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规划_第1页
第九章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规划_第2页
第九章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规划_第3页
第九章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规划_第4页
第九章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规划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十一章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规划l“规划”通常兼有两种含义:一是指刻意去实现某些任务,二是指为实现某些任务而把各种行动纳入到某些有条理的顺序中。实际上,一种是说规划所包含的内容,另一种是说规划实现的手段。归纳而言,规划作为一项普遍活动是指编制一个有条理的行动顺序,使既定目标得以实现。 l区域经济系统是由区域生产力系统和区域生产关系系统两个子系统所组成的系统。在区域生产力系统中,又可分为三个层次的要素。其基础层次上的要素可称为“实体性因素”,它包括劳动者、劳动资料(包括生产工具、能源设施和基础设施)和劳动对象,即通常说的生产力的“三要素”;其中间层次或第二层次上的要素是“附着性因素”或“渗透性因素

2、”。它具体包括科学、技术、生产信息和现代教育。这些要素的特点是没有实物形态,只能附着在上述三种实体性因素之上或深透在这些因素之中,通过改善它们的质或它们之间的联系来发挥作用;其最高层次上的要素是“运行性因素”,即生产管理,它包括生产力的结构设计、规模选择、布局决策、时序安排以及分工协作等。只有这些方面都妥善解决了,上述的各生产力要素才能进行实际的运行。l在区域经济系统的生产关系系统中,也包括几个层次的要素,如第一层的生产资料(包括土地和一些自然资源)所有制结构,以及所有权和使用权的关系结构;第二层次是劳动产品的分配关系结构和分配方式;第三层次是区域经济管理体制,它是生产关系的基本的综合的表现形

3、式。 l区域经济增长是指区域在一定时期内经济规模在数量上的扩大,可以通过生产规模扩大,区域产值、产量的增加或其人均量的增长,资源开发程度的增大等表现出来。区域开发规程,实际上也是区域经济增长的过程。为了使区域开发更有效促进区域经济增长,在制定区域开发规划时,必须姚深入分析影响区域经济增长的因素,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创造条件,加快区域经济发展。 l区域开发,可以提高区域自然资源和社会经济文化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程度,促进区域经济增长。各地区资源的地域组合特点不同,应根据各地不同的特点,因地制宜地制定资源开发利用模式,尽可能把潜在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现实的经济优势,促进区域经济增长。自然资源与自然条件,直

4、接或间接影响地区劳动生产率的高低,是影响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促进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提高自然条件与自然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程度,以促进区域经济增长。 l一定数量的人口劳动力资源,是区域经济增长的前提。在劳动力资源丰富的地区,增加劳动力在生产中的投入,可以促进经济增长,例如,在我国农村地区开发中,增加劳动力投入,走劳动集约的发展道路,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物质投入的不足,促进农村区域经济增长。劳动者身体素质、思想素质,特别是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也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区域经济增长。区域科技人才资源,可起到使知识形态的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作用。因此,重视人才资源开发,通过加强研究与开发工作,

5、推动科技进步,可以促进区域经济增长。 l资金投入的增加,可以促进区域经济增长。在区域开发中,应制定相应的资金积累、筹措或引入政策,以保证资金投入的增加。同时,应充分利用现有固定资金,通过设备、燃料动力和原材料利用率的提高,降低单位产品的物质消耗,提高现有资金的产出率,促进经济增长。 l一般,把劳动力、资金和技术视为区域经济增长的三个最基本的生产要素。它们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对区域经济增长产生综合影响。区域开发规划中,应根据地区情况,优化资源配置,通过对区域生产过程中各要素投入的合理分配与组合,最大限度地提高区域要素投入的总体产出水平。一般,通过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和区域产业的合理布局(空间结构优化

6、)来实现区域资源优化配置。 l区域内部的生产要素供给、消费和投资需求等,作为内部因素,决定区域经济增长的潜力和自我发展能力。而区域要素流动、区际贸易、外部需求和国家的区域政策等外部要素,对区域经济增长也有重要影响。一般区域开发如果能促进区外的资金、劳动力、技术等生产要素向开发区合理地流动,区域开发就能有效地促进经济增长。我国东南沿海地区80年代以来的经济增长,主要通过这种生产要素的输入而获得的。 l区际贸易的增长,一般能使区域社会经济成倍地增长。外部对区域产品或服务的需求越大,区域可输出商品的比较优势越强,区域间的贸易障碍越小,区域经济增长就越有利。近几年我国沿边境的某些地区经济增长较快,主要

7、得益于地区边境贸易的迅速发展。国家的区域政策,往往对一个地区区域经济增长起关键性作用。如我国沿海经济特区经济的迅速增长,主要依靠国家特殊的政策。国家的投资重点区,重点开发区,政策倾斜区通常也是经济增长较快的地区。 l1)区域经济增长的相关理论l区域经济增长主要是指区域生产规模的扩大、产值产量的增加以及自然资源开发程度的增大。分析区域经济增长因素的理论,主要有以下一些:l(1)哈罗德多马模型 l(2)出口基地模型 l(3)要素输出模型 l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提出反映了人类对自身于环境关系的认识进入了新的阶段。人类已经认识到地球自然资源和环境劳务并非无限供给的,如何支配、使用自然资源和环境劳务,关

8、系到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因此,区域开发规划中,应从地域的角度协调环境与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关系,建立一个人地和谐的地域系统,使区域经济持续发展。区域经济持续发展,是指满足当代人和局部需要又不危害后代人和满足全球需要能力的发展。 l区域经济持续发展的基本目标是效率、公平和生态持续性。用最小的稀缺资源成本获得最大的社会福利(即追求最大效率),满足人的需要是持续发展的基本目标。研究表明,最富裕和最贫困的阶层造成的环境损坏比中间阶层要大得多。富方能够将资本不断地投入新的领域,为了最大利润,往往不顾环境的承受力,而穷方为谋求温逸则滥用自然资源和劳务。因此,高度两极分化必然导致环境恶化。再者贫富之间的矛盾

9、和冲突,也容易破坏生产力,影响社会经济发展。因此,促进公平分配,给那些贫困落后地区以发展机会,逐渐培植后进区域的发展能力,促进区域经济的相对均衡发展是可持续发展模式的目标之一。 l区域环境系统满足人类社会对自然资源需求、环境舒适和废物处理的能力是有限的。如果超过界限,就会破坏环境,危害区域经济发展,是持续发展的基本目标之一。效率、公平、生态可持续,是持续发展的基本目标之一。效率、公平、生态可持续三方面相辅相成,在区域开发规划中,应根据具体情况,将三者有效地结合起来,以利于区域经济的持续发展。 l1)处理好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l社会经济的发展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它需要采用科学的

10、手段将人口、资源、环境三大系统进行最优的配置与组合,建立起完整的物质体系和精神体系,促进经济与社会的共同进步。因此,必须重视对全民进行人口资源环境经济整体观的教育和培育,积极深入宣传各级政府颁布的有关人口、资源、经济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不断普及有关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的知识,使人们认识到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四者的协调、持续、稳定发展才是经济振兴、社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l2 )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l从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关系看,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受人口数量和素质的制约。再者,人口增长过快,会加大对资源的消耗和对环境的压力,营销经济的持续发展。只有控制人口增长,才能合理利

11、用资源和综合治理环境;解决好人口数量猛增和人口素质不高等问题,无疑将有利于社会与经济的协调发展。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巩固和加强第一、第二产业,使劳动力资源合理地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再逐渐向第三产业转移,使解决社会经济转型时期提高人们生活水平和减轻就业压力的重要途径。 l3) 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l为防止经济发展大起大落,使产业结构日趋合理,要大量发展农业,强化农业的基础地位;加快发展工业,提高工业经济增长质量;积极发展第三产业,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认知处理好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关系。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农业是基础,工业是主导,第三产业对经济发展具有服务和支撑功能。所以,保持农业的稳定发展一

12、直是经济发展的首要问题。要继续深化农村改革,确保农产品的有效供给,稳定增加农民收入。同时,要调整好农业生产结构,以市场为导向大力发展外向型、效益型农业,在确保粮食稳定增产的情况下,大力发展经济作物和林、牧、副、渔产业,从整体上提高农村经济效益,逐步实现经济发展由速度型向效益型的转变。 l加速工业发展的进程,是优化产业结构的重要步骤。从实际出发,大力提高工业化水平,除积极发展基础工业和公有制经济外,好要继续搞好农副产品加工工业和机械电子、化学化工、建材等产业的发展。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非公有制经济,加速产品结构、企业组织结构和所有制结构的调整,提高科学管理水平。发展第三产业,不仅有利于缓解资金

13、、资源供求矛盾和就业压力,优化产业结构,还可以提高整体经济效益、促进市场的发育。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集体交通、邮电、通信业。 l发展和完善市场,培育农工商、产供销一体化的大型商贸集团,加快国有商业企业和供销合作社经营机制的转换,进一步发展集体商业,规范和发展金融业,引导房地产业健康发展,努力促进第三产业的全面发展。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要求,还必须改善就业结构。由于第三产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不但对经济发展有巨大推动作用,而且能容纳大量的劳动力。因而,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有利于扩大就业人口,改善就业结构,有利于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加速农村工业化、城镇化进程。 l加强劳动就业制度改革力度,打破传统的

14、劳动就业体制,以充分开发和合理利用劳动力资源为出发点,以“国家指导下的市场就业”方针为指导,加快培育和发展劳动力市场,尽快完善以职业介绍、就业训练、失业保险和劳服企业为主体的就业服务体系。积极推进劳动力尤其是农村劳动力跨行业、跨地区的有序化流动。同时建立起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社会救济三位一体的社会化保障体系。 l4) 提高城市化水平l近年来,我国的城市化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但从发展的角度看仍处于较低水平。为了逐步实现合理的生产力布局,区域规划必须以中心城市群为核心,以铁路、公路为纽带,向区域内其他城市辐射和扩散。把重点放在发展小城镇上,市的发展也以发展县级市为主,加快县改市的步伐,带动整个区

15、域内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经验表明,中心城市经济的发展对周围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非常明显。为使小城镇能够对周围经济发展起到较强的带动作用,促进区域经济的全面振兴,必须大力发展农村第二、第三产业,提高农村工业化、市场化水平。进一步重视区域规划、城镇规划工作的开展,加强城市体系建设,突出职能特色逐步达到城市化水平的要求。 l5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促进社会经济全面进步l可持续发展战略九是注重发展中的边际效益、规模效益和持续效益的最大化,注重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最优化,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的需要构成危害,并为满足后代人的需要创造更有利的条件。它要求建立起少生优育的人口生产体系,低

16、度资源消耗的物质生产体系,提倡节俭的消费体系,稳定、适度、开放的经济体系,综合效益优良、生态获得改善的环保体系,效益优先、兼顾公平的分配体系,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法律体系,民主科学的决策体系等。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从完整意义上说就是要达到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共同进步,这是经济和社会“持续、稳定、协调”发展方针的体现。 l我们必须有科学的精神,认真总结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经验教训,充分认识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客观性,坚持按客观规律办事。要把科技和法制放到应有的位置,减少资源浪费,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坚持走优势资源开发和深加工增值的发展道路,保护生态环境,控制人口增长,

17、改善人民生活,追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长期稳定。发挥生产机制及政府宏观调控职能,首先要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核心,搞好产业综合开发,因地制宜、分区确立和发展主导产业;其次要充分利用政府在经济、法律手段等方面的宏观调控职能,进一步正确引导经济发展的方向,使市场调节机制和政府宏观调控职能有机地结合起来。因此,要继续实施开放带动战略,进一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转变观念,加快全方位、宽领域、度层次的对外开放步伐,不断改善对外开放的软、硬环境,增强对外资的吸引力,提高经济的外向度,促进经济与国际接轨。同时,要加快国有大中型企业深化改革的进程。 l总之,要做到继续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就要处理好改

18、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发展是硬道理,只要抓住发展这根主线,充分利用改革、开放这两个动力,调动区域内人们的积极性,就能启动经济快速发展,提高生产力,提高区域综合经济实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l一定时期内一定地区的区域经济、科技、社会发展规划是该地区一定发展战略的计量化表现形式。一定发展战略所规定的基本任务、战略目标、战略重点、战略步骤、以及实现战略目标的措施及诸条件约束,在区域发展规划中都必须以计量化形式表达。为此必须设置由各种计量化的统计指标组成的规划指标体系。 l区域经济统计指标表现为一系列数值,描述和说明区域经济运动过程某些特征,说明区域经济运动过程个别特征的,称为个别指标;说明总体特征的

19、,称为总体指标。总体指标可以由相应的个体指标组成。 l一般说,区域经济各领域的运动过程的特征,都可以经过科学地概括、选择,以相应的社会经济统计指标来描述和说明。也就是说,作为社会现实运动过程特征的反映方式之一,区域经济统计指标属于社会意识范畴。因此,区域经济统计指标的自身特点及指标的作用,不能不受到其所描述和说明,则取决于长期创造性认识实践。在我国,多年来就区域经济统计指标的设置问题进行过多次讨论,对于应该以何种指标来正确反映我国国民经济活动及社会生活的有关特征,也是众说纷纭。这正说明了选择指标是一项复杂的工作。 l区域经济指标所描述和说明的有关事物,如同自然界和人类思维活动领域内的相应范畴一

20、样,是质和量的对立统一体。作为其内在规定性的质,通过其外资规定性的量表现出来。一定的质,表现为一定幅度的量,数量变化超过一定幅度则发生质变,使一事物向他事物转化。而以计量化形式,直接描述一定事物某一特征数量变化的区域经济统计指标自身,因此也就同时具有质与量两方面的规定性。确切地说,指标是作为质与量的对立统一体度,来说明有关事物某一特征的度一定的质与一定幅度的量值的。 l指标的质的规定性,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指标含义,例如“工业总产值”指标是“工业部门或工业区域在一定时期内,以货币形式表现的工业生产活动的总结构”,就是整个指标的含义。指标的量,则是符合指标含义所规定的一定特征的数值,例如“以1980

21、年不变价格计算的1983年全国工业总产值是6164亿元”,这里“6164亿元”就是“全国工业总产值”指标的一个数值。 l由此可见,如果因为各种指标具体表现为各种数值的形式,就忽视甚至否定指标的质的规定性;或者以为指标含义的确定可以与其量的规定性无关,这将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会造成混乱。关于前者,可以举“国民收入”指标为例,由于东、西方国家所依据的经济理论的差异,统计口径不同,因此同是“国民收入”指标的数值,对于东、西方国家来说实际上却是在质的规定性上有不同的量,是不能直接比较的。而指标含义的确定与其量的关系,可以举出“固定资产”指标、“劳动人口”指标等,这些指标都是以一定的数值范围作为指标含义的

22、规定的。 l区域经济统计指标除了具有质与量的规定性以外,在一定条件下指标之间还具有直接、间接的相互联系。对于描述同一事物各特征现象的统计指标来说,由于该事物各特征现象与事物内在本质存在不同程度联系,反映这些特征现象的指标之间也就相应存在一定的联系,必然的或偶然的联系,经常的或暂时的联系,因果联系,相关联系等。因此,描述和说明存在着一定相互联系的诸事物各种特征的那些指标之间也就存在着相应的相互联系。正是因为有关指标之间在一定条件下存在着各种性质的各种相互联系,才可能建立起相应的指标体系。而这又是从辨证唯物主义的社会经济领域诸事物间存在普遍的相互联系的基本原理出发,以系统论的观点,将社会经济运动过

23、程视为相互联系的、多目标、多层次的大系统为科学的认识论基础的。 l从区域经济统计指标在一定条件下存在着一定的相互联系出发来建立相应的指标体系,一方面,使尽可能全面地描述和说明有关的社会经济运动过程具有现实的可能性,另一方面,由于在建立相应的指标体系过程中需要根据有关事物的特征与该事物本质的联系的重要性程度的不同,相关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的重要性程度的不同,选择相应的、主要的指标来组成指标体系,因而可以避免试图详尽罗列一切方面、一切特征的全部指标的做法。 l区域经济运动过程的动态发展是在时间与空间中进行的,因此,有关指标之间的相互联系也以一定的时间和空间为条件。这也就使借助诸统计指标对于所描述的社会

24、经济运动过程进行动态分析比较成为可能,借助不同时点的一组指标量值或不同空间位置的一组指标量值,就可能描述有关事物一定特征的动态发展或空间分布状况。例如某一地区的历年人口量或地区人口分布状况就可以选取相应的人口统计指标来进行描述、并进行分析比较。 l区域经济统计指标的质与量的规定性、指标间的相互联系,以及相互联系的时空条件,与指标所描述的社会经济运动过程的客观性质密切联系。指标作为社会意识范畴,又在一定条件下对于客观存在的社会经济活动过程产生反作用,社会经济统计指标的作用可以分为三类,即认识作用、计划作用和反馈作用。 l区域经济运动过程是由具有自身经济利益的各种社会集团有意识地追求一定目的的社会

25、实践活动在相互冲突、影响、协调之中总和而成的。人类在社会实践中不断加深对社会经济运动过程的认识,借助计量化描述有关事物现象特征的统计指标和已有的科学知识,通过归纳和演绎,分析、对比、综合,完成由表及里、由现象到本质的认识深化过程,寻求社会经济运动过程内在的联系和发展规律。从而总结历史、分析现状、预测未来。统计指标在这认识过程中起到提供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的经验计量数据资料的基础作用。 l对于社会经济运动过程规律性的认识是为了按照一定的目的计划和指导实现一定经济利益的社会实践活动,因此,统计指标的第二种基本作用是充当计划的手段。计划的基本任务目的、重点、步骤、约束条件、措施等内容最终以计划统计指标

26、的形式表现出来。 l在计划的实施过程中,实际活动成果与计划指标的比较分析,经济利益的实际所得对于人们经济活动积极性的刺激,对于计划编制质量和实际工作效果的评价等也需要借助相应的社会经济指标来完成,因此,在计划实施的管理过程中,指标是反馈机制得以实现的工具之一。 l以系统工程的原理和方法编制区域经济、科技、社会发展规划的出发点,是将区域的社会扩大再生产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以及与之相应的科学技术进步和居民生活质量状况作为对象系统,研究一定时间期内对象系统在自然生态、经济、科技、政治等环境系统中的系统开发。 l编制区域发展规划的工作过程系统一般由以下阶段组成:系统开发准备,系统历史与现状调查,

27、现状诊断分析,战略开发与制定发展战略,系统功能结构分析,系统设计及编制区域发展规划方案,系统仿真及规划方案评审决策,以及规划实施的组织等。在工作过程系统的第一阶段,即系统开发准备阶段,在明确问题与边界、编制过程系统图和总体PERT网络图、举办规划人员学习班及落实规划组织结构等项工作的同时,还需建立规划指标体系,制定相应的调查表格,为第二阶段系统历史与现状调查作准备。 l从规划内容看,则包括农业(又分为农、林、牧、副、渔业)、工业(又分为冶金、电力、煤炭及炼焦、石油、化工、机械、建筑材料、森工、食品、纺织缝纫皮革、造纸及文教用品及其他工业)、建筑业、运输业、商业、服务业、邮电通讯、城建、财政、金

28、融、人口、劳动工资等,城镇布局以及居民生活质量等有关于子系统的诊断分析、预测、战略开发及规划工作。 l从规划的基本任务看,要求通过发展规划的编制过程,在区内和区际行业间的劳动力、物质资源、产品、投资、财政、信贷、进出口贸易等供求综合平衡的基础上,选择能实现区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等目标的发展道路。l从区域发展规划的工作过程系统、规划内容和规划的基本任务可以对规划指标体系提出以下基本要求: l1) 区域发展规划的指标体系应能全面反映区域经济、科技、社会系统在扩大再生产、科学技术进步和居民生活质量状况等方面的整体性。指标体系整体性的客观依据,是对象系统自身的整体性,因此指标体系的整体性取决

29、于对于对象系统的科学认识。具体说,指标体系应包括区域扩大再生产和科学技术进步及居民生活质量状况等方面主要活动周期的各主要阶段相互衔接的指标。从再生产总过程来说,规划指标除了应有生产方面的指标以外,还应有销售及消费水平等方面的指标;在生产方面,除了总产量、总产值指标以外,还应有品种、质量、消耗、效益等方面的指标相衔接。 l2) 规划指标体系应能反映区域经济、科技、社会系统的层次性,指标体系应反映对象系统的层次性,也就是说反映对象系统层次间的纵向从属联系的指标,如区域层行业层企业层的相同特征的产值、消耗、效益等统计指标,以及同一层次的横向协调联系的指标,如同在行业层次的冶金、机械、化工等行业的相同

30、特征的职工人数、厂区面积、固定资产等统计指标,应具有可比性和可汇总分解性。 l3)规划指标体系应满足对于对象系统进行预测分析、功能结构分析和优化分析的要求。在预测分析、系统功能结构分析阶段和优化分析阶段,较常用的方法是建立区域部门间投入产出模型、经济计量模型和各类优化模型。规划指标体系应包括能满足建立这些模型所需要的实物、价值、人口劳动指标。 l4) 规划指标体系应适应我国新时期经济、科技、社会发展战略的要求。规划指标体系应考虑突出反映国民经济、科技进步、居民生活质量等方面最终成果的指标和突出反映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指标。l5)为了实现以上要求,规划指标体系还应注意在计量范围、统计口

31、径、含义节省与计算方法上的协调一致性。l6) 规划指标体系的建立应注意在取得规划编制工作所必需的信息、数据与为取得信息数据所耗费的工时、费用之间的优化选择。在指标体系中不应包括那些由于信息不完整、不正确、不可比而无法作计量分析的指标,还应防止指标过分周全和指标计量单位过细。理论上说,为取得补充信息而扩大指标体系所增加的有关费用少于因缺少的信息而可能受到的损失,在指标体系的扩充就是有益的。 l按照对于规划指标体系的以上基本要求考虑指标体系的基本构成,依对象系统各要素在社会经济运动过程中的形态,可分为实物或使用价值指标类(数量、质量等级或品位等)、价值指标类和劳动指标类(工时、人日、职工人数、劳动

32、人口等);依社会经济运动的不同环节,可以分为中间性指标与最终指标,如中间产品指标与最终产品指标;依统计特定,可分为外延指标(绝对指标)和内涵指标(相对指标);依时间长短,可分为静态指标和动态指标等。 l从系统工程的观点出发,首先可以将规划指标体系的基本构成分为:反映规划对象系统的输入的指标、状态的指标、输出的指标,以及规划对象系统的参考或对比指标。l对象系统的输入指标,反映了环境系统对于对象系统的影响和作用,包括环境系统在一定时间内的状态变化及其输出的指标,如地表年降雨量、土地面积、年龄分组的人口数量等。也就是规划的资源情况和投入物供给情况的有关指标。对象系统的输入指标还可分为各种资源的已有或

33、保有量指标,可利用量指标与已利用量指标(如可耕地面积与耕地面积)等。 l对象系统的状态指标反映的是对象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组成要素,以及这些要素的变化引起的系统结构和功能变化。如工业部门的生产性建筑面积、职工人数、各类设备的占有量等实物指标和劳动指标,以及固定资产原值或净值、定额流动资金等价值指标。l对象系统的输出指标既反映了系统活动的成果或规划目标,又反映了系统对环境的影响或作用。如产品产量。销售量、三废排放量等实物指标,以及总产值、销售总额、净产值、利润额等价值指标。l对象系统的参考或对比指标,可以选取对象系统同类指标的高层次系统的平均指标或同一层次的可比指标。 l其次,运用以上各类指标可以

34、根据规划的需要,建立各类派生的内涵(相对)指标。反映对象系统的资源开发或利用强度,如矿产资源的回采率;资源分配情况,如区域各部门的就业人口比重或固定资产比重;投入产出关系,如万元产值综合能耗;固定资产交付使用率;生产要素的占用程度,如万元产值占用固定资产,全员劳动生产率;生产要素间的配比,如人均设备装备率;以及人口密度,人均国民收入,资金利润率,积累率等指标。 l以上各类派生的内涵指标的统计学形式主要为统计平均数和相对数。前者如平均工资,后者如常见的动态相对数以规划期末某一项指标值与基期指标值相比的规划期变化率,如工农业总产值增长率、可比成本变化率等。 l对于区域发展规划来说,在规划指标体系的

35、基本构成中,反映规划目标的指标的选择是值得进一步展开讨论的。在规划编制过程中,区域发展战略目标能否较为准确地体现于规划之中,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反映规划目标的指标的选择是否恰当;而在规划实施过程中,反映规划目标的指标又将是对于规划实施情况进行评审和反馈的基础。 l直到本世纪六十年代为止,世界各国在经济发展中普遍接受的观点可以简单归结为:社会成员物质文化需要的满足取决于社会物质财富的增长,而财富的增长取决于采取发展生产效率较高的近现代工业的措施。因此,社会经济的发展目标往往选取反映社会物质财富的总体指标的绝对量或年增长率等相对量值来表现,并以反映国民经济中近现代工业的比重及其变化程度的有关指标作为辅

36、助指标。在发展中国家的对外贸易活动方面,则以反映本国近现代工业产品替代尽快同类产品的程度的有关指标,作为贸易条件改善、民族工业发展的标志。 l东、西方国家依据不同的经济理论,对于社会财富的表现,选取的总量指标的含义是有差异的。对于前苏联、东欧及我国常用的反映社会财富的总体指标,如社会总产值、工农业总产值、国民收入(净产值)、最终产值,以及西方和大部分发展中国家常用的相应指标,如国民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国民生产净值、国民收入等都存在差异。 l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认为,社会物质财富是由社会劳动在自然界参与下的活动成果的总和,即社会总产品。由于各种使用价值特征的计量指标如钢材重量指标(吨)、衬衫

37、计量指标(件)等只能计量同种产品,不能计量使用价值不同的产品。因此,社会总产品的实物指标表现为数十种产品的“主要产品产量(质量)指标”。在商品经济条件下,各种使用价值不同的社会产品作为商品,则可以用商品价值这一物化的同质的社会必要劳动来计量,在现实社会经济生活中,以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即商品价格来计量。社会总产品的货币表现形式称为“社会总产值”。社会总产值,按我国现行统计口径,为农业总产值、工业总产值、建筑业总产值、商业总产值和运输业总产值之和,即五大物质生产部门的总产值之和。 l一定时期内社会总产值的价值构成包括该时期内社会总产品生产过程中所消耗的生产资料的转移到产品之中的价值(C)和活劳动

38、所处在的价值(V+M)两大部分。从社会总产品的使用价值来看,前者是用于维持社会简单再生产的生产资料,后者是社会消费资料和用于积累的生产资料。为了剔除不同时期物价变动的影响,使社会总产值指标的量值在不同时期具有可比性,社会总产值以不变价格计算。 l在我国,过去由于长期以来社会总产值的80左右是工农业两大物质生产部门总产值之和,因此,一直以“工农业总产值”指标作为社会物质财富的主要总体指标。以社会总产值和工农业总产值指标表现经济发展目标的主要缺陷在于,工农业总产值的增长可以因为过多地占用或消耗生产资料,过多地投入劳动力而不必要地增加设备、原材料、燃料动力的开支及各类工作报酬而发生。社会总产品的实物

39、量、质量却不因为以上原因而增长。特别是在工业总产值统计中存在这重复计算时,这种不反映社会总产品使用价值量增长、仅反映生产要素消耗增加的“总产值增长”的程度更为扩大。 l在总产值中扣除生产资料消耗而转移到产品之中的价值量,剩余部分为社会总产品生产过程中活劳动新创造的价值,称为净产值,在国民经济层次的净产值总和,称为“国民收入”。国民收入指标以价值形态反映社会纯产品,社会纯产品的使用价值构成,在简单再生产条件下,由全部消费资料构成;在扩大再生产条件下,则由消费资料与可用于扩大再生产的生产资料构成。 l国民收入指标比社会总产值指标更能反映社会再生产运动过程的生产目的。社会总产值反映的是社会再生产过程

40、中发生实物补偿与价值补偿的全部社会产品,国民收入反映的是社会总产品中可用于满足社会成员消费需要的消费资料,以及可用于满足社会成员预期消费需要的扩大再生产的生产资料。因此,以国民收入指标作为经济、科技、社会发展规划目标的指标,比总产值指标更恰当。 l在社会再生产现实运动中,用于补偿简单再生产的劳动条件(如厂房建筑)和劳动手段(如生产设备)消耗的那一部分生产基金,即折旧基金与大修理基金,由于充当劳动条件与劳动手段的固定资产在再生产中使用价值与价值的周转方式的不一致性,由于固定资产更新周期那科学技术进步的影响,以折旧基金更新原有再生产过程中废退的固定资产时,往往伴随实现内涵型扩大再生产的新增生产能力

41、。因此,从一定时期内社会再生产总过程来说,国民收入与折旧基金构成社会再生产的本期最终产品的价值,称为“最终产值”。 l最终产值的构成包括:售予居民与社会集团的全部消费品的价值,用作固定资产和增加储备的产品价值(又称为总投资产品价值,扣除用折旧基金投资的部分,称为净投资产品产值);净出口产值。 l最终产品及其价值形态最终产值是按照一定时期内社会物质产品的使用途径而不是按照产品的加工深度而确定的。如同一种产品电能,按其不同的使用途径,用于本期生产性消费的,是中间产品;用于居民消费的是最终产品。又如同钢材,在本国或本区域其他生产部门用作加工原材料的,是中间产品;用作生产单位原材料库存增加或净出口,则

42、是本期最终产品,由此可见,最终产品及最终产值指标是一定时期内社会再生产最终成果的较为完整的表现形式。 l西方国家及相当数量的发展中国家常用的总体指标是以西方经济学理论为基础的,其价值理论是“生产三要素三种收入”论和“边际效益价值论”,其用于描述国民生产的总体指标是“国民生产总值(GNP)”和国内生产总值(GDP)”。 l国民生产总值(GNP)由个人购买的商品和劳务、政府购买的商品和劳务、国内私人总投资和商品与劳务的净出口等四项组成。l国内生产总值(GDP)与国民生产总值(GNP)的区别在于前者着眼于地域范围,后者着眼于国民范围。两种区别在于“国外净收入”项目(常住居民在国外取得的收入减外国居民

43、在本国取得的收入)。“国外净收入”为正值的国家,国民生产总值(GNP)大于国内生产总值(GDP),反之,则小于。l国民生产总值减去资本损耗(折旧),为“国民生产净值(NNP)”。国民生产净值(NNP)减去企业间接税、加上政府各类津贴则为“国民收入(NI)”。国民收入由工作、利润、利息、租金等收入项目组成。l东、西方常见的规划目标总体指标存在以下区别:l东方的各总体指标以物质生产五大部门为计量范围,西方的各总体指标则包括金融、保险业、邮电公用事业、服务业、文化教育体育医疗事业、政府雇员、军队、警察等部门。即第三产业主要组成部分的劳务收入。“社会总产值”包括年总产品中生产资料消耗的价值,而“国民生

44、产总值”不包括不变资本消耗部分价值。以同一货币计量的“社会总产值”换算成“国民生产总值”要减去生产资料价值、加上固定资产折旧和第三产业有关部门的净产值或收入。东、西方“国民收入”指标值,也应根据不同的统计计算范围进行相应加减换算,才有可比性。 l上世纪六十年代后,世界各国的经济高速发展,使国民财富有了较大的增长。但是,在不同发展程度的国家,一国不同发展程度的地区都出现了不少新的经济问题、社会问题和生态环境问题。如社会财富分配的差异程度、失业问题、人口过度增长、自然资源过量采伐浪费、三废污染等问题。特别是七十年代中期,石油输出国组织两次大幅度提高原油价格后,在“石油危机”冲击下,各主要资本主义国

45、家的经济进入大萧条期,在发达国家与不发达国家之间,不同发展程度地区之间,不同阶层之间各种社会、经济、生态问题的严重困扰更为突出。因此,各国纷纷寻找对策、制定以借借各种经济、社会、生态问题为基本任务的、多目标的发展规划,与规划多目标相适应,寻求建立多指标的目标指标体系。 l1966年雷蒙布埃尔编辑出版了社会指标一书,在各国开始出现“社会指标运动”。联合国统计局、经合发组织合联合国教科文卫组织自1973年以来也进行了大量的工作。 l我国学者提出了四大类三十项指标的方案设想,还有提出以11项指标加权总和值来描述规划目标:l1 国民收入总额(0.15)l2 人均国民收入(0.15)l3 人均国民收入年

46、率(0.05)l4 城镇就业率(0.05)l5 识字率(0.10)l6 人均粮食产量(0.10)l7 平均寿命(0.10)l8 人均能源年消费量(0.10)l9 人均日摄取热量(0.10)l11 零售物价指数(0.10) l美国经济学家托宾和诺德豪斯1972年提出以“经济福利量”来修正国民生产总值,撒谬而森提出了含义相同的“纯经济福利”。认为国民生产总值中未包括影响人的生活质量的劳务劳动、闲暇时间和环境污染,因此,将国民经济总值加上家务劳动和闲暇时间的社会收益量、减去环境污染的社会损失量,就是“纯经济福利”。 l1973年日本公布了“国民纯福利”指标的计算方法,并实际测算了环境污染造成的生态损失,按1970年不变价格计算,由1955年的550亿日元上升到1970年的64700亿日元,增长了107.6倍,年平均增长率为37.4,占国民纯福利的比重,由1955年的0.2上升到1970年的13.8,远超过国民生产总值的总值速度。 l美国卫生组织提出以“ASHA指标值衡量发展中国家满足基本需求的发展规划的效果。”lASHA指标值(就业率识字率平均估计寿命平均国民生产总值年增长率)/(出生率婴儿死亡率)l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