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与医古文_第1页
大学语文与医古文_第2页
大学语文与医古文_第3页
大学语文与医古文_第4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综合练习扁鹊过赵赵王太子暴疾而死鹊造宫门曰吾闻国中卒有壤土之事 得无有急乎中庶子之好方者应当之曰然王太子暴疾而死扁鹊曰入言郑毉秦越人能活太子中庶子难之曰吾闻上古之为毉者曰苗父苗父之为毉也以菅 为席以刍 为狗北面而祝 发十言耳诸扶而来者举而来者皆平复如故子之方能如此乎扁鹊曰不能又曰吾闻中古之为毉者曰俞柎俞柎之为毉也搦脑髓束肓莫 炊灼九窍而定经络死人复为生人故曰俞柎子为方能若是乎扁鹊曰不能中庶子曰子之方如此譬若以管窥天以锥刺地所窥者甚大所见者甚少钧若子之方岂足以变骇童子哉扁鹊曰不然物故有昧揥而中蛟头掩目而别白黑者太子之疾所谓尸厥者也以为不然入诊之太子股阴当温耳中焦焦 如有啸者声然者皆可治也中庶子入

2、报赵王赵王跣足而趋出门曰先生远辱幸临寡人先生幸而有之则粪土之息得蒙天履地而长为人矣先生不有之则先犬马 填沟壑矣言未已涕泣沾襟扁鹊遂为诊之 (节选自汉刘向说苑辨物 )【要求】 1、给上文断句; 2、注释文中加点号的词语; 3、今译文中加横线的句子。【参考答案】 1 、断句:赵。死。曰。事。乎。曰。然。死。曰。子。曰。父。也。席。狗。祝。耳。者。者。故。乎。能。曰。柎。也。髓。莫。络。人。柎。乎。曰。能。曰。此。天。地。大。少。方。哉。曰。然。头。者。疾。也。然。之。温。声。也。王。曰。辱。人。之。矣。之。矣。已。襟。之。2、注释(文中加点号的词语) : 卒:通“猝”,突然。 壤土之事:指葬埋之事

3、,即丧事。 然:是的,是这样;对。 难(n àn 去声 ):发难。 菅:草。 刍:草。 祝:祈祷。 肓莫:膏肓、膈膜。 莫:通“膜”。 焦焦:象声词。 犬马:喻赵王自己。3、语译(文中加横线的句子) : 中庶子说:“你的医术不过如此,就想治疗太子之病,打个比方,犹如用竹管看天,用锥子刺地,所看的对象很大,而看到的内容却很小。与苗父、俞柎相比,你的医术即便是小孩子也不会感到惊奇啊! ”史称华佗以恃能厌事为曹公所怒荀文若请曰佗术实工人命系焉宜议能以宥 曹公曰忧天下无此鼠辈邪 遂考竟佗至仓舒病且 死见医不能生始有悔之之叹嗟乎以操之明略见几然犹轻杀材能如是文若之智力地望以的然之理攻之然犹不能

4、返其恚执柄者之恚真可畏诸亦可慎诸原 夫史氏之书于册也是使后之人宽能者之刑纳贤者之谕 而惩暴者之轻杀故自恃能至有悔悉书焉后之惑者复用是为口实 悲哉夫贤能不能无过苟置之理矣或必有宽之之请彼壬人 皆曰忧天下无材邪曾不知悔之日方痛材之不可多也或必有惜之之叹彼壬人皆曰譬彼死矣将若何曾不知悔之日方痛生之不可再 也可不谓大哀乎( 刘宾客文集华佗论)【要求】 1、给上文断句; 2、注释文中加点号的词语; 3、今译文中加横线的句子。【参考答案】 1 、断句:事。怒。曰。工。焉。宥。曰。邪。佗。死。生。叹。乎。几。是。望。攻之。恚。恚。诸。诸。也。刑。谕。杀。焉。者。实。哉。过。矣。请。曰。邪。日。也。叹。曰。矣

5、。何。日。也。乎。2、注释(文中加点号的词语) : 宥:宽舒。 邪:同“耶”,语气助词,吗。 且:副词,将要。 原:推究 ?的本意。 谕:劝戒;告诫。 口实:借口;凭据。 壬人:奸佞之人。 再:重复。3、语译(文中加横线的句子) : 以曹操的聪明大略、能够洞察入微的才干,尚且如此轻率地杀戮能士;以荀彧(文若)的智慧、地位和声望,又用实在的道理进行规劝, 尚且不能使曹操的愤怒有所缓和而宽恕华佗,那么执掌大权之人的愤怒,就真的是令人畏惧啊!也是令人必须慎重对待的啊!是以支伯以幽疾 距唐李老寄迹 于西邻颜氏安陋 以成名原思娱道于至贫荣期以三乐感尼父黔娄定谥于布衾 干木偃息以存魏荆莱志迈于江岑君平因蓍

6、 以道著四皓潜德于洛滨郑真躬耕 以致誉幼安发令乎今人皆持难夺之节执不囘之意遭拔俗之主全彼人之志故有独定之计者不借谋于众人守不动之安者不假虑 于群宾故能弃外亲之华通内道之真去显显之明路入昧昧之埃尘宛转万情之形表排託虚寂以寄身居无事之宅交释利 之人轻若鸿毛重若泥沈损之不得测之愈深真吾徒之师表余迫急而不能及者也子议吾失宿而骇众吾亦怪子较论而不折中也夫才不周用众所斥也寝疾弥年朝所弃也 (节选自晋书皇甫秘传释劝论 )【要求】 1、给上文断句; 2、注释文中加点号的词语; 3、今译文中加横线的句子。【参考答案】 1 、断句: 唐。邻。名。贫。父。衾。魏。岑。著。滨。誉。人。节。意。主。志。者。人。者。宾。

7、华。真。路。尘。表。身。宅。人。毛。沈。得。深。表。也。众。也。用。也。年。也。2、注释(文中加点号的词语) : 幽疾:隐微之疾。 寄迹:隐居。 安陋:谓安于穷困的生活状况。 布衾:粗布被褥。 蓍:蓍草,用于占卜的一种草。 躬耕:亲自耕作。 假虑:借重他人的谋虑。 释利:抛弃功利。3 、语译(文中加横线的句子): 一个人没有什么才能,是会受到众人的排斥的;长期卧病在床,是会被朝廷放弃的。初先生壮龄 时以母夫人病脾颇习医后益研摩之且曰吾即穷而在下泽不能致远其可远者非医将安务乎时方盛行陈师文裴宗元所定大观二百九十七方先生独疑之曰用药如持衡随物轻重而为前却古方新证安能相值乎于是寻师而订其说渡浙江走吴

8、又走宛陵走建业皆不能得复回武林有以罗司徒知悌为告者知悌子敬宋宝祐中寺人精于医得金士刘完素之学而旁参于李杲张从正二家然性倨甚先生谒焉十往返不能通先生志益坚日拱立于其门大风雨不易或告罗曰此朱彦修也君居江南而失此士人将议君后矣罗遽修容见之一见如故交为言学医之要必本于素问难经而湿热相火为病最多人罕有知其秘者兼之长沙之书 详于外感东垣之书详于内伤必两尽之治疾方无所憾区区陈裴之学泥 之且杀人先生闻之夙 疑为之释然 学成而归乡之诸医始皆大惊中而笑切排卒 11 乃大服相推尊愿为弟子四方以疾迎候者无虚日 12 先生无不即往虽雨雪载途 13 亦不为止仆夫告痡 14 先生谕 15 之曰疾者度刻如岁而欲自逸耶窶人求药

9、无不与不求其偿其困厄无告者不待其招注药往起之虽百里之远弗惮也 (节自丹溪全书宋濂 丹溪先生墓表)【要求】 1、给上文断句; 2、注释文中加点号的词语; 3、今译文中加横线的句子。【参考答案】 1 、断句: 初。时。脾。医。之。曰。下。远。者。乎。方。之。曰。衡。却。乎。说。江。吴。陵。业。得。林。者。敬。人。医。学。杲。家。甚。焉。返。通。坚。门。易。曰。也。南。士。矣。之。交。要。问。经。多。者。书。感。书。伤。之。憾。学。人。之。然。归。惊。排。服。尊。子。者。日。往。途。止。痡。曰。岁。耶。药。与。偿。者。招。之。远。也。2、注释(文中加点号的词语): 壮龄:壮年,指三十岁左右。 颇:稍

10、微。 倨:傲慢。 日:名作状,天天,每天。 易:改变。 遽(j ù音巨):匆忙;赶快。 长沙之书:指张仲景的医书。 泥:拘泥。 夙:以前的。 释然:消散的样子。 11 卒:最后。 12 虚日:空闲的日子。13 载途:充满路途。 14 痡(p音扑):过度疲劳。 15 谕:教诲;开导。 3 、语译(文中加横线的句子): 当时正在盛行陈师文、裴宗元所校定的和济局方一书,只有先生对它提出了疑问,说: “用药就如用秤称物时随着物品的轻重来调整秤砣的情况一样, 要根据病情来确定适当的方药。将古方予以新证,怎么就一定会符合现在的情况呢?” 贫寒之人向先生求药 , 先生没有不给的 , 也不要他们偿还

11、。至于病困在家、无法求医之人 , 先生不等他们召唤 , 就将药备好 , 亲自前往为之治疗, 即使有百里之远 , 也不推辞。菊春生夏茂秋花冬实 备受四气饱经露霜叶枯不落花槁 不零味兼甘苦性秉平和昔人谓其能除风热益肝补阴盖不知其得金水之精英尤多能益金水二脏 也补水所以制火益金所以平木木平则风息火降则热除用治诸风头目其旨 深微黄者入金水阴分白者入金水阳分红者行妇人血分皆可入药神而明之存乎其人其苗可蔬叶可啜花可饵根实可药囊之可枕酿之可饮自本至末罔不有功宜乎前贤比之君子神农列之上品隐士采入酒斝骚人餐其落英费长房言九日饮菊酒可以辟 不祥神仙传言康风子朱孺子皆以服菊花成仙荆州记言胡广久病风羸 饮菊潭水多寿菊

12、之贵重如此是岂群芳 可伍 哉 (节自本草纲目卷十五菊 “发明”)【要求】 1、给上文断句; 2、注释文中加点号的词语; 3、今译文中加横线的句子。【参考答案】 1 、断句: 茂。实。气。霜。落。零。苦。和。热。阴。多。也。火。木。息。除。目。微。分。分。分。药。之。人。蔬。啜。饵。药。枕。饮。末。功。子。品。斝。英。酒。祥。子。仙。羸。寿。此。哉。2 、注释(文中加点号的词语) : 秋花冬实:秋天开花,冬天结实。 槁:枯萎。 金水二脏:肺脏和肾脏。 旨:意义。 辟:驱除,消除。 风羸:病名。 群芳:众花。 伍:匹配;比。3、语译(文中加横线的句子) : 菊的小苗可做蔬菜,叶子可当茶饮,花朵可以

13、食用,根和籽实可以入药,装进袋子可做枕头,酿造以后可以作酒,总之从根到梢无不都有效用,理应前贤将它比做君子、神农将它列为上品、隐士将它放进酒杯、诗人常常品尝它的落花啊!周官载医掌养万民之疾病盖凡受病者举可治也唯久之不治遂革 以死未见其有始疾而不可治者也巴楚之地俗信巫鬼实自古而然当五气相沴或致疠疫之苦率以谓天时被是疾非医药所能攻故请祷鬼神无少暇鸡豚鸭羊之荐唯恐不丰迨其不能则莫不自咎事鬼神之未至或幸而愈乃曰由祷之勤也荐之数也不然乌能与天时抗乎又有治之不早其疾气之毒日相薰灼一家之人皆至乎病故虽亲友之厚百步之外不敢望其门庐以至得病之家惧相迁染子畏其父妇避其夫若富财之人尚得一巫觋守之其穷匮者独僵卧呻吟一

14、室而已如是则不特 绝医药之馈其饮食之给 盖亦阙如 是以死者未尝不十八九而民终不悟余尝访于人其患非它繇觋师之胜医师耳呜呼觋者岂能必胜诸医哉其所胜之者盖世俗之人易以邪惑也(节选自北宋龚鼎臣皇朝文鉴卷一百二十七述医 )【要求】 1、给上文断句; 2、注释文中加点号的词语; 3、今译文中加横线的句子。【参考答案】 1 、断句: 病。者。也。治。死。也。地。鬼。然。沴。苦。时。疾。攻。暇。荐。丰。能。至。愈。曰。也。也。然。乎。早。灼。病。厚。外。庐。染。父。夫。人。之。者。已。是。馈。给。如。九。悟。人。它。耳。呼。哉。者。也。2 、注释(文中加点号的词语) : 举:都。 革:变。 沴( l 

15、6;音利):失和。 率:都。 被:遭受。 荐:祭祀之物。 迨:等到。 特:只。 给( j 音挤):供养。 阙如:匮乏的样子。3、语译(文中加横线的句子) : 我曾经向人们作过调查,发现造成这种祸患的原因不是别的, 正是由于巫师的影响大过了医生的影响罢了。唉,巫师的影响哪里一定能大过医生的影响呢?而之所以又确实如此,乃是世俗之人容易因于邪说而迷惑啊!刺虚则实之者针下热也气实乃热也满而泄之者针下寒也气虚乃寒也菀陈 则除之者出恶血也邪胜 则虚之者出针勿按徐而疾则实者徐出针而疾按之疾而徐则虚者疾出针而徐按之言实与虚者寒温气多少也若无若有者疾不可知也察后与先者知病先后也为虚与实者工 勿失其法若得若失者离

16、其法也虚实之要九针最妙者为其各有所宜也补泻之时者与气开阖 相合也九针之名各不同形者针穷其所当补泻也刺实须 其虚者留针阴气隆 至乃去针也刺虚须其实者阳气隆至针下热乃去针也经气已至慎守勿失者勿变更也深浅在志 者知病之内外也近远如一者深浅其候等 也如临深渊者不敢堕也手如握虎者欲其壮也神无营于众物者静志观病人无左右视也(节选自素问针解)【要求】 1、给上文断句; 2、注释文中加点号的词语; 3、今译文中加横线的句子。【参考答案】 1 、断句:者。也。也。者。也。也。者。也。者。按。者。之。者。之。者。也。者。也。者。也。者。法。者。也。要。者。也。者。也。者。也。者。针。至。也。者。至。热。也。至。者

17、。也。者。也。者。也。者。也。者。也。者。人。也。2 、注释(文中加点号的词语): 菀陈:指瘀血。 胜:犹“实”,谓盛实。 工:指医生。 阖:闭合。 须:等待。 隆:盛。 志:心中。 等:相同。3、语译(文中加横线的句子) : “如临深渊”的意思,是说用针前要谨慎小心,不敢疏忽大意; “手如握虎”的意思,是说下针时要胆大勇敢,不能畏首畏尾; “神无营于众物”的意思,是说用针后要静下心来仔细观察病人的反应,不要被周围的事情所影响而左顾右盼。圣人设医道以济夭枉俾 天下万世人尽天年博世济众仁不可加 矣其后继圣开学造极经妙著于时名于后者和缓扁仓之外亦不多见信斯道之难明也欤汉长沙太守张仲景以颖特之资径造

18、阃奥 于是采摭群书作伤寒杂病论方合十六卷以淑 后学遵而用之困甦废起 莫不应效若神跡其功在天下犹水火谷粟然是其书可有而不无者也惜乎后之传者止得十卷而六卷则亡之宋翰林学士王洙偶得杂病三卷于蠹简 中名曰金匮方论即其书也丰城之剑不终埋没何其幸耶林亿等奉旨校正并板行于世今之传者复失三卷岂非世无和氏而至宝妄伦 于荆石欤仆幼嗜医书旁索群隐乃获于旴之丘氏遂得与前十卷表里相资学之者动免掣肘 呜乎张茂先尝言神物终当有合是书也安知不有所待而合显于今也故不敢秘特勒诸梓与四方共之由是张氏学不遗轩岐之道昭著林林总总寿域同跻 岂曰小补之哉后至元庚辰岁七夕日樵川玉佩邓珍敬序 (金匮要略方论 元邓珍序)【要求】 1、给上文断句

19、; 2、注释文中加点号的词语; 3、今译文中加横线的句子。【参考答案】 1 、断句:枉。年。众。矣。学。妙。时。者。外。见。欤。景。资。奥。书。卷。学。之。起。神。下。然。也。者。卷。之。中。论。也。没。耶。正。世。卷。氏。欤。书。隐。氏。资。肘。乎。言。合。也。也。秘。梓。之。遗。著。总。跻。哉。日。序。2 、注释(文中加点号的词语): 俾:使。 加:超越。 阃奥:深奥。 淑:裨益。 困甦废起:使病重将死者复活,使身体萎废者康复。 蠹简:虫蛀的书简。 伦:比较。 掣肘:制约。 诸:兼词,兼“之于”二词的音义。 跻:登上。3 、语译(文中加横线的句子): 其后继承圣人的事业、发扬光大医学、医术

20、高超、论著精妙、显赫于当世、扬名于后代的医生,除过医和、医缓、扁鹊、仓公之外,也并不多见。真的是这门技术难以精通吗?抱朴子曰俗民既不能生生 而务所以煞生 夫有尽之物不能给无已之耗江河之流不能盈 无底之器凡人利入少而费用多者犹不供也况无缁铢之来而有千百之往乎人无少长莫不有疾但轻重言之耳而受气各有多少多者其尽迟少者其竭速其知道者补而救之必先复故然后方求量表之益若令服食终日则骨飞肉腾导引改朔 则羽翮参差则世间无不信道之民也患乎升勺之利未坚而钟石之费相寻根柢之据未极而冰霜之毒交攻不知过之在己而反云道之无益故捐丸散而罢吐纳矣故曰非长生难也闻道难也非闻道难也行之难也非行之难也终之难也良匠能与人规矩不能使人

21、必巧也明师能授人方书不能使人必为也夫修道犹如播谷也成之犹收积也厥 田虽沃水泽虽美而为之失天时耕锄又不至登稼被垄 不获不刈 顷亩虽多犹无获也凡夫不徒 不知益之为益也又不知损之为损也夫损易知而速焉益难知而迟焉人尚不悟其易安能识其难哉夫损之者如灯火之消脂莫之见也而忽尽矣益之者如禾苗之播殖莫之觉也而忽茂矣故治身养性务谨其细不可以小益为不平而不修不可以小损为无伤而不防凡聚小所以就大积一所以至亿若能爱之于微成之于著则几乎知道矣 (节自晋葛洪极言)【要求】 1、给上文断句; 2、注释文中加点号的词语; 3、今译文中加横线的句子。【参考答案】 1 、断句:曰。 生生。 生。耗。器。者。也。来。乎。长。疾。耳。

22、少。迟。速。者。之。故。益。日。腾。朔。差。也。坚。寻。极。攻。己。益。矣。也。也。也。也。也。也。矩。也。书。也。也。也。沃。美。时。至。垄。刈。多。也。也。也。损。焉。益。焉。易。哉。者。脂。也。矣。者。殖。也。矣。性。细。修。防。大。亿。微。著。矣。2、注释(文中加点号的词语) : 生生:使生命延续不息。 煞生:杀害生命。 盈:充满。 改朔:经过一个月,满一个月。 厥:其。 登稼被垄:丰收的庄稼遮盖了田垄。 刈:收割(庄稼)。 徒:副词,只,仅仅。3、语译(文中加横线的句子) : 所以修身养性,在细小之处就要谨慎。不能认为小的益处没有价值就不去用心, 不能认为小的损伤不足为害就不去设防。

23、 总之,积小就是成大的方法, 积一就是到亿的方法。如果能够在细小之处就爱惜身体, 并且能够取得显著的成效, 差不多就懂得养生之道了。思邈曰吾闻善言天者必质之于人善言人者亦本之于天天有四时五行寒暑迭 代其转运也和而为雨怒而为风凝而为霜雪张而为虹蜺此天地之常数 也人有四支五藏一觉一寝呼吸吐纳精气往来流而为荣卫彰 而为气色发而为音声此人之常数也阳用其形阴用其精天人之所同也及其失也蒸则生热否 则生寒结而为瘤赘陷而为痈疽奔而为喘乏竭而为燋枯诊 发乎面变动乎形推此以及天地亦如之故五纬盈缩星辰错行日月薄蚀孛彗飞流此天地之危诊也寒暑不时天地之蒸否也石立土踊天地之瘤赘也山崩土陷天地之痈疽也奔风暴雨天地之喘乏也川

24、渎 竭涸天地之燋枯也良医导之以药石救之以鍼剂圣人和之以至德辅之以人事故形体有可愈之疾天地有可消之灾又曰胆欲大而心欲小智欲圆而行欲方诗曰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谓小心也赳赳武夫公侯干城谓大胆也不为利回不为义疚行之方也见机而作不俟终日智之圆也 (节选自旧唐书孙思邈传 )【要求】 1、给上文断句; 2、注释文中加点号的词语; 3、指出文中引用诗的句子。【参考答案】 1 、断句: 曰。者。人。者。天。行。代。也。雨。风。雪。蜺。也。藏。寝。纳。来。卫。色。声。也。形。精。也。也。热。寒。赘。疽。乏。枯。面。形。地。之。缩。行。蚀。流。也。时。也。踊。也。陷。也。雨。也。涸。也。石。剂。德。事。疾。灾。曰。小。

25、方。曰。渊。冰。也。夫。城。也。回。疚。也。作。日。也。2 、注释(文中加点号的词语): 质:问,求证。 本:以 为本;据。 迭:更替。 常数:一般规律。 彰:彰显。 否(p音痞):阻塞不通。 诊:症状,征象。 渎:沟渠。 3 、指出文中引用诗的句子: 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赳赳武夫,公侯干城。夫人之好补则有无病而补者有有病而补者无病而补者谁与上而缙绅 之流次而豪富之子有金玉以荣其身刍豢以悦 其口寒则衣裘 暑则台榭动则车马止则裀褥味则五辛饮则长夜绷故年半百而衰也然则奈何 以药为之补矣有病而补之者谁与上而仕宦豪富之家微 而农商士庶 之辈呕而补吐而补泄而补痢而补疟而补咳而补劳而补产而补殊 不知呕得

26、热而愈酸吐得热而愈暴泄得热而清浊不分痢得热而休息继止 疟得热而进不能退咳得热而湿不能除劳得热而火益烦产得热而血愈崩盖如是而死者八九 生者一二死者枉生者幸幸而一生憔悴之态人之所不堪也予请为言补之法大抵有馀者损之不足者补之是则补之义也阳有馀而阴不足则当损阳而补阴阴有馀而阳不足则当损阴而补阳热则芒硝大黄损阳而补阴也寒则干姜附子损阴而补阳也岂可以热药而云补乎哉而寒药亦有补之义也 (节选自儒门事亲补论 )【要求】 1、给上文断句; 2、注释文中加点号的词语; 3、文意填空(题及答案见下)。【参考答案】 1 、断句:补。者。者。与。流。子。身。口。裘。榭。马。褥。辛。夜。也。矣。与。家。辈。补。补。补。补

27、。补。补。补。补。酸。暴。分。止。退。除。烦。崩。九。二。枉。幸。生。态。也。法。之。之。也。足。阴。足。阳。硝。黄。也。姜。子。也。哉。也。2、注释(文中加点号的词语): 与:通“欤”,助词,呢。 缙绅:指官员。 悦:取悦。 衣裘:穿上皮衣。 奈何:怎能。 微:地位卑微者。 庶:平民百姓。 殊:副词,完全。 休息愈止:时发时止。 八九:十分之八九。3 、文意填空: 作者认为好(hào)补有两种,一是 无病而补者 ,二是 有病而补者 。 作者认为补应包括两个方面,一是 损阳而补阴 ,二是 损阴而补阳 。和剂局方之成书也可以据证检方即方用药不必求医不必修制寻 赎见成丸散病痛便可安痊仁民

28、之意可谓至矣自宋迄今官府守之以为法医门传之以为业病者恃之以立命世人习之以成俗然予窃有疑焉何者古人以神圣工巧言医又曰医者意也以其传授虽的 造诣虽深临机应变如对敌之将操舟之工自非 尽君子随时反中 之妙宁 无愧于医乎今乃集前人已效之方应今人无限之病何异刻舟求剑按图索骥冀有偶然中病难矣或曰仲景治伤寒著一百二十三方治杂病著金匮要略曰二十有三门历代名方汗牛充栋 流传至今明效大验显然耳目今吾子 致疑于局方无乃 失之谬妄乎予曰医之视病问证已得病之情矣然病者一身血气有浅深体段有上下脏腑有内外时月有久近形志有苦乐资禀有厚薄能 毒有可否标本有先后年有老弱治有五方令有四时某药治某病某经用某药孰为正治反治孰为君臣佐使合

29、是数者计较分毫议方治疗贵乎适中今观局方别无病源议论止于各方条述证候继以药石之分两修制药饵之法度而又勉 其多服常服久服殊不知一方通治诸病似乎立法简便广络原野冀获一二宁免许学士之诮乎仲景诸方实万世医门之规矩准绳也后之欲为方圆平直者必于是而取则焉然犹设为问难药作何应处以何法许学士亦曰我善读仲景书而知其意然未尝全用其方局方制作将拟仲景耶故不揣荒陋敢陈管见 11 倘蒙改而正诸 12 实为医道之幸(节自局方发挥)【要求】 1、给上文断句; 2、注释文中加点号的词语; 3、今译文中加横线的句子。【参考答案】 1 、断句: 也。方。药。医。制。散。痊。意。矣。今。法。业。命。俗。焉。者。医。曰。者。也。的。深

30、。变。将。工。妙。乎。方。病。剑。骥。病。矣。曰。寒。方。病。略。门。方。栋。今。验。目。方。乎。曰。证。矣。身。深。下。外。近。乐。薄。否。后。弱。方。时。病。药。治。使。者。毫。疗。中。方。论。候。两。制。度。服。病。便。野。二。乎。方。也。者。焉。难。应。法。曰。意。方。作。耶。陋。见。诸。幸。2、注释(文中加点号的词语): 寻:求得。 的:准确。 自非:如果不是。 随时反中:及时反思而抓住问题的实质。 宁:难道。 汗牛充栋:形容数量极多。 吾子:敬称代词,您。 无乃:恐怕;是否。 能:通“耐”,耐受。 勉:劝勉;鼓励。 11 管见:浅陋的见识。自谦之词。 12 诸:犹代词“之”。3、语

31、译(文中加横线的句子) : 完全不懂得用一首方剂治疗各种疾病,所立的法则似乎简便, 但这种像狩猎一样在原野上广泛搜寻、希望打到几个猎物的方法, 难道能够避免许学士的责备吗?! 张仲景的所有方剂,确实是医学的万世法度, 后世想要根据病情创立新方并运用自如的医生,必定要从中获取准则。不过即便是张仲景本人,仍然针对不同情况设臵了相应的问题, 解说了应当如何对症下药和依据什么法则的道理。予出中年尝游东藩之野遇异人焉偶相问曰子亦学医道耶医道难矣子其慎之予曰医虽小道而性命是关敢 不知慎敬当闻命异人怒而叱曰子非知医者也既称性命是关医岂小道云哉夫性命之道本乎太极散于万殊有性命然后三教立有性命然后五伦生故造化者

32、性命之炉冶也道学者性命之绳墨也医药者性命之赞育也然而其义深其旨博故不有出人之智不足以造达 微妙不有执中 之明不足以辨正毫厘使能明医理之纲目则治平之道如斯而已能明医理之得失则兴亡之机 如斯而已能明医理之缓急则战守之法如斯而已能明医理之趋舍则出处之义如斯而已洞理气于胸中则变化可以指计运阴阳于掌上则隔垣可以目窥修身心于至诚实儒家之自治洗业障 于持戒诚释道之自医身心人己理通于一明于此者必明于彼善乎彼者必善乎斯故曰必有真人而后有真知必有真知而后有真医医之为道岂易言哉若夫寻方逐迹龊龊庸庸 椒硫杀疥葱薤散风谁曰非医也而缁衣黄冠总称释道矫言伪行 何匪儒流是泰山之与丘垤河海之与行潦固不可以同日而语矣又若阴阳不识

33、虚实误攻心粗胆大执拗偏庸非徒无益而反害之之徒殆又椒硫葱薤之不若小道之称且不可当又乌足与言医道哉医道难矣医道大矣是诚神圣之首传民命之先务 矣吾子其毋以草木相渺必期进于精神相贯之区玄冥相通之际照终始之后先会结果之根蒂斯于斯道也其庶 乎为有得矣子其勉之子其勉之予闻是教惭悚应诺退而皇皇 者数月恐失其训因笔记焉 (张介宾景岳全书医非小道记)【要求】 1、给上文断句; 2、注释文中加点号的词语; 3、今译文中加横线的句子。【参考答案】 1 、断句:年。野。焉。曰。耶。矣。之。曰。道。关。慎。命。曰。也。关。哉。道。极。殊。命。立。命。生。者。也。者。也。者。也。深。博。智。妙。明。厘。目。已。失。已。急。

34、已。舍。已。中。计。上。窥。诚。治。戒。医。己。一。者。彼。者。斯。知。医。道。哉。迹。庸庸。疥。风。也。冠。道。行。流。垤。潦。矣。识。攻。大。庸。益。徒。若。当。哉。矣。矣。传。矣。渺。区。际。先。蒂。矣。之。之。教。诺。月。训。焉。2、注释(文中加点号的词语) : 敢:岂敢;怎能。 造达:领悟;通晓。 执中:即“执两用中” ,谓认识和处理问题能全面把握而因事制宜、不偏不倚。 机:关键。 业障:佛家谓身口心三方面的不良表现。 龊龊庸庸:浅薄平庸。 矫言伪行:虚假骗人的言行。 先务:首要事务。 庶几:差不多。 皇皇:即“惶惶”,惶恐惭愧的样子。3、语译(文中加横线的句子) : 又者,阴阳不明

35、、虚实误治、心粗胆大、固执狭隘、对治病不仅无益、反而有害之流的医生,大概连平庸浅薄的只会使用椒硫葱薤一类药物的医生都不如,连“小道”的名称尚且担当不起,又怎么能跟他们谈论医道呢?!尝观世之同行每多嫉妒行行犹可惟医道中最为甚焉夫医以苏 人之困拯人之危性命为重功利为轻而可稍存嫉妒哉奈何今之医者气量狭窄道不求精见有一神其技者则妒之妒心一起害不胜言或谣言百出或背地破道 或前用凉药不分寒热而改热前用热药不别寒热而改凉不顾他人之性命惟逞自己之私心总欲使有道者道晦道行者不行以遂 其嫉妒之意每见病家患温热之病医者投以辛凉甘凉本不龃龉 但服一二剂未获深中病者见热渴不已心中疑惧又换一医且明告曾延医治而所换之医遂不

36、察其病因见前有寒凉之药便咎 前医用寒凉之害不辨证之寒热脉之迟数舌苔黄白小水 清浊竟乱投温热之方不知温热之病得温热之药无异火上添油立刻津干液涸而变在俄顷倘前用热药以治其寒亦咎其用热药之害总不辨其为寒为热乱用寒凉之方不知寒证服寒凉犹如雪上加霜 立使阳亡气脱而变在须臾直至垂危尚怨前医之误可胜悼哉然亦有明驳前医暗师 前法而获效者竟尔居功索人酬谢若此重财轻命只恐天理难容奉劝医者毋怀妒忌大发婆心则幸甚矣 (清雷丰医家嫉妒害人论)【要求】 1、给上文断句; 2、注释文中加点号的词语;3、今译文中加横线的句子。【参考答案】 1 、断句: 行。妒。可。焉。困。危。重。轻。哉。者。窄。精。之。起。言。出。道。药。

37、热。药。凉。命。心。晦。不行。意。病。凉。凉。龉。剂。中。已。惧。医。治。因。药。害。热。数。白。浊。方。药。油。涸。顷。寒。害。热。方。凉。霜。脱。臾。危。误。哉。医。者。功。谢。命。容。者。忌。心。矣。2 、注释(文中加点号的词语) : 苏:解除。 破道:贬损伤害他人。 遂:实现。 龃龉( j y音举雨):喻与情况不合。 中(zhòng 音众):切中病情。 延:请。 咎:指责。 小水:小便。 雪上加霜:喻使问题更加严重。 师:效法。3 、语译(文中加横线的句子) : 无奈现在的医生,心胸狭窄,医道不求精深,只要看到一个技术神奇的医生,就嫉妒他。要知道嫉妒之心一旦产生,危害就会数不

38、胜数啊! 如此地看重钱财,轻视人命,只怕是天理难容。我在此奉劝身为医生之人,不要怀着嫉妒之心对待同行,而应大发慈悲,那么病人就幸运得很了!执事发策而以针灸之数法奇穴下询承学 盖以术业之专工者望诸生也而愚岂其人哉虽然一介之士苟存心于爱物于人必有所济愚固非工于医业者而一念济物之心特惓惓 焉矧以明问所及敢无一言以对夫针灸之法果何所昉 乎粤 稽上古之民太朴未散元醇未漓 与草木蓁蓁然与鹿豕狉狉然方将相忘于浑噩之天而何有于疾又何有于针灸之施也自羲农以还人渐流于不古而朴者散醇者漓内焉伤于七情之动外焉感于六气之侵而众疾胥 此乎交作矣岐伯氏有忧之于是量其虚实视其寒温酌其补泻而制之以针刺之法焉继之以灸火之方焉至于

39、定穴则自正穴之外又益之以奇穴焉非故 为此纷纷也民之受疾不同故所施之术或异而要之非得已也势也势之所趋虽圣人亦不能不为之所也已圣人之情因数以示而非数之所能拘因法以显而非法之所能泥用定穴以垂教而非奇正之所能尽神而明之亦存乎其人焉耳故善业医者苟能旁通其数法之原冥会 其奇正之奥时可以针而针时可以灸而灸时可以补而补时可以泻而泻或针灸可并举则并举之或补泻可并行则并行之治法因乎人不因乎数变通随乎症不随乎法定穴主乎心不主乎奇正之陈迹譬如老将用兵运筹攻守坐作进退皆运一心之神以为之而凡鸟占云祲金版六韬之书其所具载方略咸有所不拘焉则兵惟不动动必克敌医惟不施施必疗疾如是虽谓之无法可也无数可也无奇无正亦可也而有不足以称神

40、医于天下也哉管见 如斯惟 执事进而教之 (节选自针灸大成穴有奇正策 )【要求】 1、给上文断句; 2、注释文中加点号的词语; 3、今译文中加横线的句子。【参考答案】 1 、断句:策。法。学。也。哉。然。士。物。济。者。焉。及。对。法。乎。民。散。漓。然。然。天。疾。也。还。古。散。漓。动。侵。矣。之。实。温。泻。焉。焉。穴。外。焉。也。同。异。也。也。趋。已。情。示。拘。显。泥。教。尽。之。耳。者。原。奥。而针。而灸。而补。而泻。之。之。人。数。症。法。心。迹。兵。守。退。之。占。祲。版。书。略。焉。动。敌。施。疾。也。也。也。哉。斯。之。2、注释(文中加点号的词语) : 承学:后学。 惓惓(

41、 quánqu án 音全全):诚恳、深切貌。 昉( f ng 音访):开始。 粤:句首助词,无实义。 漓:涣散,散漫。 胥:副词,都,全部。 故:故意。 冥会:深刻领会。 管见:浅陋的见识。自谦之词。 惟:副词,表期望,译为“希望” 。3、语译(文中加横线的句子) : 圣人的心意 , 要靠一定的规律来昭示 , 但并不局限于一定的规律; 要靠一定的法则来体现 , 但并不拘泥于一定的法则;要用确定的穴位来进行教育 , 但已经确定的奇穴、正穴却并不能够尽现其中的道理。 要想学用都达到出神入化而明白无误的境界 , 还在于个人啊! 治病的法则要依据患者的情况,而不能依据规律;变通的

42、方法要依据患者的症状,而浦阳鄭君仲辨。其容闐然。其色渥然。其气充然。未嘗有疾也。他日。左手之拇有疹焉。隆起而粟。君疑之。以示人。人大咲。以为不足患。既三日。聚而如錢。夏之滋甚。又以示人。咲者如初。又三日。拇之大盈握。近拇之指皆为之痛。若剟刺状。肢体心膂无不病者。爠而谋诸医。医视之。驚日。此疾之奇者。虽病在指。其实一身病也。不速治。且能伤生。然始发之时。终日可愈。三日。越旬可愈。今疾且成。已非三月不能瘳。终日而愈。艾可治也。越旬而愈。药可治也。至於既成。甚。将延肝膈。否。亦将焉一臂之夏。非有以禦其内。其势不止。非有以治其外。疾未易为也。君徒其言。日服汤剂。而傅以善药。果至二月而复瘳。三月而神色始

43、复。余因是思之。天下之事。常发於至微。而终为大患。始以属不足治。而终至於不可属。当其易也。惜旦夕之力。忽之而不顾。及其既成也。稹岁月。疲思虑。而僅克之。如此指者多矣。盖衆人之所可知者。众人之所能治也。其势虽危。而未及深畏。惟萌於不必夏之地。而寓於不可见之初。众人咲而忽之者。此则君子之所深畏也。昔之天下有如君之盛壮无疾者乎。爱天下者有如君之爱身者乎。而可以为天下患者。豈特瘡痏之於指乎。君未嘗敢忽之。特以不早谋於医。而几至於甚病。況乎视之以至疎之势。重之以疲敝之馀。吏之戕摩剥削。以速其疾者。亦甚矣。幸其未发。以为无虞。而不知畏。此真可谓智也舆哉。余贱。不敢谋國。而君虑周行。果非久於布衣者也。傅不云

44、乎。三折肱而成良臀。君诚有位於时。则宜以拇指焉戒。洪武辛酉九月二十六日述。2注释阗:饱满。 渥:滋润。 疑:为 恐懼。 咲: “笑 ”的異体字。 有以:有 的方法。 傅:通 “敷 ”。 僅;方才。 瘡痏:刽惕。 疲敝:困苦窮乏。馀:後。 戕摩:残害。 剥削:搜刮。 虞:忧虑。 周行:至善之道。此指治国之道。 傅:此指春秋左氏傅 。3今譯又三日。拇之大盈握。近拇之指皆为之痛。若剟刺状。肢体心膂无不病者。懼而谋诸医。又过了三日,拇指上的疹子大到满满一把,接近拇指的手指都因此疼痛,好像被剟刺一样,全身上下没有不痛的,憂懼地医生询问病情。惟萌於不必忧之地。而寓於不可见之初。众人哄而忽之者。此则君子之所

45、深畏也。只有萌生在不必耽忧的处所, 又隐藏於不可发现的初起阶段, 人们嘲笑而忽视的病患,这才是君子非常畏懼的事情啊。4文意理解“虽病在指,其实一身病也 ”舆 “天下之事,常发於至微,而终为大患 ”之间有何内在关系?人体之手指如同天下之至微, 人体之全身如同天下之大患, 人体之手指舆全身的关系,犹如天下之至微舆大患一样,若不及早预防和治理,终将丧命舆亡国。“众人之所可知者,众人之所能治也, 其势虽危而未及深畏 ”舆 “聚人咲而忽之者,此则君子之所深畏也 ”,其问的道理是什麽?不懼其危,而懼其忽。病患虽危而慎治之,可转危为安,故不畏;病患虽轻而忽视之,便日渐蔓延,故深畏。“始以焉不足治,而终至於不

46、可属”有何寓意?把祸患杜绝於萌芽状态,否则将不可收拾。说明凡事须未雨绸缪。处暗室者。具目之形。而不能覩一室之中。则必戚焉不乐。思火而烛。穴而牖。然後以为快。矧瞽而不覩日月之光。八荒之大。泰山之高。如夜索途而莫知所从。则衣之以文。享之以五鼎。势舆王公等。亦必不乐也。苟有能治之者。使昭昭然见日月之明。八荒之大。泰山之高。将不远千里造之。以求其大快於己。夫有大快於己。虽无文之衣。五鼎之享。王公孰加焉。此皆乐之至矣。云间沈光明者。其先世尝受術於龙树师。内障凡三十有六。外障凡三十有六。悉能治而去之。不啻金篦刮膜。而始之无所覩者。毫芒可辨也。光明克世其学。邑之大夫士咸称之。余始而疑。终而信。既而窃歎之曰。

47、天下之瞽於目者。有良医以治之。瞽於心者。独无良医乎。瞽於目者什一。而瞽於心者恒什九。明於日月者弗之察。大於八荒者弗之顾。高於泰山者弗之见。由是是非邪正之无别。祸其身而蠹其国。蚩非瞽之深者歟。心之瞽甚於目之瞽。治其心者愈於治其目矣。润之以六艺。广之以道德。塞可通也。蒙可启也。徹乎。遠近视之而无不周也。极乎。小大测之而无不合也。则其为快。奚止於目之能覩邪。余因彼而感於此矣。今年秋。贺璋者目病而视眊。遂造光明治之。既愈。来求余言以赠之。故为书其说。且俾吾学者有所警焉。2词语注释戚:忧愁。牖:打开窗户。矧:何况。八荒:八方荒远的地方。衣:给穿上。享:给享用。五鼎:盛放羊、豕、膚、鱼、腊的五件器皿。造:

48、到 去。 加:超過。 不啻:不只是。 ( 11) 世:缝承。 ( 12)蠹:损害。 ( 13)眊:模糊不清。3句子今译天下之瞽於目者。有良医以治之。瞽於心者。独无良医乎。瞽於目者什一。而瞽於心者恒什九。天下眼睛不明的人,有良医来治疗他;心灵蒙昧的人,难道没有良医吗?天下眼睛不明的人占十分之一,而心灵蒙昧的人常常占十分之九。心之瞽甚於目之瞽。治其心者愈於治其目矣。润之以六萎藝。广之以道德。塞可通也。蒙可啓也。心灵蒙昧比眼睛不明严重, 治疗心灵蒙昧的水平超过治疗眼睛不明的。 用易、书、诗、禮、乐、春秋六经扶助他,用事理扩充他,那麽堵塞的可以畅通,蒙蔽的可以开启。4文意理解“瞽於目 ”舆“瞽於心 ”

49、分别是什麽意思?为什麽说 “瞽於目者什一,而瞽於心者恒什九 ”? “瞽於目 ”为眼睛不明, “瞽於心 ”为心灵蒙昧。眼睛不明的人不辨物体,而心灵蒙昧的人不明事理,不明事理者多於不辨物体者。作者认为 “心之瞽甚於目之瞽”,那又如何来“治其心 ”呢?作者认为治心之法为“润之以六藝,广之以道德”。文中 “弗之察 ”、 “弗之顧 ”、 “弗之見 ”为何种语法现象?如何语译?为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的语法现象,都可译为“不能看到它们 ”。“余因彼而感於此矣”中“彼 ”指什麽? “此 ”指什麽?“彼”指 “目之瞽 ”, “此 ”指 “心之瞽 ”。夫立德、立功、立言,聖賢事也。瑭何人斯,敢以自任?缘瑭十九歲時

50、,父病年馀,至於不起,瑭愧恨難名,哀痛欲绝,以爲父病不知醫,尚復何颜立天地閒,遂購方書,伏讀於苫塊之馀。至張長沙“外逐榮勢,内忘身命”之論,因慨然棄與子業,專事方術。越四載,猶子巧官病温。初起喉痹,外科吹以冰硼散,喉遂閉;又徧延諸時臀醫,治之大抵不越双解散、人参败毒散之外,其於温病治法,茫乎未之聞也;後至發黄而死。瑭以初學,未敢妄赞一詞,然於是證亦未得其要领。蓋張長沙悲宗族之死,作玉函經,爲後世醫學之祖。奈玉函中之卒病論亡於兵火,後世學者無從仿效,遂至各起異說,得不償失。又越三載,來遊京师,梭檢校四庫全書,得明季吴又可温疫論,觀其議論宏阔,實有發前人所未發,遂專心學步焉。细察其法,亦不免支離駁雜,大抵功過雨不相掩,葢用心良苦,而學術未精也。又偏考晉唐以来諸賢議論,非不珠璧琳琅,求一美備者,葢不可得。其何以傅信於來兹?瑭進與病谋,退與心谋,十閱春秋,然後有得,然未敢轻治一人。癸丑歲,都下温役大行,諸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