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明大气压强存在的小试验课堂探究简易测量方法_第1页
证明大气压强存在的小试验课堂探究简易测量方法_第2页
证明大气压强存在的小试验课堂探究简易测量方法_第3页
证明大气压强存在的小试验课堂探究简易测量方法_第4页
证明大气压强存在的小试验课堂探究简易测量方法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实验一取一玻璃杯用硬纸片把杯口盖严,手按住纸片把杯子倒置,放开手后,硬纸片立即下落。若在杯内盛满水后再用硬纸片把杯口盖严,手按住纸片将杯子倒置,放开手后,纸片不下落,水也不流出,这表明大气有压强。正是由于大气压强的作用,纸片不下落。实验二取一注射器,把针筒倒夹在铁架台的铁夹中,先将活塞推到针筒顶端,排尽空气后用橡皮套将管口套牢,再在活塞颈上拴上细绳,绳下挂几个钩码,活塞也不易拉下来。实验三将两个带有软塑料托的压力衣钩的软塑料托相对,用力挤压,排出其间的部分空气,即使在衣钩下挂一较重的物体,也不易将两个衣钩分开。实验四将木凳面弄湿把像皮吸盘直立在光滑的凳面上,握住木柄往下压,这时吸盘内气体被挤压

2、出来,再提起木柄,凳子亦被提起,可证明大气压强的存在。实验五将钢笔插入墨水中,按下胶管外的弹簧片,将胶管中的空气排出一部分,松开弹簧片后墨水就被吸”进了胶管中。分析可知,管内气体被排出部分后,管内气体压强小于管外大气压强,在墨水液面大气压强作用下,将墨水压进了胶管内,证明了大气压强的存在。实验六将粗试管装满水后,再将稍细的空试管插入粗试管中至一半深度处,将两试管迅速倒置过来,放开细tS管后,则会看到细试管在粗试管内缓缓上升,这表明大气有压强实验七广口瓶内装少量细沙,将一块浸有酒精的纸点燃后投入瓶中,然后迅速把剥去壳的熟鸡蛋紧盖在瓶口上。待纸熄灭后,向瓶外浇冷水,瓶中气体压强减少,小于外部大气压

3、强,在大气压作用下鸡蛋被压入了瓶中。实验八在橡皮塞中插入两支细短玻璃管,一根玻璃管口套上一个小气球,并用线扎紧,另一根接厚橡胶管后与抽气筒相连。用橡皮塞塞紧广口瓶瓶口,用抽气筒抽出瓶中的部分空气,此时套在另一玻璃管口的小气球就膨胀起来。这是由于抽走瓶内部分气体后,瓶内压强减小并小于瓶外大气压强,因而大气压强将瓶外部分气体压进了气球。“瓶吞蛋”实验把烧瓶浸入热水中,如图1所示。瓶内空气受热膨胀跑出一部分后,再放上蛋,然后便可清楚地看到烧瓶“吞食蛋”的“慢动作”,直至蛋落入烧瓶中。因瓶颈较长,“吞蛋”效果相当明显,:课堂内容完成后,将烧瓶倒置并固定,用热水淋烧瓶,学生又可看到蛋被烧瓶慢慢吐出。此虽

4、本节内容,却能给学生留下更多的思索,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同时可一蛋多用,确保下次演示的成功。)1、吹气球和吸气球(见图2)实验器材侧面开口的椎形瓶、气球、橡皮塞、细玻璃管、橡皮筋、两用打气筒实验过程将气球用橡皮筋固定在细玻璃管一端,玻璃管穿过橡皮塞,装在椎形瓶口处,用打气筒向气球内打气,气球鼓起来;再用抽气筒从侧面开口处向外抽气,气球也会鼓起来。实验分析:从侧面开口处向外抽气时,瓶内大气压减小,外面大气压沿玻璃管将空气压入,从而将气球吹得鼓起来。从而也验证了大气压强的存在。引发思考:利用该实验装置还能进行哪些实验?引导学生思考,学生思维受限,可提示:如果先将气球吹鼓(不需要太大,堵住细管口,可

5、采用什么方法让气球变瘪?图1图3图42、图2小试管爬升实验(见图3)实验器材大试管、小试管、水实验过程如图3所示,小试管的直径略小于大试管的内径,能在大试管内移动。若在大试管内装满水,然后套入小试管,手拿大试管并倒立放置。可以看到水从两个试管之间的间隙流出,同时小试管逐渐上升。实验分析:小试管下部是空的,与大气接触,受到大气的压强、压力。小试管上部与水接触,受到水的压强、压力。大试管内水的高度不大,远远小于10米。大气压相当于10米高水柱产生的压强,所以小试管受到大气向上的压力大于试管上方水产生的向下压力。小试管受到的合力方向向上。小试管在向上合力的作用下,向上运动,并且把大试管中的水从两试管

6、的间隙中挤出。水从大试管中流出,小试管上升填补里水流出后产生的空隙。要求小试管的直径略小于大试管的内径,是为了让水从两个试管的间隙中慢慢地流出,不让空气进入大试管。这样可以使大试管内的压强始终小于大气压,小试管逐渐上升。此实验可证明大气压的存在。3、水漫“金山”灭烛火实验实验器材水(热和冷)、水槽、蜡烛、火柴、烧杯实验过程如图6所示,将点燃的蜡烛固定在水槽底部,倒入一些水,然后向烧杯底部浇一些热水,使杯内空气受热膨胀跑出一部分,倒罩在蜡烛上,使杯口浸入水中。可看到水面慢慢上升,没过蜡烛,将其熄灭。实验分析杯内空气排出后,气压减小,大气压将水压入杯内,水面升高,没过蜡烛,将其熄灭。证明大气压存在

7、。总之,生活中有许多现象是由于大气压强的作用而产生的。这些现象也证明了大气压强的存在。例如,当我们用吸管快速吸出饮料时,会看到饮料盒将变形(如图4),实际上饮料盒是被外面的大气压强压瘪的。类似的例子很多,可以让学生列举,教师给以指导,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如上这些实验设计出来后,让学生进行分组实验,并由学生分析实验。这节实验探究课效果很好,它同时也探究出大气压的方向是向各个方向的。简介:用塑料可乐瓶制作了一个简单的实验装置,利用它可以做很多有关气体压强的实验。当橡皮管2用夹子夹上后,让水从玻璃管1中流出,由于瓶内的压强变小,在大气压的作用下,塑料可乐瓶慢慢地变瘪。喷泉实验:在如图所示装置中,

8、在一块大玻璃板上钻一小孔,后插入一小玻璃管(玻璃管与硬纸板之间用一小段胶管密封),把大硬纸板放在有红色水的水槽上(硬纸板与水槽间留有空隙),点燃两支蘸有酒精的棉花球,用一大烧杯(筒口涂凡士林)盖住,当蜡烛熄灭时,烧杯内气体冷却,压强减小,外界大气压把红色水从水槽中向上压入烧杯内,喷射而出,形成美丽的喷泉。开放试验让学生自主测量大气压强是多少!二、提供器材、搭建平台、使自主建构成为可能:实验室提供“50ml,10ml,3ml三种不同规格的注射器;2.5N、5N、10N三种量程的弹簧测力各24只;刻度尺24只;玻璃板24块;车码24盒;细沙、部分小吸盘”,学生自备“3ml注射器(2人一个)、小桶(

9、自己用饮料瓶和尼龙绳制作的、儿童玩的小沙桶)、小吸盘等”,全班分成24组,2人一组。这样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学习、探究资料,使学生充分地利用所提供的器材自主地尝试、自主地设计、在不断的尝试中试着建构。方法一:、将注射器的活塞推至注射器的底端,排尽筒内的空气,然后用一橡皮帽堵住注射器的小孔;、如图1那样固定实验装置,然后水平慢慢向右拉动注射器筒,当注射器中的活塞刚好移动时,记下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即大气对活塞的压力F;、用刻度尺测出注射器全部刻度的长度L;、将测量的数值记录在实验表格中;利用P二1二丁公式计算大气压强的值。(附实验表格)大气对活塞的压力F/N注射器的溶积V/ml注射器全部刻度的长度L/c

10、m活塞的横截面积S/cm2大气压的值P/Pa方法二:如图2,将注射器的活塞推至注射器的底端,排尽筒内的空气,然后用一橡皮帽堵住注射器的小孔,将注射器竖直在下面不断地加钩码直至活塞开始滑动,用弹簧测力计测出钩码的重力G,用刻度尺测出注射器全部刻度的长度L,即可算出大气压强值;方法三:如图3,将蘸水的吸盘按在平滑的玻璃板上,挤出里面的空气,按住玻璃板,用弹簧测力计钩着吸盘上的挂钩,缓慢往上拉,记录吸盘刚刚脱离玻璃板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F,再测量出吸盘与玻璃板的接触面积S,即可算出大气压的值;方法四:如图4:将蘸水的塑料挂钩吸盘按压在光滑水平的玻璃板上,挤出塑料吸盘内的空气,测出吸盘的直径为d;将装有

11、适量细砂的小桶轻轻地挂在吸盘的塑料挂钩上;用小勺轻轻地向小桶内加沙,直到塑料吸盘刚好脱离玻璃板,用弹簧测力计测出这时小桶和沙的重力G,即可算出大气压的值;方法五:如图5,将蘸水的塑料挂钩吸盘按压在光滑水平的玻璃板上,挤出塑料吸盘内的空气,测出吸盘的直径为d;将钩码挂在吸盘的塑料挂钩上不断地加钩码,直到塑料吸盘刚好脱离玻璃板,用弹簧测力计测出钩码的重力G即可算出大气压的值;方法六:如图6:将蘸水的塑料挂钩吸盘按压在光滑水平的桌面下方,挤出塑料吸盘内的空气,测出吸盘的直径为d;将装有适量细砂的小桶轻轻地挂在吸盘的塑料挂钩上;用小勺轻轻地向小桶内加沙,直到塑料吸盘刚好脱离玻璃板,用弹簧测力计测出这时小桶和沙的重力G即可算出大气压的值。交流评估,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和表述能力:在学生实验之后,教师介绍“托里拆利实验”交代“人们通常把76厘米高的水银柱产生的压强叫标准大气压,约等于1.0X105Pa”,然后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实验方案进行反思、评估,几分钟之后让学生走上讲台进行表述、谈自己在实验中遇到的问题以及自己的解决办法,实验注意事项、实验误差等。于是就有了学生下面的表述“在第一种方法中不断地尝试更换注射器的规格、弹簧测力的量程,最终选择3ml的注射器和10N的弹簧测力完成实验,实验中要注意排尽注射器(吸盘)中的空气,不能超过测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