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3诗词曲五首之过零丁洋作家作品原文译文品读鉴赏及随堂练习人教版九年级下册(2018部编版)过零丁洋作家作品原文译文品读鉴赏及随堂练习含答案作者文天祥( 1236.6.6 1283.1.9 ),字履善,又字宋瑞,自号文山,浮休道人。汉族,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县)人,南宋末大臣,文学家,民族英雄。宝祐四年(1256年)进士,官到右丞相兼枢密使。 被派往元军的军营中谈判,被扣留。后脱险经高邮嵇庄到泰县塘湾,由南通南归,坚持抗元。祥光元年(1278年)兵败被张弘范俘虏, 在狱中坚持斗争三年多, 后在柴市从容就义。著有过零丁洋、文山诗集、指南录、指南后录、正气歌等作品。背景这首诗见于文天祥文山先生全集
2、,当作于公元 1279年(宋祥兴二年)。公元1278年(宋祥兴元年),文天祥在广东海丰北五坡岭兵败被俘,押到船上,次年过零丁洋时作此 诗。随后又被押解至崖山,张弘范逼迫他写信招降固守崖山的张世杰、陆秀夫等人,文天 祥不从,出示此诗以明志。原文过零丁洋文天祥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译文回想我早年由科举入仕历尽辛苦,如今战火消歇已熬过了四个年头。国家危在旦夕恰 如狂风中的柳絮,自己一生的坎坷如雨中浮萍漂泊无根时起时沉。惶恐滩的惨败让我至今 依然惶恐,零丁洋身陷元虏可叹我孤苦零丁。人生自古以来有谁
3、能够长生不死?我要留一 片爱国的丹心映照史册。注释零丁洋:零丁洋即"伶丁洋现在广东省珠江口外。1278年底,文天祥率军在广东五坡岭与元军激战,兵败被俘,囚禁船上曾经过零丁洋。遭逢:遭遇。起一经,因为精通一种经书,通过科举考试而被朝廷起用作官。文天祥二十岁考中状元。干戈:指抗元战争。寥(li S)落:荒凉冷落。一作“落落”。四周星:四周年。文天祥从 1275年起兵抗元,到1278年被俘,一共四年。絮:柳絮。萍:浮萍。惶恐滩:在今江西省万安县,是赣江中的险滩。1277年,文天祥在江西被元军打败,所率军队死伤惨重,妻子儿女也被元军俘虏。他经惶恐滩撤到福建。零丁:孤苦无依的样子。丹心:红心,
4、比喻忠心。汗青:同汗竹,史册。古代用简写字,先用火烤干其中的水分,干后易写而且不受虫蛀,也称汗青。句解零丁洋:即“伶仃洋”,现在广东省中山南的珠江口。文天祥于宋末帝赵禺祥兴元 年(1278)十二月被元军所俘,囚于零丁洋的战船中,次年正月,元军都元帅张弘范攻打 崖山,逼迫文天祥招降坚守崖山的宋军统帅张世杰。于是,文天祥写了这首。“辛苦”句:追述早年身世及为官以来的种种辛苦。遭逢,遭遇到朝廷选拔;起一经,指因精通某一经籍而通过科举考试得官。文天祥在宋理宗宝佑四年(1256)以进士第一名及第。干戈寥(li S)落:寥落意为冷清,稀稀落落。在此指宋元间的战事已经接近尾声。干戈,两种兵器,这里代指战争。
5、寥落,荒凉冷落。南宋亡于本年(1279),此时已无力反抗。四周星:周星即岁星,岁星十二年在天空循环一周,故又以周星惜指十二年。四 周星即四十八年,文天祥作此诗时四十四岁,这里四周星用整数。旧注多以“四周星”为 文天祥1275年应诏勤王以来的四年,其实本诗前两句应当合起来理解,是诗人对平生遭遇 的回顾。“山河”句:以对偶和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国家的命运和个人的命运联系在一起,形象地展现了风雨飘摇的政治形势,说明国家局势和个人命运都已经难以挽回。风飘絮: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形容国势如柳絮飘散,无可挽回;雨打萍:比喻自己身世坎坷,如 同雨中浮萍,漂泊无根,时起时沉。“身世”就是说人生经历。惶恐滩:在
6、今江西万安赣江,水流湍急,极为险恶,为赣江十八滩之一。宋瑞宗景炎二年(1277),文天祥在江西空防兵败,经惶恐滩退往福建。“零丁”句:孤苦无依的样子,慨叹当前处境以及自己的孤军勇战、孤立无援。诗人被俘后,被囚禁于零丁洋的战船中。留取丹心照汗青:留取赤胆忠心,永远在史册中放光。丹心:红心,比喻忠心。汗青:因竹片水蒸发如汗,故称书简为汗青。特指史册。主旨这首诗饱含沉痛悲凉,既叹国运又叹自身,把家国之恨、艰危困厄渲染到极致,但在 最后一句却由悲而壮、由郁而扬,迸发出“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诗句, 慷慨激昂、掷地有声,以磅礴的气势、高亢的语调显示了诗人的民族气节和舍生取义的生 死观。思想感
7、情“丹心”是指赤红炽热的心,一般以“碧血丹心”来形容为国尽忠的人。“汗青”是指历史典籍。古时在未有纸的发明之前,要记录军国大事,便只能刻写在竹简之上;但必须先用火把竹简中的水分蒸发出来,这样才方便刻写,并可防虫蛀;后人据 此引申,把记载历史的典籍统称为“汗青” 。“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这两句诗的意思, 是说古往今来,人难免一死, 为拯救祖国而死,一片衷心将永垂史册。岳飞、文天祥、史可法等同均是为国为民而肯抛头颅、洒热血的烈士,其壮烈情怀均 与这两句诗的诗意吻合,那到底这两句诗是谁人手笔呢?南宋末年,文天祥在广东兵败被元军俘虏,并被带往北方囚禁,途中经过零丁洋,便 写了过零丁洋这
8、首诗来抒发国破家亡的抑郁。此诗的下半阙如下:“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表达了作者的爱国之情,体现了他的高风亮节,以及舍身取义的人生观,充分体现了 他的民族精神。其后,文天祥始终不被任何威迫利诱打动,慷慨赴义!品读“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作者在面临生死关头,回忆一生,感慨万千。他抓住了两件大事,一是以明经入仕,二是勤王。以此两端起笔,极好地写出了当时的历史背景和个人心境。“干戈寥落",是就国家整个局势而言。据宋史记载,朝廷徵天 下兵,但像文天祥那样高举义旗为国捐躯者寥寥无几。作者用"干戈寥落"四字,暗含着对苟且偷
9、生者的愤激,对投降派的谴责!如果说首联是从纵的方面追述,那么,颌联则是从横的方面渲染。"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作者用凄凉的自然景象喻国事的衰微,极深切地表现了他的哀恸。把自 己的命运和国家的前途紧紧的联系在一起亡国孤臣有如无根的浮萍漂泊在水上,无所依附, 这际遇本来就够惨了。而作者再在"萍"上著"雨打"二字,就更显凄苦。这 "身世浮沉",概括了作者艰苦卓绝的斗争和坎坷不平的一生。本联对仗工整,比喻贴切,形像鲜明,感情 挚烈,读之使人怆然!五六句紧承前意,进一步渲染生发。景炎二年(1277),文天祥的军队被元兵打败
10、后,曾从惶恐滩一带撤退到福建汀州。当时前临大海,后有追兵,如何闯过那九死一生的险境,转败为胜是他最忧虑、最惶恐不安的事情。而今军队溃败,身为俘虏,被押送过零丁洋, 能不感到孤苦伶仃?这一联特别富有情味,"惶恐滩"与"零丁洋"两个带有感情色彩的地名自然相对,而又被作者运用来表现他昨日的 "惶恐"与眼前的"零丁 ",真可谓诗史上的绝唱!以上六句,作者把家国之恨、艰危困厄渲染到极至,哀怨之情汇聚为高潮,而尾联却 一笔宕开:“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以磅礴的气势、高亢的情调收束全篇,表现出他的民族气节和舍身取义的
11、生死观。结尾的高妙,致使全篇由悲而壮,由郁而扬, 形成一曲千古不朽的壮歌。本句中作者直抒胸臆,表现了诗人为国家安宁愿慷慨赴死的民 族气节。这首诗表现了慷慨激昂的爱国热情和视死如归的高风亮节,以及舍身取义的,是中华 民族传统美德的最高表现。为气贯长虹、启迪后世的名篇,尤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 丹心照汗青”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爱国志士和广大民众。自"五四运动"以来到抗日战争,在中国本土,在南洋和海外各地,无论是文学创作、戏剧演出、歌曲传唱中,经常可以看到过零丁洋等篇,激励民族情愫的呐喊。对后世志士仁人的节操,文学上的挚情文采都 有深刻的启发和广远的影响。赏析首联“辛苦遭逢起一经,
12、干戈寥落四周星。”“起一经”当指天祥二十岁中进士说的,四周星即四年。天祥于德祐元年(1275),起兵勤王,至祥兴元年(1278)被俘,恰为四个 年头。此自叙生平,思今忆昔。从时间说,拈出“入世”和“勤王” ,一关个人出处,一关 国家危亡,两件大事,一片忠心。唐宋时期,一个人要想替国家做出一番事业,必须入仕,要入仕,作为知识分子必须通过科举考选,考选就得读经,文天祥遇难时,衣带中留有个 自赞文说:“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就是把这两件事拴在一起的。圣人著作就叫经,经是治国安邦的。这两句诗,讲两件事,似可分开独立,而实质上是连 结在一起的。干戈寥落一作干戈落落,意思相近。后汉书耿
13、弁传“落落难合”注云:“落落犹疏阔也。”疏阔即稀疏、疏散,与寥落义同。宋史说当时谢后下勤王诏,响应的人很少,这里所讲情况正合史实。颔联接着说“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还是从国家和个人两方面展开和深入加以铺叙。宋朝自临安弃守,恭帝赵是被俘,事实上已经灭亡。剩下的只是各地方军民 自动组织起来抵抗。文天祥、张世杰等人拥立的端宗赵昱逃难中惊悸而死,陆秀夫复立八 岁的赵禺建行宫于崖山,各处流亡,用山河破碎形容这种局面,加上说“风飘絮”,形象生 动,而心情沉郁。这时文天祥自己老母被俘,妻妾被囚,大儿丧亡,真像水上浮萍,无依 无附,景象凄凉。颈联继续追述今昔不同的处境和心情,昔日惶恐滩边,忧国忧民
14、,诚惶诚恐;今天零 丁洋上孤独一人,自叹伶仃。皇恐滩是赣江十八滩之一,水流湍急,令人惊恐,也叫惶恐 滩。原名黄公滩,因读音相近,讹为皇恐滩。滩在今江西省万安县境内赣江中,文天祥起 兵勤王时曾路过这里。零丁洋在今广东省珠江15里外的崖山外面,现名伶丁洋,文天祥兵败被俘,押送过此。前者为追忆,后者乃当前实况,两者均亲身经历。一身为战将,一为 阶下囚。故作战将,面对强大敌人,恐不能完成守土复国的使命,惶恐不安。而作为阶下 囚,孤苦伶仃,只有一人。这里“风飘絮”、“雨打萍”、“惶恐滩”、“零丁洋”都是眼前景物,信手拈来,对仗工整,出语自然,而形象生动,流露出一腔悲愤和盈握血泪。尾联笔势一转,忽然宕进,
15、由现在渡到将来,拨开现实,露出理想,如此结语,有如 撞钟,清音绕梁。全诗格调,顿然一变,由沉郁转为开拓、豪放、洒脱。“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让赤诚的心如一团火,照耀史册,照亮世界,照暖人生。用一照字,显 示光芒四射,英气逼人。据说张弘范看到文天祥这首诗,尤其是尾联这两句, 连称:“好人,好诗!”诚然文天祥把做诗与做人,诗格与人格,浑然一体。千秋绝唱,情调高昂,激励和 感召古往今来无数志士仁人为正义事业英勇献身。鉴赏这是一首永垂千古的述志诗。诗的开头,回顾身世。意在暗示自己是久经磨炼,无论什么艰难困苦都无所畏惧。接 着追述战斗生涯:在荒凉冷落的战争环境里,我度过了四年。把个人命运和
16、国家兴亡联系 在一起了。三四句承上从国家和个人两个方面,继续抒写事态的发展和深沉的忧愤。这一 联对仗工整,比喻贴切,真实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和诗人的遭遇。国家民族的灾难,个 人坎坷的经历,万般痛苦煎熬着诗人的情怀,使其言辞倍增凄楚。五六句喟叹更深,以遭 遇中的典型事件,再度展示诗人因国家覆灭和己遭危难而颤栗的痛苦心灵。结尾两句以磅 礴的气势收敛全篇, 写出了宁死不屈的壮烈誓词, 意思是,自古以来,人生哪有不死的呢? 只要能留得这颗爱国忠心照耀在史册上就行了。诗的首联回顾自己一生的主要经历,辛苦遭逢起一经, 干戈寥落四周星。概括地说,是两件大事。一是是以明经入仕,受到皇帝的选拔,经过科举考试进入
17、仕途。 二是勤王(注: 指君主制国家中君王有难,而臣下起兵救援君王(皇帝),在元军入侵、宋室危亡之际,响应朝廷“勤王”号召,在德元年(1275)正月,以全部家产充军费,起兵抗元,在频繁不断的战斗中度过了四年。干戈寥落,是就国家整个局势而言。据宋史记载,朝廷徵 天下兵,但像文天祥那样高举义旗为国捐躯者寥寥无几。作者用干戈寥落四字,暗含 着对苟且偷生者的愤激,对投降派的谴责!这四年中,他出生入死,为挽救危亡,竭尽全力,苦苦支撑,但局势却越来越危殆。 此时,南宋大部江山已落入敌手,自己也兵败被俘。眼看大势已去,诗人不禁悲从中来。如果说首联是从纵的方面追述,那么,颌联则是从横的方面渲染。山河破碎风飘絮
18、,身世浮沉雨打萍,作者用凄凉的自然景象喻国事的衰微,极深切地表现了他的哀恸。“山河破碎”是指当时的国家败亡的情形。此时宋王朝实际上已经名存实亡了,恭宗赵被俘, 文天祥,张世杰等人拥立的端宗赵是( sh 1 )于逃难中惊悸而死,陆秀夫复立的八岁的卫 王赵禺(bmg )建行宫于崖山,各处流亡,居无定所,此处用山河破碎来形容这种局势, 是再确切不过了。此时的文天祥,壮志难酬,身陷敌手,如无根之萍,任凭凄风苦雨的吹 打,更加上家破人亡,老母被俘,妻妾被囚,大儿丧亡,因此,以“身世沉浮”来概述自 己一生的经历和此时的情景,也是极为确切的。而“风飘絮”和“雨打萍”,更形象贴切描绘了国家行将败亡时的情景以及
19、对自己一生经历遭遇的形象饱含情感的概括。亡国孤臣有 如无根的浮萍漂泊在水上,无所依附,这际遇本来就够惨了。而作者再在萍上著雨 打二字,就更显凄苦。这身世浮沉,概括了作者艰苦卓绝的斗争和坎坷不平的一生。国土遭到元军的蹂蹒,山河破碎,南宋王朝在元军的攻逼之下也岌岌可危,覆亡在即,一 如风中柳絮。这是从国势一面说。至于文天祥自己,也是一生坎坷,当初做官曾因忤权贵 而屡被罢斥;起兵抗元之后,多次兵败,一次被扣,两次被俘,数次欲自杀尽节而不死。如今部下将士牺牲殆尽,亲人被元军俘获,自己孤零一人,身陷敌手,一如风雨吹打的浮 萍,无所依托。这两句以比喻的方式写国势和身世,生动形象,而蕴藏其中的感情尤为深 挚
20、沉痛,极有艺术感染力。本联对仗工整,比喻贴切,形象鲜明,感情挚烈,读之使人怆 然!诗的颈联紧承前意,是对前面“山河破碎”两句的补充,具体概括自己的抗元经历,表现忧愤之情。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景炎二年(1277),文天祥的军队被元兵打败后,曾从皇恐滩一带撤退到福建。当时前临大海,后有追兵,如何闯过那九死一 生的险境,转败为胜是他最忧虑、最惶悚不安的事情。而今军队溃败,身为俘虏,被押送 过零丁洋,能不感到孤苦伶仃?这一联特别富有情味,皇恐滩与零丁洋两个带有感情色彩的地名自然相对,而又被作者运用来表现他昨日的惶恐与眼前的零丁,真可谓诗史上的绝唱!本联运用双关和对偶,巧妙的借惶恐滩和零丁洋
21、两个地名,写出了形势 的险恶和境况的危苦,表达了诗人危难国运的担忧和对自身处境的哀怨。从全诗的构思上看,以上六句,作者把家国之恨、艰危困厄渲染到极至,哀怨之情汇 聚为高潮,而尾联却一笔宕开: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以磅礴的气势、高亢的情调收束全篇,表现出他的民族气节和舍身取义的生死观。结尾的高妙,致使全篇由 悲而壮,由郁而扬,形成一曲千古不朽的壮歌。全诗格调沉郁悲壮,浩然正气贯长虹,是一首动天地、泣鬼神的伟大爱国主义诗篇。理解性默写 1、过零丁洋概括写出诗人被捕前的全部经历的诗句是: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2、过零丁洋表现诗人誓死报国,表现诗人民族气节的名句是:人生自古谁无死,
22、留取丹心照汗青。3、过零丁洋用比喻修辞把国家命运和个人命运紧密相连的诗句是: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4、过零丁洋中运用对偶、双关写出了形势险恶和境况危苦的诗句是:惶恐滩头为1 恐,零丁洋里叹零丁。5、诗人以“风飘絮”比喻祖国山河破碎,民不安生,像风中吹散的飘絮,散乱不堪,以“雨打萍”比喻自己的一生也像被雨水打击的浮萍一样动荡不安。6、颈联巧妙地借“惶恐滩”和“零丁洋”两个地名,写出了形式的险恶和境况的危苦。7、全诗熔叙事和抒情言志为一炉,慷慨悲凉,感人至深。8、赏析“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自古以来每个人都会死去,我愿将一颗赤胆忠心留在史册上。此句直抒胸臆,表明自己以死明志
23、的决心,充分体现了是人的民族气节。9、过零丁洋中能概括诗人被俘前经历的句子是: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10、写国家局势危急, 个人命运动荡不安的句子:山河破碎风飘絮, 身世浮沉雨打萍。8、巧借地名表现境况危苦的诗句: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11、最能体现文天祥崇高民族气节的两句话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12表现诗人的英雄气概与舍生取义的生命观的诗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13 .概括写出诗人被捕前的全部经历的诗句是: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14 .写出国家和个人的境遇的诗句是: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15 .概括写出两次抗元,遭受失败后的心
24、情的诗句是: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16.表现诗人誓死报国,表现诗人崇高的爱国情怀与坚贞的民族气节的名句是:人生自古世 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鉴赏性试题 1、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答:表达了对抗元事业失败的慨叹和宁死不屈的决心。2、“风飘絮” “雨打萍”是两个绝好的比喻,试作简要分析。答:“风飘絮”比喻大宋的江山支离破碎,像那被风吹散柳絮,国家败局的命运,已无可挽回;“雨打萍”比喻个人的命运,诗人的一生时起时沉,如同水中雨打的浮萍,“雨打萍”是诗人漂泊沉浮的政治生涯的写照。这两个比喻形象贴切,给人以悲怆辛酸之感。3、分析颈联的艺术特色和所表现的思想感情。答:这两句用带有感情色
25、彩的地名来抒写忧虑不安的心情,极为巧妙新奇。天然巧合加上 诗人杰出的艺术构思,创造出这样神奇的绝对。意思是去年在惶恐滩头诉说心中的惶恐, 而今在零丁洋里悲叹孤苦零丁。4、“人生自古谁无”(尾联)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怀?答:表现了诗人舍生取义的高尚情操(生死观)和崇高的民族气节。5、“干戈寥落”包含了诗人很多的辛酸和遗憾。6、颔联的特点:以形象的比喻描写国家和个人的命运。“雨打萍”是文天祥政治生涯的写照。意思是大宋的江山支离破碎,像那被风吹散的柳絮;自己的一生时起时沉,如同水中 雨打的浮萍。7、如何理解尾联的含义 ?答:尾联以激励人心的议论表现出诗人高尚的情操和舍生取义的生死观,成为爱国志士激 励
26、民族气节的警句名言。8、“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表达了作者舍生取义、视死如归的赤胆忠心和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民族气节。9、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赏析:这两句诗直抒胸臆(写法),写了自古以来人生在世,谁能躲避一死,要为国 捐躯,留下一颗爱国之心永照青史(翻译),表明了诗人以死明志的决心。(感情) 10、谈谈颈联的“惶恐” “零丁”的双层含义。 一指地名,二写出了形势的险恶和境况的危苦。11、尾联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这两句诗慷慨激昂,表明诗人崇高的民族气节和为国献身的爱国情怀。12、说说你对“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理解。自古以来人生哪
27、有不死的呢?只要能留得这颗爱国忠心照耀载史册上就行了。这两句诗慷慨激昂,表现了诗人崇高的民族气节和为国献身的爱国情怀。(或:表现了诗人自己以死明志、舍生取义的决心。)过零丁洋随堂练习题含答案1 .文天祥(公元12361283),汉族,自号文山、浮休道人,吉州吉水人,(今江西吉安)。原名云孙,字履善,又字宋瑞。过零丁洋选自这首诗是宋帝赵禹祥兴二年(1279),文天祥在五坡岭(在广东省海丰县北)兵败被俘后囚 禁时写的。2 .过零丁洋诗中语意双关的“天然妙对”是: “惶恐” “零丁”用于双关,有两层含义,一指诗句的意是:,。的决心,3 .过零丁洋诗中表达诗人的民族气节和舍身取义的生死观的句子是:。这
28、两句诗慷慨激昂,采用 的方式,表明诗人崇高的和的爱国情怀。4 .过零丁洋诗中借用的修辞手法,表现国家多难、个人浮沉的诗是:,。特点是:以形象的比喻描写。诗句意思是大宋的江山支离破碎,像那被风吹散的柳 絮; , 。这两句连用,暗示5 .这首七律诗的首联写了作者个人和国家有关的哪两件大事(1)(2)6 .你知道中国历史上有哪些“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英雄人物?举二例说明:答:(1 ) 人物事迹7 .“辛苦遭逢起一经”中“一经”指的是汗青:指。(古代用竹简书写,先把青竹简用火烤干水分,以便书写和防蛀,叫汗青。)丹心:。干戈:泛指 。8 .下列对诗歌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 .首联写诗人回顾自己的仕途经历和抗敌历程,突出了生平的艰辛,命运的曲折。B .颔联运用比喻和拟人,把个人命运和国家局势交织在一起,表达了国破家亡的悲哀。C .颈联中巧妙地借“惶恐滩”和“零丁洋”两个地名,写出形式的险恶和境况的危苦。D .尾联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营销配合活动方案
- 认识党旗国旗活动方案
- 街道推广玩具活动方案
- 精密零部件检测仪行业跨境出海项目商业计划书
- 虚拟场景课间活动方案
- 课余游戏活动方案
- 论语兴趣活动方案
- 藏书印社交活动方案
- 餐饮单位食品安全管理标准
- 讲授党课活动方案
- 项目谋划与申报培训课件
- 中频治疗仪培训课件
- 2022浙DT9 民用建筑常用水泵和风机控制电路图
- T/CECS 10032-2019绿色建材评价保温系统材料
- 工艺报警分级管理制度
- XX包装纸业有限公司安全风险评估报告范文
- 麻醉恢复室进出流程及标准课件
- 2025-2030中国魔芋膳食纤维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投资评估规划分析研究报告
- 电梯大修合同协议
- 急诊护理文书书写规范
- 功能科质控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