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16姓名一、选择题1、设全集U=0,1,2,3,-1,集合A=x|1<x<3,则CU畸于0A、2,1B、2,3C、0,-1D、3,-12、下列选项中错误的是()A、x>0x2>0B、x<1x<-1C、x=0xy=0D、x=3x2+2x-15=03、若a2>a-2,则a的取值范围是()A(0,1)R(-巴-1)U(1,+s)C(-s,0)Dk0,14、函数y=+log4(x-4)3的定义域是()A(0,4)B、(4,+oo)C、4,+oo)D、(-oo,-4)5、函数y=-cos5x的最小正周期是()AB、C、nD2n6、不等式|-3x+4|>
2、7的解集是()Ax|x>-5B、x|-1<x<Cx|x<-1或xnD、x|x<17、在等差数列an中,a4=4,a2=1,贝Ua8的值是()A、B、2C、4D、108、已知函数f(x)=22x+3-lgx4,则f(-1)的值是()A、B、10C、13D、149、下列各角中与-340o角终边相同的角为()A、-20oB、20oC、-40oD、40o10、直线y=x-2与5x-2y-6=0直线的位置关系是()A重合B、平行C垂直D相交但不垂直11、下列函数中属于偶函数的是()A、f(x)=-2x2B、f(x)=-3x+x2C、f(x)=-42xD、f(x)=-2x+1
3、1. 全卷共页。共10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用钢笔或圆珠笔直接答在试题卷上。2. 答卷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一、(10分,每小题2分)1. 下列各项词中,加点字读音全对的一项是()A.城隅(yu)殓犹(yun)殷红(yan)千乘之国(sheng)B.喟然(kui)¥(mian)颔联(hdn)倾箱倒箧(qie)C.泠然(leng)宽宥(you)悄声(qiao)大笔如椽(yudn)D.绷脸(beng)肖像(xiao)镌刻(j立n)潸然泪下(shan)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打烊矫健冠名权众志成城B. 渲泄磨砺暴发力杯水车薪C. 筹画神彩发祥地掉以轻心D.倾
4、刻凑合挑大梁相儒以沫3.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随着4G时代的到来,国产智能手机纷纷登堂入室,在全球市场已占有很大份额。B. 思想是无所不在的,如果你愿意,甚至在石头缝里也会发现思想。C. 这场戏演得绘声绘色,赢得了全场观众的喝彩。D.现在的电视连续剧,十几集、几十集的习以为常。4.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不管是修缮重建,对于文化遗迹来说,要义在于保存。圆明园废墟是京城最有历史感的文化遗迹之一,把它完全铲平,造一座崭新的圆明园,多么得不偿失。何必要抹去昨夜的故事,去收拾前夜的残梦。更何况,收拾起来的前夜的残梦,今日的游戏。A. 或是即使仅是不
5、是B. 还是如果仅是不是C. 还是如果不是只是D.或是即使不是只是5. 下列作家作品对应不正确的一项是()A.韩愈昌黎先生集B.辛弃疾稼轩长短句C.柳永一乐章集D.李清照一珠玉词二、(8分,每小题2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6-9题。霾为何物?我国最早的字典说文解字释义说:“风雨土也。从雨狸声。诗日,终风且霾”。风雨交加,裹挟大地的尘土,伴随像狸一样的尖利声音,给人造成很大的压迫感。这里,霾是充满流动力量的一种自然现象。诗经邺风中有“终风且暴”“终风且终”“终风且瞳”“噎噎其阴”一暴,大风迅疾猛吹;霾,狂风席卷扬尘;噎,狂风遮天蔽地;阴,天色阴沉黯淡。四种天气现象,紧锣密鼓,层层加码。携带尘土的霾
6、,带土黄或橘黄色,让能见度大为降低。“终风且霾”,是否为今天人们所说的沙尘暴,我们尚难得知。不过,席卷尘土的霾,古已有之,当无疑义。在长江流域,“终风且霾”的几率,微乎其微。彼时,江南水乡泽国,山林莽原,到处都为生机盎然的树林、湿地、河流、湖泊。霾,在此时的南方文献中略有涉及。屈原九歌国荡一一“霾两轮兮萦四马”,此处的霾,同埋,战车的两轮埋在土中,裹足不前。霾的这个意义,与北方文化经典诗经中的“霾”有所不同,但并不让人觉得兀,恰为中华文明丰富多彩的语言表征。在后世的汉语表达中,霾,屡屡出现。如唐代陆龟蒙“夫子又继起,阴霾终廓如”,杜甫“向晚霾残日,初宵鼓大炉”“涨沙霾草树,舞雪渡江湖”“洒落唯
7、清秋,昏霾一空阔”等,但意义变化不大,始终在农业社会徘徊。辞海对霾的解释是“大气混浊态的一种天气现象”,从中看不出霾对身体有多大伤害。再大的风吹起尘土,不过是原生态的尘土罢了。20世纪上半叶,中国的大多数地方尚未迈入工业化门槛,当伦敦、曼彻斯特等工业革命重镇饱受空气污染时,中国的不少地方仍然为一派田园风光,空气中都弥漫着一种泥土味。近年来,霾频频出现于中国城市及媒体报章。支撑霾字频繁现身的正是中国狂飙突进的城市化进程及相对滞后的环境治理。不同于裹挟尘土的古代的霾,现今的霾携带了多种多样对人体有害的成分汽车尾气、工地扬尘、燃煤烟尘。而且,城市越大,人口越多,建筑越密,与现代社会息息相关的霾比古代
8、的霾,引发的关联效应愈加深广、复杂,已让中国的不少城市居民周期性地体会到“呼吸阵痛”。从古至今,霾都为一种令天色浑浊的天象。风吹起尘土,形成了古代的霾。现今,在人工减排不畅的情况下,霾依然要靠风稀释、吹散。雾霾缠城,一阵阵大风将霾吹得无影无踪。因此,诗经中有“终风且霾”,风和霾还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选自光明日报,有删改)6. 下列对“霾”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 古代的霾是一种狂风席卷着尘土,让能见度降低的自然现象,它的意义在农业社会变化不大。B. 诗经中“终风且霾”是说风和霾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C. 笼罩在当今中国多个城市的霾,夹杂着汽车尾气、工地扬尘、燃煤烟尘等对人体
9、有害的成分。D. “终风且霾”与今天人们所说的沙尘暴属于同一性质的事物。7. 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经中的“终风且霾”和九歌中的“霾两轮兮絷四马”都是大风扬起尘土而形成的一种自然现象。B.20世纪上半叶,中国的环境与伦敦等饱受空气污染的工业革命重镇相比,明显更具田园性。C.近年来,出现在中国大部分城市的霾使不少居民周期性地体会到“呼吸阵痛”。D.现今,在人工减排不畅的情况下,对付雾霾,依然要靠风将其稀释吹散。8.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A. 由于江南的气候环境与北方不同,因此“霾”的意义,南、北也有所不同。B. 自古以来都有雾霾天气出现,不过那时
10、的霾只是携带原生的尘土,看不出身体有多大伤害。C. 近年来,由于大规模的工业生产等因素,使“霾”这个字频频出现。这时的着与裹挟尘土的古代的霾实际上没有区别。D. 中国狂飙突进的城市化进程及相对滞后的环境治理,使现今的霾携带了多种多样对人体有害的成分。9. 结合本文内容,谈谈你对治理霾的建议。答:三、(12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
11、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蟮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节选自荀子劝学)10. 对下列句子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木直中绳中:合于。B.虽有槁暴暴:晒干。C.假舆马者假:借助
12、。D.君子生非异也生:出生。11. 给句中加点的字注音(2分)A.虽有槁暴,不复挺者有B.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省C.吾尝践而望矣践D.故不积腔步,无以至千里腔12. 下列语句中,表明学习要逐步积累的一项是(2分)()A.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B.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C.弩马十驾,功在不舍D.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13. 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 作者用“青出于蓝”“冰寒于水”两种生活现象说明学习可以使人提高,实现超越。B. 第一段用“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来说明人的知识、才能、品德是先天形成的。C. 第二段用“跂而望”不如“登高之博见”这种生活体验阐明“善
13、假于物”的重要性。D.第三段通过正反对比论述了只有积累、持之以恒和专心致志地学习,才能有所成就。14. 翻译下列句子(4分)(1)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答:(2)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答:四、(11分)1.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秋词二首(其一)刘禹锡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睛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1) 诗人对秋天的情感与其他作家对秋天的情感有何不同?(3分)答:(2) 这首诗描写了秋天怎样的特点?(3分)答:16. 补写下列诗词中的空缺部分。(5分)(1) 问君何能尔?。(陶渊明饮酒其五)。(2) 莫愁前路无知己,。(
14、高适别董大)(3) 身无彩凤双飞翼,。(李商隐无题)(4) 问渠哪得清如许?。(朱熹观书有感其一)(5) 今宵酒醒何处?。(柳永雨霖铃)五、(10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7-20题。童年读书莫言我童年时的确迷恋读书。那时候既没有电影更没有电视,连收音机都没有。只有在每年的春节前后,村子里的人演一些血海深仇、三世仇之类的忆苦戏。在那样的文化环境下,看“闲书”便成为我的最大乐趣。我体能不佳,胆子又小,不愿跟村里的孩子去玩上树下井的游戏,偷空就看“闲书”。父亲反对我看“闲书”,大概是怕我中了书里的流毒,变成个坏人;更怕我因看“闲书”耽误了割草放羊;我看“闲书”就只能像地下党搞秘密活动一样。后来,我的
15、班主任家访时对我的父母说其实可以让我适当地看一些“闲书”,形势才略有好转。但我看“闲书”的样子总是不如我背诵课文或是背着草筐、牵着牛羊的样子让我父母看着顺眼。我偷看的第一本“闲书”,是绘有许多精美插图的神魔小说封神演义,那是班里一个同学的传家宝,轻易不借给别人。我为他家拉了一上午磨才换来看这本书一下午的权利,而且必须在他家磨道里看并由他监督着,仿佛我把书拿出门就会去盗版一样。这本用汗水换来短暂阅读权的书留给我的印象十分深刻,那骑在老虎背上的申公豹、鼻孔里能射出白光的郑伦、能在地下行走的土行孙、眼里长手手里又长眼的杨任,等等等等,一辈子也忘不掉啊。后来又用各种方式,把周围几个村子里流传的几部经典
16、如三国演义、水浒传、儒林外史之类,全弄到手看了。后来又把“文革”前那十几部著名小说读遍了。记得从一个老师手里借到青春之歌时已是下午,明明知道如果不去割草羊就要饿肚子,但还是挡不住书的诱惑,一头钻到草垛后,一下午就把大厚本的青春之歌读完了。身上被蚂蚁、蚊虫咬出了一片片的疙瘩。从草垛后晕头涨脑地钻出来,已是红日西沉。我听到羊在圈里狂叫,饿的。我心里忐忑()不安,等待着一顿痛骂或是痛打。但母亲看看我那副样子宽容地叹息声,没骂我也没打我,只是让我赶快出去弄点草喂羊。我飞快地蹿()出家院,心情好得要命,那时我真感到了幸福。我的二哥也是个书迷,他比我大五岁,借书的路子比我要广得多常能借到我借不到的书。但这
17、家伙不允许我看他借来的书。他看书时,我就像被磁铁吸引的铁屑一样,悄悄地溜到他的身后,先是远远地看,脖子伸得长长,像一只喝水的鹅,看着看着就不由自主地靠了前。他知道我溜到了他的身后,就故意地将书页翻得飞快,我一目十行地阅读才能勉强跟上趟。他很快就会烦,合上书,一掌把我推到一边去。但只要他打开书页,很快我就会凑上去。他怕我趁他不在时偷看,总是把书藏到一些稀奇古怪的地方,就像革命样板戏红灯记里的地下党员李玉和藏密电码一样。但我比日本宪兵队长鸠山高明得多,我总是能把我二哥费尽心机藏起来的书找到;找到后自然又是不顾一切恨不得把书一口吞到肚子里去。有一次他借到一本破晓记,藏到猪圈的棚子里。我去找书时,头碰
18、了马蜂窝,嗡的声响,几十只马蜂蜇到脸上,奇痛难挨。但顾不上痛,抓紧时间阅读,读着读着眼睛就睁不开了。头肿得像柳斗,眼睛肿成了一条缝。我二哥一回来,看到我的模样,好像吓了一跳,但他还是先把书从我手里夺出来,拿到不知什么地方藏了,才回来管教我。他一巴掌差点把我扇到猪圈里,然后说:活该!我恼恨与疼痛交加,鸣鸣地哭起来。他想了一会儿,可能是怕母亲回来骂,便说:只要你说是自己上厕所时不小心碰了马蜂窝,我就让你把破晓记读完。我非常愉快地同意了。但到了第二天,我脑袋消了肿,去跟他要书时,他马上就不认账了。我发誓今后借了书也决不给他看,但只要我借回了他没读过的书,他就使用暴力抢去先看。有一次我从同学那里好不容
19、易借到一本三家巷,回家后一头钻到堆满麦秸草的牛棚里,正看得入迷,他悄悄地摸进来,一把将书抢走,说:这书有毒,我先看看,帮你批判批判!他把我的三家巷揣进怀里跑了。我好恼怒!但追又追不上他,追上了也打不过他,只能在牛棚里跳着脚骂他。(节选自莫言散文,浙江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17. 写出第段括号前加点字词的读音(2分)(1)忐忑()(2)蹿()18.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第段作者童年因迷恋读书而遭遇的事情。(2分)答:读封神演义读青春之歌19. 阅读第段,说说为什么“我看闲书的样子总是不如我背诵课文或是背着草筐、牵着牛羊的样子让我父母看着顺眼”?(3分)答:20. 作者把自己对书的迷恋描写得生动而
20、富有感染力,请以第段的相关内容为例,作简要分析。(3分)答:六、(9分)21. 提取下列材料中的要点,整合成一个单句,解释“重阳节”。(4分)(1) 重阳节为农历九月初九,是中国的传统节日。(2) 重阳节,在民间有登高的习俗,故又称“登高节”。(3) 重阳节有吃重阳糕、赏菊、饮菊花酒、插茱萸等风俗活动。(4) 中国有尊老重老的美德,故全国人大通过立法,确定重阳节又为老年节。答:重阳节是22. 下面是某出版社推介新书的一则广告,有五处错误,请分别指出并加以改正。(5分)国学备览是一套中等规模的古籍丛书,该书囊括了自先秦至晚清两千多年中国文史名作中的81部,按传统的经、史、子、集顺序编排,涉及哲学
21、、文学、小说、艺术、历史、医学等内容,其中既有世说新语菜根谭等短篇名著,也有史记资治通鉴等鸿篇巨制。整部丛书经过了海内外和中国大陆百名专家整理审阅,配有1500多幅相关照片,每部分均撰写了内容提要,全书600多万字。需要购买该丛书者,务必于2016年3月底前与贵出版社联系,以便及时发货。答:(1)(2)(3)(4)(5)七、作文(40分)23.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要求:字数不少于700字;不要套作,不得抄袭。1. 全卷共页。共10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用钢笔或圆珠笔直接答在试题卷上。2. 答卷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一、(10分,每小题2分)1. 下列各项词中,加点字读音全对
22、的一项是()A.城隅(yu)殓犹(yun)殷红(yan)千乘之国(sheng)B.喟然(kui)¥(mian)颔联(hdn)倾箱倒箧(qie)C.泠然(lWng)宽宥(y6u)悄声(qiao)大笔如椽(yuan)D.绷脸(beng)肖像(xiao)镌刻(j立n)潸然泪下(shan)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打烊矫健冠名权众志成城B. 渲泄磨砺暴发力杯水车薪C. 筹画神彩发祥地掉以轻心D.倾刻凑合挑大梁相儒以沫3.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随着4G时代的到来,国产智能手机纷纷登堂入室,在全球市场已占有很大份额。B. 思想是无所不在的,如果你愿意
23、,甚至在石头缝里也会发现思想。C. 这场戏演得绘声绘色,赢得了全场观众的喝彩。D.现在的电视连续剧,十几集、几十集的习以为常。4.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不管是修缮重建,对于文化遗迹来说,要义在于保存。圆明园废墟是京城最有历史感的文化遗迹之一,把它完全铲平,造一座崭新的圆明园,多么得不偿失。何必要抹去昨夜的故事,去收拾前夜的残梦。更何况,收拾起来的前夜的残梦,今日的游戏。A. 或是即使仅是不是B. 还是如果仅是不是C. 还是如果不是只是D.或是即使不是只是5. 下列作家作品对应不正确的一项是()A.韩愈昌黎先生集B.辛弃疾稼轩长短句C.柳永一乐章集D.李清照一珠玉词
24、二、(8分,每小题2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6-9题。霾为何物?我国最早的字典说文解字释义说:“风雨土也。从雨狸声。诗日,终风且霾”。风雨交加,裹挟大地的尘土,伴随像狸一样的尖利声音,给人造成很大的压迫感。这里,霾是充满流动力量的一种自然现象。诗经邺风中有“终风且暴”“终风且终”“终风且瞳”“噎噎其阴”一暴,大风迅疾猛吹;霾,狂风席卷扬尘;噎,狂风遮天蔽地;阴,天色阴沉黯淡。四种天气现象,紧锣密鼓,层层加码。携带尘土的霾,带土黄或橘黄色,让能见度大为降低。“终风且霾”,是否为今天人们所说的沙尘暴,我们尚难得知。不过,席卷尘土的霾,古已有之,当无疑义。在长江流域,“终风且霾”的几率,微乎其微。彼时
25、,江南水乡泽国,山林莽原,到处都为生机盎然的树林、湿地、河流、湖泊。霾,在此时的南方文献中略有涉及。屈原九歌国荡一一“霾两轮兮萦四马”,此处的霾,同埋,战车的两轮埋在土中,裹足不前。霾的这个意义,与北方文化经典诗经中的“霾”有所不同,但并不让人觉得兀,恰为中华文明丰富多彩的语言表征。在后世的汉语表达中,霾,屡屡出现。如唐代陆龟蒙“夫子又继起阴霾终廓如”,杜甫“向晚霾残日,初宵鼓大炉”“涨沙霾草树,舞雪渡江湖”“洒落唯清秋,昏霾一空阔”等,但意义变化不大,始终在农业社会徘徊。辞海对霾的解释是“大气混浊态的一种天气现象”,从中看不出霾对身体有多大伤害。再大的风吹起尘土,不过是原生态的尘土罢了。20
26、世纪上半叶,中国的大多数地方尚未迈入工业化门槛,当伦敦、曼彻斯特等工业革命重镇饱受空气污染时,中国的不少地方仍然为一派田园风光,空气中都弥漫着一种泥土味。近年来,霾频频出现于中国城市及媒体报章。支撑霾字频繁现身的正是中国狂飙突进的城市化进程及相对滞后的环境治理。不同于裹挟尘土的古代的霾,现今的霾携带了多种多样对人体有害的成分汽车尾气、工地扬尘、燃煤烟尘。而且,城市越大,人口越多,建筑越密,与现代社会息息相关的霾比古代的霾,引发的关联效应愈加深广、复杂,已让中国的不少城市居民周期性地体会到“呼吸阵痛”。从古至今,霾都为一种令天色浑浊的天象。风吹起尘土,形成了古代的霾。现今,在人工减排不畅的情况下
27、,霾依然要靠风稀释、吹散。雾霾缠城,一阵阵大风将霾吹得无影无踪。因此,诗经中有“终风且霾”,风和霾还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选自光明日报,有删改)6. 下列对“霾”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 古代的霾是一种狂风席卷着尘土,让能见度降低的自然现象,它的意义在农业社会变化不大。B. 诗经中“终风且霾”是说风和霾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C. 笼罩在当今中国多个城市的霾,夹杂着汽车尾气、工地扬尘、燃煤烟尘等对人体有害的成分。D. “终风且霾”与今天人们所说的沙尘暴属于同一性质的事物。7. 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经中的“终风且霾”和九歌中的“霾两轮兮絷四马”都是
28、大风扬起尘土而形成的一种自然现象。B.20世纪上半叶,中国的环境与伦敦等饱受空气污染的工业革命重镇相比,明显更具田园性。C.近年来,出现在中国大部分城市的霾使不少居民周期性地体会到“呼吸阵痛”。D.现今,在人工减排不畅的情况下,对付雾霾,依然要靠风将其稀释吹散。8.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A. 由于江南的气候环境与北方不同,因此“霾”的意义,南、北也有所不同。B. 自古以来都有雾霾天气出现,不过那时的霾只是携带原生的尘土,看不出身体有多大伤害。C. 近年来,由于大规模的工业生产等因素,使“霾”这个字频频出现。这时的着与裹挟尘土的古代的霾实际上没有区别。D. 中国狂飙突进的城市
29、化进程及相对滞后的环境治理,使现今的霾携带了多种多样对人体有害的成分。9. 结合本文内容,谈谈你对治理霾的建议。答:三、(12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30、;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蟮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节选自荀子劝学)10. 对下列句子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木直中绳中:合于。B.虽有槁暴暴:晒干。C.假舆马者假:借助。D.君子生非异也生:出生。11. 给句中加点的字注音(2分)A.虽有槁暴,不复挺者有B.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省C.吾尝践而望矣践D.故不积腔步,无以至千里腔12. 下列语句中,表
31、明学习要逐步积累的一项是(2分)()A.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B.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C.弩马十驾,功在不舍D.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13. 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 作者用“青出于蓝”“冰寒于水”两种生活现象说明学习可以使人提高,实现超越。B. 第一段用“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来说明人的知识、才能、品德是先天形成的。C. 第二段用“跂而望”不如“登高之博见”这种生活体验阐明“善假于物”的重要性。D.第三段通过正反对比论述了只有积累、持之以恒和专心致志地学习,才能有所成就。14. 翻译下列句子(4分)(1)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答:(
32、2)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答:(11分)1.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秋词二首(其一)刘禹锡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睛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1) 诗人对秋天的情感与其他作家对秋天的情感有何不同?(3分)答:(2) 这首诗描写了秋天怎样的特点?(3分)答:16. 补写下列诗词中的空缺部分。(5分)(1) 问君何能尔?。(陶渊明饮酒其五)。(2) 莫愁前路无知己,。(高适别董大)(3) 身无彩凤双飞翼,。(李商隐无题)(4) 问渠哪得清如许?。(朱熹观书有感其一)(5) 今宵酒醒何处?。(柳永雨霖铃)五、(10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7-20题。童
33、年读书莫言我童年时的确迷恋读书。那时候既没有电影更没有电视,连收音机都没有。只有在每年的春节前后,村子里的人演一些血海深仇、三世仇之类的忆苦戏。在那样的文化环境下,看“闲书”便成为我的最大乐趣。我体能不佳,胆子又小,不愿跟村里的孩子去玩上树下井的游戏,偷空就看“闲书”。父亲反对我看“闲书”,大概是怕我中了书里的流毒,变成个坏人;更怕我因看“闲书”耽误了割草放羊;我看“闲书”就只能像地下党搞秘密活动一样。后来,我的班主任家访时对我的父母说其实可以让我适当地看一些“闲书”,形势才略有好转。但我看“闲书”的样子总是不如我背诵课文或是背着草筐、牵着牛羊的样子让我父母看着顺眼。我偷看的第一本“闲书”,是
34、绘有许多精美插图的神魔小说封神演义,那是班里一个同学的传家宝,轻易不借给别人。我为他家拉了一上午磨才换来看这本书一下午的权利,而且必须在他家磨道里看并由他监督着,仿佛我把书拿出门就会去盗版一样。这本用汗水换来短暂阅读权的书留给我的印象十分深刻,那骑在老虎背上的申公豹、鼻孔里能射出白光的郑伦、能在地下行走的土行孙、眼里长手手里又长眼的杨任,等等等等,一辈子也忘不掉啊。后来又用各种方式,把周围几个村子里流传的几部经典如三国演义、水浒传、儒林外史之类,全弄到手看了。后来又把“文革”前那十几部著名小说读遍了。记得从一个老师手里借到青春之歌时已是下午,明明知道如果不去割草羊就要饿肚子,但还是挡不住书的诱
35、惑,一头钻到草垛后,一下午就把大厚本的青春之歌读完了。身上被蚂蚁、蚊虫咬出了一片片的疙瘩。从草垛后晕头涨脑地钻出来,已是红日西沉。我听到羊在圈里狂叫,饿的。我心里忐忑()不安,等待着一顿痛骂或是痛打。但母亲看看我那副样子宽容地叹息声,没骂我也没打我,只是让我赶快出去弄点草喂羊。我飞快地蹿()出家院,心情好得要命,那时我真感到了幸福。我的二哥也是个书迷,他比我大五岁,借书的路子比我要广得多常能借到我借不到的书。但这家伙不允许我看他借来的书。他看书时,我就像被磁铁吸引的铁屑一样,悄悄地溜到他的身后,先是远远地看,脖子伸得长长,像一只喝水的鹅,看着看着就不由自主地靠了前。他知道我溜到了他的身后,就故意地将书页翻得飞快,我一目十行地阅读才能勉强跟上趟。他很快就会烦,合上书,一掌把我推到一边去。但只要他打开书页,很快我就会凑上去。他怕我趁他不在时偷看,总是把书藏到一些稀奇古怪的地方,就像革命样板戏红灯记里的地下党员李玉和藏密电码一样。但我比日本宪兵队长鸠山高明得多,我总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市政工程新业态试题及答案
- 新媒体技术:理论、案例与应用(全彩微课版) 课件全套 第1-8章 新媒体概述- 综合案例
- 执业医师实训考试试题及答案
- 安全技能考试题及答案
- 开发人才的有效途径计划
- 食堂急救设备管理协议
- 确立企业愿景促进全员参与的实践计划
- 工程项目管理学科交叉研究试题及答案
- 采购政策与管理培训协议
- 经济法概论知识点全景与试题及答案
- JTG∕T F30-2014 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细则
- 新任村社区干部培训课件
- 《戏曲服饰欣赏》课件
- 植物生理学课件(王小菁-第8版)-第五章-植物同化物的运输
- 5 25我爱我心理活动周-主题班会
- 水域救援培训课件
- 英文介绍饺子
- 空调维护保养报告范本
- 钦州市中益环保公司利用建筑垃圾制砖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 校园欺凌模拟法庭剧本
- 钻机钢护筒施工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