g Ong累 连累lei劳累1 ai累赘1 ?i吁呼吁yU长吁短叹xd埋 埋葬mai埋怨m dn混 混水摸鱼hun混沌hun切 切菜qie咬牙切齿qi a揣 怀揣chuai揣测chu di伺伺候ci伺机si骨 骨朵儿g 口骨折gd二、字形根据注音写汉字xi恓惶 qi栖息 shen哂笑 尸骸
9、hdi 惊骇haigai赅备 亲眷juant ? ng誊写名誉yU 膨胀 zhang zhang 账簿zhang帐篷 暮霭di和蔼di si厮杀马嘶si三、近义词1委屈委曲(1) 没来由地受到埋怨,感到很委屈。(V)对不起,委屈你了。(V)(2) 水浒全传第八十七回:“烦他预先告知委曲。”(V)2须要需要(1)教育儿童须要耐心。(V)(2 我们需要一支强大的科学技术队伍。从群众的需要出发。(V)3功夫工夫(1) 这个杂技演员真有功夫。(V)明天有功夫再来玩吧。(X)(2 他三天工夫就学会了游泳。(V)中国工夫。(X)4指使支使(1 )更有甚者,自恃有“黑伞”罩着的谢才萍,竟然指使手下殴打前来查
10、禁的办案民警, 再装进麻袋丢到荒郊野外。(V)(2) 她这样支使我,我觉得自己很没面子。(V)5. 沟通勾通(1 )每幅作品都仿佛是一个小故事,画中的小动物仿佛在和观众交流,是一种心灵上的勾 通。(X)(2 )国家与国家还需要了解,人与人的心还需要沟通。(V)四、熟语1 举案齐眉:后汉书梁鸿传记载:东汉孟光给丈夫梁鸿送饭时,总是把托盘举到跟眉 毛一般齐。后用来形容夫妻相敬相爱。2 顺水推舟:顺着水势推船,比喻顺应情势说话、行事。3 三十六计,走为上策:意思是指遭遇危险或陷入困境时,不如一走了之。4 劳燕分飞:古乐府东飞伯劳歌“东飞伯劳西飞燕”。意思是伯劳鸟和燕子各飞东西。后用来比喻人(多指夫妻
11、,情侣)离别。5.繁文缛节:烦琐而不必要的礼节,也比喻其他烦琐多余的事项。6无可置疑:根本用不着怀疑。指真实可信。该词语一般不带宾语。7拾人牙慧:拾取人家的只言片语当作自己的话。感情色彩,贬义词。&身无长物:人除自身之外,所拥有的东西极少。五、素材集成1 老舍先生的茶馆中的王利发,是时代的一面镜子。作者从阶级、家庭和历史等方面,深刻揭示了他的思想和性格的发展。 做生意,多说好话多请安”在各种势力面前, 都能摆 出一副买卖人的左右逢源八面玲珑的姿态。 在对待弱者、穷人的态度上,他又是平淡而无一 点同情心。在论述环境对人的影响或人物性格的多面性时可引用。2端正好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
12、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王实甫西厢记长亭送别)写比较伤感的秋景时,可引用。3通过学习雷雨中个性化的人物对白,我们可以在写作时使人物的语言个性化,并能 通过人物个性化的语言来刻画人物的性格特征;虚伪、冷酷、狡诈的周朴园这一人物形象。 写议论文时可作为论据;可以借鉴雷雨的写法,将复杂的时间、空间、人物矛盾关系等 高度集中,使文章冲突不断,人物典型,结构紧凑,富于思想性和鉴赏性。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第一单元基础知识练习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楔子仗碍)埋怨(man)a罪事(qibng)B.祈# (ado)轻穗(rrie)难堪(kan)逢跖(zhi)怪诞(d
13、on)呼海(qrGn)踌躇(chouchu) 暴虐(仃2)D.迷B (wang)延 S(ddng)敬(qian)意旨(加)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 沉吟涔涔盘据鞭挞甜言密语B 紊乱嫁奁贤慧谛听按部就班C.熏陶忤逆严励烦燥歪风斜气D 惊愕艰贞懦夫酝酿略见一班3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中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啊,一颗多么高贵的心是这样陨落了!朝臣的、学者的 ,军人的国家所瞩望的一朵 ,时流的、人伦的、举世瞩目的中心,这样无可挽回地陨落了。A 辨舌眼睛利剑娇花雅范明镜B 眼睛辩舌利剑娇花明镜雅范C.利剑辨舌眼睛明镜娇花雅范D.雅范利剑眼睛娇花辩舌明镜4.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错
14、误的一句是()A 今天我们提倡的创新,并不是要抛开先哲时贤的成果另起炉灶,而是要站在前辈的 肩膀上一步一个脚印地前进,并努力超越前人。B 中国茶艺与日本茶道各有特点,但异曲同工,都强调“和”的精神。中日两国青少年也 应以和为贵,为中日睦邻友好多作贡献。C微笑像和煦的春风,微笑像温暖的阳光,它蕴涵着一种神奇的力量,可以使烦恼焕然冰 释。D 书法是中国传统的艺术形式,风格各异的书法精品,或古朴,或隽秀,或雄浑,或飘逸,将汉字之美表现得淋漓尽致。5.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低碳生活”这一概念,经过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建设的成功和失败的实践,无可争 辩地证实了这一理念的正确。B .以
15、“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的上海世博会,让肤色不同、语言不同的人们在这样 一个巨大的平台上共同寻找答案。C成千上万的亚运志愿者都在忙碌着,他们在共同努力,完成举办一次令亚洲乃至全世界 都瞩目的文明亚运的理想。D 语文课堂其实就是微缩的社会言语交际场,学生在这里学习将来步入广阔社会所需要的言语交际本领与素养。6.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 戏剧是一种在舞台上表演的综合艺术。它借助文学、音乐、舞蹈、美术等艺术手段来塑 造人物形象,揭示社会矛盾,反映社会生活。与小说、诗歌、散文并列的戏剧文学,指的是 供舞台表演使用的剧本。B 关汉卿,号己斋叟,元代杂剧的代表作家,与郑光祖、白朴
16、、马致远一同被称为“元曲 四大家”,并居“元曲四大家”之首。C.曹禺,原名万家宝,中国现当代剧作家。代表作雷雨日出原野北京人等剧本。曹禺擅长以现实主义的笔触,深入挖掘人物的内心世界,展示紧张、尖锐的戏剧冲突。D .莎士比亚,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杰出的戏剧家。主要作品有李尔王哈姆莱特奥赛罗罗密欧与朱丽叶项链等。他的作品是人文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在世界文学史上 占有极重要的地位。答案:一、1 . B解析;人项中“愆”宇音应为絢切” ;C项中“忏那宇音应为气,儈宇音应为“皿/ ; D项中賞字音应齿“旳”2. B解析:A “据”一“踞”,“密”一“蜜” ;C项“励”一“厉”,“燥”一“躁”,“斜” “邪”
17、 ;D项“艰”一“坚”,“班”一“斑”。3. B 4. C 解析:A项“另起炉灶”, 比喻重新做或独立另做。 B项“异曲同工”的意思是“不同的曲调演得同样好。比喻话的说 法不一而用意相同,或一件事情的做法不同而都巧妙地达到目的”。D项“淋漓尽致”形容文章或谈话详尽透彻,也指暴露的很彻底。该句说的是书法风格各异,充分详尽地展现了汉 字之美。ABD三项都准确。C项“焕然冰释”,焕然:流散的样子;冰释:冰块消融。后用“焕然冰释”比喻疑虑、误会等一下子完全消除。此处针对“烦恼”是错误的,应改为“烟消云散”。5. B解析:A项不合逻辑,成功的实践可以证实理念的正确,而失败的实践则 不能;C项搭配不当,应
18、改为“完成任务”或“实现理想”;D项“学习”与“素养”搭配不当。6. D解析:项链是法国小说家莫泊桑的作品。第二单元柳永词两首雨霖铃 柳永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 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 与何人说!望海潮柳永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C)差(Ci)十万人家。云树绕堤(d 1)沙,怒涛卷霜雪,天堑(qi cn)无涯。市列珠玑(j i),户盈罗绮(q i),竞豪奢。 重湖叠巘(y c
19、n)(人教版语文课本写的是山字旁加献,“巘”是“山献”的繁体)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qi oig)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千骑(j 1)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基础知识:翠幕(m u)参(cm差(ci)堤(d i)沙天堑(qicn)珠玑(j i)罗绮(q1叠巘(yan)钓叟(s cu)凝噎(y 暮霭(a i)经(j mg)年文本探究1. 望海潮一词描绘了一种怎样的都市生活景象?试说说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描写杭州 的繁华与美丽的,抒发了他怎样的感情?望海潮描绘了一派太平、富庶、安定、祥和的都市生活景象。写杭州突出了以下 几个方面:从地理位置上说,它是
20、东南的重镇;从历史传统上说,它自古以来便是繁华都 市;从自然景观看,这里有著名的钱塘江,有秀丽的西湖;从市井面貌看,其建筑、设施 极美观,人口密集;从百姓生活看,人们安居乐业,笙歌处处,老老少少都心情愉悦。作 者在词中全面、细致地描绘了古都杭州的繁华与美丽,充分表达了作者对杭州风物的惊叹、 赞美与艳羡之情。2. 雨霖铃里描写了哪些离别情景?词的上片和下片所描写的景色有什么不同?整首 词具有怎样的意境?雨霖铃描写了饯别时暗淡、低落的心情,船要出发时难分难舍的痛苦,设想中“今 宵酒醒”后的凄凉、怅惘以及日后“良辰好景”不再的极度孤独、无聊。词的上片所描写 的景色是离别时实际的环境的,下片则是对第二
21、天清晨酒醒后所见到的景物的设想。整首 词意境缠绵悱恻、凄凉清丽。3“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为什么特别动人?第一,它把杨柳、风、残月这三件最能触动离愁的事物集中成为一幅鲜明的画面。这 样一幅凄清的画面会使离人勾起对往事的回忆,深感眼前的孤单,并渴望再次团聚,言外 之意无穷。第二,这幅画面又是出现在一个特定时刻里一一“酒醒”之后。离人饮酒,为 的是消愁,然而“举杯消愁愁更愁”,更何况是在“酒醒”之后!文学常识柳永(约987约1053),北宋词人。原名三变,字耆卿,排行第七,景祐进士,官屯田员外郎,世称“柳三变”“柳七” “柳屯田”。他是北宋第一个专力写词的作家,且是长调(慢词)的倡导者,
22、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伎生活,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铺叙刻画, 情景交融,语言通俗,音律谐婉。词派:按作家的流派风格可分为豪放派和婉约派(豪放派 的主要作家有苏轼、辛弃疾等;婉约派的主要作家有柳永、秦观、李清照、周邦彦、姜夔等)苏轼词两首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 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檣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 尊还酹江月。定风波苏轼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莫听穿林打叶声
23、,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基础知识积累:故垒(I ei)公瑾(j汨)纶(gu 01) 巾檣(qi dig)橹(I功应(y mg)笑我酹(lai)料峭(qi co)吟(y m)啸(xi co)萧(xi e)瑟(sa) 一蓑(suo)烟雨文本探究 品味下面句子中粗体词语的韵味。1 O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用三个动词描摹出了赤壁山势之险要高峻,水势之汹涌澎湃。2 O 羽扇纶巾,谈笑间,檣橹灰飞烟灭。“谈笑间”,极言周瑜指挥若定、从容不迫的大将风度。“灰飞烟灭”,极言强大的敌人在周瑜
24、面前的不堪一击。3 O 一蓑烟雨任平生。“蓑”本指蓑衣,这里是说以一件蓑衣抵挡自然界和人生旅途的凄风苦雨。强调不借助外 力的保护,依靠自己走过艰难旅程。“任”有任凭、无所畏惧、顺其自然的意思。4 O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萧瑟处”指刚才遇雨的地方,也指人生危难处。“无风雨”和“无晴”表面上看说的是对天气的变化毫不在意,实际上是指人生的沉浮变幻、喜乐哀愁全不放在心上。可谓一语 双关。文学常识苏轼(10371101)字子瞻,二名苏东坡,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是苏洵的长子,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文家、诗人、词人,豪放派词人代表。与弟苏辙同登进士。与王 安石政见不合,反对推行
25、新法,自请外任。元丰二年(1079年),罹“乌台诗案”。苏轼、苏洵、苏辙皆以文学名世,世称“三苏”;与汉末“三曹父子”(曹操、曹丕、曹植)齐名。”“三苏”为唐宋八大家中的三位【唐宋八大家是唐宋时期八大散文代表作家的合称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分为唐二家和宋六家)】。苏轼开辟了豪放词风,同杰出词人辛弃疾并称为“苏辛”。在诗歌上,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苏轼的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乐府等。在政治上属以司马光为领袖的旧党。在书法方面成就极 大,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辛弃疾词两首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辛弃疾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
26、。落日楼头,断鸿声 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 红巾翠袖,揾英雄泪?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 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 颇老矣,尚能饭否?基础知识积累:遥岑(c?n)远目 玉簪(zm)鲈(I u)鱼 脍(ku炙人口揾(wa n)觅(mi)舞榭(xia)歌台
27、封狼居胥(x 文本探究1. 在水龙吟词中作者是通过哪些方法来表现自己的“登临意”的?在水龙吟词中作者是用对秋天里的青天、流水、远山、落日、征鸿等自然景物的 描写,营造出一种凄清的意境,以烘托他的“登临意”。又通过看吴钩、拍栏杆的动作来表达自己的“登临意”。再用张翰、刘备以及桓温等历史人物的典故来阐发自己的“登临 意 。2.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这一句,是说武将廉颇被免职后,到了年老时,赵王又想起用他,就派人前去探视。 看到了廉颇饭量很大,还能骑马。作者由此联想到自己,他并不如廉颇老迈,却没有人来 过问。作者在这里运用典故,是以廉颇自况,表达了要北伐抗敌的迫切愿望和报国无路的 悲痛、
28、愤慨。这一句集中地体现了全词的主旨。文学常识艺术风辛弃疾(1140- 1207),南宋词人。字幼安,号稼轩。其词多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 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 对南宋上层统治集团的屈辱投降进行揭露和批判。格多样,而以豪放为主。热情洋溢,慷慨悲壮,笔力雄厚。部分作品也流露出抱负不能实现而产生的消极情绪。有稼轩长短句。李清照词两首醉花阴李清照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声声慢 李清照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 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
29、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 了得?基础知识积累:薄(b do)雾 纱橱(ch u)戚戚(q 1)乍(zh Q暖还寒 憔(qi do)悴(cu 1)文本探究“人比黄花瘦”黄色的菊花不止外形上雅淡、清秀,与作者因相思而消瘦的体态相近,而且在菊花品 格的传统象征意义上,也酷似作者清高、淡泊的精神,这样的比喻正比较恰切地反映了当 时作者由于离开丈夫而孤独、愁闷的生活状态和内心情感。“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作者正在酒后感到寒气袭人之时,最让她伤心的是又见到了飞过的鸿雁,而这南来的 大雁,却是当年在北方
30、的旧相识!作者这时是感叹:大雁可以南来北往,而自己却滞留在 南方不能北归!它表现了作者强烈的思乡之情和一种沦落异地的流浪之感。文学常识李清照(1084约1155)中国宋代词人。自号易安居士。早期生活优裕,与丈夫赵明 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中原沦陷后,与丈夫南流,过着颠沛流离、凄凉愁苦的生活。明诚病死,境遇孤苦。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今仅存漱玉词1卷。单元知识总结:一、字音A组:罗绮qi珠玑ji天堑q idn萧瑟xiao sa 豪奢she千骑j1檣橹q idng ID嬉 嬉xi钓叟sou凝噎ye暮霭di堤沙di料峭q ido骤雨zh? u故垒吟啸yin巷陌m ?堆积dui 了得1
31、 ido憔悴q ido cul一蓑烟雨suO金戈铁马ge舞榭歌台xi a乍暖还寒huan 尚能饭否fOu鲈鱼堪脍kudi羽扇纶巾guanB组:(1) 参差ci差劲chd差遣chai差强人意cha(2) 参商shen参错cen参拜can参禅悟道can(3) 薄雾b ?薄脆bao薄荷b ?日薄西山b?(4) 想当年dang当真ddng妥当ddng锐不可当dang(5) 把酒bd把柄bd刀把儿bd鬼把戏bd(6) 将息j iang将士 jidng将进酒q iang将信将疑j iang二、字形A组:(1) 风帘翠幕暮霭m ?蓦然回首募捐仰慕坟墓描m ?摹(2) j1ng竞豪奢毕j 1ng竟jlng竞争
32、未 jlng 竟之业 jing jing 兢兢业业(3) 1ng菱歌1 ?ng棱角盛气1 ing凌人1ng陵墓1ing绫罗绸缎(4) 烟di霭和di蔼g ?葛藤拜y a谒(5) 今xiao宵xiQo霄汉xiao消遣qiao俏皮xiao硝烟xiao逍遥xiao削面qido悄声料q ido峭xiao销声匿迹讥q iao诮(6) 遥想公j in瑾当年j in谨小慎微木j in槿饥j in馑jin觐见(7) 何fang妨fdng仿照fang防微杜渐牌fang坊fang芳菲fdng纺织 fang访谈fang放浪形骸pang彷徨B组:(8) 脍炙人口荟萃描绘大杂绘刽子手市侩(9) 赢得羸弱嬴政瀛海 蜾赢1
33、0)仓皇惶恐辉煌遑论城隍蝗虫幽篁(11) 损人利己 殒身不恤 陨落 功勋12)揾泪愠色 蕴涵温文尔雅瘟疫(13)催促摧眉折腰崔嵬(14)羽扇纶巾论证车轮天伦之乐沉沦抡拳囫囵吞枣三、名句默写(1)云树绕堤沙,天堑无涯。(2 )重湖叠巘清嘉,。(3) 念去去,千里烟波,。(4) 多情自古伤离别,。(5 )今宵酒醒何处,。,对长亭晚,。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7) 乱石穿空,。江山如画,!(8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9),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10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11) 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12) 可惜流年,。,红巾翠袖,揾英雄
34、泪?(13)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14)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15) 东篱把酒黄昏后,。莫道不销魂,。(16 )守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17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四、素材集成1. 定风波素材:“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一蓑烟雨任平生”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适用话题:生活态度阐释:他在风雨中吟咏长啸徐徐前行。拄着竹杖,穿着草鞋,这点风雨又有何惧? 一蓑烟 雨任平生啊!很快雨停了,再回首听那风吹雨落的声音,其实又与晴天有什么不同呢?他让 人懂得了用开朗、宽容的心去对身边的人,身边的事,让人知道用感激豁达
35、的心境去挑战我 们的人生。2 水龙吟(1)素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适用话题:执著、信念阐释:辛弃疾一生被弃用多达 38次,但他忧国忧民之心始终执著未变,仅剩一支毛笔, 他也要书写爱国之心。即使把栏杆拍遍,也痴心不改。(2)素材: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适用话题:时光流逝、珍惜时间阐释:世说新语中有这样一段故事:“桓公北征,经金城,前为琅玡时种柳, 皆已十围, 慨然曰:木犹如此,人何以堪?于是攀枝执条,泫然流泪。”它说的是公元三百六十九年,大司马桓温统帅五万人马第三次北伐,途经数十年前的旧地金城,见自己当年种的柳树均已达十围,忍不住攀执着柳树的枝条,感慨落泪,并感叹到:“木犹如此,人何以堪
36、。”树尚且禁不住时间的磨损和风霜,何况是人?3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1)素材: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适用话题:准备、筹划阐释:机遇总是垂青有贮备的头脑,用兵也要有准备。刘义隆草率出师北伐,想要建立像 霍去病封狼居胥山那样的功绩。结果却落得个望敌军而仓皇失措的境地。(2)素材:廉颇老矣,尚能饭否适用话题:抱负、理想阐释:辛弃疾年轻时就立下“抗击北虏,收复失地”的愿望,虽然屡次被朝廷弃用,但他矢志不移,年老时仍是壮心不 已。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考点解读】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主要指能概括诗歌的主旨,能评价诗歌的社会意 义、政治意义、思想意义、人生意义、现实
37、意义,能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生活态度。赏析 作者的生活情趣、审美情趣和艺术风格,指出局限性。本考点中的“评价”,是对诗歌中“已有的东西”通过理性思考和审美判断获得的深层次 的感受和认识,这种感受和认识不是诗歌原有的,而是阅读者加上去的主观性较强的东西。 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 首先要把握诗歌的主旨。 准确把握主旨涉及到的文意理解、题材辨别等各个方面。其中,文意理解是基础,需要对诗歌内容进行全面的概括和分析。题材是经过作者提炼加工了的写作素材,辨识文章的题材有助于迅速找到文章的主旨。古典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也是人之常情,如山水情、故园情、别离情、亲友情等。其主要基调为:迷恋、 忧愁、惆怅、寂寞、伤感
38、、孤独、烦闷、恬淡、闲适、欢乐、仰慕、激愤,坚守节操、忧国 忧民、边关思乡、建功报国、羁旅愁思、闺中怀人等。古典诗歌常常表达的主题有:寄情山 水,归隐园田;厌恶战争,思乡念亲;怀才不遇,愤世嫉俗;怀古伤今,忧国忧民;相知相 思,离愁别恨;登高揽胜,惜春悲秋;蔑视权贵,借事言志;昔盛今衰,黍离之悲等。作者 的观点态度是作者在文中对人对事的看法和感情倾向,具体表现为是赞成还是反对,是褒扬还是贬斥,是喜欢还是厌恶等。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必须结合作品实际,透过表象深入实质。 不要脱离实际,不要望文生义,更不要单凭主观好恶将自己的观点强加于人。表现技巧主要包括:抒情方式、手法、描写手法、修
39、辞。(一)抒情方式:包括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种。其中间接抒情中又包括 1、借景抒情2、托物言志3、借古讽今4、用典抒情。5、情景交融(二)手法:1、衬托(专指正衬)2、反衬3、以乐写哀4、以动衬静5、动静结合 6、对比7、移情(总与拟人手法结合) &虚实结合(离不开想象和联想) 9、对写(以对方写自己)10、象征 (多用于托物言志诗) (三)描写手法 1、细节描写 2、侧面描写3、白描4、工笔 (四)修辞比喻 2、拟人3、夸张4、通感5、双关6、借代7、反复等【考题例析】1( 8 分)关河令 周邦彦秋阴时晴渐向暝,变一庭凄冷。伫听寒声 但照壁孤灯相映。酒已都醒,如何消夜永!,云深无雁影 。更深
40、人去寂静。注周邦彦(10561121 ):字美成,号清真居士,钱塘(今浙江杭州)人。 寒声:指秋声,如风声、落叶声、虫鸣声等。雁:古人认为雁能传书。(1)从上、下两阕的首句看,这首诗是以什么为线索来写的?请简要说明。答:答案:(1)( 3分)是以时间推移为线索来写的,上阕写的情景发生在日间“渐向暝” 时,下阕写作者难以入眠的情景已经推移到更深、人去、夜寂静时。【命题意图】本题考查考生理解文学作品内容和分析结构布局的能力。【解析】在近几年全国卷的同一考点的题型中,这种设问是非常新颖的,但难度并不大。解答时,重在审清题干要点。抓住“渐向暝(慢慢变得昏暗,已是薄暮时分)”、“更深”,便不难发现是按照
41、时间顺序来写的。(2)简要分析作者在这首词中所表现的心情。答:答案:(2)作者在词中表现了思家、 孤寂的心情。上阕写作者站在庭院等待亲人的消息, 但盼来的只是“雁无影”;下阕写作者本想借酒浇愁,酒醒之后,却愁上加愁,于是感叹不 已,使孤栖之情更进一步。【命题意图】本题考查考生理解作品主题、把握作者思想感情的能力。【解析】全词最后一句是直抒胸臆,除此之外,都是情景相生,要注意抓住情与景连结、相融的词语,如:“阴、暝、凄冷、寂静”,这几个词语既描写了景物,渲染了氛围,也蕴含了作者的内心感受。另外,抓住意象,也是解题的关键点,如:“雁(影)”、“(孤)灯”,前者表现羁旅漂泊的境况,后者表现孤独凄苦的
42、感情。2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7 分) 减字木兰花 苏轼莺初解语,最是一年春好处。微雨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休辞醉倒,花布看开人易老。莫待春回,颠倒红英间。(1 )词中所写的春天是最美好时节是什么时候?为什么?结合词中的描写简要说明。(3分)【参考答案】早春时节。黄莺刚刚能啼叫,毛毛细雨,小草刚发芽。【命题分析】本题考查把握诗歌内容的能力。【解析】词的上片描绘的都是早春景色,而且有“莺初解语,最是一年春好处”这样的提示。然后结合词中的描写来回答理由:黄莺刚学会啼叫,春雨如酥,小草刚露出头。(2)结合全词,简要分析词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4分)【参考答案】对早春的喜爱;“休辞”、“人易
43、老”、“莫待”,表达了作者一种珍惜光阴和时间,不要虚度人生,错过大好时光的感慨!【命题分析】本题考查评价诗歌中思想情感的能力。【解析】词的上片主要表达对早春的喜爱之情,下片的“休辞”、“人易老”、“莫待”等处表达珍惜时光,不能虚度年华的感慨。【全词鉴赏】全词上片描写早春景色:小黄莺刚刚学会啼叫,牛毛细雨润如酥,小草开始发芽。“最是一年春好处”直接抒发对早春的喜爱之情,是上片的点睛之笔。“草色遥看近却无”直接借用自韩愈的诗句,嵌入词中天衣无缝。词的下片在前面写景的基础上抒发珍惜春光、不能虚度年华的感慨。即使“醉倒”也要趁花开时多看看,不要等春天过去了,等年华老去再去后悔。由珍惜春光联想到珍惜年华
44、, 主题得到进一步拓展。【定点训练】1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渔家傲寄仲高(南宋)陆游东望山阴何处是?往来一万三千里。写得家书空满纸,流清泪,书回已是明年事。寄词红桥桥下水,扁舟何日寻兄弟?行遍天涯真老矣。愁无寐,鬓丝几缕茶烟里。【注】陆升之,字仲高,山阴人,与陆游同曾祖,比陆游大十二岁,有“词翰俱妙”的 才名,和陆游感情很深。(1)这首词上片“书回已是明年事”被人评价为全词意境最为创新的一句,它有什么作 用?(2)诗人在词的下片里抒发的情感有什么变化?试简析。2. (2011 甘肃省兰州市皋兰一中第五次模拟考试)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题目。 满庭芳蜗角虚名苏轼蜗角虚名,蝇
45、头微利,算来着甚干忙。事皆前定,谁弱又谁强。且趁闲身未老,须放 我、些子疏狂。百年里,浑教是醉,三万六千场。思量,能几许?忧愁风雨,一半相妨。又何须抵死,说短论长。幸对清风皓月,苔茵展、 云幕高张。江南好,千钟美酒,一曲满庭芳。(1) 结合词的上片内容,分析一下,词人在这片中塑造了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2) 这首词是一首抒情的人生哲理议论,在这首词中主要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参考答案【定点训练】1. ( 1)这一句可以说是上片的总结句,首句写距离之远,“空满纸”写情难尽,“流清泪” 写情难抑,“书回已是明年事”句,紧接写信的事,自叹徒劳;又呼应前二句,更加伤感。一封家信的回复,竟要等待到来
46、年,极写思乡之切和无奈之苦,表达极新颖。(2)词的下片首句写与兄弟相 见不得的思念之情,“行遍”这一句从归乡未得,转到万里 飘泊、年华老大之慨。再接下去二句“愁无寐,鬓丝几缕茶烟里”是向仲高告诉自己的生活 现状,看似消沉,实际则不然。因为对消沉而有感慨,便是不安于消沉、不甘于消沉的一种 表现。这首词从寄语亲人表达思乡、 怀人之情自然转到独身作客飘零他乡的情状,也表现了作者对时光空逝、壮志未酬的无奈而又有所期待的感慨。2. (1)在这一片中,通过对蝇营狗苟世俗观念的奚落,对政治派系内部倾轧的厌倦和批判, 大有洞悉人生之慨。东坡感到人世间名利场的角逐如同梦幻, 所以他“百年里,浑教是醉”, 试图在
47、醉中不问世事, 以全身远祸。在词中一个愤世嫉俗而又渴求摆脱尘世羁绊的文人形象呼之欲出。(2)这首词通过对世事和自我经历的婉曲述说,集中抒发了词人因政治失意而产生的强烈 的愤世嫉俗之感和努力自我超越的旷达豪迈的情怀。拿来主义基础知识积累1、字音字形冠冕(mi fin)堂皇 礼尚(sh eng)往来 自诩(x u)残羹(g eng)冷炙孱(c cn)头 脑髓(su 1)蹩(bi?)进 玄(xu m)虚2、识记重点词语礼尚往来:礼:礼节;尚:注重。指礼节上应该有来有往。现也指以同样的态度或做法回答对方。冠冕堂皇:形容表面上庄严体面,实际上并非如此。含贬义。残羹冷炙:指吃剩的饭菜。也比喻别人施舍的东西
48、。勃然大怒:勃然:突然。突然变脸大发脾气。文本探究1、国民政府的对外政策:卖国求荣的媚外政策。2、2、“送来”的意义:被动接受,没有选择,大受其害。3、“大宅子”指的是:文化遗产。4、“鱼翅”指的是:文化遗产中的精华。5、“鸦片”指的是:文化遗产中的“精华”和“糟粕”互现。6、“烟灯、烟枪”指的是:文化遗产中的旧形式。7、“姨太太”指的是:供剥削阶级欣赏享用的腐朽淫秽的东西。8、“拿来主义”者对待文化遗产的态度:吸取精华,剔除糟粕。9、“拿来主义”者应具有的素质:沉着、勇猛、有辨别、不自私。10、“孱头”指的是:懦弱无能,不敢面对的人。11、“昏蛋”指的是:不分好坏,全盘否定的人。12、“废物
49、”指的是:不分好坏,全盘接受的人。13、“拿来主义”的目的是:创新。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基础知识积累1、字音字形一刹(ch那 给(j 1)予 罪孽(nia)咄咄(du c)2、识记重点词语孤立无援:孤立:没有得到同情和援助。指单独行事,得不到外力援助。休戚相关:“休”,喜悦。“戚”,悲哀。忧喜、福祸彼此相关联。形容关系密切,利害相 关。节外生枝:本不应该生枝的地方生枝。比喻在原有问题之外又岔出了新问题。多指故 意设置障碍,使问题不能顺利解决。不足为奇:足:值得。不值得奇怪。指某种事物或现象 很平常,没有什么奇怪的。渊源:比喻事物的本原。文学常识弗洛姆,美籍德国犹太人,人本主义哲学家和精神分析心理
50、学家。被尊为“精神分析社 会学”的奠基人之一。短文三篇基础知识积累识记重点词语风和日丽:和风习习,阳光灿烂。形容晴朗暖和的天气。囊括:全包罗在里面。推衍:推论衍义。文本探究“生之本质在于死。”作为个体生命的存在,都是短暂的、有限的,总是要死亡的,是人人所不能避免的。这句话从生命的终极归宿上来看待生命,由此引出珍惜生命的话题。“乐于生的人才能真正不感到死之苦恼。”珍惜生命,热爱生命,认真而充实地生活,善于享受生活中各种快乐的人就感到死而 无憾,就不感到死的苦恼了。如果一辈子懒散拖沓,萎靡不振,不能积极乐观地对待生活, 留有好多遗憾,临死时必然感到苦恼。第三单元练习题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
51、全正确的一组是()残童冷ftfehBA.爭冕(guan)逡巡(SUO)结予(门B.孱(chan)脑 ffi(sui)4鞠躬恳瘁(cui)心广体胖(仅m)* -C.玄虚(xLidn)ffiS(bie)踽踊(chouchu)电习栩如生(xu)D.自诩(xi)源溯(yuan)不箔菓臼(ke:)呼天境地(qianc)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 摩登录像机恬不知耻纷至踏来以逸待劳B 剔除老两口招聘启示自作自受学以致用C 赡养钓鱼竿韬光养晦沧海一粟秘而不宣D .观瞻电线杆黔驴计穷始作俑者勃然大怒3依次填入下段横线处的关联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别的且不说罢,单是学艺上的东西, 近来就先一批古董
52、到巴黎去展览,但终 “不知后事如何”;还有几位“大师”们 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的 过去,叫作“发扬国光”。A .运 拿 挂B .运 揣 走C .送捧 挂D .送 拿 走4.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 英勇而机智的荆轲策划了一个有始有终的行动方案,为了吸引秦王嬴政上钩,必须获取 樊於期的头颅,作为见面时奉献的礼品。B .有关部门整顿房地产市场,那些八字还没一撇就热热闹闹售房的开发商,终于尝到了自己酿造的苦酒。C.牡丹居社区餐厅明天将开始营业,消息传出。社区居民口耳相传。以前他们到最近的餐厅都要步行半个多小时,现在出门走几步就能吃上饭了。D 漫步万盛石林景区,石林、
53、溶洞、飞瀑显露出鬼斧神工的魅力,浓郁淳香的苗家风情及 丰姿绰约的民族歌舞增添了人文情趣。5.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在这部对话式作品中,作者阐明了对尊重生命、敬畏自然、坚持信仰、爱憎分明等被现代性所遮敝的人类理想精神的张扬。B .参加研制神舟七号飞船的全体科技工作者,在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在全国人民的热 切关注中,经过不懈努力,神舟七号飞船终于成功发射。C.美国警方公布了“ 911 ”恐怖袭击事件发生时的航拍照片,这些极具震撼力的照片, 让公众有机会感受从空中目击世界贸易中心大楼倒塌的一幕。D 刘老先生热心支持家乡的教育、慈善等公益事业。他这次返乡,主动提出要与部分福利院参加高考的孤儿合影留念。6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中国结”的全称是“中国传统装饰结”,, , , , ,因此绳结也是中国古典服饰的重要组成部分。 人们很早就开始用绳结来装饰器物,为绳结注入了美学内涵 当时的绳结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必备用具“中国结”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上古时期 它是中华民族特有的一种手工编制工艺品,具有悠久的历史 此外,绳结还应用在人们的衣着,佩饰上 同时也具有记载历史的重要功用,因而在人们的心目中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采购团队廉洁自律与职业操守协议
- 2025版体育场馆运营承包合同标准文本
- 2025版事业单位临时工录用与服务合同
- 2025版汽车维修行业技术标准制定合同
- 2025电料合同-光伏发电设备材料采购合同
- 2025版医疗健康中心设计施工一体化总承包合同
- 2025版建筑拆除爆破工程安全协议书
- 2025草坪修剪项目政府采购与无人机技术应用合同
- 2025版水库水资源管理与承包服务协议
- 2025年度影视基地租赁合同模板(含拍摄设备使用规定)
- 中国黄金知识培训课件
- 人教PEP版(一起)一年级上册英语全册教案
- 光伏施工基本知识培训课件
- 2025贵州毕节市赫章县招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123人笔试备考题库及参考答案详解
- GB 21256-2025粗钢生产主要工序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
- 药品停产管理办法
- 2025年《临床输血技术规范》
- 2025年江苏无锡离婚协议书
- 人员管理办法格式范本
- 2025AI办公发展现状软件市场竞争格局及未来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北京员工待岗管理办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