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5《守株待兔》教学设计教案_第1页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5《守株待兔》教学设计教案_第2页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5《守株待兔》教学设计教案_第3页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5《守株待兔》教学设计教案_第4页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5《守株待兔》教学设计教案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0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守株待兔教材分析守株待兔讲述了一个广为流传的故事:宋国有一个农夫,看见一只兔子撞在树桩上死掉了,便放下手里的农具整天守着树桩,希望再捡到撞死的兔子。当然农夫没有再捡到撞死的兔子,而他的田地却荒芜了,农夫也被宋国人笑话。守株待兔中兔子自己撞死在树桩上,这不过是生活中的一个偶然事件,可农夫却幻想这桩巧事能变成经常发生的事情,所以最后落得个田园荒芜、被人笑话的下场。这个故事揭示了一个道理:不努力,而抱侥幸心理,指望靠好运气过日子,是不会有好结果的。课文仅 39 个字,寓意却很深刻。文言多单音节词,如 “耕” 是 “种田” 的意思, “株” 是 “树桩”的意思,“冀”是“希望”的意思。值得注意的是文中

2、有的词语的意思与现代文已经不一样了,如文中“走”是“跑”的意思,与现代的“走”的意思不同。课文配有插图,一个农夫戴着斗笠,在一截树桩旁坐着,脸上是一副“冀复得兔”的表情,耕田用的耒倒在地上。画面直观地呈现了农夫 “释其未而守株”的场景。 图文对照,能帮助学生理解故事内容。教学目标1. 认识“宋、耕”等 4 个生字,会写“守、株”等 9 个字。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借助注释读懂课文,说出农夫被宋 国人笑话的原因。背诵课文3. 明白守株待兔的寓意。4. 能说出“阅读链接”南辕北辙中乘车人所犯的错误。教学重点1.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 能借助注释读懂课文,说出农夫被宋国人笑话的原因。背

3、诵课文。教学难点明白守株待兔的寓意。教学课时3. 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 谈话导入:同学们, 你们学过或者读过寓言故事吗?现在老师考考你。2. 出示寓言故事图片,学生进行猜测。3. 同学们, 你们知道吗?古人写的寓言故事就是文言文寓言,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文言文寓言故事守株待兔。4. 上学期,我们学习了一篇文言文司马光,现在我们回忆一下如何学习文言文?5. 出示文言文学习三部曲。读准字音读好句读读出韵味借助注释结合插图疏通文意想象画面复述故事总结道理6. 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细细品味。【设计意图】本节课通过寓言图片认知,理解本节课的主旨是和寓言故事有关,然后出示文言文三部曲

4、,进而导入新课。二、识字解词1. 学生自读课文。(课件出示)提出要求:1)不认识的字可以看拼音,或者请教老师和同学。不认识的字可以看拼音,或者请教老师和同学。2)读准每一个字的字音,圈出生字词。读准每一个字的字音,圈出生字词。3)读通每个句子,读不通顺的多读几遍。读通每个句子,读不通顺的多读几遍。4)结合注释,试着给课文划分停顿。结合注释,试着给课文划分停顿。2. 检查自学情况。1)出示第一行生字。(课件出示)(课件出示)sh o u zh u守株s <ng宋ch u j ign触颈sh i指名认读,相机正音,并用生字口头组词。相机正音,并用生字口头组词。课件出示生字组词。2)开展读字游

5、戏。开火车读,再读。小老师领读,齐读。3/ 15(3)古文识字。“朱”是“株”的本字。朱,甲骨文米是指事字:在树干米(木) 中间加一圆点指事符号表示树木的主干位置所在。造字本义:树 干。宋,甲骨文?房屋)+(木,神树),表示种在室内 的树。造字本义:古代富贵家族种在天井中央、象征家道兴旺的神树。其,甲骨文&像倒写的“网”月,表示用竹蔑编织的简单容具。 造字本义:竹蔑编织成的开口簸箕。(4)出示认读生字。(课件出示)d d s ng sh i j i待 宋 释 冀3 .根据字的意思认知字音。(可以多种形式,借助语境,引导学 生理解词意)而身为宋国笑。出示:为不同字音的不同意思。wei A

6、做,行,做事 B当做,认做C变成D被wei A替,给B表目的C对,向。师提问:在本句中,“为”读哪个音?读一读。而身为(wei)宋国笑。4 .出示“耒”字:(1)出示“耒”的图片:上面用把手,下面有犁头,它是翻土用的农具。(2)现在这个“耒”字已经演化成汉字的一个部首。凡是以它做偏旁,都一定与耕作或古代的用具有关系,想一想咱们学过的字,哪个是以“耒”做偏旁的?耕耘( 3) 注意: “木” 和 “耒” 做部首时,最后一笔 “撇” 写为 “点”【设计意图】识字解词,采用多种形式的识字解词方法,结合古文识字加深学生对于生字的记忆。三、生字书写出示生字:守、株、待、宋、耕、触、颈、释、其1. 记生字:

7、开动脑筋记生字。学生各抒己见,然后教师总结:( 1)找一找:左右结构:株待耕 触 颈 释上下结构:守宋独体字结构:其(2)换一换:“株”换掉“木”加上“王”,是“珠”。“耕”换掉“井”加上“云”,是“耘”。“颈”换掉“页”加上“力”,是“劲”。2. 组词语:给生字找朋友,用生字口头组词。3. 指导写字:( 1)师范写,重点指导“守、株、待、宋、耕、触、颈、释、其”并讲述,组词、造句、指导。(2)老师范写,学生在习字本上描红、临写生字。(提醒写字姿势)(3)指名说说这些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以及书写要点。(4)教师巡视指导,强调写字姿势,(课件出示)提出要求。看准每个字在田字格里的位置。看清每个字

8、的结构。严格按笔顺描写。(5)展示学生写字作品,讲评,适当奖励。四、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过渡:让我们把这些字带到课文中,一起来读好课文。1. 出示课文。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出自韩非子?五蠹2. 作者简介。韩非子,即韩非,为韩国国君之子,战国末期韩国人,中国古代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政论家和散文家,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后世称“韩子”或“韩非子”,中国古代著名法家思想的代表人物。著作有韩非子一书。3. 出示题目,理解“株”和题目的意思。( 1)“株”什么意思?出示图片:这就是树桩子,树被砍去留在地面的部分。(2)守株待兔什么意思

9、?4. 趣味链接:猜字谜。守株待兔。(打一字)守株待兔中的“株”指树,扣“木”;按地支兔对应“卯”,所以“守株待兔”打一字应该是“柳”。5. 出示课文停顿:宋人 /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 /释其耒 /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得,而/身为宋国笑。6. 指名朗读课文,其他同学注意听读音是否正确。五、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通读了这篇文言文,在守株待兔这则语言中蕴含着什么道理呢?我们下节课进行探究。【设计意图】对本节课主要内容进行一个全面的总结,加深学生对于本节课的理解。六、布置作业1. 朗读课文,把你喜欢的句子抄写下来。2. 继续预习课文,理解文言文的意思。守株待兔教材分析守

10、株待兔讲述了一个广为流传的故事:宋国有一个农夫,看见一只兔子撞在树桩上死掉了,便放下手里的农具整天守着树桩,希望再捡到撞死的兔子。当然农夫没有再捡到撞死的兔子,而他的田地却荒芜了,农夫也被宋国人笑话。守株待兔中兔子自己撞死在树桩上,这不过是生活中的一个偶然事件,可农夫却幻想这桩巧事能变成经常发生的事情,所以最后落得个田园荒芜、被人笑话的下场。这个故事揭示了一个道理:不努力,而抱侥幸心理,指望靠好运气过日子,是不会有好结果的。课文仅 39 个字,寓意却很深刻。文言多单音节词,如 “耕” 是 “种田” 的意思, “株” 是 “树桩”的意思,“冀”是“希望”的意思。值得注意的是,文中有的词语的意思与

11、现代文已经不一样了,如文中“走”是“跑”的意思,与现代的“走”的意思不同。课文配有插图,一个农夫戴着斗笠,在一截树桩旁坐着,脸上是一副“冀复得兔”的表情,耕田用的耒倒在地上。画面直观地呈现了农夫 “释其未而守株”的场景。 图文对照,能帮助学生理解故事内容。教学目标1. 认识“宋、耕”等 4 个生字,会写“守、株”等 9 个字。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借助注释读懂课文,说出农夫被宋国人笑话的原因。背诵课文。3. 明白守株待兔的寓意。4. 能说出“阅读链接”南辕北辙中乘车人所犯的错误。教学重点1.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 能借助注释读懂课文,说出农夫被宋国人笑话的原因。背诵课文。教学难点

12、明白守株待兔的寓意。教学课时3. 课时。教学过程第二课时一、复习检查,巩固生字1. 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守株待兔,再来看一下课文读通顺了吗?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出自韩非子?五蠹2.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守株待兔。板书:守株待兔【设计意图】本节课通过复习上节课的课文朗读,进而导入新课。二、理解文言文,品读感悟9/ 151. 出示句子: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词意:株:树桩。触:撞到。走:跑。折:折断。句意:宋国有个农民,他的田地中有一截树桩。一天,一只跑得飞快的野兔撞在了树桩上,扭断了脖子死了。2. 出示句

13、子: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词意:因:于是,就。释:放,放下。耒(l一种农具。冀:希望。复:又,再。得:得到。句意:于是,农民便放下他的农具日日夜夜守在树桩子旁边,希望能再得到一只兔子。3. 出示句子: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词意:身:自己。为:被。句意:然而野兔是不可能再次得到了,而他自己也被宋国人耻笑。【设计意图】理解文言文,根据注释理解词语意思,解释翻译文言文。三、理解句意,感悟道理(一) 出示句子: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1. 文言文中“走”是“跑”的意思。回忆含有走的句子。出示:扁鹊望桓侯而还走。儿童急走追黄蝶。2. 古文中走是跑,那哪个字是“走”的意思呢?出示

14、: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舟已行矣,而剑不行。3. 学生想象画面:一只兔子跑得非常快,砰,撞在树桩上,撞断脖子死了。被谁看到了? (种田人)种田人看到撞死的兔子怎么想怎么做的呢?结合图片和提示看谁能绘声绘色地讲出来。生自由练说。过渡:白白得到一只兔子,还美美地吃一顿,种田人有了这次意外的收获后,第二天他是怎么做的呢?谁能用书上的话来回答。(二)出示句子: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1 . 因:于是。2 . 一个“因”字不仅说出了释其耒而守株的原因,还把一二两句很自然地连接起来了。古人中一个字往往表达一个意思。3 .再读读这句,注意在“因"后停顿。4 .为什么种田人释其耒而守株?侥幸得到兔子

15、因为白白捡到一只兔子,所以他释其耒而守株。因为没费一点力气就得到一只兔子,所以他释其耒而守株。5 .生想象种田人是怎样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的?并自己尝试 着做一做。6 .像他这样什么也不做,一心守着树桩子,满脑子都是兔子来撞 死,你能用一个词形容种田人吗?出示:他这是:白日做梦、痴心妄想、坐享其成、不劳而获、心 存侥幸。过渡:种田人一直在树桩旁等着兔子来撞,结果会怎样呢?(三)出示句子: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1 .结果是:一无所获为宋国笑2 .看来,种田人守的不只是树桩子,还守的是自己的白日梦,他 等来的不是兔子,反而是一无所获,为宋国笑。你会嘲笑他吗?为什 么?3 .想象说话:如果这个

16、守株待兔的人就在你面前,你想对他说些什么呢?生1:我想对这个守株待兔的人说:“你真傻呀!你捡到一只撞 死的兔子,那只是偶然发生的一件事,怎么能天天想好事呢?你赶快种地吧。”生2:我想对这个守株待兔的人说:“你这个懒家伙,想要不劳而获只会饿死!”4. 假如这个“守株待兔”的人听到了你们对他说的话,他会怎么想,又会怎么做呢?生1:这个“守株待兔”的人听了就会觉得我们说的有道理,从此不在那里等待了,他的庄稼又丰收了。生2:那个“守株待兔”的人听了就会想,我才不会相信你们这些小家伙的话,继续坐在树桩旁等待,结果饿死了!5. 小结:不知不觉中我们已感悟到了其中的道理,那就是不要白日做梦,否则就会一无所获

17、。幸福的生活靠劳动来创造。(四)深化主旨。1. 同学们,你们现在知道“守株待兔”的意思了吗?守株待兔:原比喻企图不经过努力而得到成功的侥幸心理。现也比喻死守狭隘经验,不知变通。2. 古人用简短的故事教我们做事、做人,我们今人也在活学活用中展现我们的智慧,你能活学活用这个成语吗?3. 出示对联:上联:笑看人生百态下联:坐等世间闲财横批:守株待兔4. 读了这则寓言,你懂得了什么道理?其一:做事不能不努力就希望得到成功的侥幸心理。正所谓: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其二:不能把偶然的现象当成经常发生的事。【设计意图】品读感悟,主要抓住重点的字词对文章进行理解,结合图片、知识链接等资料使学生对文章有一个细致的

18、感悟,重点语段重点朗读,多读,在读中体会词语的深意。四、拓展阅读1. 课件出示:南辕北辙从前有一个人,坐着马车在大路上飞跑。他的朋友看见了,叫住他问:“你上哪儿去啊?”他回答说:“到楚国去。”朋友很奇怪,提醒他说:“楚国在南边,你怎么往北边走啊?”他说:“没关系,我的马跑得快。”朋友说:“马跑得越快,离楚国不是越远了吗?”他说:“没关系。我的车夫是个好把式。”朋友摇摇头,说:“那你哪一天才能到楚国啊?”他说:“没关系,不怕时间久,我带的盘缠多。”楚国在南边,他硬要往北边走。他的马越好,车夫的本领越大,盘缠带得越多,走得越远,就越到不了楚国。2. 学生自由阅读,指名读,教师范读。3. 互相交流,说说。根据寓言故事,说说“南辕北辙”的意思。南辕北辙:想往南而车子却向北行。比喻行动和目的正好相反。【设计意图】拓展阅读,重点还是阅读,提出一些简单的问题让学生在朗读中感悟答案。五、课堂小结1. 关于劳动的名言:人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