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学年河南省高一上期末考语文试卷【含答案及解析】_第1页
2019学年河南省高一上期末考语文试卷【含答案及解析】_第2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8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19学年河南省高一上期末考语文试卷【含答案及解析】姓名_ 班级_ 分数_题号-二二三四五总分得分、现代文阅读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问 题。耻感文化是中国优秀的文化传统,它萌芽于早期国家形成的尧舜禹时期,至春秋战国时 期形成,对数千年来中华民族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中国传统的耻感文化,立足于人的个性修养,延展到整个社会的道德评价机制,具体表 现为向内和向外两个层面。从向内的方向看,首先,它强调个人的修身,要求内省、慎独、 反求诸己,通过正己而达到正人,这一点构成了耻感文化的核心内容。其次它激发人的奋 斗精神,“行已有耻”,它使人为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和道德实践而积极进取,不屈不挠, 形成

2、奋发有为的民族精神。孔子有言:“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在这 天下三德中,知耻居于最深层次,它对好学、力行乃至其他种种行为发挥着重要影响。孟 子进一步发挥了孔子的思想,倡导“我善养吾浩然之气”的修养方法。由孔孟所倡导的人 生理想和实践,为中国历代志士仁人所认同,成为他们立身行事的楷模,造成中国历史发 展中的刚正之气,形成一种刚直不阿、特立卓行、奋发有为的民族精神。再次它崇尚操守, 褒扬气节。由于耻感文化能使人从内心控制自己的行为, 因而形成中国古代崇尚操守、 不 媚时俗的道德品格, 其具体内涵就是指廉洁正直、守志不辱的人生品行,最终则是在这种 价值追求的基础上形成了中华民族源远流

3、长的气节观。从向外的方向看,耻感文化对人的一个基本行为要求就是改过迁善,见贤思齐。这是建 立于耻感文化基础上的内省机制的外化,“知耻则有所不为”,进一步做到改过迁善、见 贤思齐、最终而达到“至善”的崇高境地。其次是建立于耻感文化基础上的社会道德评价 机制。特定社会中的道德规范是耻感发生的外在依据,因而“以何为耻”是个具有鲜明时 代性的问题,它与整个社会的价值体系和价值观念有着密切联系。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 凡是缺乏道德、丧失廉耻之人都会遭到全社会的谴责,无德、无耻之徒都会被钉在历史的 耻辱柱上。耻感文化的生理基础在于人的物质个体对外界的反映和反应;它的心理基础在于人们对 自己行为的责任感;它的

4、社会基础在于人们对社会行为规范所达成的共识。中国之所以特 别强调礼、义、廉、耻,是由于古人早已认识到人的内省和自律对控制人的行为有着巨大 的作用,因而才有“知耻而勇”“ 知耻则有所不为”的论断;也认识到无耻之徒为一己 私利而不惜、不怕损害社会的利益,因而也违背了人们共同认可的社会公德和普遍的行为 规范。所以,必须发掘人的羞耻之心,从根本上使人达到道德上的完善,这在今天尤其值 得大力继承和弘扬。 ( 选自光明日报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中国传统的耻感文化包括人的个性修养和整个社会的道德评价机制,具体表现为向 内和向外两个层面。B 以强调个人的修身为核心内容的中国

5、传统耻感文化,对数千年以来中华民族的发展 产生了深远的影响。C 耻感文化能激发人的奋斗精神,使人为实现人生理想和道德实践而积极进取,是奋 发有为的民族精神。D 孔子所提出的好学、力行、知耻被称为天下三德,其中知耻很重要,它对好学和力 行都有很大的影响。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耻感文化起源于尧舜禹时期,是优秀的文化传统,它要求个人要内省、慎独、反求 诸己,通过正己来正人。B 中国古代之所以能形成崇尚操守、不媚时俗的道德品格,是因为耻感文化能使人从 内心控制自己的行为。C 耻感文化既强调个人修身,又崇尚操守,褒扬气节,在对耻感文化追求的基础上形 成了中华民族的气节观。

6、D 违背了共同认可的社会公德和普遍的行为规范的人,都会遭到全社会的谴责,并被 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之所以特别强调礼、义、廉、耻,是因为我们传统文化中有“知耻而勇”、 “知耻则有所不为”的论断。B 由孔孟所倡导的人生理想和实践,为中国历代志士仁人所认同,是中国传统耻感文 化内向层面的展示。C 改过迁善、见贤思齐的行为要求,以及整个社会公认的道德评价机制,是中国传统 耻感文化外向层面的展示。D 世说新语中周处除三害的故事说明耻感文化对中国人的行为有着巨大的作用, 有助于人道德上的完善。二、文言文阅读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问 题 郑当

7、时者,字庄,陈人也。其先郑君尝为项籍将,籍死,已而属汉。高祖令诸故项籍臣 名籍,郑君独不奉诏。 诏尽拜名籍者为大夫,而逐郑君。郑庄以任侠自喜,脱张羽于厄,声闻梁楚之间。孝景时,为太子舍人。 每五日洗沐常置 驿马长安诸郊存诸故人请谢宾客夜以继日至其明旦常恐不遍 。庄好 黄老之言 ,其慕长 者,如恐不见。年小官薄,然其游知交,皆其大父行,天下有名之士也。武帝立,庄稍 迁 为鲁中尉、济南太守、江都相,至九卿为右内史。以武安侯、魏其时议,贬秩为詹事, 迁 为大农令。庄为太史,诫门下:“客至,无贵贱,无留门者。”执宾主之礼,以其贵下人。庄廉,又不治其产业,仰奉赐以给诸公。然其馈遗人,不过算器食。每朝,候

8、上之间说,未尝 不言天下之长者。其推毂士及官属丞史,诚有味其言之也,常引以为贤于己。未尝名吏, 与官属言,若恐伤之。闻人之善言,进之上,唯恐后。 山东 士诸公以此翕然称郑庄。郑庄使视决河,自请治行五日。上曰:“吾闻郑庄行,千里不赍粮,请治行者何 也?”然郑庄在朝,常趋和承意,不敢甚引当否。及晚节,汉征匈奴,招四夷,天下费多,财用益匮。庄任人宾客为大农僦人,多逋负。司马安为淮阳太守,发其事,庄 以此陷罪,赎为 庶人 。顷之,守长史。上以为老,以庄为汝南太守。数岁,以官卒。卒 后家无余赀财。 史记一二O卷注:洗沐:官员休假 算:竹器 推毂:推荐 僦人:这里指承揽运输的人逋负:拖欠款项1.下列对文中

9、划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_ )A 每五日/洗沐常置驿马长安诸郊/存诸故/人请谢宾客/夜以继日/至其明/旦常恐不遍B 每五日洗沐/常置驿马长安/诸郊存诸故人/请谢宾客/夜以继日/至其明旦/常恐不遍C 每五日洗沐/常置驿马长安诸郊/存诸故人/请谢宾客/夜以继日/至其明旦/常恐不遍D 每五日/洗沐常置驿马/长安诸郊/存诸故人请谢/宾客夜以继日至/其明旦常/恐不遍2.下列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_ )A 黄老之言指“黄老思想”。“黄”指黄帝,“老”指“老子”。“黄老”也称黄老 学说,道教别称之一。B 迁,古代称调动官职,一般指升职,表示升职的词语还有:晋,加,超迁,拔

10、,擢, 左迁和拜。C 战国时期,山东作为一个地理区域的名称,指崤山以东。后秦人也称崤山以东的地 区为“山东”。在战国七雄中,除秦国以外的韩,赵,魏,齐,楚,燕六国都在崤山函谷 关以东,故有“山东六国”之称。D.庶人,泛指无官爵的平民百姓。左传昭公十二年中曾记载“三后之姓,于今 为庶”是指夏,商,周三代帝王的后代,到如今成了平民。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_)A 郑庄的先祖曾因不奉诏而被逐,郑庄也以行侠仗义为自豪,因解救张羽而闻名,虽 然年小官薄,却能结交天下名士。B 郑庄为人谦和平易,从不摆架子。他交游十分广泛,连皇帝都有所耳闻。C 郑庄在任用官吏的问题上,与司马安意

11、见不合,后来司马安乘隙诬陷,使他一度丢 了官职。D 郑庄在朝廷上,常常揣测迎合皇帝的意思,不敢明确地决断是非。但一有机会,也 总向皇帝荐上士人及下属好的言论。4.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 诏尽拜名籍者为大夫,而逐 郑 君2) 及晚节,汉征匈奴,招四夷,天下费多,财用益匮三、诗歌鉴赏3.阅读 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 问 题 。移家别湖上亭戎昱 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 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1.古人写诗很讲究炼字,诗中的“系”字用得准确传神,请简要分析。2.作者在诗歌的 三、 四两句采用了什么样的艺术手法来表达他对湖上亭依恋难舍的深 厚感情?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四、

12、名句名篇4.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1) 在离骚中屈原用“ _,_?”表明自己即使遭遇了挫折,也不会改变志向。(2) 苏轼在赤壁赋中用“ _ ,_ 。”这一比喻感叹人在广阔的天地间生命是如此短暂 和个体是如此渺小。(3) 诗经氓中“ _ ,_两句运用比、兴的手法来生动的展示女子年轻貌美、初婚幸福的形象。五、现代文阅读5.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下列问 题。一棵树的正常死亡梅寒老槐是一棵很老很老的槐树。它从什么时候就站在那里,连那所院子里年纪最老阅历最 广的老张也不知道。小院是四合院,临街,门前就是小镇最繁华的人民路。老槐站在小院门口右侧。老槐是小镇上天然的一把巨伞,在每一个炎夏来临之际

13、,把灼人的热浪挡在外面。树下, 是小铁人的乐园。老人们摇着蒲扇下棋,姑娘媳妇儿聊着家常纳鞋底绣花,孩子们最是快 乐,撅着屁股趴在树底下逗蚂蚁。老张是小院的主人,也算是老槐的半个主人。他喜欢那份热热闹闹的烟火气,南来北往, 无论是来树下纳凉的老街坊还是过路歇脚的陌生人,来了,拿张小凳来杯茶水,三言两语, 就聊成老友。过日子,要有人气。老张家的日子,在那份热闹的人气中蒸蒸日上,越过越红火。儿女 们一个个长大出息了,回头将家里的旧房旧院翻整一新。老张熬成了家里的爷,有事无事 拿把宜兴紫砂小壶,坐在老槐树上的石桌边不紧不慢地啜。看人民路上车来人往,听老槐 树项上鸟鸣啾啾,过着神仙一样的日子。老张挺感激

14、那棵老槐树,待它也好。春天里,他在老槐树周围挖上一圈深沟,将发酵好 的土肥填上,再浇足水,老槐就像吃了什么灵丹妙药,一下子返老还童。夏天来时,长疯 了,那叶子油绿发亮,密不透风,将整个小院笼在一片清凉里。老槐树身上出现几个莫名 的洞,害虫钻的。那洞就像咬在老张的身上,找来针筒,找来药,按比例兑好,给老槐树 打针,绕着树来来回回找,一个小洞也不放过。一棵树的寿命长短,有时候不在于它本身,不在大自然为它提供的阳光雨露,而在于最 初那颗种子的选择,或者说在于人的选择。儿子回来,把他的生意触角伸到了小镇,伸到了他们的老院里。他要将老院的房子全部 扒倒,建吊脚楼,搞农家乐。小镇上的旅游业日渐火起来,可小

15、镇上的餐饮住宿服务还远 远跟不上,老张的儿子嗅党灵敏。盖楼,老槐树是第一个要挪开的绊脚石。挪,只有死。 不挪,也是死,得锯掉。儿子说得唾沫星子乱飞,老张听得脸红脖子粗:你休想打那棵树 的主意!老张和儿子的较量就从那天开始。老张拼命守护,儿子拼命要砍树。老槐树是当地林业 部门注册上号的,要砍掉它其实也没有那么容易。这是唯一让老张心安的一点。那些天,儿子似乎消停了些,不再提砍树的事。天天开着他那辆黑色的奔驰车,“呜”一下来了,呜一下又没了影儿.偶尔还会对老槐树关心一下,提桶水浇浇它。老张却不晓得那棵老槐树是怎么回事,它似乎预知到什么,精神一天天委顿下去。一树油绿发亮的叶子慢慢失去光泽,慢慢打卷泛白

16、。那个夏天还没走,一树叶子就开始簌簌地 落,像衰老人的发,止也止不住。老张看着那一地惨绿的枯叶,心疼得掉泪,却没有任何 办法。那棵老槐,正在慢慢死去。_ 小镇上的人,也很少再到老槐树下扎堆聚集。往日的好时光,也像那一树飘落的叶子, 一点一点的飘逝了。张说给儿子听:人不能富得只剩下钱。儿子不服:中国人有普遍的仇富心理。老槐倒下,是在一个风雨交加的漆黑雨夜。一场台风席卷小镇,老槐树没能躲过那一劫。其实,与往年的台风相比,那一场台风并算不得凶猛。倒下的老槐树,树根都变黑变烂了。儿子浑身被绑得白粽子一样躺在医院里。忍不住,还是跟老张说了。爸,你说得对,人 不能富得只剩下钱那也是一个人最穷的时候了老张儿

17、子去找老同学帮忙开采伐证,老同学不淡不徐地告诉他:按照相关规定,我们是无权给你开这个采伐证的,但你得明白,我们也无权阻止一棵树的正常死亡树也有生 老病死嘛。那一句,让老张的儿子眼前豁然开朗,他不再跟倔驴一样的父亲争,他只买回 一种药,掺到水里,时不时给老槐树喂一点第1题【答案】爸,老槐树这次没把我砸死,只把我的车砸烂,是还在念着您老对它的好吧我,我对不起老槐树啊老张活了六十多年,自诩吃过的盐比儿子吃过的饭多,走过的桥比儿子走过的路多,他 却从天边儿上也想不到儿子会用这样的招数来对付他和老槐树。为赎罪,儿子说等养好了伤就去买一千棵槐苗,栽到镇里的荒山上。看儿子满脸的愧与悔,老张心里说不出啥滋味儿

18、。 ( 选自红豆2015年第9期,有 删改 )(1) 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 ()A 小说细致描写老张尽心尽力地善待老槐树,是为了给下文老槐树倒下的时候只是把 儿子的车砸烂,而没有把儿子砸死埋下伏笔,这是小说结构上的严谨之处。B 老张儿子看到小镇上的旅游业日渐红火,为了抢占餐饮住宿服务的先机,要扒掉老 院的房子建楼,搞农家乐,这就要除掉老槐树,因为它的老与新的设计不协调。C 老张对儿子说“人不能富得只剩下钱”,儿子先是不服,后来死里逃生才明白了父 亲讲的道理,说明儿子具有自我反思意识,他正是靠着这把生意做得顺风顺水。D 老张儿子的老同学说的话推动了小说情节的发展,老张儿子受它启发,采用歹毒的 方式,使老槐树看起来是正常死亡,事实上是非正常死亡,他被倒下的树砸伤。E 小说结尾通过老张儿子之口交代老槐树是非正常死亡,其实前面要锯树的儿子竟然 为它浇水、吹倒它的台风和往年相比算不得凶猛等内容已暗示了这一结果。(2) 小说第3段的描写有什么作用?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3) 小说在刻画老张这个形象时,突出了他的哪些性格特征?请简要分析。(4) 小说结尾说“老张心里说不出啥滋味儿”,老张心里应该有哪些滋味儿?请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