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贵州省遵义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卷+答案_第1页
2021-2022学年贵州省遵义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卷+答案_第2页
2021-2022学年贵州省遵义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卷+答案_第3页
2021-2022学年贵州省遵义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卷+答案_第4页
2021-2022学年贵州省遵义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卷+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贵州省遵义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考生注意:1 .本试卷共1 50分,考试时间1 50分钟。2. 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3 .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部编版必修上册。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 (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我们的传统社会格局,就好像把一块石头丢在水面上所发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纹。 每个人都是他社会影响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被圈子的波纹所推及的就发生联系。 每个人在某一时间某一地点所动用的圈子是不一定相同的。我们社会中最重要的亲属关系就是这种丢石头形成同心圆波纹的性质。亲属关系是 根据生育和婚姻事实所发生的社

2、会关系。从生育和婚姻所结成的网络,可以一直推 出去包括无穷的人,过去的、现在的和未来的人物。我们俗语里有“一表三千里”, 就是这个意思。这个网络像个蜘蛛的网,有一个中心,就是自己。我们每个人都有 这么一个以亲属关系布出去的网,但是没有一个网所罩住的人是相同的。在一个社 会里的人可以用同一个体系来记认他们的亲属,所同的只是这体系罢了。体系是抽 象的格局,或是范畴性的有关概念。当我们用这体系来认取具体的亲亲戚戚时,各 人所认的就不同了。我们在亲属体系里都有父母,可是我的父母却不是你的父母。 再进一步说,天下没有两个人所认取的亲属可以完全相同的。兄弟两人固然有相同 的父母了,但是各人有各人的妻子儿女

3、。以亲属关系所联系成的社会关系的网络来 说,是个别的,每一个网络有个“己”作为中心。各个网络的中心都不同。在我们乡土社会里,不但亲属关系如此,地缘关系也是如此。在传统结构中,每一 家以自己的地位作中心,周围划出一个圈子,这个圈子是“街坊”。有喜事要请酒, 生了孩子要送红蛋,有丧事要出来助殓,抬棺材,是生活上的互助机构。可是这不 是一个固定的团体,而是一个范围。范围的大小也要依着中心的势力厚薄而定。有 势力的人家的街坊可以遍及全村,穷苦人家的街坊只是比邻的两三家。这和我们的产,聚焦世界遗产保护与传承为主题,揭示了中国政府在保护世界遗产方面做出的 努力。武夷山、九寨沟和黄龙三处世界遗产,都以绝美的

4、自然景观而闻名于世,令 人向往的武夷山丹霞地貌,层林尽染的九寨沟景观,的黄龙钙华池,宛若人间仙境,游者走在其间,。武夷山九曲溪上的竹排,划过了历史的长河;苏州园林的曲水修廊,阅尽了人间的 沧桑;鼓浪屿上的琴声,飘散在夏日的海风中这些都是文明的传承、活态的遗 产,也是中华民族的历史见证。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这些宝贵财富,是我们的共同责任,是人类文明康续和世界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18.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A. 交口称赞绚丽多彩怡然自得生生不息B. 脍炙人口浓墨重彩泰然自若生生不息C. 交口称赞浓墨重彩怡然自得历久弥新D. 脍炙人口绚丽多彩泰然自若历久弥新1 9

5、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本片系统地梳理了已有的中国世界遗产,聚焦世界遗产保护与传承为主题,展示了中国政府在保护世界遗产方面做出的努力。B.本片系统地梳理了中国己有的世界遗产,聚焦世界遗产保护与传承的主题,展示了中国政府在保护世界遗产方面做出的努力。C.本片系统地梳理了中国已有的世界遗产,聚焦世界遗产保护与传承为主题,展示了中国政府在保护世界遗产方面做出的努力。D.本片系统地梳理了中国已有的世界遗产,聚焦世界遗产保护与传承的主题,展览了中国政府在保护世界遗产方面做出的努力。20.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5分)21

6、.下列选项中,表达得体的一项是(3分)()A.前几天我参加一场活动,有幸遇见了王教授和他的内人,我一直都很仰慕王教授 的才华。B母校45周年校庆日即将到来,许多很久没联系的老朋友都会参加,届时我定会拨 几出席。C.舍弟太过顽皮,踢足球时不小心打碎了您家的玻璃,敬请原谅,我们一定会照价赔偿。D.杨老师在请柬上写道:“本月十五号,犬子举行婚礼,本人略备菲酌,请大家务必 光临。”22. 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 超过75个字。(6分)新华社合肥2021年11月30日电(记者徐海涛)记者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 受天然珍珠母层状结构启发,近期该校俞书宏院士

7、团队研制出一种新型航天器外层 防护材料。由于采用了独特的仿生设计,其力学性能和空间极端环境耐受性均得到 显著提升。现在使用的防护材料虽具有较好的力学性能、热稳定性和耐化学性,但这种材料在 太空环境中也容易受到原子氧攻击,导致物理和力学性能下降。此外,宇宙射线辐 射,以及空间碎片撞击等极端情况,也对其稳定性形成威胁。俞书宏院士团队受天 然珍珠母的层状结构启发,通过改变组分配比,借助喷涂与热固化联用法,构筑了 聚酰亚胺一纳米云母复合膜,使其顶层具有更致密的纳米云母片。这种设计策略实 现了材料力学性能的提升,而且使其上表面对原子氧、紫致密的纳米云母片。这种 设计策略实现了材料力学性能的提升,而且使其

8、上表面对原子氧、紫外辐射和空间 碎片等具有更好的防护能力。四、写作(60分)23.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南宋人陈善在扪虱新话中写到:“读书须知出入法。始当求所以入,终当求所以 出。见得亲切,此是入书法;用得透脱,此是出书法。”读书要知入知出。入,就是 要读进书中去,读懂、吃透、掌握书中的内容实质:出,就是要从书中跳出来,能 够灵活运用书本知识。如果读书不能读进去,那就不可能理解“古人用心处”;倘若 读书不能跳出来,那就要“死在言下”,成为书奴、书呆子。只有懂得入又懂得出, 这才是读书的好方法。“整本书阅读”是新课改后语文学习的重要内容,上述材料中南宋人陈善的阅读方法 对高一

9、学生阅读整本书具有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思考与感 悟。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 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语文参考答案1. D(“在中国的传统社会,人们没有公共意识”错,原文是“中国人对公德、公共领 域、公共场所、公共事业、公民社会等均感到陌生,但这种陌生又不影响人们的公 共热情”,这只是说中西方对公私概念的认识不同,并不能说中国的传统社会中的人 们没有公共意识)2. C (A项,“一个人所处的时间、地点不同,他动用的圈子是相同的”错,材料一第 一段中说的是“每个人在某一时间某一地点所动用的圈子是不一定相同的”,据此可 知,时

10、间、地点不同,作为圈子中心的个人所动用的圈子不一定相同。B项,“最主 要是因为它表现出中国人交往中的亲疏远近的特点”错,这只是原因之一,原文并没 有说这是最主要的原因。D项,“差序格局要优于其他格局”错,这样的表述于文无 据)3. B ( A项,村民“自治”是新农村建设逐步向现代化发展的一个标志,并不能体现“差 序格局”。B项,礼金的多少与随礼的对象和自己的亲密程度有关,体现了“差序格局”。 C项“与会议无关的人员不得参与”和D项西方英、美等国家对家庭的认识,都属于“团 体格局”的表现)4 .材料一首先运用比喻论证论述我国传统社会结构的特点。(1分)接着运用举例 论证等论证方法,从亲属关系、地

11、缘关系两个方面阐述中国乡土社会的“差序格局”, 并指出差序格局具有伸缩性。(2分)最后运用引用论证,以传统社会结构中最基 本的概念“伦”来进一步阐述中国乡土社会的“差序格局”是具有差等次序的。(1分)5. 差序格局以“己”为中心,具有伸缩性,当面对威胁国人生命安全的新冠病毒,国 人可以抛开个人成见,一致抗疫。在差序格局中,个体与国家之间存在一体性或 同质性,新冠病毒是我们共同的敌人,我们能够团结起来抗疫。国人的道德具有 一贯性,差序所维系的私人的道德具有“仁”的共相。因此面对新冠病毒时,中国人 可以将爱心推己及人,集众人之力,共同抗疫。差序格局中的公与私、自我与他 人及内外群体之间的关系是相对

12、且模糊的,面对新冠疫情,家的范围会扩展,四海 之内皆兄弟,祖国处处有亲人,中国人可以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抗击疫情。(每 点2分,答对三点即可)6. BM全文以时间为顺序”错,文章只是在开头部分从时间上进行了比较,后面的段 落各自独立)7. A (B项,“主要是为了突出过去农人更加艰辛”错,这样的比较是为了指出“不违农 时的古训变得至为紧迫和现实”。C项,文中引用的古文诗句并不全是“让读者全面 了解古代的农事”的,所举的例子“立秋得馨,天地始肃”并不是为了让读者了解古代 农事。D项,“作者萧疏寥落的情绪贯穿始终,悲秋意味更加浓烈”错,萧疏寥落的 情感不是文章基调)8. 第一句话运用一系列的动作描

13、写,写出农人从事农耕的忙碌、紧张、艰辛与时 间紧迫。(2分)第二句话使用“热热闹闹”“款款”“沉甸甸”等叠词,写出秋的硕果 累累和丰收的喜悦。“款款而来”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秋独特的成熟之美。(2分)9. 立秋是对乡亲们的一种“馈赠”,立秋之后人们从繁重的农活中解脱出来,内心无 比惬意。立秋是一个重要的节气,拉开了殷实之秋的序幕。人们庆祝丰收,祭祀 天地,寄寓着来年风调雨顺的美好心愿。立秋之后,万物大致呈萧索寥落之势, 但这是对万物兴衰荣枯规律的体现,生命的终结更显得肃穆庄严。立秋勾起作者 对往事的回忆,过去的生活片段让作者感受到亲情之美,让其流露出浓浓的乡愁。(每点2分,意思答对即可,

14、答出三点即可给满分)10. D (原文标点:浮性矜急自多,宠亦很强,嫌怨转积。浮数谱构之,密奏宠多聚 兵谷,意计难量。上辙漏泄令宠闻,以胁恐之。)11. A (玄宗不是年号,是庙号)12. A (原文“是时北州破散,而渔阳差完”中的“差完”在这里是较为完整的意思,可知 渔阳郡和当时北方其他郡县的情况不一样)13. ( 1 )二年,邯郸人王郎派遣将领巡行渔阳、上谷两郡,上谷太守耿况约彭宠一 同归附大司马刘秀。(得分点:“徇”“俱”“归”各1分,大意1分)(2)他的妻子一向性情刚强,不能够忍受这样的屈辱,坚决劝丈夫不接受征召。(得 分点:“素”“堪”“固”各1分,大意1分)1 4 .子密替刘秀出手

15、诛杀了彭宠,为国除去一大隐患,应该封赏。(1分)子密【参考译文】 淮阳王刘玄更始元年,宛城人彭宠、吴汉逃亡到渔阳,同乡人韩鸿担任更始皇帝刘 玄的使节,到北方那县巡行,秉承皇帝旨意封彭宠为偏将军,兼摄渔阳太守职务, 任命吴汉为安乐县令。二年,邯郸人王郎派遣将领巡行渔阳、上谷两郡,上谷太守 耿况约彭宠一同归附大司马刘秀。汉光武帝刘秀建武二年。当时北方各郡都残破、 散落不堪,但渔阳郡还较为完整,这里有西汉时设置的铁官,彭宠用来交易粮谷, 国积珍宝,逐渐富强起来。幽州牧守朱浮,年轻并且才华出众,想严格风俗教化, 笼络士人之心,征召州中素有名望的人和王莽时享受二千石俸禄的官员,把他们都 安置在幕府中,命

16、令各郡多多调拨粮谷给他们赡养妻子儿女。彭宠认为天下尚未安 定,战争刚起,不应多设官署来消耗军粮和物资,所以不接受朱浮的命令。朱浮性 情高傲急躁,自以为高人一等,彭宠也很倔强,二人嫌隙怨恨越积越深。朱浮多次 诬陷他,向朝廷密奏彭宠集结许多部队,囤积大量粮草,其意难料。刘秀故意泄露 朱浮的奏报让彭宠听到,来威胁恐吓他。到这时,刘秀下诏书征召彭宠,彭宠上奏 疏,请求与朱浮同时到京城。刘秀不允许,彭宠私下更起疑心。他的妻子一向性情 刚强,不能够忍受这样的屈辱,坚决劝丈夫不接受征召。于是说:“天下还未安定, 四方各自称雄,渔阳是个大郡,兵马精壮,为什么因为别人上奏诬陷而抛弃渔阳的 一切离开呢? ”彭宠又

17、跟他亲近的官员商量,(他们)内心都怨恨朱浮,没有劝他去 京城的。刘秀派彭宠的堂弟子后兰卿劝导他。彭宠便留下了子后兰卿,随之发兵叛 变,设立官署,任命将帅,自己率领两万多人到蓟城攻打朱浮。五年二月,彭宠在 便室斋戒,奴仆子密等三人趁彭宠睡觉之机,共同把他绑在床上,告诉外面的官员 说:“大王正在斋戒,让官员们都休息吧。”假传彭宠命令,把奴仆、婢女都捆绑起 来,分别囚禁,又假传彭宠的命令叫他的妻子进来,彭宠之妻一进别室,大惊说:“奴 仆反了! ”子密等人就揪住她的头,打她的面颊,彭宠急忙呼叫:“赶快给几位将军 准备行装! ”于是两个奴仆押着彭宠的妻子到后堂去取金银财宝,留下一个奴仆看守 彭宠。子密等

18、人搜取了财宝衣物,又回到绑缚彭宠的别室,把东西装好,准备了六 匹马,命令彭宠妻子缝两个细绢口袋。入夜后,解开彭宠的手,让他给城门将军写 亲笔命令:“今派子密等人到子后兰卿那里,速开城门让他们出去,不得拖延。”写 完后,斩下了彭宠和他妻子的头装入袋中,便拿着彭宠写的命令飞驰出城,带着人 头向东汉京师洛阳奔去。彭宠的尚书韩立等人共同拥立彭宠的儿子彭午为王,国师 韩利斩下彭午的头到祭遵处投降,并把彭宠整个家族都杀了。光武帝刘秀封子密为 不义侯。15. D (从韩诗“跻攀分寸不可上,失势一落千丈强”可以看出,琴声在最后是往下走, 不是“高到极点”)16. 都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如李诗中“如听万壑松”一句

19、以大自然的万壑松涛为喻, 表现出琴声的清越宏远,韩诗则运用一系列比喻表现琴声的高低变化。都运用了 侧面描写,李诗通过描写诗人听琴时的感受,衬托琴师技艺的高超、音乐的魅力。 韩诗“湿衣泪滂滂”“无以冰炭置我肠”等句写诗人听琴后的反应与感受,从侧面表现出 琴声的动人效果,使诗人深陷其中,难以自拔。(每点3分,意思答对即可)17. ( 1 )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2)吾尝跤而望矣 不如登高之博见也(3)诵明月之诗 歌窈窕之章(每空1分,多字、漏字、错字、语序错误等均不 得分)18. A (交口称赞:众人同声赞美。脍炙人口:比喻好的诗文或事物为众人所喜爱和 传诵。文中是说人们喜欢这部纪录片,

20、它得到众人的赞誉,第一空应填“交口称赞”。 绚丽多彩:各种各样的色彩灿烂美丽,形容色彩华丽。浓墨重彩:用浓重的墨汁和 颜色来描绘,形容着力描写。浓墨重彩多用于写作,在这里是用来形容黄龙钙华池 的色彩绚丽,第二空应填“绚丽多彩”。怡然自得:形容高兴而满足的样子。泰然自 若:形容在紧急情况下沉着镇定,不慌不乱。根据语境,第三空应填“怡然自得”。 生生不息:不断地生长、繁殖。历久弥新:形容经历长久的时间而更加鲜活,更加 有活力,更显价值。根据语境,第四空应填“生生不息”)19. B (A项,语序不当,将“已有的中国”改为“中国已有的”;句式杂糅,将“聚焦世 界遗产保护与传承为主题”改为“聚焦世界遗产

21、保护与传承的主题”或“以世界遗产保 护与传承为主题”。C项,句式杂糅,将“聚焦世界遗产保护与传承为主题”改为“聚焦 世界遗产保护与传承的主题”或“以世界遗产保护与传承为主题”。D项,搭配不当, 将“展览”改为“展示”)20. 整个排比句利用相似的结构,诗化的语言将武夷山、苏州园林、鼓浪屿等世界遗 产罗列出来,节奏和谐,感情充沛。(2分)表现出不同文化遗产的地域风韵和文 化特点,强化了保护世界遗产的重要意义。(3分)21. C (A项,内人一般用来称呼自己的妻子。B项,拨冗一般是指对方于繁忙之中 抽出时间。D项,“务必”带有强制性,用在此语境不合适)22. 近期,(1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俞书宏院

22、士团队(1分)受天然珍珠母层状结 构的启发(1分)研制出了一种新型航天器外层防护材料(1分),该材料的力学性 能和耐受性都得到了显著提升(1分)o (语言表达流畅1分)23 .【写作提示】(一)材料解读该作文题由材料、写作任务、写作要求三部分组成。这是一道立足于材料谈启示的作文题。材料引述南宋人陈善关于读书方法的观,点, 他主张读书要学会“入”,也要学会“出”。“入”是“出”的基础,“出”是“入”的目的。在开始读书时应当探求 进入书本的方法,材料中也给了明确的指示,即“见得亲切,此是入书法”,就是要“读 懂、吃透、掌握书中的内容实质”,只有读懂、吃透书中的内容,才能懂得古人的智 慧,得到生活的

23、真谛;末了时应当探求跳出书本的方法,就是要“用得透脱”,将学 到的知识灵活运用,用从书本中得到的智慧去解决现实中出现的问题,这才能发挥 知识的最大价值,这也是我们读书的目的,否则就会拘泥于古人的言论,变成书奴、 书呆子。写作任务以新课改下开展的“整本书阅读”为背景,明确了考生写作时的身份,即高 一学生,考生在写作时不可泛泛而谈,要从陈善的读书方法中得到启示,结合自身 实际,谈谈自己如何来阅读整本书。(二)参考立意 读懂书,更要用好书; 借书中的智慧,断生活的荆棘; 学以致用,是读书最好的表达;等等。(三)题意评分解说亲属圈子是一般的。像贾家的大观园里,可以住着姑表林黛玉,姨表薛宝钗,后来 更多

24、了,什么宝琴,岫烟,凡是拉得上亲戚的,都包容得下。可是势力一变,树倒 瑚狗散,缩成一小团。到极端时,可以像苏秦潦倒归来,“妻不以为夫,嫂不以为叔”。 中国传统结构中的差序格局具有这种伸缩能力。以“己”为中心,像石子一般投入水中,和别人所联系成的社会关系,不像团体中的 分子一般大家立在一个平面上,而是像水的波纹一般,一圈圈推出去,愈推愈远, 也愈推愈薄。我们儒家最考究的是人伦,伦是什么呢?我的解释就是从自己推出去 的和自己发生社会关系的那一群人里所发生的一轮轮波纹的差序。释名中也说“伦 也,水文相次有伦理也”。潘光旦先生曾说:凡是有“伦”作公分母的意义都相通,“共 同表示的是条理、类别、秩序的一

25、番意思”。伦重在分别,在礼记祭统里所讲的十伦,鬼神、君臣、父子、贵贱、亲疏、爵 赏、夫妇、政事、长幼、上下,都是指差等。“不失其伦”是在别父子、远近、亲疏。 伦是有差等的次序。其实在我们传统的社会结构里最基本的概念,这个人和人往来 所构成的网络中的纲纪,就是一个差序,也就是伦。礼记大传里说:“亲亲也, 尊尊也,长长也,男女有别,此其不可得与民变革者也。”意思是这个社会结构的架 格是不能变的,变的只是利用这架格所做的事。(摘编自费孝通乡土中国差序格局,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材料二:学术界普遍认为“差序格局”这个概念好,概括起来大致有以下几点理由:1 .它表现出 了中国人交往中的亲疏远近特点。

26、这一点既同中国传统家族的五服图相一致,也同 中国人际交往的事实相吻合,又同儒家所谓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相 贯通。2.这一格局的重点在于反映个体与家国、天下之间的关系,尤其表明了个体 在同心圆中所处的中心的位置,进而可以反映出宏观与微观、大宇宙与小宇宙、大 我与小我之间的一体性或同质性。3.从这一同心圆的格式中,我们可以看到中国人 的道德既有内在的一贯性,又有等差性。照费孝通本人的观,点来看,差序“系维着 私人的道德”,但它们之间也都有“仁”的共相。以往学界有所争议的地方是,儒家道 德原则究竟是特殊的,还是普遍的?而差序格局无形中把两者巧妙地结合到了 一起, 让人们觉得一以贯之与差等

27、有别可以共存于同一体系中。4.该格局还反映了公与私、 自我与他人及内外群体之间相对且模糊的关系,而不同于西方社会所体现的明确关 系。在西方的概念中,公私是一对对立概念,两者界限分明。任何属于公的就不可 能属于私,而划归为私的就不是公。但中国人不这么认为。中国人对公德、公共领 域、公共场所、公共事业、公民社会等均感到陌生,但这种陌生又不影响人们的公 共热情。所谓四海之内皆兄弟,祖国处处有亲人,只要把这些地方都看作自家范围 的扩展,中国人一样可以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就我个人的观点而言,上面的许多特,点其实可以提升为一系列认知中国社会的模 式,即我们并不是按照西方所谓的二元对立思维来构建社会的。以群体

28、研究为例, 西方社会学倾向认为群体应该被划分为“内群体”和“外群体”,但差序格局打破了这样 的界限。它让我们看到个体完全可以共存于若干群体中,也看到了个体在多种群体 中的游离与自定义的状态。结果分辨各个群体与自己之间的关系远近比划定内外界 限更重要。(摘编自翟学伟再论V差序格局的贡献、局限与理论遗产)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乡土社会中,由于关系网络中心的“己”不同,即使父母相同,兄弟两人的亲属体 系也不尽相同。B. 在乡土社会,地缘圈子范围大小会依着圈子中心的财富和权势的变化而伸缩,可 以大,也可以小。C. 贾府兴盛的时候可以容得下各种亲戚,然而一

29、旦失势,树倒糊狗散,这说明差序 格局具有伸缩性。D. 西方社会中,群己界限分明,公私是一对对立的概念,而在中国的传统社会,人 们没有公共意识。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3分)A. 我们的传统社会结构是呈水波纹状的,一个人所处的时间、地点不同,他所动用 的圈子是相同的。B学术界普遍认为“差序格局”这个概念好,最主要是因为它表现出中国人交往中的 亲疏远近的特点。C. “伦”重在分别,是有差等的次序,在中国古代社会中,老百姓是不能够随意改变 这种有差等的次序的。D. 西方社会学注重群体内外界限的划分,差序格局打破了这样的界限,因此差序格 局要优于其他格局。3. 结合材料内容,

30、下列选项中最能体现“差序格局”的一项是(3分)(3分)A. 乡村自治发展进程中,村民自治组织能力不断提升,建立起体系完备的农民自治 组织。B. 在我国有随礼的习惯,礼金的多少往往取决于随礼的对象与自己的亲密程度。C. 公司员工在工作中的权责明确,在公司召开会议时,与会议无关的人员不得参与。D. 在西方英、美等国家,家庭所包含的对象只能有丈夫、妻子以及他们之间未成年 的孩子。4 .请简要分析材料一的论证思路。(4分)5. 我国自古就有“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的俗语,但在新冠疫情面前,国 人却能够众志成城,共同抗疫。请结合材料,运用差序格局的相关知识对此变化简 要分析。(6分)(二)现代

31、文阅读II (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时在立秋周益清农事里的立秋,我有着太多的记忆。往昔这个时节,乡野总是处在“烧烤模式”的笼罩之下,农民们已从一年中最繁重的 苦役中解轴。刚刚翻过去的“双抢”一页,时日漫长,抢割抢插,一个“抢”字,把原本 不疾不徐的分分秒秒,紧绷得无以复加。所谓季节不等人,宣示的逼迫直抵农人后 背,弯腰便成为立秋前夕人们最惯常的劳作姿势。父老乡亲淳厚诚朴,敬畏时节的 莅临,本分顺从地接受。他们开镰,拾穗,拔秧,栽插,茬口安排得无缝衔接,农 活儿技法愈加稔熟,动作亦是干净利落,弯腰的身姿更显努力地前倾。直到立秋降 临的当口,双脚才从晒得发烫的泥水中拔出

32、,洗净,显出黑黝本色是烈日的灼 射加速了黝肤蕙泽形成的过程。现如今,稼木啬里的农事变得如此繁复,产出记录不断刷新。原来,土地尚有可供人 予取的存量,被聪明智慧的人类尽数挖掘而出。民以食为天!每一方田亩的禾粒皆 可构成予与生命繁衍生息的支撑体系,满足众多家庭日益精细的口腹之欲,是舌尖 上最基本的幸福要素。事实是,地块依旧是那个地块,产量竟是大大地往上“蹿”起, 这不得不依赖于耕作制度更趋紧凑严密,使不违农时的古训变得至为紧迫和现实。 往往,我特别在意此时:晚秧正待返青,棉桃尚未吐絮,乡亲可以无所牵挂地接受 这一短暂闲暇的“馈赠”,晒黑的脸庞露出无比畅快的惬意。 天行有常,令节气循环往复。历书的存

33、在,贯穿于农耕文明史册的漫长过程,是众 多中国符号中极其醒目的标识。“秋训,禾谷熟也”一一历书的提示,简约明了,却叫 人不能不细细咀嚼一番。它让立秋的意涵展露无遗,由此拉开殷实之秋的序幕。几 千年来,无数人醉心在自我想象的天地里,让亮泽的一穗穗金黄色随风起伏,丰收 的长卷里,涌进来数不清的忙忙碌碌的身影,直到一座座高大仓虞被装填得丰赡充 实。先民尚仪礼,重祭祀,冀望与天地神灵沟通契应,祈求获得年复一年的佑助庇 护。典制的仪礼,令祖先对神灵赐予的丰年极尽颂赞,又表达对来年风调雨顺抱持 更大期待。五谷熟而民人育!庆祝丰收,祭祀天地,以洽百礼,豁然在目的隆重场 面常会令我们在诗经丰年中钩沉而起,变得

34、不再那么远久。“立秋得馨,天地始萧”立秋往后,天地间的总基调大约就是朝向萧疏寥落的走势 而去,这多少有点悲秋的意味。于是,心情往往是要受到些许影响的。只是,这种 精神层面的易变性到底是与丰饶之秋有些抨格不入的。臂如,鸣蝉似乎总被视为单 调无趣之物,还有人老是嫌它聒噪不休,叫人烦厌。不可忽略的是,以它为题材的 诗文自古就不胜枚举。“才入新秋百感生,就中蝉噪最堪惊”一一果然是这般不爽,仿 佛心绪不宁最是蝉鸣惹的“祸”。可是,一声蝉鸣、一片落叶却总能勾走我视听的触 点,撩动我思维中最敏感的部位。我喜欢立秋的蝉声无歇,引来万千的和鸣,伴着 秋去秋来,使得琐碎的时日闲淡下来。然后,梧桐开始落叶。先是一片

35、,小心翼翼 地下坠,接下来是有秩序地落地,那么庄严地完成叶片的生命始终,静穆中显示落 体无声的短瞬过程。毋宁说,落叶的背后,隐匿着万物兴衰荣枯的无声秘语。丰硕,收获,华彩,热热闹闹地推进,一切孟秋之物皆款款而来,沉甸甸的季节就 有了特别的味道。只是,越发精致的时代,终是无法令光阴中的烟火气消散的,哪 怕曾经菽水藜蕾的苦涩,也总能勾起陈年往事里的温情与怀念。家是生命开始的地 方,饥贫的日子并未走太远。曾经,每个父母都有着自己的精打细算,家里的一日 三餐如长流细水,平淡无奇中每有锅碗瓢盆叮当作响。为备冻馁的不测,暂时吃不 完的果蔬、豆菽是要晒干贮藏的,这成为托举某个家庭不至坠入极度困境的最终救 助

36、。趁着秋阳杲杲,母亲们会搬出竹筛、簸箕器具之类,置于房顶檐下,上面大多 摊开黄豆、花生、薯片之类。今天,母亲的子女们无论身在庙堂之上,抑或行走于 江湖之远,母亲的秋晒组图无疑牵系了儿女的眷眷乡愁。既入立秋,白昼仗恃着夏的聒烈之威,还让人有些酷热难耐之感,倒是入夜的那份 凉爽叫人大得自在适意。推开牖户,让心绪伸出沁凉的窗外,秋意中的深味自是一 种别样的投影,落于信笺之上。(选自散文选刊2020年第3期,有删改)6. 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现如今粮食产量不断增加,田里的粮食满足了人们日益精细的口腹之欲,还让人 们获得了满满的幸福感。B. 全文以时间为顺序,写了农

37、人们秋收秋种的热闹场景,为我们描绘了一幅秋意盎 然的乡野收制图。C. 文章将秋与古代历书结合起来进行讲述,使人们对立秋的认识有了更多的时空感 和厚重感。D. 立秋之后,天地万物大致呈萧疏警落的趋势,人们会有悲秋的情绪,秋天里聒噪 不休的鸣蝉还会让有些人烦厌。7. 下列对文章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一项是(3分)()A. 文章从立秋起笔,简清地交代了农事和立秋的关系,文末又以立秋收尾,文章结 构完整。B. 文章将往昔与如今两个不同时代的秋天农忙进行比较,主要是为了突出过去农人 更加艰辛。C. 全文多处引用古文诗句,是为了让读者全面了解古代的农事,如“立秋得馨,天地 始肃”。D. 文章情感充沛,

38、在时空的不断转换中,作者萧疏寥落的情绪贯穿始终,悲秋意味 更加浓烈。8 .请简要赏析文中两处画横线的句子。(4分)9. 文末提至U “秋意中的深味自是一种别样的投影”,请结合全文简要谈谈立秋有哪些 “深味”。(6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淮阳王更始元年,宛人彭宠、吴汉亡命在渔阳,乡人韩鸿为更始使,徇北州,承制 拜宠偏将军,行渔阳太守事,以汉为安乐令。二年,邯郸王郎遣将徇渔阳、上谷, 上谷太守耿况约宠俱归大司马秀注。汉光武建武二年。是时北州破散,而渔阳差 完,有旧铁官,宠转以贸谷,积珍宝,益富强。幽州牧朱浮,年少有

39、俊才,欲厉风 迹,收士心,辟召州中名宿及王莽时故吏二千石,皆引置幕府,多发诸郡仓谷禀赡 其妻子。宠以为天下未定,师旅方起,不宜多置官属以损军实,不从其令。浮性矜 急自多宠亦很强嫌怨转积浮数谱构之密奏宠多聚兵谷意计难量上辙漏泄令宠闻以胁 恐之至是,有诏征宠,宠上疏,愿与浮俱征。帝不许,宠益以自疑。其妻素刚,不 堪抑屈,固劝无受征。于是曰:“天下未定,四方各自为雄,渔阳大郡,兵马最精, 何故为人所奏而弃此去乎? ”宠又与所亲信吏计议,皆怀怨于浮,莫有劝行者。帝遣宠从弟子后兰卿喻之。宠因 留子后兰卿,遂发兵反,拜署将帅,自将二万余人攻朱浮于蓟。五年二月,宠斋在 便室,苍头子密等三人因宠卧寐,共缚著床

40、,告外吏云:“大王斋禁,皆使吏休。伪称宠命,收缚奴婢,各置一处,又以宠命呼其妻,妻入,惊曰:“奴反!”奴乃粹 其头,击其颊,宠急呼曰:“趣为诸将军办装! ”于是两奴将妻入取宝物,留一奴守 宠。于是收金玉衣物,至宠所装之,被马六匹,使妻缝两嫌囊。昏夜后,解宠手, 令作记告城门将军云:“今遣子密等至子后兰卿所,速开门出,勿稽留之。”书成。 斩宠及妻头置囊中,便作记驰出城,因以诣阙。其尚书韩立等共立宠子午为王,国 师韩利斩午首诣祭遵降,夷其家族。帝封子密为不义侯。(选自通鉴纪事本末光武平渔阳,有删改)注秀:刘秀,东汉王朝的建立者,建武元年称帝。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 浮性矜急自多/宠亦很强/嫌怨转积/浮数谱构之密奏/宠多聚兵谷/意计难量/上辙漏 泄令宠闻/以胁恐之/B. 浮性矜急自多/宠亦很强/嫌怨转积/浮数谱构之/密奏宠多聚兵谷/意计难量上/辙漏 泄令宠闻以胁恐之/C. 浮性矜急自多/宠亦很强/嫌怨转积/浮数谱构之密奏/宠多聚兵谷/意计难量上/辙漏 泄今宠闻以胁恐之/D. 浮性矜急自多/宠亦很强/嫌怨转积/浮数谱构之/密奏宠多聚兵谷/意计难量/上辙漏 泄令宠闻/以胁恐之/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