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文言文的学习要点(南京大学高小方)_第1页
古代汉语文言文的学习要点(南京大学高小方)_第2页
古代汉语文言文的学习要点(南京大学高小方)_第3页
古代汉语文言文的学习要点(南京大学高小方)_第4页
古代汉语文言文的学习要点(南京大学高小方)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精心整理古代汉语南京大学高小方教授文言文的学习要点(一)文言:指五四以前通用的以古汉语为基础的书面语;文言文:用文言写的文章,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最重要的载体。1、吃透基本概念;2-掌握一串钥匙一一分析文言文的16个学习要点:用语言要点分析法去读文言作品,就能很好地把读书法和研究法结合起来。钥匙1:通假字本有其字(“本字”),若古人临文时用同音或音近的字来代替它,那么这个用来暂代“本字”的 字就叫做“通假字”。举例:早一蚤(同音通假):赵王少,不能蚤起。一一史记 ?吕后本纪(早:太阳初开到小草;杲:音搞,明亮)企一践(同音通假):吾尝践(qi上声)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荀子 ?劝学篇践(qi

2、阳平),多出的脚趾尝一常:常数(shuo去声)从其下乡南昌亭长寄食一一史记 ?淮阴侯列传能一而:而(neng阳平)徵一国盍一盖:技盖(he阳平)至此乎一一庖丁解牛;盖:盖子拒一距:去敌恃卒一一韩非子?五蠹罹一离:思公子兮徒离忧一一九歌?山鬼,“遭受”的意思。I I镇一填:填用(meng思声)平塞之内,是“镇守”的意思,镇守在昆塞的南边一一战国策镇星:土星古人谓之“镇星”,亦写作“填星”征一政:苛(繁重)政(赋税和徭役)猛于虎政(zheng):去“征”,赋税、徭役(注音一指出本字一释义)一文言文的学习要点(二)钥匙2:古今字:在某个意义上先后产生的两种字形,先出现的是“古字”,后起的是“今字”:

3、有意义引申的关系如反一反(反对)'反(返回)一返(返回):使子路反见之生(古字)一-性:君子生(性)非异也,善假于物也荀子劝学被(古字)一-披:被坚执锐/披帷而入:拨开(在披加的意义上是古今字)辟(古字)一-僻(邪僻)避(躲避)嬖(嬖爱)譬(譬如)采(古字)-彩彩睬株(cai去声:株树,今株树)采陈(古字)一-阵:阵脚、阵营垂(古字)一-陲:边际:翼若垂天之云错(古字)一一措:手足无措竟(古字)一-境:边境注释:垂(chu -),边际,后作“陲”。(注音一释义一后作“今字”)钥匙3:异体字:一个字正体之外的写法,即一个字有几个写法,其中一个字获得官方的认可,余下的为异体字,或叫作俗体。

4、异体字:是同一个字,同音同义,只是写法(构字法)不同。I3异体字:意象相等2古今字:意象多寡泪泪冗穴唇唇% I糠杭村邨(B :邑)裙装群杓疆雷钥匙4:破读字如字:一个字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读音,在上下文中就读它最通常的音,按它最通常的意义来解释,这就是读如字。破读:一个字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读音, 在上下文中没有读它最通常的音, 没有按它最通常的意义来解释,这就是被读。好如字:美好 衣厂如字:衣服王如字:称王匚破读:爱好匚破读:衣褐匚破读:王天下亟厂如字(j 1 ):急切相如字(xi mg) : 互相(引中义)匚破读(q i ):屡次匚破读(xi eng):查看(本义)一一相机行事,相貌中如字(z

5、h mg):中间匚破读(zh (g): 一语中的引中义也可能读如字音,并非本义与读如字,引中义与破读的必然联系。一文言文的学习要点(四)页脚内容精心整理乘如字(ch eng):乘坐冠厂如字(gum):帽子:冠心病匚破读(sh mg):量词匚破读(gu巾):语如字(yu上声):言语 长厂如字(ch Sg):长短(adj)匚破读(yu去声):告诉匚破读(zh mg):成长(v);年长(adj),长官(n)(zh eng):多余:身无长物如字音只有一个,但其相对的破读音可能不止一个。参考文献:(南朝陈-唐)陆德明经典释文:注音十四部古书例:如好(hco)好(h,色(上呼报反,下如,)十四部书:周易、

6、尚书、诗经、周礼、仪礼、礼记、左传、公羊传、春秋毂梁传、孝经、论语、老子、庄子、尔雅钥匙5:词类活用:在上下文中甲类词临时用如乙类词1、临时用法VS.固定用法(破读字是固定用法)2、用如:临时用得像I例(名词临时“用如”动词):“夫人(n->v把她称做夫人)之,我可以不夫人之乎? ” 一一谷梁传僖公八年“粪土(n->v把当年的万户侯看成是垃圾)当年万户侯”一一毛泽东沁园春?长沙用如w用作:仅有三种情形“用作”:1、名词用作状语:土崩瓦解(状动状动:像土那样崩塌,像陶瓷制品那样破碎)2、代词用作状语:大胡为(破读 wa)而此醉(天为什么如此地糊涂?)注释:止匕,代词用作状语:这么、这

7、样地。3、动词用作状语:生吞活剥注释:生、活,这两个动词都用作状语,生生地(吞下)、活活地(剥开)。文言文的学习要点(五)词类活用四例:1)“秦人闻之.悉甲而至”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甲:名词用如动词,本义为“甲衣”,临时用如“披上甲衣”;悉:如果名词前面出现副词,那么这个名词临时用如动词。2)“先生之恩,生死而肉骨也”马中锡中山狼传生:动词用如使动,使复活;死,动词用如名词,死者;肉:名词用如使动,使长出肉来。3) “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荀子天论强:形容词用如使动,使农业生产得到加强;用:动词用如名词,用度、开支;页脚内容精心整理贫:形容词用如使动,使民众变贫困。4)“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

8、釐妇”苏轼前赤壁赋舞、泣:动词用如使动,使舞动,使哭泣。钥匙6:词序1、前宾语(1)后宾语:现代汉语大多是后宾语:读书、写字;(2)嵌宾语:嵌在凝固结构中间:如之何、奈之何;(3)前宾语:例如: 疑问代词作动词或介词的宾语,要作前宾语:“吾谁欺?欺天乎?" (我欺骗谁?)一一论语子罕“何以战?” (凭什么打呢?) 否定句中,代词往往要充当前宾语:“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一一论语学而未之有:没有过这种情况 在前宾语和动词之间,插入“实”、“是”等虚词,帮助构成前宾语格式:“鬼神非人实亲,惟德是依”一一左传僖公五年人、德作前宾语译:鬼神并不是亲近任何人,只保佑有德性的人王力:

9、代词,复指前宾语;高小方:助词(只有语法作用,没有词汇意义):作用是帮助构成前宾语。 代词直接放在动词前面作前宾语“尔贡包茅不入,王祭不共,无以缩酒,寡人 是徵(责问);昭王南征而不复,寡人 是问左传僖公四年:“是”(这件事)作前宾语“赫赫师尹,民具尔瞻”一一诗经小雅节南山(师尹:尹太师)威严的尹太师(话题主语),老百姓都看着你。2、动量表小法现代汉语:动词+动量概念:读了三遍、看了五遍古代汉语:数词(状语位置)+动词“季文子三思而后行。”一一论语公冶长“寒暑易节,始一反焉。”一一列子汤问3、定语后置:“者”字构成定语后置的格式“有必(中心语)哭于墓者(定)而哀。”一一礼记檀弓下“求乂(中心语

10、)可使报秦者(定),未得。”一一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状语、补语都是谓语的修饰语页脚内容精心整理状语+谓语(动词、形容词)谓语(动词、形容词)+补语高小方注:古汉语中的补语到后来,有前移做状语的趋势例:战于长勺(动补结构)在长勺打战文言文的学习要点(六)状语“谓语/谓语+。卜语现代汉语翻译“战于长勺”(在长勺作战):表现出补语前移做状语的趋势,而并非是所谓状语后 置。钥匙7:双宾语:双宾语:就是一个动词后面跟出了一个表人的宾语,又跟出一个表物的宾语。双宾语:动词+ (表人宾语+表物宾语)1、动词+间接宾语+直接宾语“公仁画且在将7|” 左传郑伯克段于鄢(隐公元年)之:间接宾语,代颍考叔;故、悔:直

11、接宾语,表缘故、后悔的事。“不如早广标”之所| ” 一一左传郑伯克段于鄢(隐公元年)为:作出;所:安排;之:代共叔段。翻译时给间接宾语带上一个介词,提到动词前:给共叔段安排处所。2、动词+ 直接宾语+间接宾语“旦日,客从外来,与座谈。问"客可 吾孰与徐公美? ”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币m _庄子逍遥游如果倒杯水在庭堂的低洼处,那么小草叶子就可以给这个小水洼作船。规则:如果一下动词带了双宾语,无论其中哪一个宾语是用代词“之”来表示的,那么这个代词 I I I /-“之”具有贴近动词的性质。(双宾语中的“之”无论代人代物,都贴近于动词来使用。)哪些动词常带双宾语:

12、(1) “则我先君履东至于海,西至于河。”左传齐桓公伐楚(僖公四年)(2) “文公以 "里 之处(ch【其徒数十人.皆衣褐,捆屣织席以为食。”孟子滕文公上(译:文公给了他个住处)(3) “豹往到邺,会长老,可我民所及的”一一史记.滑稽列传(译:向他们询问老百姓的疾苦)(4) ”请京,使居之,I谓之京城大(tai去声)菽!”一一左传郑伯克段于鄢(隐公元年) (译:把他叫做京城太叔)(5)“不如早为之所,无使滋萼,萼难图也。”-左传郑伯克段于鄢(隐公元年)精心整理文言文的学习要点(七)钥匙8:非支式:即非支配关系的动宾结构式,其形式的宾语,实质是补语。1、非支式定义:一个动词后面直接跟出

13、名词(或代词),但其后面跟出的名词和代词并不是前面动 作的支配,而是它的补语。(动补式,宾语在于补充说明动作发生的目的、原因或处所。 ) 例:吃面包(支配式),吃食堂(非支式)。2、翻译时插一个适当的介词,连同补语一起提到动词前。动补式非支式为动用法“死国可乎”(为国事而死)(为动用法)“唾面”(朝别人脸上吐口水)“夸楚”(向楚夸齐)3、句例:(1)“天下壮士,非有大恶,争|杯酒,出足引他过而诛也。”一一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为杯酒的小事而争闹)(2) “郦更加齐侯逢丑父为右。”(为齐侯驾车)一一左传齐晋鞍之战(成公二年)(3) “文嬴书三帅。| ” (文嬴替三帅说情)一一左传峭之战(僖公三十三

14、年)(4) “君三巨I,敢问谁之罪也。”(对着臣哭泣了好几次)一一左传襄公二十二年(5) “祭祀必加力 祝曰:必勿使反。”(祭祀时为她祷告)一一战国策触龙说赵太后4、动补式(还包括“动+补”,如笑得好,野火烧不尽)动补式 非支式钥匙9:被动式:受事作主语+被动标志1、常见被动标志: “郤克伤于矢,流血及屐,未绝鼓音。”一一左传齐晋鞍之战(成公二年)(郤克被箭所伤) “盆成括见杀,门人问曰:夫子何以知其将见杀。”一一孟子尽心下(盆成括被人所杀) “今吾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庄子秋水“见”、“于”搭配使用,被动式的表达,同时引入行为的主动者。 “兔不可复得,而

15、身为宋国笑。”一一韩非子五蠹被宋国人嘲笑。2、没有被动标志,是用主动式表被动,是被动句而不是被动式。文言文的学习要点(八)3、“被”介绍出行为的主动者 (“被”开始变为成熟的被动介词)。“五月二十日,臣被尚书召问。”一一蔡邕被收时表钥匙10:实词、词组?页脚内容1、联绵字:双音节的单纯词,靠语音表义,多为双声或叠韵,与声形无关。只含有一个语素,两 个音节为一个整体。单纯词(只含有一个语素)例1:非联绵字:布尔什维克(是一个整体,但非双音节)例2:首鼠两端:首鼠是联绵字,踌躇的意思,也写作首施。例3: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逶迤(we iy帆蜒曲折;拐来拐去)例4:葡萄、蟋蟀、琵琶

16、(名词);逍遥、伶俐(形容词);方良(感胭)例5:“背负青天而莫之天阙者。"一一庄子逍遥游天阙( y a o副词:阻拦)2、偏义复词:并列结构的复音词。假如一个语素显性义,另一个语素隐性义,则为偏义复词。偏 义复词与语境有关。例1:窗户、动静例2: “此其势不可以多人,多人,不能无生得先得失则语泄。”(得失:失)史记刺客 列传例3:偏义复词与语境有关。“这个人真不知好歹”(都是显性义,不是偏义复词)/“如果有个好歹怎么办呢? ” (好歹:歹)3、实词组例1:“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一一礼记礼运大人世及:天子诸侯的权位,父死子继为世,兄终弟及为及。大

17、人世及以为礼:(前宾语)把天子诸侯的权位父子相传或兄终弟及看作是合乎礼的。例2:“技经肯禁之未尝,而况大血乎?” 一一庄子养生主技经肯紫:“技”通“枝”,枝脉;“经”,经脉;肯,骨头缝里的肉,骨间肉;紫,音庆,盘筋处;这些都是容易伤到刀口的地方。技经肯紫之未尝:(前宾语)意指庖丁解牛,那些伤刀口的地方都没有碰过。文言文的学习要点(九)钥匙11:虚词一级虚词14/二级虚词86/虚词500余(杨树达词诠)之、乎、者、也、其、所、以、于、为、与、则、而、焉、矣。之大部分是实词用法,少量的是虚词用法:如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之(实词:动词)。钥匙12:省略承上省或探下省主语、宾语、定语、动词、介词等均

18、可以省。但介词“于”的宾语不能省。1、承上省:上文已出现的内容,后文省略“颖考叔为颍谷封人,闻之,有献于公,公赐之食,(颖考叔)食舍肉。公问之,(颖考叔)对曰:“小人有母,皆尝小人之食矣,未尝君之羹,请以遗之。”页脚内容精心整理2、探下省:后文将出现,前文省略“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全)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钥匙13:修辞如比喻、比拟(拟人或拟物)、夸张、对偶、排比、用典、反语、反诘、设问、借代、反复、层递、 并提、立文、委婉等。例1: “木受纯则直,金就砺则利。”金:(借代格)用原料代替成品,借代刀剑。(金:金属打造的刀剑)翻译:金属打造的刀剑放在磨刀石上磨就锋利了。例2: “

19、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水经注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并提格)两层涵义混成一句. ,: 翻译:如果不是正午或半夜,就看不见太阳和月亮。文言文的学习要点(十)夸张:“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立文:一个意思的表达被拆成两个单片来表达共同的涵义,两个单片往往是对偶、对称的。“每至晴初霜且,林寒涧肃。”(无论是山林中还是山涧里,都很寒冷而且寂静。)“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本是秦汉时的明月,秦汉时的关。)借代:“黄发垂髯,并怡然自乐。”(黄发指老人,垂髻指小孩)。钥匙14:文体第一层向散

20、文/、需要讲究对偶押韵韵文讲究押韵文章的主体部分 是由对偶句构成 的文体第二层向史传文杂记文说理文应用文诗词曲赋骈赋连珠编纪纪杂年传事史第二层向体体本末体(一)散文1、史传文:精心整理(1)编年体:以年月日为中心来记录历史的散文。(2)纪传体:以人物、事件为中心来写的历史书,如史记。(3)纪事本末体:以事件为中心,原原本本地告诉这件事情发生的原因、高潮、结果。(4)杂史:战国策国语都是史传文中的杂史2、杂记文:3、说理文:4、应用文:(二)韵文1、诗:风体诗诗经骚体诗楚辞汉魏六朝古诗(乐府、歌行)唐:古体诗(模仿古风),近体诗(格律诗)现代新诗 I I2、词:按篇幅长短分为: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至90之间,长调91字以上。3、曲:按唱词+有否宾白分为:散曲:只有唱词没有宾白的。可再分为:小令,套数。剧曲:不但有唱词还有宾白的,可到舞台上演出的。4、赋:散文与韵文的结合,骚体赋,汉大赋,抒情小赋,律赋,文赋。文言文的学习要点(H一)(三)骈文1、骈赋2、连珠:主题对偶又独具,内涵丰富文字,表述也很精美的对偶句。精悍,匠心,常用典故。例陆机演连珠。练习报任安书散文中的应用文的书信体苏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