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期末知识点复习总结_第1页
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期末知识点复习总结_第2页
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期末知识点复习总结_第3页
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期末知识点复习总结_第4页
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期末知识点复习总结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期末知识点复习总结一、长度单位1、厘米和米(1)厘米和米是常用的长度单位。测量较短物体的长度时,用“厘米”作单 位,测量较长物体的长度时,用“米”作单位。(2)米用字母" M'表示;厘米用字母" cM表示。(3) 1米=100厘米。(4)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把尺子的“ 0”刻度对准物体的左端,再看物 体的右端对着几。(5)在比较物体的长度时,要看长度单位是否统一,如果不统一,要先统一单位后再比较。如1米>98厘米(1米= 100厘米)2、线段(1)线段的特征:线段是直的线段有两个端点线段可以测量出长度。(2)画线段的方法:从尺子的“

2、0”刻度开始画起,需要画几厘米长的线段就画到尺子的几厘米处。(没有直接给出画几厘米,要先算再画最后标记 )比如:画比5厘米短2厘米的线段。第一单元长度单位一、填空1、要知道物体的长度,可以用()来量。量比较短的物体,通常用()作单位。量比较长的物体或距离,通常用()作单位。2、1米=()厘米,操场跑道长时200 ()。一张床大约是2(),手指的宽大约是()厘米。3、量一个物体时,厘米尺的()刻度要对这物体的左端。你的尺子上,从。到1是()厘米,从。到8是()厘米,从6到13是()厘米。4、8厘米+12厘米=()厘米3米+6米=()米54米+12米=()米40厘米30厘米=()厘米二、填上“&l

3、t;” 或“二”。35厘米。25厘米 5米。500厘米20厘米。2米 5米。50厘米45厘米Q 54厘米1米8厘米。180厘米三、在()里填上适当的单位。2.铅笔盒长是23 ()4. 一棵树高3 ()6.操场长80 ()1. 一支粉笔的长是7()。3.教室宽6 ()5.小明的身高130 ()四、画一画。1、请你画一条5厘米的线段。2、请你画一条比4厘米长3厘米的线段二、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1、笔算加法(1)相同数位对齐;(2)从个位算起;(3)个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向十位(前 一位)进1; (4)在计算进位加法十位上的数时,不要忘记加进位上来的1。2、笔算减法(1)相同数位对齐;(2)从

4、个位算起;(3)个位上的数不够减时要从十 位上退1当10,并和个位上的数合起来后再减;(4)计算退位减法十位上的数 时不要忘记减去被个位借走的1。3、两步计算:(1)无括号(连加;连减;加减混合):按照从左到右的 顺序计算,可以分两步列出两个竖式,也可以用简便写法合写成一个竖式来计 算;(2)有括号:分两步,第一步计算竖式写在前面,第二步计算写在后面。 先算括号再算外面,注意进位和退位,别把进退给忘掉。第二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口算。42 + 9=43+3=48+4=25+3=36 14=87 -77=33+4=23+9=18+12=9+26=55-44=33-27=列竖式计算(笔算)23

5、 + 59-35=21+28=98 13=45+ (37 - 22) =87- (52 +27) =62-13=三、解决问题。(审题:圈画重点词、分析题意、检查)苹果45个 梨28个1、苹果比梨多多少个?2、橘子比梨少9个,橘子有多少个?3、橘子比苹果少多少个?4 、三种水果一共多少个?三、角的初步认识1、角的初步认识(1)角是由(一)个顶点和(两)条(直的)边组成的;(2)画角的方法:从一个点起,用尺子向不同的方向画两条直线。(3)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没有关系,与角的两条边张开的大小有关,角的两 条边张开得越大,角就越大,角的两条边张开得越小,角就越小。2、直角的初步认识(1)直角的判断方法:

6、用三角尺上的直角比一比(顶点对顶点,一边对一边, 再看另一条边是否重合)。(2)画直角的方法:先画一个顶点,再从这个点出发画一条直线用三角尺 上的直角顶点对齐这个点,一条直角边对齐这条线再从这点出发沿着三角尺 上的另一条直角边画一条线最后标出直角标志。(3)比直角小的是锐角,比直角大的是钝角:锐角直角钝角。(4)所有的直角都一样大(5)每个三角尺上都有1个直角,两个锐角。红领巾上有 3个角,其中一个是 钝角,两个是锐角。一个长方形中和正方形中都是有 4个直角。(6)拼角:直角+锐角=钝角,锐角+锐角= 可能是(锐角,直角,钝角)。3、画直角、锐角和钝角。画直角不忘标记身份证明;锐角画尖尖;钝角

7、两边张得开。第三单元角的初步认识一、填一填。1、一个角有()个顶点,()条边。一块三角板中,有()个角,其中有()个直角。一块副角板中,有()个角,其中有()个直角。2、写出下面角的各部分名称。请你画一个锐角、一个直角和一个钝角。四、表内乘法(一)(二)1、乘法的初步认识(1)乘法的意义: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可以用乘法表示;(2)乘法的各部分名称:2 X 5 = 10;乘数乘号乘数 积(3)乘法算式的写法:3个5相加,写作3X5,也可以写作5X3;(4)加法算式:3和5相力口,3+5=8(5)乘法算式的读法:如2X3=6,读作2乘3等于6 (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读)写作:2X3=6, 口诀:一二

8、的二二二得四一三得三二三得六三三得九一四得四二四得八三四十二一五得五一五T三五十五一六得六二六十二三六十八六一七得七二七十四二七一十一二七七四十九一八得八二八十六三八二十四八七八五十六八八六十四2、乘法口诀表(1) 一一得一二二得六 。四四十六四五二十 五五二十五四六二十四五六三十六六三十四七二十八五七三十五六七四十四八三十二五八四十六八四十一九得九二九十八三九二十七四九三十六五九四十五六九五十四七九六十三八九七十二 九九八十一(2)几的乘法口诀就有几句,相邻两句口诀的得数就相差几。 三、解决问题。1、已知每份数和份数,求一共多少?每份数X份数=总数。2、加法和乘法对比解决问题:求一共有多少?

9、理解题意、仔细审题、选择方法:看单位,分方法,单位相同用加法,单位不 同用乘法。3、乘加、乘减的算法多样化:根据不同的观察方位选用不同的解决问题。先算乘法,再算加、减。乘法口诀对口令游戏:如方法一家长说:三五,孩子对:十五。方法二家长说:27,孩子对三九二十七;家长说 18,孩子对三六十八、二九十 八。第四、六单元表内乘法1.加法算式:乘法算式 或口诀:2 . 一个乘数是7,另一个乘数是6,积是()。3 .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法计算比较简便4、8X4,表示()个()相加,读作(5、加法算式:竦向和6的积是(),2和6的和是(),2个6相加的得数是(),2个6相加的得数是()。7、写口诀,填

10、得数。 8X2=()口诀 6X4=()口诀 3X7=()口诀 4X7=()口诀 4X5=()口诀 8X9=()口诀8 .计算。5X4-7=3 X 6+20=5 X 5-5=4 X 3-9=9 .一条7 元。?元10、(1)有2碗汤圆,一碗有8粒汤圆,另一碗有9粒汤圆。一共有多少粒汤圆?(你能画图再列式吗?)(2)妈妈做了 8碗汤圆,每碗有9粒,一共有多少粒汤圆? 11、小明有15本书,小强有17本书,他们想把这些书全部摆在桌子上,每张桌子摆一本,这些书够吗?五、观察物体1、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同一物体,所看到的物体的形状一般是不同的;2、观察物体时,要抓住物体的特征来判断。3、观察长方体的某一面,

11、看到的可能是长方形或正方形。观察正方形的某一面,看到的都是正方形4、观察圆柱体,看到的可能是长方形或圆形。观察球体,看到的都是圆形5、看到正方形可能是(正方体、长方体、圆柱),看到长方形可能是(长 方体、圆柱),看到圆可能是(球、圆柱、圆锥)第五单元观察物体六、认识时间1、认识时间(1)钟面上有时针和分针,走得快的,较长的是分针;走得慢的,较短的是时(2)钟面上有12个大格,60个小格,1个大格有5个小格。时针走1大格是1 小时,分针走1大格是5分钟。(3)时针走1大格分针要走一圈,所以1时=60分;(4)半小时=30分,一刻钟=15分钟(5)时间的读与写:如3: 30,可以读作3时30分,也

12、可以读作3点半;8时5分应写作8:05。(分钟数不足10要补0)2、运用知识解决问题(1)要按着时间的先后顺序安排事件,时间上不能重复。(2)问过几分钟后是几时,先要读出现在是几时,再推算过几分钟后是几时几(3)时针和分针能形成直角的时刻是 3时和9时。1、写出下面的时间H寸 分时 分再过一刻是再过30分是过一小时是前一小时是2、 分针从12走到6,走了()分,也就是()。时针从12走到6,走了(时。分针从3走到6,走了(分,也就是(时针从12开始绕了一圈又走回12,走了()时七、数学广角一一搭配(一)1、用两个不同的数字(0除外)组合时可以交换两个数字的位置;用三个 不同的数字组合成两位数时,可以让每个数字 (0除外)作十位数字,其余的两 个数字依次和它组合。2、借用连线或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