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语文:全品教材梳理(附答案)_第1页
2019年高考语文:全品教材梳理(附答案)_第2页
2019年高考语文:全品教材梳理(附答案)_第3页
2019年高考语文:全品教材梳理(附答案)_第4页
2019年高考语文:全品教材梳理(附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全品高考复习方案|新课标 语文福建省专用文言文知识梳理(一)必修1知识细梳理烛之武退秦师一、在括号内写出下列句中加点字的通假字。1 .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2 .失其所与,不知.()3 .无能为也已.()4 .秦伯说()二、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古义。1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今义:请客的主人或比赛、会议的承办者古义:2 .行茎之往来今义:出门带的包裹古义:3 .共其乏.困.今义:疲劳 古义:4,微夫人之力不及此今义:妻子 古义:三、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多义词。1.鄙越国以邮 远,君知其难也()顾不如蜀鄙,之僧哉()肉食者鄙,未能远谋()敢竭鄙怀,恭疏短引()2,许公曰:“子亦有不利焉。”许 之

2、(先生不知何许.人也()杂然相许.()潭中鱼可百许.头()3 .若若舍郑以为东道主()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徐公不若君之美也()4 .焉焉用亡郑以陪邻()朝济而夕设版焉()若不阙秦,将焉取之()1,晋兆函陵,秦军氾南()2 .越国以鄙.远()3 .既东封.郑()4 .与郑人盟.()5,既东封郑()6 .越国以鄙远.()五、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并翻译。1 .夫晋,何厌之有?()译文:2 .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译文:3 .晋军函陵,秦军氾南。()译文:4 .是寡人之过也。()译文:荆轲刺秦王一、在括号内写出下列句中加点字的通假字。1 .秦王必说.见臣()2 .今日往而不反.者()

3、3 .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4,秦王还.柱而走()5 .卒起不意()6 .侍医夏无且.()二、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古义。1 ,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今义:贫穷古义:2 .樊将军仰天太息流涕.今义:鼻涕 古义:3,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今义:袒护双方中的某一方古义: 4 .持千金之资币,物今义:货币 古义:5 .愿大王少假俏.之今义:假装借给古义: 6 .秦王还柱而走.今义:步行 古义:7诸郎中 执兵今义:称中医医生古义: 8侍医夏无且以其所奉药囊提 轲今义:提起古义: 9断其左股今义:量词,用于成条的东西古义: 10左右 既前,斩荆轲今义:左边右边古义: 三、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多义词。1 见图

4、穷而匕首见 (未得与项羽相见 (臣诚恐见 欺于王而负赵2谢前为谢 曰 (多谢 后世人(乃谢 客就车(阿母谢 媒人 (3假愿大王少假借之(人多以书假余(假 舆马者(4封乃遂收盛樊於期之首,函封又欲肆其西封 (既东封 郑 ()()之()四、指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活用情况并解释。1 秦将王翦破 赵 ()2顷之未发,太子迟 之 ()3函 封之 ()4发尽上 指冠 ()五、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并翻译。1 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译文:2荆轲有所待,欲与俱。()译文:译文:4 .群臣侍殿上者。()译文:5 .嘉为先言于秦王。()译文:6 .燕王拜送于庭。()译文:7 .父母宗族,皆为戮没。()译文:8

5、 .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译文:鸿门宴、在括号内写出下列句中加点字的通假字。1 .妲关,毋内,诸侯()2 .张良出,要,项伯()3 .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4 .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5 .令将军与臣有郤.()二、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古义。1 .沛公居山东.时今义:山东省古义:2 .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今义:因结婚而产生的夫妻关系古义:3 .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今义:出去和进来;(数目、内容等)不一致、不相符的情况。古义:4 .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今义:副词,很 古义:5 .而听细.说,今义:详细说来古义:6 .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今义:河北(南)省古义:7 .再拜

6、献大王足下今义:又一次 古义:、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多义词。3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1 顾大行不顾 细谨,大礼不辞小让()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 ()三顾 臣于草庐之中()顾 计不知所出耳()2胜沛公不胜 杯杓 ()刑人如恐不胜 ()予观夫巴陵胜 状 ()百战百胜 ()3辞卮酒安足辞 ()大礼不辞 小让 ()停数日,辞 去 ()4道道 芷阳间行()行军用兵之道 ()不足为外人道 也 ()于是废先王之道 ()5急良曰:“甚急 !”()时恐急 ,剑坚,故不可立拔()大王必欲急 臣 ()6为谁为大王为 此计者 ()窃为 大王不取也()君王为 人不忍 ()如今人方为 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四

7、、指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活用情况并解释。1 沛公军 霸上 ()2沛公欲王关中()3籍 吏民,封府库()4范增数目项王()5刑 人如恐不胜()6先破秦入咸阳者王 之 ()7项伯乃夜 驰之沛公军()8吾得兄 事之 ()9常以身翼 蔽沛公 ()10项伯杀人,臣活 之 ()11 沛公旦日从 百余骑来见项王()12拔剑撞而破 之 ()13此其志不在小 ()14素善 留侯张良()15沛公今事有急 ()五、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并翻译。1 大王来何操?()译文:2沛公安在?()译文:3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译文:4吾属今为之虏矣!()译文:5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译文:训练步步高1. 对下列句中加点词

8、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且贰 于楚也贰:从属二主B 朝济 而夕设版焉济:成功C.又欲肆其西封 肆:延伸、扩张D 若不阙 秦,将焉取之阙:侵损、削减2下列加点的词在句中的解释不恰当的一项是()A 既至秦,持千金之资币 物 币:钱币B 遂收盛樊於期之首,函 封之 函:用匣子C.愿大王少假借.之 假借:宽容、原谅D 秦王复击轲,被 八创 被:受、遭受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君安与项伯有故 故:老交情B 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 项王 谢:道歉C.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 婚姻:夫妻D 常以身翼 蔽沛公翼:像翅膀一样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篇

9、用亡郑以.陪邻AJ而秦武阳奉地图匣,以.次进宦之壮也,犹不如人8.1 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C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J以其无礼于晋D.揖为先后于,秦王曰5.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用法相同的一组是()夜缱而出 又的而为歌日 乃即服,设九宾顷之未发,太子迟.之 烛之武退秦师 寡踞以骂曰 越国以鄙远 皆白衣冠 以送之A.B.C.D.6.对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因人之力而.敝之 荆轲奉樊於期头函,而.秦武阳奉地图匣(秦王)乃以手共搏之侍医夏无且以.其所奉药囊提轲A.不同,不同B.相同,不同文言文知识梳理(二)必修2知识细梳理诗经两首一、在括号内写出下列句中加点字

10、的通假字。1 .氓之蚩.蚩1()2 .四来贸丝()3 .于嗟女兮()4 .犹可说也()5 .隰则有泮.()6 .岁亦莫.止()7 .彼尔维何()8 4际孔棘()二、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古义。1.艰之蚩蚩今义:流氓古义:2,泣涕.涟涟今义:鼻涕 古义:3 .总角之宴.今义:宴会 古义:4 .二岁食贫今义:确数,三 古义:5 .薇亦作止.今义:停止 古义:6 . W?L 棘今义:孔穴 古义:三、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多义词。1 .乘乘彼境垣,以望复关()因利来便,宰割天下()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2 .将 将子无怒,秋以为期()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项燕为楚将.,

11、数有功()3 .言 既见复关,载笑载言()静有思之,躬自悼矣()尔卜尔筮,体无咎言()四、指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活用情况并解释。 夙兴仪寐()五、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并翻译。1 .匪我愆期,子无良媒。()译文:2 .将子无怒,秋以为期。()译文:离骚 一、在括号内写出下列句中加点字的通假字。1 .彳面规矩而改错.()2 .仙郁邑余件彳a兮()3 .何方圜.之能周兮()4 .延伫乎吾将反.()5 .进不入以离.尤兮()6芳菲菲其弥章 ()二、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古义。1 怨灵修之浩荡兮今义:水势大古义: 2固时俗之工巧兮今义:技艺巧妙古义: 3偭规矩而改错今义:改正错误古义: 4吾独穷困 乎此

12、时也今义:经济情况不好古义: 5自前世 而固然今义:前生古义:6高余冠之岌岌兮今义:形容十分危险古义: 7长余佩之陆离今义:形容色彩繁杂古义: 三、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多义词。修退将复修 吾初服 ()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 竹 ()况修 短随化,终期于尽()乃重修 岳阳楼 ()四、指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活用情况并解释。1 鸷鸟之不群 兮 ()2驰椒 丘且焉止息()3步 余马于兰皋兮()4屈 心而抑 志兮 ()5伏清白以死 直兮()6回 朕车以复路兮()7忽反顾以游 目兮()8驰 椒丘且焉止息()9哀 民生之多艰()10亦余心之所善 兮 ()11 伏清白以死直 兮 ()12高 余冠之岌岌兮()13固

13、前圣之所厚 ()14长 余佩之陆离()五、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并翻译。1 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译文:2 .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译文:3 .骞朝淬而夕替。()译文:孔雀东南飞并序一、在括号内写出下列句中加点字的通他互1 ,您床便大怒()2 .箱奄六七十()3 .蒲苇纫,如丝()二、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古义。1 .君家妇难为今义:使别人为难古义: 2 .何乃太区区今义:形容数量少,人或事物不重要古义:3 .汝岂得自.由.今义:不受拘束和限制古义: 4 .可怜体无比今义:值得怜悯古义: 5 .本自无教训.今义:训斥 古义:6 .处分适兄意今义:对犯错的人做出处罚决定古义

14、:7 .便利此月内今义:方便 古义:8 .卿可去成卿今义:结婚 古义:9 .蹑履相逢迎.今义:故意迎合别人的心意古义:10 .人事不可量今义:关于人员的录用、奖惩等工作古义:11 .叶叶相交通.今义:运输邮电事业的总称古义:三、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多义词。1 .意何卓致不厚()吾意久怀忿()处分适兄意()2 .适始适还家门()处分适兄意()适得府君书()3 .见相见常日稀()渐见愁煎迫()项伯即入见.沛公()四、指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活用情况并解释。1 .孔雀东.南.飞()2 .卿当日.胜贵()3 .仕由于台阁()4 .何敢助妇语.()5 .以此下,心意()6 .交广市健珍()7 .足以荣汝身()

15、五、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并翻译。1 .仍更被驱遣,何言复来还!(译文:2 .转头向户里,渐见愁煎迫。()译文:一、在括号内写出下列句中加点字的通假字。契阔谈逾()二、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古义。1 .同心而离居今义:齐心 古义:2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今义:几何学 古义:3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今义:回家的念头 古义:三、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多义词。1 .遗采之欲遗谁()小学而大遗()始访其遗踪()深追先帝遗诏()2 .故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君安与项伯有故()三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四、指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活用情况并解释。1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2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3

16、.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五、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并翻译。1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译文:2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译文:兰亭集序一、在括号内写出下列句中加点字的通假字馋言一室之内()二、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古义。1 .列坐其.次.今义:居于次一等的 古义: 2 .俯察品类之盛今义:物品的种类 古义:3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今义:低头抬头古义:4 .所以游目骋怀今义:表因果关系的连词古义:5 .信可乐也今义:指书信 古义:6 .亦将有感于斯X.今义:文雅 古义:、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多义词。1 引引 以为流觞曲水()将军夜引 弓 ()相如引 车避匿 ()子游引 前言以距孔子(

17、)引 赵使者蔺相如()操引 军从华容道步走()2是是 日也,天朗气清()敢不唯命是 听 ()巨是 凡人,偏在远郡()觉今是 而昨非 ()3 一所以兴怀,其致一 也 ()固知一 死生为虚诞()一 觞一 咏,亦足以畅叙幽情()4期况修短随化,终期 于尽 ()期 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不期 而遇 ()良马期 乎千里 ()5 致所以兴怀,其致 一也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 千里 ()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 天下之士(家贫,无从致 书以观 ()6 次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 ()陈胜、吴广皆次 当行 ()初一交战,操军引次 江北 ()四、指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活用情况并解释。1 死生亦大

18、矣 ()2 固知一 死生为虚诞,齐 彭殇为妄作(3 群贤 毕至,少长 咸集 ()4 足以极 视听之娱()五、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并翻译。1 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译文:2 .当其欣于所遇。()译文:3 .亦将有感于斯文。( 译文:赤壁赋、在括号内写出下列句中加点字的通假字。1 .浩浩乎如冯 虚御风()2 .山川相缪.()3 .举酒属客()4 .举匏樽以相属()二、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古义。1 .白露横江今义:二十四节气之一 古义: 2 .凌万顷之茫然.今义:完全不知道的样子古义:3 .徘徊于斗牛之间徘徊 今义:人在一个地方来回走动古义:斗牛今义:一种竞技方式古义:4 .望美人兮天一方今义

19、:美貌的人 古义:三、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多义词。1 .之哀吾生之须臾()顷之,烟炎张天()耳得之而为声()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2 .下方其破荆州,下,江陵()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3 .于月出毛东山之上()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 ( 四、指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活用情况并解释。1 .子窈窕之章()2 .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3 .用鱼虾而友.麋鹿()4 .兀襟危坐()5 .西望夏口,东,望武昌()6 .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釐妇()7 .不知东方之既白.()五

20、、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并翻译。1 .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译文:2 .而今安在哉?()译文:3 .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译文:4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译文:游褒禅山记一、在括号内写出下列句中加点字的通假字。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二、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古义。1 .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二.今义:数字,十一 古义:2 .而世之奇伟、瑰怪、非甯 之观今义:程度副词,很 古义:3 .此所以学了.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今义:指在某一领域有所建树的人古义:4 .然视其左不 ,来而记之者已少今义:左和右两方面、支配、表示概数等古义: 5 至于 幽暗昏惑而无物

21、以相之今义:表示另提一事或达到某种程度古义: 三、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多义词。1 相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 之 ()吾已失恩义,会不相 从许 ()黄泉下相 见,勿违今日言()儿已薄禄相 ,幸复得此妇()夫孰异道而相 安 ()悔相 道之不察兮()2 乃以其乃 华山之阳名之也()今其智乃 反不能及()良乃 入,具告沛公()设九宾于廷,臣乃 敢上璧 ()3其独其 为文犹可识()而余亦悔其 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以其 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其 孰能讥之乎()4 然然 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有穴窈然 ()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吴广以为然 ()四、指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活用情况并解释。1 唐浮图慧

22、褒始舍 于其址 ()2 以故其后名 之曰“褒禅”()3 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 者 ()4 其下平旷,有泉侧 出 ()5 后世之谬其传 而莫能名者()6 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7 至于幽暗昏惑 而无物以相之()8 后世之谬 其传而莫能名者()9 火尚足以明 也 ()10 则其好游者不能穷 也 ()五、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并翻译。11 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译文:12 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译文:13 有碑仆道。()译文:14 有志矣,不随以止也。()译文:训练步步高1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其叶沃若沃若:润泽的样子B 于嗟 女兮 于嗟:感叹词

23、。“于”通“吁”C 女也不爽 不爽:指不爽快D 靡室劳 矣 室劳:家里的劳苦活儿2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举酒属 客 属:通“嘱”,劝人饮酒B 白露 横江 白露:指白茫茫的水汽C.舞幽壑之潜蛟舞:使起舞D 不知东方之既白 白:白色3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A .侣鱼虾而友麋鹿B .寄蜉蟒于天地C 羡 长江之无穷D 托 遗响于悲风4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古今义不同的一项是()A 岁在癸丑,暮春 之初B 此地有崇山峻岭 ,茂林修竹C 夫人 之相与,俯仰一世D 情随事迁,感慨 系之矣5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而不知其所止A.

24、. :、,一 一、自其不变者而观之月出于东山之上B.,哀吾生之须臾徘徊于斗牛之间C *.托遗响于悲风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D.”而又何羡乎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8人之观于.天地A'共孰能讥之乎B于人为可讥手是余有叹焉.够禅山亦谓之.华山C然力足以至焉D. 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文言文知识梳理(三)必修3知识细梳理蜀道难一、在括号内写出下列句中加点字的通假字。所守或匪亲()二、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古义。1 .厄乎高哉今义:危险古义:2 .今来四万八千岁今义:你,如此 古义: 三、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多义词。1 .去连峰当天不盈尺()逝

25、将去女,适彳乐土()生死肌,杀三虫()昔者先王知兵之不可去也()汝可生应之()2 .但但见悲鸟号古木()卿但暂还家,吾今且报府()无他,但手熟尔()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 ()四、指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活用情况并解释。1 ,问君西.游何日还()2 .够崖车专石万壑雷()3 .使人听此凋.朱颜()五、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1 .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2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3 .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杜甫诗三首一、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古义。1 .画图省.识春风面今义:醒悟、探望、检查自己,或“节省、减去”古义:2 .万里悲秋常作客今义:一万里的距离古义: 3 . 一

26、去:紫台连朔漠今义:表示行为的趋向古义:4 .百年多病独登台今义:指人的一生,也指多年或很长时期古义:5 .艰难苦恨,繁霜鬓今义:仇视、怨恨 古义:二、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多义词。1 .语千载琵琶作胡语.()又闻此语重唧唧()琵琶声停欲语,迟()亡去不义,不可不语 ()2 .哀风急天高猿啸哀.()君将足而生之乎()秦人不暇自哀.()三、指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活用情况并解释。1 .玉露凋伤枫科抹 ()2 .无边落木萧萧下.()琵琶行并序一、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古义。1 ,明年秋今义:今年之后的第二年古义:2 .因为长句今义: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古义:3 .暮去朝来颜色.故今义:色彩 古义:4,老人嫁

27、作商人妇今义:兄弟排行第一古义: 5 .凄凄不似向前声今义:指方位 古义:6 .曲终收拨当心画今义:小心,留神 古义:7,整顿衣裳起敛容今义:对混乱的局面进行治理古义:二、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多义词。1 .言感斯人言.(凡六百一十六言 (自言本是京城女(2 .为因为长句(初为霓裳后六幺 为君翻作琵琶行( 三、指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活用情况并解释。1 .闻舟中夜.弹琵琶者()2 .商人重.利耗别离()四、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1 .送客温浦口()2 .转徙于江湖间()3 .感斯人言()4 .本长安倡女()李商隐诗两首一、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古义。1 . 一弦一柱思华隼.今义:指青少年时代 古义:

28、 2 .望帝春心托杜鹃今义:指男女之间相互爱慕的情怀古义:3 .只是当时已惘然.今义:形容失意的样子古义: 二、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多义词。1 .迷庄生晓梦迷蝴蝶()迷不知吾所如()棋迷()以迷天下之主(2 .及不及卢家有莫愁()疾在媵理,汤熨之所及,也()一人飞升,仙及.鸡犬()寡人之于国也一、在括号内写出下列句中加点字的通假工1 ,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2 .无失其时()3 .徽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4 .途有饿孳而不知发()二、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古义。1 .寡人之于国也今义:指形影孤单的人古义:2 .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今义:泛指河流古义: 3 .弃甲曳兵而走.今义:指一般的行走古

29、义: 4 .请以战喻今义:常用于对方古义:5 .七十者可.以.食肉矣今义:经常连用,表示同意、认可古义:6 .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今义:保养身体古义: 7 .王无矍岁今义:没有犯罪古义: 三、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多义词。1 .或或百步而后止()天之行,或日或雨()莫之或止()云霞明灭或可睹()2,直直不百步耳()中通外直,不蔓不枝()理直气壮()系向牛头充炭直.()直 上载公子上坐() 3发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百发 百中 ()发 闾左谪戍渔阳九百人()野芳发 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4数数 口之家可以无饥矣()数 罟不入洿池()愿令得补黑衣之数 ()扶苏以数 谏故,上使外将兵()5以申之以

30、 孝悌之义()以 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斧斤以 时入山林()老臣以 媪为长安君计短也()6于则无望民之多于 邻国也()寡人之于 国也 ()颁白者不负戴于 道路矣()师(不拘于 时 (四、指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活用情况并解释。1 填然鼓 之 ()2树 之以桑 ()3五十者可以衣 帛矣 ()4谨 庠序之教()5王无罪 岁 ()6然而不王 者 ()7是使民养生 丧死 无憾也 ()五、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并翻译。1 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译文:2申之以孝悌之义。()译文:3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译文:4.非我也,岁也。()译文:劝 学、在括号内写出下列句中加点字的通假字。1 .理以为轮

31、()2 .虽有槁暴()3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4 .君子生.非异也()二、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古义。1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今义:知识、学识的渊博古义:2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今义:泛指一切河流古义: 3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今义:坏人的党羽、帮凶古义:4 .上食埃土,下饮黄泉.今义:阴间 古义:5 .非蛇鳍之穴无可寄抵.者,用.心躁也寄托今义:把抽象的思想情感等放在具体的人身上或事物上古义:用心 今义:指读书用功或对某事物肯动脑筋古义:三、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多义词。1 .望吾尝践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先达德隆望尊()适冬之望日

32、前后()2.假善假于物也()乃悟前狼彳发寐()汉人未引假大兵权()以是人多以书假,余()3.强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太后不肯,大臣强.谏()四、指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活用情况并解释。1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2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3 .上食埃土,下饮黄泉()4 .木直中绳,楼以为轮()5 .假舆马者,非禾.足也()6 .用心一.也()五、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并翻译。1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译文:2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译文:3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 轻使之然也。()译文:过秦论一、在括号内写出下列

33、句中加点字的通假字。1 .外连衡而斗诸侯()2 .合其缔交()3 .赢粮而景,从()4 .锄慢棘矜()二、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古义。1 .宽厚而爱人今义:夫妻双方中的一方古义:2 .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今义:山东省 古义:3 .流血漂橹,今义:划船的工具古义:4,今裂山河今义:整体事物的分开或使整体事物分开古义:三、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多义词。1 亡秦无亡 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吞二周而亡诸侯 ()追亡 逐北,伏尸百万()河曲智叟亡 以应 ()从径道亡 ,归璧于赵()今刘表新亡 ,二子不协() 2利因利 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假舆马者,非利 足也

34、,而致千里()天时不如地利 ,地利不如人和()有蒋氏者,专其利 三世矣 ()3固临不测之渊,以为固 ()固 国不以山溪之险()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固 请 ()臣固 知公子之还也()独夫之心,日益骄固 ()人固 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4制秦有余力而制 其弊 ()王廖、田忌、廉颇、赵奢之伦制 其兵 (其牙机巧制 ,皆隐在尊中()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 () 5遗秦无亡矢遗 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夜不闭户,路不拾遗 ()小学而大遗 ,吾未见其明也()是以先帝简拔以遗 陛下 () 6策振长策 而御宇内()策 之不以其道()蒙故业,因遗策 () 7因因 利乘便,宰割天下()践华为城,因

35、 河为池 ()蒙故业,因 遗策 (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四、指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活用情况并解释。1 .追亡逐北()2 .却匈奴七百余里()3 .约从离.衡()4 .序八州而朝.同列()5 .外连衡而斗.诸侯()6 .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7 .会盟而谋弱.秦()8 .以愚黔首()9 .履至尊而制六合()10 .有魔 卷天下,包 举宇内,囊 括四海之意(11 .天下云集响应()12 .赢粮而景,从()13 .内立法度()14 .且夫天下非小贺.也()五、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并翻译。1 . 一夫作难而七庙琪,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 ( 译文:2 .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

36、迁徙之徒也。()译文:师说一、在括号内写出下列句中加点字的通假字。1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2 .或师焉,或不.焉()二、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古义。1 ,古之学者;必有师今义:学识渊博的人古义:2 .今之众人今义:大家 古义:3 .小学而大遗今义:对儿童、少年实施初等教育的学校古义:4 .吾丛而师之今义:表因果关系的连词古义:5 .师不必贤于弟子今义:用不着,不需要 古义:6年十七,好古文今义:“五四”以前的文言文的统称古义: 7师者,所以 传道受业解惑也今义:表因果关系的连词古义: 8是故无 贵无贱,无长无少今义:没有,常为否定副词古义: 三、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多义词。1 道师道

37、 之不传也久矣()道 之所存,师之所存也()会天大雨,道 不通 ()策之不以其道 ()2师道之所存,师 之所存也()吾师道也()齐师伐我()师 旷鼓琴()3传六艺经传 皆通习之()舍相如广成传 ()师者,所以传 道受业解惑也()师道之不传 也久矣 ()4则于其身也,则 耻师焉 ()此则 岳阳楼之大观也()四、指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活用情况并解释。1 吾从而师 之 ()2其下 圣人也亦远矣()3吾师 道也 ()4而耻 学于师/不耻 相师 ()5小 学而大 遗 ()6圣 益圣,愚 益愚 ()五、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并翻译。1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译文:2 .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

38、,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译文:3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译文:4 .不拘于时,学于余。()译文:训练步步高1.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河内凶.凶:有战乱B.邻国之民不加.少力口 :增加C.填然鼓之.之:代“鼓”D.弃甲曳.兵而走曳:拖着2.选出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军不可以已.A.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B.,非能水也,而绝.江河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较使之然也C. 1非蛇鳍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D.张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川善成德,而 神明自得,圣心备焉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予人之

39、于.国也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 斗牛之间,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B.1件卿闻之,亦自缢于庭树C.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人言号项羽曰D.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4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与例句中加点词的活用现象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上食埃土,下饮黄泉A.五亩之宅,树.之以桑B.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C.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D.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5 .从词类活用的角度看,下列句中加点词归类正确的一组是()外连衡而斗.诸侯 有廊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 诸侯恐惧,会盟而谋 弱秦 南取汉中,西举巴、蜀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 南取百越之地 序八州而

40、M同列 天下云集啊应,赢粮而景,从A./B ./C./D./6 .下列与“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句式相同的一项是()A.不拘于时B.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C.何陋之有D.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文言文知识梳理(四)必修4 知识细梳理 柳永词两首一、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古义。1 .异日图将好景.今义:美好的景况古义:2 .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义:不热闹;使受到冷淡的待遇古义:3 .便纵有千种风情.今义:人的仪表举止;情怀,意趣;流露出来的男女相爱的感情(常含贬义)古义:二、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多义词。1 .乘乘醉听箫鼓()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自京师乘风雪,历

41、齐河、长清()2 .归异日图将好景,归 去凤池夸()而皆背晋以归,梁()后五年,吾妻来归()完璧归赵(若水之归,海()三、指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活用情况并解释。1 .嬉嬉钓叟莲.女()2 .都门帐,饮无绪()3 .异日图,将好景()苏轼词两首一、在括号内写出下列句中加点字的通假正一圈还好江月()二、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古义。1 .千古风流人物今义:轻浮放荡;有才学而不拘礼法古义:2,回首向.来.萧瑟处今义:从来,一向 古义:三、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多义词。2 .任一蓑烟雨任.平生()任重而道远()王甚任之()众怒难任.()3 .却山头斜照却.相迎()却匈奴七百余里()却之不恭()四、指出下列句中

42、加点词的活用情况并解释。1 .大江东去()2 .竹杖芒鞋轻胜马.()辛弃疾词两首、李清照词两首 一、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古义。1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今义:一个挨一个地古义: 2 .刘郎才.气今义:有才华,表现于外的才能古义:二、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多义词。望四十三年,望.中犹记()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在丙寅三月之望.()三、指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活用情况并解释。1 .赢得仓皇北.顾()2 .廉颇老矣,尚能饭.否()3 .可惜流年,忧熔,风雨,树犹如此()廉颇蔺相如列传一、在括号内写出下列句中加点字的通根互1 .拜送书于庭.

43、()2 .召有司案.图()3 .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4 .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予不 (5 ,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二、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古义。1 .其势必不敢留君今义:副词,根据形势推测必然会怎样古义:2 .请指示王今义:上级对下级或长辈对晚辈说明处理某个问题的原则和方法古义:3 .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今义:限制,使不超出范围古义:4 .于是相如前进.缶今义:向前行进古义: 5 .宣甫曰:“我见相如,必辱之。”今义:对重大问题公开表示意见以进行宣传号召的文告古义:6 .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今义:卑鄙下贱古义:三、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多义词。1 .负秦贪,负,其强()

44、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相如度秦王虽斋,决负.约不彳11城()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廉颇闻之,肉袒负,荆()2 .使秦昭王闻之,使.人遗赵王书()乃使其从者衣褐(大王遣一介之使,至赵()四、指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活用情况并解释。1 .舍相如广成传()2 .乃使其从者衣,褐()3 .左右欲刃,相如()4 .乃前日()5 .赵王于是遂遣相如奉璧西.入秦()6 .怒发上冲冠()7 .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8 .而相如廷.叱之()9 .宁许以负.秦曲()10 .秦王恐其破.璧()11 .毕礼而归.之()12 .完璧归赵()13 .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五、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并翻译。1

45、 .廉颇者,赵之良将也。()译文:2 .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译文:3 .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故燕王欲结于君。 ()译文:4 .今君乃亡赵走燕。()译文:5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译文:6 .欲予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译文:7 .遂与秦王会濯池。()译文:苏武传一、在括号内写出下列句中加点字的通假字。1 .因泣下霏就,与武决去()2 .汝为人臣子,不顾恩义,畔 主背亲()3 .与海毛并咽之()4 .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5 .请毕今日之要 ()6 .空自苦亡,人之地()7 .信义安所见.乎()二、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古义。1 ,栉迁至移中厩监今义:稍微 古义:2 .武与副中郎将张胜及假.吏常惠等募土斥候百余人俱今义:虚假 古义:3 .汉亦留之以相当.今义:副词,表程度 古义:4 .我丈人行也今义:岳父 古义:5 .厚峪单于今义:指贿赂 古义:6 .置币.遗单于今义:货币 古义:7 .卧起操.持.今义:料理,筹办 古义:8 .皆为陛下所成就.今义:业绩 古义:9 .兄弟亲.近.今义:形容词,亲密;动词,靠近 古义: 10 .且陛下春秋局今义:春秋战国时期或指季节古义:11 .武等实.在.今义:诚实、老实 古义:三、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多义词。1 .发方欲发;使送武等()恐前语发.()虞常等七十余人欲发.()使桓公发仓困而赐贫穷()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