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年级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卷地理注意事项:1 .考生答卷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座位号写在答题卡上。将条形码粘贴在规定 区域。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 .做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的规定区域内,写在本试卷上无效。4 .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一、选择题(下列各题只有一个答案最符合题意,请将最符合题意的答案标号涂 在答题卡上,每题2分,共40分)我国某校地理小组测得每天北京时间11:30学校旗杆影长最短。
2、该小组利用连续五天的测量数据绘制了如下学校旗杆每天最短影长变化统计图(下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该时段是(A. 3月21日前后B. 9月23日前后C. 12月22日前后D. 6月22日- 1 -前后2 .该学校位于(A.河西走廊B.成都平原C.黄土高原D.东北平原【答案】1. C 2. D据图可知周二时旗杆影长达到最长,也就是周二时该地太阳高度角达到最小,北半球12月22日前后太阳高度角最小,C项正确。【2题详解】地方时12点时太阳高度角最大,当该地为 12点时,北京时间为11:30,该地与北京相差 30分钟,经度相差约7.5度,根据地方时计算的原则“东加西减”,该地经度为127.5度,位
3、于东北平原,D项正确。ABC均位于北京西侧,排除。3 .芝加哥使用的是西六区的区时,3月11日-11月7日实行夏令时,即把表调快 1小时。一架飞机从芝加哥当地时间4月16日12:45起飞,北京时间4月17日15:15到达北京该趟航班途中耗时()A. 11小日30分B. 12小时30分C. 13小时30分D. 14小日15分【答案】C【详解】与行程有关的时间计算: 降落时B地时间=起飞时 A地时间 划差十行程时间(m)(注 意:加减的选取原则为东加西减 )结合材料可知飞机起飞时间是芝加哥夏令时 4月16日12:45 , 结合所处时区和夏令时可知,北京东八区与芝加哥西六区相差14小时,减去夏令时调
4、快的 1小时,则该地时间比北京晚 13小时,所以起飞是北京时间为:16日12:45+13小时=17日1:45 , 故飞行时间为17日15:15-17日1:45=13小时30分,ABD错误,C项正确。4 .全球变暖现象与图中哪种大气热力作用的增强有关()D.【详解】由图可知为太阳辐射,为大气的反射作用,为地面辐射,为大气逆辐射,全球变暖主要原因是温室气体浓度上升,大气逆辐射增强,大气的保温作用增强,D项正确,ABC错误。5 .下列自然现象中主要与大气反射作用有关的是()A.晴朗的天空多呈蔚蓝色B.白天天空多云时,气温往往较低C.日落后的黄昏,天仍是明亮的D.多云的夜晚常比晴朗的夜晚温暖【答案】B
5、【详解】云层较厚时反射作用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少,气温较低,B项正确。A项为大气的散射作用,C为大气的散射作用,D为大气的保温作用, ACD错误。6 .下图为北半球中纬地区某地连续三天的天气状况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4<«在10月S日A. 10月4日平均气温最大B. 10月5日昼夜温差最大-5 -C. 10月6日易出现霜冻D.三天中最低气温都出现在子夜【答案】B分析】该题考查大气的热力作用。【详解】晴天白天气温高,多云夜间气温高,因此 10月6日平均气温最高;10月5日昼晴白天气渐高,夜晴夜间气温低,昼夜温差最大,B正确;10月6日夜间为多云天气,大气逆辐射作用强,不易出现霜冻
6、;三天中最低气温都出现在日出之前。7 .关于我国近地面年太阳辐射的说法正确的是()A.西北地区因纬度较高,太阳辐射较强8 . 江南丘陵因多山地形,太阳辐射较弱9 . 西藏因海拔较高,空气稀薄,太阳辐射较强10 四川盆地因海拔较低,太阳辐射较弱8. 关于北半球大气上界太阳辐射分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与近地面太阳辐射分布规律一致B. 由低纬向高纬均匀递减C. 中纬度地区随纬度变化最明显D. 北极地区的太阳辐射总量是赤道地区的一半【答案】7. C 8. C水汽难以到达,晴天多降水少,光照较强,7 题详解】作用强,太阳辐射较弱,B 项错误。四川盆地多阴雨和大雾天气,日照时间短,太阳辐射弱,D
7、项错误。8 题详解】近地面太阳辐射会受到地形、天气状况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不需要考虑从图中的信息对比看近地面与高空太阳辐射分布规律不一致,射并不是均匀递减,极地和赤道地区变化小,中纬度地区变化大,可知赤道地区的太阳辐射为北极地区的两倍多,9. 大气运动的根本能量来源于(A. 太阳辐射西北地区深居大陆内部,C水多,削弱A 项错误。江南丘陵距离海洋较近,降水多,削弱辐射弱,/心项错误。太阳辐C 项正确。由图变化大,页错误。B. 地面辐射空气稀薄,削弱作用弱,阳辐射较强,巨离海洋较近四川盆地多阴,日照时间短,多种因素的土面与局空太PK小,中纬度土,大气上界型辐射不寸分布规律不一致,C
8、. 大气辐射D. 大气逆辐射试题分析:太阳辐射是大气运动的根本能量来源。考点:主要考查了大气运动的根本能量来源。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大气运动的根本能量来源。10.引起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是()A. 风B. 太阳辐射在地表的差异C. 高空和地面温度的差异D. 高空和地面气压的差异【详解】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是太阳辐射到达地面的强度不同,导致地面冷热不均,从而引起大气运动,B项正确。风是大气运动的一种形式而非原因,差异和气压差异都不是引起大气运动的原因,CD错误。A项错误。高空与近地面的温度由于城市人口集中、工业发达,释放出大量的人为热量,导致城市气温高于郊区,从而引起城市和郊区之间的
9、小型热力环流,称之为城市风。图为城市风示意图(风向未标出)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1.关于图中大气运动方向的叙述错误的是(A.甲地以下沉气流为主B.乙地的风由郊区吹向市区C.丙地以上升气流为主D. 丁地的风由市区吹向郊区12.对大气有污染的企业最应该布局在(A.甲地B.乙地C. 丁地D.戊地【答案】11. D12. D【11题详解】本题考查城市风,市区受人类活动的影响温度高,气流上升,近地面形成低压;郊区温度低,气流下沉,近地面形成高压;近地面水平方向上,空气自郊区流向城市。ABC表述正确,D项表述错误,故选择 D项。【12题详解】为避免污染物被城市风带到市区,加大市区的污染程度,有污染的企业应布
10、局在热力环流之外的区域,也就是戊地,D项正确。13.2012年10月底,飓风“桑迪”席卷美国东部,导致 820万用户停电,70多人死亡。图中能正确表示该天气系统气流运动状况的是()【详解】飓风属于天气系统中的气旋,中心为低压,气流的运动形式为辐合上升,多带来狂风暴雨天气,D项正确;A项大气的水平运动为辐散,A项错误。B项为反气旋,错误。 C为晴朗天气,错误。所以选 Do14.石林地貌主要形成于石灰岩地区,图为“石林地貌发育过程示意图”,图中地貌的演变顺序是()A 甲一乙一丙B. 乙一丙一甲C.丙一乙一甲D.丙一甲一乙【答案】C- 9 -【详解】石林地貌为典型的喀斯特地貌,主要形成与石灰岩地区,
11、水与石灰岩发生溶解反应,雨水沿水平和垂直的裂隙渗透到石灰岩中,将石灰岩溶解带走,使得原来分层分布的石灰岩被溶解为石林。由图可知溶解程度由弱到强分别是丙-乙-甲,故C项正确。长白山主峰海拔约 2700米,2000米以上至山顶为高山苔原带。长白山天池(海拔 2189米,面积982km2)位于长白山主峰凹地上,是我国最深的湖泊,湖形呈椭圆,是松花江的发源地。到长白山天池边上的游人会发现这样一种石头:遍身气孔,看上去满目疮痍,入水不沉,这就是著名的长白山浮石。图为某同学在暑假时拍摄的天池自然风光及天池周边“浮石”图片。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5.关于“浮石”的说法正确的是(A.形成“浮石”的物质来源于地幔
12、C. “浮石”中能找到动植物化石B. “浮石”孔隙由外力侵蚀形成D. “浮石”与大理岩岩性相同16.引起长白山山麓至山顶自然带变化的主要自然因素是()A.热量和光照壤B.热量和水分C. 土壤和光照D.水分和土【答案】15. A 16. B【15题详解】“浮石”为岩浆岩, 形成岩浆岩的主要物质是来自于地幔中的软流层,A项正确。“浮石”的孔隙源于岩浆中气体逸出时留下的孔道,B项错误。化石形成于沉积岩中,C项错误。浮石为岩浆岩,大理岩为变质岩,两种岩石岩性不同,D项错误。【16题详解】本题考查垂直地带分异规律,随着山地海拔的升高水热条件发生变化,引起自然带的变化,B项正确。17.图为“世界局部洋流分
13、布示意图”,关于图中洋流叙述正确的是(洋流a为暖流北半球中低纬度海区洋流呈逆时针流动洋流会把墨西哥湾甲处海底泄漏的石油带到欧洲西海岸洋流b使沿岸气候增温增湿乙处因寒暖流交汇形成大型渔场D.A.B.C.【答案】C【详解】洋流a自低纬流向高纬,为暖流,正确。由图可知北半球中低纬度海区的洋流呈顺 时针流动,错误。通过墨西哥湾暖流和北大西洋暖流甲处泄露的石油会最终到达欧洲西海 岸,正确。洋流b自高纬度流向低纬度,为寒流,有降温减湿作用,错误。乙处寒暖流交 汇形成纽芬兰渔场,正确。综上 C项正确。B.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18.下图所示内容反应自然带的()A.植被高度变化C.垂直地带分异D.沿海向内陆的地
14、域分异【答案】B【详解】图示由雨林到冰盖变化主要的主导因素是热量,符合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B项正确。图中无法看出植被高度的变化规律,A项错误。垂直地带分异以热量和水分作为分异基础,主要是高度的变化引起,与图示不符,C项错误。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以水分为基础,自然带的更替为森林-草原-荒漠的变化规律,D项错误。所以选 Bo“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提出和建设,使古老的丝绸之路及周边地区焕发出勃勃生机。读“陆上丝绸之路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19.形成图中“陆上丝绸之路”沿线陆地自然环境差异的主导因素是()-11 -D. 土壤D.鹿特丹A.气温B.降水C.地形20.以下城市中,气温年较差最大的是
15、()A.连云港B.乌鲁木齐C.威尼斯【答案】19. B 20. B【19题详解】“路上丝绸之路”主要是从亚欧大陆的东岸到亚欧大陆的西岸,自然带的变化为森林-草原-荒漠-草原-森林的规律,主导因素为降水,B项正确。【20题详解】陆地比海洋的比热容小,夏季升温快,温度比海洋高;冬季降温快,温度比海洋低,因而陆地的年温差大于海洋。威尼斯、鹿特丹、连云港距海洋近,受海洋影响大,温差小;乌鲁木齐受海洋影响小,温差大,因而B项正确。、综合题(共6小题,60分)21.读太阳光照图(图),完成下列要求。- 15 -(1) A点的纬度是, B地的地方时是 时。C地以南地区出现 (极昼或极夜)现象。(2)此时,北
16、半球的节气是 , AC线为 (晨或昏)线。(3) D地的地方时是 时,E地比D地的日出时间 (早或晚)。(4) E、H、F三地正午太阳高度由大到小排序为,昼长由长到短的排序为 (5)由B地始发向南做水平运动的物体受地转偏向力作用,偏转方向为向 (东或西) 偏。.晚(1). 66° 34' N (2). 6(8). E> H> F (9). E> H> F本题考查地球自转和公转的相关内容。(3).极夜(10).东【详解】(1)由图可知A点位于北极圈,纬度为 66黑夜,B为晨线与赤道的交点,地方时为6时。C以该地区,出现极夜现象。(2)此时北极圈及其以北地
17、区出现极昼,为夏至。顺着土到白昼,AC为晨线。(3) B为6点,D与B点相差90°, 6小时,且位于为12时。E点位于D点的西侧,日出时间较晚。(4).夏至(5).晨线 (6). 12区域位于南I转方向,分照射AC自黑夜过渡加西减”的原则得(4)此时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昼,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回归线,越靠北昼长越长,距离太阳直射点越近太阳高度角越大,所以太阳高度角由大到小排列为E> H> F;昼长由长到短排列为E>H> F。(5)地转偏向力为: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自B点向南运动物体位于南半球,受到向左的地转偏向力,也就是东侧。【点睛】晨昏线在光照图中的运用
18、:(两切点,两交点的运用)两交点:晨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为6 (点),昏线的则为18 (点)。两切点:与极地地区纬线相切,度数与直射点互余。判断季节:根据晨昏线相切的纬度以及极圈内的昼夜情况,可判断季节。晨昏线与地轴的夹角的度数就是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推算地方时:晨线与赤道交点所在地方时为6时;昏线与赤道交点所在地方时为18时。22 .请将正确选项的字母代号与图中的数字代号一一对应。海洋污景a.臭氧层空洞b.全球变暖c.酸雨 d.森林锐减(1) (2) (3) (4) 【答案】(1). a (2). c (3). b (4). d【分析】本题考查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详解】乱砍滥发会导致森林锐减
19、,(4)填d森林锐减。氟氯燃是导致臭氧层破坏的重要原因(1)处填a臭氧层空洞。二氧化碳导致全球变暖,(3)处填b全球变暖,硫氧化物是形成酸雨的重要物质,(2)处填C酸雨。【点睛】自然环境的整体性指的是各个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做该类题需要紧抓各 个要素间的关系。23 .下图为某年春末夏初东亚近地面天气形势图,图中数字注记单位为百帕。读图完成下列要(1) A地的阴晴状况如何?简述判断理由。(2) B地的气压状况是。(3)未来几天,C地的天气状况如何?简述判断理由。(4) D的风向是。【答案】(1) A地天气晴朗。因为受高压控制,盛行下沉气流,空气中的水汽不容易凝结(2)低压(3) C地气温
20、下降,可能有阴雨、大风天气;原因是冷锋过境。(4)西北风【分析】本题考查等压线图信息的获取和天气系统。【详解】(1) A地的等压线从四周向中间数值逐渐增大,为高压中心,受高压中心控制盛行下沉气流,为晴朗天气。(2) B地等压线从四周向中间数值逐渐递减,为低压。(3)未来几天 C地会经历冷锋过境,冷锋过境时会出现气温降低,降水和大风天气。(4)按照风向的判定方式首先画水平气压梯度力,自高压指向低压,此地为与东亚,受地转 偏向力影响,形成西北风。【点睛】等压线图的判读1、气压状况2、判断天气状况3、判断季节4、判断南北半球5、判断风向和风力24.读图,完成下列要求。(1)图中表示的是 (1或7)月
21、季风图。季风环流较典型的地区是 洲的东部 和南部。(2)图中的A、E两地中,气压较低的是 。 C地气候干燥的原因是 。 B地冬 季盛行 风(3)图中所示季节我国 A地区的气候特点是 ,如果E季风过强容易带来的气象灾害是(4)下图中的气候资料中,其气候特点最接近上图中北京气候情况的是()(5)比较图中E季风和F季风的成因的异同。【答案】(1) 7;亚;(2) A终年受副热带高压控制;东北-# -(3)高温多雨;洪涝(4) D(5) E、F季风都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形成;F季风的成因除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外,还有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分析】本题考查季风的成因与分布,气候类型的判读和气候特征。【详解】
22、(1)此时东亚吹东南风,风从海洋吹向陆地,东亚夏季吹东南风,所以图示为7月。季风环流最为典型的区域为亚洲的东亚季风和南亚季风。(2)在水平方向上空气自高压流向低压,图示风从 E吹向A, E为高压,A为低压。此时为 北半球夏季,气压带风带北移,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 C处,盛行下沉气流,多晴朗天气。 B 地受南亚季风影响,冬季吹东北风。(3) A区域为亚热带季风气候,此时为夏季,气候特征是高温多雨。E季风自海洋吹向陆地,为陆地带来丰沛的降水,季风过强,降水量大,易出现洪涝灾害。(4)北京为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A图夏季降水少,排除。CE冬季气温大于0C,不属于温带气候,排除。 B
23、图夏季气温低,不符合北京的高温,排除。 D图夏 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与北京相符,正确。(5) E为东亚季风中的东南季风,其成因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夏季陆地形成低压,海洋形成高压,在地转偏向力的影响下形成东南季风。F为南亚季风中的西南季风,形成原因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和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夏季陆地为低压,海洋为高压,大气自海洋吹向陆 地,在地转偏向力的影响下形成西南季风;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在地转偏向力的影响下形成西南季风。【点睛】项目东业季风南亚季风季节冬季夏季冬季夏季风向西北风东南风东北风西南风分布我国东部、朝鲜半岛、日本等印度半岛、中南半岛、我国西南地区等(1)图1中甲、乙两图中气压带风
24、带的位置随季节不同,原因是25.图1为气压带和风带季节移动示意图,图2为世界海陆分布图的局部。读图完成下列要求。的季节移动。(2) A气压带的名称是 ,受A气压带和B风带交替控制地区的降水特征是 (3)当气压带如图1中甲所示位置时,简述图 2中C处的气候特征及其成因。【答案】(1)太阳直射点(2)赤道低气压带;有明显的干湿季(3)高温少雨;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分析】本题考查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及对气候的影响【详解】(1)气压带风带随着季节出现移动,导致位置出现变化。(2) A在赤道附近,为赤道低气压带;B为东北信风带,AB交替控制形成热带草原气候,气候特征是全年高温,分干湿两季。(3)图1甲图为
25、气压带风带出现北移,北半球为夏季,C为地中海气候,此时控制 C区域的为副热带高气压带,形成高温少雨的气候特征。【点睛】气压带风带的位置及名称气压带风带的移动规律投地餐气压带州”“极地东风、 加副坡地低气压带朝尸/7/行西风3炉 副热带麻气压带 用J J J 东北信应;赤道低气压带、w东南值13<r 副热堂高气压带 三iW 盛品风 一 、位副搬金低气压带60 J极地东/)/业地高气压带90 1春分II照例日同帚虐的也曾禽里带帆压磨26.读图,完成下列要求。(1)从岩层的形成开始叙述甲处地貌形成的过程。(2) A B两图所示地貌类型的名称分别为 A, B。简述B处地貌的特征。(3)处地貌是谷地,形成处地表形态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4)如果处所在的山坡上植被大量破坏,会产生哪些影响?(5)简述处地下水资源丰富的原因。(6)图中湖泊因围湖造田面积缩小,对下游河流会产生什么影响?(7)假如图中湖泊的水受到污染,会影响海洋的水质吗?为什么?【答案】(1)沉积作用形成水平岩层;受水平挤压形成褶皱;初始地貌为谷地;后因不同部位外力侵蚀强度不同,向斜的槽部受挤压岩性坚硬,不易被侵蚀,因此成山。(2)山前冲积扇;河口三角洲I;地势低平;河汉纵横。(3)流水侵蚀(4)山坡上的水土流失加剧;处沉积物增多,洪积扇面积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一、认识Flash教学设计-2025-2026学年小学信息技术(信息科技)五年级下册电子工业版(宁夏)
- 多样的我教学课件
- 碑林区公司营销策划方案
- 项目二:家用电器勤维护说课稿-2025-2026学年小学劳动皖教版六年级上册-皖教版
- 闪亮的眼睛会说话(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岭美版(2024)美术一年级下册
- 社工组织线上活动方案
- 申请赞助活动方案
- 幼儿园老师安全培训讲义课件
- 洋流及其影响教学课件
- 督导扶持门店活动方案
- 抗滑桩安全技术交底
- GB/T 5271.28-2001信息技术词汇第28部分:人工智能基本概念与专家系统
- 营业线施工单位“四员一长”施工安全知识培训考试题库
- 紧急采购申请单
- GA/T 1678-2019法庭科学鞋底磨损特征检验技术规范
- 《数字媒体专业认知实习》课程教学大纲
- 中西方婚礼文化差异毕业论文Word版
- 预备队员考核表
- 庆阳地区地下水供水水文地质条件评价
- 储能项目竣工报告
- 打印版唐能通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