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周口市淮阳县西城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课新闻两则》导学案(教师版)(无答案)新人教版_第1页
河南省周口市淮阳县西城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课新闻两则》导学案(教师版)(无答案)新人教版_第2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1课 新闻两则导学案(教师版)【预习课 导 学】(晚自习 30 分钟)预习任务:资料准备:了解新闻的有关常识和这两篇课文的写作背景。自主积累:结合本文的课下注释,理解这篇课文的重点词语,并在练习本上抄写记忆。自我感悟:试着找一找两则新闻的要素及导语、主体部分。预习步骤:第一步:初读文本 ,读顺读畅:认准字形、读准字音,识记生 词,初步理解两则新闻的内容。第二步:再读文本,循序渐进: 1、边读边结合课下注释、资料 助读,试着找出两则新闻的六要素。 2、再次默读课文,试着理 清两则新闻的结构(消息五部分)。3、试着找出文中的用词精炼 的句子,说说为什么用得好,赏析一下。【探究课导学】学习目标1、

2、 理解、积累“锐不可当、阻遏”等重点词语,掌握新闻的特点、结构等相关知识。2、 通过合作探究,培养筛选要点、概括内容的能力,品味本文准确精炼的语言。3、 激情投入,阳光参与,感悟正义战争的强大力量。【资料助读】一、 走近作者毛泽东(1893 年 12 月 26 日- 1976 年 9 月 9 日),字润之, 笔名子任。湖南湘潭人。中国革命家、战略家、理论家和诗人, 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 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创立者。他留给后人的雄伟诗词,流光溢彩, 瑰丽壮美,发黄钟 大吕之强音,吐山川日月之精华,在一代又一 代人的心灵深处激起强烈的共鸣。他的主要诗词有脍炙人口的沁

3、园春?雪、卜算子?咏梅、水调歌头?游泳等。二、 背景介绍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1947 年 7 月到 9 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全国范围内转入战略进攻。1948 年秋天开始的三大战役,给国民党反动派以致命的打击。国民党反动派大搞“和 平”阴谋,要求和谈,20 日南京国民党政府拒绝在和平协 议上 签字,谈判破裂。4 月 21 日,毛泽东发布了 “向全国进军”的命令。21 日清晨,人民解放军即执行最高统帅的进军令,发动了渡江战役。23 日晚,人民解放军解放南京, 宣告国民党反动政权的 覆灭。中原我军解放南阳这一则新闻发于 1948 年 11 月 5 日,辽沈 战役已胜利结束。淮海战役是 1948

4、 年 11 月 6 日发起的,这则新 闻发电之日正是淮海战役前夜。三、文体知识新闻:从广义来说,包括消息、通讯、报告文学等;从狭义来说,就是指消息。1、新闻体裁的结构:(消息的五部分)标题、导语、主体、 背景、结语。2、新闻的六要素:记叙的六要素:人物、时间、地点、事件发生的原因、经过、结果,也是新闻的要素。3、 新闻有三个特点:真实性、时效性、简明性。4、新闻的写法,主要是叙述,有时兼有议论、描写。5、新闻的作用:报道国内外最新发生的重大事件或新气象。预习自测1、辨字形,读准字音:芜湖()阻遏()阕乡()襄阳()绥靖()鄂豫区()高屋建瓴. ()荻港() 歼灭()溃退()杜聿明()阻塞()要

5、娶塞()瓶塞()锐不可当()负隅顽抗()2、解释词语:(1)锐不可当:锋利无比,不可抵挡。(2)业已:已经。(3)绥靖:安抚,平定。(4)高屋建瓴:在房顶上用瓶子往下倒水,形容居高临下的形 势。3、文学常识填空:(1) 新闻的六要素是()()()()( )( )(2)新闻的结构分五部分,即()()()( )( )。新闻的主要特点是()()()。教师教学设计教师姓名任教班级一、 导入新课(约 2 分钟)你通过什么方式了解世界的风云变幻、国家的政治策略以及群众的街头巷议呢?(由学生回答引出新闻的文体)新闻缩短了你、我、他之间的距离。让我们寻常百姓 足不出户,便可了解国内外时事,获取各种生活的信息。

6、 好的新闻是可以穿越时空,供人们品读与回味的 新闻两 则。二、 解读目标(约 3 分钟)教师阐述学习目标,精要概述:生词、新闻常识、筛选信息及概括内容,使学习过程有的放矢。三、 预习检测(5 分钟)播放课件,师生、生生互动,完成四道检测题,互相补充, 必要时教师简单讲解一下。教师作出评价。对于出错内容让学生 在导学案上红笔标记,并反复记忆,牢固掌握。四、 整体感知(10 分钟)师生对本节知识梳理、概述,从整体上引导学生巩固自学成 果。主要是阅读课文,在互动中理清新闻的六个要素及导语、主 题结构,整体把握新闻的内容。学生做好自我梳理与巩固。五、 讨论探究(5 分钟)教师明确任务,小组长组织本组成

7、员对探究题1 4 题及自己的学习疑难展开探究,注意括号里的提示,按照互动程序展 示方案(先一对一结两人小对子,再小组互助,然后优化预演) 做好准备。要求人人积极参与。教师巡视,做好评价,纠正不规范课堂行为。六、 展示质疑。(约 15 分钟)教师随机分配任务,接到展示任务 后,小组长组织本组展示(板书一一讲解一一答疑一一对抗一一小结等)。其他小组质疑、纠错或对抗,教师把控互动,对重要、必要、典型的问题做出精讲 。板书环节各组同时进行,可以大黑 板、小白板同时使用。(指导要点:新闻的内容顺序之间的逻辑 联系,叙中议论的作用,语言表达的精炼准确)七、 检测矫正。(约 5 分钟)教师用课件打出检测题,

8、学生口头【整体感知】朗读新闻,说说每则新闻的要素与结构,体会新闻 中体现出来的特点。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人物: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时间:1949 年 4 月 20 日夜起至 4 月 22 日 22 时地点: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一千余华里的长江前线 事件发生的原因:国民党反动派拒 绝签订和平协定,人民解放军 为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 而发起渡江战役。经过:三路大军横渡长江结果:突破长江防线,占领南岸广大地区中原我军解放南阳人物:中原我军时间:1948 年 11 月 4 日下午地点:南阳事件发生的原因:困守南阳的敌军被迫弃城南逃经过:南线人民解放军开始向敌后进军,大量歼敌,扩大并巩固了根

9、据地,壮大了人民武装,彻底孤立了敌人。结果:河南全境除豫北之新乡、安阳,豫西之灵宝、阁乡,豫南 之确山、信阳、潢川、光山、商城、固始等地尚有残敌外,己全 部为我解放。【自研自探导学】1、主体部分是按什么顺序来安排材料的?为什么要按这样的顺序叙述?西路军与东路军是同时发起渡江作战的,为什么先说西路军,再说东路军?明确:从中路军到西路军再到东路军,结构顺序的安排是由时间 和事件本身特点决定的。本文作者是考虑到事件发生的先后,以 及各路军进展情况,a 中西路所遇敌军抵抗甚微,而东路之抵抗 较顽强,所以中、西路放一起写。 b 原本就是中路渡江行动在前, 西路在后。 c 此前已有中路详细报道 ( 大军三

10、十万昨日渡过长 江),此处简略交待中路(其渡江战况只用了写时间、地点、神 速的一句话)即可转入下文。因此先写中路,再写西路。2、作者对西路军的渡江情况作了哪两方面的评论?详略是如何安排的?两方面的顺序能否颠倒?为什么?明确:作者从敌我双方对敌人毫无斗志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指出 一方面由于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另一方面和敌人拒 绝签订和平协定有很大关系。前者略议,是因为这个问题不 言而喻;后者详评,是为了把少数战犯冋广大官兵相区别,以利 于争取多数,孤立少数,瓦解敌军。同时,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 订和平协定,正是我军发起渡江战役的直接原因。此处着重 点明这一点,更有力地证明了我军发动渡江战役

11、在政治上是完全 正确的。后评论敌军,也可以自然引出下面对东路军渡江战役的 记叙。3、课文第二段为什么叙写曹操和刘秀的事?教师巡视并准备提问展示、组明确:这是消息的背景部分。交代南阳自古以来在军事上具有重 要战略地位。4.品味本文语言特点。(1) 把“我已歼灭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改为“我已歼灭一切 抵抗之敌”或“我已击溃一切抵抗之敌”;可以吗?为什么?明确: 首先要理解“歼灭与击溃”的意思。“歼灭”就是打 死了,而“击溃”,只是打败,没有打死。当时实际战况是,有 的敌军被我军打死,有的被打退,所以改成那两句就与实际不相 符了。(2)第 6 句“占领”“控制”“封锁”三个词能互换使用吗?为 什么?

12、明确:因为扬中、镇江、江阴诸县的广大地区已解放,为我军 所有,所以用”占领”。而江阴要塞还没攻下来,还在敌军手中, 不过不能 任意活动或超出这一范围,所以用”控制”这个词来表明。江阴已被我军控制,敌军要想从长江逃走已无办法,所以用 封锁”这个词较恰当。拓展延伸朗读: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七律)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大右有晴大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当堂检测 A1、给加点字注音。歼灭()溃退()阻遏()绥靖()锐不可当.() 荻港()书面相结合,进行检测。教师用课件打出矫正题目,只针对当堂检测出现的一道典型错题,组织学生用白板

13、作答矫正,并由学科班长讲解。(矫正题目是一组与当堂检测完全平行的变式练习)。八、归纳小结。(约 3 分钟)教师(或学科班长)对当堂知识框 架和要点、学习方法和结果做出归纳,形成知识树,帮助强化记忆。同时对各小组及部分学生个人的课堂表现,进行评价。2 .文体常识简答。(1)消息的六要素有哪些?人物、时间、地点、事件发生的原因、经过、结果。(2 )消息结构由哪五个部分组成?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3(3) 新闻的最基本特征是什么?用事实讲话。(4)“我们在所有的江淮河汉区域,不仅是树木,而且是森林了。不仅生了根,而且枝叶茂盛了。 ”这里采用了 比喻 的修辞方法, 形象地表明了我们的根据地不仅

14、巩固了, 而且赢得了人民群众衷 心的拥护。3、本文首先写中路军,再写西路军,最后写东路军。对这一叙 述顺序的安排,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D )A 中路军先发起进攻的时间最早。B 东路军所遇之敌最为顽强,所以作为重点在最后来写。C 西路军和中路军所遇敌情一样,故放在中路军之后写。D 中路军在 24 小时内 30 万人都渡过了长江。 4、阅读下列新闻片断,为它加个标题或补写一个导语。新华社长江前线 1949 年 4 月 23 日电 前线记者阎吾报道人 民解放军在安庆、芜湖间某地敌前强渡长江时的情景称:21 日黄昏,江北某地解放军的阵地上空,突然升起银光四射的发光弹, 顷刻,整个北岸阵地发出了震天动地

15、的雷鸣,从解放军的炮兵阵 地上,无数道光线飞向南岸,接着整个南岸国民党军的阵地就完 全陷入一片火海中。炽烈的炮火映红了江面和天空。接着,从各 个港口涌出了无数只大小船只。它们立即散布江面,像箭似的向 南飞驶而去(已渡过江的)解放军则开始不断发出前进的信 号,和响起前后各部队间联络的号音答:我军横渡长江情景(我军前线渡江情景)导语:21 日黄昏,人民解放军突破安庆、芜湖间敌军防线,强渡长江,向江南 进军。B1、给加点字注音。星宿()管辖()绥靖()要塞()鄂豫()2、 常识填空:(1 )消息的内 容一般包括六个要素:人物、 _ 、_、事件发生的 _ 、经过、_。(2)消息的结构一般包括五个部分:

16、 _ 、_ 、_、_ 、_._、其中_八_ 、_是必不可少的三个部.分。是消息内容的提 要,除了正题之外,还可以在前面加_或在后面加_。_ 部分都是简明地概括报道的事实或中心。_部分要具体展开事实或进一步突出中心。(3)消息主要运用 _ 的表达方式,也可以插入简单的。3.课文标题中的“百万大军”中的“百万”是( B )A 约数,指很多,如古文中的“九、十二、百千”。B 确数,确指一百万军队。C 约数,指百万左右。D 夸大其词,用来威慑敌人,相当于“号称”。 4、根据下面消息的内容, 将其概括为一句话新闻。(不超过 15 字本报珠峰大本营 5 月 8 日电(记者王霞光)点燃奥运激情, 传递人类梦

17、想。今天上午 9 时 17 分,2008 北京奥运圣火顺利登 上世界最高峰一一珠穆朗玛峰(海拔 8844.43 米)。8 日凌晨,由 19 人组成的突击队员和支援队员从海拔8300米的突击营地出发,开始向珠穆朗玛峰顶峰发起冲击。参与本次登顶活动的 19 人包括突击组 12 人,支援组 7 人。经过 6 个多 小时的攀登, 北京时间 9 时 17 分, 第五名火炬手次仁旺姆(女)在海拔 8844.43米的世界最咼峰咼举“祥云“火炬,向世界昭示2008 奥运圣火攀登珠穆朗玛峰圆满成功。这是奥运史上难忘的时 刻,中国人第一次把奥林匹克运动的圣火传递到世界的最高峰。 答案:奥运圣火登顶(登上、传递到)

18、珠峰。或奥运圣火攀登 珠峰成功。课堂小结“日清过关”巩固提升三级达标训练题书写等级_ 我的分数_基础题1、 下列句子中错别字最多的一句是()A. 国民党反动派政府依然付隅顽抗。B. 渡江战役打得非常急烈。C. 国民党拒决签定国内和平胁定。D. 杜聿明则刚从徐州飞到东北,一战残败,又逃到了葫芦 岛。2、 选出表达方式不同类的一项。()A.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 1000 余华里的战线上,冲破敌 阵,横渡长江。B. 此种情况,一方面由于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另一方面,这和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有很大关系。C. 和中路军所遇敌情一样,我西路军当面之敌亦纷纷溃退, 毫无斗志,我军所遇之

19、抵抗,甚为微弱。D.至发电时止,我东路各军已大部渡过南岸,余部23 日可以渡完。3 .一则消息通常不可少的三部分是()A.标题主体结尾 B.标题导语主体 C.标题时间正文D.标题时间人物4 .填空。(1 )新闻结构的五部分包括_ 、_、。(2) 新闻的六要素包括 _ 、_、_ -、。(3)新闻最主要的特点是发展题阅读下列文字,完成 58 题。二十一日下午五时起,我西路军开始渡江,地点在九江、安 庆段。至发电时止,该路三十五万人民解放军已渡过三分之二, 余部二十三日可渡完。这一路现已占领贵池、殷家汇、东流、至 德、彭泽之线的广大南岸阵地,正向南扩展中。和中路军所遇敌 情一样,我西路军当面之敌亦纷纷溃退,毫无斗志,我军所遇之 抵抗,甚为微弱。此种情况,一方面由于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 锐不可当;另一方面,这和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有 很大关系。国民党的广大官兵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