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量环境——光的生态作用及生物对光的适应_第1页
能量环境——光的生态作用及生物对光的适应_第2页
能量环境——光的生态作用及生物对光的适应_第3页
能量环境——光的生态作用及生物对光的适应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能量环境能量:是太阳表面以电磁波的形式不断释放的太阳辐射或太阳光,它为地球上所有的生命系统提供了能量来源。能量环境:是指光合温度组成的地球环境。能量的特点:为地球上所有的生命系统提供能源。a)生物圈通过绿色植物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贮存于植物体内,是生物圈与太阳能发生联系的唯一环节。b)太阳辐射的变化规律c)地球表面太阳光分布不均的原因d)太阳辐射能的组成一、光的生态作用及生物对光的适应(一)地球上光的分布1 .太阳辐射及其光谱组成太阳辐射能通过大气层时,其辐射强度大大减弱。而地球截取的太阳能约为太阳输出总能量的20亿分之一,地球上绿色植物光合作用所固定的太阳能只占从太阳接受的总能量的千分之一。

2、2 .太阳辐射的变化规律,地球自转公转引起的变化随纬度变化随季节变化.极地的差异太阳辐射变化的规律地形等引起的变化随海拔高度变化,随坡向变化.随地貌变化1) 光质随时间和空间的变化a)维度变化:短波光随纬度升高而减少b)海拔变化:短波光随海拔升高而增加c)季节变化:冬季长波光多,夏季短波光多d)日变化:早晚长波光多,中午短波光多2)日照长度随时间和空间的变化a)春分和秋分时全球昼夜相等;b)在北半球,春分到秋分昼长夜短,夏至昼最长,并随纬度升高昼长增加;秋分到春分昼短夜长,冬至昼最短,并随纬度升高昼长变短;c)北极夏半年全为白天,冬半年全为黑夜;赤道附近终年昼夜相等。3 )光照强度随时间和空间

3、的变化a)纬度:随纬度的升局而减少b)经度:离海越远,强度越大c)海拔:随海拔升高而增强d)坡向、坡度:北纬30度地方,南坡平坡北坡e)季节:一年中,夏季较强,冬季较弱f)日变化:一天中,中午最强,早晚最弱4 )水体中光的变化a)红外和紫外光仅在水中几米深就会被吸收完;紫光和蓝光易被水面反射和散射;红光在4米深水中光强降到1%,蓝绿光能进入较深的水中。b)绿藻分布在上层水中,褐藻分布在较深水层中,红藻分布在最深层,可达水深200米。c)水中的辐射强度随水深的增加呈指数减弱。d)根据水体中光的强弱或有无,可将水体分为光亮带、弱光带和无光带,分别对生物产生不同的影响。5)植物的光合作用:380-7

4、10nm之间的辐射能为光合有效辐射;叶绿素吸收峰为640-660nm红光和430-450nm蓝紫光。4UUSUUM。700叶绿素(X的吸收光谱波长巾(二)光质的生态作用及生物的适应1)光质的生态作用a)光质不同对植物的形态建成、向光性及色素形成的影响不同。i. 蓝紫光:促进蛋白质的合成;ii. 红光:促进糖的合成;iii. 青光、蓝紫光和紫外线等短波长抑制植物的伸长生长,使植物向光性更敏感。a)红外线是地表热量的来源,对外温动物的体温调节和能量代谢起了决定作用。b)太阳鱼视力的灵敏峰值为500-530nm。c)昆虫的可见光范围偏重短光波。2)生物对光质的适应a)植物形成相应的叶绿体结构来利用可

5、见光部分制造碳水化合物。b)动物发展形成不同的色觉,来感知外界环境的变化。c)动物等生物体形成不同的保护性结构来适应紫外光的照射。如高山植物茎干短粗,叶面缩小,毛绒发达的生长型或莲座状叶丛。(三)光照强度的生态作用及生物适应影响生物的生长发育、形态建成1 .地球上光照强度的变化1)空间:高纬度,低强度。高海拔,高强度。坡向:北纬2326以北,南坡、平地和北坡强度越来越低。与坡度有关,不同纬度的最强光照的坡度不同。2)时间:夏季高强度,冬季低强度;中午强度最高,早晚强度较低。3)生态系统:上层,强度大;下层,强度低。植物和水体都分层。清澈静止的水体15m深处,50%衰减。4)根据光照强度将水体分

6、为:a)光亮带:光合作用大于等于代谢能。b)弱光带:光合作用小于代谢能。c)无光带:无光合作用。2 .光照强度影响生物的生长、发育与形态建成1 )光照强度影响生物的生长速度。光照强度影响植物器官、组织的生长发育;果实的产量与品质;且能提高果实花青素含量,色彩好看。水生植物只能生活在水体的透光带(0-100米),海带等巨型藻类在大陆沿岸生活,单细胞浮游植物只能在海洋上层生活。?黄化现象:一般植物在黑暗中不能合成叶绿色,而形成胡萝卜素,导致叶子发黄,称为黄化现象。黄化植物在形态、色泽和内部结构上都与正常植物不同,表现为茎细长软弱、节间距离拉长,叶片小而不展开,植株长度伸长而重量显著下降。一一这是光

7、对植物形态建成作用的典型例子。2 )在动物中,蛙卵、昆虫卵和海星卵的发育与光照强度正相关,但过强的关照也会使发育延缓或停止;中华鳖在低光照光强度下生长更快。3)光照还会引起动物的体色变化,岐蝶在光照环境中体色变淡,黑暗环境中体色变深。总结:影响动物的生长发育,影响动物的体色,影响植物叶绿素的形成,影响植物细胞的增长和分裂、组织器官的生长和分化,影响植物花果的数量和质量。3 .植物对光照强度适应的生态类型1)阳生植物:在全光照环境下才能正常生长的植物;2)阴生植物:在较弱光照环境下比在强光照环境下生长更好的植物;3) 耐阴植物:在全光照下生长最好,但也能忍受适度的荫蔽。4 .生物对光照强度的适应

8、1) 植物对光照强度的适应a)光合作用率在光补偿点附近与光照强度成正比,但达光饱和点后,不随光强度增加。b)陆生植物对不同光照强度产生了适应,形成阳性植物、阴性植物和耐阴性植物。c)水生植物对光照强度产生了适应性的水中分布。2) 动物对光照强度的适应a)动物结构的适应1. 视觉器官形态上的遗传适应性变化。i. 夜行性动物的眼睛比昼行性动物的要大,如懒猴、飞鼠等ii. 某些啮齿类的睛球突出于眼眶外,以便从各个方面感受微弱的光线iii. 终生营地下生活的兽类,如飓鼠等眼睛一般很小,有的表面为皮肤覆盖,成为盲者。II.深海鱼或者是具有发达的视觉器官,或者本身具有发光器官。(簸糠的深海发光器官)b)动

9、物行为的适应,昼行性动物:白天的强光下活动三种适应行为4昼夜性动物:白天晚上均可活动夜行性动物】仅在晚上或弱光下活动5.生物对光照周期的适应光周期:北半球夏至最长,冬至最短;南半球相反;赤道昼夜平分;两级半年白天,半年黑夜。1)生物的昼夜节律生物的生理活动具有昼夜周期性变化,称为昼夜节律。(如动物的活动行为、体温变化、能量代谢、激素水平,植物的光合作用、蒸腾作用、积累与消耗等)一般认为,生物的昼夜节律受两个周期的影响,即外源性周期(除光周期外,还有温度、湿度、磁场等的昼夜变化)和内源性周期(内部生物钟)。只有光周期使动植物的昼夜节律与外界环境的昼夜变化同步起来。2)生物的光周期现象生物借助于自

10、然选择与进化而形成的对日照长短的规律性变化的反应方式,称为光周期现象。(如植物的开花结果、落叶及休眠,动物的繁殖、冬眠、迁徙和换毛换羽等)a)植物的光周期现象根据植物开花对日照长度的反应,将植物分成四种类型:I .长日照植物:日照超过某一数值或黑夜小于某一数值时才能开花的植物,如萝卜、菠菜、小麦等。II .短日照植物:日照小于某一数值或黑夜长于某一数值时才能开花的植物,如玉米、高粱、水稻、棉花等。III .中日照植物:昼夜长度接近相等时才开花的植物,如甘蔗只在12.5小时的光照下才开花。仅少数热带植物属于这一类型。IV .日中性植物:开花不受日照长度影响的植物,如蒲公英、四季豆、黄瓜、番茄及番薯等。植物的光周期现象在农林业生产中具有很大的应用价值。如新品种培育,引种驯化,园艺上控制开花时间,便于观赏等。b)动物的光周期现象I .影响动物的生殖时间。长日照动物:春季交配繁殖,雉鸡,水貂,刺猬等;短日照动物:秋季交配,羊、鹿、麝等,但产子也在春夏。I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