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外科学多媒体--皮肤病ppt课件_第1页
中医外科学多媒体--皮肤病ppt课件_第2页
中医外科学多媒体--皮肤病ppt课件_第3页
中医外科学多媒体--皮肤病ppt课件_第4页
中医外科学多媒体--皮肤病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中医外科学多媒体课件 皮肤病河南中医学院第一临床医学院河南中医学院第一临床医学院黄水疮2 目的与要求目的与要求1 1、了解黄水疮的预防措施。、了解黄水疮的预防措施。2 2、掌握黄水疮的诊断及辨证论治。、掌握黄水疮的诊断及辨证论治。 3一一 概述概述1 1、定义:、定义: 黄水疮是一种常见的化脓性皮肤病,由金黄色黄水疮是一种常见的化脓性皮肤病,由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引起,可以自家接种或经过接触葡萄球菌,链球菌引起,可以自家接种或经过接触传染。传染。 中医称中医称“黄水疮,又称黄水疮,又称“滴脓疮,如滴脓疮,如记载:记载:“黄水疮又名滴脓疮,言其脓黄水疮又名滴脓疮,言其脓水流到之处,即使生疮,故

2、名之。中医称为水流到之处,即使生疮,故名之。中医称为脓疱疮脓疱疮4 黄水疮的特点是皮损黄水疮的特点是皮损主要表现为浅在性脓疱和主要表现为浅在性脓疱和脓痂,多发于夏秋季节,脓痂,多发于夏秋季节,传染性强,常在托儿所或传染性强,常在托儿所或家庭中流行。家庭中流行。一一 概述概述2 2、特点:、特点:5暑湿交蒸,邪热暑湿交蒸,邪热湿毒,薰蒸肌肤,邪湿毒,薰蒸肌肤,邪毒久羁,呵斥脾气虚毒久羁,呵斥脾气虚弱。弱。二二 病因病机病因病机61 1、黄水疮多发于夏秋季节,多见于儿童。、黄水疮多发于夏秋季节,多见于儿童。2 2、皮损特点:皮损初起为红斑或水疱,黄豆、皮损特点:皮损初起为红斑或水疱,黄豆、 豌豆大

3、小,迅速变为脓疱,周围红晕。疱壁豌豆大小,迅速变为脓疱,周围红晕。疱壁 破裂后,显出潮湿而潮红的糜烂面,枯燥后破裂后,显出潮湿而潮红的糜烂面,枯燥后 结成脓痂。结成脓痂。3 3、多发于颜面、咽、鼻孔周围及四肢。亦可继、多发于颜面、咽、鼻孔周围及四肢。亦可继 发于痱子、湿疹、单纯疱疹。发于痱子、湿疹、单纯疱疹。4 4、有不同程度瘙痒。、有不同程度瘙痒。5 5、可引起临近淋巴结肿大、发热、畏寒。重者、可引起临近淋巴结肿大、发热、畏寒。重者 可并发败血症、肺炎、肾炎甚至危及生命。可并发败血症、肺炎、肾炎甚至危及生命。三三 诊断诊断7病名病名皮损特点皮损特点全身症状全身症状水痘以大小不等水疱为主,可见

4、红斑,结痂,各种皮疹可有发热,感冒等症状黄水疮脓疱,脓痂,四周红晕。轻者无全身症状四四 鉴别诊断鉴别诊断8内治内治证型证型辨证要点辨证要点治法治法方药方药暑湿暑湿蕴热蕴热脓疱密集,色黄,心烦口脓疱密集,色黄,心烦口干,便干溲赤,舌红苔黄,干,便干溲赤,舌红苔黄,脉滑数。脉滑数。清暑利清暑利湿解毒湿解毒清暑汤清暑汤加减加减脾虚脾虚蕴湿蕴湿脓疱稀疏,色淡黄,基底脓疱稀疏,色淡黄,基底不红,纳少乏力,便溏,不红,纳少乏力,便溏,舌淡苔薄。舌淡苔薄。健脾渗健脾渗湿湿参苓白参苓白术散加术散加减减五五 辨证施治辨证施治9外治外治 1 1、脓液多用黄柏,地丁,马齿苋,苦参等中药煎水、脓液多用黄柏,地丁,马齿苋,苦参等中药煎水 湿敷。湿敷。 2 2、局部糜烂者可用青黛散香油调敷。、局部糜烂者可用青黛散香油调敷。 3 3、痂皮多者可用黄连膏,百多邦,达维邦等药膏外、痂皮多者可用黄连膏,百多邦,达维邦等药膏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