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检验试题集(判断题)MicrosoftWord文档_第1页
医学检验试题集(判断题)MicrosoftWord文档_第2页
医学检验试题集(判断题)MicrosoftWord文档_第3页
医学检验试题集(判断题)MicrosoftWord文档_第4页
医学检验试题集(判断题)MicrosoftWord文档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医学检验试题集(判断题)1.双草酸盐抗凝剂中的草酸钾可使红细胞缩小,而草酸铵可使红细胞胀大,二者适量混合后,恰好不影响红细胞的形态和体积。()2.在低渗溶液中,细胞皱缩呈锯齿形,在高渗溶液中,则肿胀甚至破裂。()3.在正常情况下,红细胞的生长和破坏在促红素及其他神经体液因素调节下保持动态平衡。()4.红细胞计数即测定单位体积(每升)血液中红细胞数量。()5.正常成人血红蛋白肽链主要组合形式有四种,即HbA1,HbA2,a2,r2。()6.氰化高铁血红蛋白测定方法其主要优点是操作简便,能测出所有血红蛋白,易于建立质控。()7.氰化血红蛋白最大吸收峰为510nm,最小吸收波谷为450nm。()8.

2、氰化血红蛋白标准液是制备标准曲线,计算K值,校正仪器和其他测定方法的关键物质。()9.各种贫血时,由于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含量不同,与红细胞计数值呈一致性。()10.网织红细胞是介于中幼红细胞和晚幼红细胞之间的过渡型细胞,属于幼稚红细胞。()11.网织红细胞可以判断骨髓红细胞系统造血情况。()12.贫血越严重,在骨髓增生功能良好的病人,网织红细胞数就越高。()13.血涂片中出现较多染色过浅的小红细胞,提示血红蛋白合成障碍,可能由于缺铁引起。()14.缺乏维生素B12及叶酸所致贫血为巨幼红细胞性贫血。()15.再生障碍性贫血通常为正常色素性贫血。()16.低色素性贫血常见于缺铁性贫血。()17.嗜

3、碱性点彩红细胞属于未完全成熟红细胞。()18.红细胞比积测定温氏法已属淘汰方法。()19.血沉管垂直直立时,红细胞受阻逆最小,当血沉管倾斜时可致血沉减慢。()20.国际血液学标准化学委员会(ICSH)推荐以魏氏法为血沉管测定标准方法。()21.白细胞是机体抵御微生物等异物入侵的主要防线,由形态和功能各异的粒 细胞,单核细胞和淋巴细胞组成。()22.嗜碱性粒细胞数量很少,无吞噬作用,它的状态和功能与肥大细胞相似。()23.单核细胞与粒细胞起源于共同的定向干细胞,在骨髓内经原单核细胞发育为成熟单核细胞。()24.淋巴细胞为人体主要免疫活性细胞,起源于多能干细胞。()25.B细胞经抗原激活后,可产生

4、多种免疫活性物质,参与细胞免疫。()26.白细胞计数,即测定单位血液中各种细胞总数,用106/L表示。()27.瑞氏染色的染料是由酸性染料伊红和碱性染料美蓝组成的复合染料。()28.细胞各种成分均为蛋白质构成,由于蛋白质是等电物质,不带有正,负电荷,对各种染料不易着色。()29.瑞氏染色后偏酸,则酸性粒细胞颗粒偏蓝色,偏碱则为红色。()30.观察中性粒细胞的毒性颗粒变化,对估计疾病的预后有一定的帮助。()31.白细胞计数的生理性波动很大,因此计数波动小于30%在临床上无诊断意义。()32.外周血中性杆状核粒细胞增多,甚至出现更幼稚细胞称为右移象,中性分叶核越多则称为核左移。()33.红斑狼疮细

5、胞检查,仅发现游离均匀体或花簇形细胞者不能作为找到LE细胞的依据。()34.止血过程涉及血管壁的结构与功能,血小板的量和质以及凝血因子含量及其 活动等。()35.血浆中的各种凝血因子平时都处于无活性状态,只有被活化后才具有凝血活性。()36.内源性凝血系统包括VII 因子的激活及因子III(组织因子)。()37.血液离体后,XII因子被异物表面所活化,在血小板因子及钙离子的参与下,经过一系列反应生成纤维蛋白而凝固,即为凝血时间。()38.ABO血型抗体一般分为二类,即天然抗体和免疫性抗体,实际都是通过免疫产生的。()39.ABO血型物质是每人专有的血型抗原物质,它由多糖和多肽组成。()40.A

6、BO血型抗体系IgG型,能在生理盐水介质中与相应红细胞抗原结合而发生凝集反应。()41.晨尿最适于尿常规检验,午餐后尿对病理性蛋白尿和糖尿的检出现敏感,下午尿标本对尿胆原检出特别有益。()42.尿沉渣有形成分检查包括红细胞,白细胞,上皮细胞。()43.透明管型是由蛋白和T-H蛋白在远曲小管或集合管内形成,形成后几乎无改变地向尿道移行。()44.正常粪便中粪胆素存在,在溶血性疾病时可减少,在阻塞性黄疸时可增加。()45.脑脊液的细胞计数应在取得标本后立即进行,否则细胞可被破坏或与纤维 蛋白凝结果,影响检验结果。()46.渗出液是由血管内的水分伴同营养物通过毛细血管渗出,属于炎性组织液。()47

7、.李凡他氏实验是用于浆膜腔积液蛋白质的检查,此实验可作为区别滤出液和渗出液的常用方法之一。()48.正常脑脊液中无红细胞,白细胞数极少,几乎完全为淋巴细胞,偶见内皮细胞。()49.检验科是医院中一个业务繁多的医技部门,对技术信息进行收集,分类,贮存和利用,此科非常重要。()50.临床检验全面质量管理是指测定进程的质控管理。()51.具有活性的激素或药物当与白蛋白结合时,可以不表现其活性,而视为共储现象。()52.酸中毒时,血浆离子钙浓度降低,可出现抽搐现象。()53.酸中毒时有引起高血钾的可能,碱中毒有引起低血钾的可能。()54.酶的竞争性抑制是指不能通过增加作用物浓度而逆转的可能。()55.

8、在标准状态下,一个摩尔的任何气体所占的体积为22.4升。()56.血清比血浆多一种蛋白质-纤维蛋白质。()57. 酸性溶液中,仍有氢氧根离子存在,只是氢离子浓度大于氢氧根离子浓度而呈酸性。()58.人体体液中多数蛋白质的等电点在PH为5.0左右,所以这些蛋白质在体液中主要以负离子形式存在。()59.盐是酸碱中和反应的产物,因此任何盐的水溶液都呈中性。()60.血浆钙分为可扩散钙与非扩散钙两大类,非扩散钙是指与蛋白质结合的钙,约占40%。()61.血液静脉血浆的PH正常范围是7.35-7.45。()62.在急性炎症及恶性肿瘤,肝硬化或肾炎时,前白蛋白升高。()63.呼吸性酸中毒时,血浆二氧化碳结

9、合力往往升高。()64.异常脂蛋白(LPx)是诊断胆汁郁积的较灵敏的生物化学指标。()65.双缩脲比色法是目前蛋白质定量的参考方法。()66.铜蓝蛋白属于一种急性时相反应蛋白,在感染,创伤和肿瘤时增加。()67.由于红细胞中含有自由水较少,而葡萄糖溶于自由水,所以全血葡萄糖浓度比血浆低10%-15%。()68.乳糜微粒是由甘油三酯组成的。()69.低密度脂蛋白(LDL)主要含有甘油三酯。()70.衰老红细胞在网状内皮系统中被破坏,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被分解成珠蛋白与胆红素(质)。()71.血清总胆固醇测定的参考方法是Abell法。()72.直接胆红素是指和葡萄糖醛酸结合的胆红素。()73.诊断心

10、肌梗塞的血清酶中,LDH是上升最快,维持增高时间最短的酶。()74.蛋白质是兼有酸性基团和碱性基团的两性电解质,在PH8.6的缓冲液中带负电荷,向正极移动。()75.以下化学结构是丙酮酸:()76.两组正常参考人群的血糖均值存在差异,经显著性检验P0.05,说明这种差异是由抽样误差造成的。()77.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含量与动脉粥样硬化呈正相关。()78.酶的反应速度随着温度上升无限地增加。()79.II型糖尿病亦称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80.火焰光度法是一种发射光谱分析,钾的发射光谱为589nm,钠的发射光谱为767nm。() 81.淀粉酶可将淀粉水解,而且能将糖元水解。()82.肌酐

11、在肾小管几乎不被重吸收而完全排泄。()83.尿素在肾中合成,所以肾功不全时,血中尿素上升。()84.滤光片选择的原则是:滤光片透光率最大的波长应当是溶液吸收最大的波长。()85.淀粉酶是一组水解-D-葡萄糖组成的多糖酶,其水解产物为葡萄糖。()86.脑脊液主要产生于脑室的脉络膜丛,健康成人总量平均为150ml。()87.蛋白质分子属于两性电解质,在酸性溶液中,带负电荷,向电场正极移动。()88.在相同的转速下,离心机转子的半径越大,其相对离心力越小。() 89.散射比浊法是与入射光成一定角度,测得样品的散射光的强度。()90.肝胆疾病时周围血液循环中的胆汁酸水平明显降低。()91.甲状腺功能亢

12、进的患者,一般促甲状激素升高。()92.原尿成分除蛋白质外,与血浆基本相似。()93.有些物质在生理浓度时完全或几乎完全被肾小管重吸收,如葡萄糖,乳糖,氨基酸等。()94.嗜铬细胞瘤患者,24小时尿内儿茶酚胺的排出量增高。()95.脂肪酶的主要生理功能是水解脂肪酸。()96.应用透射比浊法测定同一样品,在520nm处测得的吸收光度值比640nm处高。()97.有机化合物分子中的各种不同的功能团具有不同波长的吸收峰,同一化合物在同一介质中具有相同的吸收峰。()98.糖尿病患者口服葡萄糖后,血糖值升高,尿糖定性阳性,呈葡萄糖耐量减低曲线。()99.糖化血清蛋白,是蛋白质与糖非酶促糖化反应,一般可反

13、映患者过去1-2周内平均血糖水平。()100.肾上腺素是由肾上腺髓质和一些交感神经质嗜铬细胞所分泌。()101.经直线相关分析,两组数据的相关系数为-0.9768,结论为两组数据间相关不密切。()102.EDTA滴定法测血清钙时,溶液紫蓝色是由于钙离子与乙二胺四乙酸二钠络合,使钙红指示剂重新游离的结果。()103.在正常参考人群中,氯化物的浓度脑脊液比血清低。()104.酶偶联法测定转氨酶,以340nm处吸光度的下降速率计算出酶的活性单位。()105.肝硬化和肝癌患者,其血清两种转氨酶的比值(GOT/GPT)小于1。()106.动物中的淀粉酶是一种淀粉内切酶。()107.血清中r-GT主要来自

14、肝脏,故溶血标本的干扰不大。()108.连续监测法测定GPT活力是利用酶的一级反应期。()109.在过量底物存在下,酶的活力越高,线性反应期越长。()110.利用逆向反应测LDH是以乳酸为底物,常用LDH-P表示。()111.急性心肌梗塞时,特异性升高的乳酸脱氢酶同功酶是LDH5。()112.血浆脂蛋白提含特定“量”和特定“比例”的蛋白质和脂类组成。()113.A、B、O、Rh抗原属于同种抗原。()114.用醋酸纤维素薄膜进行血清蛋白电泳,移动最快的蛋白是-球蛋白。()115.血浆粘度检查必须应用至少三种不同的切变率。()116.白血病的FAB分类法将白血病分为急性和慢性,代号为L和M。()1

15、17.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分为L1、L2和L3、L1治疗预后最佳。()118.非特异性酯酶染色对鉴别急性单核和粒细胞性白血病有帮助。()119.ICSH于1984年公布了对电子血球计数仪的评价方案,其中包括六项评价指标。()120.尿中出现的影红细胞或称乏色素性红细胞,来自肾脏。()121.细菌的细胞壁在菌体最外层,在光学显微镜下可以看到。()122.革兰氏阳性菌与革兰氏阴性的细胞壁结构和组成有很大差异。()123.细菌的质粒是染色体外的环状双股DNA,带有遗传信息。()124.细菌的鞭毛有特殊抗原性,通常称为K抗原。()125.L型细菌需在高渗低琼脂含血清培养基中才能缓慢生长。()126.凡

16、经抗酸染色后呈现红色的杆菌就是结核分支杆菌。()127.VP实验是检查某些细菌利用氨基酸的能力,以鉴别细菌。()128.靛基质是某些细菌具有酷氨酸酶,分解酷氨酸而生成的。()129.消毒是指将病原微生物的繁殖体和芽孢全部杀死。()130.细菌素是某些细菌产生的一类抗菌物质,其作用与抗生素相同。()131.温和嗜菌体是指感染细菌后并不增殖而将其基因组分布到子代细菌的基因组中。()132.S-R变异发生后细菌也常有毒力,生化反应和抗原性的改变。()133.R因子,也即耐药因子,它只能携带对一种药物的耐药基因。()134.内源性感染也称为自身感染,是由于病人自身的正常菌群冲破防御屏障而引起的感染。(

17、)135.内毒素的本质是蛋白质,外毒素的本质是脂多糖。()136.细菌分类的主要依据是G+Cmol%含量测定,它可了解各种细菌DNA分子同源性程度。()137.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重要鉴定特征是菌落可产生黄色色素。()138.葡萄球菌依菌落颜色分为金黄色、白色、柠檬色葡萄球菌。()139.腐生葡萄球菌对5微克/片的新生霉素敏感,也常为鉴定的依据。()140.对人类致病的链球菌90%属于A群。()141.B群链球菌可水解马尿酸,可引起人的咽峡炎和化脓性感染。()142.肺炎链球菌对Optochin敏感,也呈现甲型溶血。()143.脑膜炎奈瑟氏菌依荚膜多糖的不同分为A、B、C、D四个群,我国流行者以

18、B群为主。()144.检查淋病奈瑟氏菌,无论男、女患者均可依据形态而确定。()145.粘膜炎莫拉氏菌(卡他布拉汉氏菌)是人上呼吸道的正常存在菌,没有致病性。()146.非典型分支杆菌也具有抗酸性,但不会引起人的结核样疾病。()147.在SS或MacConkey培养上生长出红色菌落的均为非致病菌,可不再继续鉴定。()148.肠侵袭性大肠杆菌(EIEC)可致成痢疾相同的肠道感染,其特征是不发酵山梨醇。()149.鼠伤寒沙门氏菌的抗原结构式1、4、5、12:i:1,2是指其H抗原为1、4、5、12,O抗原为i:1.2。()150.变形杆菌属内分为普通,奇异,莫根,产粘四个菌种。()151.O2菌的菌

19、体抗原由A、B、C三个组合成原型、异型和中间型。()152.在KIA培养反应为:/AG,H2S(),在MIU培养基上反应为:M(),I(),U(弱),最可能是沙门氏菌。()153.铜绿假单胞菌是非发酵菌中最重要的致病菌。()154.流感嗜血杆菌在有血液的培养基上即可生长。()155.临床上的厌氧菌感染大多是由无芽胞的革兰氏阴性厌氧菌致成的。()156.脆弱类杆菌是革兰氏阳性的厌氧杆菌,有芽胞。()157.丁型肝炎病毒,也称因子,其外壳为HBsAg,是一种缺陷病毒。()158.肾综合征出血热病毒是由家畜的尿、粪而传播。()159.支原体的重要特征是不具有细胞壁,故形态多样,主要成球形和丝形,肺炎

20、支原体是最重要的致病性支原体。()160.诊断梅毒的血清学实验中最常用的螺旋体抗原实验是康氏、克氏反应。() 161.HLA抗原为糖蛋白,由、两条多肽组成。()162.Sm抗体是多发性硬化的特异性标志抗体。()163.血清IgE检测对各型变态反应均有意义。()164.四唑氮兰还原实验(NBT)是检查人吞噬细胞吞噬功能的方法。()165.溶血空斑试验是体外检测B细胞产生抗体的功能的常用方法。()166.人类干扰素有、r三种,其中r干扰素抗病毒活性最强。()167.EA花环试验用于检查T细胞,E花环试验用于检查B细胞。()168.分离外周血中单个核细胞的主要方法是用聚蔗糖-泛影葡胺分层液。()16

21、9.免疫放射(IRMA)是以过量的标记抗体检查抗原。()170.RIA测定仪器有两类,液体闪烁计数仪计数r射线,晶体闪烁计数仪计数射线。()171.荧光抗体实验的类型有直接法,间接法,补体结合法和双抗体法。()172.在ELASA试验中,用碱性磷酸酶做标记物比用辣根过氧化物酶更敏感。()173.ELASA试验中,HRP的供氧体底物加OPD呈黄色,用TMB呈蓝色。()174.ELASA试验的双抗体夹心法是检测抗体最常用的方法。()175.固相酶免疫测叮(ELASA)可用于测定抗原,也可用于测定抗体。()176.葡萄球菌A蛋白(SPA)具有与IgG的Fab段结合的特性。()177.用琼脂内沉淀试验

22、定量免疫球蛋白是一种双向扩散试验。()178.用沉淀反应可以检测颗粒性抗原。()179.抗原与抗体发生特异性结合时无需电解质参与,即有可见反应。()180.接触性皮炎属IV型变态反应性疾病。()181.链球菌感染后的肾小球肾炎属III型变态反应性疾病。()182.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属II型变态反应性疾病。()183.过敏性疾病是I型变态反应。()184.T细胞和单核巨噬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统称为白细胞介素。()185.细胞浆内含有嗜天青大颗粒的淋巴细胞,主要是NK细胞和K细胞。()186.CD3细胞是辅助性T细胞,CD4细胞是抑制性T细胞。()187.T细胞亚群按功能不同,主要区分为辅助性,

23、抑制性和细胞毒性T细胞。()188.T细胞在发育,分化过程中,表面抗原发生相应变化,称为分化抗原。()189.人体的周围免疫器官包括扁桃体等。()190.人体与鸟类腔上囊相应的组织主要是骨髓。()191.补体可促进免疫复合物(IC)沉淀,使其难以清除。()192.抗体的多样性是由免疫球蛋白重链和轻链的基因决定的。()193.IgE具有亲细胞抗体的特征,参与I型变态反应,又称为反应素。()194.IgM是抗体粘膜防御感染的重要因素,也称为局部抗体。()195.IgG被木瓜酶分解为三个区段,2个Fc段和1个Fab段。()196.各类免疫球蛋白虽在化学结构上有差别,但都由四条肽链组成,包括两条重链和

24、两条轻链。()197.只具有免疫原性而没有免疫反应性的抗原物质称为半抗原。()198.半抗原可分为复合半抗原和简装半抗原。()199.胸腺依赖抗原是指需要经过胸腺作用的抗原。()200.一般地说,一种抗原只有一个抗原决定簇。 ()2010年特岗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试卷(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3道小题,每小题1分,共13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1.为适应科学知识的加速增长和人的持续发展要求而逐渐形成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制度称为( )。A. 终身教育 B. 普通教育 C. 职业教育 D. 义务教育2.提出

25、“泛智教育思想”,探讨“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的教育家是( )。 A. 培根 B. 夸美纽斯 C. 赫尔巴特 D. 赞科夫3.将课程分为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研究型课程,这是( )。A. 从课程制定者或管理制度角度划分的B. 从课程的功能角度划分的C. 从课程的组织核心角度划分的D. 从课程的任务角度划分的4.( )是指根据各级各类学校任务确定的对所培养的人的特殊要求。A. 教育方针 B. 教育目的 C. 教学目标 D. 培养目标5.( )是教师最为常用的研究方法。A. 观察法 B. 访谈法 C. 实验法 D. 行动研究法6.( )是指视觉系统分辨最小物体或物体细节的能力。A.

26、视角 B. 视敏度 C. 视野 D. 明适应7.考察被试个体差异,用于衡量被试相对水平,用于以选拔为目的的测验是( )。A. 常模参照测验 B. 标准参照测验 C. 目标参照测验 D. 团体参照测验8.新课程改革中提出的课程“三维目标”是( )。 A.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B.知识、情感、意志 C.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 D.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9.作为传统教育学派的代表人物,提出了教育的最高目的是道德和性格的完善的教育学者是( )。A. 杜威 B. 卢梭 C. 赫尔巴特 D. 夸美纽斯10. 在构成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中,主导性的因素是( )。A. 教育者 B.

27、受教育者 C. 教育措施 D. 教育内容11. 马克思指出的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是( )。A. 理论联系实际 B. 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C. 知识分子与工农相结合 D.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12. 某学生在研究事物时,容易受他人态度的影响,这位学生的认知方式很可能属于( )。A. 场依存型 B. 场独立型 C. 冲动型 D. 沉思型13. 人们对自己能否成功地从事某一行为的主观判断称为( )。 A. 自我期待感 B. 自我归因感 C. 自我预期感 D. 自我效能感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请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14. 教育是对教育专制性、等级化和特权化的否定。 15. 教育学作为

28、一门课程在大学里讲授,最早始于德国哲学家。16. 对学生是人的属性的理解包含三个基本的观点:学生是主体,学生是具有思想感情的个体,学生具有独特的创造价值。17. 感觉对比是同一感受器接受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分和。18. 自我控制主要表现为个人对自己行为的和,使之达到自我的目标。19. 教育心理学是应用心理学的一种,是的交叉学科。20. 奥苏贝尔指出,一切称之为学校情境中的成就动机,至少包括三方面的内驱力决定成分,其中被看作是学习的最重要和最稳定的动机。21. 课堂气氛作为教学过程中的软情境,通常是指课堂里某种占优势的与的综合表现。三、辨析题(本大题共3道小题,每小题5分,共15分)22.

29、 动机强度越高,越有利于取得成功。23. 智力高者,创造力必定高。24. 人类学习和学生学习之间是一般与特殊的关系。四、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道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25. 教学26. 学校课程27. 有意注意28. 社会抑制29. 学习策略五、简答题(本大题共5道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30. 为什么说学生具有发展的可能性与可塑性?31. 促进学生学习迁移的策略有哪些?32. 简述影响社会知觉的特点。33. 简述韦纳的归因理论。34. 简述桑代克的三条主要的学习律。六、论述题(11分)35.试述小学教育的培养目标。七、教育写作题(16分)36. 先贤苏格拉底有句名言“美德即知识”,后

30、人对此提出质疑“道德可教吗”。请以“道德是否可教”为话题进行写作。文体不限,诗歌除外。2010年特岗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试卷参考答案及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A解析 终身教育主张在每一个人需要的时刻以最好的方式提供必要的知识和技能。终身教育思想成为很多国家教育改革的指导思想。终身教育是为适应科学知识的加速增长和人的持续发展要求而逐渐形成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制度。2.B解析 在大教学论中,夸美纽斯用一句话概括了他的泛智教育思想,那就是“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3.D解析 (1)从课程制定者或管理制度角度,可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从课程任务的角度,可分为基础型课程、拓

31、展型课程、研究型课程。()从课程功能的角度,可分为工具性课程、知识性课程、技能性课程、实践性课程。()从教育阶段的角度,可分为幼儿园课程、小学课程、初中课程、高中课程。()从课程的组织核心角度,可分为学科中心课程、学生中心课程、社会中心课程等。4.D解析 略5.A解析 观察法是教育科学研究最基本、最普遍的方法。观察法是指在自然情境中对人的行为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系统观察和记录,然后对所做记录进行分析,发现被观察者心理活动和发展的规律的方法。6.B解析 视敏度在医学上称为视力,视敏度的大小通常用视角的大小表示。7.A解析 被试在常模参照测验中的成绩必须放到所在团体中,以被试在该团体中的相对位置来

32、评估其能力水平,这一团体即为常模团体。8.A解析 新课程改革中提出的课程“三维目标”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9.C解析 赫尔巴特最主要的教育观点是:教育的最高目的是道德和性格的完善。10. A解析 教育者是构成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之一,是教育活动的主导因素。11. D解析 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学说认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途径和方法。12. A解析 场依存型者的知觉倾向难以摆脱环境因素的影响,从题干可以看出该同学容易受他人态度的影响,很可能就属于场依存型。13. D解析 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对自己的能力能否胜任一项任务的判断与评价。二、填空题14. 民主

33、化 15. 康德 16. 能动的 17. 不同刺激同时对比继时对比 18. 监督调节19. 教育学与心理学结合而产生 20. 认知内驱力 21. 态度情感三、辨析题22. 答案要点这种说法是错误的。通常动机强度和工作效率之间的关系不是一种线性关系,而是成倒“U”型曲线关系。即在中等强度动机的情况下,个体的工作效率是最高的,动机的最佳水平随任务性质的不同而不同。在比较容易的任务中,工作效率随动机强度的增强而提高,随着任务难度的增加,较低的动机水平有利于任务的完成。23. 答案要点这种说法是错误的。智力是人们在认识客观事物的过程中所形成的认知方面的稳定心理特点的综合;创造力是应用新颖的方式解决问题

34、,并能产生新的有社会价值的产品的心理能力。二者的关系十分复杂。智力高的人虽然可能比智力低的人更有创造性,但高的智力并不是创造力的充分必要条件。创造力还受到一些非智力因素,如坚持性、自信心、意志力、责任感、兴趣等的影响。创造力是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结晶。24. 答案要点这种说法是正确的。人类学习和学生学习之间是一般与特殊的关系,学生的学习既与人类的学习有共同之处,但又有其特点:首先,以间接经验的掌握为主线;其次,具有较强的计划性、目的性和组织性;再次,具有一定程度的被动性。四、名词解释25. 教学是在教育目的规范下,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活动,是学校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途径。它包含以下

35、几个方面:(1)教学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根本目的;(2)教学由教与学两方面活动组成; (3)教学具有多种形态,是共性与多样性的统一。26. 学校课程即各级各类学校为了实现培养目标而规定的学习科目及其进程的总和。包括以下具体含义: (1)是某级某类学校所要进行的全部教育内容的总和;(2)不仅包括各门学科的课内教学,还包括课外活动、家庭作业和社会实践等活动;(3)不仅规定各门学科的目的、内容及要求,而且规定了各门学科的安排顺序、课程分配、学年编制和学周的安排。27. 有意注意:有预定的目的,在必要时需要作出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28. 社会抑制:即个体在从事某一活动时,他人在场干扰活动的完成,抑制活

36、动效率的现象,又称为社会干扰。29. 学习策略是指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有目的、有意识地制订的有关学习过程的复杂方案。它包括学习者在学习活动中有效学习的程序、规则、方法、技巧及调控方式,可以是内隐的规则系统,也可以是外显的操作程序和步骤。五、简答题30. 答案要点学生是发展中的人,学生这一时期,是一个人的生理、心理发育和定型的关键时期,是一个人从不成熟到基本成熟、从不定型到基本定型的成长发育时期,也是一个人生长发育特别旺盛的时期。对于学生来说,他们身心各个方面都潜藏着极大的发展可能性,在他们身心发展过程中所展现出的各种特征都还处在变化之中,具有极大的可塑性。31. 答案要点(1)把

37、各个独立的教学内容整合起来;(2)强调简单的知识技能与复杂的知识技能、新旧知识技能之间的联系;(3)注重学习原理、规则和模型等方面的重要性;(4)对学生应用其他学科知识解决问题予以鼓励。32. 答案要点(1)认知者本身的特点。主要包括认知者的经验、认知者的性格和认知者的需要。(2)认知对象本身的特点。认知对象本身的特点是指该对象对于认知者所具有的价值及其社会意义的大小。(3)知觉的情境方面。在社会知觉中,除去知觉的主体、客体之外,知觉的情境也具有重要作用。(4)逻辑推理的定势作用。定势在对人的知觉形成中起着重要作用。在对陌生人形成初步印象时,这种作用特别明显。33. 答案要点韦纳等人认为,对于

38、构成人的行为的原因,除去按照控制所在分成内在的个人因素和外在的环境因素,还可以按照另一维度即稳定性划分。在内部因素里可以分为稳定的(如能力)和易变的因素(如努力程度)。在外部因素里可以分为工作难度,这是稳定的;机会和运气,这是不稳定的。34. 答案要点(1)准备律。在进入某种学习活动之前,如果学习者做好了与相应的学习活动相关的预备性反应(包括生理的和心理的),学习者就能比较自如地掌握学习的内容。(2)练习律。对于学习者已形成的某种联结,在实践中正确地重复这种反应会有效地增强这种联结。因而对教师而言,重视练习中必要的重复是很有必要的。另外,桑代克也非常重视练习中的反馈,他认为简单机械的重复不会造

39、成学习的进步,告诉学习者练习正确或错误的信息有利于学习者在学习中不断纠正自己的学习内容。(3)效果律。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所得到的各种正或负的反馈意见会加强或减弱学习者在头脑中已经形成的某种联结。效果律是最重要的学习定律。桑代克认为学习者学习某种知识以后,即在一定的结果和反应之间建立了联结,如果学习者遇到一种使他心情愉悦的刺激或事件,那么这种联结会增强,反之会减弱。他指出,教师尽量使学生获得感到满意的学习结果显得尤为重要。六、论述题35. 答案要点(1)德育方面:使学生初步具有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和爱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感情,初步具有关心他人、关心集体、诚实、勤俭、不怕困难等良

40、好品德,以及初步分辨是非的能力,养成讲文明、懂礼貌、守纪律的行为习惯。 (2)智育方面:使学生具有阅读、书写、表达、计算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一些自然、社会和生活常识,培养观察、思维、动手操作和自学能力,以及有广泛的兴趣和爱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体育方面:培养学生锻炼身体和讲究卫生的习惯,具有健康的体魄。 (4)美育方面:培养学生爱美的情趣,具有初步的审美能力。 (5)劳动技术教育方面:培养学生良好的劳动习惯,会使用几种简单的劳动工具,具有初步的生活自理能力。 小学教育的培养目标是根据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的目的、任务和学龄初期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提出来的。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的基础。因此

41、,在这个阶段为学生今后全面和谐充分地发展打下了“初步”基础,是小学教育培养目标的重要特征。七、教育写作题36. 参考例文道德养成途径之我见古希腊教育家苏格拉底将美德与知识等同,由知识的可教而得到美德可教。但是美德又不仅仅是知识,美德可以是“知识”以外的东西,是一种人们践行道德的“见识”。这样,美德就不可能仅仅通过德育的说教与学习就可以获得。在普罗塔哥拉斯中苏格拉底也曾提出过“美德不可教”的命题,前后矛盾。道德究竟可教吗?我认为,道德不是单纯由“教”得来的,但道德是在有教育的环境中养成的。我认为道德养成途径有三条:基本知识的传授;专门的道德知识的教授;榜样的树立与环境的习染。这三条途径的地位是不

42、同的,其中占首要地位的是榜样的树立与环境的习染。由于人的社会属性,无时无刻不处于社会化进程和受到社会各个方面(如家长、教师、同伴、媒体等)的影响,社会氛围无疑在个体道德认识和情感体验及价值判断中占重要地位。关怀理论注重人的情感的关注与培养,通过关怀与理解营造一个充满温情和人文精神的环境,经验会在个体的心理发展中起重要作用,使个体更有可能在看待和对待他人时充满温情。其次是基本知识的传授。这里的基本知识是指除专门的道德知识以外的知识,并且是指在学校中进行的有组织地学习知识,既包括学科知识,又包括活动课程知识。虽然各个学科有各自的主要教育目标,但道德教育必然会不可避免地隐含其中普通课程的学习可以在生

43、理上和心理上给学生造成影响,从而影响其对道德的情感体验。如对汉语的学习,使个体常常会沉醉于其优美的文字,产生对祖国独特文化的热爱,这种热爱极有可能在社会行为中转化为维护社会公德的言行,体现了一个人的道德。对一般知识(非德育知识)的学习,可以开阔一个人的眼界,转变其思维方式,使其自然而然处于一种高姿态。因而,对社会甚至整个世界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更宏观的把握,而不是只看到表面的、暂时的利害和个人的得失,从而提高了个人的道德境界。活动课程不仅可以获取知识,同时也把道德实践包含在内,使课程的道德教育功能更全面。再次为道德知识的教授。道德知识偏重于“教”而非“育”,是对社会行为规范的总结与体系化,是独立

44、的德育过程。这种专门知识自成体系,是有意的研究结果,对于培养受教育者道德意识,规范受教育者行为有一定作用,但易流于教条主义和口号化,使人产生厌烦甚至抵触情绪。道德是每个人所应追求的品质,但其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而是一生要做的功课。学校是学生的主要活动场所,对于学生的道德养成,应提供良好的氛围。不但在知识传授、课程设置以及学校氛围营造上下工夫,而且要给学生道德发展创造适宜的环境。教育心理学案例分析案例1一位热情而热爱教育工作的教师为了使学生更好地学习及提供一个更有情趣的学习环境.新学年开始了,他对教室进行了一番精心的布置,教室内周围的墙上张贴了各种各样,生动有趣的图画,窗台上还摆上了花草,植物

45、,使课室充满了生机.请你判断,它将产生什么样的效果为什么分析 这位热情的教师出发点虽然很好,但事与愿违,反而产生分散学生注意,影响学生集中学习的效果.根据无意注意的规律,有趣的图画,室内的花草,植物这些新异的刺激物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尤其对低年级学生,他们容易把注意转移到欣赏图画,花草植物上,而影响了专心听课.案例2教师在板书生字时,常把形近字的相同部分与相异部分分别用白色和红色的粉笔写出来,目的是什么 符合什么规律分析 目的是加大形近字的区别,使学生易于掌握形近字.(1)符合知觉选择性规律:知觉对象与知觉背景差别越大,对象越容易被人知觉.(2)符合感觉的相互作用中同时性对比规律:红白形成鲜明的

46、对比,使学生容易区别形近字.案例3教学生识字有很多技巧,有一位教师告诉学生如何区别买卖两个字时说:多了就卖,少了就买.学生很快记住了这两个字.还有的学生把干燥写成干躁,把急躁写成急燥,老师就教学生记住:干燥防失火,急躁必跺足.从此以后,学生对这两个字再也不混淆了.这些教法有何心理学依据分析 这些教法对我们有很好的启发和借鉴作用.心理学的知识告诉我们:凡是有意义的材料,必须让学生学会积极开动脑筋,找出材料之间的联系;对无意义的材料,应尽量赋予其人为的意义,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识记,记忆效果就好.简言之,教师应教学生进行意义识记.案例4教师在检查学生知识掌握的情况时,其试卷为什么不单纯用选择和判断题

47、,而常常求助于填空,问答题分析 选择和判断主要通过再认解答;填空,问答主要通过重现来解答.由于再认和重现的水平不同,人的再认记忆优于重现记忆,而且能再认的不一定重现.因此仅靠判断,选择难以说明记忆已达到牢固保持的程度,往往借助于问答,填空等题型.案例5在实际的教学中,有的教师对学生作业采用漏一补十错一罚十的做法.你怎样看待这一现象 请运用记忆的有关规律加以分析.分析 这种做法违背记忆规律,也是行之无效的.学生识记的效果和识记材料的性质和数量有关,在一定的时间不宜过多,否则,易引起学生过度的疲劳,降低记忆的效果,同时,漏一补十错一罚十的做法易使学生丧失学习兴趣和记忆的信心和主动性,对进一步学习制

48、造一些心理障碍.案例6在课堂上,教师让学生列举砖头的用处时,学生小方的回答是:造房子,造仓库,造学校,铺路;学生小明的回答是:盖房子,盖花坛,打狗,敲钉,请问小方和小明的回答如何你更欣赏哪种回答 为什么 请根据思维的原理进行分析.分析 小方回答砖头的用途都是沿着用作建筑材料这一方向发散出来的,几乎没有变通性.而小明的回答不仅想到了砖头可作建筑材料,还可作防身的武器,敲打的工具,这样的发散思维变通性就好,其新的思路和想法,有利于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教育学练习一.选择题:“以僧为师”,“以吏为师”是古代什么时期的教育特征? A中国 B埃及C希腊 D罗马 ( B)以培养有文化修养和多种才能的政治家和商

49、人为教育目的的是古代 A斯巴达 B埃及C希腊 D雅典 ( D)以培养忠于统治阶级的强悍的军人为教育目的是古代 A希腊 B埃及C斯巴达 D雅典 ( C )以注重身心的和谐发展,教育内容比较丰富,教育方法比较灵活为特征的是古代 A希腊 B埃及C斯巴达 D雅典 ( D )以强调军事体育训练和政治道德灌输,教育内容单一,教育方法比较严厉为特征是古代 A希腊 B埃及C斯巴达 D雅典 ( C )初等义务教育普遍实施于 A古代 B文艺复兴后的欧洲C近代 D现代 ( C )以“教育的终身化”为教育特征的是 A古代 B文艺复兴后的欧洲C近代 D现代 ( D )以“教育的民主化”为教育特征的是 A古代 B文艺复兴

50、后的欧洲C近代 D现代 ( D )以“教育的多元化”是为教育特征的是 A古代 B文艺复兴后的欧洲C近代 D现代 ( D )反映孔子教育思想的文献是 A学记 B论语C礼记 D中庸( A )在教育史上主张“有教无类”的教育家是 A孔子 B孟子C墨翟 D荀子 ( A )在教育史上提出“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的教育家是 A孔子 B孟子C墨翟 D荀子 ( A )在教育史上主张“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教育家是 A孔子 B孟子C墨翟 D荀子( A )下述属于墨家主张的是 A有教无类 B兼爱C复归人的自然本性 D化民成俗,其必由学 ( C )下述属于孔子主张的是 A有教无类 B兼爱C复归人的自然本性 D

51、化民成俗,其必由学 ( A )下述属于孔子主张的是 A兼爱 B“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C复归人的自然本性 D化民成俗,其必由学 ( B )下述属于孔子主张的是 A复归人的自然本性 B兼爱C“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D化民成俗,其必由学 ( C )下述属于道家的主张是 A有教无类 B兼爱C复归人的自然本性 D化民成俗,其必由学 ( C )由学记提出的教育主张是 A有教无类 B兼爱C复归人的自然本性 D化民成俗,其必由学 ( D )“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出自 A学记 B论语C礼记 D中庸 ( A )“学不躐等”出自 A学记 B论语C礼记 D中庸( A )“建国君民,教学为先”这句话反

52、映了 A教育与政治的关系 B教育与经济的关系C教育与文化的关系 D教育与科技的关系 ( A )西方古代以其雄辩和与青年智者的问答法著名的教育家是 A苏格拉底 B柏拉图C亚里士多德 D德莫克里特 ( A )下述著作中反映柏拉图的教育思想的是 A理想国 B政治学C论演说家的教育 D民本主义与教育( A )反映古希腊百科全书式的教育家亚里士多德的教育思想的是 A理想国 B政治学C论演说家的教育 D民本主义与教育( B )以教育现象为研究对象,探索教育规律的科学是 A教育 B教育学C教育论 D德育论 ( C )1632年,大教学论的出版标志着教育学的独立,其作者是 A夸美纽斯 B赫尔巴特C卢梭 D裴斯泰洛齐 ( A )近代启蒙主义教育的代表人物是 A夸美纽斯 B康德 C卢梭 D裴斯泰洛齐 ( C )近代教育史中主张“绅士教育”的教育家是 A裴斯泰洛齐 B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