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考点3传记技巧题的2种考法因传祀是记载人物生平或事迹的讪叙类文体,它的表现技巧与小说类似。如修辞手法、 表达技巧中的表达人称(第一人称的白传、第三人称的他传)、表达方式(顺叙、倒叙、插叙)、 抒情方式(直接抒情、间接抒情)、人物描写手法(肖像、语言、动作、心理等)等,表现手法 中的渲染、抑扬、比照等,结构章法中的铺垫、过渡、照应、引出下文、总结上文、深化主 旨,甚至语言风格等都同小说类似,如遇到此类手法的赏析,可回忆并运用小说中的相关知 识,这里不再重复讲解。传记的文体特征决定了高考命题往往从“选材与组材”“映衬(正衬、 反衬)”这2个方面命题。因此,复习传记,应重点对这2个特色题型给予特别关
2、注。考法1分析选材组材技巧知识储备b明常识真实性是传记的第一特征,写作时不允许任意虚构。但传记不同于i般的枯燥的历史记 录,它具有文学性,它通过作者的选择、剪辑、组接,倾注了爱憎的情感;它需要用艺术的 手法加以表现,以到达传神的目的。分析传记的文体特征这一题型在高考题中命题样式一般 为考查文章结构(句段作用)和选材组材技巧。而句段作用题,在具体解题时可以等同于“小 说的情节作用”,因为传记可以看作“真实的小说”,因此,这里不再赘述。W定考向W熟技巧题干例如审读判别(2015 -全国卷I )作为带有学术性质的自传,本文有什么特(1)题干中有“特点?请简要答复。点"“特色”“特其他常见设
3、问方式:征”等字样;(1)请简析本文在选材方面的特色。(2)题干中有“组(2)本传记选取事件多,事件跨度大,文本是怎样组织起来的?织''“安排”“顺本文材料的顺序是如何安排的?序”等字样。1. 选材类题目可从以下方面思考:(1)人物的时代性和代表性。传记里的人物都是某时代某领域较突出的人物。所选事例往往都是能“以小见大”的,代表的是传主某一方面的成就或奉献。(2)选材的真实性和典型性。传记的材料比较翔实,作者从传主的繁杂经历中选取典型的事例,来表现传主的人格特点,有较强的说服力。 用r细节描写的方法来刻画汪国真的形象。文本还引用了汪国真自己的话语及身边人的评 价,给人真实可信之
4、感。答题时,要结合着文本具体内容分析概括。【答案】 选材真实可信,大量引用身边人的评价和汪国真自己的话,增加了传记的 真实性和可读性;正面侧面相结合,作者的正面表达直接突出汪国真在诗歌、书法、绘画 方面的成就,再引用别人的话,从侧面描写,使人物形象更加饱满突出;重视细节,比方, 要求签名的女生的问话,编辑送样稿的细节很真实而饱满地再现了汪国真的生活和性格.(其 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3) 传记的材料可以是重大事件,也可以是日常生活小事。2. 组材类题目可从以下方面思考:(1) 从时序角度思考。通过抓时间词语,可以迅速理清文章脉络,把握人物的生活经历 及思想演变过程。(2) 从详略方面思考。组材
5、是与主题密切相关的。对中心有用的,与主题特别密切的材 料,是主要内容,则须浓墨重彩地渲染,要详细写;与主题关系不很密切的材料,是次要内 容,则轻描淡写,甚至一笔带过。'读者陌生的I详写i符合主题/突出人物性格的详略(读者熟悉的、略写i与主题有关联,但不是很密切的(3) 从文章的结构方式方面思考。如总分式、分总式、总分总式、并列式等。真题示法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一生奔波为诗词位于南开大学的“迦陵学舍”近日封顶。这个占地面积约500平方米的四合院,是为南 开大学教授、中国古典文学家叶嘉莹修建的。叶嘉莹今年90岁,号迦陵。在她的规划中, 学舍不太像一般的住房,而是更像古代的书院,
6、是个教书、做研究的地方。她说,这回终于 要有自己的''家” 了。叶嘉莹对家的渴望,竟是一段累积了几十年的情感。10多岁的她经 历了父亲失联、母亲去世的家庭变故,50多岁的她又亲历了晚年丧女的彻骨之痛。生活的 多难白折,使她无法享受家的温暖,她转而把更多的精力投注到自己痴爱的诗教与诗学理论 研究中。1974年,叶嘉莹第一次从加拿大温哥华回到了阔别26年的故乡北京。“当时的我,曾 失望于只能回国旅游,不能为祖国做出任何奉献。”关于那次回家,她写下一首2700字的 长诗祖国行:“卅年离家几万里,思乡情在无时已,一朝天外赋归来,眼流涕泪心狂 喜”1978年暮春,叶嘉莹给国内的教育部门写
7、信,申请回国教书。此时,她已定居温哥华 近10年,早被聘为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终身教授o 1979年,她的中请得到批准,她 终于可以利用放假的时间回国讲学。第一次回国教书,叶嘉莹特意在香港买了一件蓝色中式上衣。站在祖国的讲台上,面对 台下黑压压的学生,她仪态高贵,激情四溢,京腔婉转。她喜欢随讲随写,从黑板的这一边, 一直写到那一边,满满一黑板的粉笔字,写了又擦,擦了又写。因为过敏,她的手总会因接 触太多粉笔而皮肤开裂,那时候她的手上经常贴着胶布。像候鸟一样,叶嘉莹飞来飞去。她的身影曾出现在南开大学、复旦大学、武汉大学等数 十所高校里。直到2002年,她终于获得了在华长期居留证。对于故乡,她
8、终于不再是一个 过客。自从回归故土之后,叶嘉莹的工作就变得更加繁忙了。一览叶嘉莹的书目,从1980年 出版迦陵论词从稿,到2007年推出迦陵说词讲稿,她完成的诗词专著迄今己有三十 余部。“早年间我在患难中,我家里只有个像学生用的课桌摆在走廊,有一把小椅子,前腿 在地板上,后腿在草席上,我早期的一些文章,看起来富有诗意,其实都是在那样的环境下 写的。”叶嘉莹淡淡地说着。“我一生一世都喜欢古典诗词,”叶嘉莹说,“古典诗词这么珍贵的传统文化之瑰宝,我 不尽到传承的责任,上对不起古人,后对不起来者。”从1948年在北京教中学开始,传承、 传播古典诗词这条路,叶嘉莹竟然走了将近7()年,甚至在她定居加拿
9、大期间,也没有中断 过。在加拿大,曾经跟随叶嘉莹学习中国古典诗词的洋研究生就有十几位,她还另外带了一 班完全不懂中文的洋学生。她用不太标准的英语,用自己对诗词的真实感悟和真诚心,打动 了这些洋学生。“我本是一个在讲课时喜欢随意发挥'跑野马'的人,却要用英语讲课,失 去了这一份随意发挥的乐趣。”叶嘉莹这样描述自己在国外讲诗词的尴尬。她还曾为此写过 一首七言绝句:“鹏飞谁与话云程,失所今悲匍地行。北海南溟俱往事,一枝聊此托余生。” 叶嘉莹始终认为,古典诗词的根在大陆,用英语讲得再好,也无法真正讲清楚诗词中的深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里无限的含意和意境,就很
10、难和外国学生说得通透。”多年来,即便是自掏腰包买机票,叶嘉莹也从未停止奔波,她想将诗词的美讲给更多的 中国人听。叶嘉莹说,她回来工作己经30多年了,不是现在才来工作的,只是那个时候大 家不注意,“现在突然间知道了叶嘉莹,这也找你,那也找你,结果我老了,反而更忙了”。 她特意说:“有些朋友的要求我不能完全做到,希望得到大家的原谅。”提起叶嘉莹,外界时常为她冠以学者或作家的头衔,但叶嘉莹坦言,自己从没想过要做 一个学者或诗人。“因为学者、诗人的成就一般都是属于个人的,往往只是个人的追求,而 我不是,我所做的不是为了我个人。”老人说,“我平生志意,就是要把美好的诗词传给下一 代人,'现己90
11、岁高龄的叶嘉莹还在为古诗词的推广四处奔波,她建议要在幼儿园大班到小 学三年级期间开设诗歌唱游课,让孩子们一边玩,一边吟诵诗词,由此打下一个很好的人文 基础。遗憾的是,这个建议至今尚未得到完全落实。但叶嘉莹说,她不会因此放弃。1.本文主要是从哪几个角度选材来表现传主一生为古诗词奔波的?请结合全文分析。 (6分)(尝试解答1【解题思维】第一步:审题干,明题型。题干已经明确了 “哪几个角度”“选材”,所以此题是考查 学生把握文章选材的能力,属于“赏析选材技巧题”。第二步:定角度,找对应。根据题干要求“一生为古诗词奔波”,可从事例的代表性和 典型性两个方面思考,再结合文章内容,具体到语段:思考角度文中
12、对应的答案要点第三、四、 五段叶先生早年在国外教授古典诗词,后申请回国从事诗教工作,这是从 诗词教学方面选材。第六段叶先生完成的诗词专著迄今己有三十余部,这是从遗豳选方面选材。第七、八、九段回到中国,她把古典诗词讲给更多的中国人听;她提倡让幼儿园和小 学开设诗歌唱游课,来推广中国古典诗词。这是从诗词推广方而选材。【答案】教学方面:叶先生早年在国外教授古典诗词,后申请回国从事诗教工作。 研究方面:她完成的诗词专著迄今己有三十余部。推广方面:回到中国,她把占典诗词 讲给更多的中国人听;她提倡让幼儿园和小学开设诗歌唱游课,来推广中国古典诗词。(每 点2分)2.本文在组材上对你的写作有什么启示?(6分
13、)尝试解答【解题思维】第一步:审题干,明题型。题干“组材”已经明确此题属于“传记组材技巧题”。第二步:定角度,找对应。思考角度文中对应的答案要点文章的结构方式本文第一段交代了叶先生多难的经历,展现她坚强执着的性格,引出后文叶 先生在古诗词方面的具体工作内容,属于总写,剩余段落都是分写,所以木 文是按总分结构来组织材料的,分写部分的素材又是按并列式来组织的。详略方面全文内容紧紧围绕题目“生奔波为诗词”展开,与这方面有关的建写,其 他的一概型写,在材料的选择上也大体突出时间顺序,以扣“一生” °这样 用深情的语言塑造了一位一生为古诗词奔波而无怨无悔的学者形象,同时还 有对叶嘉莹高尚的人生
14、境界的始迎赞美之情。【答案】,用深情的语言塑造了 位生为古诗词奔波而无怨无悔的学者形象,并把对 叶嘉莹高尚的人生境界的钦佩和赞美之情融入其中。,分写部分又运用了并列式。(每点3 分)考法2分析映衬(正衬、反衬)的作用知识储备°明常识传记以传主为表现中心,但不可不写其他人物。这些人物既展现了传主生活的真实环境, 又从侧面对传主起着映村的作用,还可以点面结合,揭示更深刻的主题。折定考向4熟技巧题干例如审读判别(2011 -福建卷)文章多处提到梁思成,这对写朱启铃有什么作用?请 选一例作简要分析。(1) 题干中有传主, 还会提到另一位人 物(2) 题干中还有“为 什么,“作用,,“效果,等
15、字样其他常见设问方式:(1) 本文的传主是XXX,为什么还要写另一人物XXX?(2) “自传”顾名思义应该写自己,为什么还写同事(同学、学生、国 际友人)的材料?从两方面分析映衬的作用、内容方面1. 从侧面表现传主外表上看似乎不是写传主本人,但通过写与传主相关的人、事、物,从侧面表现传主道 德性格、特点、品性等。可以使传记具有更为真实感人的力量,可以塑造饱满的传主形象, 突出传主的精神面貌,起到增强作品历史深度和情感力度的作用,增强文章的真实性和可读 性。2. 内容和情节的需要不交代其他相关的人、事、物,内容情节就不完整,就无法更好地表现传主。只有把传 主放到一定的环境中,他的行为、性格才能显
16、现其合理性。这样可以更好地表达作者的写作 意图,丰富文章内容,增强文章内涵,增强文章文化底蕴等。3. 由点及面,揭示除传主之外更深的主题作者要揭示某种社会道理或者一个大的群体,比方整个民族的某种品质,光凭借传主一 个人无法全面地展现,就必须拓展,除了写传主之外,还写其他的人、事、物。这样传主再 加其他的人、事、物,点面结合,就可以更全面、更深刻地表现主题。二、结构表达方面有的需要先明确手法(映衬),或者明确从结构上的作用,如引起下文、总领下文、承上 启下等;再从增强文章的表达效果、感染力、说服力;增强文章的文学色彩;给人丰富的想 象,发人深省,耐人寻味等方面答殳。真题示法(2011 -福建卷)
17、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朱启铃:“被抹掉的奠基人”林天宏©2006年6月13日下午,-场大雨过后,.正阳门箭楼被带着水雾的脚手架包裹得严严 实实。北京旧城中轴线上的这座标志性建筑,正经历着新中国成立后规模最大的一次修缮。 由正阳门箭楼北望,长安街车水马龙,它与城楼左右两侧的南北长街、南北池街,一 同构成了北京旧城东西、南北走向的交通要道。 我问同行的一个记者:“你知道改造北京旧城,使其具有现代城市雏形的第一人是 谁? ”“梁思成? ”她答道。 这个答案是错误的,却并不让人意外。随着北京旧城改造不断进入媒体视野,梁思成 等一批建筑学家巳被大众熟知。但少有人知晓的是,从1915年
18、起,北京己开始有计划地进 行市政工程建设,正阳门箭楼、东西长安街、南北长街与南北池街,都是在时任内务部总长 朱启铃的主持之下改造与打通的。 同样少有人知晓的是,1925年,25岁的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留学生梁思成,收到父 亲梁启超从国内寄来北宋匠人李诫撰写的营造法式一书,兴趣大增,由此走上中国古代 建筑研究之路。1930年,梁思成加入中国营造学社,在那里撰写了中国建筑史,成为建 筑学一代宗师。而营造法式一书的发现者与中国营造学社的创始人,正是朱启铃。 “朱启铃是中国古建筑研究工作的开拓者与奠基人,没有他,就不可能在20世纪30 年代出现像梁思成这样的建筑学领军人物,我们读到中国建筑史的年份,还不
19、知要推迟 多少年。”中国文物研究所某研究人员曾这样评价。但是,“由于历史原因,他被研究者们 有意无意地抹掉了”。 朱启铃于1930年创办的中国营造学社,将他的筹划与组织才能发挥得“淋漓尽致” ° 他为学社请来当时最为优秀的学术精英:东北大学建筑系主任梁思成,中央大学建筑系教授 刘敦桢,著名建筑师杨廷宝、赵深,史学家陈垣,地质学家李四光,考古学家李济他还 以其社会人脉,发动许多财界和政界人士加入学社,直接从经费上支持营造学社的研究工作。 曾有建筑史家这样评价朱启铃:“人力、物力、财力,这些都是研究工作所必不可少的条件, 能把这方方面面的人事统筹起来,是需要非凡之才能的。朱启铃以一己之力
20、,做了今天需要 整个研究所行政部门做的事。" 有数据显示,截至1937年,营造学社野外实地测绘重要古建筑达206组,因此探索 出一整套研究中国古建筑的科学方法,为撰写中国建筑史构建了扎实的科学体系。 假假设没有朱启铃,中国的古建筑研究,又会是怎样的图景?如今,斯人已逝,营造 学社停办也己整整60周年。 6月13日的那场大雨,将故宫端门外西朝房冲洗得干干净净。游人如织,屋宇间却 依旧透着落寞,此处正是营造学社I日址。而位于东城区赵堂子胡同3号的朱启铃故居,住着 数十户人家,杂乱之中,依稀可辨当年气魄。(摘自2006年6月21日中国青年报,有删改)【注】 朱启铃(18721962),曾任
21、全国政协委员、中央文史馆馆员。文章多处提到梁思成,这对写朱启铃有什么作用?请选一例作简要分析。(4分)尝试解答【解题思维】第一步:明确答题方向。解答此题,首先要明确作者写梁思成是为了写朱启铃,因此分 析时的落脚点必须在塑造朱启铃这-人物形象上;其次要找出文章具体写梁思成的地方,确 定其中一处,分析作者在此处写梁思成对表现朱启铃这一人物形象的作用;最后,还要分析 在文章结构表达上所起的作用。第二步:筛选信息,找对应点。对应语段文中对应的答案要点第段内容:写记者认为改造北京旧城第人是梁思成,间接说明朱启铃不为人 所熟知。结构表达效果:点明题意,引出下文。第段内容:梁思成因营造法式一书而走上中国古代
22、建筑研究之路,加入中 国营造学社,在中国建筑学界有很高的地位:而营造法式书的发现 者与中国营造学社的创始人就是朱启铃,这间接反映出朱启铃鲜为人知的 奉献。结构表达效果:照应题n。第段内容:点明如果没有朱启铃,就不可能在20世纪30年代出现像梁墨成这 样的建筑学领军人物,直接突出朱启铃的奉献。结构表达效果:以别人直接评价的方式来突出朱启铃的奉献,更令人信服。【答案】文章通过对梁思成有关事迹的表达,或直接或间接地写出朱启铃对我国古 建筑研究的重要奉献。所选事例及分析:第段,文章写记者认为改造北京旧城第一人是梁思成,间接说明朱启铃不为人所熟知, 点明题意,引出下文。第段,梁思成因营造法式一书而走上中
23、国占代建筑研究之路,加入中国营造学社, 在中国建筑学界有很高的地位;而营造法式一书的发现者与中国营造学社的创始人就是 朱启铃,这间接反映出朱启铃鲜为人知的奉献,照应题目。第段,点明如果没有朱启铃,就不可能在20世纪30年代出现像梁思成这样的建筑学 领军人物,直接突出朱启铃的奉献。(作用1分,选例1分,分析例子2分)边练边悟 传记技巧题的2种考法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汪国真:触摸生命的极致他不是诗人,不是书法家,不是画家,不是作曲家,他是汪国真一一一个触摸生命极致 的勇者。“一代人的文化偶像”汪国真走了,享年59岁,青春成为诗人最后的一个注脚! 汪国真,一代人记忆深处的名字,曾承载着一
24、代人的集体记忆。他的名字曾与诗歌紧密相连, 让我们忆及那个传抄诗歌的年代特别的“时尚”。在大学期间,汪国真便开始发表诗歌作品。很少有哪个诗人像汪国真一样,在诗集出版 之前就拥有了那么多的读者。到90年代,汪国真出了五六十种诗文集,研究赏析其诗歌作 品的书多达十儿种,随之“汪国真热”席卷全国。1990年,江国真的诗集大卖,有人把这 一年称为出版界的“汪国真年”。甚至有人把当时的热潮称为“风暴”。1985年开始进行诗歌的创作,至今坚持笔耕不辍二十余年,汪国真被誉为“中国诗歌 最后一个辉煌的诗人”。曾有评论说:有青春的年代,就有汪国真的诗行。积极、昂扬的诗歌上题,让汪国真在年轻人群体中形成巨大影响,
25、也让其作品带有启蒙 意义,成为一代人的青春记忆。诗刊编辑、诗人彭敏说:“汪国真是-代人的文化偶像, 他的诗歌成为无数文学青年的启蒙读物,他把诗歌的影响力扩大到整个社会,其诗歌的社会 启蒙意义超过了文学价值木身。”“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没有比人更高的山” 汪国真的诗,在一代人心中留下烙印,并继续发挥着社会影响。正如网友的悼词:“人生最 艰难的时期,您的诗为我释怀。如今,夕阳涂满小路,荆棘己化杜鹃,您的背影消失在地平 线,您的温暖真诚继续伴我们风雨兼程。”细心人会发现,现在的许多报刊的一些栏目刊头的书写笔风一致,似乎一人所为。不错, 这都是汪国真留的“墨迹”。汪国真
26、书法作品乍看笔画舒展,章法潇洒,疏密有致,细赏稳 健刚劲,豪迈磅礴,又不失典雅之美。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石宪章先生曾称汪国真是“书法 界-颗璀璨的新星汪国真什么时候开始涉足书法界?让人颇为不解。其实,汪国真从诗家到书法家,追根溯源全是因为签名“惹的祸”。1991年11月,汪国真应邀为北京大学演讲,学生们都拿着 本子请他签名。汪国真的字写得有些“对不起观众”,他也不好推托。果不其然,一位拿到 签名的女生失望地问他:“汪老师,你的诗写得好,字却怎么没诗好呢? ” 一句问话,问得 汪国真满面通红。回到家,他决定从此练书法。让汪国真意想不到的是,他在北京琉璃厂一家字画店里看到自己的两页信待沽,他上前 问值多少钱。店主说少于千元不卖。汪国真问真值这么多钱吗?店主说,世上有两种字最值 钱,名人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婚姻忠诚协议中房产居住权保留及竞业限制合同
- 抖音火花品牌挑战赛参赛选手参赛费用报销合同
- 新能源技术专利授权与生产流程优化合同
- 高端私人游艇码头设施保养与维修全面补充协议
- 智能化泵站远程运维与设备故障预警服务合同
- 互联网专利交叉许可及数据中心租赁合作协议
- 智能家居环境监测系统软件租赁与智能远程监控服务合同
- 旅游广告创意策划制作与传播服务协议
- 《宇航学报》投稿须知官方认证
- 娱乐公司主管年终总结模版
- 海南琼海市旅游健康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招聘笔试题库2025
- 2025-2030中国具身智能行业研发创新策略与未来前景展望研究报告
- 2024年-GIS考试复习题库(含答案)
- 教师语言与沟通艺术知到智慧树章节测试课后答案2024年秋温州大学
- 《基于EVA的科大讯飞企业价值评估的计算过程及结果探析案例报告》10000字(论文)
- 空气输送斜槽选型手册
- 服装IE(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知到智慧树答案
- 培训机构教务管理岗位职责
- 水利工程项目法人质量责任追究和奖惩制度
- DB44-T 2537-2024 小型水电站退役导则
- 托幼机构安全应急预案制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