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A/B卷 闭卷)课程名称:自动控制理论、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1、 反馈控制又称偏差控制,其控制作用是通过 与反馈量的差 值进行的。2、复合控制 有两种基本形式:即按 的前馈复合控 制和按的前馈复合控制。3、两个传递函数分别为Gi(s)与G2(s)的环节,以并联方式连接,其等效传递函数为G(s),则G(s)为 (用Gi(s)与G2(s)表示)。4、典型二阶系统极点分布如图1所示,则无阻尼自然频率.,阻尼比 ,该系统的特征方程为 ,该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曲线为。5、若某系统的单位脉冲响应为g(t) 10e 0.2t 5e0.5t,则该系统的传递函数 G(s)为。6、根轨迹起始于, 终止于。
2、7、 设某最小相位系统的相频特性为 ()tg t ) 900 tg 1仃),则该系 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8、 PI控制器的输入一输出关系的时域表达式是 ,其相应的传递函数为 ,由于积分环节的引入,可以改善系统的性能。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采用负反馈形式连接后,贝U ()A、一定能使闭环系统稳定;B、系统动态性能一定会提高;C、一定能使干扰引起的误差逐渐减小,最后完全消除;D、需要调整系统的结构参数,才能改善系统性能。2、 下列哪种措施对提高系统的稳定性没有效果()。A、增加开环极点;B、在积分环节外加单位负反馈;C、增加开环零点;D、引入串联超前校正装置。323、系统特征方程为
3、D(s) s 2s 3s 60,则系统 ()A、稳定;B、单位阶跃响应曲线为单调指数上升;C、临界稳定;D、右半平面闭环极点数Z 2。4、 系统在r(t) t2作用下的稳态误差ess,说明()A、型别v 2 ;B、系统不稳定;C、输入幅值过大;D、闭环传递函数中有一个积分环节。5、 对于以下情况应绘制0°根轨迹的是()A、主反馈口符号为“ -”; B除Kr外的其他参数变化时;C、非单位反馈系统;D、根轨迹方程(标准形式)为G(s)H(s) 1。6开环频域性能指标中的相角裕度对应时域性能指标(A、超调%B、稳态误差ess C调整时间tsD、峰值时间t p)。7、已知开环幅频特性如图2所
4、示,则图中不稳定的系统是(1 0IG J系统系统A、系统B、系统C、系统D、都不稳定8、若某最小相位系统的相角裕度0°,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不稳定;B只有当幅值裕度kg 1时才稳定;C、稳定;D、不能判用相角裕度判断系统的稳定性。9、若某串联校正装置的传递函数为A、超前校正B、滞后校正10s 1100s 1,则该校正装置属于(C、滞后-超前校正D、)。不能判断A、10s 110s 12s 10.1s 10.1s 10.5s 110s 1三、(8分)试建立如图3所示电路的动态微分方程,并求传递函数。四、(共20分)系统结构图如图4所示:1、写出闭环传递函数(S) R!表达式;(4
5、 分)2、 要使系统满足条件:0.707, n 2,试确定相应的参数K和;(4分)3、 求此时系统的动态性能指标00, ts ;(4分)4、 r(t)2t时,求系统由r(t)产生的稳态误差ess ;( 4 分)5、 确定Gn(s),使干扰n(t)对系统输出c(t)无影响。(4 分)五、(共15分)已知某单位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G(s)s(s 3)21、绘制该系统以根轨迹增益Kr为变量的根轨迹(求出:渐近线、分离点、 与虚轴的交点等);(8分)2、确定使系统满足01的开环增益K的取值范围。(7分)六、(共22分)某最小相位系统的开环对数幅频特性曲线 Lo()如图5所示:L(60)dB图3对数
6、幅频特性曲线1、写出该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 Go(s) ;(8分)2、 写出该系统的开环频率特性、开环幅频特性及开环相频特性。(3分)3、求系统的相角裕度 。(7分)4、若系统的稳定裕度不够大,可以采用什么措施提高系统的稳定裕度(4分)试题二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1、在水箱水温控制系统中,受控对象为,被控量为。2、自动控制系统有两种基本控制方式,当控制装置与受控对象之间只有顺向作用而无反向联系时,称为 ;当控制装置与受控对象之间不但有顺向作用而且还有反向联系时,称为 ;含有测速发电机的电动机速度控制系统,属于 。3、稳定是对控制系统最基本的要求,若一个控制系统的响应曲线为衰减振荡,则该
7、系统 。判断一个闭环线性控制系统是否稳定,在时域分析中采用;在频域分析中采用 。4、传递函数是指在初始条件下、线性定常控制系统的 与之比。5、设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K2(s 1),则其开环幅频特性s2(Ts 1)为,相频特性为。6频域性能指标与时域性能指标有着对应关系,开环频域性能指标中的幅值穿越频率c对应时域性能指标,它们反映了系统动态过程的。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关于传递函数,错误的说法是 ()A传递函数只适用于线性定常系统;B传递函数不仅取决于系统的结构参数,给定输入和扰动对传递函数也有影响;C传递函数一般是为复变量s的真分式;D闭环传递函数的极点决定了系统的稳定性。2、
8、下列哪种措施对改善系统的精度没有效果 ()。A、增加积分环节B、提高系统的开环增益 KC、增加微分环节D、引入扰动补偿3、 高阶系统的主导闭环极点越靠近虚轴,则系统的()。A、准确度越高C、响应速度越快B、准确度越低D、响应速度越慢4、已知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2T可市,则该系统的开环增益为)。A 50B、25C、10D、55、若某系统的根轨迹有两个起点位于原点,则说明该系统 ()。A、含两个理想微分环节B含两个积分环节C、位置误差系数为0D、速度误差系数为06、开环频域性能指标中的相角裕度对应时域性能指标(D、峰值时间t pA、超调 % B、稳态误差essC、调整时间ts7、 已知某些系统的
9、开环传递函数如下,属于最小相位系统的是()A、卫 b、32 C、上D、3)s(s 1)s(s 5)s(s s 1)s(2 s)8、 若系统增加合适的开环零点,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可改善系统的快速性及平稳性;B、会增加系统的信噪比;C、会使系统的根轨迹向s平面的左方弯曲或移动;D、可增加系统的稳定裕度。9、开环对数幅频特性的低频段决定了系统的()°A、稳态精度B、稳定裕度 C抗干扰性能D、快速性10、 下列系统中属于不稳定的系统是()°A、闭环极点为录 1 j2的系统B、闭环特征方程为s2 2s 10的系Rlsl统D、脉冲响应为h(t) 8e0.4t的系统
10、C、阶跃响应为c(t) 20(1 e 0.4t)的系统三、(8分)写出下图所示系统的传递函数器(结构图化简,梅逊公式均可)四、 (共20 分)设系统闭环传递函数(s) 少,试求:R(s) T2s2 2 Ts 11、0.2 ; T 0.08s ;0.8 ; T 0.08s时单位阶跃响应的超调量%、调节时间ts及峰值时间tp。( 7分)2、0.4 ; T 0.04s和0.4 ; T 0.16s时单位阶跃响应的超调量%、调节时间ts和峰值时间tp。(7分)3、 根据计算结果,讨论参数、T对阶跃响应的影响。(6分)五、(共15分)已知某单位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G(S)H(S) K;(s 1,试:s
11、(s 3)1、 绘制该系统以根轨迹增益Kr为变量的根轨迹(求出:分离点、与虚轴的 交点等);(8分)2、 求系统稳定且为欠阻尼状态时开环增益 K的取值范围。(7分)s(s 1)六、(共22分)已知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 G(s)H(s)试:1、 用奈奎斯特判据判断系统的稳定性;(10分)2、若给定输入r(t) = 2t + 2时,要求系统的稳态误差为,问开环增益 K应取 何值。(7分)3、 求系统满足上面要求的相角裕度。(5分)试题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对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要求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2、控制系统的准形式是,二阶系统传函标准形式是3、 在经典控制理论中,可采用 、根
12、轨迹法或 控制系统稳定性。4、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取决于系统 -5、线性系统的对数幅频特性,纵坐标取值为6、 奈奎斯特稳定判据中, Z = P - R,其中P是指 指即:、快速性和。称为传递函数。一阶系统传函标O等方法判断线性,与外作用及初始条件无关。 ,横坐标为7、在二阶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图中,ts定义为是8、PI控制规律的时域表达式是式是。PID控制规律的传递函数表达9、设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s(T1s 1)(T2s 1),则其开环幅频特性为,相频特性为二、判断选择题(每题2分,共16分)1、关于线性系统稳态误差,正确的说法是:()A、型系统在跟踪斜坡输入信号时无误差;B、稳态误差计算的通
13、用公式是ess lim 一一 ;s 01 G(s)H(s)增大系统开环增益 K可以减小稳态误差; 增加积分环节可以消除稳态误差,而且不会影响系统稳定性。2、适合应用传递函数描述的系统是 ( 单输入,单输出的线性定常系统; 单输入,单输出的线性时变系统; 单输入,单输出的定常系统; 非线性系统。CD、A、B、C、D、)。3、若某负反馈控制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s(s 1),则该系统的闭环特征方程为()。A、S(S 1)0B、s(s 1) 5 0C s(s 1) 10D、与是否为单位反馈系统有关4、非单位负反馈系统,其前向通道传递函数为 号为R(S,则从输入端定义的误差 E(S为(A、E(S) R(
14、S) G(S)G(S),反馈通道传递函数为H(S),当输入信)B、E(S) R(S) G(S) H (S)C、E(S) R(S) G(S) H(S)D E(S) R(S) G(S)H(S)5、已知下列负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应画零度根轨迹的是()。K*(2 s)s(s 1)Ks(s 1)(s 5)K2s(s -3s 1)D、K*(1 s)s(2 s)6、闭环系统的动态性能主要取决于开环对数幅频特性的:A、低频段B、开环增益C、高频段D、中频段7、已知单位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G(s)10(2s 1)2 2s (s 6s 100)当输入信号是r(t) 2 2t t2时,系统的稳态误差是()D
15、、20A、0;B、 a ;C、10;&关于系统零极点位置对系统性能的影响,下列观点中正确的是()A、如果闭环极点全部位于 S左半平面,则系统一定是稳定的。稳定性与闭环零点位 置无关;B、 如果闭环系统无零点,且闭环极点均为负实数极点,则时间响应一定是衰减振荡 的;C、超调量仅取决于闭环复数主导极点的衰减率,与其它零极点位置无关;D、如果系统有开环极点处于 S右半平面,则系统不稳定。三、(16分)已知系统的结构如图1所示,其中G(s) k(0.5s ° ,输入信号s(s 1)(2 s 1)为单位斜坡函数,求系统的稳态误差(8分)。分析能否通过调节增益k,使稳态误差小于(8 分)
16、。R(s)*0 G(s)C(s)四、(16分)设负反馈系统如图2,前向通道传递函数为 G(s)若采用测s(s 2)速负反馈H(s) 1 kss,试画出以ks为参变量的根轨迹(10分),并讨论ks大小对系统性能的影响(6分)。R(s)匸k(1 s)THE* G(s)C(s)五、已知系统开环传递函数为 G(s)H(s)定判据判断系统稳定性。(16分)第五题、第六题可任选其一图2k, ,T均大于0,试用奈奎斯特稳六、已知最小相位系统的对数幅频特性如图3所示。试求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16分)L® ) dBR(s)KC(s)k1s(s 1)图4七、设控制系统如图4,要求校正后系统在输入信号是
17、单位斜坡时的稳态误差不大于,相 角裕度不小于40。,幅值裕度不小于10 dB,试设计串联校正网络。(16分)试题四、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1、对于自动控制系统的性能要求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即: 和,其中最基本的要求是2、若某单位负反馈控制系统的前向传递函数为G(s),则该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3、能表达控制系统各变量之间关系的数学表达式或表示方法,叫系统的数学模型,在古典控制理论中系统数学模型有 、等。4、判断一个闭环线性控制系统是否稳定,可采用 、等方法。5、设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s(£s 1)(T2s 1),则其开环幅频特性为相频特性为6、PID控制器的输入一输出
18、关系的时域表达式是其相应的传递函数为 7、最小相位系统是指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关于奈氏判据及其辅助函数F(s)= 1 + G(s)H(s)错误的说法是 ()F(s)的零点就是开环传递函数的极点F(s)的极点就是开环传递函数的极点F(s)的零点数与极点数相同F(s)的零点就是闭环传递函数的极点1、A、B、CD、2、已知负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G(s)2s 1 2 s,则该系统的闭环特征方程为6s 100)。A、2s 6s 1000B、2(s 6s 100) (2 s 1)0s2 6s 100 10D、与是否为单位反馈系统有关3、一阶系统的闭环极点越靠近S平面原点,则A、准确度越高B
19、准确度越低(C响应速度越快D、响应速度越慢4、已知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100(0.1s 1)(s 5),则该系统的开环增益为(A、100B、 1000C、20D、不能确定5、若两个系统的根轨迹相同,则有相同的:A、闭环零点和极点B、开环零点C闭环极点D、阶跃响应6、下列串联校正装置的传递函数中,能在c 1处提供最大相位超前角的是()°10s 110s 1A、B、s 10.1s 17、关于PI控制器作用,下列观点正确的有()2s 10.5s 1D、0.1s 110s 1A、可使系统开环传函的型别提高,消除或减小稳态误差;B、积分部分主要是用来改善系统动态性能的;C 比例系数无论正负、大
20、小如何变化,都不会影响系统稳定性;D、只要应用P I控制规律,系统的稳态误差就为零。&关于线性系统稳定性的判定,下列观点正确的是()°A、线性系统稳定的充分必要条件是:系统闭环特征方程的各项系数都为正数;B、 无论是开环极点或是闭环极点处于右半S平面,系统不稳定;C、如果系统闭环系统特征方程某项系数为负数,系统不稳定;D、 当系统的相角裕度大于零,幅值裕度大于1时,系统不稳定。9、关于系统频域校正,下列观点错误的是()A、一个设计良好的系统,相角裕度应为45度左右;B、开环频率特性,在中频段对数幅频特性斜率应为20dB/dec ;C、低频段,系统的开环增益主要由系统动态性能要
21、求决定;H2( SG2( S)H3( S)D、利用超前网络进行串联校正,是利用超前网络的相角超前特性。10、已知单位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G(s)r(t) 2 2t t2时,系统的稳态误差是()A、 0B、00C、10(2s 1)22s (s 6s 100)当输入信号是10D、20三、写出下图所示系统的传递函数鵲(结构图化简'梅逊公式均可)四、(共15分)已知某单位反馈系统的闭环根轨迹图如下图所示1、写出该系统以根轨迹增益K*为变量的开环传递函数;(7分)(8 分)2、求出分离点坐标,并写出该系统临界阻尼时的闭环传递函数。ts。( 12五、系统结构如下图所示,求系统的超调量%和调节时
22、间分)R(S>Cs(s 5)六、已知最小相位系统的开环对数幅频特性Lo()和串联校正装置的对数幅频特性Lc()如下图所示,原系统的幅值穿越频率为c 24.3rad /s :(共 30 分)1、写出原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 Q(s),并求其相角裕度°,判断系统的稳定性;(10 分)2、写出校正装置的传递函数Gc(s) ;(5分)3、写出校正后的开环传递函数 G°(s)Gc(s),画出校正后系统的开环对数幅频特性Lgc(),并用劳斯判据判断系统的稳定性。(15分)L()Lc答案试题一 一、填空题(每题1分,共15分)1、给定值2、输入;扰动;3、G(s)+G2(s);2 2
23、亠、4、 -. 2 ;0.707 ; s 2s 2 0 :衰减振荡21055、s 0.2s s 0.5s6、开环极点:开环零点K( s 1) s(Ts 1)& u(t)Kpe(t) - e(t)dt: Kp1 丄:稳态性能TTs、判断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D3、C5、D7、B8、C 9、B10、B三、(8分)建立电路的动态微分方程,并求传递函数。解:1、建立电路的动态微分方程u°(t)R2根据KCL有Ui(t)山严U0(t)R1dt(2分)R25(t)刚du0(t)du,t)即R1R2C0(R1 R2)u0(t)R1R2Cdtdt(2分)2、求传递函数对微分方程进行
24、拉氏变换得R1R2CsU0(s)(Ri R2)Uo(s)R1R2CsUi(s) R2Uj(s)(2分)得传递函数G(s)Uo(s)Ui(s)R1 R2CS R2R1 R2Ri R2CS(2分)四、(共20分)解:1、(4分)(s)C(s)R(s) 12、(4分)2242、2(4分)004、(4分)(4分)tsG(s)令:得:n(s)2n22s 2 nS n40.707124.320042.83n2KsK1Kk 1Ks(s K )s(s 1)v 1sA21.414Kkn4KC(s)N(s)1Gn (s)s=0(s)Gn(s)五、(共15分)1、绘制根轨迹(1)系统有有3个开环极点(2)实轴上的轨
25、迹:(8 分)(起点):0、-3、(-3 -3) 及( -3, 0);(3) 3条渐近线:3 3360 ,分离点:180得:-3,无开环零点(有限终点);(1 分)(5)与虚轴交点:D(s)Krs36 s29s32 4Kr 0Im D(j )ReD(j )KrKr 54(2 分)绘制根轨迹如右图所示。2、( 7分)开环增益K与根轨迹增益Kr的关系:G(S)Krs(s 3)292s 13(1 分)得 KKr .9系统稳定时根轨迹增益 Kr的取值范围:Kr54,(2 分)系统稳定且为欠阻尼状态时根轨迹增益Kr的取值范围:4 Kr 54,(3 分)系统稳定且为欠阻尼状态时开环增益K的取值范围:-9(
26、1分)六、(共22分)解:1、从开环波特图可知,原系统具有比例环节、一个积分环节、两个惯性环节。故其开环传函应有以下形式G(s)1 1s( s 1)( s 1)1 2(2分)由图可知:1处的纵坐标为40dB,则L(1) 20lg K 40,得K 100(2分),10和 2=100(2 分)故系统的开环传函为G°(s)100sss 1110100(2 分)2、写出该系统的开环频率特性、开环幅频特性及开环相频特性:开环频率特性G°(j )(1 分)开环幅频特性A0()1002 21/ 110 100(1 分)开环相频特性:0(S)3、求系统的相角裕度 :求幅值穿越频率,令 Ao
27、()90° tg 10.1 tg 10.01(1 分)0( c)90°tg 10.1ctg 10.01180°0( c) 180° 180° 0得 c 31.6rad / s ( 3 分)90° tg 13.16 tg 9.316180°分)(2 分)(2对最小相位系统0°临界稳定4、( 4分)可以采用以下措施提高系统的稳定裕度:增加串联超前校正装置;增加串联滞后 校正装置;增加串联滞后-超前校正装置;增加开环零点;增加 PI或PD或PID控制器;在 积分环节外加单位负反馈。试题二答案、填空题(每题1分,共20分)
28、1、水箱;水温2、开环控制系统;闭环控制系统;闭环控制系统3、稳定;劳斯判据;奈奎斯特判据4、零 输出拉氏变换;输入拉氏变换arcta n180° arcta nT (或:180°Tarctan 2)1 T 26、调整时间ts:快速性、判断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B3、D6、A8、B9、A 10、 D三、(8分)写出下图所示系统的传递函数鵲(结构图化简梅逊公式均可)解:传递函数 G(s):根据梅逊公式G(s)C(s)R(s)(1 分)4条回路:LiG2(sG(s)H(s), L2Gds)H(s),G(s)G2(s)G3(s),L4G1(s)G4(s)无互不接触回路。
29、(2 分)41Lii 1G2(s)G3(s)H(s) G4(s)H(s)Gi(S)G2(S)G3(S)Gi(s)G4(s)(2 分)2条前向通道:Gi (s)G2 (s)G3(s),Gi(s)G4(s),(2 分)g(s)RSF2 2G(s)G2 (s)G3(s)G1(S)G4(S)1 G2(s)G3(s)H(s) G4(s)H(s) G(s)G2(s)G3(s) GHsSs)(1 分)四、(共20分)解:系统的闭环传函的标准形式为:12s22 Ts 12nS22 nS2,其中n0.2 / 1 0.2e52.7%分)1、0.20.08s时,tstp4T4 1.6s0.2(40.080.26s0
30、.8 / 1eE 1.5%0.80.08s 时,tstp4T4 0.080.80.4s(3 分)分)分)0.42、3、T 0.04s0.40.16s 时,时,tststp根据计算结果,讨论参数系统超调 %只与阻尼系数4T4Te o.4 / 1 o.4225.4%4 0.4s0.40.04J_0.420.14s0.4 / 1e4 0.160.40.4225.4%1.6s葺 0.55s0.42(3、T对阶跃响应的影响。有关,而与时间常数(6分)T无关,增大,超调%减小;(2 分)(2)当时间常数T 一定,阻尼系数 增大,调整时间ts减小,即暂态过程缩短;峰值时间tp增加,即初始响应速度变慢;(2分
31、)当阻尼系数 一定,时间常数T增大,调整时间ts增加,即暂态过程变长;峰值时间tp增加,即初始响应速度也变慢。(2分)五、(共15分)(1)系统有有2个开环极点(起点):0、3,1个开环零点(终点)为:-1 ;( 2分)实轴上的轨迹:(-3-1 )及(0, 3);(3)求分离点坐标1 11 ZB,得d11, d2d 1 dd 3分)分别对应的根轨迹增益为Kr1,Kr(2 分)3 ;( 29(4)求与虚轴的交点2系统的闭环特征方程为 S(s 3) Kr(s 1)0,即s (Kr 3)s0(2令 s2 (Kr 3)S Kr s j0,得3, Kr 3分)根轨迹如图1所示。图12、求系统稳定且为欠阻
32、尼状态时开环增益K的取值范围系统稳定时根轨迹增益 Kr的取值范围:Kr 3,分)系统稳定且为欠阻尼状态时根轨迹增益分)开环增益K与根轨迹增益 Kr的关系:分)系统稳定且为欠阻尼状态时开环增益分)Kr的取值范围:Kr 3 9 ,KrK-3K的取值范围:K 1 3(2(3(1(1六、(共22分)解:1、系统的开环频率特性为G(j )H(j )K2分)j (1 j )(、K相频特性:(丿90° arctan(2 分)幅田频特性:A( 丿:2 ,V12起点:0 ,A(0 ), (0 )900 ; (1 分)终占:八 '、,A( ) 0, ( )180° ; (1 分)0:
33、( )90° 180°,分)曲线位于第3象限与实轴无交点。(1 开环频率幅相特性图如图 2所示。判断稳定性:开环传函无右半平面的极点,则极坐标图不包围(一1, j0)点, 根据奈氏判据,Z= P 2N= 0系统稳定。(3分)图22、若给定输入r(t) = 2t +2时,要求系统的稳态误差为,求开环增益K:系统为1型,位置误差系数K p =g,速度误差系数 Kv =K ,分)(2依题意:分)得(2 分)Kv K K0.25 ,故满足稳态误差要求的开环传递函数为3、满足稳态误差要求系统的相角裕度:G(s)H(s)8s(s 1)令幅频特性:A( )1,得c 2.7 ,V12分)(
34、2(c)90° arctan c90° arcta n2.7160°,分)相角裕度180°( J 180。160° 20°(1(2 分)试题三答案20分)(每题1分,共一、填空题1、稳定性(或:稳,平稳性);准确性(或:稳态精度,精度 )2、输出拉氏变换与输入拉氏变换在零初始条件下的比值;G(s)1Ts 1 ;(或: G(s)1r2)T s 2T s 13、劳斯判据(或:时域分析法4、结构;参数);奈奎斯特判据(或:频域分析法)5、20lg A()(或:L( ); Ig (或:_按对数分度)不稳定的根的个闭环传函中具有正实部的极点的个
35、数(或:右半S平面的闭环极点个数,数);奈氏曲线逆时针方向包围(-1, j0 )整圈数。7、系统响应到达并保持在终值5%或 2%误差内所需的最短时间(或:调整时间,调节时间);响应的最大偏移量h(tp)与终值h()的差与h()的比的百分数。(或:h()& m(t)Kpe(t)KpTt0e(t)dt(或Gc(s)Kp(11Tss)(或9、A()K、(T1)21. (T2 )21 'h(tP) h( ) 100%,超调)、判断选择题(每题2分,共16分)tKpe(t) Ki 0e(t)dt);KKp KdS)s0 1 1()90 tg (T1 ) tg (T2 )1、 C 2、 A
36、3、B 4、D 5、A6、D7、D8、A、(16 分)解:I型系统在跟踪单位斜坡输入信号时,稳态误差为(2 分)而静态速度误差系数Kv lim s G(s)H (s)moSK(0.5s 1)s(s 1)(2 s 1)(2分)1 1稳态误差为ess- o (4分)Kv K1要使ess 0.2 必须 K5,即K要大于5。(6分)0.2但其上限要符合系统稳定性要求。可由劳斯判据决定其上限。系统的闭环特征方程是32D(s) s(s 1)(2 s 1) 0.5 Ks K 2s 3s (1 0.5K)s K 0( 1 分)构造劳斯表如下3 s2 10.5K2 s3K13 0.5K0为使首列大于0, 必须
37、0 K 6 os30 sK0四、(16分)解:系统的开环传函G(s)H (s)1010(1 kss),其闭环特征多项式为s(s 2)D(s)D(s) s2 2s 10kss 100,(1分)以不含ks的各项和除方程两边,得10kssd-21s 2s 10,令 10ksK ,得到等效开环传函为Ks2 2s 101 (2 分)参数根轨迹,起点:P1,21 j3,终点:有限零点Z1(2 分)实轴上根轨迹分布:(2 分)实轴上根轨迹的分离点:令Adss2 10 0,気 屁3.16合理的分离点是.103.16, (2分)该分离点对应的根轨迹增益为s2 2s 104.33,对应的速度反馈时间常数s 101
38、00.433 (1 分)P1,21 j3,一个有限零根轨迹有一根与负实轴重合的渐近线。由于开环传函两个极点点z 0且零点不在两极点之间,故根轨迹为以零点Z1 0为圆心,以该圆心到分离点距离为半径的圆周。根轨迹与虚轴无交点,均处于s左半平面。系统绝对稳定。根轨迹如图1所示。(4分)讨论ks大小对系统性能的影响如下:(1)、当 0 ks 0.433时,系统为欠阻尼状态。根轨迹处在第二、三象限,闭环极点为共轭的复数极点。系统阻尼比 随着ks由零逐渐增大而增加。动态响应为阻尼振荡过程,ks 增加将使振荡频率d减小(d .12 ),但响应速度加快,调节时间缩短(ts -3-5)。( 1 分)n(2)、当
39、ks 0.433时(此时K * 4.33),为临界阻尼状态,动态过程不再有振荡和超调。五、(16分)解:由题已知:G(S)H(S)TH'K,'T 0,G(j )H(j )K (T )j(1 T 2)(1 T2 2)开环频率特性极坐标图系统的开环频率特性为(2 分)起点:0 ,A(0 ), (0 )900 ; (1 分)终占:八 '、,A( )0, ( )270° ; (1 分)与实轴的交点:令虚频特性为零,即1实部 G(j x)H(j x) K ( 2 分)开环极坐标图如图 2所示。(4分)由于开环传函无右半平面的极点,则P当 K 1时,极坐标图不包围(1,
40、j0)点,系统稳定。(1分) 当 K 1时,极坐标图穿过临界点(1, j0)点,系统临界稳定。(1分) 当 K 1时,极坐标图顺时针方向包围(-1, j0)点一圈。N 2(N N )2(0 1)2按奈氏判据,Z= P-N= 2。系统不稳定。 闭环有两个右平面的极点。六、(16分)解:从开环波特图可知,系统具有比例环节、两个积分环节、一个一阶微分环节和一个惯性 环节。1K(s "故其开环传函应有以下形式G(s)1 (8分)s2( s 1)2由图可知:1处的纵坐标为40dB,则L(1) 20lg K 40,得 K 100 (2分)又由1和 =10的幅值分贝数分别为 20和0,结合斜率定义
41、,有严爲40,解得3.16 rad/s (2 分)20lg130 ,同理可得20 ( 10)20 或lg 1 lg 22 22 1000 1 10000100 rad/s (2 分)故所求系统开环传递函数为(2分)100(-L 1) G(s)匚s2(丄 1)100七、(16分)解:(1 )、系统开环传函 G(s)s(s 1),输入信号为单位斜坡函数时的稳态误差为1essKvlim sG(s)H (s)s 01-,由于要求稳态误差不大于,取KK 2020G(s) R(5分)(2)、校正前系统的相角裕度计算:L( ) 20lg 20 20lg20lg L( c) 20lg 马 0cc220c 4.
42、47 rad/s(3 )、根据校正后系统对相位裕度的要求,确定超前环节应提供的相位补偿角IIm40 12.6 532.433°( 2 分)(4) 、校正网络参数计算(2 分)a 1 sin m 1 sin33° 34a 0 341 sin m 1 sin33(5) 、超前校正环节在m处的幅值为:10lg a 10lg3.45.31dB使校正后的截止频率c发生在m处,故在此频率处原系统的幅值应为-L( m) L( c)20lg 20 20lg20lgc')2)15.31解得 c B6(2 分)(6) 、计算超前网络a 3.4, c1T ,310.096 “3.4在放大
43、倍后,超前校正网络为Gc(s)1 aTs10.306s1 Ts10.09s校正后的总开环传函为:Gc(s)G(s)(2 分)(7) 校验性能指标相角裕度1180 tg (0.306 6)1 190 tg 6 tg (0.09 6)43由于校正后的相角始终大于-180。,故幅值裕度为无穷大。符合设计性能指标要求。(1分)试题四答案、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1、稳定性快谏性准确性稳定性2、G(s);3、微分方稈传递函数(或结构图信号流图)(任意两个均可)4、劳思判据根轨迹奈奎斯特判据K01i5、A( )22;( )900 tg 1(Ti ) tg 1(T2 )J(Ti )2 1 肛)2 1 K
44、p tde(t)16、 m(t) Kpe(t) 0e(t)dt KpGc(s) Kp(1 s)T 0dtTs7、S右半平面不存在系统的开环极点及开环零点二、判断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A2、B3、D4、C6、B 7、A 8、C9、C10、D三、(8分)写出下图所示系统的传递函数少(结构图化简,梅逊公式均可)R(s)解:传递函数G(s):根据梅逊公式GW需(2分)3 条回路:L1G1(s)H1(s), L2G2(s)H2(s),L3G3(s)H3(s)(1分)G (s)Hds)G3(s)H3(s)1对互不接触回路:L1L3由此可得以根轨迹增益K*为变量的开环传函G(s) K*(s 1)K
45、*(1 s)s(s 2) s(s 2)13Lii 1L1L31G(s)H1(s) G2(s)H2(s) G3(s)H3(s)G1(s)H1(s)G3(s)H3(s)(2分)1条前向通道:PG1(s)G2(s)G3(s),11(2分)C(s)P 1G1(s)G2(s)G3(s)G(s)R(s)1 G(s)H1(s) G2(s)H2(s) G3(s)H3(s)G1(s)H1(s)G3(s)H3(s)(1分)(2分)四、(共15分)1、写出该系统以根轨迹增益 K*为变量的开环传递函数;(7分)2、求出分离点坐标,并写出该系统临界阻尼时的闭环传递函数。(8分)解:1、由图可以看出,系统有 1个开环零点为:1( 1分);有2个开环极点为:0、-2( 1 分),而且为零度根轨迹。(5分) 2、求分离点坐标1 1五、解:分)分别对应的根轨迹增益为K11.15, K27.46分离点d1为临界阻尼点, 单位反馈系统在d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合同管理字体格式规范标准
- 普适性合同条款审查清单模板
- 商品房买卖合同协议范本下载
- 工厂承包合同标准条款范本
- 医疗健康大数据平台合作合同
- 蔬菜质量追溯体系建立
- 外贸企业合同风险控制策略
- 采购部门供应商管理流程解析
- 合众人寿抚顺市场破局之路:精准营销策略解析
- 外墙干挂石材施工合同标准版范本
- 动画运动规律-动画概论
- 中级注册安全工程师考试《安全生产专业实务道路运输安全》模拟卷及详解
- 龙虎山正一日诵早晚课
- 米粉及杂粮类制品课件
- 楔形平板产生的等厚干涉
- 骨髓腔穿刺在急诊急救中的应用课件
- 机械动力学PPT完整全套教学课件
- 年产2.03万吨高端精细化学品及5G新材料项目环评报告书
- 群众文化副高答辩问题及答案
- GB/T 41972-2022铸铁件铸造缺陷分类及命名
- 主编-孙晓岭组织行为学-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