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九章压强第四节 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1课时 新授课【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气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2、了解飞机开力是怎样形成的。3、了解生活中跟气体的压强和流速相关的现象。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认识气体的压强跟流速相关的现象。2、体验由气体压强差异产生的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初步领略气体压强差异所产生的现象的奥妙,获得对科学的热爱和亲近感 【教学重难点】重点:气体、液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难点:飞机的升力产生的原因。【教学准备】或【实验准备】纸船两只,水槽、注射器各一个,伯努利实验器材,飞机模型,落地电扇 台。学生每人两张纸条,一只吸管。【教学过程】主要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2、【情景导入】:(根据实际情况,可由课件展示,或者教师 口头叙述。)1905年冬天的一个早晨,俄国沙皇派往西伯学生了解故事 过程,思考提出的问 题。利亚的一位钦差大臣,将要乘火车经过一个名叫 鄂洛多克的小站。站长沃尔伦斯基,一大早就让 部下把车站打扫得干干净净,身着笔挺的新制 服,率领全站职工,手捧花束,排列在铁道两旁, 恭候钦差大臣的到来。新课导入:不多久,列车在汽笛声中风驰电掣般地冲进 了由38名铁路员工组成的“人巷”。离列车很 近的人们刚要举起手中的花束欢呼时,突然,所 有的欢迎者都像是被人从背后猛推了一下, 纷纷 不由自主地向前仆倒下去结果,这“魔鬼般 的黑手”,造成了 4人终身残疾,而
3、包括站长在 内的其余34人全都成了滚滚车轮下的冤魂!奇特的惨案发生后,地方法院开始调查案事 件真相。然而,机车状况良好,司机和员工都没 有违章操作。反复调查毫无结果,法官只好在判 决书上写下了圣经上的一句话:“每个人都 是上帝的羔羊,迟早要回到上帝的跟前!”著名的俄国科学家齐秋奥尔科夫斯基知道 这一 “判决”结果后,哀叹道:“可惜法官不懂 伯努利定理”。那么这个幕后的“黑手”到底是谁?什么 是伯努利定理呢?带着这些疑问,让我们一起进入流体 压强与流速的关系,相信同学们学好了这些知 识后一定会揭开谜底!板书: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设计意图:悬疑事件的引入,定下了本节课的最大“悬疑”,由事件的悬疑
4、造成知识的“悬 疑”。从一开始便牢牢抓住学生的思维,让学生迅速进入主题,为上好本节课打下良好的基础。)提问:什么是流体?我们在第二、三节分别探究了液体和气 体不流动时的压强特点,那么当这些液体和气体 流动时,其内部压强又会有什么特点呢?学生在课本能 很快找到答案:具有 流动性的气体、液体 统称为流体(如水、 空气)。在猜想之前,我们先来做一个实验,希望这14个实验能有助于我们的猜想:【做一做】:一、流体压强与流 速的关系。实验所用器材一张薄纸条实验方法先让两张纸竖直卜垂 且相互平行放置,然后用 嘴从中间竖直向卜吹气吹气前现象吹气后现象可能的原因学生利用课前 准备好的纸条,进行 试验。能很清楚看
5、到 试验现象,并试着分 析产生这种现象的 原因?(引导学生利用力学的知识储备, 尝试解释 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并大胆进行猜想:流体流 动后,其压强会怎样?)(设计意图:猜想不是空想,需要有相关的事实为依据。通过动手玩身边的小东西,以给学生提供猜想的依据。同时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并通过实验培养学生善于从现象中发现问题,提出质疑,解决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我们的猜想是否正确呢?我们需要用实验 验证。【实验验证】:伯努利实验(介绍伯努利实验的装置及实验方法,老 师演示,学生认真观察现象。)1、伯努利实验学生了解试验 装置和试验方法。提问:这个装置是我们学过的什么?当里面的水不流动时,有什么特点?学
6、生回答:连 通器当连通器中水 不流动时,各部分的 液面是相同的。在流体 中,流速越 大的位置压利用课件分 析流体压强与流速 的关系得出结论:在 流体中,流速越大的 位置压强越小;流速 越小的位置,压强越 大。若里面的水发生流动,同学们猜一猜又会产生什么现象呢?提醒学生注意从这几方面来观察:1、装置中流体流动时哪个位置的流速较大?2、这几个液柱的高度是否发生变化?液柱 的高度的变化能说明什么问题?板书:在流体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 流速越小的位置,压强越大。(设计意图:通过课件,从力学理论的强越小;流 速越小的位 置,压强越 大。角度分析揭示我们所看到的现象。 证实流体压强 与流速之间的关
7、系,的确如同学们的猜想和总结 那样。轻松解决本节课的重点内容。通过肯定和 鼓励,增加学生继续学习的信心。)由此证明我们的猜想是正确的。实际上,这 就是著名的伯努利定律,早在200多年以前,瑞 士物理学家伯努利已经用上述装置验证了这个 结论。那么前面发生在鄂洛多克车站的惨案的幕 后黑手到底是谁呢?2、火车站的安全线列车学生经过讨论 能很容易得出原因:火车高速运动 时,人与火车之间的 空气流速大,压强 小;人外侧的空气流 速小,压强大,因而 对人体产生朝向火 车的压强差,把人推 向火车,而产生了惨 案。图13.4-6 铁路站台上的安全或所以从此以后距站台边沿1m的位置画了一 条黄线来警告乘客:不要
8、越过此线,否则会有生 命危险。所以我们以后在站台上候车时,不要越 过安全线;或在铁路边玩耍时,不要靠近高速行 驶的火车。(拨云见日,悬疑被揭开。激发了同学们强 烈的探究欲望。同时照应前面的故事,也对学生3、“奥林匹克”号惨案进行了安全教育。)这种事故不仅在陆地上发生过,在水中也发 生过: “奥林匹克”号惨案。1912年秋天,“奥林匹克”号正在大海 上航行,在距离这艘当时世界上最大远洋轮的 100米处,有一艘比它小得多的铁甲巡洋舰”豪 克”号正在向前疾驶,两艘船似乎在比赛,彼此 靠得较拢,平行着驶向前方。忽然,正在疾驶中 的“豪克”号好像被大船吸引似的, 一点也不服 从舵手的操纵,竟一头向“奥林
9、匹克”号闯去。 最后,“豪克”号的船头撞在“奥林匹克”号的 船舷上,撞出个大洞,酿成一件重大海难事故。那么“奥林匹克”号惨案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呢?“奥林匹克”号 惨案的原因:两船并 列航行时,两船之间 的水相对船的流速 大,压强小;两船外 侧的水流速小,压强 大,产生向内的压强【演示实验】:船只航行时不 能并列行使。如果你是一名海上警察,现在由你来制定水 上交通规则,你认为应该加上一条什么规定?给大家一个惊喜,今天老师也带来了两架飞 机(故意停顿)的模型。二、飞机的升力演示:飞机的起飞大家知道飞机起飞之前一定要在跑道上加 速,那么在这里我们怎样让它飞起来了?。(请一位同学来协助老师一起完成实验)
10、C用两架不同的飞机模型进行实验, 产生了 两种不同的现象,一架飞起来了,另一架并没有 飞起来。为什么会这样呢?请同学们在认真观察 一下。(通过屏幕放大)很显然机翼是一个能飞起来,另一个不能飞 来的关键所在。我们再来进一步分析一下:飞机前进时,机翼与周围的空气发生相对运 动,相当于气流迎面流过机翼。气流被机翼分成 上下两部分,由于机翼的形状不对称,在相同时 间内,机翼上方的气流通过的路程较长,速度较 大,对机翼上表面的压强较小;下方的气流通过 的路程较短,速度较小,对机翼下表面的压强较 小。这样,机翼上下表面就存在着压强差,因而 也就有了压力差,这就是飞机能产生升力的原 因。板书:飞机的升力:由
11、于机翼的形状上凸下 平,在空气中运动时,通过机翼的上下表面的空学生观察后回 答:机翼的形状不 同。0看书,思考并 讨论,了解机翼的形 状,知道飞机升力产 生的原意。气流速不同而存在压强差,产生了向上的升力。(设计意图:物理与科技的紧密联系,揭示 高科技产品的奥秘。通过动画讲解和现场的模拟 实验,特别是两架飞机模型的对比实验,让学生 切身体会飞机机翼升力的产生与机翼的形状有 关,与流体的压强有关。)解鸟类的翅膀 和飞机机翼相同的 地方,加深对知识点 的理解。实际上飞机的产生,正是源自于人类对鸟类 翅膀的深入研究。(观看翅膀与机翼对比图)这 就是飞机能和小鸟一样飞起来的原因。其实我们需要向大自然学
12、习的东西还有很 多很多。聪明的动物一一灰雁巧胜大自然灰雁是世界上体积最大的野鹅,现在它正 在空中自由飞翔。突然天气情况变得很恶劣,高空中的空气流 速很大,但非常不稳定,它需要降低高度以摆脱 这种不利的状况。请同学们帮它想想办法,他怎 样才能迅速的降低高度呢?我们看看这只灰雁会怎么做?1 t , J它的身体翻转了 180度,腹部朝上,背部朝 下,就这样以一种怪异的姿态继续飞行,虽然看 起来给人一种/、口能的感觉,但灰雁的这种特技 表演实际上是一种真实存在并且久经考验的方 式。(设计意图:感悟大自然的神奇与奥妙。通过情景介绍让同学们猜想灰雁解决问题的方法方式,与实际的方法产生巨大的反差,增强学生强
13、烈的学习欲望。)灰雁用它的智慧木反地战胜了大自然, 人类 从大自然中也获得了许多启发:同学讨论后回 答。四、反馈练习见附件1师巡视检查完成反馈练习五、课堂小结: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还有哪些疑惑?颗粒归仓学生讨论梳理 知识,交流收获和疑 惑。六、课堂检测教师巡视、讲评学以致用完成检测题、解答见附件2七、布置作业出示思考题题目见附件3课后完成【板书设计】第四节 流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1、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气体和液体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2、飞机的升力:(1)机翼上方空气流速大,压强小。(2)机翼下方空气流速小,压强大。(3)机翼上下表面产生了压强差。【教学反思】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是在学
14、生学习压强,液体压强与大气压强度基础上展 开的。本节知识是基于大学伯努利方程上而开展的针对初中生易于接受的一节 课。这节课较为简单易于操作且富有趣味性。教学中,先复习液体压强和大气压强的知识,告诉学生液体和气体能流动,统称为流体,并提出问题:流体流动时压强是否会发生变化呢?然后让学生进行“吹纸片”的实验,先猜测纸片会怎样?然后进行实验,发 现纸片向中间靠拢,于是得出:流体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让学生课后探究:吹 的快慢不同时纸片靠拢的区别,纸张大小不同时的区别等。并引入了课本上没有 个实验一一伯努利实验,学生能很直观的观察出水管细的地方, 流速大,液 面低,所以压强小,便于得出结论。在学生知道了
15、物理原理后,适时的学习火车 车站安全线的问题,使学生认识安全线的重要性,同时也对学生进行了安全教育。然后引导学生思考:直升飞机靠顶部的螺旋桨升空,固定翼的飞机顶部没有 螺旋桨,它又是怎样升空的呢?秘密在机翼上:空气对机翼向上和向下的压强差。 而人们对飞机的制造得益于鸟类的翅膀。对灰雁的认识,使学生加深了对物理知 识的理解。反思本节教学,也还有许多可以改进之处。在教授主要内容后,还可以再补 充一些相关实验,如:用漏斗吹乒乓球的实验,用水管的水冲乒乓球的实验等, 可更进一步启发学生思维,激发学生动手探究的欲望。同时用来分析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应用的例子比较陈旧。 如车站黄线,奥林 匹克号轮船相撞。在
16、给学生举例时,可加上一些更新的例子:汽车尾部的灰尘总 会比车头的部分多,为什么工业的烟囱要设计为下粗上窄?这些例子如果应用到 教学是十分好的例子。附件1反馈练习1、在气体和液体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 ,流速越小的地方压强 与越。2、当飞机飞行时,迎面吹来的风被机翼分成两部分,在相同时间内,机翼 上方气流通过的路程 ,因而速度,它对机翼的压强;下方气流 通过的路程,因而速度,它对机翼的压强 。3、在火车站和地铁站台上,都画有一条安全线,当火车快速开过时,人越 过这条线就会有危险。这是因为,火车开动时,靠近火车的地方气体 ,压 强,离站台远白地方气体 ,压强 ,强大的气流会 。附件2课堂检测1、如图是非洲草原犬鼠洞穴的横截面示意图.洞穴有两个出口,一个是平的,而另一个则是隆起的圆形土堆.生物学家不是很清楚其中的原因, 他们猜 想:草原犬鼠把其中的一个洞口堆成土包状,是为了建一处视野开阔的瞭望台,但是如果这一假设成立的话,它又为什么不在两个洞口都堆上土包呢?那样不就有了两个了望台了吗?你对此有何看法?I12、相信大家都有过这样的经历:步行在雨中,我们会打一把伞.一阵大风 吹来,雨伞会被向上吸起来.这是为什么呢?你能不能用今天所学的知识解释这 个现象呢?附件3作业思考题热水怎么上去的?有一种家庭使用的淋浴器,设备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农发行北京市海淀区2025秋招小语种岗笔试题及答案
- 农发行唐山市路北区2025秋招笔试英文行测高频题含答案
- 农发行吉安市遂川县2025秋招笔试热点题型专练及答案
- 国家能源金华市浦江县2025秋招笔试言语理解与表达题专练及答案
- 国家能源成都市武侯区2025秋招笔试综合知识题专练及答案
- 农村集体土地租赁合同15篇
- 合伙投资协议书汇编15篇
- 员工感恩演讲稿
- 2025年河北秦皇岛城市发展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公开选聘子公司职业经理1名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名校卷)
- 2025年上半年山东铁投集团校园招聘、社会公开招聘165人模拟试卷附答案详解(黄金题型)
- 法院赔偿申请书
- 【MOOC】《思想道德与法治》(东南大学)章节中国大学慕课答案
- 中医养生按摩养生
- 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表(样表)
- 《工程经济与项目管理》课程教学大纲
- 2011-2016年第16-22届华罗庚杯少年数学邀请赛几何试题(小学高年级组)全解析
- 数字孪生赋能低空经济研究报告(2024年)
-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课例《男生女生》课程思政核心素养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一《基本不等式》课件
- 第4课《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课件)-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
- 初中三年级全学期信息科技《认识物联网》教学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