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与人民版历史教材必修二矛盾之处商榷_第1页
人教版与人民版历史教材必修二矛盾之处商榷_第2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匸交发表专家一LB 国学朮发叢网人教版与人民版历史教材必修二矛盾之处商榷摘要:自 20052005 年秋季起,江苏省继广东、山东、海南和宁夏四 省区之后,成为全国唯一一个第二批推行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的省 份。随着高中新课改的逐步推行,普通高中的历史教科书也发生了 翻天覆地的变化:由原先的统一版本(人教版)转变为两种版本并 行(人教版:主要在南京、苏州、无锡、常州、南通、泰州、淮 安和宿迁等 8 8 地市试用;人民版:主要在镇江、扬州、徐州、盐 城和连云港等 5 5 地市试用);由原来的通史式体例教学(高一阶段 为世界近现代史;高二阶段为中国近现代史;高三阶段为中国古代 史)转变为现在的模块专题

2、式体例教学(高一上学期为政治史;高 一下学期为经济史;高二上学期为文化科技史)。高中历史教材从 “一标一本”到“一标多本”的变化,既是基础教育改革的重要步 骤,也是教育体制改革的必然趋势。我们赞同“教材是决定高中课 改成败的第一道门槛”和“教材的好坏是决定教育成败的一个重要 因素”等理念。因为这种“一标多本”的现象是符合新课改“尊重 教材、超越教材”的基本理念的。然而完璧之玉亦有瑕,正如历 史教学主编任世江先生所说:“课改呼唤更好版本的问世,但在 实验阶段还不能求全责备! ”笔者在教学的过程中,发现人民版与 人教版历史教材必修二在某些知识点的表述上存有矛盾,现列举如 下:关键词:人教版;人民版

3、历史教材;商榷匸交发表专家一LB 国学朮发叢网一、中国铁器产生的时间铁器即以铁矿石冶炼加工制成的器物,铁器的出现使人类历史产 生了划时代的进步。有关其产生的时间,人教版历史必修二(20072007年版,下同)第 8 8 页第二段表述为:“西周晚期,中国已有铁器”; 人民版历史必修二(20092009 年版,下同)第 1414 页第一段表述为:“现 在已知中国最早的人工冶炼铁器,是春秋晚期的遗物”。笔者通过 查阅相关资料,认为人教版的论述是正确的。据考古发现,中国最早掌握人工冶炼铁器的技术是中原地区。1990199019911991 年,在河南省三门峡市虢国墓地西周晚期的20012001 号墓和

4、 20092009 号墓共出土了三件人工冶炼的铁器:其中,玉柄铁剑1 1 件,剑身经鉴定是用块炼渗碳钢制成的;铜内铁援戈1 1 件,铁援经鉴定为人工块炼铁制品;铜骰铁叶矛 1 1 件,经鉴定,其中铁叶矛为块炼 渗碳钢制品。管子一书记载在春秋早期齐国已经使用铁农具耕 种土地,由此可见,中国掌握人工冶炼铁器的技术应不晚于春秋早 期,大约在西周晚期。只不过当时人工冶炼铁器的技术尚不成熟, 处于起步阶段,直到春秋末期才趋于成熟,并且在农业发达地区得 到广泛的使用。因而,人教版的论述是正确的。二、中国五大名窑产生的时间及其名称人教版历史必修二第 8 8 页最后一段表述为:“宋朝时,出现了五 大名窑”并在

5、第 9 9 页以插图的形式阐述了五大名窑为定窑、钧窑、 哥窑、汝窑和官窑;而人民版历史必修二第 1515 页第四段表述为:“唐匸交发表专家一LB 国学朮发叢网 宋以来,河北定窑、河南钧窑、江西景德镇窑、浙江龙泉窑(即哥 窑)、陕西耀州窑等名窑以其产品的质量闻名天下”。笔者通过查阅 相关资料,认为人教版的论述是正确的。首先,我们来看看五大名窑形成的确切时间及其概述:定窑,窑 址分布于今天河北省曲阳县一带,为民窑。始建于唐,兴盛于北宋, 以烧白瓷为主;钧窑,窑址分布于今天河南省禹县一带,是宋徽宗 年间继汝窑之后建立的第二座官窑,烧制各种皇室用瓷;哥窑,窑 址分布于今天浙江省龙泉市一带,建立于南宋时期,与钧窑一样, 也烧制各种皇室用瓷;汝窑,窑址分布于今天河南省汝州市一带, 是宋徽年间建立的第一座官窑,以烧青瓷为主;官窑,窑址分布于 今天河南省开圭寸市一带,是宋徽年间建立的第三座官窑,以烧青瓷 为主。由此可见,五大名窑之中,除了定窑产生于唐代以外,其他 四座名窑均产生于北宋晚期和南宋初期,所以,人民版的表述是错 误的。至于人民版所讲的耀州窑,其窑址分布于今天陕西省铜川市 一带,虽产生于唐代,但闻名于宋代,以烧青瓷为主,其知名度超 越五大名窑,后人将之与五大名窑并称为“宋代六大名窑”;景德 镇窑闻名的时间更晚,直到元代,由于六大名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