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文登市实验中学2013届初中语文毕业班第三次检测试题(无答案)新人教版_第1页
山东省文登市实验中学2013届初中语文毕业班第三次检测试题(无答案)新人教版_第2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4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 山东省文登市实验中学 2013 届初中语文毕业班第三次检测试题(无答案) 新人教版 一. 语言积累与运用(2121 分) 1.1.下列加点词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o (2 2 分) A.A. 寒伧(chen chen ) 驾驭(y y u)攫取(ju ju e)玲珑剔透(t it i) B.B. 顷刻(q ingq ing) 吮吸(sh unsh un) 间或(ji ji m) 情不自禁(j inj in) C.C. 冉冉(r anr an) 瞻望(zh zh ai) 大骇(h ci h ci )头晕目眩(xu cnxu cn) D.D. 蓦然(m mb)荫庇(y y in)诘责(ji j

2、i e)满载而归(z z C) 2 2 请找出下列词语中的四个错别字,在田字格中订正。 (2 2 分) 锦障 睡眼惺忪 遍稽群籍 慰籍 秉烛夜谈 偌大 通霄达旦 班师回朝 金榜提名 瞰望 3.3. 根据提示,用古诗文填空。 (从以下四题中任选四题作答。)(8 8 分) (1 1)王维的观猎生动描写放鹰纵马的壮观打猎场面的句子是: (2 2) 杜甫的旅夜抒怀一诗,“ _, _ 描写长 江雄壮的夜景,反衬诗人孤寂而悲愤的心境。 (3 3) 柳永在蝶恋花中借用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提到的“ _ , _ _ ”概括了一种锲而不舍的坚毅性格和执著态度。 (4 4) 关雎以欢快的水鸟起兴,表明一个男青年已经有

3、了自己的意中人的诗句是: _ (5 5 )兼葭中展现一幅萧瑟冷落的秋景,给全诗笼罩了一层凄清落寞的情调的句 子 , o 4.4. 名著:(3 3 分) “奇异的想像,辛辣的讽刺”是格列佛游记这部小说的显著特点。请列举你认为具有讽刺意 味的情节,并说明作者在讽刺哪些现象或哪类人。 5.5. 下列关于复句类型错误的一项是( )o (2 2 分) A.A. 我们不是要空话,而是要行动。 (并列复句) B.B. 他这样胆小的人尚且不怕,我还怕吗?(递进关系) C.C. 既然这样做没有好处,那么就放弃吧。 (因果复句) D.D. 如果老王不能前去,那就派我去吧。 (条件复句) 6.6. 下列句子中的标点

4、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2 2 分) A.A. 我们往往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只从一个方向考虑问题,路子越走越窄。换个角度想一想,或许会2 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 B.B. 在飞机翱翔于蓝天之前,有谁 相信人类能在云海漫步?在电话诞生之前,有谁相信远隔千里能够 自由交谈?然而,无数看似不可能实现的梦想竟都变成了现实。 C.C.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问题在于,有了 “过” , 是任其自由发展, 还是从“过”中吸取教训, 变“过”为前进的动力。 D.D. 今天,无偿献血成为杭城一道亮丽的风景。在 武林门献血点,3 3 名三、四十岁的公安干警分别献出 200200 毫升鲜血。 7.7. 根据以

5、下内容拟一则新闻标题,不超过 2020 字。(2 2 分) 本报北京 1111 月 1616 日讯:在今天举行的中国少年科学院第三届小院士表彰大会上,徐芳硕等来自全国 的 5050 位小院士受到表彰。这是团中央、全国少工委学习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 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实施“科教兴 国”战略,在全国少儿中开展体验教育的重要举措,也 是科技活动周的一项重要内容。 “中国少年科学院小院士”是全国少工委、中国少年科学院为引导和鼓励少年儿童学习科学家精神, 热爱科学、参与科普实践活动而设立的最高荣誉称号。小院士表彰活动作为 20112011 年国家“科技活动周” 的重点活动

6、,在培养青少年对科学技术的兴趣和爱好的同时,重在引导他们树立科学思想 、科学态度,并 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二、文言文阅读。(1414 分) (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 8 81111 题。(8 8 分) 杭有卖果者,善藏柑,涉寒暑不溃。出之烨然,玉质而金色。剖其中,乾若败絮。予怪而问之曰:“若 所市于人者,将以实笾豆,奉祭祀,供宾客乎?将衒外以惑愚瞽乎?甚矣哉为期也!” 卖者笑曰:“吾业是有年矣!吾赖是以食吾躯。吾售之,人取之,未尝有言,而独不足子所乎?世之 为欺者不寡矣,而独我也乎?吾子未之思也。今夫佩虎符、坐皋比者,洸洸乎干城之具也,果能授孙吴之 略耶?峨大冠、拖长绅者,昂昂乎

7、庙堂之器也,果能建伊皋之业耶?盗起而不知御,民困而不知救,吏奸 而不知禁,法斁而不知理,坐縻廩粟而不知耻。观其坐高堂、骑大马、醉醇醴而饫肥鲜者,孰不巍巍乎可 予默默无以应。退而思其言,类东方生滑稽之流,岂其愤世疾邪者耶?而托于柑以讽耶? 8.8.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用法和意义都相同的一项是( )(2 2 分) A 以: 吾赖是以食吾躯 父以足受,笑而去 B B 而: 而独不足子所乎 齐使田忌将而往 C C 之: 世之为欺者不寡矣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D D 苴: 予贸得其一 其如土石何 9.9. 出自本文的一个成语是: 。(2 2 分) 畏、赫赫乎可象也?又何往而不 _ 也哉?今子是之不察,

8、而以察吾柑! 3 10.10. 翻译句子:(2 2 分) 观其坐高堂,骑大马,醉醇醴而饫肥鲜者,孰不巍巍乎可畏,赫赫乎可象也? 11.11. 课文结尾一段,写作者听了卖柑都言, “默默无以应”,并“退而思其言”,做了揣测性的结论。这 反映了作者怎样的态度和用意,试简要加以分析说明。 (2 2 分)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 1212- -1414 题。(6 6 分) 八岁指瑕 元岳柱,字业所。八岁观画师何澄画陶母剪发图 ,柱指陶母腕上金钏,诘之曰:金钏可易酒,何用 剪发为也?何大惊异,观此可以知画理矣。 12.12. 解释下列带点的字。(2分) 诘之曰 金钏可易.酒 13.13. 翻译句子:

9、何大惊异,观此可以知画理矣。(2 2 分) 14.14. 读了这段小短文,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2 2 分) 三、现代文阅读(3030 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 15151919 题。(1616 分) 带套袖的孙犁先生 我产生要当作家的妄想是在初中阶段。为了验证我成为作家的可能性,父亲还领我拜会了小兵张 嘎的作者徐光耀老师。记得有一次徐光耀老师对我说: “在中国作家里你应该读一读孙犁。”我立即大言 不惭地答曰:“孙犁的书我都读过。”他又问:“你读过铁木前传吗?”我说: “我差不多可以背诵。” 一九七九年,我从插队的乡村回到城市,在一家杂志社作小说编辑,业余也写小说。秋天,百花文 艺出版社准备

10、为我出版第一本小说集,我被李克明、顾传箐二位编辑热情请去天津面谈出版的事。行前已 故作家韩映山嘱我带封信给孙犁先生。 一九七九年秋日的一个下午,由李克明同志陪同,终于走进了孙犁先生的“高墙大院” 。这是一座 早已失却规矩和章法的大院,孙犁先生曾在文章里多次提及,并详细描述过它的衰败经过。如今各种凹凸 不平的土堆、土坑在院里自由地起伏着,稍显平整的一块地,一户人家还种了一小片黄豆。那天黄豆刚刚 收过,一位老人正蹲在拔了豆秸的地里聚精会神地捡豆子。我看到他的侧面,已猜出那是谁。看见来人, 他站起来,把手里的黄豆亮给我们,微笑着说: “别人收了豆子,剩下几粒不要了。我捡起来,可以给花 施肥。丢了怪可

11、惜的。” 他身材很高,面容温厚,语调洪亮,夹杂着淡淡的乡音。说话时眼睛很少朝你直视,你却时时能感 觉到他的关注或说观察。他穿一身普通的灰色衣裤,当他腾出手来和我握手时,我发现他戴着一副青色棉 布套袖。接着他引我们进屋,高声询问我的写作、工作情况。我很快就如释重负。我相信戴套袖的作家是 不会不苟言笑的,戴着套袖的作家给了我一种亲近感。 其后不久,我写了一篇名叫灶火的故事的短篇小说,篇幅却不短,大约一万五千字,自己挺看 重,拿给省内几位老师看,不料有看过的长者好心劝我不要这样写了,说“路子”有问题。我心中偷偷地 不服,又斗胆将它寄给孙犁先生,想不到他立即在天津日报的文艺增刊上发了出来, 小说月报

12、座号 4 也很快作了转载。 我再次见到孙犁先生是次年初冬。那天很冷,刮着大风。他刚裁出一沓沓粉连纸,和保姆准备糊窗 缝。见我进屋,孙犁先生迎过来第一句话就说: “铁凝,你看我是不是很见老?我这两年老得特别快。 ”当 时我说:“您是见老。”也许是门外的风、房间的清冷和那沓糊窗缝用的粉连纸加强了我这种印象,但我说 完很后悔,我不该迎合老人去证实他的衰老感。接着我便发现,孙犁先生两只袄袖上,仍旧套着一副干净 的青色套袖,看上去人就洋溢着一种干练的活力,一种不愿停下手、时刻准备工作的情绪。这样的状态, 是不能被称作衰老的。 我第三次见到孙犁先生,是和几位同行一道。那天他没捡豆粒,也没糊窗缝,他坐在写字

13、台前,桌 面摊开着纸和笔,大约是在写作。看见我们,他立刻停下工作,招呼客人就坐。我特别注意了一下他的袖 子,又看见了那副套袖。记得那天他很高兴,随便地和大家聊着天,并没有摘去套袖的意思。这时我才意 识到,戴套袖并不是孙犁先生的临时“武装” 。 多年之后,有一次我把友人赠我的几函宣纸精印的华笺寄给孙犁先生时, 收到他这样的回信,他说: “同时收到你的来信和惠赠的华笺,我十分喜欢。 ”但又说:“我一向珍惜纸张,平日写稿写信,用纸亦极 不讲究。每遇好纸,笔墨就要拘束,深恐把纸糟蹋了”如果我不曾见过习惯戴套袖的孙犁先生,或许 我会猜测这是一个名作家的“矫情” ,但是我见过的戴着套袖的孙犁,见过了他写给

14、我的所有信件,那信 纸不是天津日报那种微黄且脆硬的稿纸就是邮局出售的明信片,信封则永远是印有红色“天津日报” 字样的那种。 我相信他对纸张有着和对棉布、对衣服同样的珍惜之情。他更加珍重的是劳动的尊严与德行、人生 的质朴和美丽。 (摘自从梦想出发,原文略有改动) 15.15. 我见到孙犁先生总共几次?哪一次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说说为什么。 (4 4 分) 1616作者每次见到孙犁,都发现孙犁在衣着上有什么特点?突出了孙犁先生什么样的性格特点?( 3 3 分) 17.17. 理解第 3 3 段划线句子的含义。(3 3 分) 18.18. 第五段为什么要写别的作家看了 “我”的小说灶火的故事都劝我不

15、要这样写了,请谈谈你的感悟。 (3 3 分) 19.19. 孙犁先生是令人敬佩的,你一定也有自己崇拜的作家,写写你崇拜他的理由? ( 3 3 分) 5 (二 ) 阅 读下 文, 完成 2020 23 23 题。 (14 14 分) 读书人是幸福人 谢 冕 我常想读书人是世间幸福人,因为他除了拥有现实的世界之外,还拥有另一个更为浩瀚也更为丰富的 世界。现实的世界是人人都有的,而后一个世界却为读书人所独有。由此我又想,那些失去或不能阅读的 人是多么的不幸,他们的丧失是不可补偿的。世间有诸多的不平等,如财富的不平等,权力的不平等,而 阅读能力的拥有或丧失却体现为精神的不平等。 一个人的一生,只能经历

16、自己拥有的那一份欣悦,那一份苦难,也许再加上他亲自闻知的那一些关于 自身以外的经历和经验。然而,人们通过阅读,却能进入不同时空的诸多他人的世界。这样,具有阅读能 力的人,无形间获得了超越有限生命的无限可能性。阅读不仅使他多识了草木虫鱼之名,而且可以上溯远 古下及未来,饱览存在的与非存在的奇风异俗。 更为重要的是,读书加惠于人们的不仅是知识的增广,而且还在于精神的感化与陶冶。人们从读书学 做人,从那些往哲先贤以及当代才俊的著述中学得他们的人格。 人们从论语中学得智慧的思考,从史 记中学得严肃的历史精神,从正气歌学得奋斗的执著,从马克思学得人世的激情,从鲁迅学得批判 精神,从列夫托尔斯泰学得道德的

17、执著。歌德的诗句刻写着睿智的人生, 拜伦的诗句呼唤着奋斗的热情。 一个读书人,是一个有机会拥有超乎个人生命体验的幸运人。 一个人一旦与书本结缘,极大的可能是注定与崇高追求和高尚情趣相联系的人。说“极大的可能” , 指的是不排除读书人中也有卑鄙和奸诈,况且,并非凡书皆好,在流传的书籍中,并非全是劝善之作,也 有无价值的甚而起负面效果的。但我们所指读书,总是以其优好品质得以流传一类,这类书对人的影响总 是良性的。我之所以常感读书幸福,是从喜爱文学书的亲身感受而发。一旦与此种嗜好结缘,人多半因而 向往于崇高一类,对暴力的厌恶和对弱者的同情,使人心灵纯净而富正义感,人往往变得情趣高雅而趋避 凡俗。或博

18、爱、或温情、或抗争,大抵总引导人从幼年到成人,一步一步向着人间的美好境界前行。笛卡 尔说:“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 ”这就是读书使人向善;雨果说: “各种蠢事,在每天阅 读好书的影响下,仿佛烤在火上一样渐渐溶化。 ”这就是读书使人避恶。 所以,我说,读书人是幸福人。 20.20. 读完全文,你认为作者在文中提出的观点是什么 ?( 3 3 分) 21.21. 在文章主体部分,作者用三个分论点,层层深入,说明读书为何使人幸福的道理。你能找出这三 个分论点吗? ( 3 3 分) 22.22. 文章第四段引用了笛卡儿和雨果的名言有什么作用?你还知道有关读书的名言吗?( 4 4 分) 6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