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中医特色新疗法 冬病夏治三伏贴任丘市中医院 张海涛2014.7.6一、冬病夏治的概念 “冬病夏治” :是传统中医按照自然界变化对人体的影响,推算出气血运行在每个节气的变化,并依此制定出传统的治疗方法。根据“春夏养阳”的原则,在夏季阳气旺盛,人体阳气也达到四季高峰,尤其是三伏天,肌肤腠理开泄,选取一定的药物敷贴、针灸、拔罐及饮食调理,从而达到防病、治病为目的的一种治疗方法。 二 、“冬病”的定义1“冬病”:泛指一些由于阳气不足,正气亏虚、虚寒型疼痛和一切免疫功能低下类疾病。2冬季易发作的疾病。3易发人群为虚寒型体质,即阳虚、气虚类体质。 三、“冬病”包括哪些疾病?1易感冒、慢性支气管炎、哮喘、过
2、敏性鼻炎、慢阻肺等呼吸系统慢性疾病。2虚寒型慢性肠炎、慢性胃炎、慢性腹泻、消化不良等消化系统疾病。3风寒湿痹痛、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各种寒性慢性颈肩腰腿痛。4妇产科疾病属于虚寒型者,如痛经、月经不调、产后身痛。5其他:冻疮、遗尿等。四、 “冬病”的病因 贪凉 饮冷 晚睡 缺少运动 * 夏季是最容易导致冬病的季节 五、何为“夏治” 在夏季,尤其是三伏天,运用中医的各种治疗手段进行治疗,以达到扶元正本的目的。从而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增加机体的抗病能力。达到冬季减少某些疾病发生或复发,乃至不再复发的目的。六、源流源于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提出的“春夏养阳”养生法则。 素问·四气调神
3、大论:“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春夏顺应阳气升发、万物始生之特点;秋冬顺应万物收敛闭藏、阴气渐生之特点。即春夏养生、养长,以养阳;秋冬养收、养藏,以养阴。清·张志聪注:“春夏阳盛于外而虚于内,故当养其内虚之阳,宜用辛热温阳饮食以补阳气;秋冬阴盛于外而虚于内,故当养其内虚之阴,宜用寒凉养阴饮食以补阴气。” 清·张介宾:“夫阴根于阳,阳根于阴,阴以阳生,阳以阴长。所以圣人春夏则养阳,以为秋冬之计”。 七、“冬病夏治”的中医机制 “冬病夏治”根据中医“天人相应”,“季节摄生”的理论,在每年夏季“三伏天”进行治疗。其机制体现“春夏养阳”,
4、充实人体真元之气,保持机体阴阳平衡,以顺应自然界的变化,获得人与自然的统一。八、“冬病夏治”常用方法内服汤药、食疗、敷贴疗法、熏蒸疗法、推拿、针灸、拔罐等数十种方法 三伏贴(天灸) 贴药 选择“三伏天” 原因 三伏天:俗话说“冷在三九,热在三伏”。伏天是雨水集中,全年最热的日子,又是阴起阳降的时候。 汉书·郊祀志注中说:“伏者,谓阴气将起,迫于残阳而未得升。故为藏伏,因名伏日。” 三伏天 “伏”,乃是藏阴气于炽热之中的意思,具有警示作用。“庚”,在天干中排列第七,在与五行搭配中属金。火克金,在数伏天气中逐日消减,因此古人以庚日来计“伏”。 “三伏天”的计算 三伏天是按照我国古代的“干
5、支纪日法”确定的。每年夏至以后第三个庚日(指干支纪日中带有“庚”字的日子)为初伏,第四个庚日为中伏,立秋后第一个庚日为末伏,合起来称为三伏。按公历计算则出现在7月中旬到8月中旬。此时我国大部地区是一年中最热的时节。“三伏”,由初伏、中伏、末伏组成。夏至后的第三个庚日入伏,是初伏的第一天,10天后是第四个庚日叫中伏,如果第五个庚日在立秋之前,那么中伏就需20天,俗称两个中伏;若在立秋之后,中伏就是10天;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叫末伏。 2014年三伏天 7月18日庚寅日(初伏) 7月28日庚子日(中伏) 8月7日立秋 8月7日庚戌日(末伏) 末伏第10日以后就出伏了,随着日照时间缩短,天气也一天比一
6、天凉爽了。 天灸疗法历史战国时期五十二病方南北朝荆楚岁时记秦汉时期神农本草经以“蓟”敷“中颠”发泡以治毒蛇咬伤“八月十四日民并以朱点头额,名为天灸”(用刺激性药物外敷治病)(最早出现“天灸”一词)治疗思想初步形成蓟:芥子泥。中颠:百会穴斑蝥:辛寒,有大毒。外用发泡有攻毒蚀疮,消肿散结之效。 晋朝葛洪肘后备急方李时珍本草纲目宋代针灸资生经关于药物发泡灸的经验方很多,注明了具体的制作方法“山人截疟,采(毛茛)叶贴寸口,一夜作泡如火燎,故呼之为天灸、自灸。”(敷药法和经络腧穴结合)创新改进详细描述了毛茛叶、芥子泥、旱莲草、斑蝥等药物敷贴某些部位刺激皮肤发泡治疗有关疾病赵学敏串雅外编吴师机理淪骈文张璐
7、张氏医通“治喉痹独蒜瓣半枚,银朱少许,共捣如泥,摊药膏上,贴眉心印堂穴,如起泡流水无大碍,勿误入目”载有多种发泡剂型及发泡验方,敷药法和经络腧穴的特殊功能结合(天灸疗法成熟的标志)理论体系较完整的治冷哮方(延胡索、白芥子、生姜汁、麝香、细辛、甘遂),堪称治疗哮喘的经典天灸方,被后世广泛应用(天灸得以广泛应用) 天灸方主要组成 张璐张氏医通冷哮方: “白芥子一两,延胡索一两,甘遂、细辛各半两,麝香半钱,姜汁调涂”后发展为哮喘膏-治疗哮喘的经典方。 白芥子-君药,辛温,入肺胃经,利气豁痰、温中散寒、通络。 细辛-辛温,入肺肾经,祛风、散寒、开窍。 甘遂-苦寒,入脾肺肾经,泻积水、破积聚。 延胡索-
8、辛苦温,入肝胃经,活血、散瘀、理气 生姜-辛温,入肺脾经,发表、散寒、开痰。 麝香-辛温,入心脾经,开窍醒神,活血通经,止痛,催产。 诸药相配-温肺行气、祛痰平喘。如清.吴师机理淪骈文“借生药、猛药、香药开结行滞,直达病所” 适应病症 1.慢性咳嗽、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病; 2.变应性鼻炎、慢性鼻窦炎、慢性咽喉炎; 3.小儿体虚易感冒者,反复呼吸道感染者; 近年也有专家探索将其用于骨关节炎等疾病。 药物分析 白芥子 味辛,性温。温肺豁痰利气,散结通络止痛。 白芥子有刺激作用,黑芥子甙遇水后经芥子酶的作用生成挥发油,主要成分为异硫氰酸烯丙酯,有刺鼻辛辣味及刺激作用。应用于皮肤,
9、有温暖的感觉并使之发红,甚至引起水泡、脓疱。白芥子有祛痰作用。 细辛 味辛,性温。祛风散寒,行水开窍、宣肺蠲饮。 抗炎,可抑制炎性反应过程的渗出、白细胞游走及肉芽组织增生;抗变态反应,可使速发型变态反应过敏介质释放减少40%以上;细辛挥发油、细辛醚可松弛支气管平滑肌而产生平喘作用,细辛挥发油可对抗组胺、乙酰胆碱引起的支气管痉挛,细辛醚有一定祛痰作用。 延胡索 辛,苦,温。活血,利气,止痛。 主要成份是生物碱,有松弛平滑肌的作用。 甘遂 苦,寒,有毒。泻水逐饮,驱顽痰。 生姜 辛、微温。发汗解表,温中止呕,温肺止咳,解鱼蟹毒,解药毒。 通过促进肾上腺皮质的功能产生抗炎作用。 洋金花 味辛,性温;
10、有毒。平喘止咳,镇痛,解痉。 含多种莨菪烷类生物碱,以东莨菪碱含量较高,莨菪碱少量。可用于紧急治疗哮喘持续期。 生姜 辛,温,有小毒。解表散寒、温肺化饮、降逆止呕。 镇咳作用,抑制腺体分泌的作用。 药物制备 药物的制备方法:采用洁净药材,将药物烘干,粉碎,过80-120目筛,备用。 姜汁的制备方法:采用生姜,洗净,粉碎,三层无菌纱布挤压取汁而成。姜汁的浓度各地医院可以根据原有的经验和地域的特点在50%-100%之间适当调整。 生药粉和生姜汁的比例为10克:10毫升,可以根据各地气候因素和经验予以适当调整。贴敷时取生药粉用姜汁调成较干稠膏状,药物应在使用的当日制备,或者置冰箱冷藏室备用。贴敷方法
11、 先将贴敷部位用75%乙醇或碘伏常规消毒,然后取直径1厘米,高度0.5厘米左右的药膏,将药物贴于穴位上,用5厘米×5厘米(小儿患者可适当减小)的脱敏胶布固定。贴敷时机 一般在每年夏季,农历三伏天的初、中、末伏的第一天进行贴敷治疗(如果中伏为20天,间隔10天可加贴1次)。在三伏天期间也可进行贴敷,每两次贴敷之间间隔7-10天。贴敷时间 成人每次贴药时间为2-6小时,儿科患者贴药时间为0.5-2小时。 具体贴敷时间,根据患者皮肤反应而定。同时考虑患者的个人体质和耐受能力,一般以患者能够耐受为度,病人如自觉贴药处有明显不适感,可自行取下。贴敷的最佳时间为去药后局部潮红,有热痛感,几天后脱
12、一层薄屑或有细小水泡。疗程 连续贴敷3年为一疗程。疗程结束后,患者可以继续进行贴敷,以巩固或提高疗效。贴敷部位 临床常用的穴位有肺俞、定喘、膏肓、大椎、中府、膻中等。可以根据患者的病情不同辨证取穴,临床常用穴位有风门、膈俞、心俞、脾俞、肾俞、足三里等。三伏贴的注意事项 1贴药时间:皮肤耐受程度为指标,根据个体差异掌握时间,成人一般贴4-6小时为宜,小儿酌减。 2. 凡易发生过敏性疾病的患者,贴药后密切观察皮肤,如发生局部不适,及时除去药物。3. 贴药后皮肤有热感、红晕等均属正常现象,如时间过长起水泡,可在局部消毒后用消毒针头将水泡挑破,排出水液后涂上龙胆紫,覆盖消毒沙布,防止感染。4. 贴药当
13、天禁食生冷和辛辣之品,三天内忌食虾蟹、牛肉、鹅鸭、花生、芋头及蛋类食物,贴药的部位十小时内不宜着冷水,也不可用肥皂等有刺激性的物品擦洗,可用温水洗澡。皮肤反应 虽然贴敷疗法最早也叫发泡灸法,因为当时认为皮肤起泡后治疗效果更好,但通过多年的临床研究,现在则以不起泡而达到治疗效果为目的。而且穴位贴敷部位水泡的出现与否,主要与患者的体质差异及贴敷治疗的时间长短有关,不可盲目追求起泡。 正常皮肤反应及其处理局部皮肤潮红、灼热、轻度刺痛,或出现小水疱,极少数可以出现大水疱。患者敷药处皮肤多数会在一段时间内遗留色素沉着。贴敷部位如果出现小的水疱,一般不必特殊处理,让其自然吸收。或者给予湿润烧伤膏外涂以减轻
14、不适感。大的水疱应以消毒针具挑破其底部,排尽液体,消毒以防感染。破溃的水疱应做消毒处理后,外用无菌纱布包扎,以防感染。 禁忌人群1.贴敷部位有皮肤创伤、皮肤溃疡、皮肤感染者;2.对敷贴药物或敷料成分过敏者;3.瘢痕体质者;4.咳黄浓痰、咯血患者;5.医生认为不宜使用的患者。慎用人群1.孕妇;2.艾滋病、结核病或其他传染病者;3.糖尿病、血液病、恶性高血压、严重心脑血管病、严重肝肾功能障碍、支气管扩张、恶性肿瘤的患者;4.病情急性发作期或加重期间;5.2岁以下婴幼儿,因无法确知孩子反应,必须密切观察婴幼儿的哭闹情况。 我院三伏贴主要药物组成 我院主方:延胡索、炒白芥子、细辛、甘遂、生姜汁、麝香。
15、 阳虚型:吴茱萸-辛苦热,小毒,散寒止痛,温中止泻,助阳止泻。 肉桂-辛甘热,补火助阳,散寒止痛,温经通脉 过敏性鼻炎:白芷辛温,通鼻窍。 消化系统:半夏-辛温有毒,燥湿化痰,降逆止呕 ,消痞散结,外用消肿止痛。 妇科:吴茱萸-温阳散寒,理气止疼 小茴香-辛温,散寒止痛,理气和中。疗效观察 穴位贴敷通过多年的应用、观察来看,其疗效主要是一种治未病的疗效。它不是治哮喘和鼻炎本身,而是夏天贴了以后,预防冬天的时候不去发作。因为这些病的发作往往跟上呼吸道的感染有关系,而这种方法用了以后,可以使人体的抵抗力增强,上呼吸道感染的机会和次数就减少了,或者感染的程度就减轻了。因此它的疗效在于夏天贴了以后冬天
16、上呼吸道感染的次数减少了,所以疾病的发作可能就减少了。 病例介绍 赵某 男 19岁 因患慢性过敏性鼻炎2年余,来我院行三伏贴贴敷治疗。刻诊:平时体弱多病,经常感冒,每遇寒冷或粉尘即出现鼻痒、鼻塞流涕、流眼泪、咽喉发痒、甚则呼吸困难、胸闷心悸等症状。经多方治疗均收效甚微,痛苦万分。经我院医生详细诊断辨证为肺脾气虚,风痰扰肺。给予鼻炎1号方贴敷于风门、肺俞、脾俞三穴,贴敷时间3小时。第二天患者出现咳吐大量痰液反应,三天后过敏性鼻炎症状明显好转,贴敷2年鼻炎完全治愈,随访至今体质明显增强,鼻炎从未复发。 王某 男 77岁 患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伴有慢性心功能不全11年,多年来每到冬季咳喘反复发作,严重
17、时需要住院治疗,前年12月份发作后心衰严重加重,在抢救室治疗6天才转危为安。去年夏天贴敷三伏贴一疗程,冬季发病次数明显减少,症状亦明显减轻,其平时服用的平喘药和强心药的用量也减少了很多,体能恢复大大加强。作用机理 可能通过调整体内T淋巴细胞亚群,抑制性T细胞数目减少,辅助性T细胞功能过度活跃,从而减少B细胞合成IgE。并且通过抑制IgE介导的抗原-抗体反应,减少局部血管扩张、血流变缓的效应,从而减少炎性细胞特别是嗜酸性粒细胞沿壁滚动机会来减少细胞黏附的发生。 增强机体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和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功能,降低机体的过敏状态,起抗过敏作用,并能直接解除支气管痉挛和促使渗出物吸收,达到平喘的
18、目的。* 天灸“大椎”、“肾俞”、“足三里”穴,检测环磷酰胺化疗大鼠外周血白细胞、骨髓有核细胞及骨髓显微结构。结果发现:天灸可促进骨髓增生活跃,缩短化疗所致白细胞的持续低值期,提前恢复白细胞数。 S180瘤株接种于肿瘤对照组和天灸组小鼠右腋部皮下,通过观察天灸疗法对小鼠移植性肿瘤的作用,发现天灸不仅能抑制S180实体瘤的生长,还能能明显提高T淋巴细胞的应答能力和NK细胞的杀伤活性。 改善内分泌功能,研究指出,阳虚病人下丘脑垂体前叶靶腺系统功能低下,能量代谢低下,生热效应减弱,而且存在细胞与体液免疫功能紊乱。而三伏天灸则能改善下丘脑一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的内分泌功能。予大鼠腹腔内注射醋酸氢化可的松
19、悬液制作阳虚模型,通过给予三伏天灸背俞穴,发现:三伏天灸可升高阳虚大鼠降低的体温、体重、胸腺及脾脏指数,减轻免疫器官病理损伤。对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调节作用 类风湿关节炎(RA)是以对称性多关节炎为主要临床表现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常可导致关节破坏和关节畸形。研究表明IL-1B、TNF-a IL-6等致炎因子在RA发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研究表明,天灸疗法能降低RA患者中的IL-1B水平。对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调节作用 IL-2是参与机体免疫调控的重要细胞因子,有促进T细胞增殖和诱导Lak细胞促进细胞分泌抗体,促进T细胞杀伤作用以及增强NK细胞活性等作用。IL-2产生减少或功能受阻,可导致机体免疫调节功能紊乱研究表明,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在活动期IL-2显著低下,而slL-2R异常升高。天灸疗法能提高患者的IL-2水平。对变态反应的调节作用 对于过敏性鼻炎、哮喘等变态反应,主要为变应原进入人体后,与肥大细胞、嗜酸性粒细胞表面Igr结合,使细胞释放活性介质,引起毛细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强、平滑肌收缩、腺体分泌增加,从而出现临床上的一系列症状。 实验证明 ,天灸通过白芥子、甘遂、细辛、延胡索,老姜汁等药物的内渗作,能激发体内细胞的活性,加快代谢,促进血管扩张,激活气道平滑细胞膜上腺苷酸环化酶,使腺苷酸环化酶催化细胞内cAMP(血浆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模块计时考试题及答案
- 教师教育教学反思与实效评测试题及答案
- 理论专业面试题及答案
- 股市战法测试题及答案
- 秘密挑战测试题及答案
- 理解扶持政策对创业者的激励试题及答案
- 动画制作服务合同
- 理解旋律构成2025年乐理考试试题及答案
- 补偿贸易合同
- 考古学专业试题及答案
- 北京2025年中国环境监测总站招聘(第二批)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美国加征关税从多个角度全方位解读关税课件
- “皖南八校”2024-2025学年高一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英语(译林版)及答案
- 防洪防汛安全教育知识培训
- 安宁疗护人文关怀护理课件
- 2021年妊娠期血压管理中国专家共识
- 一种基于STM32的智能门锁系统的设计-毕业论文
- 六氟丙烯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 首信红星国际广场A地块建设项目监理规划
- 人体穴位与天体对应解密
- 机械行业六个典型事故案例分享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