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中考模拟试题含答案(共10页)_第1页
初中语文中考模拟试题含答案(共10页)_第2页
初中语文中考模拟试题含答案(共10页)_第3页
初中语文中考模拟试题含答案(共10页)_第4页
初中语文中考模拟试题含答案(共10页)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 学校 姓名 班级 考号 初中语文中考模拟试题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第卷(选择题 共50分)一、(16分,每小题2分)1、下面各组词语的字形及加点字的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 )A揣摩(chui) 蓦然(mù) 轩然大波(xun) 大气磅礴(bò)B魁梧(wú) 污秽(huì) 荒谬绝伦(miù) 提纲挈领(qiè)C濒临(bng) 栈桥(zhàn) 拈轻怕重(nin) 蜂涌而至(yng)D惬意(qiè) 亢奋(kàng) 同仇敌忾(qì) 繁华嫩叶(nè

2、n)2、下列词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遍稽群藉 睡眼惺松 中流抵柱 周道如砥B、记忆犹新 断壁残垣 随声附和 夜郎自大C、出乖露丑 不屑置辩 芸芸众生 鞠躬尽粹D、味同嚼腊 君子固穷 鳞次桎比 心弛神往3下列加点词的解释,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0分A学而不厌(满足) 众妙毕备(妙处) 先天下之忧(在之前) B胡不见我与王(引见) 横柯上蔽(在上面) 闻寡人之耳者(听到) C前人之述备矣 (详尽) 翼然临于泉上(面临) 欲穷其林(走到尽头) D曳屋许许声 (摇曳) 遂逐齐师(于是) 生于忧患(在) 4、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中考复习阶段,有些同学天天开夜车,

3、搞得白天上课精神不好,这样就像缘木求鱼一样,效果是不会好的。B、为贫困地区所捐的衣物,已把仓库堆满了,简直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C、重要的书必须常常反复阅读,每读一次都回觉得开卷有益。D、环境污染日趋严重,人类这种玩火自焚的行为如不停止,将自毁自己的生存空间。6、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的使用合乎规范的一项是 ( )A团风县林家大湾及相邻村湾,是片神奇的土地,孕育了革命家林育南、林育英、地质学家李四光、文学家秦兆阳等一代志士仁人。B在“爆竹声声辞旧岁,梅花朵朵迎新春”的节日里,“嗵啪”的礼炮声不绝于耳。C“你现在就去把它要回来!”妈妈坚定地说:“那么贵重的东西怎么能够随便送人呢?要不我和你一起去!”

4、D我在天空垂钓,钓一池晶莹剔透的繁星,我在自然垂钓,钓几缕怡神养性的空灵,我在书海垂钓,钓些许开启混沌的真谛,我在尘世垂钓,钓几多感人肺腑的真情。7下列句子没有使用修辞方法的一句是 (     )A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夕绿绿的,B,毒花花的太阳把手和脊背都要晒犁。 C他的面孔黄里带臼,瘦得叫人担心,好像大病新愈的人。D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步。   8、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  A、醉翁亭记以"醉""乐"二字提挈全篇,表达了作者与民间同乐的思想。

5、  B、紫藤萝瀑布是一篇构思精巧、情景交融又富有哲理的散文,题目中"瀑布"一词,用比喻手法既描写出紫藤盛开的壮观,又暗示生命长河的伟大。  C、奥楚蔑洛夫是苏联作家契诃夫所著变色龙中的主人公,这篇小说紧扣"变"字,刻画了沙皇忠实走狗的丑恶嘴脸,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黑暗腐朽。  D、千古名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表现了作者乐观豁达的胸襟和对友人的真挚情谊。 共0条评论.二、(10分,每小题2分)阅读故乡中的一段文字,完成9-13题。这来的便是闰土。我一见便知道是闰土,但又不是我上的闰土了。他身材增加了一

6、倍;先前紫色的圆脸,已变作灰黄,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皱纹;眼睛也像他父亲一样,周围都肿得通红,这我知道,在海边种地的人,终日吹着海风,大抵是这样的。他头上是一顶破毡帽,身上只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索着;手里提着一个纸包和一支长烟管,那手也不是我所记得的红活圆实的手,却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我这时很兴奋,但不知道怎么说才好,只是说:“阿!闰土哥,你来了?”我接着便有许多话,想要连珠一般涌出:角鸡,跳鱼儿,贝壳,猹,但又总觉得被什么挡着似的,单在脑里面加旋,吐不出口外去。他站住了,脸上现出欢喜和凄凉的神情;动着嘴唇,却没有作声。他的态度终于恭敬起来,分明的叫道:“老爷!”我似乎打了一个寒噤;

7、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我也说不出话。“老太太,信是早收到了。我实在喜欢的了不得,知道老爷回来”闰土说。“阿,你怎的这样客气起来。你们先前不是哥弟称呼么?还是照旧:迅哥儿。”母亲高兴的说。“阿呀,老太太真是这成什么规矩。那时是孩子,不懂事”闰土说着,又叫水生上来打拱,那孩子却害羞,紧紧的只贴在他背后。我问问他的情况。他只是摇头。“非常难。第六个孩子也会帮忙了,却总是吃不够又不太平什么地方都要钱,没有定规收成又坏。种出东西来,挑去卖,总要捐几回钱,折了本;不去卖,又只能烂掉”他只是摇头,脸上虽然刻着许多皱纹,却全然不动,仿佛石像一般。他大约只是觉得苦,却又形容不出,沉默了片

8、时,便拿起烟管来默默地吸烟了。他出去了;母亲和我都叹息他的景况: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都苦得他像一个木偶人了。9.本段中两处应该填入的恰当词语是 ( )A.当然 追忆 B.虽然 记忆 C.果然 记忆 D.虽然 回忆10闰土见到了“我”时为什么不叫“迅哥儿”,而称“我”为“老爷”?分析确切的一项是 ( )A因为他十分尊敬“我” B因为他非常害怕“我”C因为他很懂礼貌 D因为他有封建等级观念11他“仿佛石像一般”表现了闰土 ( )A生性沉默寡言 B苦难生活磨炼得人意志坚强C农村人见不惯生人 D生活磨难使人变得麻木12下面对“非常难。第六个孩子也会帮忙了”一段文字的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9、( )A“非常难”指的是孩子多,总是吃不够。B“又不太平什么地方都要钱”表明战乱频繁,兵匪骚扰,给百姓带来了深重灾难。C“挑去卖,总要捐几回钱”表明苛税繁多,百姓苦不堪言。D“不去卖,又只能烂掉”表明生活困苦,又找不到别的出路。13对闰土叙说生活景况的一段语言描写的分析,不正确的是哪一项? ( ) A“非常难”是总括。人物只用三个字简短概括景况,表明人物对生活感到苦不堪言。B闰土的景况如下:多子女的负担、兵匪祸害、苛捐杂税、歉收闹饥荒、受乡绅欺压 C从闰土的叙说中可见造成农民困苦的根本原因是:盲目生育的观念;反动政府的欺压;生产技术落后带来的产量低下;城乡距离遥远造成的商品经济落后。 D四处省

10、略句既表明闰土的苦楚多得不知从何谈起,也表现了闰土悲叹没活路却又不知怎么办的迷茫。三、(10分,每小题2分)阅读苏州园林中的一段文字,完成14-18题。苏州园林栽种和修剪树木也着眼在画意。高树与低树俯仰生姿。落叶树与常绿树相间,花时不同的多种花树相间,这就一年四季不感到寂寞。没有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没有阅兵式似的道旁树:因为依据中国画的审美观点看,这是不足取的。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开花的时候满眼的珠光宝气,使游览者感到无限的繁华和欢悦,可是没法说出来。  14这段话正确的层次划分应为 ( ) A  B C &

11、#160;D 15这段话说明中穿插的表达方式是 (    )A记叙和          B和议论        C描写和抒情 D议论和抒情16这段话中使用的说明方法有 (  )  A下定义 打比方 举例子    B打比方 分类别 作比较 C打比方 举例子 作比较 D举例子  作比较   列数字  17对文中“中国的审美

12、观”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画面切忌呆板单调  B讲究色彩的绚丽   C画面要求热烈奔放  D讲究结构严谨18、下边的楹联中哪几联写出了这段文字中所说的“画意”? (  )    满地绿阴飞燕子  一帘晴雪卷梅花(网师园看松读画轩)    客到烹茶旅会权当东道  灯悬待日邮亭远映胥江(横塘古驿)    四壁荷花三面柳  半潭秋水一房山(拙政园荷风四面亭) &#

13、160;  卧石听涛满衫松色  开门看雨一片蕉声(耦园城曲草堂)    甲兵富于胸中一代功名高宋室 忧乐关乎天下千秋俎豆重苏台 (天平山范公祠)A    B    C  D    四、(6分,每小题2分)阅读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中的一段文字,完成19-21题。“正确答案只有一个”这种思维模式,在我们头脑中已不知不觉地。事实上,若是某种数学问题的话,说正确答案只有一个是对的。麻烦的是,生活中大部分事物并不像某种数学问题那样。生活中解决问题的方法并

14、非只有一个,而是多种多样。由于情况的变化,原来行之有效的方法,到了现在往往不灵了。正因为如此,如果你认为正确答案只有一个的话,当你找到某个答案以后,就会。因此,不满足于一个答案,不放弃探求,这一点非常重要。 然而,寻求第二种答案,或是解决问题的其他路径和新的方法,有赖于创造性的思维。那么,创造性的思维又有哪些必需的要素呢? 有人是这样回答的:“富有创造性的人总是地汲取知识,使自己。从古代史到现代技术,从数学到,不精通各种知识就。因为这些知识随时都可能进行组合,形成新的创意。这种情况可能出现在六分钟之后,也可能在六个月之后,六年之后。但当事人坚信它一定会出现。” 我对此完全赞同。知识是形成新创意

15、的。但这并不是说,光凭知识就能拥有创造性。发挥创造力的真正关键,在于如何运用知识。创造性的思维,必须有探求新事物,并为此而活用知识的态度和意识,在此基础上,地进行各种尝试。 这方面的典型代表,首推约翰·古登堡。他将原来毫不相关的两种机械葡萄压榨机和硬币打制器组合起来,开发了一种新机械。因为葡萄压榨机用来从葡萄中榨出汁,所以它在大面积上均等加力。而硬币打制器的功能则是在金币之类的小平面上打出印花来。有一天,古登堡半开玩笑地道:“是不是可以在几个硬币打制器上加上葡萄压榨机的压力,使之在纸上打印出印花来呢?”由此发明了和排版术。 另一个例子是。1971年的一天,布歇内尔边看电视边这么想:“

16、光看太没意思了。把电视接收器作为试验对象,看它产生什么反应。”此后不久,他就发明了交互式的,从此开始了的革命。19、选文第三自然段中的“这种情况”指的是 ( )A 富有创造性的人总是地汲取知识。B 这些知识随时都可能进行组合,形成新的创意.C 无论古代,还是现代,不精通各种知识就一事无成。D生活中解决问题的方法并非只有一个,而是多种多样。20、下面不属于文中创造性思维“必需的要素”的一项是 ( )A 有渊博的知识 B 有持之以恒的毅力C 有天才般的智慧和灵感 D 有活用知识的态度和意识21、下面对选文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选文第一自然段指出,生活中解决问题的方法不止一个,因此不放

17、弃探求非常重要。B 选文第二自然段的设问,既引发读者思考,又起过渡作用。C 选文中作者提出的主要观点是,只要有知识就会有创造力。D 选文列举事例,证明了发挥创造力的关键在于如何运用知识。五、(8分,每小题2分)阅读.天净沙·秋思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22、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小桥流水人家”一句,呈现一派清雅、安适的景象,与沦落异乡的游子相映,使“断肠人”更添悲愁。B.“夕阳西下”一句,将前面九个独立事物统一到一幅画面中,有一种凄凉之美。 C.全篇没有一句直接抒情,但正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作品因此更

18、加动人。D.这首小令仅用28个字,生动地表现出一个长期漂泊他乡的游子孤寂愁苦的心情。23、.对天净沙·秋思这首曲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这首曲的题目叫“秋思”,“秋思”的意思是“秋天的思考”。B“枯藤”句中的“枯藤”、“老树”是最有特征性的秋景,给人以萧条、寂寞、悲凉的感觉。C“小桥”一句读来令人亲切,可仔细想去,却更增添了“断肠人”的愁绪。D“断肠人”句中的“断肠人”是一位“离人”,“天涯”即“极远的地方”。24、对天净沙·秋思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前三句十八个字,写了九种景物,有静有动、有声有色,而加在名词前的定语则体现了诗人对那些景物的独特感受。B这

19、首小令,写景由近到远,感情抒发由浅入深,开头一句“枯藤老树昏鸦”是诗眼。C这是一幅秋景图,又是一幅绝妙的秋思图。图中有景有人,人和景都是经过作者精心选择的,最能表现“秋思”。D这首小令用极有限的字句,塑造了极丰富的意象;人与物结合,情与景交融,有一种动人心魄的力量。25对天净沙·秋思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此曲的前三句选取了富有特征的九种事物组成了一幅深秋的景色图。B第二句描写诗人所见异乡的幽美、恬静的景象,越发使人感到孤独。C从整个构图来看,前四句写景,末一句写人。景物是背景,人是主体。写景是为了烘托人。D从此曲的题目来看,作者所要表达的是对秋的伤感,而并无思乡之情。第卷(非选

20、择题 共70分)二 文言文阅读 。(14分)(一)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五柳先生传 26、.结合语境,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造饮辄尽_ (2)衔觞赋诗_2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21、6分)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28.饮酒一诗所表达的志趣与本文有相同之处,请对其中的名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作简单赏析。(4分)_ _八、(16分)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28-31题。寂寞的浯溪    走进浯溪,极有可能触摸到了一种中国古代文人内心的隐秘世界,这种隐秘世界可能表达着一种政治和文化的双重反叛。 泰山的雄奇壮观,暗含了中国帝皇的大一统思想,于是历代帝皇为其立封受禅,顶礼膜拜,浸淫到文化领域,儒家思想一统数千年,漫延到文学领域,豪放派永远占主导地位。公元七世纪中叶,一个政治失意,受到牵连的落

22、魄文人元结被贬永州刺吏,路途愈走愈逼仄,景物愈行愈荒凉,心地愈来愈灰暗。突然,他先听见一声清脆的水流声,他本来想放下行李,掬一口水喝喝,或者洗洗双脚,但是他忽然惊呆了,顺着溪流望去,到处一片姹紫嫣红、树叶成阴,灰暗的心境一下为之明亮,荒凉的景物倏忽为之绚丽,这个小小的地方,溪是小的,山是小的,石头也是被分割为小块小块的,就连奔流的湘江也远远没有长江黄河那样大气。那一刻,元结一下子看见了一个大我,而对浩茫的宇宙,他一下子又觉得自己就像浯溪这个小盆景,在天之间变得那么渺小。 于是他把那条溪命名为浯溪。浯溪,就是我的溪。古代的文人,以山水来造个字,并公然声称这块山水是属于我的,怕只有元结了。他当时的

23、得意之情因这个“浯”字而情形毕现,他尽管远离了高官厚禄,车水马龙,皇城大气,但天地之大,总有一块小小的地方是可以安放和融会我的心灵的。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但是在王气触摸不到的地方,我拥有一块小小的无名之处。 于是浯溪成为元结另一种文化精神的关照。他在这里感悟和寻找到了人生的另一面。 我总感觉到浯溪碑林的诗书之中,就是这种半归隐文化的典型代表。浯溪这块小小的天地盆景,就是那种寻求半归隐境界的最佳场所。极度得意和极度失意的文人都不大到得浯溪,因为浯溪既不宏大,也不苍凉,得意时需要一个宏大的场所来抒发一下豪情,失意时则需要一个苍凉的处所来哀叹人生的不幸。浯溪就夹在这两者之间,成为一个狭窄的不言而喻的

24、心灵通道,驱使着一帮文人悄然而至。因此,在这样一个不易激起情感大起落的场所,自然也很难得产生惊天动地的诗篇。 每次我去浯溪,除了看它的碑林和山水之外,最令我留连忘返的是元结当年弹琴的浯台。那里是浯溪的最高点,每到月夜,元结总是执一把琴,坐在那里对江而弹,琴声激活了浯溪山水,浯溪山水浸润了他的琴声,元结与山水融合在一起,任千古忧愁万古功名顺琴而去,随水而流,在虚无中搀杂着沉重,在缥缈中偶尔跳出一声叹息,在归途时而张望,在空灵中排挤着一丝无奈。我站在那个地方,常常缅怀的只是一种渐去渐远的影子,听见的只是一缕似要消失而又没有消失的古琴曲29“走进浯溪,极有可能触摸到了一种中国古代文人内心的隐秘世界。

25、”作者这样说的依据是什么?答:30本文题为“寂寞的浯溪”,从全文看,浯溪的寂寞表现在哪些方面?31阅读全文,概括元结政治和文化反叛的内容。   政治反叛:   文化反叛:32下列对这篇散文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全文以叙述和描写元结在浯溪的经历为主要内容,揭示了中国古代文人在皇权统治下悲惨的命运。   B.本文语言意蕴深刻,耐人寻味;多用排比,既使句式整齐,语势增强,又丰富了文章的内涵,增强了文章的表达效果。    C.“元结一下子看见了一个大我,在天地之间变得那么渺小”,突出了元结由“大我”到眼前的“小我”之间变化的过程,是自我认识的深化。   D.“我站在那个地方,似要消失而又没有消失的古琴曲”,生动地描写出作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