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学史二历试题及答案_第1页
中国古代文学史二历试题及答案_第2页
中国古代文学史二历试题及答案_第3页
中国古代文学史二历试题及答案_第4页
中国古代文学史二历试题及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A.王安石C.苏轼4苏轼词的特点是A.以文为词C.以诗为词5山谷体的风格特征是A.苦硬瘦劲C.清奇僻苦6贺铸词作的艺术特点是A“词虽婉美,然格力失之弱”C“清空”、“骚雅”7陆游的诗歌创作可分为早期、中期、晚期三个阶段,中期诗歌的特点是A.雕饰藻绘C.豪放悲壮8刘克庄所属的文学群体是A.江西诗派C.江湖诗派9辽代懿德皇后萧观音的应制诗是A海上诗C猎雪骑10关汉卿的着名杂剧救风尘属于A.公案剧C.历史剧全国2012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国古代文学史(二)试题课程代码:00539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选择题部分注意事项:1.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

2、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2.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1以杨亿为代表的西昆体的创作特色是A.讲究气骨B.讲究修辞C.讲求妙悟D.讲求兴趣2苏舜钦诗歌的风格特征是A.古淡瘦硬B.豪犷雄放C.沉博绝丽D.生新拗折3文风受战国纵横家影响的宋代散文家是B.苏洵D.曾巩B.以赋为词D.以论为词B.

3、生新瘦硬D.清新自然B“儿女英雄兼而有之”D“如七宝楼台”晚期三个阶段,中期诗歌的特点是B.清新拔俗D.清淡秀逸B.中兴四大诗人D.永嘉四灵B伏虎林D人月圆B.妇女生活剧D.神仙道化剧11.下列选项中,属于现存早期的南戏剧本的是A琵琶记C荆钗记12元代的讲史话本一般称为A.小说C.平话13“元诗四家”之首虞集的诗论主张是A.理以命气C.至清至和B张协状元D秋胡戏妻B.诗话D.传奇B.辞达理顺D.以意为主14明代杂剧史上留存作品最多的作家是A.朱权C.康海15被称为“昆曲之祖”的是A.梁辰鱼C.魏良辅16明初诗歌创作成就最高的诗人是A.高启C.袁凯17“吴中四才子”中,唐寅号A.青丘子C.空同子

4、18明代创作散曲数量最多的散曲家是A.王磐C.康海19钱谦益诗歌的主要特色是A.流丽婉转C.沉着痛快20清代诗人王士稹诗尊盛唐,推崇A.李白、杜甫C.高适、岑参21.下列属于方苞的古文理论主张的是A“义法”说C“通经汲古”说B.凄丽缠绵D.深婉蒙宕B.世情小说D.话本小说D觅灯因话B.铸雪斋抄本B.朱有炖D.王九思B.李开先D.王骥德B.刘基D.张羽B.算州山人D.六如居士B.陈铎D.王九思B.典丽悲凉D.雄健磊落B.王维、孟浩然D.李顽、王之焕B“神气”说D“神理气味”说22阳羡派词人陈维崧词作的主要特点是A.清新雅致C.工丽纤绵23李渔的无声戏属于A.儒林小说C.才子佳人小说24中国文言小

5、说史上的集大成者,代表了古代短篇小说发展的高峰的作品是A夷坚志B剪灯新话C聊斋志异25儒林外史现存最早的刻本是A.卧闲草堂本C.青柯亭本D.程乙本26中国戏剧史上,首次成功塑造了新兴市民群体的剧作是B占花魁D永团圆A一捧雪C清忠谱27清代戏曲家蒋士铨剧作的主要内容是A.颂扬纲常伦理B.揭露黑暗现实C.寄寓兴亡之感D.描写离合之情28以“文理密察,而衷以逻辑的“逻辑文”着称的是A.郑观应B.梁启超C.章士钊D.章太炎29.1906年,欧阳予倩等人在东京成立的戏剧团体是A.三庆班B.进化团C.春阳社D.春柳社30最早的京剧改良艺术家汪笑侬原名A.乌力奇B.德克金C.陈去病D.谭小培二、多项选择题(

6、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少涂或未涂均无分。31苏轼诗歌的创作特色包括A.以文为诗C.以议论入诗E.诗风清旷闲逸32元代后期杂剧的代表作有A.郑光祖倩女离魂C.乔吉两世姻缘E.秦简夫东堂老33张岱的小品散文集有A.娜娘文集C白华楼藏稿E陶庵梦忆34清代戏剧成就最高的作品有A.吴伟业秣陵春C.杨潮观吟风阁杂剧E.李渔笠翁传奇十种35下列作品属于谴责小说的有A儿女英雄传C老残游记B.以才学为诗D.诗风清丽雄健B.宫天挺范张鸡黍D.高文秀双献功B西湖梦寻D弇州山人续稿B.洪昇长生殿D.

7、孔尚任桃花扇B自由结婚D孽海花E新石头记非选择题部分注意事项: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不能答在试题卷上。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36一祖三宗江西诗派有一祖三宗之说。一祖指的是杜甫,三宗指的是黄庭坚、陈师道和陈与义。37永嘉四灵“永嘉四灵”是指当时永嘉的四位诗人,即徐玑、徐照、翁卷、赵师秀。由于他们四人的字中均有一个“灵”字,故谓之“四灵”。他们又都是永嘉人,诗风极为相似,而且都是由于叶适的鼓吹而闻名于世,故谓之“永嘉四灵”。38 “王西厢”王实甫的西厢记被称为“王西厢”。39 四声猿徐渭的杂剧狂鼓史渔阳三弄、玉禅师翠乡一梦、雌木兰替父从军、女状

8、元辞凰得凤,合称四声猿。“四声猿”语出郦道元水经注“猿呜三声泪沾裳”,猿鸣四声则愈加令人断肠泪下。这四种杂剧长短不拘,所用曲调或为北曲,或为南曲,或南北兼用,时或采用民间小调,形式灵活自由,表现了徐渭离经叛道、追求个性自由的精神。四、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40简述马致远神仙道化剧的创作特色。马致远以写神仙道化剧着称。他的神仙道化剧,以劝人出家归隐、寻找脱离红尘的世外仙境为主旨,具有比较浓厚的佛道虚无避世的思想倾向,故又可称为佛道隐士剧或度脱剧。让神仙真人“度脱”凡人人道,宣扬真正隐士的道骨仙风之可贵,成为其神仙道化剧解决矛盾的方法,戏剧冲突和人物活动均以度脱与被度脱为中

9、心而展开。值得注意的是,以马致远剧作为代表的元代神仙道化剧,剧中神仙,都不是不食人间烟火的神灵,而是人间的隐士。41简述冯梦龙的文学思想。冯梦龙受到李贽思想尤其是“童心说”的影响,尚“真”重“情”,强调“情”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意义。他强调自然人性,以对抗代表封建社会意志的“理”。在叙山歌中,他提出了“借男女之真情,发名教之为药”的带有叛逆色彩的宣言。冯梦龙重视通俗文学,认为通俗文学是“性情之响”,因为它的“适俗”而能够“触里耳而振恒心”。他还主张把有益于社会教化的内容表现为通俗易懂的文学形式。在古今小说序中他说:“日诵孝经、论语,其感人未必如是之捷且深。”他还提出“情教”说:“我欲立情教,以教

10、诲众生。”他的“三言”的名目,所谓“喻世”、“警世”、“醒世”,便是取义于通俗小说能够起到启迪、劝诫的社会功用及其贴近民众生活、容易被人接受的审美特性。42简述陈子龙的诗歌思想与创作。陈子龙论诗主张效法汉魏盛唐,他说:“既生于古人之后,其体格之雅,音调之美,此前哲之所已备,无可独造者。”同时,他又反对模拟因袭,强调以诗“忧时托志”、“抒愤刺奸”,他说:“作诗不足以导扬盛美、刺讥当时,托物联类而见其志,则虽工而余不好。”“情以独至为真,文以范古为美”可以概括他的论诗主张。陈子龙关注社会现实,写了不少感时伤事的作品,如小车行、卖儿行描写难民流落无依的窘困境况,今年行、策勋府行、辽事杂诗八首等抨击权

11、奸误国、感叹时局艰危,都写得内容充实,感情丰沛,风格苍凉悲壮。他的诗在艺术上也有很高的造诣,尤以七言歌行和七律见长,吴伟业称之日“高华雄浑,睥睨一世”。明亡之后,陈子龙写下了不少表达亡国之痛的苍凉悲壮的诗歌,秋日杂感十首是这方面的代表作。43简述三侠五义的内容。三侠五义以清官包拯在侠客义士辅佐下除暴安良为主线,穿插侠客、义士们的仗义行为和其间的矛盾纠葛;也反映了社会不平和民众幻想政治清明的愿望。全书主人公除包拯外,还有三侠:南侠展昭、北侠欧阳春、双侠丁兆兰和丁兆蕙。五义又称五鼠:钻天鼠卢方、翻江鼠蒋平、彻地鼠韩彰、穿山鼠徐庆、锦毛鼠白玉堂。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4分,共28分)4

12、4试论辛弃疾词的艺术成就。(1) 辛弃疾在苏轼对词体和词境开拓的基础上对词做了进一步的解放和拓展既用词来抒情、咏物,也用它铺陈事实或讲说道理,即以文为词。其英雄词、描写乡村景致的词也是对词境的开拓。(2) 就辛词的艺术风格特点而言,由于生性狂傲,作词又多以抒发英雄失志的悲愤为主,豪放悲壮便成为辛词的主导风格。但同时辛词虽多以豪放格调出之,却又不失温婉本色。就稼轩词言情的深微而言,它保持了词体曲折含蓄的美妙。所以辛词既以豪放气质开拓了词的意境风格,又不失词的含蓄蕴藉之长。这种相反相成的现象,是稼轩词最值得注意的特色,也是在宋词发展过程中完成的过人成就。如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欲说还休,不是不想说,

13、而是情到深处却无言,此时无声胜有声。这种极细微的情感体验,极幽约的生命叹息,出自英雄豪杰之口,极不容易。其词故豪放风格与旖旎情韵,各极其能事。(3) 善用典故。词至辛弃疾,始大量用典,有辛词好“掉书袋”之说。但辛词中因堆砌典故而造成艰涩的作品并不太多,他用典大多还是意在讽喻,托古喻今,这与他的比兴、寄托手法有相通之处。借助一连串典故的类比暗示和启发作用,可扩大词意的深广度,增加词的含蓄性。(4) 辛词的语言风格多样,雅俗兼备。除用典多而精当,语句精练警策、雄放雅丽外,辛词还善于吸收民间语言而使词的语言通俗化、口语化。故有些辛词写得极清新明快,似说话一般。辛弃疾的词史地位:辛弃疾是南宋中叶杰出的

14、词人,他的词发出了时代的最强音,代表了南宋爱国词的最高成就,对当时及后世均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在唐宋词的发展史上,辛弃疾上承苏轼的传统,又注入更为丰富、深刻的时代内容和审美特质,继往开来,具有崇高的地位。45试述清代弹词的女性文学特征。清代女作家在大量的阅读、思考、编书、创作的过程中萌发了强烈的女性意识。她们创作的弹阋寄托了自己的心怀、困苦和理想,“处处为女子张目”,叙事大多以女性为中心,即使以男性为主角也处处表现出女性对社会、人生、事业、婚恋、家庭关系及子女教育等方面不同于流俗的见解在思想上流露出对束缚妇女的程朱理学的怀疑。表白的心态是女小说家与男小说家在创作心理上最不同的一点。通俗小说的男性

15、作者以“全知全能”的叙事人角度叙事,很少或根本不对创作时的心态作分析或说明。而弹词小说的女性作者往往喜欢在作品中表白自己写作时的心境与状态。如昼锦堂记开首云:“寒闺无所消长日,喜作词章写素心。幽窗研罢淋漓墨,湘管书锦绣成文”,显示出一位大家闺秀“深闺消遣”的写作动机。梦影缘则说:“聊借酒杯浇块垒,素心浪泻管城兴”,表现了女作家借写作排遣心中郁闷的寄托心态。全国2013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国古代文学史(二)试题课程代码:00539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选择题部分注意事项:1.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

16、规定的位置上。2.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一、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1.欧阳修散文的风格是A.平易流畅、委曲婉转C.雍容典雅2.梅尧臣的诗歌风格是A.豪放雄奇C.生新瘦硬3.陈师道的诗歌被称为A.山谷体C.简斋体4.陆游古体诗的艺术风格是A.悲壮沉痛C.对仗工稳5.“诚斋体”诗中最为出色的是A.古体C.律诗6.吴文英词的主要特点是A.以诗为词C.章法

17、结构独特7.辽代寺公大师创作的契丹文长诗是A.回心院C.海上诗8.吴激词的风格特色是A.清婉C.瑰丽B.结构谨严、析理透辟D.纵横博辩B.平淡瘦劲D.沉博绝丽B.后山体D.诚斋体B.自然圆转D.清淡秀逸B.乐府D.绝句B.长于议论D.语言通俗自然B.讽谏歌D.醉义歌8. 清刚D.豪放9. 在太和正音谱中被列为“杂剧十二科”之首的是A.隐居乐道B.神仙道化C.烟花粉黛D.悲欢离合10. 元杂剧作家乔吉的代表作是A.范张鸡黍B.陈州粜米C.倩女离魂D.两世姻缘11. 周德清中原音韵概括元散曲的特点是A.“情文相生,最不易及”B.“笔法纵宕,不为律缚”C.“文而不文,俗而不俗”D.“词极古质,味亦恬

18、然”12. 被明代小说评论家金圣叹称为“第五才子书”的作品是A.西游记B.三国演义C.金瓶梅D.水浒传13. 晚明时期,戏曲整理与出版成绩卓着,其中臧懋循编辑的一部戏曲选本是A.元曲选B.六十种曲C.盛明杂剧D.古今名剧合选14. 宋濂散文宗法韩愈、欧阳修,其风格特征是A.平易畅达,纡徐和缓B.醇深典正,浑穆雍容C.沉郁深切,厚重悲凉D.慷慨激越,刚大豪放15. 明代万历后期文坛,影响最大的诗文流派是A.唐宋派B.竟陵派C.茶陵派D.公安派16. 明永乐至成化数十年间,诗歌发展进入了一个低谷,当时的流行诗风,在朝者为“台阁体”,在野者为A.“竟陵派”B.“茶陵派”C.“性理诗”D.“性灵诗”1

19、7. 朱有炖墩是明代前期成就最大的散曲作家,其散曲集名曰A.秋碧乐府B.王西楼乐府C.诚斋乐府D.碧山乐府18. 清代诗人王士禛提倡“神韵说”,追求的诗歌境界是A.隽永典切B.清新明畅C.闲澹清远D.温柔敦厚19. 魏禧散文的主要特点是A.凌厉雄杰B.流畅通达C.平淡自然D.深厚蕴藉20. 骈体文钞的编选者是A.汪中B.李兆洛C.吴绮D.陈维桧21. 纳兰性德爱情词的特点是A.婉丽清凄B.激荡楚郁C.冷艳洁静D.萧骚凄怨22. 在清代词坛上,以比兴寄托为词学宗旨的是A.常州词派B.浙西词派C.阳羡词派D.云问词派23. 清代小说十二楼属于A.文言小说B.才学小说C.神怪小说D.话本小说24.陈

20、端生的再生缘在文体形式上属于A.词话C.鼓词25.清初戏剧以李渔为代表的流派是A.娱乐派C.文人派26.在近代诗坛上,南社诗人被称为A.启蒙诗人C.新派诗人B.弹词D.子弟书B.苏州派D.常州派B.爱国诗人群体D.革命派诗人27.在创作上,继承屈原、李白等浪漫诗人的传统,又受天台宗和华严宗的影响,作品想象奇特、语言瑰丽的近代诗人是A.龚自珍C.陈三立28.黄遵宪的诗集名曰A.己亥杂诗C.散原精舍诗文集29.老残游记的作者是A.李宝嘉B.郑珍D.黄遵宪B.巢经巢集D.人境庐诗草B.吴沃尧C.刘鹗D.曾朴30.汪笑侬激于时事,为宣传爱国思想自编剧目,改革A.反对五代浮艳文风C.鼓吹复古E.讲究才学

21、和功力32.下列属于元代前期诗文代表作家的有A.戴表元C.刘因E.姚燧33.聊斋志异的素材来源主要有A.前人的小说和笔记C.自己的经历或见闻E.正史记载34.词至清代而中兴,主要表现为A.词人众多C.流派纷呈E.词学理论和批评呈现复兴气象35.近代小说空前发展,品种很多,数量很大,主要包括A.侠义小说C.政治小说E.翻译小说非选择题部分A.昆腔B.京剧C.话剧D.豫剧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少涂或未涂均无分。31.宋初柳开的文学主张有B.主张文道合一D.倡导质

22、朴文风B.赵孟D.虞集B.友人提供D.前代戏曲B.词作浩繁D.风格迥异数量很大,主要包括B.狭邪小说D.谴责小说注意事项: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不能答在试题卷上。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36. 王荆公体王安石曾封荆国公,故世称王荆公。王安石晚年居住在江宁之半山,写诗主要用七绝体。这一时期的诗歌被编定为半山集,诗风由早年的奇险劲峭而变为闲淡沉郁,人称“半山诗”或“半山绝句”。严羽沧浪诗话?诗体中,在宋代诗体中列有“王荆公体”,实则指王安石晚年的诗歌创作。亦即“半山诗”或“半山绝句”。37. 三国志平话演述魏、蜀、吴三国的故事,具有鲜明的拥刘反曹

23、倾向。书中的人物形象,以张飞和诸葛亮最为突出。张飞勇敢、爽直、豪放不羁,疾恶如仇。诸葛亮则料事如神,老谋深算。书中故事虽有一定的历史依据,但故事情节更多地显示出传奇色彩,有些情节荒诞无稽。38. 江左三大家清初诗人钱谦益、吴伟业、龚鼎孳并称“江左三大家”。他们的诗歌才情焕发,声律绵丽。39. 苏曼殊苏曼殊有曼殊全集传世。苏曼殊诗多抒情之作,以七绝居多,轻清隽永,茜丽绵眇,间有俊逸豪放之作。苏曼殊有不少情诗如为调筝人绘像二首、寄调筝人三首、本事诗十首、无题八首等,写尽“还卿一钵无情泪,恨不相逢未剃时”的无奈与凄绝。在红尘眷恋与禅心空无之间挣扎,热烈而哀感的诗情中透出些许冲破时代沉重的气息,有“一

24、脉清新的近代昧”。如本事诗十章(其九)。四、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40. 简述王禹偁的诗歌创作成就。王禹偁兼擅各种文体,而以诗歌较为着名,他的五、七言古诗有意效法白居易的平易诗风,其近体诗、绝句则不乏平淡清远的格调。如其村行一诗写乡村信步的逸兴,语调平和而意态幽远,即景生情,物我相映,显得清新可喜。在文的方面,王禹偁既能写古文,又是四六文的高手。王禹偁的文章多有现实政治内容和鲜明的思想倾向。如其唐河店妪传,借歌颂一个机智勇敢的老妇人,揭露了宋代立国之初不修边防的危险形势,文易而思深。王禹偁致力于倡导古文,改变五代以来的雕绘之习,始为古雅简淡之作,并继承了韩愈古文“文从字

25、顺”的一面,以表达恰当、明白易懂为基本准则,在追求平易自然的文风方面,他的古文有开创之功。总的来说,王禹偁对宋初文风的变革有重要的促进作用。41. 简述白朴杂剧梧桐雨的创作特色。白朴善于表现患难后的寂寞和衰残中的孤愤,成为其文学创作的一个特色,而这特色在其杂剧梧桐雨中表现得最为充分。该剧取材于白居易的长恨歌,但与以往以李、杨故事为题材的作品不同,它不仅仅局限于李、杨故事中的宫中宴乐、月下盟誓、华清出浴、马嵬之变,而把目光集中投向乱后归来但已经失去权位退居西宫的唐明皇的孤独和寂寞。前三折写唐明皇自以为太平无事,宠幸杨贵妃,朝歌暮舞,导致“渔阳鼙鼓动地来”,安史乱起,明皇西行避兵,途中马嵬兵变,“

26、宛转蛾眉马前死”。第四折写乱平之后,明皇返回长安,退为太上皇,在一个秋雨之夜,梦会杨妃,忽然被雨打梧桐的声音惊醒,追思往事,无比感慨。整个第四折,用23支曲子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安史之乱后唐明皇的孤寂落寞、哀伤幻灭之感,这是唐明皇的心灵独白,是一组极富情感冲击力的抒情诗。王国维说该剧“沉雄悲壮,为元曲冠冕”(人间词话),即指第四折所创造的悲凉意境。42. 简述聊斋志异的思想意蕴。蒲松龄在聊斋自志中说:“集腋为裘,妄续幽冥之录;浮白载笔,仅成孤愤之书。寄托如此,亦足悲矣。”综合地看,作者的目的一是借鬼神世界反映现实人间的社会现实,加以批判、揭露;二是肯定自我,幻想美好人生,是理想的寄寓。聊斋志异的思

27、想意蕴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 歌颂青年男女的真挚爱情。书中塑造了一系列的“痴情”形象。(2) 揭露科举考试的腐败和弊端,讽刺考官的昏庸和贪鄙。(3) 揭露当时社会政治的黑暗和吏治的腐败。如促织写为了满足皇帝斗蟋蟀的享乐需求,老百姓“每责一头,辄倾数家之产”的悲惨事实。席方平揭露了封建官府的暗无天日。43. 简述儒林外史塑造人物的特点。在人物刻画方面,小说写出了人物性格的丰富性和复杂性。比如马二先生虽迂腐古板,差点儿上了洪憨仙的当,但在洪暴死之后,马二先生却为他办丧事,表现出古道热肠。随着小说中人物的社会地位和思想品格的变化,小说采用的态度也不相同。如范进中举前,境遇可怜,作者对他虽有讥讽,但

28、怜悯居多;中举后,他虚伪恶劣,作者对他进行了辛辣冷峻的批判。又如写王玉辉劝女殉夫,嘲讽了他的迂腐残忍,但他女儿死后,吴敬梓又以同情的笔触写了王玉辉内心的悲痛,从笑到哭,由理而情,表现他内心的波澜,揭示了人性和礼教的冲突。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4分,共28分)44. 试论苏轼诗歌的艺术特色。(1) “以文为诗”是苏轼诗歌的显着特色之一。诗的散文化,本非诗歌创作的正道,可苏轼才力横绝,无施不可,竞使其成为他矜才使气、翻新出奇的手段。苏轼的“以文为诗”实际上是靠以才气为诗而获得成功的。如百步洪二首其一(长洪斗落生跳波,轻舟南下如投梭)描写长洪汹涌奔腾的猛势,惊险壮美的景象,以及作者惊心

29、动魄的经历与感受,并阐说人生哲理与禅悟。比喻连用是本诗主要的艺术手法,七个比喻一气而出,意象新颖离奇,创制古所未有的博喻,诗中充溢着诗人的才气。这是以文为诗的典型之作。(2) 苏诗的另一特色是以才学为诗,体现为好议论、使事用典。苏轼有意识地以议论入诗,将对事物的形象感受与哲理思考结合起来。如和子由渑池怀旧乃为其弟辙送行之作。此诗的特别之处是将自然现象和人生感受皆转化为理性的反思,上升为深刻的哲理。(3) 苏轼作诗兼螽各体而以七言为擅长,且风格多样。其七绝吐语清丽精美,多传世佳作;七古气格雄健豪放,尤见才气纵横。苏诗的基本风格有二:一是刚健含婀娜的清丽雄健,二是豪放加平淡的清旷闲逸,但就体现苏轼

30、“坡仙”的旷达品格而言,高风绝尘才是其诗风的主导倾向,即一种超越世俗羁绊的风神韵致和审美境界。如东坡,写踽踽独行于荒坡之夜的恬淡与自适,表现身处逆境却怡然自得的旷达情怀,风致超逸淡远。45. 试述金瓶梅的艺术成就。在中国小说发展史上,金瓶梅具有里程碑的意义。作为第一部由文人独立创作的长篇小说及第一部按照现实生活的本来面目如实地描写家庭目常生活和世态人情的长篇小说,它标志着中国小说描写对象的转换。为世情小说的规模涌现打出了一面自张一军的旗帜。它在艺术上较之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等有了多方面的开拓和创新,在创作方法、题材、人物塑造、情节结构及语言艺术上都取得了引人瞩目的成就。(1) 金瓶梅塑造人

31、物,摆脱了以往小说人物类型化的缺陷。既能突出人物性格的主要方面,又能在生活和复杂的人际关系中表现出人物性格的变化,并且能够写出人物性格的复杂性。(2) 金瓶梅用不加夸张和雕饰的白描手法写世俗人情,直书其事。不加任何评论而是非美丑自现。作者善于抓住富有表现力的细节,让人物在其自身的人际关系中表现出自己的性格和美丑。作者特别善于运用对比和讽刺手法,(3) 金瓶梅的艺术结构,与以往的通俗小说相比也有很大进步。它将各色人物交织在一起加以描写,每一个故事在直线推进时又常打破时间的顺序。作横向穿插以拓展空间。不再注重情节的曲折,而是突出人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形成了一种网状的艺术结构。(4) 金瓶梅

32、的语青比之前的通俗小说更加口语化、通俗化。它将北方尤其是山东地区的方言俗语加工提炼为富有表现力的文学语言,又大量吸取了市民中流行的方言、行话、谚语、歇后语、俏皮话等,熔铸成“一篇市井的文字”。它的叙述语言细密、丰富,时而平淡无奇,时而酣畅淋漓,人物语言则生动活泼、妙趣横生,随着人物身份的不同而呈现出鲜明的差异。绝密考试结束前全国2013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国古代文学史(二)试题课程代码:00539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选择题部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

33、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1苏舜钦的诗歌风格是A.豪犷雄放C.生新瘦硬2王安石议论文的特点是A.平易流畅,委屈婉转C.雍容典雅3苏轼词的主要风格特征是A.清丽典雅C.豪放旷达4陈与义的诗歌被称为A.山谷体C.简斋体5李清照后期词的风格是A.清丽淡雅C.清空骚雅6朱熹诗歌的主要特点是A.以诗言事C.诗风豪放7辽代第一位文学艺术家是A.萧观音C.虞

34、仲文8元好问伤乱诗的风格特色是A.深婉明丽C.沉挚悲凉9元杂剧的角色“正末”是A.男主角C.诙谐人10元杂剧作家宫天挺的着名杂剧是A陈州粜米C两世姻缘11元代散曲作家王和卿的着名作品是A【双调】夜行船?秋思C【双调】水仙子?寻梅B.平淡瘦劲D.沉博绝丽B.结构谨严,析理透辟D.纵横博辩B.思深辞丽D.清空婉约B.后山体D.诚斋体B.沉郁哀痛D.浓艳密丽B.以诗喻理D.诗风典丽B.耶律倍D.蔡松年B.慷慨豪放D.哀感顽艳B.女主角D.老妇人B范张鸡黍D倩女离魂B【南昌】一枝花?湖上晚归D【仙吕】醉中天?咏大蝴蝶12明代民歌挂枝儿、山歌的收集整理者是A.李开先B.冯梦龙C.袁宏道D.凌蒙初13我国

35、最早的话本小说总集是嘉靖年间洪楩编辑刊刻的六十家小说,又称为A古今小说B清平山堂话本C今古奇观D型世言14徐渭四声猿中最杰出的一部作品是A狂鼓史渔阳三弄C雌木兰替父从军15被称为“昆曲之祖”的戏曲家是A.梁辰鱼C.沈璟16竟陵派小品文的特色是B玉禅师翠乡一梦D女状元辞凰得凤B.汤显祖D.魏良辅A.活泼生动,清新自然B.孤峭幽冷,深曲寂静C.幽默轻巧,潇洒逸如D.宏肆辩博,议论纵横17.与杨基、张羽、徐萱并称为“吴中四杰”的诗人是A.唐寅C.高启18袁枚论诗标举“性灵”,强调A.雅正C.性情19清代最有影响的文章流派是A,阳湖派C.吴派20清初词坛,以陈维崧为首的词派为A.浙西词派C.常州词派2

36、1清代浙西词派的词风特点是A.激荡楚郁C.低徊悠渺22平山冷燕、好逑传属于A.英雄传奇C.话本小说23清代讲唱文学形式子弟书属于A.鼓词C.词话24原生态的弹词起源于A.宝卷C.词话25红楼梦的中心线索是A.贾府兴衰B.祝允明D.徐祯卿B.学问D.性理B.桐城派D.皖派B.阳羡词派D.江湖词派B.深婉蒙宕D.醇正秀雅B.才学小说D.世情小说B.弹词D.宝卷B.陶真D.子弟书B.金玉良缘D.宝黛爱情C.即色悟空26在近代文坛上,梁启超的大量文章被称为A.经世文章B.时务文C.新文体D.逻辑文27同光体诗人分为闽派、浙派和赣派。赣派的代表诗人是A.陈衍B.郑孝胥C.沈曾植D.陈三立28以下词论着作

37、属于王国维所着的是A艺概?词概B白雨斋词话C蕙风词话D人间词话29曾朴的着名谴责小说名为A官场现形记B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C孽海花D老残游记30.1907年,王钟声在上海创办了春阳社,演出A.京剧B.话剧C.沪剧D.昆剧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少涂或未涂均无分。31陆游诗歌的艺术成就包括A.古体诗风格悲壮C.五律追求平淡简远的韵调E.田园诗风格平淡闲适32下列属于元代中期诗文代表作家的有A.王悻C.刘因E.姚燧33以下属于桐城派古文理论的有A.方苞“义法”说C.

38、姚鼐“神理气味”说E.阮元“文笔分立”说34以下属于清代文言小说的有A夷坚志C聊斋志异少涂或未涂均无分。B.七律自然圆转而对仗工稳D.绝句风格清淡秀逸B.杨载D.虞集B.刘大楣“神气”说D.魏禧“积理练识”说B剪灯新话D阅微草堂笔记E剪灯余话35近代诗坛,宋诗派和继之而起的同光体是主要流派,与之先后并存的还有A,以龚自珍、魏源为彳t表的启蒙诗人B.以张维屏、贝青乔为代表的爱国诗人C.以梁启超、黄遵宪为代表的新派诗人D.以南社诗人为代表的革命派诗人E.以王闿运为代表的汉魏六朝诗派诗人非选择题部分注意事项: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不能答在试题卷上。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4小题

39、,每小题3分,共12分)36江湖诗派江湖诗派是南宋后期影响最大的一个诗派,因陈起刊刻的江湖集而得名。江湖本是隐士布衣的栖游之地,江湖诗人大都是一些落第的布衣文士,或不得志的末宦,登显禄者极少。由于功名上不得意,进退无据,他们只得流转江湖,靠献诗卖艺来维持生活,或游走干谒予公卿权贵之门,或结友招群于市井乡间,结诗社,推盟首,在相互唱和酬咏中消磨岁月,无形中形成一种彼此相近的作诗习气。当时书商陈起与江湖诗人相友善,于是刊售江湖诗集、续集、后集等书,后人以江湖集的诗气味皆相似,故称之日“江湖派”。37秦并六国平话38南施北宋清初诗坛的施闰章和宋琬,被称为“南施北宋”。施闰章是安徽宣城人,宋琬是山东莱

40、阳人。施诗温柔敦厚,雅洁有体;宋诗雄健磊落,问多愁苦之思。39狭邪小说道光至光绪年间,文坛上出现了一批以狎优狎妓为题材的“专叙男女杂沓”的小说,被称为狭邪小说。四、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40简述西昆体诗歌的主要特色。西昆体重形式,讲究修辞,重视使事用典。最能代表西昆体风格的是杨亿、刘筠、钱惟演等人的同题酬唱。如杨亿无题一诗“巫阳归梦隔千峰,辟恶香销翠被空。桂魄渐亏愁晚月,蕉心不展怨春风。遥山黯黯眉长敛,一水盈盈语未通。谩托鹍弦传恨意,云鬟日夕似飞蓬。”此诗拟李商隐无题诗,讲究声律文采,注意修辞用典,重格律和借代,颇具义山诗的“沉博绝丽”之风,扫除了五代衰飒弊习,开启了宋

41、人诗歌的新气象,但也因过于雕琢而失去自然和韵味。41列举关汉卿妇女生活剧的着名作品并概述其创作特色。描写妇女的生活和斗争突出她们的坚强、勇敢和机智,带有喜剧色彩,如救风尘谢天香、拜月亭、调风月、望江亭等救风尘谢天香金线池以及调风月望江亭均属于。2)其前三种以妓女为主角,专为风尘女子写照传神。他们有能歌善舞,但在以男性为中心的封建社会里,这一切不能改变她们作为玩物的悲惨命运。3)?关汉卿真实展示了风尘女子争取从良的曲折过程,写出了她们在与不幸命运抗争时的列知沉沦或大智大勇,软弱动摇或心高气傲,塑造出了赵盼儿、宋引章、谢天香、杜蕊娘等性格名异而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堪称风尘女子的知音。42简述红楼梦

42、人物形象塑造的特点。塑造了成群的有血有肉的个性化的人物形象。小说塑造了上百个不同身份、不同个性的人物,无不传神,各具光彩。有表面上仁慈宽厚而实际上冷酷无情的贾母和王夫人,有维护传统伦理道德的贾政,有体现贵族家庭走向衰败的荒淫堕落的贾赦、贾珍、贾琏和薛蟠,有精明泼辣、奸诈狠毒的荣国府管家奶奶王熙凤,有青春丧偶而被封建道德规范得毫无生气的李纨。小说既写了黛玉、宝钗、湘云、探春、妙玉这样的上层女性,也精心刻画了晴雯、紫鹃、香菱、鸳鸯等婢女的美好形象。像贾雨村、刘姥姥、柳湘莲等代表不同的社会生活层面的人物,也写得栩栩如生。作者善于写出人物的不同性格,更能将同一阶层或同一类人物,对比映照,写出其不同的性

43、格特征。凤姐和夏金桂都是耍泼的悍妇,凤姐“明是一把火,暗是一把刀”,金桂则毫无顾忌,凶相毕露。同是温顺,平儿与袭人各异:平儿的温顺透露出善良;袭人的温顺表现出世故。作者将人物置于广阔的社会环境中,从各个层面反复渲染,写出了人物性格的复杂性,达到了典型化的艺术高度。43简述桃花扇的艺术成就。(1) 艺术创造的征实精神。桃花扇作为一部历史剧,具有强烈的历史真实感。(2) 独具匠心的艺术构思。桃花扇把一代兴亡的素材组织在侯、李爱情的情节线索之中,而离合之情与兴亡之感,又具化为一柄以血痕点染而成的桃花扇。(3) 成功的人物形象塑造。李香君的形象,作品刻画得最为动人。(4) 工整典雅的曲词宾白。桃花扇的

44、曲词偏于典雅,不及长生殿优美生动,但也不乏精彩之处。作者能根据剧情和人物不同,使用不同风格的曲词。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4分,共28分)44试论黄庭坚诗歌的艺术特色。在诗歌创作的艺术渊源方面,黄庭坚对杜甫、陶渊明、韩愈、李商隐及西昆诗派都有所继承,但以学杜为宗旨,尤其是强调要观摹杜甫夔州以后的诗。黄庭坚提倡多读书,要以学问为诗,以故为新、变俗为雅,有“无一字无来处”和“点铁成金”、“夺胎换骨”之说。黄庭坚山谷体诗的基本特征是求生避熟,求雅脱俗。其艺术特点有三:一是以学杜为宗旨,重视句法,发展了拗句、拗律的体制;二是强调“无一字无来处”,在用典方面以故为新、变俗为雅,长于点化铸造,

45、富有思致和机趣;三是好奇尚硬,造语洗尽铅华,独标隽旨,风格生新、瘦硬、峭拔,同时兼有刘亮芊绵的一面。45试述西游记的艺术特色。(1) 西游记最突出的艺术特色在于它的奇幻色彩。它以奇幻思维为读者展现了一个光怪陆离、五彩缤纷的神话世界。(2) 西游记在艺术表现上的另一个突出的特点是幽默诙谐的色彩。“寓庄于谐”的手法在小说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3) 在结构上,西游记采用单线发展的结构形式,以取经人物的活动为中心,逐次展开情节。(4) 西游记的文学语言也很有特色。作者善于汲取民间说唱和方言口语的精华,如“不当人子”、“了帐”、“囫囵吞”、“一骨辣”等,联系上下文,都不难理解,且别有风趣。小说还大量

46、采用民间谚语,如“美不美,乡中水;亲不亲,故乡人”,“大海里翻了豆腐船,汤里来,水里去”,“铁刷帚刷铜锅,家家挺硬”等,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小说总体的语言风格是轻松活泼、明快洗练,富有乐观幽默的趣味。全国2014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国古代文学史(二)试题课程代码:00539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选择题部分注意事项:1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一、单项选择题(本

47、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O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1苏轼议论文的风格是A.纤徐委备B.瘦硬简健C.雄辩恣肆D.雍容典雅2黄庭坚的诗歌被称为A.山谷体B.后山体C.简斋体D.诚斋体3李清照前期词的风格是A.清丽淡雅B.沉郁哀痛C.清空骚雅D.浓艳密丽4秦观词的特点是A.词风豪放B.词风婉约C.多用典故D.议论纵横5“永嘉四灵”专攻的诗体是A.五律B.五绝C.七律D.七绝6刘克庄所属的诗派是A西昆体C江西诗派7元代前期散曲创作的主流风格是A豪放C质朴8琵琶记剧本结构的艺术特点是A悲喜相承C首尾铺

48、陈9元人话本小说中艺术水平较高的是A陈巡检梅岭失妻记C宋四公大闹禁魂张B.晚唐体D.江湖诗派B.清丽D.蕴藉B.苦乐相错D.主线隐伏B碾玉观音D简贴和尚1O.宋元之际着名文人戴表元的诗歌特色是A.富有唐诗风味B.追求警策深致A吴中四士C永嘉四灵17李攀龙文集的名称是A云如居士集C四溟山人集18明末清初诗人顾炎武的诗歌风格是A雄放C华绮19查慎行论诗倡导A尊唐C学杜20袁枚在诗歌理论上主张A性灵说C神韵说C.颇具黍离之感D.崇尚古朴儒雅11萨都刺直面现实的诗歌作品是A渡白沟B芙蓉曲C盐商行D鬻女谣12现知最早的话本小说总集,是嘉靖时期洪椒所编的A二刻拍案惊奇B熊龙峰刊四种小说C古今小说D六十家小

49、说13明代提出“情教”说的作家是A.袁宏道B.李贽C.汤显祖D.冯梦龙14唐宋派散文作家中,编纂了唐宋八大家文钞的是A.归有光B.王慎中C.茅坤D.唐顺之15陈铎的散曲集是A诚斋乐府B王西楼乐府C秋碧乐府D海浮山堂词稿16李梦阳、何景明、徐祯卿、边贡四人被称为B.吴中四才子D.弘正四杰B沧溟先生集D弇州四部稿B.典丽D.高古B.宗宋D.学陶B.格调说D.肌理说21桐城派主将刘大櫆的文论着作是桐城派主将刘大楣的文论着作是A闲情偶记B文史通义C论文偶记D明儒学案22顾贞观代表词作金缕曲二首的主要内容是顾贞观代表词作金缕曲二首的主要内容是A.咏物B.吊古C23下列小说中,善用唐传奇手法以志怪的是.赠

50、友D.写景卜列小说中,善用唐传奇手法以志怪的是A祷杌闲评B绿野仙踪C聊斋志异D儒林外史24清初以吴伟业、尤侗为代表的戏剧流派被称为清初以吴伟业、尤侗为代表的戏剧流派被称为A.文人派B.苏州派C娱乐派D.临川派25被誉为千百年来曲中巨擘”的清代传奇作品是被誉为“千百年来曲中巨擘”的清代传奇作品是A西厢记B清忠谱C26清代道、咸、同时期,占据诗坛中心的是桃花扇D长生殿清代道、咸、同时期,占据诗坛中心的是A.宋诗派B.同光体C27后期桐城派古文成就最高的是.新派诗D.南社后期桐城派古文成就戢高的是A陈用光B.吴嘉宾C28着名谴责小说孽海花的作者是.朱埼D.梅曾凫着名谴责小说孽海花的作者是A.李宝嘉B.吴汰尧C29清末不懂外文但以小说翻译着名的是.曾朴D.刘鹦清木/、懂外文但以小说翻译着名的是A.林纾B.严复C30近代首先在理论上提出戏剧改革的是柳亚子D.陈去病近代首先在理论上提出戏剧改革的是A梁启超B.柳亚子C.陈去病D.汪笑侬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O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少涂或未涂均无分。31辛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