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小升初专项训练:课文理解.docx_第1页
部编版语文小升初专项训练:课文理解.docx_第2页
部编版语文小升初专项训练:课文理解.docx_第3页
部编版语文小升初专项训练:课文理解.docx_第4页
部编版语文小升初专项训练:课文理解.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绝密启用前部编版语文小升初专项训练:课文理解题号.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 .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1 .下列有关本单元课文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 北京的春节的作者是老舍,重点写了腊八、腊月二十三、除夕、正月初一、正月十五这几天,其他日子则略写,很好地做到了详略得当。B. 腊八粥中随处可见主人公八儿急切想吃腊八粥的描写,如“他一个人进进出出灶房,看到一大锅粥正在叹气C. 寒食是宋代诗人韩劾孑写的,诗句“日暮汉宫传蜡烛”表达了对汉代权贵骄奢淫逸的生活的批判和鄙弃之情。D.十五夜望月中,诗人用一种疑问式的语气,表面上感慨“不知秋

2、思落谁家”,实际上委婉地表达了诗人自己的思乡怀亲之情。2.对下列古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寒食描写了古代寒食日天下一律禁火的习俗,但权贵豪门得到皇帝赐火,可以例外,诗歌暗寓B.讽刺之意。迢迢牵牛星记叙了古时候人们在七夕节望月的习俗。C.十五夜望月描写了中秋节赏月的习俗。D.十五夜望月分别写了中秋月色和望月怀人的心情,展现了一幅寂寥、冷清、沉静的中秋之夜的 图画。3.下列关于课文信息不正确的是:()A.鲁滨逊漂流记的作者是美国的马克吐温。B.十六年前的回忆除开头外,文章是按被捕前、被捕时法庭上和遇害后的顺序来叙述的,表达了作者对父亲的敬仰与深切怀念。北京的春节有详有略地记述了北京的春节。腊八

3、、腊月二十三、除夕、正月初一、正月十五这第1页,总13页(4)耕(5)蜀14(1) <(2) x(3) <(4) <SSS瑟(2)羡(3)(4)15 S <(2) <(3) x(4) x【篥支】(一)(2)W10日:那13斗 线 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法 夕卜 k?oobo9易 & 我 q 易 & 易XX<c?/S/SZXXXt154328X/XX»_x-.XXJ<u 内 . 订 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法如长悉一”堞粗鄙搜浓: O 密O H O 堞O 忘O几天写得比较详细,其他部分比较简略。D.迢迢牵牛星选自古诗十九首,写作时代大

4、约在东汉末年。4. 下列句子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十六年前的回忆属于回忆式文章,是采用第一人称,按照时间的顺序和事情发展顺序写的。B. 传说,藏戏的开山鼻祖是西藏僧人唐东杰布C. 两小儿辩日体现了两个小儿善于观察,说话有理有据,孔子诲人不倦的态度D. 毛泽东在为人民服务中引用司马迁“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的话是为了说明 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5. 下面几句诗中,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与“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这两句诗都运 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B. “独写菖蒲竹叶杯,蓬城芳草踏初回。”这句诗与端午节有关。C.

5、“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这句诗朗读停顿是恰当的。D. 马诗的作者是李贺。6. 根据课文内容判断,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这是其中一个孩子的观点。他是根据自己观察到的不同时 间太阳大小的变化所作出的判断。R. “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产品展览会。”这句话用了 “打比方”的方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老 北京春节熬腊八粥这一民俗特点。C. “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这句话写出了张思德同志牢记革 命队伍的宗旨,活着为人民的利益工作,死为人民的利益牺牲,体现了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的精神。D. 匆匆以一串排比开头,接之

6、以四个问句,形成一种急切之势,表达出作者迷茫.困惑和苦恼的 心理状态。7. 联系课文内容,下面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 老舍的北京的春节一文按地点的变换,描绘了一幅北京春节的民风民俗画卷。B. 春夜喜雨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这两首诗都抒发了诗人喜悦之情,但抒发情感的方式不一样。C. 迢迢牵牛星选自古诗十九首,写作时代大约在东汉末年。D. 鲁滨逊漂流记的作者是英国的丹尼尔笛福。8. 下列关于诗句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表达了诗人走向暮年的无奈心情。B.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表达了诗人听闻唐军收复失地时喜极而泣的心情。C. “水光澈湘晴方好,

7、山色空蒙雨亦奇。”描写了洞庭湖晴天的水光和雨天的山色。D.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描写了晚春时节,皇城的小雨跟草色的独特之美。9. 下面关于对课文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桃花心木借树木的生长来比喻人的成长,说明了依赖性对人成长的重要性。B. 北京的春节描述有详有略,这样写对突出民俗特点很有好处。C. 十六年前的回忆首尾相呼应,突出了作者一直把父亲的被害牢记在心的思想感情。D. 为人民服务是一篇议论文,是毛泽东在追悼张思德会议上作的演讲。10. 学校文学社组织了一次名著交流会。以下说法正确的两项是:()A. 两茎灯草一文中“伸着两个指头”的描写入木三分,吴敬梓用讽刺的手法刻

8、画了一个吝啬鬼形 象。B. 契科夫笔下的穷人桑娜与渔夫,宁可自己吃苦也要收养已故邻居西蒙的孩子,他们的高尚品质感人 肺腑C. 草船借箭中的人物有诸葛亮、周瑜、鲁肃,诸葛亮“巧借东风”的情节表现了他的神机妙算。D. 骑鹅旅行记的作者是丹麦的塞尔玛拉格洛芙。11 .以下文学常识,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 鲁滨逊漂流记中鲁滨逊在荒岛上生活了二十八年才回到英国。B. 汤姆索亚历险记的作者是美国作家马克吐温,他是世界小说三大巨匠之一。C. 邯郸学步是一个成语故事,用来比喻一味模仿别人,不仅学不到本事,反而把原来的本事也丢 掉了。D. 囚歌是新四军军长叶挺将军写的。“我应该在烈火与热血中得到永生”,是全

9、诗灵魂所在,可 看作是自由的斗士在思考自己最后的行程时向世人豪迈的告白。事实也正如诗人自己所预言的,叶挺将 军逝世后,他的英名彪炳史册,永垂不朽。12.下列对课文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 他们那时候多有趣啊是美国作家艾萨克阿西莫夫写的一篇科幻小说,幻想未来的上学方式。B.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用具体事例论述了只要善于观察,不断发问,不断解决疑问,锲而 不舍地追根求源,就能在现实生活中发现真理。C. 表里的生物一文中“我”知道表里并没有真正的生物,而是表里的零件在运动,“我”把它们 当成了小蝎子、蟋蟀。D. 两小儿辩日中可以看出孔子“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治学态度。第3页,总13页评

10、卷人得分二、判断题如长悉一”堞粗鄙搜浓: O 密O H O 堞O 忘O13 .根据课文内容判断对错。(1) 北京的春节一文重点写了腊八、腊月二十三、除夕、正月初一、正月十五这儿天,其他的日子则一笔带过。(2) 腊八粥一文的作者是沈从文,文章详写等粥和喝粥这两件事情,略写准备材料这件事。(3) 藏戏这篇文章重点写了藏戏的特点和藏戏的形成过程,略写了藏戏的舞台搭建。(4) 寒食这首诗主要写了寒食节的来历。(5) 十五夜望月这首诗表达了游子的思亲之情。14. 判断正误。正确的画“,错误的画“X”。(1) 三黑和土地一课中的主人公“三黑”是解放后土地失而复得的新中国农民的代表之一。(2) “我们这个地

11、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这是种树老人发出的感叹。从“伯牙鼓琴”这则故事中,引申出的一个成语是“高山流水” o (4)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是一篇回忆录,课文采用的是倒叙的写法。15. 判断正误。正确的打“ J ”,错误的打“ X ”。(1) 丁香结的课文题目运用了象征的修辞手法。(2) 开国大典中的场面描写采用了 “点面结合”的写作方法。(3) 宇宙生命之谜告诉了我们要节约资源、保护地球的道理。(4) 穷人这篇课文主要讲述的是渔夫夫妇的生活是如何的艰辛和贫困。16. 判断对错,对的画,错的画“X”。(1) 严监生是我国古典讽刺小说儒林外史中的一个人物。(2) 祥子是徐光耀写的骆驼祥子中的主

12、人公。(3) “哥子”是古时候人们对男童的称呼。(4) 写人物的特点,不能通过描写周围人的反应来写。17. 判断正误。正确的画,错误的画“X”。(1) 学弈和两小儿辩日两篇古文都选自列子汤问。“孔子不能决也”中的“决”是“犹豫不决”的意思。(3) 表里的生物一文,题目中的“生物”指的是秒针。(4) 三门记是元代著名书法家赵孟祺的楷书代表作之一。18 .根据课文内容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X”。(1) 学弈这篇课文告诉我们学习必须持之以恒,不能半途而废。(2) 两小儿辩日中两个孩子争论的问题是:太阳什么时候离人近。(3) 表里的生物中“我看得入神,唯恐父亲再把

13、这美丽的世界盖上”,这句话表明了 “我”小时候 是个天真的孩子,且对怀表充满无限的好奇。(4) “最后把'?'拉直变成'!',找到了真理。”这句话中“! ”是指通过探索,还解决不了疑问,发现不了真理,因而感到惊叹。他们那时候多有趣啊一课中“一本真正的书”指的是机器人。19.判断正误。正确的画,错误的画“X” o(1) “元旦的光景与除夕截然不同”,句中的“元旦”指的是公历一月一日。(2) 北京的春节重点写了腊八、腊月二十三、除夕、元旦、正月十五这几天过节的内容。(3) 腊八粥主要写了等粥和喝粥两件事情,其中喝粥写得最详细。(4) 传说,藏戏的开山鼻祖是西藏僧人唐

14、东杰布。第5页,总13页如长悉一”堞粗鄙搜浓:蝶:参考答案1. C【解析】2. B【解析】3. A【解析】此题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这就要求我们上课积极动脑,认真听讲,主动质疑,把课文学懂,学 活。A选项有误。鲁滨逊漂流记是英国作家丹尼尔笛福的一部长篇小说。4. C【解析】本题考查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能力。根据内容做题,这要求学生对课文内容非常熟悉。学生平时注意养 成阅读课文内容,并从中获取信息的能力。还要注意平时的积累。A课文十六年前的回忆属于回忆式文章,是革命先马区李大钊同志的女儿李星华于1943年写的。这 一年正值李大钊遇害16周年,回忆了父亲被害的全过程,展现了李大钊的光辉形象。本题

15、描述正确。B课文藏戏这篇文章作者用生动传神的语言,为我们介绍了藏戏的形成过程和其独具特色的艺术形 式,同时让我们感受到了藏戏独特的魅力以及藏戏带给人们随心所欲、不拘一格的艺术享受。表现了藏 戏强烈、鲜明的民族特点。结合课文内容可知,传说藏戏的开山鼻祖是西藏僧人唐东杰布。本题描述 正确。C课文两小儿辩日选自列子。汤问。讲述了孔子路遇两个小孩在争论,一个认为太阳在早晨 离人近,一个认为太阳在中午离人近,为此,双方各持一端,争执不下,就连孔子这样博学的人也无法 裁决,被两个小孩笑话。故事体现了两小儿善于观察、说话有理有据和孔子实事求是的态度。结合课 文内容可知,本项“孔子诲人不倦的态度”描述错误,应

16、是“实事求是的态度”。D语段选自为人民服务。本文是毛泽东主席于1944年9月8日在张思德同志追悼会上所作的演讲。 当时,抗日战争正处在十分艰苦的阶段,有许多困难需要克服。毛泽东主席针对这一情况,讲述为人民第6页,总13页服务的道理,号召大家学习张思德同志完全彻底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团结起来,打败日本侵略者。本文引用了司马迁的话“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意思是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 有不同,有的比泰山还重,有的比鸿毛还轻。本题描述正确。综上,可选出C答案。5. C【解析】本题考查诗词的识记与理解。C项说法错误。本句诗出自宋代王观的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全诗为: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

17、。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 千万和春住。“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的意思是水像美人流动的眼波,山如美人蹙起的眉毛。正确的停顿为: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6. A【解析】此题考查对课文内容及句子含义的理解能力。A选项有误。选自两小儿辩日原文: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 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一儿曰:“我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 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 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孔子不能决也。两小儿笑日:“孰为

18、汝多知乎?”“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译文:太阳刚出来时凉爽,到了中午的时候热得如同把手伸进 热水中,这不是近的感觉热,而远就觉得凉的道理吗?可知,这是另一小孩在争辩中的观点,是根据不 同时间太阳的温度差异得出结论的。7. A【解析】此题考查对短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此题需对课文做到熟练掌握。如长悉一”堞粗鄙搜浓 : fa- : A选项错误。老舍的北京的春节一文以“时间”及“人物活动”为线索描绘了一幅幅北京春节的民 风民俗画卷,展示了中国节日习俗的温馨和美好。8. B【解析】此题考查对诗句的理解能力。A选项有误。浣溪沙作者:苏轼(宋)原词: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

19、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一句,既然溪水可以西流,人为什么不可以重 新拥有青春年华呢?人生之“再少”,乃是说应保持一种年轻的乐观的心态。体现了作者热爱生活、乐 观旷达的人生态度。C选项有误。饮湖上初晴后雨苏轼。原诗:水光激淹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妆浓抹总相宜。“水光激淹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描写了西湖晴天的水光和雨天的山色。D选项有误。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作者:韩愈(唐)原诗: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描写了早春时节,皇城的小雨跟草色的独特之美。9. C【解析】十六年前的回忆是李星华在1943年李大钊遇难十六周年的时候写的一篇回忆录,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