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专题整合训练(十一)(本栏目内容,在学生用书中以独立形式分册装订!)全员必做题1. (2019广东佛山二模)下列关于人体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A.体液调节就是指体液中的激素对生命活动的调节B.与神经调节相比,体液调节通常作用缓慢,持续时间短C.神经递质可将突触前神经元的兴奋传递给突触后神经元D.神经中枢只能通过发出神经冲动的方式调节相关器官的生理活动解析:本题以基础判断的方式考查生命观念素养中的稳态与平衡观。参与体液调节的化学物质主要是激素,但还有CO2等其他物质,A错误;与神经调节相比,体液调节通常反应速度较缓慢,作用范围较广泛,作用时间比较长,B错误;兴奋在神经元间的传递可
2、依靠神经递质来实现,C正确;下丘脑是神经中枢,下丘脑可以分泌抗利尿激素,调节水盐平衡,D错误。答案:C2. (2019广东深圳二模)给脑桥(位于大脑和小脑之间)注射能阻止丫氨基丁酸与相应受体结合的物质后,小鼠的排尿阈值(引起排尿反射的最低尿量值)降低。相关推理正确的是()A.脑桥释放的丫氨基丁酸能抑制排尿8. 丫氨基丁酸使高位截瘫患者排尿顺畅C.人体排尿反射的低级中枢位于脑桥D.不同年龄段的人排尿阈值都是相同的解析:本题通过对丫氨基丁酸功能的分析与判断,考查考生的科学思维素养。若阻止丫-氨基丁酸与相应受体结合后,小鼠的排尿阈值降低,说明丫氨基丁酸是一种抑制排尿的神经递质,A正确;高位截瘫患者位
3、于脊髓的排尿中枢无法接受脑中相应高级中枢的调控,B错误;人体排尿反射的低级神经中枢位于脊髓,C错误;不同年龄段的人代谢强度不同,体内所含的丫氨基丁酸量不同,排尿阈值不同,D错误。答案:A3. (2019山西运城二模)人和高等动物胰液的分泌受神经一体液调节,进食可引起胰液大量分泌,过程如图。据图分析不正确的是()A.调节过程和中,后天形成的是过程B.食物刺激神经中枢,通过传出神经引起胃窦分泌胃泌素,该过程的调节方式是神经调节C.胃酸刺激小肠黏膜分泌促胰液素,通过体液运输,作用于胰腺D.图中反映出胰腺细胞接受信号分子的受体有3种解析:本题以实例分析的方式考查胰液分泌过程中的稳态与平衡观,属于对生命
4、观念素养的考查。过程中食物刺激引起胰腺分泌胰液,属于非条件反射;过程中视、嗅信号刺激引发的反射有大脑皮层的参与,属于条件反射,条件反射是后天形成的,A正确。食物刺激神经中枢,通过传出神经引起胃窦分泌胃泌素,该过程的调节方式是神经调节,B正确。胃酸刺激小肠黏膜分泌促胰液素,分泌的促胰液素通过体液运输作用于胰腺,使其分泌胰液,C正确;图中反映出胰腺细胞接受信号分子的受体有胃泌素受体、促胰液素受体、胆囊收缩素受体和神经递质的受体,共4种受体,D错误。答案:D4. (2019江西上饶中学开学检测)实验小组的同学从小白鼠的体内提取了一种激素,推测可能是胰岛素或甲状腺激素。实验小组为了探究该激素是何种激素
5、,把生理状况相同的小鼠分成四组,编号甲、乙、丙、丁,给甲组小鼠注射一定量的该激素,乙组小鼠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丙组小鼠饲喂含该激素的饲料,丁组小鼠饲喂不含该激素的饲料,观察现象。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如果甲组小鼠出现休克,注射适量的葡萄糖后恢复,说明该激素是胰岛素B.如果甲组小鼠比乙组小鼠兴奋、呼吸和代谢加快,说明该激素是甲状腺激素C.如果丙组小鼠出现休克,饲喂适量的葡萄糖后恢复,说明该激素是胰岛素D.如果丙组小鼠比丁组小鼠兴奋、呼吸和代谢加快,说明该激素是甲状腺激素解析:胰岛素具有降血糖的作用,血糖浓度过低会出现休克等低血糖症状,A正确;甲状腺激素可以促进新陈代谢、加速物质的氧化分解,提高
6、神经系统的兴奋性,B正确;胰岛素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口服会被消化而失去效果,C错误;甲状腺激素是氨基酸衍生物,可以口服,甲状腺激素促进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D正确。答案:C5. (2019江西上饶中学开学检测)细胞通讯是细胞间交流信息,对环境作出综合反应的生理活动。如图甲为两种细胞通讯方式,乙为甲图大括号部位放大图,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A.若图中靶细胞1为胰岛B细胞,则靶细胞2一定是肝细胞B.若图中结构1及靶细胞(且去掉图中结构2及以下部分)表示神经一肌肉突触,受刺激后,神经一肌肉突触后膜完成了化学信号一电信号的转变C.图中的形成可与有关,所在的位置是内环境D.若图中
7、结构1及靶细胞(且去掉图中结构2及以下部分)表示神经一肌肉突触,受刺激后,肌无力患者的神经一肌肉突触后膜难以产生动作电位解析: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几乎全身细胞都可以是胰岛素的靶细胞,A错误;兴奋在突触的信号转变为电信号一化学信号一电信号,突触小体完成电信号一化学信号的转变,突触后膜完成化学信号一电信号的转变,B正确;图中是高尔基体,与动物细胞分泌物的形成有关,是神经递质,其所在的环境为突触间隙液(组织液)中,C正确;一般来说,肌无力是一种自身免疫病,患者体内的自身抗体破坏了神经一肌肉突触后膜上的受体蛋白,受刺激后,肌无力患者的神经一肌肉突触后膜难以产生动作电位,D正确。答案:A6. 抑郁症是
8、一种常见的情感性精神障碍疾病,患者脑神经元兴奋性下降。近年来,医学研究表明,抑郁症与单胺类神经递质传递功能下降有关。单胺氧化酶是一种单胺类神经递质的降解酶。单胺氧化酶抑制剂(MAOID)是目前一种常用抗抑郁药。下图是兴奋的突触结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据图回答问题:(1)图示释放神经递质的方式为,神经递质为小分子化合物,仍以该方式释放的意义是(2)若图中的神经递质释放会导致细胞Y兴奋,与释放前相比,释放后细胞Y膜上离子通透性变化情况是,膜电位变化情况是(3)神经元之间兴奋传递易受多种因素影响,根据图推测阻碍兴奋传递的因素有(至少答两项)。(4)据图分析,MAOID改善抑郁解析:(1)当兴奋传至突触
9、前膜时,突触小泡与突触前膜融合,以胞吐的方式将神经递质释放到突触间隙。相对于自由扩散或协助扩散,胞吐方式可在短时间内释放大量神经递质,使突触后膜产生电位变化,有利于兴奋快速传递。(2)若图中的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导致细胞Y兴奋,递质作用于Y细胞后,Na+通透性增强,K+通透性减弱,膜电位由外正内负变为外负内正。(3)神经元之间兴奋传递需要经过释放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受体等环节,经历了电信号一化学信号一电信号的转化,体内产生蛋白M抗体、某药物与蛋白M牢固结合均会导致神经递质无法与受体结合,化学信号无法转化为电信号,毒素阻断神经递质的释放会使电信号无法转化为化学信号,三者均会阻碍兴奋传递。(
10、4)MAOID能抑制单胺氧化酶活性,阻止脑内单胺类神经递质降解,增加脑内突触间隙单胺类神经递质的浓度,使单胺类神经递质持续作用于突触后膜,提高脑神经元兴奋性,从而起到抗抑郁作用。答案:(1)胞吐短时间内大量释放神经递质,有利于兴奋快速通过突触传递到下一个神经元(2)Na+通透性增强,K+通透性减弱由外正内负变为外负内正(3)体内产生蛋白M抗体、某药物与蛋白M牢固结合、毒素阻断神经递质的释放等(答出两项即可)(4)MAOID能抑制单胺氧化酶活性,阻止脑内单胺类神经递质降解,增加脑内突触间隙单胺类神经递质的浓度,起抗抑郁作用7. 胰岛素的分泌存在M、N两种类型。M类型中,机体只有受到胞外信号刺激后
11、才合成胰岛素,合成后立即释放到细胞外;N类型中,胰岛素早已合成,但暂时储存在细胞内,受到胞外信号刺激时再释放到细胞外。研究者为探究胰岛素的分泌类型,设计了如下实验,请回答相关问题:制备胰岛B细胞培养液:培养液中葡萄糖浓度均为1.5g/L,该浓度葡萄糖的作用是(2)实验分组:甲组:培养液+胰岛B细胞+X物质(蛋白质合成抑制剂,用生理盐水配制);乙组:培养液+胰岛B细胞+适宜条件下培养一定时间后,检测各组培养液中胰岛素的含量。(3)预期实验结果及结论:若甲组检测不到胰岛素,乙组检测到胰岛素,则说明胰岛素的分泌为类型;若甲、乙两组检测到的激素含量基本相同,则说明胰岛素的分泌为类型;若检测到的胰岛素含
12、量甲组(大于、小于或等于)乙组,则说明胰岛素的分泌为M、N类型并存。解析:(1)制备胰岛B细胞培养液:培养液中葡萄糖浓度均为0.6g/L,该浓度葡萄糖的作用主要有两点:一是给胰岛B细胞提供营养物质,二是作为信号可以刺激胰岛B细胞产生反应。(2)对照实验的设计必须确保单一变量,本实验目的是“探究胰岛素的分泌类型”,则单一变量是否有蛋白质合成抑制剂X,因变量是血液中胰岛素的含量。所以对乙组的处理是培养液+胰岛B细胞+等量生理盐水。(3)预期实验结果及结论:若甲组检测不到胰岛素,乙组检测到胰岛素,则说明胰岛素的分泌为M类型;若甲、乙两组检测到的激素含量基本相同,则说明胰岛素的分泌为N类型;若检测到的
13、甲组胰岛素含量小于乙组,则说明胰岛素的分泌为M、N类型并存。答案:(1)作为营养物质和刺激胰岛素起作用(2)等量生理盐水(3)MN小于重点选做题1. (2019河南洛阳二模)神经损伤后产生的信号会激活脑室下区的神经干细胞,这些细胞可以向脑内病灶迁移和分化,从而实现组织修复。下列有关神经细胞的说法,正确的是()A.组织修复的实现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B.组成神经细胞膜的脂质包含磷脂、脂肪等C.损伤信号使神经干细胞内的Na小浓度高于细胞膜外D.神经细胞释放的神经递质为小分子,与胰岛素的分泌方式不同解析:本题通过对神经干细胞分化的过程进行分析与判断,考查考生的科学思维素养。实现组织修复的过程主要是神
14、经干细胞的分化过程,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选择性表达,A正确;组成神经细胞膜的脂质包含磷脂和胆固醇,不包含脂肪,B错误;损伤信号使神经干细胞产生动作电位,Na+内流,但细胞膜外Na+浓度仍高于膜内,C错误;神经细胞释放神经递质的方式一般是胞吐,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这种大分子物质的方式也是胞吐,D错误。答案:A2. (2019河南开封一模)利用蛙坐骨神经进行相关实验,相关结果如图所示,以下叙述正确的是()A.图1中a、b点均无离子跨膜运输B.图2指针偏转是由a端K+外流速率增大引起的C.图3指针偏转是由于b端Na卡内流使a、b两点间存在电位差D.图4中a端K卡内流与b端Na+内流速率相等,使指针不
15、偏转解析:本题通过电流表的指针偏转原因分析,考查考生的科学思维素养。图1中a、b两点均为内负外正的静息电位,静息电位的形成原因主要是Y外流,A错误;图2中给予一定刺激后,神经冲动传导到a处,Na+内流,形成了内正外负的动作电位,指针向左偏转,B错误;图3指针偏转是由于兴奋传导到了b处,b处Na+内流形成了内正外负的动作电位,而a处已经恢复为内负外正的静息电位,a、b两点间存在电位差,C正确;图4中a端和b端均主要是K+外流形成的外正内负的静息电位,由于a、b两点膜外不存在电位差,因此指针不偏转,D错误。答案:C3. (2019安徽江淮十校三模)科研小组准备研究垂体对机体生长发育的作用,以下关于
16、实验方案的描述不合理的是()A.用幼龄大鼠为材料,采用垂体切除法进行实验B.以体重变化作为生长发育的检测指标之一C.将鼠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手术但不切除垂体D.两组体重出现差异是缺少生长激素导致的解析:本题以垂体的功能探究为话题,考查考生的实验方案的分析与评价能力,属于对科学探究素养的考查。实验目的是研究垂体对机体生长发育的作用,可以正在进行生长发育的幼龄大鼠为材料,采用垂体切除法,A正确;实验的观测指标是体重变化或发育状况,B正确;根据实验的对照原则和单一变量原则,需要随机将生理状况等相同的实验鼠平均分成两组,实验组切除垂体,对照组手术但不切除垂体,这样可以排除手术伤害造成指标的变化,C正确
17、;垂体分泌的激素有生长激素、促甲状腺激素等,两组出现的生长差异不能简单判断是由缺少生长激素引起的,D错误。答案:D4. (201953改编)下列关于人体信息分子的叙述,正确的是()A.RNA也可作为信息分子B.与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相同,生物体内的信息传递一般都具有双向性C.激素只有与靶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后,才能发挥其调节作用D.信息分子也可以为生物体细胞代谢提供能量解析:mRNA具有信息传递功能,A正确;生物体内的信息传递往往是信号分子通过一定的途径作用于靶细胞,一般是单向的,B错误;蛋白质类激素的受体在细胞膜上,固醇类激素的受体在细胞内,C错误;信息分子在生物体的生命活动中只起调节作用,不能
18、提供能量,D错误。答案:A5.下图为胰岛素的作用机制示意图,其中GLUT4是细胞膜上的萄萄糖转运蛋白,含GLUT4的囊泡与细胞膜融合使细胞膜上GLUT4数量增多。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A.胰岛素与蛋白M结合后经信号转导发挥作用B.若人体内产生蛋白M的抗体,将导致血糖浓度升高C.葡萄糖转运蛋白合成障碍者可通过注射胰岛素进行治疗D.囊泡膜与细胞膜的融合体现了生物膜具有流动性的特点解析:A.图中胰岛素与蛋白M结合之后,经过细胞内信号转导,引起含GLUT4的囊泡与细胞膜的融合,提高细胞对葡萄糖的转运能力,有利于葡萄糖进入细胞,A正确;B.若人体内产生蛋白M的抗体,将使胰岛素无法与受体蛋白M结合,从而
19、影响细胞吸收葡萄糖,最终导致血糖浓度升高,B正确;C.葡萄糖转运蛋白合成障碍者体内胰岛素合成是正常的,甚至含量高于正常人,所以注射胰岛素不能治疗高血糖症状,C错误;D.囊泡膜与细胞膜的融合体现了生物膜具有流动性的特点,D正确。答案:C6. 脑中风在我国疾病死亡原因中排第一位,而存活的中风患者又有近半数有偏瘫、行走困难、失语、认知障碍等神经功能残疾。我国科研人员发现了在脑缺血损伤或受到刺激后,神经胶质细胞异常增殖导致神经元凋亡。研究还发现胶质细胞可以释放ATP,调节神经元活动,胶质细胞还可以通过直接释放谷氨酸等物质,调控神经元信号传导,主控学习记忆过程。结合所学的知识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中风
20、患者虽有偏瘫、行走困难等现象,但患者膝跳反射正常,膝跳反射的中枢在,中风患者行走困难的原因是,若脑中风后表现为运动性失语症,表明脑缺血损伤了。(2)缺血脑保护过程中,需要(填“促进”或“抑制”)胶质细胞增殖。胶质细胞释放的ATP、谷氨酸等物质相当于神经调节中的,其释放方式体现了细胞膜具有的特点。(3)中风患者记忆力下降,表明脑缺血损伤了大脑皮层下的。认知过程离不开兴奋在神经元间通过(结构)的传递,从这一结构分析,下一个神经元的兴奋或抑制取决于。解析:(1)膝跳反射属于非条件反射,其中枢在脊髓,脊髓中有调节躯体运动的低级中枢,位于脊髓的低级中枢受脑中相应的高级中枢的调控,这是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
21、大脑皮层的S区受损会导致患者不能用词语表达思想,表现为运动性失语症。(2)由题干分析可知,缺血脑保护过程中,需要抑制神经胶质细胞异常增殖。胶质细胞可通过胞吐的形式释放ATP和谷氨酸,它们相当于神经递质,作用于神经元,胞吐体现了细胞膜具有流动性的结构特点。(3)记忆与大脑皮层下一个形状像海马的脑区有关,该区域被称作海马区。兴奋在神经元间的传递是通过突触这个结构来实现的,兴奋通过突触传递时下一个神经元的兴奋或抑制取决于神经递质的种类和受体的种类。答案:(1)脊髓位于脊髓的低级中枢受脑中相应的高级中枢的调控大脑皮层的S区(2)抑制神经递质流动性(3)海马区突触神经递质的种类和受体的种类7. (201
22、9河北石家庄一模)图1为a、b、c三个神经元部分结构组成,图2中甲、乙、丙三条曲线为不同刺激引起神经元c上的电位变化。请回答下列问题:(1)图1中有个突触。只刺激神经元a,神经元c兴奋体现了细胞膜具有的功能。(2)若组织液中Na卡浓度增加,神经元a受到适宜刺激后,动作电位(填"变大”“变小”或“不变”)。(3)图2中乙曲线电位保持不变的原因是。同时刺激a、b时,神经元c的膜内外电位是。(4)综上可知,神经元释放的神经递质可引起下一个神经元O解析:本题通过对突触传递机制的分析与推断,考查考生的科学思维素养。(1)突触是两个神经细胞相互建立联系的结构,根据图示可知,b和a能够形成突触,a
23、和c能够形成突触,故图中含有2个突触。刺激神经元a,其释放的神经递质能使神经元c兴奋,这体现了细胞膜具有进行细胞间信息交流的功能。(2)动作电位的形成是钠离子以协助扩散的方式内流的结果,若组织液中Na+浓度增加,神经元a受到适宜刺激后,钠离子内流的量增加,使形成的动作电位变大。(3)图2中,单独刺激a,c能形成动作电位,说明a释放的是兴奋性神经递质,只刺激b时,c没有任何变化,说明b释放的是抑制性神经递质,故图2中乙曲线电位保持不变的原因是神经元b兴奋时,释放的(抑制性)神经递质使神经元a抑制。同时刺激a、b时,c并没有形成大于电位差0mV的动作电位,即神经元c的膜内外电位仍然是外正内负。(4)神经递质的种类包括兴奋性神经递质和抑制性神经递质,神经元释放的神经递质可引起下一个神经元兴奋或抑制。答案:(1)2(进行细胞间)信息交流(2)变大神经元b兴奋时,释放的(抑制性)神经递质使神经元a抑制(答出b抑制了a含义即对)外正内负(4)兴奋或抑制8. (2019江西重点中学一模)“今朝春气寒,自问何所欲。"用吃喝来御寒,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炒货原料收购行业深度研究报告
- 中国铺路锤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
- 中国塑料微波炉碗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
- 中国单目阿贝折射仪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
- 中国泡腾消毒片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
- 技术团队软件开发项目管理模板
- 双向橡胶密封蝶阀行业深度研究报告
- 双纬纬纱检测器行业深度研究报告
- 三合一速溶奶茶粉行业深度研究报告
- 沙淇玛行业深度研究报告
- 疫苗热稳定性提升-洞察及研究
- 2024新国家基层糖尿病防治管理指南
- 医疗器械软件安全风险评估报告范本
- DB1933无人机航空磁测技术规范
- 肾动态显像技术
- 小儿面诊课件
- 扩声系统设备安装施工方案
- 2025-2030中国数据中心REITs投资回报周期与资产估值模型构建
- 2025年国开行考试题及答案
- 新生儿败血症诊疗共识
- 森林火灾高风险区综合治理能力提升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模板范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