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新九年级科学暑期衔接课程第二周教案(华师大版)_第1页
2022年新九年级科学暑期衔接课程第二周教案(华师大版)_第2页
2022年新九年级科学暑期衔接课程第二周教案(华师大版)_第3页
2022年新九年级科学暑期衔接课程第二周教案(华师大版)_第4页
2022年新九年级科学暑期衔接课程第二周教案(华师大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新九暑期预习第二周第一节声和光教学目标:1、了解声波的传播与发生及其特征2、了解光的反射与折射3、理解平面镜成像的特点4、熟练掌握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简单应用教学重难点:1、声音的传播与特征2、平面镜成像实验3、光的反射规律和折射规律4、凸透镜成像规律和应用一、热身训练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A.宇航员能在太空中对话,说明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B.手在小提琴上不同位置按弦,主要目的是改变声音的响度C.道路两旁建隔音墙是为了在声源处减弱噪声D.B超检查身体是利用超声波传递的信息2.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D)A.”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音色来判断的B.公路旁安装隔音墙是为了在传播途径

2、上减弱噪声C.课堂上能听到老师讲课声,是由于空气能够传声D.用大小不同的力先后敲击同一音叉,音叉发生的音调会不同3.2013年4月20日,四川雅安芦山发生了7.0级强烈地震,造成了大量伤亡,其中一个原因是发生地震时没有采取合理的自救措施,若一个人在发生地震时被埋在废墟下面,以下自救措施合理的是(D)A.就地静止等待B.大声呼救C.使劲向有缝隙的地方钻爬D.用硬物敲击墙壁,水管等物传出声音4 .人眼的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当人观察物体时,物体在视网膜上所成的像是(D)A.正立、缩小的虚像B.正立、缩小的实像C.倒立、缩小的虚像D.倒立、缩小的实像5 .下列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现象的是(A)透过树林的阳

3、光 A倒映在湖中的侨 C看见海面下的冰山 D镜中的人像 B6 ,光线从空气斜射到一块玻璃表面时,下图中可以较全面、正确反映光传播路径的是(C)A.B.7 .如图所示的四个情景中,可以用光的反射原理来解释的是(A)C.眼球成像D.旗杆的影子A .D.9.张宁用图甲所示的装置测出凸透镜的焦距,并“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当蜡烛、透镜、 光屏位置如图乙时,在光屏上可成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 )8.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过程中,小明把四个模型分别面对玻璃板直立在桌面上,用于 研究像与物左右位置的关系.其中能够达到实验目的是(A图甲图乙A.凸透镜的焦距是40cm8 .图乙中烛焰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像C

4、.照相机成像特点与图乙中所成像的特点相同D.将蜡烛远离凸透镜,保持凸透镜、光屏位置不变,烛焰可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10 .电视机的遥控器用红外线来传递信息,实现对电视机的控制,如图所示,不把遥控器对准电视机的控制窗口,按一下按纽,有时也可以控制电视机这是利用了(A.光的直线传播B.光的反射C.光的折射D.光的色散11 .小明在学习“光的传播”时,看到老师的一个演示实验,过程如下:用激光笔射向水中,观察到光线是一条直线(如图):在A点处用漏斗向水中慢慢注入海波溶液,观察到光线发生了弯曲;经搅拌后,观察到光线又变直。小明根据上述现象得出的结果,正确的是(D)A.光的传播需要介质B.光只有在水中才沿直

5、线传播C.光在海波溶液里不能沿直线传播D.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才沿直线传播12.如图是研究光的反射定律的实验装置,为了研究反射角与入射角之间的关系,实验时应进行的操作是(D)A.沿0N前后转动板EB.沿0N前后转动板FC.改变光线0B与0N的夹角D.改变光线A0与0N的夹角二、知识回顾1、声音1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牛的:一切发声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停止.2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气体都能作为传声介质;真空丕能传声.声音在介质中以盘的形式向周围传播.3 .声速的大小跟介质的种类有关,还跟介质的温度有关.般情况下,声音在酉也中传播最快,液体中较快,气体中最慢.15时空气中的声

6、速是340m/s.4 .回声是指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较大障碍物被反射回来又传入人耳的声音.人耳区分开回声和原声的最短时间间隔是0.1s.否则,回声和原声混合在一起,使原声加强.比如:同学们听到自己在空教室讲话比在操场上讲话声音要洪亮,就是这个原因.5 .音调指声音的高低,音调高低是由发声体振动的频率决定的: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越低,音调越低.6 .频率:发声体每秒内振动的次数叫频率,单位为赫兹,符号为比.大多数人的听觉频率范围是从20Hz至I20000Hz.高于20000Hz的声音叫超声波,低于20Hz的声音叫次声波.7 .响度指声音的强弱,响度与发声体的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响

7、度还与距发声体的远近有关:距发声体越近,响度越大.8 .不同物体发出的声音,即使音调和响度相同,也能分辨它们,这是因为它们的音色不同.不同发声体的材料、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就不同9 .噪声的定义(1)物理学角度:发声体做不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叫噪声.(2)环保角度: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都属于噪声.10 .人们以分贝(符号为dB)为单位来表示声音强弱的等级,OdB是人刚能听到的最微弱的声音.11 .控制噪声的途径(1)防止噪声产生:(2)阻断噪声的传播;(3)防止噪声进入耳朵。12 .声的利用(1)可以利用声音传递信息,如回声定位;(2

8、)可以利用声音传递1缰,如用超声波除去人体内的结石.2、光1 .光的传播(1)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光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大,c=3X10"米/秒。(2)举例光沿直线传播用来解释的现象:小孔成像、影子的形成、日食、月食、金星凌日等。2 .光的反射(1)定义:光射到两种不同物质界面上时,有一部分光被皿L回去的现象。(2)反射定律: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即三线共面):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两侧(即二线分居);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即两角相等)。(3)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4)反射类型:反射可分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项目不同点相

9、同点反射面光线特点镜面反射平整光滑若入射光线平行,则反射光线仍平行都遵守光的反射定律漫反射粗糙不平反射光线杂乱散漫(1)成像特点:正立、等大、等距的像像,物象连线与镣面垂直。(2)用途:成像;改变光的传播方向。4 .光的折射(D定义:光从一种透明介质斜射入另一种透明介质时,在两种介质的界面上传播方向通常会发生改变的现象。(2)折射定律: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三线共面):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二线分居);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玻璃等透明物质时,折射角,卜E入射角;当光从水、玻璃等透明介质斜射入空气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当光垂直入射时,光的传播方向不改变)。(3)在光的

10、折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4)举例与光的折射有关的现象:海市蜃楼、看池底变浅、筷子在水中上弯。5 .电磁波(1)阳光主要由可见光、红外线和紫外线组成。他们都属于电磁波。(2)红外线可用于加热:紫外线可用于制作验钞机3、人眼的作用1.凸透镜成像透镜原理:利用光的折射现象。透镜类型:凸透镜和凹透镜。它们之间的区别如下:名称形状性质特点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对光线起会聚作用,两个实焦点能成实、虚像凹透镜中间薄边缘厚对光线起发散作用,两个虚焦点只能成虚像实验:研究凸透镜成像。a.实验装置如图:b.注意:开始时应使烛焰中心、透镜中心、光屏中心三者处于同一水平高度,并使三者正对。凸透镜成像规律:物距(U)像

11、的性质像距(力物体与像和镜的位置应用u>2f倒立缩小实像2f>v>f两侧照相机u=2f倒立等大实像v=2f两侧2f>u>f倒立放大实像v>2f两侧幻灯机u=f不成像u<f正立放大虚像同侧放大镜2.眼球的折光系统(1)眼球的折光系统由角膜、房水、晶状体和玻璃体组成,其作用相当于凸透镜,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晶状体,视网膜相当于光屏。因为观察的物体在二倍焦距以外,所以在视网膜上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实像刺激分布在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使其产生兴奋,经视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形成视觉。(2)近视眼和远视眼成因矫正方法晶状体曲度过大或眼球前后径过长,来自远处景物的

12、光线经眼球折光系统折射后成戴凹透镜(使像后移至视网膜)像于视网膜之前远晶状体曲度过小或眼球前后径过痘,来戴凸透镜(使像前移至视网膜)自近处景物的光线经眼球折光系统折射后成视像于视网膜眼之后3 .保护眼睛和用眼卫生保护视力要提倡“二要二不要”.(1)读书写字的姿势要正确,眼睛和书本的距离要保持在33厘米:(2)连续看书或写字1小时左右要休息片刻,或者向远处眺望一会,最好是看远处的绿树和树木;(3)不要在光线暗弱或直射的阳光下看书、写字;(4)不要躺在床上或坐车、走路时看书。温馨提示:异物或灰尘进入眼睛,千万不要用手乱揉,这样会损伤角膜,可用眼药水冲洗眼睛,使异物随眼药水和眼泪流出。4 .我国古代

13、的光学成就公元前4世纪,墨子就做过针孔成像的实验,并给予分析和解释。北宋的沈括在梦溪笔谈中也记述了光的直线传播和小孔成像的成验。沈括用光的直线传播来解释所观察到的结果:“莺东则影西,莺西则影东。”三、经典例题例1把蜡烛放在距离凸透镜50cm的某一位置时,在透镜另一侧得到一个清晰的,倒立的、缩小的像,则此凸透镜的焦距不可能是(D)lOgnlO20.40%60a8090100、A.5cmB.10cmC.20cmD.30cm例2如图所示,水槽的右壁竖直放着一面平面镜。无水时,射灯从S点发出的光经平面镜反射后,左壁上会出现一个光点P。往水槽内加水,当水面处于a、b、c、d四个位置时,左壁上分别出现P八

14、P”、艮、p“四个光点(不考虑水面对光的反射)。则四个光点在左壁上的排列从下往上依次为(A)A.P“、Pb、P,.、PdB.Po、PcP(,、PaC.Pc、Pa、Pa、Pl,D.Ph、P”、Pd、pc例3交通部门常用测速仪来检测车速。测速原理是测速仪前后两次发出并接收到被测车反射回的超声波信号,再根据两次信号的时间差,测出车速,如图甲。某次测速中,测速仪发出与接收超声波的情况如图乙所示,x表示超声波与测速仪之间的距离。则该被测汽车速度是(假设越声波的速度为340米/秒,且保持不变)(D)nanhjf."©.TTo32仆钝e。i>sooif初/丽1o*"ii?

15、i2cA.28.33米/秒B.13.60米/秒C.14.78米/秒D.14.17米/秒例4如图所示,某人站在湖边高出水面30nl的山顶A处,望见一艘飞艇停留在湖面上空某处并观察到飞艇底部标志P点的仰角为45°,其在湖中之像的俯角为60°,则飞艇离开湖面的高度为(已知百=1.732,只考虑镜面反射,不考虑折射)(A)A.111.96mB.81.96mC.84.32mD.114.32m例5我们知道: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阅读下表中一些介质中的声速,一些介质中的声速V空气(0)331冰3230空气(15C)340铜3750煤油(25)1324铝5000水(常温)1500

16、铁5200回答问题:(1)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有什么规律(写出两条)?(2)在长为884m的金属管的一端敲击一下,在另一端先后听到两个声音,两声相隔2.43s.声音在金属管中的传播速度是多大?该金属管可能是由什么材料制成的?(此时气温约为15。).一般情况下,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声音在同种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与温度有关;声音在固体休中的传播速度比液体、气体中的大.5200m/s铁例6在探究“光从空气斜射入水和油时,哪种液体对光的偏折本领较大”的实验中,小明提出如下实验方案:先让一束入射光从空气直接斜射入透明的空水槽中,记录下光斑位置(如图所示):接着分别倒入水和油,记录对应的光斑位置

17、,再通过分析就可得到实验结论.经讨论,同学们认为这一方案是可行的,于是进行了探究实验.(1)要实现探究目标,他们应选择图中的B、D(选填字母序号)两图示实验;(2)实验时,同学们在水槽底部贴上一把自制纸质刻度尺,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记录每一次光斑的位置.(3)某小组同学正确实验后,所记录的三次光斑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经分析可知:光从空气斜射入水和油时,浊对光的偏折本领较大.甲乙丙例7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甲乙(1)当点燃的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分别置于如图甲所示A、0、B位置时,烛焰的中心在光屏上C处会得到一个清晰的像,则烛焰像的性质是倒立缩小的实像.(2)当用另一支较短的蜡烛替换原蜡烛,则

18、烛焰的中心可能在光屏上匹(选填"C”、“D”或"E”)处仍能得到一个清晰的像.(3)在第(1)步实验光屏上获得清晰的像后,小明取了副近视眼镜放在凸透镜前(如图乙所示),观察到光屏上的像变模糊了,此时要使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应该将光屏向万一移(选填“左"或"右”).四、课堂小练1.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中,错误的是(B)A.地震幸存者在废墟中敲打铁管向外传递信息是利用了铁管传声性能好的特性B.小提琴演奏者通过变换手指按压弦的位置来改变琴弦发声的响度C.蝙蝠靠超声波探测飞行中的障碍和发现昆虫D.学校楼道内设立“轻声慢步”标志的目的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2 .现在,轿

19、车已进入寻常百姓家,设想你是一位驾驶员,在夜间行车时不但需要前车灯有良好的照明,还要会合理判断灯光的照射情况,若前方出现弯道时,灯光照射路面的情况是(B)A.照射情况不变B.灯光由路中移到路侧C.灯光离开路面D.照射距离变短3 .一个半径为5m的圆形蓄水池装满水,水面和地面相平,在池中心正上方离水面3m高处吊着一盏灯,一个人站在岸边,他的眼睛距地面的高度为L8m,则他要看到灯在水中所成的像,人到岸的距离不能超过(C)A.ImB.2mC.3mD.4m4.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A.声音的传播可以不需要介质B.声源的振幅越大,音调越高C.某些路段“禁鸣喇叭”,是在传播过程中防止噪声D.人

20、能分辨出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主要是根据它们发声的音色不同5 .“小科学家”比赛中,有一项目是“反弹击物”(如图),要求参赛者将皮球射到平面镜上,经平面镜反弹击中目标区内的物体。参赛者在发射区沿哪一方向射球,最有可能击中目标(D)PD目标区aC发哮2:年一”O平面镜A.沿0A方向B.沿0B方向C.沿0C方向D.沿0D方向6 .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或应用中,能用光的折射知识进行解释的是(A)A.瓶人水中的手指H.手影游戏C.潜电镜D.自行车见灯7 .眼睛能看清物体,是因为它把来自物体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形成物体的像。对于视网膜上所成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A.像与物体大小相等B.成倒立、缩小的

21、实像C.成正立、放大的虚像D.成倒立、放大的实像8 .小新同学站在平面镜前,当他向平面镜走近时(D)A.像变大,像到镜面的距离变小8 .像变大,像到镜面的距离变大C.像大小不变,像到镜面的距离不变D.像大小不变,像到镜面的距离变小9 .舞蹈教室有一面非常大的平面镜,如图所示。甲、乙、丙、丁四个学生在教室内排练舞蹈,当老师从外面进入到图示位置时,他能从平面镜中观察到的学生是(D)平面镜A.甲B.甲、乙C.乙、丙D.T10 .某实验小组进行“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图乙(1)由图甲可知,该凸透镜的焦距是15.0cm.(2)实验时凸透镜与光屏的高度已调好,但烛焰在光屏上像的位置偏高,要想使像成在

22、光屏中央,应调节蜡烛使烛焰向上(填“上”或"下”)移动.(3)如图乙所示,若在光屏上(光屏未画出)得到清晰放大的实像,则烛焰应位于透镜左侧a、b、c、d四点中的c点,此成像规律应用在投影仪上(填一种器材名称).五、课后作业1.控制噪声污染应从防止噪声产生、阻断噪声传播和防止噪声进入人耳三个方面着手,下列事例中属于阻断噪声传播的是(B)A.中考期间考场周边工地停止施工B.飞机场附近居民采用双层真空窗C.工人工作时戴防噪声耳罩D.汽车驶入市区禁止鸣喇叭2.在狭小的空间内分不清讲话时的回声.主要原因是(C)A.声音被墙壁吸收.不产生回声B.空间太小,声音无法传播开去C.其实是回声和原声混在

23、起无法区分D.以上都不对3 .男低音独唱时由女高音轻声伴唱,则男低音比女高音(A)A.音调低,响度大B.音调低,响度小C.音调图,响度大D.音调高,响度小4 .关于物体通过平面镜成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A.物体通过平面镜所成的像是实像B.物体与它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大小一定相等C.物体离平面镜越远,所成的像越小D.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大于像到平面镜的距离5 .小明在某商场买鞋,他选一新鞋在竖直的“试鞋镜”前试穿,如图所示,但在镜中他看不到自己穿着的新鞋的像,为了看到,则他应该(D)A.使身体离镜子近一些B.使身体离镜子远一些C.把穿着的鞋的脚抬高D.弯腰或下蹲6 .如图所示,入射光线与平面镜M

24、N的夹角是30°,如果保持入射光线不动,使平面镜绕入射点逆时针转动10°,则反射光线跟入射光线的夹角是:(C)A.增大20° B,增大10° C.减小20°D.减小10°在岸边看到水中游动的鱼利用最简单的潜望镜观察景物D.7 .下列现象中,属于折射现象的是(B)平静的水面映出岸上树木的倒影游泳运动员在水下看到水面上方的景物A.B.C.8 .关于凸透镜对光线的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A.光通过凸透镜会变成平行光B.对平行于主光轴光线才有会聚作用C.对任何光束都有会聚作用D.对成像的光束都有会聚作用9 .眼球中的晶状体与周围的肌肉相连

25、,根据肌肉的收缩程度,晶状体的凸度会改变,当先看远物再看近物时,晶状体的凸度变化是(B)A.不变B.变大C.变小D.不能确定10 .人眼晶状体的调节,如图2Tl所示。在A、B、C、D四种光路中,描述正常眼的成像情况的是;描述近视眼的成像情况的是;描述远视眼的成像情况的是。ACDB第二节电和磁教学目标:1、了解磁现象和磁场2、知道电流的磁效应3、知道电磁感应4、知道电磁铁在技术中的应用教学重难点:1、电流磁效应2,电磁感应判断一、热身训练1 .把钢条的一端移近小磁针,小磁针躲开,这表明(D)A.钢条一定没有磁性B.钢条可能没有磁性C.钢条可能有磁性D.钢条一定有磁性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A

26、.磁感线是真实存在的,磁场由无数条磁感线组成B.在地磁场作用下能自由转动的小磁针,静止时N极指向北方C.要使通电螺线管的磁性减弱,应该在螺线管中插入铁芯D.奥斯特实验表明,铜导线可以被磁化3.如图所示,在电路中滑动变阻器滑片P逐渐向左适当移动的过程中,条形磁铁仍保持静止,在此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电磁铁磁性逐渐增强B.电磁铁左端为S极C.电磁铁周围不产生磁场D.条形磁铁与电磁铁相互吸引5.根据小磁针的指向和磁感线的方向判断,下图所示的四幅图中错误的是(C )BSO-NtHcSO-Npira-IIID6 .下列用电器在工作时,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是(A)A.电风扇B.电饭锅C.电灯D.

27、发电机7 .小华同学在做“探究电磁铁”实验中,使用两个相同的大铁钉绕制成电磁铁进行实验,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B)A.要使电磁铁磁性增强,应将变阻器的滑片向右移动8 .电磁铁B的磁性比电磁铁A的磁性强C.电磁铁B磁性较强,所以通过它的电流较大D.若将两电磁铁上部靠近,会相互吸引8 .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中,当开关闭合时,能观察到导体棒ab沿金属导轨运动。利用这一现象所揭示的原理,可制成的设备是(C)A.电热器B.发电机C.电动机D.电磁继电器9 .将一条形磁铁等分为三段,则中间的一段(D)A.一定没有磁性B.一定有磁性,但只有N极C.一定有磁性,但只有S极D.有磁性且有N、S两个磁极1

28、0.小明利用光敏电阻受到光照时电阻变小的特性,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自动控制电路,要求光暗时灯亮,光亮时灯灭.在实际调试时,发现灯始终亮着,而光敏电阻和其他电路元件都正常.下列调节能使控制电路达到要求的是(C)A.减少电磁铁线圈的瓶数C.滑动变阻器滑片P向左移动B.抽出电磁铁中的铁芯D.减少控制电路电源电压二、知识回顾1 .磁场2 .磁性和磁体(1)磁性:物体具有能吸引铁、钻、镶等物质的性质。具有磁性的物体称磁体。地球是一个大磁体。(2)磁体中各部分磁性强弱不同,两端磁性最强称为磁极,磁体的磁极有南极和北极(N)之分。(3)磁极间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3 .磁化:定义:使原来没有磁性的

29、物体获得磁性的过程。磁铁之所以吸引铁钉是因为铁钉被磁化后,铁钉与磁铁的接触部分间形成异名磁极,异名磁极相互吸引的结果。钢和软铁的磁化:软铁被磁化后,磁性容易消失,称为软磁材料。钢被磁化后,磁性能长期保持,称为硬磁性材料。所以制造永磁体使用钢,制造电磁铁的铁芯使用软铁。3.物体是否具有磁性的判断方法:根据磁体的吸铁性判断。根据磁体的指向性判断。根据磁体相互作用规律判断。根据磁极的磁性最强判断。4 .磁场定义:磁体周围存在着的物质,它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特殊物质。磁场看不见、摸不着我们可以根据它所产生的作用来认识它。这里使用的是转换法。通过电流的效应认识电流也运用了这种方法。磁场的基本性质(1)

30、对放入其中的磁体有力的作用。(2)磁场是有方向的,在磁场中某点小磁针静止时北极(N)所指的方向为该点的磁场方向。(3)磁场的分布用磁感线表示,磁感线的越密_(通)表示磁场的强(弱)。磁感线的切线方向就表示磁场的方向。(4)磁极受力:在磁场中的某点,北极所受磁力的方向跟该点的磁场方向一致,南极所受磁力的方向跟该点的磁场方向相反。A、磁感线是为了直观、形象地描述磁场而引入的带方向的曲线,不是客观存在的。但磁场客观存在。B、用磁感线描述磁场的方法叫建立理想模型法。C、磁感线是封闭的曲线。D、磁感线立体的分布在磁体周围,而不是平面的。E、磁感线不相交。F、磁感线的疏密程度表示磁场的强弱。6 .地磁场定

31、义:在地球周围的空间里存在的磁场,磁针指南北是因为受到地磁场的作用。磁极:地磁场的北极在地理的南极附近,地磁场的南极在地理的北极附近。磁偏角:首先由我国宋代的沈括发现。7 .奥斯特证明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着磁场(1)通电直导线周围的磁场是以导线上各点为中心的同心圆。(2)越靠近导线,磁感线越密集。(3)磁场的方向随着电流方向的改变而改变。8 .通电螺线管的磁场若通电螺线管的形状若与条形磁铁相似,其周围的磁场与争龙_磁体相似;若通电螺线管的形状与马蹄形磁体相似,其周围的磁场与马蹄形磁体相似。通电螺线管的磁体的南北极随电流的方向的改变而改变。其磁场的强弱随电流大小、线圈座数及插入铁芯的改变而改变,电流

32、为零时,磁场消失。9 .电磁感应1 .电磁感应现象: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导体中会产生电流,这种现象叫电磁感应现象。在电磁感应中产牛的电流叫感应电流。2 .感应电流的方向:与导体运动方向方向和磁场方向有关。3 .应用:发电机3.磁场对电流的作用1 .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到磁场力的作用,力的方向与磁场方向和电流方向有关。图3.27-12 .应用:电动机4.电磁知识在技术中的应用1 .申.动机星利用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力转动原理制成的,电动机工作时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电动机具有使用方便、效率高、无污染、体积小的优点。2 .发电机是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制成的,发电机工作时将机械能转

33、化为电能。3 .电磁起重机、电磁选矿机、电磁继电器、磁悬浮列车等都是利用电磁铁工作的。电磁铁是带铁芯的螺线管,是根据通电螺线管磁性强弱的控制原理制成的。4 .磁带、磁卡等是通过电磁转换,利用磁性材料记录信息的产品。磁记录技术提高了工作效率,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方便。三、经典例题例1同学们做实验的装置如图所示,闭合开关,先将导体ab水平用力向右移动,导体cd也随之运动起来.则在以上的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乙A.实验装置中的甲装置运用的原理是电磁感应现象B.实验装置中的甲装置把电能转化为机械能C.实验装置中的乙装置产生的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是发电机D.若将导体ab水平用力向左移动,导体cd

34、的运动方向不变例2在探究电和磁之间的关系时,小明用磁体、铜棒ab、电流表、导线组成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1)实验中发现,铜棒ab左右运动时,电流表指针也来回摆动,这种现象叫电磁感应现象.人们根据这个原理制成了发电机,把机械能转化为电能.(2)小刚用一节干电池替换了装置中的电流表,他们发现电路一接通,铜棒ab会向左摆动;若对调电池的正负极,铜棒ab会向右摆动.这一现象说明了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的方向与电流方向有关.例3如图所示,条形磁铁置于水平桌面上,电磁铁水平放置且左端固定,当电路中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逐渐向右移动,条形磁铁仍静止,在此过程中,条形磁铁受到的摩擦力(D)A.逐渐增大,方向向右B.

35、逐渐减小,方向向右C.逐渐增大,方向向左D.逐渐减小,方向向左例4如图是利用太阳能给LED路灯供电的自动控制电路的原理示意图.其中,R是光敏电阻,光敏电阻的阻值R随光照度的增强而减小.白天,通过太阳能电池板与蓄电池回路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储存在大容量蓄电池内.傍晚,当光照度小于一定值时,通过蓄电池与LED回路,路灯开始工作.请用笔画线将电路原理图连接完整,使工作电路能正常工作(与触点的接线只能接在静触点上,图中已给出静触点D、E、F、G的四根引线:连线不能交叉)光敏电阴人&例5科学家发现两根平行导线通电后有如图所示的现象(图中实线、虚线分别表示通电前、(1)由图可知两平行通电导线之间有

36、力的作用.当通入的电流方向相同时,导线相互吸引L;当通入电流方向相反时,导线相互排斥.(2)判断通电直导线周围磁场方向的方法是:用右手握导线,大拇指指向电流方向,则四指环绕的方向就是通电直导线周围的磁场方向.根据这个方法,请你判定甲图中导线a在导线b处产生的磁场方向为垂直于纸面包里.(填“向里”或“向外”)(3)上述现象的原因是:通电导线a周围产生的磁场对通电导线b有力的作用.当导线a中的电流方向改变时,其磁场的方向也发生改变,导线b受力方向随之改变.(4)由此可知:与磁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一样,电流之间的相互作用也是通过磁场来实现的.例6如图21所示为某兴趣小组为学校办公楼空调设计的自动控制装置

37、,R是热敏电阻,其阻值随温度变化关系如下表所示。已知继电器的线圈电阻1?。=15。,左边电源电压为6V恒定不变。当继电器线圈中的电流大于或等于15mA时,继电器的衔铁被吸合,右边的空调电路正常工作。(1)请简要说明该自动控制装置的工作原理。温度6c0510152025303540电阻R/n550500445415385355325295265(2)计算说明该空调的启动温度是多少?(3)为了节省电能,将空调启动温度设定为25C,控制电路中需要再串联一个多大的电阻?(4)改变控制电路的电阻可以给空词设定不同的启动温度,除此之外,请你再提出一种方便可行的调节方案。解随着室内温度的升得,热敏电用的阴值

38、减小,控制电路中电流增大.电磁铁的磁性增强,当电流达到ISmA时,街快被吸合.右儡空调电路接通,空开始工作。当温度下降时,控制电路电阻增大.电流减小.电磁铁的虐性减弱,减小到一定值.弹簧将衔铁抬起,使空调电路断开.这样就实现了自动控制。(2分)(2)由欧姆定律得,电路启动时的总电阻:火需71s400。此时热敏电阻的阻值:%=见-凡=4000-150=3850.对照表格数据可知,此时的启动温度是20T。(4分)(3)因为电路自动时的总电阻为400n,由表中数据可知,空A启动温度设定为25七时,热锻电阻的阻值为*3551).设需申麻的电阻为R.由欧胃定律可得:/正二先丁fl.*rft.则R.=力-

39、355。-151)=30。(4分)(4)因为本装置启动的电流是一定的.因此.既可通过改变电阻来改变电波.也可以通过将左边电源改为可*压电源来实现对其控制。(2分)评分标准:参考以上标准给分,其他法.只要正确.同样给分.四、课堂小练1.如图所示,给电磁铁通电,条形磁铁B及弹簧C在图中的位置静止.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a端滑动时,关于电流表示数和弹簧C的长度变化情况的说法中正确的是(C)A.电流表的示数增大,弹簧的长度增加B.电流表的示数增大,弹簧的长度减小C.电流表的示数减小,弹簧的长度增加D.电流表的示数减小,弹簧的长度减小2.下列有关磁现象说法中,错误的是(A)A.磁感线是闭合曲线,磁体外部

40、和内部的磁感线都是从N极出发回到S极B.通电螺线管的极性与螺线管中电流方向有关,可用安培定则判定C.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是闭合电路中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D.电磁波是导线中电流的迅速变化激发的,虽然看不见但可以给我们传递信息3 .两根形状相同可能有磁性的钢棒,现将A挂在弹簧秤上,在B的上方从左端向右端匀速移动,如图,若弹簧秤的示数始终不变。则_B_棒肯定无磁性;若弹簧秤的示数显示先由大变小,然后是由小变大,则_B_棒肯定有磁性。4 .如图中的a表示垂直于纸面的一根导线,它是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它在磁场中按箭头方向运动时,不会产生感应电流的是(C)5 .如图所示,当闭合开关S后,通电螺

41、线管Q端附近的小磁针N极转向左端,则(C)A.通电螺线管的p端为N极,电源b端为正极B.通电螺线管的p端为N极,电源a端为负极C.通电螺线管的Q端为S极,电源a端为正极D.通电螺线管的p端为S极,电源b端为负极6 .探究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时,按如图电路进行实验,每次实验总观察到电磁铁A吸引大头针的数目均比B多。此实验说明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是(B)s理出2TliUIA.电流的大小B.线圈的匝数C.电流的方向D.电磁铁的极性7 .在研究“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时,实验小组的同学分别设计了如下四个方案,其中最合理的是(D)A.两人各拿一块条形磁铁,并将各自的一个磁极相互靠近8 .用块条形

42、磁铁的一个磁极靠近另一块条形磁铁中间C.将放在粗糙桌面上的两块条形磁铁的磁极相互靠近D.用条形磁铁的一个磁极靠近另一块用细线悬挂并静止的条形磁铁的一个磁极8 .右图是直流电铃的原理图。关于电铃工作时的说法不正确的是(D)A.电流通过电磁铁时,电磁铁有磁性且A端为N极B.电磁铁吸引衔铁,弹性片发生形变具有弹性势能C.小锤击打铃碗发出声音,是由于铃碗发生了振动D.小锤击打铃碗时,电磁铁仍具有磁性9 .如图,当一个马蹄形线圈中的电流增加到一定大小时,软铁片受到线圈的吸引会向右运动,并造成电路断路,电线AB断开,此种装置可用于下列电器中的(C)A.电饭锅保温开关C.断路器开关五、课后作业B.空调启动开

43、关D.电铃开关1、下列有关电和磁的现象与发现这一现象的科学家对应正确的组是(C)A、电流磁效应一安培B、电流热效应一奥斯特C电磁感应一法拉第D、最早发现地磁偏角一焦耳2、关于磁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D)A.磁体周围空间存在着磁场B.磁体间相互作用都是通过磁场发生的C.磁场中的不同位置,一般来说磁场的方向不同D.磁场是假想的场,实际并不存在3、下列磁体周围分布正确的是(B)4、磁铁周围的磁场看不见、摸不着.能证明磁铁周围存在的证据是(C)A.磁铁周围有看得到的磁感线B.磁场不停地向周围空间辐射能量C.磁场对小磁针产生磁力作用D.手能感受到磁感线穿过手心6、如图所示是探究感应电流产生条件的实验装

44、置,当闭合开关后,下列操作中能使电流表指针发生偏转的是(D)A.保持磁铁静止,将导体棒ab上下移动B.保持磁铁静止,将导体棒ab前后移动C.保持导体棒ab静止,将磁铁上下移动D.保持导体棒ab静止,将磁铁左右移动7、如图是种水位自动报警器的原理图,当水位到达金属块A时(一般的水能导电).电路中(B )A.绿灯亮,红灯不亮C.红灯和绿灯都亮B,红灯亮,绿灯不亮D.红灯和绿灯都不亮8、如图所示为条形磁铁和电磁铁,虚线表示磁感线,则甲、乙、丙、丁的极性依次是(A)A.S、N、S、SB.N,N、S,NC.S、S、N、NN、S、N、N9、小清同学利用电磁继电器设计了一个自动恒温加热鱼缸,如图所示,A为一

45、段软导线,左侧的温度计是电接点水银温度计,B为一个小型电热器,其铭牌如表所示.该装置能使鱼缸中的水温大致保持在空七,用水银温度计是因为水银是昱生,装置某次连续正常工作2min,电热器可放出耳32X可'J的热量.HYBG152型加热器220V HOW 50Hz10、小娴不小心将甲、乙两磁铁棒各摔成两半,破裂情况如图所示.若将两磁铁棒按原状自然接合,则甲棒两半将互相吸引,乙棒两半将互相排斥.第三节电路教学目标:1、知道电路的基本组成和特点2、会用欧姆定律解决简单的电学问题3、知道故障电路的判断方式4、掌握动态电路的变化规律教学重难点:1、欧姆定律2,故障电路3、动态电路一、热身训练1.关于

46、电流方向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B)。A.电源对用电器供电时,电流都是由电源的正极通过用电器流向负极B.直流电源对用电器供电时,电流都是由电源的正极通过用电器流向负极C.直流电源对用电器供电时,电流都是由电源的正极由电源内部流向负极D.直流电源对用电器供电时,电流都是由电源的负极通过用电器流向正极2 .关于电流表的使用,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B)«A.使用前如果电流表的指针没有指在表盘上的“0”点,要先进行调零B.电流表要并联在被测电路中C.当电路中的电流不估计时,要用试触的方法来选定合适的量程D.绝不允许不经过用电器把电流表接线柱接到电源的两极上3 .下列说中正确的是(C).A.串联

47、电路中的各处电流是不变的B.串联电路的各处的电流也可能会不等C.并联电路中干路中的电流一定大于任一支路中的电流D.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中的电流一定相等4 .用电流表测量通过L的电流,图2中正确的是(C)5 .下列说法中正确是(C)A.电路两端有电压,电路中就一定有持续的电流B.导体中有大量的自由甩荷,只要构成通路,导体中就会有电流C.电压是电路中形成电流的原因D.电路中有电流不一定有电压6.关于电压表的使用,正确的是(C)A.电压表不能直接测量电源电压,否则会烧坏B.尽可能选大的量程,以免损坏电压表C.经试触后,被测电压不超过小量程时,应选用较小量程D.电压表接入电路时,不用考虑"+”“

48、一”接线柱的接法7 .在图5所示电路中,开关闭合后,会出现的后果是(D)A.电流表与电压表被烧坏B.电流表与电压表都不会被烧坏C.只有电压表会被烧坏D.只有电流表会被烧坏8 .(多选)关于导体和绝缘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D)A.绝缘体既不能导体,也不能带电8 .空气是绝缘体,所以在任何情况下空气都不会导电C.导体中有能自由移动的电荷,绝缘体中没有能自由移动的电荷D.导体和绝缘体之间没有明显的界限9 .通过导体的电流随电压的变化情况如图7-12所示,则导体a、b的电阻相比较(C)氏IA.R>&B.凡=凡C.D.无法确定二、知识回顾1、组成:(1)电源:(如干电池、发电机等)一一供

49、电(2)用电器:(如小灯泡)一一消耗电能,把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开关(也称电键)控制电路的通断导线一一连接电路2、三种电路:通路:接通的电路。开路:断开的电路。短路:定义:电源两端或用电器两端宜接用导线连接起来。特征:电源短路,电路中有很大的电流,可能烧坏电源或烧坏导线的绝缘皮,很容易弓I起火灾。3、电路图电路图:用规定的符号友示电路连接的图叫做电路图。4、连接方式串联并联定义把元件逐个顺次连接起来的电路把元件并列的连接起来的电路特征电路中只有一条电流路径,一处断开所有用电器都停止工作。电路中的电流路径至少仃两条,各支路中的元件独立工作,互不影响。开关作用控制整个电路干路中的开关控制整个电路

50、,支路中的开关控制该支路。电路图可实例装饰小彩灯、开关和用电器家庭中各用电器、各路灯5、欧姆定律应用1 .欧姆定律(D内容: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成正比,跟导体的成反比。电压电阻(2)公式:.I=U/R2 .对欧姆定律的理解时应注意:定律中有两处强调了“这段导体”,它表明定律涉及的电流、电压和电阻三个量都是对同一导体或同一段电路而言的。定律中“成正比”和“成反比”的两个关系分别有不同的前提条件,当导体的一定时,通过它的电流跟它两端的电压成正比,当导体两端一定时;通过它的电流跟它的电阻成反比。电阻电压欧姆定律公式可以变形为U=IR,但不能认为导体两端电压跟导体中的电流、导体的电阻成正比,因为电

51、压是形成的原因;I=U/R电流公式还可以变形为R=,但不能认为导体的电阻跟它两端电压成正比,跟电流成反比,因为电阻是导体本身的因为性质,跟所加电压和通过的电流无关,只是为我们提供一种测量、计算导体电阻的方法而已。6、伏安法测电阻1 .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电阻,简称“伏安法”测电阻。用电压表和电流表分别测出某个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它的电流,再根据欧姆定律公式变形后得出发="/,是计算出这段导体电阻的一种方法。2 .电路设计:-03 .通过调节滑动变阻器,测得多组、/的值,根据公式求出对应的凡再求平均值作为待测电阻的阻值。7、电路分析1 .电路筒化这是电路分析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步骤,只有把

52、比较复杂的电路简化才能进行电路的分析。对于电路的简化概括为一下几种方法:对于电路中存在的电流表,由于其由阻极小,因此可以用导线将其取代;对于电路中存在的电压表,由于其电阻极大,因此可以看作断路而直接将电压表去掉;对于电路中存在的短路、断路的这部分电路,由于实际没有电流通过,因此也可以直接将该部分电路去掉;对于电路出现的导线端点可以不经电源、用电器、等任意移动;对于电路中出现的滑动变阻器,可以看作是有两个定值电阻组成的电路。经过以上几种电路简化后,电路就会变得比较简单,容易识别出是并联还是串联,明确各用电器的关系,接下去进行第二个步骤是电表的对应。2 .电表对应经过电路简化后,电路中基本只出现电

53、源、用电器,电路显得比较简单,把刚才去掉的电表复原上去,。3 .电路判断根据题目要求对简化后、电表复原后的电路,结合串并联电路的知识、综合题意进行判断,比如电表的测量分析、电路连接的分析、电路故障的分析、动态电路各电表的示数变化情况等。4 、故障电路电路故障是指电路连接完成通电时,整个电路或部分电路不能工作。它产生的原因主要有:元件本身存在问题,如元件内部开路、短路;电路导线接触不良或断开等。“症状”1:用电器不工作。诊断:(1)若题中电路是串联电路,看其它用电器能否工作,如果所有用电器均不能工作,说明可能某处发生了断路;如果其它用电器仍在工作,说明该用电器被短路了。(2)若题中电路是并联电路

54、,如果所有用电器均不工作,说明干路发生了断路:如果其它用电器仍在工作,说明该用电器所在的支路断路。“症状”2:电压表示数为零。诊断:(1)电压表的两接线柱到电源两极之间的电路断路;(2)电压表的两接线柱间被短路。“症状”3:电流表示数为零。诊断:(1)电流表所在的电路与电源两极构成的回路上有断路。(2)电流表所在电路电阻非常大,导致电流过小,电流表的指针几乎不动(如有电压表串联在电路中)。(3)电流表被短路。“症状”4:电流表被烧坏。诊断:(1)电流表所在的电路与电源两极间直接构成了回路,即发生了短路。(2)电流表选用的量程不当。9、串并联电路特点1 .电流跟电压的关系:在电阻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跟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2 .电流跟电阻的关系:在电压不变时,通过导体的电流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3 .串联电路(1)电路电流处处相等:;1=1,=12(2)总电压等于各导体两端的电压之和:U=+;UU2(3)总电阻等于各串联导体的电阻之和:R=+一.RR24 .并联电路(1)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1=一+;I,12(2)各支路两端的电压均相等,都等于总电压:U=;U,U2(3)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并联导体电阻的倒数之和:o1/R=1/R,+1/R25、串联电路是分压电路,在串联电路中,电阻越大的,分的电压越且(多或少):并联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